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工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慧琳 陈志明 +8 位作者 莫招育 李宏姣 黄炯丽 梁桂云 杨静 杨俊超 张达标 陈小敏 杨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9-242,共14页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是了解区域污染物排放特征的重要资料,而工业源是大气污染的重点排放源.研究根据收集的工业企业活动水平数据,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和排放因子,建立了广西2016年工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6年广西工业源SO_...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是了解区域污染物排放特征的重要资料,而工业源是大气污染的重点排放源.研究根据收集的工业企业活动水平数据,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和排放因子,建立了广西2016年工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6年广西工业源SO_2、NO_x、CO、PM_(10)、PM_(2.5)、VOCs排放总量分别为20.7×10~4、21.6×10~4、147.5×10~4、48.4×10~4、25.7×10~4、34.7×10~4 t.其中,电厂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对SO_2、NO_x、PM_(2.5)和VOCs的贡献最高.除此之外,黑色金属冶炼是SO_2、NO_x和PM_(2.5)的主要贡献源;有色金属冶炼是PM_(2.5)的主要贡献源;农副食品加工业是VOCs的主要贡献源.根据排放源污染物排放量及地理坐标信息,建立了污染物排放量空间分布特征图.结果显示,广西工业企业SO_2和NO_x排放主要集中在百色、柳州、防城港和贵港市;颗粒物排放主要集中在贵港、柳州和百色市;VOCs排放主要集中在柳州、贵港和崇左市.研究建立的排放源清单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建议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清单 工业源 广西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削减和控制二恶英管理政策与技术应用的国际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耿静 吕永龙 +3 位作者 王铁宇 贺桂珍 陈春丽 李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6期134-141,共8页
削减和控制二恶英是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是全球二恶英排放较大的国家之一,为了控制该类物质的排放,国家履约行动中将有80%用于减排二恶英。由于国外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关注... 削减和控制二恶英是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是全球二恶英排放较大的国家之一,为了控制该类物质的排放,国家履约行动中将有80%用于减排二恶英。由于国外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关注二恶英的污染,本世纪二恶英排放已经显著的降低。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在二恶英治理方面的政策措施,并与我国当前现有措施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我国政策制度的不足。其次总结了控制二恶英的主要技术,包括利用最佳可行技术进行削减和控制。分析发达国家利用最佳可行技术的情况及我国技术发展的状况,揭示了双方存在的技术差距。提出了由于上述管理和技术差异而导致发达国家和我国削减和控制二恶英的不同工作侧重点。最后综合指出我国控制二恶英的管理和技术对策及整体框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恶英 管理政策 最佳可行技术 工业源 民用源
下载PDF
黄石市工业源固体废物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素平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8-11,共4页
对黄石市工业污染源采用排污系数法,得出了全市工业固废的产生量、处置量及综合利用量,分析了固废行业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业,区域主要分布在大冶,固废种类以尾矿和冶炼废渣为主,指出了黄石市工业固废的城市特征,给出了固废管... 对黄石市工业污染源采用排污系数法,得出了全市工业固废的产生量、处置量及综合利用量,分析了固废行业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业,区域主要分布在大冶,固废种类以尾矿和冶炼废渣为主,指出了黄石市工业固废的城市特征,给出了固废管理建议,为环境管理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源 固体废物 分析
下载PDF
抚顺市工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减排潜力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吴丹 张雪 +3 位作者 刘岚昕 于宁 夏广锋 刘强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374-378,共5页
