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研究分析 被引量:48
1
作者 邓长征 杨迎建 +2 位作者 童雪芳 董晓辉 彭庆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47-2454,共8页
为研究接地装置的雷电冲击特性,以火花效应和电感效应的研究为主线探讨了土壤的放电特性、接地装置的高频响应及土壤电气参数的变化规律;比较了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以及动态建模等3种暂态建模方法;评析了目前接地装置冲击试验的进展。... 为研究接地装置的雷电冲击特性,以火花效应和电感效应的研究为主线探讨了土壤的放电特性、接地装置的高频响应及土壤电气参数的变化规律;比较了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以及动态建模等3种暂态建模方法;评析了目前接地装置冲击试验的进展。通过归纳与分析,指出了这一研究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初步解决方法:利用X射线胶片或高速成像仪器采集土壤放电图像以研究土壤的放电形式及放电区域的尺寸;确定土壤的临界击穿场强及残余电阻率,并用于暂态建模中;区分火花效应与土壤电气参数频变性以及火花效应与电感效应的影响范围;建议分别采用分布参数电路模型、集中参数电路模型、电磁场模型分析伸长接地体、复杂接地装置及接地装置的频域特征;采用高电压、大容量冲击电流试验系统研究高幅值、波前时间短的冲击电流作用下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并用于指导冲击接地电阻的现场实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装置 冲击特性 土壤击穿 火花效应 电感效应 冲击大电流试验 现场试验
下载PDF
电感效应与火花效应对接地体及其周围土壤雷电冲击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邓长征 周文俊 +1 位作者 魏绍东 王鸿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2,共7页
为研究电感效应、火花效应对接地体冲击特性的影响规律,区分2种效应占主导的影响范围,构建了接地体的电网络模型和考虑火花放电的迭代算法,并使用冲击大电流作用下的真型试验数据对上述模型、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 为研究电感效应、火花效应对接地体冲击特性的影响规律,区分2种效应占主导的影响范围,构建了接地体的电网络模型和考虑火花放电的迭代算法,并使用冲击大电流作用下的真型试验数据对上述模型、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波形冲击电流作用下不同长度水平接地体的冲击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电阻率的增大,接地冲击特性呈现出由电感效应影响占主导逐渐转换为火花效应影响占主导;归纳得到归一化参数的临界值为450 k A·?,可以以此定量区分电感效应影响占主导和火花效应影响占主导的范围。所得结论对于优化设计伸长接地体和水平射线的长度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接地体 冲击特性 电网络模型 电感效应 火花效应 归一化参数
下载PDF
雷电冲击下杆塔接地阻抗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黄欢 郭洁 +7 位作者 何可夫 刘行 曹辉 赵立进 曾华荣 杜昊 罗洪 毛先胤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7-122,共6页
降低杆塔冲击接地阻抗是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采用的工频接地电阻乘以冲击系数得到冲击接地阻抗的方法与实际工况存在差异,随着接地体尺寸、埋设方式、土壤分布和雷电流参数变化,这种差异越来越大... 降低杆塔冲击接地阻抗是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采用的工频接地电阻乘以冲击系数得到冲击接地阻抗的方法与实际工况存在差异,随着接地体尺寸、埋设方式、土壤分布和雷电流参数变化,这种差异越来越大,因此研究杆塔接地体在雷电流下的冲击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电路理论的方法,采用ATP-EMTP软件,考虑雷电流的高频特性和高幅值特性,建立了对杆塔接地体的细化仿真模型,模拟电感效应和火花效应的实际效果,并利用该模型对雷电冲击下杆塔接地阻抗特性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塔 雷电流 接地阻抗 电感效应 火花效应
原文传递
方框带射线型接地体冲击特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帅 李超英 +3 位作者 谭波 邹建明 刘华钢 周文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48-1555,共8页
为研究方框带射线型接地体冲击特性,从而获取有效降阻方法,采用模拟试验方法在单一土壤与双层土壤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土壤参数、电流波前时间以及形状尺寸对接地体冲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黏土,细沙的临界击穿场强更大,小幅值... 为研究方框带射线型接地体冲击特性,从而获取有效降阻方法,采用模拟试验方法在单一土壤与双层土壤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土壤参数、电流波前时间以及形状尺寸对接地体冲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黏土,细沙的临界击穿场强更大,小幅值电流造成的火花效应并不显著,随着电流幅值增加,火花效应开始显现,冲击接地电阻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冲击电流幅值由60 k A增至90 kA,细沙环境下H–60冲击接地电阻降幅为11.7%,黏土环境下H-60冲击接地电阻降幅为1.7%;根据试验结果,波前时间对接地体冲击特性影响不大,在波前时间范围4~20μs、幅值3.125 kA的冲击电流下,H-10接地体冲击接地电阻维持在6.5?左右;方框带射线型接地体结构尺寸中,射线存在有效利用长度,方框边长与射线比例在0.167~0.273之间较优。由于导体间的屏蔽作用,添加分支的降阻措施有一定的局限性。采用调整方框带射线型接地体结构尺寸的方式降阻时,需综合考虑泄流通道与屏蔽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体 冲击接地电阻 屏蔽效应 电感效应 火花效应 降阻
