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技术措施对马尾松低质低效林改造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傅成杰 高伟 +2 位作者 巫智斌 廖建国 邹俊强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6期41-43,53,共4页
为探明低效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改造中的套种树种筛选、林分郁闭度调整、间伐强度控制等技术问题,达到优化林分树种结构、提升林分质量、丰富生物多样性、稳定植物群落的目标,选择福建省长汀县的马尾松低质低效林进行了间伐、套... 为探明低效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改造中的套种树种筛选、林分郁闭度调整、间伐强度控制等技术问题,达到优化林分树种结构、提升林分质量、丰富生物多样性、稳定植物群落的目标,选择福建省长汀县的马尾松低质低效林进行了间伐、套种、郁闭度调控等改造,分析了8年后不同改造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1)在郁闭度为0.4~0.6的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和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对马尾松树高生长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套种山杜英对胸径促进作用明显,总体以套种山杜英效果最好,而郁闭度超过0.6之后,林下套种阔叶树种加剧了种间竞争,导致马尾松的生长量下降。(2)与未间伐相比,间伐强度为60%对马尾松胸径和树高生长量提高效果最好,套种闽粤栲(Liriodendron chinense)和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对马尾松生长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效果以深山含笑最好。因此,适合马尾松林套种改造的郁闭度范围为0.4~0.6,树种为山杜英;适合马尾松林改造的间伐强度为60%,套种树种为深山含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低效林 郁闭度 套种 间伐
下载PDF
城郊森林低效林精准提升改造研究——以深圳市罗湖区低效林改造工程为例
2
作者 魏玉晗 李毓琦 赵庆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3期9-15,共7页
为明确桉树林Eucalyptus robusta、马占相思林Acacia mangium等低效林的改造效果,研究以深圳市罗湖区低效林改造工程为实例,在各改造地块布设30 m×30 m样方,对生长表现较好的6个生态型改造树种地上部分生长、细根生物量和土壤理化... 为明确桉树林Eucalyptus robusta、马占相思林Acacia mangium等低效林的改造效果,研究以深圳市罗湖区低效林改造工程为实例,在各改造地块布设30 m×30 m样方,对生长表现较好的6个生态型改造树种地上部分生长、细根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0~18个月内,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一直保持较高的树高增长速度;山杜英、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和尖叶杜英Elaeocarpus rugosus的地径生长具有明显优势;尖叶杜英的冠幅面积在6个树种中表现最优;假苹婆和铁冬青Ilex rotunda的树冠叶面积指数增长速度逐渐降低;假苹婆的细根生物量持续升高;有效氮、速效钾以及土壤有机质在改造后18个月,有显著的提升。尖叶杜英、山杜英和假苹婆树冠绿量快速增加,并保持较为通透的形式,可以较好地适应深圳等台风高发的滨海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林 绿美广东 城郊森林 改造
下载PDF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被引量:16
3
作者 凡国华 刘超 +5 位作者 李洋 董艳杰 葛波 李嘉欣 宋金科 庄家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42,共5页
以湖南省邵阳县5、12、30、70、100年生林龄的油茶林样地不同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对比的方法,分析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质量分数及pH值、密度、含水率等理化性质变化规律。不同... 以湖南省邵阳县5、12、30、70、100年生林龄的油茶林样地不同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对比的方法,分析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质量分数及pH值、密度、含水率等理化性质变化规律。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的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林龄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含水率随林龄的增加先增加再降低,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pH值随林龄增加而逐渐降低;除全钾质量分数外,表层土壤养分均高于深层土壤。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随林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全氮质量分数随林龄的增加先降低再增加再逐渐降低,全磷质量分数呈M型趋势变化,全钾质量分数整体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随林龄的增加呈现先逐渐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油茶林土壤理化性质与林龄关系密切,不同林龄的油茶林土壤肥力指标存在很大差异,可依据林龄对油茶林进行种植、管理和进一步抚育,本研究能够为低效油茶林改造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油茶林 低效林改造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丘岗山地毛竹低效林改造技术及效果 被引量:12
4
作者 徐清乾 陈明皋 艾文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9-183,共5页