针对重工业城市——抚顺市工业源大气污染严重的问题,分析工业源主要大气污染物的行业及空间排放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抚顺市工业源SO2、NOX、烟(粉)尘的年排放总量分别为39 807. 678,36 638. 733,62 100. 032 t.火电和供暖行业是主要... 针对重工业城市——抚顺市工业源大气污染严重的问题,分析工业源主要大气污染物的行业及空间排放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抚顺市工业源SO2、NOX、烟(粉)尘的年排放总量分别为39 807. 678,36 638. 733,62 100. 032 t.火电和供暖行业是主要的贡献源.从空间分析,SO2、NOX、烟(粉)尘排放源主要集中在市区,占到排放总量90%以上.并基于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构建不同减排情景,进行多污染物多情景减排潜力分析,为抚顺市大气污染控制及预警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源 污染物排放特征 减排潜力
下载PDF
我国咨询业发展滞后的根源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文庭孝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15-918,共4页
文章通过与国外咨询业的比较 ,找出了我国咨询业发展滞后的主要根源 ,即经济根源、科技根源、政策根源、法制根源、体制根源。
关键词 中国 咨询业 经济影响 科技影响 政策影响 法制影响 体制影响 文化影响 社会影响
下载PDF
南京北郊大气VOCs变化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55
6
作者 安俊琳 朱彬 +1 位作者 王红磊 杨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454-4464,共11页
利用2011-03-01~2012-02-29南京北郊大气VOCs观测资料,对大气VOCs浓度变化特征和特征物比值差异展开研究,并应用PCA/APCS受体模型对不同季节VOCs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南京大气总VOCs体积混合比为43.52×10-9,其中烷烃占45.1%、... 利用2011-03-01~2012-02-29南京北郊大气VOCs观测资料,对大气VOCs浓度变化特征和特征物比值差异展开研究,并应用PCA/APCS受体模型对不同季节VOCs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南京大气总VOCs体积混合比为43.52×10-9,其中烷烃占45.1%、烯烃占25.3%、炔烃占7.3%和芳香烃占22.3%.总VOCs体积混合比呈现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变化.VOCs组分中烷烃在冬季最高,烯烃夏季最高,芳香烃春季最高,炔烃冬季最高.特征物比值(VOCs/乙炔)和T/B比值反映出观测点受周边工业区影响较大.VOCs源解析表明,主要来源来自工厂生产、机动车排放、燃料燃烧、生产活动挥发、溶剂使用和自然源.虽然有季节变化,但与工业生产活动相关的来源占大气VOCs 45%~63%,其次为机动车来源占3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来源解析 主成分分析/绝对主因子得分 工业源 机动车排放
原文传递
天津滨海新区工业源VOCs及恶臭物质排放特征 被引量:49
7
作者 韩博 吴建会 +4 位作者 王凤炜 左明 冯银厂 秦保平 张宝贵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76-1781,共6页
参考USEPATO-14A/15方法,选择天津市滨海新区内的6个不同类型的工业源,包括制药、自行车制造、炼油、石化、树脂合成和橡胶,对各类源工艺流程中有组织排放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了源成分谱;并将各类源排放的恶臭... 参考USEPATO-14A/15方法,选择天津市滨海新区内的6个不同类型的工业源,包括制药、自行车制造、炼油、石化、树脂合成和橡胶,对各类源工艺流程中有组织排放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了源成分谱;并将各类源排放的恶臭物质浓度与嗅觉阈值进行对比,对其引发恶臭污染的潜在能力做出评价.结果显示,上述各类排放源的生产工艺中的VOCs总浓度分别为16.8,115.3,204.6,225.3,10.9,191.7mg/m3.根据源成分谱分析结果,制药源和自行车喷漆车间的排气中甲苯比例分别为79.1%和94%;石化企业源中总二甲苯比例超过60%;橡胶企业脱硫工序,排放以硫化物为主;树脂合成工业,主要原料苯乙烯在排气中检出比例达51.8%;炼油源排气成分复杂,以卤代烃和硫化物为主.同时各类工业源均存在一定的恶臭污染,橡胶、炼油源的硫化物污染,树脂合成工业源的苯乙烯污染,石油化工源的混合污染,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恶臭 工业源 天津
下载PDF
中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 被引量:42
8
作者 梁小明 孙西勃 +2 位作者 徐建铁 叶代启 陈来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767-4775,共9页
