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矿区域城市化模式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复明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8-422,共5页
文章以山西为例 ,首先研究了工矿区域城镇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问题 ,接着从具体影响因素入手 ,分析了工矿区域城市化的时空演进模式和动力机制。然后 ,探讨了工矿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提出了不同类型工矿城镇转型发展的框架思路... 文章以山西为例 ,首先研究了工矿区域城镇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问题 ,接着从具体影响因素入手 ,分析了工矿区域城市化的时空演进模式和动力机制。然后 ,探讨了工矿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提出了不同类型工矿城镇转型发展的框架思路和状态模式 ,最后简要地讨论了推进工矿城市深度城市化的综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矿区域 山西 城市化进程 城市职能 经济管理体制
下载PDF
阜新矿区混堆煤矸石利用工业分类初探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国平 《中国煤田地质》 2004年第2期13-15,33,共4页
本文从煤矸石资源利用出发,详细分析了煤矸石传统分类的优缺点,结合阜新矿区煤矸石特征及研究成果,基于钙镁硅比值和发热量,提出了混堆煤矸石利用工业分类的初步方案。
关键词 煤矸石 利用 工业分类 阜新矿区
下载PDF
煤矿区产业转型的机制、模式研究与实证分析——以平朔矿区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寇晓蓉 白中科 贺振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3-151,共9页
为探讨煤炭型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本研究以平朔矿区为例,通过对矿区产业结构框架组成关系、矿区传统土地复垦模式以及产业结构特征与演替规律分析,研究了矿区复垦土地与产业转型的机制与模式。研究表明:我国矿区复垦土地... 为探讨煤炭型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本研究以平朔矿区为例,通过对矿区产业结构框架组成关系、矿区传统土地复垦模式以及产业结构特征与演替规律分析,研究了矿区复垦土地与产业转型的机制与模式。研究表明:我国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目标导向机制应从"二元主导机制"过渡到"多元并存主导机制",最终实现"多方合作主导机制";平朔矿区产业框架应由粗放型、外延式向精益型、内涵式转变;依产业链不同,平朔矿区产业转型模式可分为两类,一是黑色工业产业链:煤炭开采-煤矸石-电-硅铝-建材工业,可实现矿区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高效利用,减缓产业转型的环境压力;二是绿色生态产业链:农-林-牧-药-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是依托田园综合体的经济技术原理重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使复垦土地功能提升的必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土地复垦 产业转型 产业链延伸 平朔矿区
原文传递
废弃工矿区生态修复潜力分析——以水口山镇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敏 齐增湘 +1 位作者 吕婧玮 刘鑫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3-281,共9页
废弃矿区及工业生产基地是城镇发展中遗留的历史问题,影响着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同时也是城市生态用地建设的后备资源。以水口山镇为例,识别城市空间和生态用地两者扩张源地,以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土地类型等9个因子构建阻力面,模拟... 废弃矿区及工业生产基地是城镇发展中遗留的历史问题,影响着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同时也是城市生态用地建设的后备资源。以水口山镇为例,识别城市空间和生态用地两者扩张源地,以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土地类型等9个因子构建阻力面,模拟城市空间与生态源地的水平竞合过程,分析工矿区发展为生态用地的潜力,确定生态修复的优先级分区。结果表明:1)城市与生态空间扩张源地的面积为355.95 hm^(2)和3880 hm^(2),分别占总面积的4.13%和45.02%;2)城市空间和生态源地竞合的差值-24883.7~3313.76,并呈现出城市中心区向四周减少的趋势,其高值区分布在北部志辉冶炼厂区,低值区集中在南部裸露矿区;3)工矿区可修复的生态用地面积为333.09 hm^(2),主要分布在金铜冶炼项目等集中的工业园区、康家湾矿区、水口山金属有色公司和部分裸露的采矿区以及尾矿填埋区,且距北部冶炼厂越近的工矿区,其生态修复优先性越高;4)对工矿区内4个优先级区提出治水、治土、植被恢复等不同治理措施与规划策略。研究结果为规划设计以及修复项目在空间尺度上落地和科学治理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工矿区 生态修复 优先级
下载PDF
旅游发展引发的工矿区空间重构——以徐州市潘安湖区域为例
5