通过劈山除杂、削山松土、开竹节沟、科学施肥、留笋养竹、科学采伐、病虫害防治、气候性灾害防治等统合措施,对湖南低山丘陵区(桃源)毛竹低效林进行改造,达到了竹材产量增长39.4%-77.4%,竹笋产量增长66.7%-114.3%,经济纯收入增长57... 通过劈山除杂、削山松土、开竹节沟、科学施肥、留笋养竹、科学采伐、病虫害防治、气候性灾害防治等统合措施,对湖南低山丘陵区(桃源)毛竹低效林进行改造,达到了竹材产量增长39.4%-77.4%,竹笋产量增长66.7%-114.3%,经济纯收入增长57.1%-78.7%,立竹结构更加合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毛竹 丘岗山地 低效林改造 效果
下载PDF
马尾松低效人工林不同改造模式下降雨及产流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海涛 宫渊波 +3 位作者 付万权 陈耀嘉 徐云岩 崔亚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4,共6页
为探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低效人工林不同模式改造初期降雨及地表径流特征,以四川省高县来复镇5个相邻径流小区内的马尾松低效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林下补植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Ⅱ号小区)、马尾松皆伐后更新樟树(Ⅲ号小区和... 为探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低效人工林不同模式改造初期降雨及地表径流特征,以四川省高县来复镇5个相邻径流小区内的马尾松低效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林下补植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Ⅱ号小区)、马尾松皆伐后更新樟树(Ⅲ号小区和Ⅳ号小区)、马尾松皆伐后第2年更新樟树(Ⅴ号小区)3种不同林下更新改造方式以及马尾松纯林为对照(Ⅰ号小区),分析降雨量、不同改造模式产流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降雨主要集中于每年6-9月。在低效林改造初期2.5 a内,24 h累计最大降雨量为93.6 mm,最小产流降雨量6.9 mm;最大产流量3.002 0 m3,最小产流量0.006 4 m3。5个径流小区在小雨条件下几乎无地表径流产生,平均单次产流量大小排序为Ⅲ号小区>Ⅳ号小区>Ⅴ号小区>Ⅱ号小区>Ⅰ号小区,与受人为干扰强度一致;2014年下半年径流系数比2012年下半年分别下降29.36%,26.30%,47.37%,41.54%和43.97%。对降雨量与径流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05。3个皆伐径流小区在改造初期对地表径流的减滞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水文学 低效人工林改造 降雨 产流量 径流系数
下载PDF
低效林改造对石屏县林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赵鹏程 《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5期85-87,共3页
分析低效林改造对石屏县林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低效林改造促进认识引领改造,促进示范带动改造,促进扶持引导改造,促进争取政策支持改造,促进机制改革服务改造,促进审批有序改造,促进监管规范改造,促进先行依规改造。总结出低效林改造... 分析低效林改造对石屏县林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低效林改造促进认识引领改造,促进示范带动改造,促进扶持引导改造,促进争取政策支持改造,促进机制改革服务改造,促进审批有序改造,促进监管规范改造,促进先行依规改造。总结出低效林改造促进石屏县林业发展的经验,认为深化认识是根本,产业结合是动力,示范引导是方向,加强监管是关键,提升服务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林改造 林业发展 促进作用 石屏县
下载PDF
云南松近年来研究进展
7
作者 太廷惠 杨兴 +1 位作者 申腾朝 王焘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2期61-64,共4页
云南松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造林和用材的主要树种,近年来由于受到粗放经营管理及不良遗传效应的影响,林分的衰退问题已经日益严重。为此,从遗传变异、苗木生长影响因素、种质资源等方面综述了云南松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针对其林分质量衰退问... 云南松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造林和用材的主要树种,近年来由于受到粗放经营管理及不良遗传效应的影响,林分的衰退问题已经日益严重。为此,从遗传变异、苗木生长影响因素、种质资源等方面综述了云南松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针对其林分质量衰退问题,建议采用分子生物、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结合生态学方法,培育优良种苗,改造低效林分等方法或措施,以提高林分质量和整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林分质量 研究进展 遗传变异 苗木生长 种质资源 低效林改造
下载PDF
敖汉旗低产低效林改造对象及技术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肖黎峰 丹梅 姜秀滨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3年第2期49-50,共2页
文章通过低产低效林现状,确定了低产低效林改造对象,阐述了低产低效林改造的技术,最后对改造的低产低效林进行了初步评价。
关键词 低产低效林 改造 措施
下载PDF
马尾松与乡土阔叶树种混合凋落叶分解的质量损失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艳 李勋 +1 位作者 宋思梦 张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4-145,共12页