以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研究对象,在前期建立的工业源典型污染源分类系统基础上,对污染源系统和重要污染源排放系数进行修正和更新,采用排放系数法建立了2018年我国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8年我国工业源VOCs排放量为1269... 以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研究对象,在前期建立的工业源典型污染源分类系统基础上,对污染源系统和重要污染源排放系数进行修正和更新,采用排放系数法建立了2018年我国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8年我国工业源VOCs排放量为12698 kt.含VOCs产品的使用环节贡献最大,占工业源排放总量的59%.工业涂装、印刷和包装印刷、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汽油储存与运输和石油炼制是排放量贡献最大的5大污染源,占工业源排放总量的54%;广东、山东、浙江和江苏是工业VOCs贡献最大的4个省份,排放总量占工业源VOCs总量的41%.海南、宁夏、西藏、黑龙江和新疆这5个省单位工业增加值VOCs排放强度最大,均超过了80 t·(亿元)-1.大多数省份工业VOCs排放主要来自含VOCs产品的使用环节;采用Monte Carlo模拟2018年我国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95%置信区间不确定度为[-32%,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排放清单 排放特征 工业源 中国
原文传递
兰州市典型企业VOCs排放特征及反应活性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吴亚君 胡君 +4 位作者 张鹤丰 张敬巧 张萌 柴发合 王淑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2-812,共11页
基于兰州市大气VOCs排放清单,选取石化厂、乙烯厂、涂料厂3个典型企业采集VOCs样品,分析其无组织排放特征,并采用MIR (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和LOH(·OH反应速率)法综合评价其化学反应活性,识别各企业的VOCs活性优势物种,同时探究不... 基于兰州市大气VOCs排放清单,选取石化厂、乙烯厂、涂料厂3个典型企业采集VOCs样品,分析其无组织排放特征,并采用MIR (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和LOH(·OH反应速率)法综合评价其化学反应活性,识别各企业的VOCs活性优势物种,同时探究不同企业特征VOCs比值.结果表明:不同排放源φ(VOCs)差异较大,范围为20. 8×10^(-9)~6 520. 3×10^(-9).从VOCs物种构成上来看,涂料厂芳香烃占比最高,而石化厂、乙烯厂均以烷烃物种最为丰富,石化厂不同工艺VOCs物种构成略有差异.从活性上看,涂料厂VOCs活性最高,其LOH和OFP (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2 676. 9 s-1和72 519. 0×10^(-9),约为其他行业的18~1 000倍,间/对-二甲苯、乙苯、邻二甲苯等物种活性较大;其次为石化厂,其LOH和OFP分别为273. 2 s-1和4 039. 1×10^(-9),正戊烷、异戊烷、乙烯、丙烯等物种活性贡献率高,其中柴油工艺对石化厂VOCs活性贡献率最大;乙烯厂的OFP最低,其LOH和OFP分别为4. 6s-1和69. 7×10^(-9),其VOCs活性主要来自乙烯、丙烯、正丁烯等烯烃物种.各工业源BTEX (苯、甲苯、乙苯及3种二甲苯异构体的合称)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对于指示不同VOCs来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同源比值的重叠性也表明并非全部VOCs来源可以通过特征物种比值来区分.研究显示,控制工业源特别是涂料与石化工业VOCs的排放有助于控制兰州市O3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源 VOCS 无组织排放 臭氧生成潜势 特征物种比值
下载PDF
2011~2019年中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被引量:25
10
作者 刘锐源 钟美芳 +8 位作者 赵晓雅 卢诗文 田俊泰 李银松 侯墨 梁小明 黄皓旻 范丽雅 叶代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169-5179,共11页
为阐明近年来我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排放特征,对排放源分类体系进行完善并采用动态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1~2019年中国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全国工业源VOCs排放量从2011年11122.7 kt增长到201... 为阐明近年来我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排放特征,对排放源分类体系进行完善并采用动态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1~2019年中国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全国工业源VOCs排放量从2011年11122.7 kt增长到2017年13397.9 kt,而后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并略有下降,到2019年下降至13247.0 kt.4个环节的排放结构发生改变,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汽油储运、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和工业防护涂料涂装等排放源对相应环节的排放贡献不断上升,相反汽车、集装箱制造与石油和天然气加工等行业排放贡献有所下降.2019年全国工业源VOCs排放中,工业涂装、印刷和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排放量大(共占总量的39.2%),且近9年排放占比不断增加,是今后需关注的重点排放源;空间上,华东和华南地区VOCs排放最多,山东、广东、江苏和浙江是贡献最大的4个省份,合计占总量的4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工业源 排放特征 排放清单 中国
原文传递
深圳城市大气中非甲烷烃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16
