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伤再生医学与疗法创面治疗原则及机理阐述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永翀 李青 张泰安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4年第1期1-14,共14页
目的探讨、了解烧伤再生医学与疗法的创面治疗机理,阐述坚持再生医学与疗法创面治疗原则的重要性,规范创面换药操作程序。方法通过实验室细胞学观察研究和模拟对照研究的方法 ,阐述和论证在实施湿润暴露疗法、湿润半暴露疗法和湿润包扎... 目的探讨、了解烧伤再生医学与疗法的创面治疗机理,阐述坚持再生医学与疗法创面治疗原则的重要性,规范创面换药操作程序。方法通过实验室细胞学观察研究和模拟对照研究的方法 ,阐述和论证在实施湿润暴露疗法、湿润半暴露疗法和湿润包扎疗法时,坚持烧伤再生医学与疗法创面治疗原则的依据和重要性。结果 水、消毒液、抗生素等均会直接损伤人体组织细胞,不宜应用于创面;湿润烧伤膏(MEBO)药纱在半暴露疗法和包扎疗法中起到较好的稳定MEBO框架剂型、吸附、引流、保持创面立体式生理湿润环境的作用,能够有效延长和维持MEBO对创面的治疗时间,疗效基本等同于湿润暴露疗法。结论在烧伤再生医学与疗法的临床应用中,无论是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湿润半暴露疗法和湿润包扎疗法治疗创面,只要严格遵守创面治疗原则和规范的换药操作程序,就能够实现较好的皮肤组织器官原位再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再生医学与疗法 治疗 机理 潜能再生细胞 干细胞 原位再生
下载PDF
加氢催化剂的器外再生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扬 单江锋 郇维方 《工业催化》 CAS 2002年第3期16-17,46,共3页
介绍了国内外再生技术的发展状况 ,对比器内和器外再生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催化剂活性恢复率的差异 ,说明器外再生技术是催化剂再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催化剂 器内再生 器外再生 原油
下载PDF
水泥混凝土路面就地粒石化再生水稳基层施工工艺研究
3
作者 王彤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2期63-65,共3页
为了实现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再生利用,文章通过就地再生的方法,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就地粒石化再生水稳基层的施工工艺,明确施工过程的材料、设备要求,并通过试验路验证就地再生施工工艺。结果表明,就地再生水稳基层的压实度、无侧限... 为了实现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再生利用,文章通过就地再生的方法,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就地粒石化再生水稳基层的施工工艺,明确施工过程的材料、设备要求,并通过试验路验证就地再生施工工艺。结果表明,就地再生水稳基层的压实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平整度均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路面 就地粒石化 就地再生 施工工艺
下载PDF
一种生物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BTEX去除效果研究
4
作者 于泽权 谢鲲鹏 +3 位作者 马驰 陈勇 周畅 宫正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5期92-96,共5页
针对BTEX污染问题,在传统活性炭吸附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依托特殊微生物的,能够进行原位再生的生物活性炭并对其处理效率进行研究。从被苯系化合物污染的土壤样本中提取了微生物样品,经过筛选训化后保留了3株菌种B-01、B-02、B-03... 针对BTEX污染问题,在传统活性炭吸附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依托特殊微生物的,能够进行原位再生的生物活性炭并对其处理效率进行研究。从被苯系化合物污染的土壤样本中提取了微生物样品,经过筛选训化后保留了3株菌种B-01、B-02、B-03。利用生物滴滤法将微生物固定在椰壳活性碳上制成生物活性碳(BAC),通过人工模拟的BTEX废气研究BAC再生效应对于处理BTEX废气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3株菌种分别为芽孢杆菌(Bacillus)、芽孢杆菌(Bacillus)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最适反应温度为30℃,通过持续喷淋营养液,活性碳上挂载的菌种能够在35 d内保持活性。所制备的BAC对乙苯的吸附能力最强,乙苯去除率可达98.75%。BAC在低负载情况下BTEX去除率最高可达98%。通过微生物挂膜延长了活性炭的使用寿命,为降低石油加工废气处理成本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碳 苯系化合物 原位再生 生物滴滤法
下载PDF
人体再生复原科学的历史与发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徐荣祥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4年第4期235-251,共17页