[目的]了解马尾松凋落叶与不同乡土阔叶树种凋落叶的混合分解特征,探明混合凋落叶的质量损失率与阔叶凋落叶的种类和所占比例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文以针叶马尾松(P)与乡土阔叶树种香樟(C)、檫木(S)以及香椿(T)凋落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凋... [目的]了解马尾松凋落叶与不同乡土阔叶树种凋落叶的混合分解特征,探明混合凋落叶的质量损失率与阔叶凋落叶的种类和所占比例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文以针叶马尾松(P)与乡土阔叶树种香樟(C)、檫木(S)以及香椿(T)凋落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叶分解袋法在野外进行2 a的针阔混合分解实验,通过将上述4个树种凋落叶按照1针1阔、1针2阔和1针3阔组合(即PC、PS、PT、PSC、PST、PCT和PSCT)且每种组合设置不同混合比例,共得到31个混合处理,研究这31个混合处理和4种纯凋落叶(合计35种处理凋落叶)的质量损失变化特征。[结果]分解2 a后,PT、PC、PCT、PST以及PSCT组合的质量损失率高于PS和PSC组合。混合凋落叶的质量损失率基本表现为协同效应且随分解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分解18个月时最强(67.74%),相对于其它混合处理,PT、PCT和PSCT质量比分别为6:4、7:2:1和7:1:1:1时的质量损失率在4个分解时期均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效应。PLS回归分析表明,凋落叶的分解系数k值和混合效应均与凋落叶的初始总酚含量、木质素含量、纤维素含量、C/N、C/P、木质素/N以及木质素/P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与初始N和P含量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结论]总体上看,阔叶所占比例为30%~40%时,尤其是含有香椿(T)的混合凋落叶(PT,PST,PCT和PSCT)有利于促进马尾松凋落叶分解和林地养分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低效林 质量损失 乡土树种 混合凋落叶分解 协同效应
下载PDF
利用油茶改造低效生态公益林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流保 蒋竹荣 《广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93-95,F0003,共4页
利用油茶改造低效生态公益林,能有效增加林地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文章介绍了利用油茶改造低效公益林的适生区域条件,总结出油茶更新改造和补植套种改造低效生态公益林的技术。
关键词 低效生态公益林 油茶 更新改造 补植套种
下载PDF
低效防护林经营技术探讨——以桥山林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选章 徐拴平 《农技服务》 2015年第5期140-141,共2页
本文根据桥山林区低效防护林林分状况,按照分类经营理念,有针对性提出对不同低效林分结构采取相应的经营措施,为科学经营低效防护林可持续经营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桥山林区 低效防护林 经营措施
下载PDF
斜锯干作砧嫁接改优技术在弥勒县核桃低效林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苗卫东 石伟 《林业调查规划》 2011年第5期104-106,共3页
于2008—2010年在弥勒县进行低产低效核桃林斜锯干作砧嫁接改造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立春后,在主干上40-150cm处斜锯干作砧,锯口呈斜面,角度约20°~25°,用1a生健壮枝条作接穗,采用插皮接方法进行嫁接,可减少嫁接工序... 于2008—2010年在弥勒县进行低产低效核桃林斜锯干作砧嫁接改造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立春后,在主干上40-150cm处斜锯干作砧,锯口呈斜面,角度约20°~25°,用1a生健壮枝条作接穗,采用插皮接方法进行嫁接,可减少嫁接工序和时间,提高嫁接工效37.7%,提高成活率,降低嫁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低效林 斜锯干作砧 嫁接 弥勒县
下载PDF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低效防护林改造的必要性及技术措施浅析
13
作者 马岩 王丽君 《绿色科技》 2012年第9期119-121,共3页
分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的现状和低效林形成的原因,指出了低效防护林改造的必要性,提出了低效防护林改造树种选择的特点和改造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低效林 防护林 改造
下载PDF
谈黑龙江省低效次生林分的改造 被引量:1
14
作者 穆鑫 张旭 《林业勘查设计》 2010年第1期25-26,共2页
从3个方面论述了低效次生林分改造的对象及主要方法。
关键词 低效 次生林 改造
下载PDF
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低效人工林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15
作者 崔立志 闫菁 +3 位作者 杨晋宇 金池 黄选瑞 徐学华 《河北林果研究》 2011年第3期268-271,共4页
通过对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低效人工改造林的节肢动物取样调查,采得节肢动物2纲9目60科177种3 985头。并初步统计分析该低效人工林的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对人工林中5种不同处理样地进行分别取样,分析比较各样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多... 通过对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低效人工改造林的节肢动物取样调查,采得节肢动物2纲9目60科177种3 985头。并初步统计分析该低效人工林的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对人工林中5种不同处理样地进行分别取样,分析比较各样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相似性指数。结果表明:人工改造林中节肢动物多样性整体水平比未经处理的对照林略高,其中,人工促进更新的针针混交乔灌草复层结构林(样地1)的节肢动物多样性水平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肢动物 群落组成 多样性 华北落叶松低效人工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