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氧化氢酶-氯霉素偶联物的合成及其结合比的测定 被引量:5
1
作者 柴春彦 徐明刚 刘国艳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6-410,共5页
利用混合酸酐法合成了氯霉素琥珀酸酯衍生物.再用碳二亚胺将该衍生物与过氧化氢酶偶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已纯化的偶联物中氯霉素与过氧化氢酶的结合比。结果,偶联物中氯霉素与过氧化氢酶的结合比达到30.67:1,偶联物中过氧化氢酶... 利用混合酸酐法合成了氯霉素琥珀酸酯衍生物.再用碳二亚胺将该衍生物与过氧化氢酶偶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已纯化的偶联物中氯霉素与过氧化氢酶的结合比。结果,偶联物中氯霉素与过氧化氢酶的结合比达到30.67:1,偶联物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损失约30%。结果表明,该偶联物可作为竞争性ELISA法或免疫传感器法测试氯霉素时所需的酶标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过氧化氢酶 结合比 酶标抗原
下载PDF
沪渝蓉高速铁路合宁段路基膨胀土填料改良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江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9-143,共5页
针对沪渝蓉(上海—重庆—成都)高速铁路合肥地区膨胀土分布广泛且路基填料需远距离调配的问题,掺入水泥、熟石灰对膨胀土进行改良试验,通过界限含水率试验、颗粒分析、重型击实试验、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膨胀性试验、压缩试验、直... 针对沪渝蓉(上海—重庆—成都)高速铁路合肥地区膨胀土分布广泛且路基填料需远距离调配的问题,掺入水泥、熟石灰对膨胀土进行改良试验,通过界限含水率试验、颗粒分析、重型击实试验、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膨胀性试验、压缩试验、直剪快剪试验以及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对比分析水泥、熟石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水泥、熟石灰掺入比的增加,膨胀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明显提高;改良后土的各项膨胀性指标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减小,压缩系数减小和压缩模量增加明显,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大;熟石灰改良效果优于水泥改良;建议沪渝蓉高速铁路合宁段采用熟石灰进行膨胀土改良,基床底层改良土熟石灰掺入比建议采用6%,基床以下建议采用5%,改良土养护龄期为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渝蓉高速铁路 路基 试验研究 填料 膨胀土 水泥改良 熟石灰改良 掺入比
下载PDF
添加聚丙烯纤维的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性能研究
3
作者 李丛豪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23年第2期33-37,共5页
开展了聚丙烯纤维对再生混凝土试样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了不同纤维长度、纤维直径以及掺入比条件下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结果表明: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添加聚丙烯纤维的再生混凝土平均密度降低;养护7天时,纤维的掺入比对再生混... 开展了聚丙烯纤维对再生混凝土试样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了不同纤维长度、纤维直径以及掺入比条件下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结果表明: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添加聚丙烯纤维的再生混凝土平均密度降低;养护7天时,纤维的掺入比对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影响程度最大,纤维长度最小;养护28天时,纤维长度对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影响程度最大,纤维掺入比次之,纤维直径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 劈裂抗拉强度 掺入比 纤维直径 最优组合
下载PDF
咬合支护结构中深层搅拌桩早龄期强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俊才 茅奇辉 +3 位作者 陆峰 夏飞虹 张志铖 刘翔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19,共6页
将常规的钻孔灌注桩与深层搅拌桩间隔布置,先施工深层搅拌桩,在水泥土尚未达到一定强度前,紧接着施工钻孔灌注桩,利用钻机的切割能力切割掉相邻深层搅拌桩相交部分的水泥土,形成挡土和止水合而为一的咬合支护结构,应用在1~2层地... 将常规的钻孔灌注桩与深层搅拌桩间隔布置,先施工深层搅拌桩,在水泥土尚未达到一定强度前,紧接着施工钻孔灌注桩,利用钻机的切割能力切割掉相邻深层搅拌桩相交部分的水泥土,形成挡土和止水合而为一的咬合支护结构,应用在1~2层地下室、开挖深度10m左右的中小型基坑中,不但造价更为低廉,而且可获得更大的地下空间。为了了解和掌握钻孔灌注桩-深层搅拌桩的最佳咬合效果,本文针对由不同土性、不同水泥掺入比和龄期制成的室内和现场的各种水泥土进行试验研究,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以期进一步指导和帮助后续钻孔灌注桩一深层搅拌桩咬合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钻孔灌注桩 深层搅拌桩 咬合支护结构 早龄期水泥土 掺入比 强度
原文传递
置换式水泥土桩长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净 孙成蛟 《工程勘察》 2018年第2期8-11,共4页
置换式水泥土桩以独特的优越性在软土地区得以广泛应用,强度特性是水泥土复合体最为重要的力学特性,其中长期强度在工程中须加以重视。本文选用昆明地区的冲洪积黏性土作为水泥土试验原材料,通过室内试验对其长期强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 置换式水泥土桩以独特的优越性在软土地区得以广泛应用,强度特性是水泥土复合体最为重要的力学特性,其中长期强度在工程中须加以重视。本文选用昆明地区的冲洪积黏性土作为水泥土试验原材料,通过室内试验对其长期强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水泥土复合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到标准养护下水泥土复合体强度—龄期—水泥掺入比三者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入比的增加,水泥土复合体无侧限抗压强度明显增大;伴随水土作用和淋溶作用,水泥土复合体强度随龄期的增长呈现出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并总结得出了由初期强度推算中、后期强度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式水泥土桩 掺入比 龄期 水土作用 长期强度