在开启人体再生生命计划的关键历史时期,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徐荣祥教授在第十三届全国烧伤创疡学术会议中回顾了人体再生复原科学的发展历程,讲解了人体再生复原科学(简称:器官再生科学)的核心内涵和最新学术动态,展示了人体再... 在开启人体再生生命计划的关键历史时期,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徐荣祥教授在第十三届全国烧伤创疡学术会议中回顾了人体再生复原科学的发展历程,讲解了人体再生复原科学(简称:器官再生科学)的核心内涵和最新学术动态,展示了人体再生复原科学的实践成果与发展方向,公布了已经取得明显再生还童效果的再生皮柱技术,该项新技术是把可吸收的再生物质导入到器官组织中,使其在局部发挥再生复原作用,进一步验证了器官再生科学可以应用于非创伤性器官的再生,从而说明了除皮肤以外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在正常组织结构上再生,而非只能在缺损器官上再生。这一突破性的人体再生复原科研成果,使人类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再生还童梦想得以呈现。徐荣祥教授在演讲中还指出,人体再生复原科学已成为世界生命科学领域中唯一实现临床应用的造福于人类的前沿科学,它在给人类带来再生生命幸福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再生生命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再生复原科学 器官再生科学 生命科学 皮肤再生皮柱技术 原位再生 历史
下载PDF
芳烃联合装置歧化催化剂器外再生总结
6
作者 徐保岳 丁利明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3年第12期48-50,64,共4页
歧化单元为芳烃联合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比歧化催化剂器外再生剂标定结果和新剂技术协议值,发现器外再生剂性能基本达到新剂水平。对比器内、外再生剂投运后前4个月的运行数据发现:相近质量空速下,器外再生剂总转化率比器内再生剂略... 歧化单元为芳烃联合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比歧化催化剂器外再生剂标定结果和新剂技术协议值,发现器外再生剂性能基本达到新剂水平。对比器内、外再生剂投运后前4个月的运行数据发现:相近质量空速下,器外再生剂总转化率比器内再生剂略低,而总选择性略高,氢耗略低;随运行时间延长,器内再生剂运行维持在较高质量空速,反应温度略有升高;器内再生剂运行负荷105.4%,总转化率下降2.2百分点,总选择性下降0.5百分点;器外再生剂质量空速和反应温度相对稍低,这可能与所选装置处理量略低有关;器外再生剂运行负荷92.3%,总转化率下降2.45百分点,总选择性升高1.21百分点,化学氢耗降低0.1百分点。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控制反应总转化率在42%~44%,以平衡催化剂失活速率、选择性和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联合装置 歧化单元 歧化催化剂 器内再生 器外再生 结焦失活 总转化率 总选择性
下载PDF
垃圾焚烧用脱硝催化剂原位再生性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旭 《工业催化》 CAS 2023年第1期52-55,共4页
以国内某垃圾焚烧企业烟气脱硝系统中的现用催化剂为研究对象,以新鲜催化剂为对比样,采用TG、BET及XRF分析了SCR脱硝催化剂原位电加热再生前后失重、平均孔径、孔容及成分的变化,并考察催化剂的活性变化。发现垃圾焚烧企业烟气中造成催... 以国内某垃圾焚烧企业烟气脱硝系统中的现用催化剂为研究对象,以新鲜催化剂为对比样,采用TG、BET及XRF分析了SCR脱硝催化剂原位电加热再生前后失重、平均孔径、孔容及成分的变化,并考察催化剂的活性变化。发现垃圾焚烧企业烟气中造成催化剂活性下降的因素除了SO_(2)和H_(2)O外,还存在一些在400℃以下难以分解和汽化的硅酸盐或硫酸盐物质,可能是造成低温SCR脱硝催化剂永久性失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垃圾焚烧 SCR催化剂 原位再生
下载PDF
乳化沥青就地再生在道路养护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夏楷 李从保 马正峰 《山西建筑》 2023年第15期134-137,共4页
乳化沥青就地再生施工工艺是通过机械将原沥青路面面层翻松、破碎后,掺入一定数量的乳化沥青、沥青再生剂、水泥、粗集料、细集料等,就地重新混合、摊铺、碾压成型后形成的新的路面面层,通过对S601环巢湖公路养护项目中乳化沥青就地再... 乳化沥青就地再生施工工艺是通过机械将原沥青路面面层翻松、破碎后,掺入一定数量的乳化沥青、沥青再生剂、水泥、粗集料、细集料等,就地重新混合、摊铺、碾压成型后形成的新的路面面层,通过对S601环巢湖公路养护项目中乳化沥青就地再生设计的应用,论述了道路乳化沥青就地再生设计中对老路调查、病害分析、设计方案确定等重难点,为类似的道路养护项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沥青 就地再生 道路养护
下载PDF
磁性吸附剂CeO2/MZFS去除水中盐酸四环素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盈盈 余静 +5 位作者 曾红杰 徐冬莹 张永强 唐韵 赵婉颖 李猷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250-3258,共9页
利用废碱性电池制备得到尖晶石结构的锰锌铁氧体Mn0.6 Zn0.4 Fe2 O4(MZF),利用原位聚合制备得到硅包覆的磁性纳米复合物MZF@SiO2(MZFS),采用浸渍法制备得到集磁分离、吸附与类Fenton催化活性于一体的CeO2/MZFS磁性吸附剂,并对其形貌和... 利用废碱性电池制备得到尖晶石结构的锰锌铁氧体Mn0.6 Zn0.4 Fe2 O4(MZF),利用原位聚合制备得到硅包覆的磁性纳米复合物MZF@SiO2(MZFS),采用浸渍法制备得到集磁分离、吸附与类Fenton催化活性于一体的CeO2/MZFS磁性吸附剂,并对其形貌和磁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O2/MZFS对水中盐酸四环素(TH)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160 min吸附过程可达平衡,TH的去除率达到95%.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化学吸附为速控步骤;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该吸附过程,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CeO2/MZFS对TH的吸附是以物理吸附为主的自发吸热过程;利用红外光谱初步揭示了吸附机制.吸附TH后的CeO2/MZFS可利用其非均相类Fenton催化活性以H2O2作为再生剂进行原位再生,6次循环使用后,CeO2/MZFS对TH仍能保持较高的平衡吸附量.研究结果可为抗生素废水的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分离 盐酸四环素 吸附 原位再生