作者 姜海霞 渠爱雪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旅游发展是推动工矿区空间重构的重要手段.在旅游发展背景下,以徐州市潘安湖工矿区为例,分析旅游开发建设推动传统工矿区空间重构的过程、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潘安湖工矿区的旅游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和稳定4个阶段.伴随区... 旅游发展是推动工矿区空间重构的重要手段.在旅游发展背景下,以徐州市潘安湖工矿区为例,分析旅游开发建设推动传统工矿区空间重构的过程、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潘安湖工矿区的旅游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和稳定4个阶段.伴随区域旅游发展过程的推进,工矿区空间重构的特征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城镇用地扩张,耕地减少,但自然空间的乡村性特征仍然较为突出,并随着生态修复与生态重建,生态空间扩大;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活类和生态旅游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产业呈集聚分布;三是生态环境宜居,生活质量提升,休闲娱乐设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品质提升.潘安湖区域工矿区的空间重构是区域资源环境变迁、政府主导规划、社会资本注入和城乡融合需求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工矿区 空间重构 潘安湖区域
下载PDF
吸收式热泵余热利用优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吕盼 高蕊 +1 位作者 崔福海 徐龙秀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3期309-311,共3页
传统燃煤锅炉效率偏低,大量低品位余热无法得到利用。以某矿区余热源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多源耦合吸收式热泵余热利用系统。建立了余热回收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软件对吸收式热泵系统进行计算,分析了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因素。研究表... 传统燃煤锅炉效率偏低,大量低品位余热无法得到利用。以某矿区余热源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多源耦合吸收式热泵余热利用系统。建立了余热回收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软件对吸收式热泵系统进行计算,分析了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随着热源温度和循环水出口温度增加,热泵性能系数逐渐增加,至1.6后趋于平缓;供回水温度增加,热泵性能系数下降。可为今后多源耦合吸收式热泵余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 吸收式热泵 矿区 多源耦合
下载PDF
晋城市工矿区部分农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强 马祥爱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811-816,共6页
为研究晋城市工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分布情况,并对市民的潜在健康影响程度进行评价,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晋城市土壤汞、铜、锌、铬、铅、镉、镍、砷8种重金属元素,应用非致癌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单污... 为研究晋城市工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分布情况,并对市民的潜在健康影响程度进行评价,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晋城市土壤汞、铜、锌、铬、铅、镉、镍、砷8种重金属元素,应用非致癌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单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健康风险指数在10-3~1水平,除砷外其余7种元素对当地居民健康不会产生危害,未达到慢性参考量(USEPA)。健康总风险评价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健康总风险指数超过1,大小为北岩村〉小张村〉西王台村〉窑头村〉大张村〉时家岭村〉东吕匠村〉霍秀村〉岗头村〉钟家庄村;重金属非致癌健康风险系数大小为砷〉镍〉铬〉镉〉铅〉汞〉铜〉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矿区 农田土壤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唐山市工矿区主要园林植物滞尘能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唐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9期3664-3668,共5页