下载PDF
单根伸长接地体的冲击特性与仿真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高峰 刘阳 +3 位作者 郭洁 张健 王荆 李英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8-152,158,共6页
冲击接地阻抗是影响输电线路防雷等级和雷击跳闸率的重要因素。目前,通常采用模拟试验或者仿真计算来研究冲击接地阻抗,无法真实反映接地体冲击接地特性。为了研究接地体在冲击电流下的特性,本文采用大型冲击电流发生器对接地体进行真... 冲击接地阻抗是影响输电线路防雷等级和雷击跳闸率的重要因素。目前,通常采用模拟试验或者仿真计算来研究冲击接地阻抗,无法真实反映接地体冲击接地特性。为了研究接地体在冲击电流下的特性,本文采用大型冲击电流发生器对接地体进行真型试验研究,以多种型式接地体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冲击电流幅值和接地极尺寸对接地体冲击特性的影响并建立了接地体冲击接地阻抗EMTP仿真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冲击电流幅值升高、接地体长度增加或截面直径增大都会使冲击接地阻抗降低,且接地体长度和冲击电流幅值的影响均出现饱和现象;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分段π型等值电路Models模型建立的接地体冲击接地阻抗仿真模型可有效计算接地体冲击接地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体 真型试验 电感效应 火花效应 仿真模型
下载PDF
柔性石墨复合接地体电感效应与火花放电效应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冯建源 安韵竹 +3 位作者 姜志鹏 胡元潮 高晓晶 周蠡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18,共7页
柔性石墨复合接地体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腐蚀性且非铁磁性的非金属接地体。为研究电感效应与火花放电效应对石墨复合接地体冲击特性的影响规律,笔者搭建了频域电网络模型及其迭代算法对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特性进行仿真计算,通过与C... 柔性石墨复合接地体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腐蚀性且非铁磁性的非金属接地体。为研究电感效应与火花放电效应对石墨复合接地体冲击特性的影响规律,笔者搭建了频域电网络模型及其迭代算法对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特性进行仿真计算,通过与CDEGS仿真结果及文献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及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土壤和雷电流参数下石墨复合接地体的冲击特性进行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高土壤电阻率作用下,石墨复合接地体的冲击系数较小,火花放电效应较强,相反的,当土壤电阻率较低时,电感效应较强。火花放电效应强度在高幅值雷电流作用下增强,且与土壤临界击穿场强有关,而电感效应受两者的影响不大。雷电流波前时间越短,接地体的长度越长,电感效应的影响就越强,尤其是在低土壤电阻率条件下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仿真结论可为杆塔接地施工与材料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特性 电感效应 火花放电效应 石墨复合接地体 频域电网络模型
原文传递
水平分支对方框带射线型接地体冲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肖磊石 黄佳瑞 +3 位作者 李谦 杨潇 饶章权 周文俊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7-192,共6页
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体性能的重要指标。为降低方框带射线型接地体冲击接地电阻,文中采用模拟试验方法,在双层土壤环境下,研究水平分支对不同接地体冲击特性与散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单根水平接地体,分支呈120°三段式结构的... 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体性能的重要指标。为降低方框带射线型接地体冲击接地电阻,文中采用模拟试验方法,在双层土壤环境下,研究水平分支对不同接地体冲击特性与散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单根水平接地体,分支呈120°三段式结构的改型接地体的降阻效果最优;相较于简单方框带射线型接地体,添加水平分支,且分支呈120°的三段式结构可减小电感效应,使其分支端部的流散电流增大,火花放电更为强烈,使得平均降阻百分比可达10%。增加水平分支有利于降低接地体冲击接地电阻,需根据具体接地体尺寸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接地电阻 火花效应 模拟试验 屏蔽效应 降阻
下载PDF
考虑火花放电效应的典型接地材料冲击特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高晓晶 胡元潮 +5 位作者 周蠡 李智威 熊川羽 王雅文 安韵竹 刘振武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5,共9页