原文传递
血管组织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俊 李松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3-339,共7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其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主要采用血管移植物重建病损血管,人造合成血管在大口径血管修复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在小口径血管修复中效果并不理想。近30年来,血管组织工程发展极其...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其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主要采用血管移植物重建病损血管,人造合成血管在大口径血管修复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在小口径血管修复中效果并不理想。近30年来,血管组织工程发展极其迅速,从再生的角度为血管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综述血管组织工程的最新进展(体外、体内、原位血管组织工程),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组织工程 组织工程 原位再生
下载PDF
SR-1000重整催化剂在哈萨克斯坦炼油厂的首次再生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嘉欣 柏锁柱 +2 位作者 臧高山 贾翌明 周昕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5-40,共6页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制的SR-1000催化剂在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PKOP炼油厂1.0 Mt/a半再生催化重整装置上进行了首次工业器内再生。与新鲜催化剂相比,烧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下降幅度小于2.0%,说明烧焦过程控制比较平稳,催...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制的SR-1000催化剂在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PKOP炼油厂1.0 Mt/a半再生催化重整装置上进行了首次工业器内再生。与新鲜催化剂相比,烧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下降幅度小于2.0%,说明烧焦过程控制比较平稳,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好。SR-1000再生催化剂运转前期结果表明,与新鲜催化剂操作工况相比,在重整进料量增加17.1 m^(3)/h、重整原料的环烷烃与芳烃质量分数之和高6.01百分点的情况下,使用再生催化剂时的稳定汽油研究法辛烷值比使用新鲜催化剂时高0.5,收率比使用新鲜催化剂时高0.9百分点,充分说明SR-1000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再生重整 催化剂 SR-1000 器内再生
下载PDF
新型组织工程血管材料:静电纺复合纳米纤维小口径管状支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桐 黄晨 莫秀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9期5387-5394,共8页
背景:小口径人工血管对生物相容性和抗凝血的要求远远高于普通大口径人工血管,因此血管移植体内原位诱导组织再生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目的:总结近几年静电纺复合纳米纤维小口径管状支架的主要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在体内原位诱导血管再生... 背景:小口径人工血管对生物相容性和抗凝血的要求远远高于普通大口径人工血管,因此血管移植体内原位诱导组织再生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目的:总结近几年静电纺复合纳米纤维小口径管状支架的主要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在体内原位诱导血管再生方面的重要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中国期刊网CNKI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ISI Web of Knowledge外文数据库,有关复合纳米纤维小口径管状支架的制备方法、血管支架仿生天然细胞外基质微环境的表面修饰以及种植体植入后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静电纺复合纳米纤维制备小口径管状支架,即将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共纺在一起,这样既能克服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的不足,又能避免合成材料在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的缺陷,成为制备小口径血管组织工程支架的必然趋势。同时制备多层血管,进行功能化修饰,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和功能,将成为用于心血管组织修复及再生小口径血管组织工程研究的新方向。在获得上述新进展的同时,经动物实验检验的静电纺血管支架以聚合物为主。尽管这类支架采用了各种手段避免血栓、炎症等不良反应,其生物相容性仍旧无法与天然材料相比。由此可见,在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之间找到一个最佳比例,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血管相容性达到一个平衡,将会显著提高静电纺复合纳米纤维支架在小口径血管组织再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综述 血管组织工程 静电纺丝 小口径管状支架 原位再生 纳米纤维 聚合物 天然材料 合成材料生物材料