下载PDF
几种常用固化剂室内试验研究
6
作者 陶秀玉 李兴兵 +1 位作者 向东 杨小凤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1-43,共3页
通过对几种常用固化剂开展室内试验研究,测试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分析同一固化剂不同掺入比或同一掺入比不同固化剂对于混合物(固化剂和土)的物性指标的影响,为深层搅拌桩提供一种新型固化材料.试验结果表明:在粉砂壤土中,搅拌桩的固化... 通过对几种常用固化剂开展室内试验研究,测试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分析同一固化剂不同掺入比或同一掺入比不同固化剂对于混合物(固化剂和土)的物性指标的影响,为深层搅拌桩提供一种新型固化材料.试验结果表明:在粉砂壤土中,搅拌桩的固化剂采用水泥和土壤固化剂比单纯采用水泥固化剂进行地基加固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剂 掺入比 物性指标 效果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有效性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34
7
作者 潘剑玲 代万安 +1 位作者 尚占环 郭瑞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6-535,共10页
秸秆还田作为全球有机农业的重要环节,对维持农田肥力,减少化肥使用,提高陆地土壤碳汇能力具有积极作用。秸秆还田主要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来改善农田生产环境,获得高农业生产能力。有效的秸秆还田能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 秸秆还田作为全球有机农业的重要环节,对维持农田肥力,减少化肥使用,提高陆地土壤碳汇能力具有积极作用。秸秆还田主要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来改善农田生产环境,获得高农业生产能力。有效的秸秆还田能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丰富的碳源,刺激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同时矿化的秸秆组分能促进土壤氮循环和矿化,提高氮素有效性。秸秆还田能够促使集约化高氮输入的农田生态系统维持正常的碳氮比例,减少氮素淋洗损失,改善土壤结构板结和连作障碍等现象。目前我国农田秸秆还田率不足50%,与欧美国家高达90%多的秸秆还田率相比,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加强我国秸秆还田率能够逐渐改变我国耕地土壤存在的有机质含量和品质下降、氮素损失严重等现象。目前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秸秆还田对有机质及氮素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并结合长期监测试验,以及多种秸秆还田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发展适合当地秸秆还田模式,促进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有机质 氮素有效性 碳氮比 土壤质量 可持续农业
下载PDF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土壤温度、根际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2
8
作者 杨滨娟 黄国勤 钱海燕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0-157,共8页
以单施秸秆为对照,研究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化肥对土壤温度、土壤根际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水稻不同生育期,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各处理在8:00和20:00均提高了土壤温度,而在14:00降低了土壤温度。从地温日较差... 以单施秸秆为对照,研究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化肥对土壤温度、土壤根际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水稻不同生育期,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各处理在8:00和20:00均提高了土壤温度,而在14:00降低了土壤温度。从地温日较差分析可知,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的整日地温变化幅度低于对照,且差异显著。此外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与对照间的差距逐渐减少,调温作用逐渐减弱。(2)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各处理能够增加根际土壤总细菌、放线菌、真菌、氨氧化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亚硝酸细菌、磷细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但普遍区组间差异不显著。除了秸秆还田配施低量NP处理(SNP1,秸秆3 000 kg hm-2+N 150 kg hm-2+P2O575 kg hm-2)以外,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各处理的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但区组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因此,秸秆还田配施化肥能合理调节土壤温度,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活性,有利于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其中秸秆还田配施NPK处理(SNPK1,秸秆3 000 kg hm-2+N 150 kg hm-2+P2O575 kg hm-2+K2O 37.5 kg hm-2;SNPK2,秸秆3 000 kg hm-2+N 225 kg hm-2+P2O5112.5 kg hm-2+K2O 56.3 kg hm-2)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不同比例化肥 土壤温度 根际 微生物 酶活性
