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ovel bioflocculant by multiple-microorganism consortia using brewery wastewater as carbon source 被引量:62
1
作者 ZHANG Zhi-qiang LIN Bo +2 位作者 XIA Si-qing WANG Xue-jiang YANG A-m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67-673,共7页
The flocculating activity of a novel bioflocculant MMF1 produced by multiple-microorganism consortia MM1 was investigated. MM1 was composed of strain BAFRT4 identified as Staphylococcus sp. and strain CYGS1 identified... The flocculating activity of a novel bioflocculant MMF1 produced by multiple-microorganism consortia MM1 was investigated. MM1 was composed of strain BAFRT4 identified as Staphylococcus sp. and strain CYGS1 identified as Pseudomonas sp. The flocculating activity of MMF1 isolated from the screening medium was 82.9%, which is remarkab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ioflocculant produced by either of the strains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Brewery wastewater was also used as the carbon source for MM1, and the cost-effective production medium for MM1 mainly comprised 1.0 L brewery water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5000 mg/L), 0.5 g/L urea, 0.5 g/L yeast extract, and 0.2 g/L (NH4)2SO4.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MMF1 was inoculum size 2%, initial pH 6.0, cultivating temperature 30℃, and shaking speed 160 r/min, under which the flocculating activity of the MMF1 reached 96.8%. Fifteen grams of purified bioflocculant could be recovered from 1.0 L of fermentation broth. MMF1 was identified as a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 containing both protein and polysaccharide. It showed good flocculating performance in treating indigotin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and the maximal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COD and chroma were 79.2% and 86.5%,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FLOCCULANT multiple-microorganism consortia brewery wastewater carbon source indigotin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下载PDF
大青叶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郑雪花 《怀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5-57,共3页
大青叶为常用清热解毒中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清热解毒类中药的广泛关注,关于大青叶的来源、栽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但大青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仍然不清楚,并且缺乏真正反映其内在品质和药效的... 大青叶为常用清热解毒中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清热解毒类中药的广泛关注,关于大青叶的来源、栽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但大青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仍然不清楚,并且缺乏真正反映其内在品质和药效的规范化质控标准,这些均影响了大青叶的推广应用.综述国内外近10年来大青叶的来源、栽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大青叶的后续研究与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 靛蓝 靛玉红 药理活性
下载PDF
一组古代丝织品上蓝色植物染料的分析鉴定 被引量:15
3
作者 何秋菊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66,共8页
本研究以显微共焦拉曼光谱技术(Micro-Raman)、薄层色谱(TL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为主要分析手段,对一组古代丝织品(包括清代传世品扇套、元代鸽子洞出土蓝棉袄和百纳枕顶)上蓝色染料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 本研究以显微共焦拉曼光谱技术(Micro-Raman)、薄层色谱(TL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为主要分析手段,对一组古代丝织品(包括清代传世品扇套、元代鸽子洞出土蓝棉袄和百纳枕顶)上蓝色染料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该组样品中蓝色均为靛蓝染色,色素成分有靛蓝素和靛玉红,由于制靛工艺或老化程度不同,在各样品中两成分相对比例均不相同。分别对靛蓝试剂进行UVA、50℃高温、85%高湿老化实验,对老化前后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光照2个月后,靛玉红相对含量降低较明显。高温、高湿老化6个月后靛蓝素和靛玉红含量的显著降低。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靛蓝素相对含量降低幅度相当大,可见较之靛玉红,靛蓝素更不耐高温老化。该研究采用无损与微损技术结合的方法有效解决了蓝色植物染料的鉴定,同时通过老化试验初步明确了靛蓝染料的降解原因,对于染色工艺研究以及色彩保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丝织品 蓝色染料 鉴定 靛蓝素 靛玉红
下载PDF