下载PDF
原位再生法联合壮医毒论调控Wnt/β-catenin、Hippo/YAP交互作用促进创面修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狄钾骐 何晓微 +2 位作者 黄欣 尹星 曾振东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34期13-16,共4页
目的:探究原位再生法联合壮医毒论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与Hippo/YAP通路加速干细胞原位再生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的机制。方法:将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宝组、... 目的:探究原位再生法联合壮医毒论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与Hippo/YAP通路加速干细胞原位再生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的机制。方法:将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宝组、壮药组、联合组,每组12只。空白组剪除皮肤后不建立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其余各组剪除皮肤后注射氢化可的松建立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空白组、模型组自由采食饮水,美宝组每日换药一次,壮药组每日灌胃一次,联合组使用内外联治每日一次。连续干预12天,在第1天、第4天、第8天、第12天取创面皮肤组织,以Western Blot检测β-链蛋白(β-catenin)、Yes相关蛋白1(YAP1)、C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Cyclin D1)、存活蛋白(Survivin)、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第1天相比,第12天的各组大鼠β-catenin、YAP1、Cyclin D1、Survivin的表达随时间递推而增大,MST1的表达随时间递推而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8天相比,第12天各组大鼠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原位再生法联合壮医毒论能有效激活Wnt/β-catenin与Hippo/YAP通路,促进干细胞原位再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在防治慢性难愈合创面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难愈合创面 原位再生 壮医毒论 WNT/Β-CATENIN通路 Hippo/YAP通路
下载PDF
再生疗法治疗泛发性皮肤与皮下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传吉 金少华 +3 位作者 李俊 吴少军 张龙 邓兴旺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1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原位再生疗法和美宝湿润烧伤膏(MEBT/MEBO)治疗泛发性皮肤与皮下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3月至2008年6月,4年间符合临床研究标准的我科体表组织缺损住院患者56例。全程应用原位再生疗法和美宝湿润烧伤膏(MEBT/... 目的进一步探讨原位再生疗法和美宝湿润烧伤膏(MEBT/MEBO)治疗泛发性皮肤与皮下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3月至2008年6月,4年间符合临床研究标准的我科体表组织缺损住院患者56例。全程应用原位再生疗法和美宝湿润烧伤膏(MEBT/MEBO)治疗,通过光镜观察缺损部位愈合过程中近远期病理变化,缺损部位愈质量,愈合时间。结果 56例患者因原发病导致窒息死亡1例(占1.67%),未愈出院5例(占8.93%),治愈50例(占89.29%)。平均愈合时间(62.26±12.59)d。治愈病例基本恢复了原有的外形和功能,无明显增生性瘢痕出现,达到了原位再生目的。结论各种因素造成的多部位深度皮肤与皮下组织缺损,应用原位再生疗法治疗,均可达到原位再生修复的目的 ,可恢复良好的外形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组织缺损 原位再生 MEBO
下载PDF
甲苯甲醇烷基化制对二甲苯催化剂中试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孝国 李永恒 +4 位作者 侯章贵 韩国栋 肖家旺 郜金平 常洋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7-101,共5页
经过多步改性制备了负载二氧化硅(SiO_(2))、氧化镁(MgO)、五氧化二磷(P_(2)O_(5))、贵金属铂(Pt)的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并在六段固定床反应器上分段装填该催化剂720 g进行甲苯、甲醇烷基化制对二甲苯反应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通... 经过多步改性制备了负载二氧化硅(SiO_(2))、氧化镁(MgO)、五氧化二磷(P_(2)O_(5))、贵金属铂(Pt)的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并在六段固定床反应器上分段装填该催化剂720 g进行甲苯、甲醇烷基化制对二甲苯反应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变甲醇和甲苯物质的量比可以使甲苯转化率在22%~30%可调,烷基化液相产物中二甲苯选择性保持在95%以上,二甲苯中对二甲苯选择性保持在95%以上;催化剂单程寿命达到1300 h,随着反应时间延长催化剂的活性有所下降。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DTG)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参加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中生成的积炭堵塞了分子筛的孔道或覆盖了催化剂的活性位;经过在反应器内原位再生,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基本恢复到新鲜催化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甲苯甲醇烷基化 对二甲苯 原位再生