通过采样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对唐山市工矿区常见园林植物的滞尘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唐山市不同植物类型、不同区域园林植物单位叶面积滞尘量的异同。结果表明,同一区域不同树种的单位面积滞尘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区域同一类型树种... 通过采样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对唐山市工矿区常见园林植物的滞尘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唐山市不同植物类型、不同区域园林植物单位叶面积滞尘量的异同。结果表明,同一区域不同树种的单位面积滞尘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区域同一类型树种的滞尘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从大到小为灌木、乔木、草本植物。针叶乔木中以白皮松(Pinus bungeana)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的滞尘能力较强;阔叶乔木中以玉兰(Magnolia denudata)和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的滞尘能力较强;灌木中以木槿(Hibiscus syriacus)、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和铺地柏(Sabina procumbens)等的滞尘能力较强;草本植物中以地被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和萱草(Hemerocallis fulva)的滞尘能力较强。同一植物的滞尘能力在不同地点表现出明显差异,说明园林植物的滞尘能力不仅与植物品种有关,还与生境有关。因此,选择滞尘能力强的园林植物,精细养护,合理配置不同生活型的园林植物,是充分发挥园林绿地滞尘效应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尘能力 园林植物 唐山市 工矿区
下载PDF
煤炭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沈楠 《煤炭经济研究》 2016年第2期33-36,共4页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煤炭行业必须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体系。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企业发展质量,阐述了煤...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煤炭行业必须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体系。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企业发展质量,阐述了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意义,并结合实际对发展矿区循环经济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未来煤炭矿区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循环经济 煤炭矿区 对策探讨
原文传递
新汶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浅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单绍磊 《能源环境保护》 2008年第6期5-8,共4页
对于资源趋于枯竭、生产成本渐高、生态环境恶化的矿区来讲,发展循环经济、打造资源节约型矿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新矿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实践、总结和展望的分析研究,总结了新矿集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煤炭企... 对于资源趋于枯竭、生产成本渐高、生态环境恶化的矿区来讲,发展循环经济、打造资源节约型矿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新矿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实践、总结和展望的分析研究,总结了新矿集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借鉴,为全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矿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产业链 节约型矿区 资源综合利用
下载PDF
巴润矿业公司景观规划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云生 白新荣 李占坤 《包钢科技》 2010年第S1期65-68,共4页
工业区的景观设计一直是景观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设计方案就是对现代化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一次探索。方案主要以草原自然风光与现代工业园区景观为主。注重将地域文化和工业文化融入景观设计之中,努力使环境景观和现代工业文明联... 工业区的景观设计一直是景观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设计方案就是对现代化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一次探索。方案主要以草原自然风光与现代工业园区景观为主。注重将地域文化和工业文化融入景观设计之中,努力使环境景观和现代工业文明联系在一起,以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品味高尚的矿山景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矿区 景观设计 生态性 人文
下载PDF
吉林省永吉县芹菜沟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12
作者 孔伟思 杜慧文 +1 位作者 訾长利 钱海 《吉林地质》 2023年第4期23-26,37,共5页