青黛超临界提取物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姚文 王晓波 袭荣刚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目的 :本文采用磺化—紫外分光光度法及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 ,对青黛药材及青黛超临界提取物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样品经磺化反应后 ,用零阶光谱在 6 2 3nm波长处测定靛蓝的含量 ,用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在 4 82nm波长处测定靛玉... 目的 :本文采用磺化—紫外分光光度法及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 ,对青黛药材及青黛超临界提取物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样品经磺化反应后 ,用零阶光谱在 6 2 3nm波长处测定靛蓝的含量 ,用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在 4 82nm波长处测定靛玉红的含量。结果 :靛蓝的线性范围为 1 14~ 5 32 μg·ml- 1,r=0 9999,平均回收率为 10 1 0 6 % ,RSD为 1 2 7% ,靛玉红的线性范围为 0 5 2~ 5 2 μg·ml- 1,r =0 9999,平均回收率为 10 1 80 % ,RSD为 0 75 % ,放置 8h对含量测定无影响。结论 :测定数批青黛药材及青黛超临界提取物样品 ,其靛蓝含量测定与药典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黛 超临界提取物 靛蓝 靛玉红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中药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期对马蓝药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黄以钟 潘大仁 +2 位作者 王占成 宁文君 周以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5-78,共4页
采用HPLC法对3个不同产地马蓝茎、叶中的3种中药效成分(靛玉红、靛蓝、色胺酮)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马蓝中的药效成分含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中靛玉红、靛蓝含量在11月份都达到最大值,是提取靛玉红和靛蓝的最... 采用HPLC法对3个不同产地马蓝茎、叶中的3种中药效成分(靛玉红、靛蓝、色胺酮)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马蓝中的药效成分含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中靛玉红、靛蓝含量在11月份都达到最大值,是提取靛玉红和靛蓝的最佳时期;而适宜于色胺酮提取的最佳时期在10月份。因此,可以根据马蓝提取物质的不同选择其最佳收获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蓝 HPLC 靛玉红 靛蓝 色胺酮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绿袍散中靛蓝与靛玉红 被引量:6
6
作者 牛宇东 张鑫 葛西航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59-461,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绿袍散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X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1mL·L-1磷酸(73∶27);流速: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88nm。结果采用N,N-二甲基...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绿袍散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X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1mL·L-1磷酸(73∶27);流速: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88nm。结果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供试品溶液的提取溶剂含量测定最佳,且绿袍散中靛蓝和靛玉红进样量分别在98.20~196.40和2.52~50.4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4和1.000 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8%(RSD值为1.4%,n=6)和90.0%(RSD值为1.1%,n=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绿袍散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袍散 靛蓝 靛玉红 N N-二甲基甲酰胺 HPLC法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料喉风散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婷婷 李玲 陈乃江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23期24-26,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双料喉风散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乙酸铵(75∶25,V/V),柱温为30℃,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89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双料喉风散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乙酸铵(75∶25,V/V),柱温为30℃,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89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靛蓝、靛玉红的质量浓度分别在4.52~45.20μg/m L和0.426~4.26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9%和95.55%,RSD分别为1.12%和1.28%(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双料喉风散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双料喉风散 靛蓝 靛玉红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儿茶青黛复合膜中4个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4
8
作者 曲园 张振秋 +2 位作者 张杰 牛笑怡 王婧宁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98-1701,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儿茶青黛复合膜中儿茶素、表儿茶素、靛蓝和靛玉红4个成分含量的HPLC方法,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组成为水(A)-甲醇(B),梯度洗脱[0 min,A-B(75∶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儿茶青黛复合膜中儿茶素、表儿茶素、靛蓝和靛玉红4个成分含量的HPLC方法,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组成为水(A)-甲醇(B),梯度洗脱[0 min,A-B(75∶25);10 min,A-B(70∶30);15 min,A-B(63∶37);20 min,A-B(45∶55);25 min,A-B(40∶60);50 min,AB(40∶6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5 nm,柱温30℃。结果:本方法可在45 min内完成儿茶素、表儿茶素、靛蓝和靛玉红4个成分的分析,且各成分色谱峰之间具有良好的分离度。儿茶素、表儿茶素、靛蓝和靛红的进样量分别在0.1386~1.386μg(r=0.9999),0.02694~0.2694μg(r=0.9997),0.1289~1.289μg(r=0.9997),0.02860~0.2860μg(r=0.9997)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6)均在95.8%~97.1%之间,RSD均小于2.0%。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儿茶青黛复合膜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青黛复合膜 儿茶素 表儿茶素 靛蓝 靛玉红 中药膜剂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青辛速释贴中靛蓝透皮渗透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郑国燊 罗光亮 《中南药学》 CAS 2003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研究青辛速释贴中靛蓝经皮渗透特性。