下载PDF
高积炭连续重整催化剂器内再生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胜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21,共5页
高积炭连续重整催化剂由于碳含量远远超过再生系统正常运行所允许的水平,正常的器内连续再生会导致催化剂载体晶相破坏及内构件损坏。以某连续重整装置异常停工导致催化剂碳含量异常增加为例,在重整反应系统未进料的情况下,通过严格控... 高积炭连续重整催化剂由于碳含量远远超过再生系统正常运行所允许的水平,正常的器内连续再生会导致催化剂载体晶相破坏及内构件损坏。以某连续重整装置异常停工导致催化剂碳含量异常增加为例,在重整反应系统未进料的情况下,通过严格控制再生烧焦区入口温度、入口氧含量、催化剂循环量等参数,在再生器内依次通过固定床烧焦、移动床连续烧焦模式,实现了降低装置内催化剂碳含量的目的,然后通过反应进料并提高反应温度增加积炭的方式满足再生系统运行的条件,最终实现了催化剂正常再生,使催化剂活性得到完全恢复,成为国内首例高积炭连续重整催化剂器内再生的成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重整 器内再生 积炭 固定床 烧焦 移动床
下载PDF
浅述煅烧在脱硝催化剂再生过程中的作用
17
作者 王虎 王晓伟 +1 位作者 任启柏 陈志平 《山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期125-127,共3页
脱硝催化剂再生常见的方法主要包括工厂再生、原位再生、现场再生三种,效果以工厂再生为最佳,在工厂再生工艺中,煅烧对于保证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和活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就简要阐述煅烧在脱硝催化剂再生过程的作用。
关键词 脱硝催化剂 工厂再生 原位再生 现场再生 煅烧
下载PDF
原位再生在组织工程中的作用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庆昊 姜铭 +1 位作者 王靖 刘昌胜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4-211,共8页
原位诱导再生,又称原位再生,可在避免传统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来源和免疫排斥等问题的同时,调动和激活人体自身再生能力,实现功能再生性愈合,因此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原位再生过程中,内源性干细胞、干细胞微... 原位诱导再生,又称原位再生,可在避免传统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来源和免疫排斥等问题的同时,调动和激活人体自身再生能力,实现功能再生性愈合,因此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原位再生过程中,内源性干细胞、干细胞微环境和生物材料对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具有重要影响。现从这三个领域入手,对原位再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为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未来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原位再生 干细胞 干细胞微环境 材料生物学
原文传递
就地冷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锋 龙昔平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16年第6期32-34,共3页
本文以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就其专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深入探讨,使用能够实现其性能的专用试剂,并且根据国内外不同的设计方法进行合理的原料配比、性能指标和相关标准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结合实际施工经验,总结出... 本文以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就其专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深入探讨,使用能够实现其性能的专用试剂,并且根据国内外不同的设计方法进行合理的原料配比、性能指标和相关标准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结合实际施工经验,总结出此项技术的施工经验,从而切实提高公路养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就地再生 冷技术 施工 应用
下载PDF
半再生重整催化剂PRT-C、PRT-D的器内再生 被引量:1
20
作者 温传忠 王绪远 《山东化工》 CAS 2011年第2期47-51,共5页
主要介绍了半再生重整催化剂PRT-C、PRT-D器内再生的过程。经过再生,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工业生产需要。
关键词 半再生 催化剂 催化重整 器内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