吉林省永吉县芹菜沟钼矿工作区面积为1.096 km2,以断裂构造为主,区内有北东、北西两组断裂构造,其中东西向基底断裂和北东向柳河—吉林壳断裂是主要的控岩构造。矿床成因类型属中高温热矿床,矿床的工业类型为斑岩型钼矿床。矿石的工业... 吉林省永吉县芹菜沟钼矿工作区面积为1.096 km2,以断裂构造为主,区内有北东、北西两组断裂构造,其中东西向基底断裂和北东向柳河—吉林壳断裂是主要的控岩构造。矿床成因类型属中高温热矿床,矿床的工业类型为斑岩型钼矿床。矿石的工业类型为单钼矿石。区内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钼金属量7 487.69 t,推断的钼金属量9 657.10 t。通过对芹菜沟钼矿床控矿条件进行分析,为区内及外围找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 工业指标 矿区 矿石 勘查区
下载PDF
吉林省磐石市中立区方解石矿地质特征及工业指标评价
13
作者 訾长利 《吉林地质》 2023年第1期41-45,共5页
吉林省磐石市中立区方解石矿试验区勘查面积2.73 km^(2)。圈出1条方解石矿体,矿体形态呈厚层状,平均品位CaO:54.31%,白度:86.74%,作者根据方解石矿的性质、工业指标、品级划分以及矿体连续性评价等几方面特点,对吉林省磐石市中立区方解... 吉林省磐石市中立区方解石矿试验区勘查面积2.73 km^(2)。圈出1条方解石矿体,矿体形态呈厚层状,平均品位CaO:54.31%,白度:86.74%,作者根据方解石矿的性质、工业指标、品级划分以及矿体连续性评价等几方面特点,对吉林省磐石市中立区方解石矿进行分析,对方解石矿床开发进行初步探讨,供今后的找矿工作者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工业指标 矿区 白度 勘查区
下载PDF
甘肃三线建设中的商业建设研究
14
作者 方锦波 《陇东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87-93,共7页
甘肃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资源,成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区域。商业建设是甘肃三线建设的重要内容,大批三线职工的涌入,使得商业建设出现诸多问题。甘肃省根据现实情况及时解决了这些问题。实质上,一方面商业建设依靠于三线建设,... 甘肃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资源,成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区域。商业建设是甘肃三线建设的重要内容,大批三线职工的涌入,使得商业建设出现诸多问题。甘肃省根据现实情况及时解决了这些问题。实质上,一方面商业建设依靠于三线建设,另一方面商业建设也有力地支援了三线建设,为三线建设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总之,这一时期的商业建设对于甘肃来说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三线建设 商业建设 工矿区
下载PDF
自然资源开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0-1目标规划方法
15
作者 胡运权 黄溶冰 《预测》 CSSCI 2005年第4期31-37,60,共8页
产业结构调整是自然资源开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从广义资源的角度,在二维度特征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资源转移和价值提升为基准的0-1目标规划数学模型。针对不同地区的主要矛盾,设计了转型主... 产业结构调整是自然资源开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从广义资源的角度,在二维度特征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资源转移和价值提升为基准的0-1目标规划数学模型。针对不同地区的主要矛盾,设计了转型主要参数和目标函数,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和一个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1目标规划 产业转型 资源转移 价值提升 资源开发地区
下载PDF
工矿区废弃地的植被恢复 被引量:40
16
作者 谷金锋 蔡体久 +2 位作者 肖洋 李长江 沈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22,共4页
通过调查、试验 ,将鸡西地区各种工矿区废弃地划分为 7种立地类型 ,并针对不同立地类型分别进行了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自然植被恢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各立地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密度、孔隙度等都较低 ,速N、速P含量较少 ,速K含量相对多... 通过调查、试验 ,将鸡西地区各种工矿区废弃地划分为 7种立地类型 ,并针对不同立地类型分别进行了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自然植被恢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各立地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密度、孔隙度等都较低 ,速N、速P含量较少 ,速K含量相对多些 ,植被数量、种类也较少 ,但矸石山随着废弃年龄的增大 ,其上的植被数量、种类逐渐增加。同时还对不同立地类型提出恢复方案 ,进行了植被恢复试验。植被恢复试验的当年效果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矿区废弃地 立地类型 理化性质 植被恢复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及生态敏感性分析的生态空间分布与保护方向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杨帆 李纯斌 +1 位作者 吴静 李怀海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年第5期19-25,共7页