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透过的靛蓝。结果 5 h、10 h、15 h、25 h、35 h、50 h靛蓝的累积透过量分别为23.51 μg·cm-2、30.32 μg·cm-2、37.60μg·cm-2、... 目的研究青辛速释贴中靛蓝经皮渗透特性。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透过的靛蓝。结果 5 h、10 h、15 h、25 h、35 h、50 h靛蓝的累积透过量分别为23.51 μg·cm-2、30.32 μg·cm-2、37.60μg·cm-2、46.01μg·cm-2、57.60 μg·cm-2、66.68μg·cm-2,累积透过百分率14.10%、18.18%、22.55%、27.59%、34.54%、40.00%,经皮渗透符合一级速率过程,释放速率为0.998 μg·cm-2·h-1。结论青辛速释贴可加快靛蓝的释放,达到速释的目的,该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青辛速释贴透皮吸收的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辛速释贴 经皮渗透 靛蓝 改良Franz扩散池
下载PDF
复方板蓝根颗粒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健 苏明 +2 位作者 杨宝灵 王冰 姜国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5676-15678,共3页
[目的]提出一种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复方板蓝根颗粒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的新方法。[方法]首先应用光谱仪获得6种复方板蓝根颗粒的光谱曲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聚类分析,再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模型进行检测。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 [目的]提出一种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复方板蓝根颗粒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的新方法。[方法]首先应用光谱仪获得6种复方板蓝根颗粒的光谱曲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聚类分析,再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模型进行检测。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以每一个样品的前7个主成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节点,成分类型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节点,建立一个7(输入节点)-7(隐含层节点)-2(输出节点)的3层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复方板蓝根颗粒中靛蓝和靛玉红2项指标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14%和4.72%,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值的符合程度很高,该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结论]新模型可用于复方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检测和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复方板蓝根颗粒 靛蓝 靛玉红
下载PDF
南大青叶薄层色谱法鉴别的完善与HPLC法含量测定的建立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主洁 张伟 +5 位作者 卢秋梅 侯惠婵 顾利红 张丹雁 曾云保 欧阳志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21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提高南大青叶的质量标准,对其质量进行更有效控制。方法:以靛蓝、靛玉红为对照品,通过薄层色谱法(TLC)对南大青叶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靛蓝进行含量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A)-水(B)为流动... 目的:提高南大青叶的质量标准,对其质量进行更有效控制。方法:以靛蓝、靛玉红为对照品,通过薄层色谱法(TLC)对南大青叶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靛蓝进行含量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 min,5%→60%A;10~20 min,60%A);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9 nm。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高,方法耐用性好,能区分南大青叶及其混伪品广西马蓝;HPLC法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靛蓝在24.98~249.8 ng线性关系良好(r=0.9995,n=6),加样回收率为100.80%,RSD=1.8%,n=6。测定样品11批,结果靛蓝的含量范围为0.52%~0.92%。结论: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好,能有效鉴别该药材中靛蓝及靛玉红成分;HPLC方法分离度好、稳定可靠,可有效控制南大青叶药材的质量,为该药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青叶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靛蓝 靛玉红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喉康散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玲 王婷婷 陈乃江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23期65-67,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喉康散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醋酸铵溶液(75∶25,V/V),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89 nm,柱温为30℃,进...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喉康散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醋酸铵溶液(75∶25,V/V),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89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靛蓝和靛玉红质量浓度分别在5.664~56.640μg/m L(r=0.9999)和0.4288~4.2880μg/m L(r=0.9992)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靛蓝、靛玉红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28%和91.55%,RSD分别为1.06%和1.43%(n=6);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结果的RSD均低于2.0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较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喉康散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喉康散 靛蓝 靛玉红 含量测定