下载PDF
稻草还田的土壤肥力与产量效应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佘冬立 王凯荣 +2 位作者 谢小立 陈敏 林蕴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00-104,共5页
18年稻草还田定位试验和3年田间示范试验研究表明,稻草直接还田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具有显著效果。长期定位试验化肥+稻草还田区水稻产量相对无肥区(CK)增产80.8%,但与等量NPK的纯化肥区差异不显著。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短期稻草... 18年稻草还田定位试验和3年田间示范试验研究表明,稻草直接还田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具有显著效果。长期定位试验化肥+稻草还田区水稻产量相对无肥区(CK)增产80.8%,但与等量NPK的纯化肥区差异不显著。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短期稻草还田具有显著增产作用,增产率达3.7%~6.8%。氮肥的增产作用显著,建议氮肥和习惯氮肥处理增产率分别为38.8%和47.4%,而氮肥的农学产量效益分别为每公斤纯氮增产谷粒13.7kg和11.7kg,肥料报酬率随施氮量增加而递减。经济效应分析表明,稻草还田配施减量氮肥可降低肥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还田 土壤肥力 农学产量效益 肥料报酬率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嵌入、要素禀赋结构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胜 顾乃华 陈秀英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6-104,共9页
本文基于产品与功能双重嵌入结构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劳动收入占比的研究假说,并利用40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数据,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与要素禀赋结构对... 本文基于产品与功能双重嵌入结构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劳动收入占比的研究假说,并利用40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数据,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与要素禀赋结构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全球价值链嵌入加深将会导致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且影响程度与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有关;第二,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占比的负向效应,会随着要素禀赋结构转换、资本积累进程的加深不断减弱;第三,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不同技能类型的劳动者收入占比产生差异化的影响,对高技能劳动者收入占比的负向影响相对更小;第四,不同价值链嵌入结构对劳动收入占比具有异质性的作用,服务嵌入结构较之于产品嵌入结构对劳动收入占比的负向效应更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嵌入 要素禀赋结构 劳动收入占比
原文传递
不同母土对水泥土微观结构及强度的影响
11
作者 熊家归 李焱 +4 位作者 胡松涛 廖铖 周闽 王锦辉 罗绍杨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2-1839,共8页
为探究多元变量组合差异下水泥土强度的变化规律,以江西省内常见的黏性土、砂性土和砂砾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配合比方案下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通过SEM测试分析水泥土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在母土为最优含水状态下的三种水泥土中... 为探究多元变量组合差异下水泥土强度的变化规律,以江西省内常见的黏性土、砂性土和砂砾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配合比方案下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通过SEM测试分析水泥土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在母土为最优含水状态下的三种水泥土中,水泥掺入比为21%(质量分数,下同)、水灰比为0.5、土质含砂砾率为100%的水泥土抗压强度最高,其C-S-H凝胶含量较多,孔隙数量较少,砂砾基质的粒状骨架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水泥掺入比 水灰比 土质含砂砾率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下载PDF
Change of soil productivity in three different soils after long-term field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被引量:5
12
作者 LIU Kai-lou HAN Tian-fu +10 位作者 HUANG Jing ZHANG Shui-qing GAO Hong-jun ZHANG Lu Asad Shah HUANG Shao-min ZHU Ping GAO Su-duan MA Chang-bao XUE Yan-dong ZHANG Huim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848-858,共11页