雷击是造成输电线路发生跳闸和停运事故的主要原因。"防雷在于接地",对输电线路的接地网的冲击接地特性进行研究改进对于防止雷击事故有着不可或缺作用。本文在不考虑火花放电效应和考虑火花放电效应两方面对钢、铜、石墨复... 雷击是造成输电线路发生跳闸和停运事故的主要原因。"防雷在于接地",对输电线路的接地网的冲击接地特性进行研究改进对于防止雷击事故有着不可或缺作用。本文在不考虑火花放电效应和考虑火花放电效应两方面对钢、铜、石墨复合接地材料的接地网冲击接地阻抗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采用ATP-EMTP建立了考虑火花效应时的接地散流模型,研究了土壤电阻率、接地网面积及冲击电流幅值对接地网冲击接地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火花放电效应时,接地材料的冲击接地阻抗相比不考虑火花放电有所降低。不同接地材料冲击接地阻抗同时受火花放电效应与电感效应的影响,二者的强弱关系与冲击电流的幅值有明显关系。相对于传统金属接地材料,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冲击接低阻抗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接地阻抗 火花放电 电感效应 石墨复合接地材料
原文传递
约瑟夫森结的电感效应及新型可调谐滤波器 被引量:4
9
作者 周铁戈 李永刚 +3 位作者 赵新杰 阎少林 方兰 张旭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5年第3期12-15,共4页
通过WINS软件模拟,我们研究了处于直流零电压状态的约瑟夫森结的电感效应。对于Ic=0.1mA的约瑟夫森结,当把它偏置在0.08mA时,相当于一个5.46pH的电感。同时我们模拟出约瑟夫森结等效电感值随偏置电流变化的关系曲线。利用这一效应,设计... 通过WINS软件模拟,我们研究了处于直流零电压状态的约瑟夫森结的电感效应。对于Ic=0.1mA的约瑟夫森结,当把它偏置在0.08mA时,相当于一个5.46pH的电感。同时我们模拟出约瑟夫森结等效电感值随偏置电流变化的关系曲线。利用这一效应,设计并模拟了一种新型的5阶超导可调谐滤波器,其中心频率从600MHz到750MHz连续可调,带宽为50MHz,插入损耗小于0.3dB,带外抑制大于40dB,矩形系数优于0.5。这种滤波器适于集成化,在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瑟夫森结 电感效应 可调谐滤波器 软件模拟 750MHz 600MHz WINS 关系曲线 电流变化 连续可调
下载PDF
直线同步电机气隙检测的电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樊树江 吕梁 吴峻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9-72,共4页
基于直线同步电机的气隙检测,对电涡流传感器线圈电感与矽钢叠片电磁特性之间关系分析和实验研究,认为线圈电感随间隙的变化电感效应起了主要作用,建立了基于磁场镜像法的电磁计算模型,计算了空载和矽钢叠片影响下的电感,与仿真结果对... 基于直线同步电机的气隙检测,对电涡流传感器线圈电感与矽钢叠片电磁特性之间关系分析和实验研究,认为线圈电感随间隙的变化电感效应起了主要作用,建立了基于磁场镜像法的电磁计算模型,计算了空载和矽钢叠片影响下的电感,与仿真结果对比和分析,并得出结论:间隙小于10mm时,计算和仿真结果误差比较小,为复杂结构线圈提供可行的近似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同步电机 气隙检测 电感效应 磁场镜像法 电磁分析
下载PDF
考虑火花效应时对杆塔冲击接地电阻计算的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骐 鲁志伟 +2 位作者 史柳 姜龙杰 孔深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8-13,共6页
由于高压输电线路的雷击事故愈发频繁,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系统的设计越来越重要.实际工程中在运用CDEGS计算冲击接地电阻时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该软件无法模拟土壤火花放电对冲击特性的影响,所得结果必然会低估接地系统的冲击特性.首先将... 由于高压输电线路的雷击事故愈发频繁,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系统的设计越来越重要.实际工程中在运用CDEGS计算冲击接地电阻时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该软件无法模拟土壤火花放电对冲击特性的影响,所得结果必然会低估接地系统的冲击特性.首先将接地体周围发生火花放电的土壤等效为接地体的等值半径,运用辗转法与土壤的临界击穿场强对比来确定最终的等值半径,再对地网重新进行仿真计算.运用此算法算得的数据与真实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该方法准确性.在对不同土壤电阻率中接地系统的冲击接地电阻进行仿真计算,发现较优化前后结果相对误差较大,因此该方法用于实际工程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接地电阻 火花效应 电感效应 仿真分析 水平接地体
下载PDF
一种新的集成电路互连线串扰模型和估计公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骏 刘凌志 +1 位作者 戎蒙恬 毛军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3-550,共8页
建立了一个考虑分布电阻、分布电容的互连线混П模型.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终端在最坏条件下的串扰响应,并推导出了三阶S域系数的精确表达式。最终,获得了一个新的互连线串扰响应的估计公式.通过与SPICE模拟的结果相比较,该文的模... 建立了一个考虑分布电阻、分布电容的互连线混П模型.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终端在最坏条件下的串扰响应,并推导出了三阶S域系数的精确表达式。最终,获得了一个新的互连线串扰响应的估计公式.通过与SPICE模拟的结果相比较,该文的模拟结果非常接近实际电路的串扰响应,与相关文献所发表的结果相比较,该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结果也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电感效应 串扰 互连线时延模型 S域信号响应 性能驱动 布局规划 估计公式