下载PDF
PEG和NaCl胁迫对菘蓝不同四倍体株系靛蓝、靛玉红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客绍英 马艳芝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5-527,共3页
目的:为选育抗旱耐盐菘蓝优良四倍体株系提供参考。方法:以生长30 d的菘蓝二倍体(对照组)和人工选育四倍体株系组培幼苗为材料。分别采用2 g/L的NaCl溶液50 mL,15%的PEG-6000溶液50 mL浸泡12 h后将溶液倒出,再培养7 d。HPLC测定靛蓝、... 目的:为选育抗旱耐盐菘蓝优良四倍体株系提供参考。方法:以生长30 d的菘蓝二倍体(对照组)和人工选育四倍体株系组培幼苗为材料。分别采用2 g/L的NaCl溶液50 mL,15%的PEG-6000溶液50 mL浸泡12 h后将溶液倒出,再培养7 d。HPLC测定靛蓝、靛玉红含量。结果:胁迫后,不同四倍体株系靛蓝、靛玉红含量变化不尽相同,PEG胁迫后供试材料DB3、DB5、DB12在提高有效成分上表现均优于其他材料,NaCl胁迫后DB2、DB3、DB12则在提高有效成分含量上表现优异。结论:DB3和DB12可作为重点株系进行下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NaCl PEG 胁迫 靛蓝 靛玉红
下载PDF
灭澳灵片中靛蓝与靛玉红的 HPLC 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汤真 张恒弼 王晓晋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544-546,共3页
采用 HPLC 法测定灭澳灵糖衣片中靛蓝与靛玉红含量,以甲醇-水(8:2)为流动相,CLC-ODS 为固定相,选用 VIS546nm 为检测波长。定量准确,效果满意。
关键词 灭奥灵 靛蓝 靛玉红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农药多菌灵对大青叶有效成分靛蓝、靛玉红含量的影响
15
作者 吴剑威 杨美华 +3 位作者 金钺 王丽楠 胡炳义 陈建民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3-224,共2页
目的:探讨农药多菌灵对大青叶有效成分靛蓝、靛玉红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计3个试验组,在9个不同时间段内采集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青叶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结果:施用高、低浓度多菌灵后大青叶的有效成分均低于... 目的:探讨农药多菌灵对大青叶有效成分靛蓝、靛玉红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计3个试验组,在9个不同时间段内采集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青叶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结果:施用高、低浓度多菌灵后大青叶的有效成分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结论:施用一定浓度的多菌灵可降低大青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大青叶 靛蓝 靛玉红 含量 影响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溃疡宁胶囊中靛蓝的含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楼云雁 田涛 +1 位作者 葛卫红 杭清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为溃疡宁胶囊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hypersil ODS(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280hm;柱温:35℃;流速:1.0mL·min^-1。结果靛蓝线性范围:0.07763~0.5802μg... 目的为溃疡宁胶囊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hypersil ODS(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280hm;柱温:35℃;流速:1.0mL·min^-1。结果靛蓝线性范围:0.07763~0.5802μg·mL^-1。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8。回收率为100.1%,RSD为1.24%。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能起到控制溃疡宁胶囊中靛蓝含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宁胶囊 靛蓝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
下载PDF
靛蓝的智勇大冲关
17
作者 徐又媛 欧阳娅妮 李万梅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9期186-190,共5页
借助化学闯关游戏,以“对话”“游戏互动”的形式,介绍了靛蓝的植物来源、发展历史、结构、性质、制备以及应用,使读者能够在学习靛蓝的同时感受到化学的乐趣。
关键词 靛蓝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聚氯乙烯膜靛蓝化学传感器研究
18
作者 李于善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5期477-479,共3页
报道一种以靛蓝二碳酸与联萘-20-冠-6的缔合物为电活性物质的新型PVC膜化学传感器。传感器的Nernst响应范围为1.0×10^(-3)~3.0×10^(-6)mol/L,斜率为30.0;检测限为1.5×10^(-6)mol/L。此传感器响应迅速,重现性好,用此传... 报道一种以靛蓝二碳酸与联萘-20-冠-6的缔合物为电活性物质的新型PVC膜化学传感器。传感器的Nernst响应范围为1.0×10^(-3)~3.0×10^(-6)mol/L,斜率为30.0;检测限为1.5×10^(-6)mol/L。此传感器响应迅速,重现性好,用此传感器以标准曲线法对食品中的靛蓝进行了测定,结果与分光光度法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化学传感器 靛蓝二磺酸 缔合物 食用色素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解毒维康片中靛蓝的含量
19
作者 孟蕾 曹杰 +2 位作者 张海鸣 李宝林 杜树山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10年第5期366-369,共4页
目的:建立解毒维康片中靛蓝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70∶30),检测波长:285nm,流速:1.0mL·min-1,柱温40℃。结果:靛蓝在0.0546~0.273μ... 目的:建立解毒维康片中靛蓝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70∶30),检测波长:285nm,流速:1.0mL·min-1,柱温40℃。结果:靛蓝在0.0546~0.273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加样回收率99.38%,RSD为2.12%(n=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较好,结果可靠,可用于控制解毒维康片制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维康片 靛蓝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膜技术用于处理牛仔布印染废水 被引量:9
20
作者 戴海平 孙方 +2 位作者 耿锋 周顺 邬晶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87-89,共3页
采用膜技术处理牛仔布印染过程中的生产废水,经处理后的水浊度和色度去除率达95%以上,用浓度为500 mg/L的次氯酸钠清洗污染膜,通量恢复率达到90%以上,用气水抖动方式也可恢复到较高水平。从而确认膜法处理后的水可回用于生产。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靛蓝废水 浊度 色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