11
作者 朱波 王川 +3 位作者 于广河 曾立民 黄晓锋 何凌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8-425,共8页
应用GCMS-QP2010对深圳2015~2016年4个季节大气56种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s)进行在线监测分析.从成分来看,四季总NMHCs平均浓度为23.6×10^(-9),呈现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的变化特征,其中烷烃比例最高(65.4%~74.7%),其次是... 应用GCMS-QP2010对深圳2015~2016年4个季节大气56种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s)进行在线监测分析.从成分来看,四季总NMHCs平均浓度为23.6×10^(-9),呈现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的变化特征,其中烷烃比例最高(65.4%~74.7%),其次是芳香烃(13.3%~21.7%)和烯烃(7.1%~11.6%),丙烷、甲苯、乙烷、正己烷、正丁烷、乙炔、2-甲基戊烷、异丁烷、乙烯和3-甲基戊烷是浓度最高的10个物种.相关性和日变化分析表明,深圳大气中NMHCs受到机动车、溶剂挥发相关工业源以及植物释放等多重来源的共同影响,其中甲苯、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和正己烷受工业源影响最为显著,而异戊二烯主要来自于天然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非甲烷烃 深圳 机动车排放 工业源
下载PDF
天津市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及区域分布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郝苗青 史恺 +5 位作者 张时佳 黄浩云 陈璐 张丽娜 周阳 张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39,共5页
基于典型工业企业自主申报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天津市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经计算,天津市2014年工业源VOCs排放量为16.52万t,其中VOCs生产环节、储运和运输环节、以VOCs为原料的工艺过程、含VOCs产品的使用和排放环节以及其他环... 基于典型工业企业自主申报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天津市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经计算,天津市2014年工业源VOCs排放量为16.52万t,其中VOCs生产环节、储运和运输环节、以VOCs为原料的工艺过程、含VOCs产品的使用和排放环节以及其他环节的VOCs排放量分别为12.94万、0.07万、0.63万、1.80万、1.08万t,对天津市工业源VOCs排放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78.33%、0.42%、3.81%、10.90%、6.54%。滨海新区工业源VOCs排放量最大,对天津市工业源VOCs排放总量的贡献率达88.25%,其中大港、临港经济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滨海新区工业源VOCs排放的主要功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源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清单 区域分布 天津市
下载PDF
厦门市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及控制对策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冬阳 庄马展 +7 位作者 吴艳聪 金磊 吴义诚 高攀峰 刘建福 金月正 潘亚雷 傅海燕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336-5344,共9页
根据收集厦门市所辖6个区的工业源活动水平数据和厦门市环境统计数据等相关资料,运用排放因子法计算得到2019年厦门市6个辖区的8个行业的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分析了厦门市各辖区VOCs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在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的基础... 根据收集厦门市所辖6个区的工业源活动水平数据和厦门市环境统计数据等相关资料,运用排放因子法计算得到2019年厦门市6个辖区的8个行业的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分析了厦门市各辖区VOCs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在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调研,分析排放清单企业VOCs污染处理技术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建议.结果表明,2019年厦门市工业源VOCs产生总量为16027.88 t,排放总量为5514.58 t,其中厦门岛外的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和集美区VOCs排放量分别为1648.35、2111.13、667.52和750.48 t,岛内的湖里区和思明区VOCs排放量较少,分别为292.42 t和44.68 t.除了湖里区,厦门市排放强度呈现岛外大于岛内的空间分布特点.厦门市8个行业中,VOCs排放主要来自于涂装、印刷、化工和橡胶行业,分别占厦门市总排放量的51.21%、20.18%、13.63%和10.67%.厦门市VOCs废气处理工艺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从源头控制层面,企业使用低(无)产生VOCs的原辅材料,可有效地从源头控制VOCs产生和排放;从末端处理工艺层面,UV光解/光催化、吸附处理、低温等离子体和生物法的实际处理效率均低于80%,吸附与催化燃烧等组合工艺以及燃烧法的实际处理效率均高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排放因子 排放清单 工业源 控制对策