生态空间是区域内规划发展的本底,为明确兰州市红古区生态空间分布并为其生态保护提供方向,研究主要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别对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2009年~2019年间用地比例分配不协调,生... 生态空间是区域内规划发展的本底,为明确兰州市红古区生态空间分布并为其生态保护提供方向,研究主要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别对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2009年~2019年间用地比例分配不协调,生态用地总体减少,建设用地总体增加;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类型为“重要”(占比67.39%),以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服务功能为主,水源涵养次之;生态敏感程度偏高,中度敏感区、重度敏感区分别占比41.57%、36.73%,大通河沿岸历史采矿区造成的地质灾害与生态敏感性高值区存在重叠;综合分析发现,生态空间主要作用于境内东北方向带状山地,生态系统价值提升空间大,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待完善,湟水河、大通河沿岸生态作用相对较弱,更适合城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敏感性 老工矿区 生态修复
下载PDF
老工矿区污染生态问题与今后研究展望 被引量:12
18
作者 周启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46-1150,共5页
老工矿区的环境污染及其引发的生态问题,已成为当今制约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对老工矿区这一概念的基本定义与范畴仍有争议,本文首先对这一概念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然后从剖析我国老工矿区现状尤其是其环境污染现实问... 老工矿区的环境污染及其引发的生态问题,已成为当今制约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对老工矿区这一概念的基本定义与范畴仍有争议,本文首先对这一概念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然后从剖析我国老工矿区现状尤其是其环境污染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入手,对老工矿区的区域二次污染这一科学前沿给予了重点关注;在深入阐述老工矿区环境污染问题复杂性与其特点的基础上,建议今后从国家层面上开展老工矿区二次污染发生机理与控制的系统研究,以及从分子生态毒理学角度系统开展有关新型疾病对环境污染响应的研究,是21世纪初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研究的两大关键科学问题,这无疑是今后我国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工矿区 污染生态问题 今后研究建议
下载PDF
智慧矿山工业广场三维自动建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敬娜 徐华龙 +1 位作者 徐正国 张维 《时空信息学报》 2024年第4期524-532,共9页
为打破煤矿工业广场建模模式目前存在的高度依赖人工操作的现状,实现数字矿山规模化规范化建设、煤矿地面建筑设备模型量产化。本文对煤矿工业广场生产建筑群进行空间结构分析,着重分析煤矿井口、煤矿车间、煤矿办公楼的几何空间结构及... 为打破煤矿工业广场建模模式目前存在的高度依赖人工操作的现状,实现数字矿山规模化规范化建设、煤矿地面建筑设备模型量产化。本文对煤矿工业广场生产建筑群进行空间结构分析,着重分析煤矿井口、煤矿车间、煤矿办公楼的几何空间结构及生产设施的空间几何构型元素,提出一种分体分面组合模型自动建模技术。首先,通过将复杂的生产建筑群进行个体解构和几何拆分,将整套地上生产线设备及建筑拆分为最小规则(不规则)几何单元体,构建顶视投影弧段索引拓扑图;其次,通过线性封闭弧段环高程拉伸生成几何体空间组合关系构建建筑群;最后,以灵新煤矿为实验区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模拟建筑结构与设备的几何独特性,且纹理外观满足数字化要求;总建模工时由原来的每10栋建筑3.25人天降低到0.78人天,产能提升达到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工业广场 数字矿山 分体分面 建筑解构 几何拆分 自动建模 矿区建筑群 弧段拓扑
下载PDF
工矿区主要园林植物滞尘效应研究——以唐钢文化广场绿地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0期78-81,共4页
[目的]研究唐钢文化广场绿地植物的滞尘能力。[方法]在对工矿区绿地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工矿区绿地不同植物种类和层面类型的滞尘能力。[结果]不同层面和种类园林植物的滞尘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这与植物的叶片表面特征、枝叶密集程度和... [目的]研究唐钢文化广场绿地植物的滞尘能力。[方法]在对工矿区绿地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工矿区绿地不同植物种类和层面类型的滞尘能力。[结果]不同层面和种类园林植物的滞尘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这与植物的叶片表面特征、枝叶密集程度和植物的配置方式有关。乔木中,悬铃木、玉兰、毛白杨、山楂、青杄、白皮松和油松等的滞尘能力较强;灌木中,木槿、榆叶梅和砂地柏等的滞尘能力较强;草本植物中,地被菊和赛菊芋的滞尘能力较强。不同层面园林植物的滞尘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绿篱、落叶阔叶灌木、草本植物、落叶阔叶大乔木、落叶阔叶小乔木;针叶灌木滞尘能力高于针叶乔木。[结论]该研究为唐山市工矿区绿地建设和植物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区绿地 层面 滞尘能力 园林植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