Soil productivity(SP) without external fertilization influence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the capacity of a soil to support crop yield.However,there have been difficulties in estimating values of SPs for soils afte... Soil productivity(SP) without external fertilization influence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the capacity of a soil to support crop yield.However,there have been difficulties in estimating values of SPs for soils after various long-term field treatments because the treatment without external fertilization is used but is depleted in soil nutrients,leading to erroneous estimation.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stimate the change of SP across different cropping seasons using pot experiments,and to evaluate the steady SP value(which is defined by the basal contribution of soil itself to crop yield) after various longterm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in soils at differ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s.The p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Jinxian of Jiangxi Province with paddy soil,Zhengzhou of Henan Province with fluvo-aquic soil,and Gongzhuling of Jilin Province with black soils,China.Soils were collected after long-term field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f no fertilizer(control;CK-F),chemical fertilizer(NPK-F),and combined chemical fertilizer with manure(NPKM-F).The soils received either no fertilizer(F0) or chemical fertilizer(F1) for 3-6 cropping seasons in pots,which include CK-P(control;no fertilizer from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s for pot experiments),NPK-P(chemical fertilizer from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s for pot experiments),and NPKM-P(combined chemical and organic fertilizers from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s for pot experiments).The yield data were used to calculate SP values.The initial SP values were high,but decreased rapidly until a relatively steady SP was achieved at or after about three cropping seasons for paddy and fluvo-aquic soils.The steady SP values in the third cropping season from CK-P,NPK-P,and NPKM-P treatments were 37.7,44.1,and 50.0% in the paddy soil,34.2,38.1,and 50.0% in the fluvo-aquic soil,with the highest value observed in the NPKM-P treatment for all soils.However,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in the black soils to incorporate more than three cropping seasons.The partial least squa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ure incorporation C/N ratio soil types grain yield
下载PDF
粉煤灰对水泥土三轴剪切峰值强度的影响性分析
13
作者 戴玉明 贺佐跃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针对考虑粉煤灰影响的珠三角水泥土三轴峰值剪切强度尚未得到深入研究这一问题,采用室内试验方法,对胶凝材料总掺入比、龄期、围压和粉煤灰掺入比等因素及其对三轴剪切强度之间的影响性进行分析,并揭示各因素与强度之间的影响规律。研... 针对考虑粉煤灰影响的珠三角水泥土三轴峰值剪切强度尚未得到深入研究这一问题,采用室内试验方法,对胶凝材料总掺入比、龄期、围压和粉煤灰掺入比等因素及其对三轴剪切强度之间的影响性进行分析,并揭示各因素与强度之间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的峰值强度均随围压逐渐增加,且呈现出相关性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总体上试样的峰值强度随胶凝材料总掺入比逐渐增加。试样的峰值强度均随龄期逐渐增加,但并未表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试样的峰值强度均先随粉煤灰掺入比逐渐增加,当粉煤灰掺入比超过一定程度后,峰值强度随粉煤灰掺入比有所下降。试验围压对峰值强度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峰值增量大部分处于0~1.5 MPa范围内。龄期也表现出类似的影响规律。试样的峰值强度增量均先随粉煤灰掺入比逐渐增加,当粉煤灰掺入比超过一定程度后,峰值强度增量随粉煤灰掺入比有所下降。研究结果可为珠三角软土区水泥土处理的设计与施工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试验 峰值剪切强度 围压 龄期 粉煤灰掺入比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下双季稻田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凤仁 逄蕾 +4 位作者 沈健林 李言言 李宗明 王娟 吴金水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0-557,共8页