原文传递
“双碳”背景下工业源VOCs排放特征与减排潜力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钟美芳 李智博 +2 位作者 黄皓旻 范丽雅 叶代启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25,共14页
运用排放因子法估算2020年工业源VOCs排放量,综合相关文献调研结果、环境空气质量和“双碳”相关政策要求、技术发展规律以及专家评估,运用情景分析法确定排放源减排措施、排放因子减排率、能效提升率并量化2020-2060年强化情景和双碳... 运用排放因子法估算2020年工业源VOCs排放量,综合相关文献调研结果、环境空气质量和“双碳”相关政策要求、技术发展规律以及专家评估,运用情景分析法确定排放源减排措施、排放因子减排率、能效提升率并量化2020-2060年强化情景和双碳情景的排放量和减排潜力,同时分析CO_(2)和VOCs减排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2020年工业源VOCs排放量约为1357.5万t.含VOCs的产品使用环节排放量最大,占总量的55.7%.工业防护涂料涂装、印刷与包装印刷及石油和天然气加工为前3大排放量源,合计贡献率约为34.7%.江苏、山东、广东、浙江是全国前4大排放省份,共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0.7%.4种控制情景下,2060年高速GDP-强化情景排放量最大,约为532万t;低速GDP-双碳情景最小,约469万t,相比于高速GDP-强化情景排放量减少63万t,表明双碳政策有利于VOCs减排;排放量减排率方面,2020-2040年高速GDP-双碳情景减排率小于低速GDP-强化情景,2040-2060年反之,表明双碳政策更有利于VOCs的中长期减排.环节方面,含VOCs产品的使用排放占比变化最大,2060年双碳情景比强化情景下降5%.削减量方面,工业涂装行业削减量最大,主要削减途径为低VOCs含量涂料源头替代;2060年双碳情景下能源行业削减量近100万t,削减途径为能源清洁水平和能效水平的提高,应继续推进VOCs全过程治理,同时提高能源清洁水平和能效水平.4种控制情景下,CO_(2)和VOCs减排均具有协同效应,双碳情景下减排量弹性系数≈1,协同效应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工业源 碳达峰碳中和 排放特征 减排潜力
原文传递
工业源VOCs排放特征及控制思路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关丽萍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22,共3页
2015年我国工业源的VOCs排放量已超过1 000万t,是排放量最大的一类VOCs排放源。因此,工业源的VOCs污染控制成为国家VOCs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对工业源的VOCs排放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据此提出了VOCs的管控思路,为工业源VOCs减排提供方向... 2015年我国工业源的VOCs排放量已超过1 000万t,是排放量最大的一类VOCs排放源。因此,工业源的VOCs污染控制成为国家VOCs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对工业源的VOCs排放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据此提出了VOCs的管控思路,为工业源VOCs减排提供方向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源 VOCS 减排 控制思路
下载PDF
苏州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工业源排放清单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松华 周静 +3 位作者 谭译 徐波 张建荣 武瑾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3-459,共7页
通过发放调查表、现场咨询等形式,获得苏州市2012年工业企业基本信息,参照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确定排放因子,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钢铁行业进行了系数修订,得到苏州市工业源大气细颗粒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苏州地区工业源PM_(2.5)排放总量约... 通过发放调查表、现场咨询等形式,获得苏州市2012年工业企业基本信息,参照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确定排放因子,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钢铁行业进行了系数修订,得到苏州市工业源大气细颗粒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苏州地区工业源PM_(2.5)排放总量约为6.57×10~4t,工艺过程源和固定燃烧源分别占94%和6%;张家港地区贡献率最大,为51%,其次为常熟13.8%;姑苏区贡献率最小,为0.13%;苏州市平均排放强度为10.42 t·km^(-2),张家港排放强度最大,达到了43.57 t·km^(-2),其次为新区12.38 t·km^(-2);钢铁与炼焦、火电、水泥行业是PM_(2.5)的主要贡献者,分别为50%、17%和14%;空间分布显示苏州北部相对细颗粒污染较大,重点企业多集中在张家港、常熟地区,东部污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源 排放清单 细颗粒(PM2.5) 苏州市