下载PDF
基于ANSYS Maxwell通信基站铁塔电感参数仿真研究与验证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晓雨 孙伟 +2 位作者 姚学玲 陈景亮 李天权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24,共9页
为研究雷击作用下通信基站铁塔的精确电感参数,基于电磁场有限元原理,使用实际通信基站铁塔参数建立了仿真模型。根据铁塔部件连接特点,考虑不同规格和位置,对角钢塔外自感和部件间互感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测... 为研究雷击作用下通信基站铁塔的精确电感参数,基于电磁场有限元原理,使用实际通信基站铁塔参数建立了仿真模型。根据铁塔部件连接特点,考虑不同规格和位置,对角钢塔外自感和部件间互感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测试验证。得到不同规格、不同位置角钢部件的单位长度自感参数和互感参数,以及不同内部结构情况下的一段铁塔自感参数,并通过仿真进一步分析得出铁塔电感参数变化规律。有限元法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有限元法的正确性。相关结论为后续通信基站铁塔的分流特性分析和耐雷水平分析提供电气参数依据,为精细化通信基站防雷规格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实验数据,指导产品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站铁塔 有限元法 电感效应 ANSYS
原文传递
济钢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应用
14
作者 马庆涛 高致远 《山东冶金》 CAS 2011年第5期175-176,178,共3页
混合煤气(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通过采用电感效应电除尘、高炉煤气丝网脱水、HPF脱硫工艺等净化技术,解决了影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安全生产的问题,使燃机发电系统的作业率达到了95.3%,降低了检修成本、提高了发电量,达到了系统安全稳... 混合煤气(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通过采用电感效应电除尘、高炉煤气丝网脱水、HPF脱硫工艺等净化技术,解决了影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安全生产的问题,使燃机发电系统的作业率达到了95.3%,降低了检修成本、提高了发电量,达到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发电系统 安全技术 电感效应 脱硫工艺
下载PDF
考虑非均匀温度分布的RLC互连延时
15
作者 王增 杨银堂 +1 位作者 董刚 李建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5-839,共5页
为解决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互连延时估算精确较低的问题,在分析互连温度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非均匀温度分布效应的互连延时模型,该模型基于电感转化为等效电阻的思想,将互连电感效应整合到所提模型中.针对65 nm工艺,讨论3种典型... 为解决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互连延时估算精确较低的问题,在分析互连温度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非均匀温度分布效应的互连延时模型,该模型基于电感转化为等效电阻的思想,将互连电感效应整合到所提模型中.针对65 nm工艺,讨论3种典型的非均匀温度分布以及电感效应对互连延时的具体影响,以电路模拟程序Hspice为参照,将所提模型与同类模型进行比较,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模型更为精确,最大误差不超过3.3%.同时本文模型具有闭合的解析形式,公式简洁,可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LC 温度分布 互连延时 电感效应
下载PDF
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场路耦合分析方法研究
16
作者 王朋成 郭蕾 +4 位作者 刘彬 梅诚 徐晗 王路伽 陈斯翔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1-165,共5页
输电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是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低土壤电阻率下由于忽视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因此,结合接地装置的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和有限元方法提出一种分析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场路... 输电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是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低土壤电阻率下由于忽视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因此,结合接地装置的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和有限元方法提出一种分析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场路耦合分析方法。综合考虑接地体在高频下的自感、互感及电流在土壤中的散流特性,减少模型等效,计算精度较高。利用该方法分析了低土壤电阻率下注入电流频率为0~500kHz的接地体性能及2.6/50μs的冲击电流下导体电势分布,并与CDEGS软件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装置 电感效应 电磁场理论 场路耦合方法
下载PDF