土壤碳氮磷等养分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对作物养分供应有重要影响,长期秸秆还田如何影响稻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比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设置仅施化肥(CK)、低量秸秆还田+化肥(LS)和高量秸秆还... 土壤碳氮磷等养分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对作物养分供应有重要影响,长期秸秆还田如何影响稻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比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设置仅施化肥(CK)、低量秸秆还田+化肥(LS)和高量秸秆还田+化肥(HS)三个处理,于秸秆还田后的第9~10年测定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碳氮磷含量,分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平均重量直径及元素生态化学计量比,旨在明确长期秸秆还田下双季稻田土壤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对碳氮磷养分的贡献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的9~10年,与CK相比,HS和LS处理显著增加了>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R0.25)的占比和平均重量直径(MWD);HS处理显著提高了>2 mm、0.25~1 mm、0.053~0.25 mm和<0.053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总碳(TC)和总氮(TN)含量,且增加幅度最大的粒径为0.25~1 mm,分别为28.1%和22.9%,而对总磷(TP)含量无显著影响。HS和LS处理较CK显著提高了>2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对于土壤TC、TN和TP的贡献率,有助于改善水稻的氮磷吸收。与CK相比,HS处理提高了各主要粒径水稳性团聚体(>2 mm、1~2 mm、0.053~0.25 mm和<0.053 mm)氮磷比和碳磷比,有利于提高稻田氮素有效性,且碳磷比未达到限制磷素供应的阈值而没有降低磷素有效性。研究表明,高量秸秆(6 t/hm2)还田提高了稻田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提高了土壤碳氮储量,以及水稳性团聚体氮磷比,对于改善稻田土壤结构和氮素供应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水稳性团聚体 养分循环 生态化学计量比 水稻土
原文传递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饱和黄土地基承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安芃芃 杨昱鑫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7-11,共5页
以兰州至中川机场城际铁路为工程依托,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进行研究,在不同的水泥粉煤灰(以下简称"二灰")掺入比下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分析荷载-沉降变化规律,并用FLAC 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 以兰州至中川机场城际铁路为工程依托,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进行研究,在不同的水泥粉煤灰(以下简称"二灰")掺入比下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分析荷载-沉降变化规律,并用FLAC 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较原位地基土有显著提高,二灰掺量16%的水泥土搅拌桩已满足符合地基承载力要求.用FLAC 3D软件模拟数据与二灰掺量16%的现场实测数据对比,两者曲线基本吻合,说明数值模拟能够较准确的模拟现场实测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灰掺入比 饱和黄土 承载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秸秆还田条件下播种水和氮肥底追比对冬小麦旗叶荧光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非非 李金才 +5 位作者 魏凤珍 王成雨 彭超攀 张林 孙建强 郏云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1-737,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砂姜黑土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播种水和氮肥底追比对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灌播种水和氮肥后移显著降低灌浆前后期旗叶Fo(P<0.01);增加灌浆中期旗叶Fm(P<0.01),延...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砂姜黑土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播种水和氮肥底追比对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灌播种水和氮肥后移显著降低灌浆前后期旗叶Fo(P<0.01);增加灌浆中期旗叶Fm(P<0.01),延缓小麦灌浆后期旗叶Fm的降低速度。灌播种水显著延缓Fv/Fo和Fv/Fm的下降。秸秆还田可以显著缓解灌浆前期Y(Ⅱ)的下降(P<0.01),灌播种水显著延缓灌浆中期旗叶Y(Ⅱ)的下降速率(P<0.01)。秸秆还田和灌播种水条件下氮肥的后移有利于提高灌浆期旗叶Y(Ⅱ)。秸秆还田条件下灌播种水降低开花期和灌浆前期旗叶Y(NPQ),增加灌浆中后期旗叶Y(NPQ);显著降低灌浆中期旗叶Y(NO)(P<0.05)。氮肥后移有利于降低灌浆期旗叶Y(NO),从而在灌浆期内合理利用光能,降低光损伤。秸秆还田条件下水氮耦合有利于增加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与产量。尤其灌播种水显著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与提高小麦产量(P<0.05);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主茎(P<0.05)和第一大分蘖(P<0.01)的单穗结实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灌播种水 氮肥底追比 叶绿素荧光 产量 冬小麦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纤维改良黄土力学性能研究
17
作者 郑瑞 李峥 康楠 《工程勘察》 2023年第8期5-10,共6页