原文传递
我国工业源PM_(2.5)源谱的建立方法及行业排放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旸旸 朱廷钰 +2 位作者 高翔 罗雷 徐文青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8-165,共8页
介绍了目前我国工业源PM2.5源谱的建立方法及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现有燃煤电厂锅炉、钢铁行业和水泥行业PM2.5源谱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归纳了我国主要工业源PM2.5源谱的特征;从地域、生产工艺、工序、污染物控制措施对PM2.5源谱的影响研究... 介绍了目前我国工业源PM2.5源谱的建立方法及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现有燃煤电厂锅炉、钢铁行业和水泥行业PM2.5源谱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归纳了我国主要工业源PM2.5源谱的特征;从地域、生产工艺、工序、污染物控制措施对PM2.5源谱的影响研究,指出我国目前源谱建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我国当前工业生产及环境需求,对我国工业行业建立PM2.5本土源谱提出了意见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源 PM2.5 源谱 建立方法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港口城市工业源VOCs排放特征及二次污染物生成贡献——以青岛市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莲 和慧 +7 位作者 李瑞芃 张玉卿 孟赫 韩矗 代玮 刘雅静 褚春莹 方渊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58,共11页
为研究港口城市工业源VOCs排放特征及对二次污染物O_(3)和SOA的生成贡献,以青岛市为例,2018—2022年选取11个典型行业78家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和产污环节106种VOCs采样.研究表明,青岛市工业源VOCs排放平均浓度为15.54 mg·m^(-3),OVOC... 为研究港口城市工业源VOCs排放特征及对二次污染物O_(3)和SOA的生成贡献,以青岛市为例,2018—2022年选取11个典型行业78家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和产污环节106种VOCs采样.研究表明,青岛市工业源VOCs排放平均浓度为15.54 mg·m^(-3),OVOCs占比最高,达56.77%,超出排放总浓度的1/2;即墨区VOCs排放浓度最高,超出全市均值82.64%.VOCs排放浓度较高的行业为石油加工、橡胶和塑料制品、钢铁制造,浓度范围在20.87~31.21 mg·m^(-3)之间,以烷烃、OVOCs和芳香烃组分为主,且对O_(3)和SOA生成贡献均较高.从工艺过程来看,铁路和船舶制造的喷涂、石油加工的污水处理和催化裂化、钢铁制造的焦化环节对O_(3)和SOA生成贡献较大,应优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源 VOCs 排放特征 O3生成潜势 SOA生成潜势
原文传递
工业源VOCs防治技术浅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钱一凡 李丹毓 雷熊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1年第2期23-26,共4页
工业源是城市大气环境中VOCs的一项重要来源。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和精细管控4个方面介绍了工业源VOCs的防治方法,以期为VOCs的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VOCS 工业源 源头控制 末端治理 精细管控
下载PDF
工业污染源二氧化硫排放监测技术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梦婷 李凌波 《当代化工》 CAS 2017年第10期2116-2118,共3页
二氧化硫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目前已被列为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之一。二氧化硫的产生主要来自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其排放源主要是工业企业中的各种燃烧设施,属于有组织排放。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二氧化硫排放依赖于准确... 二氧化硫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目前已被列为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之一。二氧化硫的产生主要来自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其排放源主要是工业企业中的各种燃烧设施,属于有组织排放。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二氧化硫排放依赖于准确可靠的排放监测技术。主要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工业污染源二氧化硫排放监测技术,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污染源 二氧化硫 排放 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