基于GIM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等效模型构建 被引量:3
17
作者 夏顺俊 陈根华 +3 位作者 郑熠珉 徐仲征 钱中华 周旭日 《电工技术》 2023年第1期100-102,共3页
为确保构建的杆塔等效模型与输电工程实际具有较高的适配度,引进GIM技术,设计一种针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塔杆等效模型的全新构建方法。结合高压输电所在区域的实际条件,获取场地多源渠道数据,设计三维建模场景;利用GIM技术建立针对高压... 为确保构建的杆塔等效模型与输电工程实际具有较高的适配度,引进GIM技术,设计一种针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塔杆等效模型的全新构建方法。结合高压输电所在区域的实际条件,获取场地多源渠道数据,设计三维建模场景;利用GIM技术建立针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的空间结构模型,以此为依据对等效模型中的各个节点进行拼接设计;根据输电线路塔杆平行导体理论,明确导体之间存在互感效应,补偿并修正杆塔等效模型波阻抗系数,完成杆塔等效模型的构建。通过实践证明,设计的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可实现对电网不同作业条件与作业环境的模拟,从而掌握雷击条件下杆塔不同接地段的过电压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M 高压架空 输电线路 杆塔 等效模型 互感效应
下载PDF
BAW滤波器声-电磁协同仿真中的共地电感效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杨 贾乐 张大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7-131,共5页
针对体声波(BAW)滤波器声-电磁协同仿真结果中滤波器的左传输零点向左偏移的现象,验证仿真中共地电感效应的存在并分析其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通过分别改变BAW滤波器原始布局中的并联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P1和P4引线到地的位置,即将并... 针对体声波(BAW)滤波器声-电磁协同仿真结果中滤波器的左传输零点向左偏移的现象,验证仿真中共地电感效应的存在并分析其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通过分别改变BAW滤波器原始布局中的并联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P1和P4引线到地的位置,即将并联FBAR P1和P4引线到地的路径分别变短后进行声-电磁协同仿真。结果对比表明:声-电磁协同仿真中并联FBAR引线到地与输入、输出端口之间存在共地电感效应。将并联FBAR引线到地的路径变短,滤波器在声-电磁协同仿真中形成的共地电感效应减小,带外抑制性能变好。共地电感效应对于并联FBAR谐振区面积越小的支路影响越大。故在BAW滤波器声-电磁协同仿真中需考虑共地电感效应对滤波器左传输零点和左带外抑制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W滤波器 声-电磁协同仿真 电磁耦合 共地电感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绕组电感的饱和效应 被引量:59
19
作者 任雷 崔芮华 +1 位作者 王宗培 程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1-25,共5页
系统地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绕组自感和互感的饱和效应,指出饱和效应引起这些电感随转角变化的二次谐波和一次谐波分量。实验结果验证了分析的结论,研究的成果深化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理论,对建立精确的分析模型和正确的参数确定方法有重... 系统地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绕组自感和互感的饱和效应,指出饱和效应引起这些电感随转角变化的二次谐波和一次谐波分量。实验结果验证了分析的结论,研究的成果深化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理论,对建立精确的分析模型和正确的参数确定方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感 互感 饱和效应 绕组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脉冲电压注入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方法 被引量:49
20
作者 王子辉 陆凯元 叶云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95-101,共7页
由于永磁同步电机存在凸极性,定子电感随气隙磁场饱和程度的不同而变化,电感值中包含了转子位置信息。根据这个原理,研究了通过注入脉冲电压矢量来检测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的方法,分析了不同位置的电压矢量对电感饱和程度的影响,... 由于永磁同步电机存在凸极性,定子电感随气隙磁场饱和程度的不同而变化,电感值中包含了转子位置信息。根据这个原理,研究了通过注入脉冲电压矢量来检测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的方法,分析了不同位置的电压矢量对电感饱和程度的影响,以及对转子位置估测精度的影响,得出了能获得最佳估测精度的优化电压矢量,并提出了改进的五电压矢量注入方式。根据转子所在区域选择优化的电压矢量进行二次计算,进一步提高了转子位置估算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可靠而有效的检测出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初始位置,而且实施简单、估测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初始位置 脉冲空间电压矢量 电感饱和效应 估测误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