为进一步探究纤维对改良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以改良黄土为研究对象,基于离散元方法模拟了改良黄土直剪试验,研究了纤维长度以及纤维掺入比等对纤维改良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聚丙烯纤维后,纤维改良黄土的粘聚力提... 为进一步探究纤维对改良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以改良黄土为研究对象,基于离散元方法模拟了改良黄土直剪试验,研究了纤维长度以及纤维掺入比等对纤维改良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聚丙烯纤维后,纤维改良黄土的粘聚力提升了将近两倍,内摩擦角增加了约10°,说明聚丙烯纤维可以有效提升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随着纤维掺入比从0.05%增加到0.20%,内摩擦角增加了不足5°,而粘聚力增加了30kPa,说明纤维掺入比对粘聚力有较大的影响。模拟结果还表明,纤维长度对改良黄土的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该研究成果对工程实践中黄土地基承载力不足问题的防治和改善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改良黄土 离散元模拟 纤维长度 纤维掺入比 直剪试验
下载PDF
碳-玻璃混杂纤维改性橡胶混凝土抗冻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杰 孙明星 +2 位作者 冯川 吴爽 马稳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2年第2期101-107,117,共8页
为研究碳-玻璃混杂纤维改性橡胶混凝土抗冻性,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碳纤维(CF)和玻璃纤维(GF)混杂纤维,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和快速冻融试验,对其力学性能、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单掺碳纤维较单掺玻璃纤维更能减... 为研究碳-玻璃混杂纤维改性橡胶混凝土抗冻性,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碳纤维(CF)和玻璃纤维(GF)混杂纤维,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和快速冻融试验,对其力学性能、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单掺碳纤维较单掺玻璃纤维更能减缓改性橡胶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下降,且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两种纤维混杂后对改性橡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提升效果较单掺碳(玻璃)纤维和未掺纤维的普通改性橡胶混凝土更为明显;通过对碳-玻璃混杂纤维掺入提高改性橡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的机理进行分析,建立了抗冻耐久性评价参数和冻融损伤寿命预测模型,并对筛选出的六组配比进行相应力学性能测试,得出力学性能随所用纤维掺量的变化规律与最佳纤维配比,其规律与冻融试验结论相契合,可为寒冷地区混凝土建筑抗冻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橡胶混凝土 碳-玻璃混杂纤维 最佳掺和比例 抗冻耐久性评价参数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不同环境下水泥土动弹性模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四利 张精禹 魏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81-185,共5页
为了研究动力荷载以及地下腐蚀性介质环境对水泥土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水泥土的动三轴压缩试验,获取了不同环境下水泥土的动弹性模量参数,分析了不同环境对水泥土动弹性模量影响的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硫酸钠腐蚀溶液浓度的增大... 为了研究动力荷载以及地下腐蚀性介质环境对水泥土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水泥土的动三轴压缩试验,获取了不同环境下水泥土的动弹性模量参数,分析了不同环境对水泥土动弹性模量影响的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硫酸钠腐蚀溶液浓度的增大,水泥土的动弹性模量逐步增大,当浓度≈0.03 mol/L时,水泥土的动弹性模量开始逐步降低;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当硫酸钠溶液浓度较小(<0.03 mol/L)时,水泥土的动弹性模量逐步增大;当硫酸钠溶液浓度较大(>0.03 mol/L)时,水泥土的动弹性模量逐步降低;当溶液浓度较小(<0.03 mol/L)时,硫酸钠环境对水泥土的动弹性模量具有增强效应。而浓度较大(>0.03 mol/L)时,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对水泥土均产生腐蚀破坏效应,且硫酸钠溶液腐蚀效应大于氯化钠溶液腐蚀效应;水泥掺入比越大,其动弹性模量越大;围压越大,水泥土的动弹性模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动三轴压缩试验 动弹性模量 腐蚀环境 水泥掺入比 围压
下载PDF
合成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立强 陈素红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78-82,共5页
针对聚丙烯腈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进行室内试验,研究两种纤维及其掺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的影响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与素混凝土相比,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随纤维掺入量的增加而不同,存在最... 针对聚丙烯腈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进行室内试验,研究两种纤维及其掺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的影响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与素混凝土相比,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随纤维掺入量的增加而不同,存在最佳的纤维掺入量,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没有提高作用,对劈拉强度则有提高,但也存在最佳的纤维掺入量.两种纤维的使用应根据工程实际进行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聚丙烯纤维 纤维掺入量 混凝土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