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P/PA66原位复合材料的增强和增韧效应 被引量:14
1
作者 沈经纬 黄文艺 陈晓梅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8-282,共5页
用挤出 拉伸 注塑法制得了增强又增韧的PP PA66原位复合材料 ,以未经拉伸的普通共混材料作对照 ,研究了PA66质量含量 (cd)对材料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 ,当cd 由 0 %增至2 0 %时 ,原位形成的PA66纤维数量增多 ,... 用挤出 拉伸 注塑法制得了增强又增韧的PP PA66原位复合材料 ,以未经拉伸的普通共混材料作对照 ,研究了PA66质量含量 (cd)对材料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 ,当cd 由 0 %增至2 0 %时 ,原位形成的PA66纤维数量增多 ,纤维直径及其分散性以cd =1 5 %为界先减小后增大 ,残留的PA66粒子数也增多 ;纤维数量的增多和纤维网络的发展导致材料冲击强度持续增高 ;纤维及粒子对基体的增刚作用使材料杨氏模量增高趋于极限值 ;受分散相对基体增强效应和两相弱粘结界面缺陷效应的综合影响 ,材料的拉伸强度以cd =1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A66 原位复合材料 增强效应 增韧效应 尼龙66 聚丙烯 组成比 相形态 力学性能
下载PDF
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观组织 被引量:11
2
作者 郭继伟 金云学 +1 位作者 吕奎龙 荣守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3-197,共5页
采用直接加入TiC粉的方法制备了原位自生TiC增强钛基复合材料 ,此法与国内研究者常用的加入石墨粉的方法相比 ,制备的复合材料成分准确 ,易于控制。制备的复合材料由Ti和TiC相组成 ,其中TiC为初生树枝状和短棒状共晶组成。TEM研究发现 ... 采用直接加入TiC粉的方法制备了原位自生TiC增强钛基复合材料 ,此法与国内研究者常用的加入石墨粉的方法相比 ,制备的复合材料成分准确 ,易于控制。制备的复合材料由Ti和TiC相组成 ,其中TiC为初生树枝状和短棒状共晶组成。TEM研究发现 :还存在 0 .3~ 0 .6 μm的规则块状TiC ,多分布在晶界上 ;TiC颗粒与基体界面干净、无反应层 ,基体中存在较多的位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 制备 微观组织 自生复合材料 PTMCS
下载PDF
SiO_2玻璃原位反应合成Al/Al_2O_3复合材料 被引量:6
3
作者 周正 陶静梅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78,共5页
利用SiO2 玻璃具有易近成型、致密及各向同性的特点 ,通过SiO2 玻璃与铝熔体间的反应合成了Al/Al2 O3 复合材料 ,克服长期以来在合成Al/Al2 O3 复合材料时均采用颗粒反应物的局限。反应产物是一种组织均匀致密的Al与Al2 O3 互为网络的Al... 利用SiO2 玻璃具有易近成型、致密及各向同性的特点 ,通过SiO2 玻璃与铝熔体间的反应合成了Al/Al2 O3 复合材料 ,克服长期以来在合成Al/Al2 O3 复合材料时均采用颗粒反应物的局限。反应产物是一种组织均匀致密的Al与Al2 O3 互为网络的Al/Al2 O3 陶瓷基复合材料。反应温度升高 ,整个反应产物中的Al的体积分数上升。Al/Al2 O3 复合组织在三维空间的真实形态中存在着Al相被Al2 O3 完全包围的形态 ,证明了网络状Al2 O3 组织形成的烧结机理。与合成Al/Al2 O3 的其它工艺相比 ,本工艺可在 10 0 0℃的较低温度进行 ,并具有反应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陶瓷基复合材料 二氧化硅 玻璃
下载PDF
TiC_P/Ti复合材料的熔铸法制备及微观组织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金云学 张二林 +1 位作者 曾松岩 朱兆军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0-73,共4页
用熔铸法制备了原位自生钛合金基复合材料。为减少复合材料的成分波动 ,熔炼前先用混合均匀的TiC粉和铝粉制备TiC Al中间合金 ,然后用中间合金制取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中TiC的形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成分易控制 ,波动小... 用熔铸法制备了原位自生钛合金基复合材料。为减少复合材料的成分波动 ,熔炼前先用混合均匀的TiC粉和铝粉制备TiC Al中间合金 ,然后用中间合金制取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中TiC的形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成分易控制 ,波动小。对其TEM的研究表明 ,其TiC形态为初生树枝晶和短棒状共晶 ,此外还发现有 0 3~ 0 6 μm的规则块状TiC颗粒析出 ,多分布在晶界上 ,与基体界面干净 ,无反应层 ,HRTEM也证明不存在反应层。基体中存在较多位错 ,且位错线上有阻碍位错运动的TiC析出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复合材料 钛合金 熔铸法 微观组织 碳化钛
下载PDF
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静 韦良强 +2 位作者 徐国敏 徐定红 秦舒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7-40,共4页
先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LA/PBS)共混材料,然后将该共混材料加入微纳层叠共挤出设备中,通过该设备使PBS在PLA基体中原位成纤,制备PLA/PBS原位成纤复合材料;进一步对该原位成纤复合材料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 先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LA/PBS)共混材料,然后将该共混材料加入微纳层叠共挤出设备中,通过该设备使PBS在PLA基体中原位成纤,制备PLA/PBS原位成纤复合材料;进一步对该原位成纤复合材料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机械性能、差热量热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PBS在PLA基体中实现原位成纤,且PBS在低含量时也能够形成纤维,当PBS质量分数为10%时,PBS纤维的直径为1.16~1.52 μm,随着PBS含量的增加,PBS纤维直径逐渐增大;PBS的加入提高了PLA的断裂伸长率,当PBS质量分数为30%时,PLA的断裂伸长率提高近300%,但降低了PLA的拉伸强度;PBS经原位成纤后,PBS的结晶度及熔融温度得到提高,PBS纤维能更好地为PLA提供一定的晶核,使得PLA的冷结晶温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聚乳酸 热稳定性 原位成纤 相形态
下载PDF
镁含量对过共晶铝硅合金自生复合Mg2Si组织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胥锴 刘徽平 +2 位作者 王甫 袁帮谊 张新建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111,共3页
采用ZEISS Axioskop2光学显微镜对过共晶Al-Si合金自生Mg2Si增强相组织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g含量为10%时,Mg2Si增强相的组织形貌多为不规则大尺寸的块状;Mg含量为8%时,Mg2Si增强相初生Mg2Si的生成量有些减少,并由不规则大尺寸的... 采用ZEISS Axioskop2光学显微镜对过共晶Al-Si合金自生Mg2Si增强相组织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g含量为10%时,Mg2Si增强相的组织形貌多为不规则大尺寸的块状;Mg含量为8%时,Mg2Si增强相初生Mg2Si的生成量有些减少,并由不规则大尺寸的块状向汉字状或纤维状开始转变;Mg含量为6%时,其组织形貌呈较完整网络状组织,共晶Mg2Si组织形貌有的呈完整发达的汉字状、树枝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共晶AL-SI合金 自生复合材料 组织形貌 MG2SI
下载PDF
基于自修复涂料的脲醛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微 张志刚 +1 位作者 付广艳 刘群 《材料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68,共5页
目前,关于包覆桐油的脲醛树脂微胶囊用于自修复涂料的制备研究较少。以桐油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方式在桐油表面制备了脲醛树脂微胶囊;采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热重分析仪(TGA)以及红外光谱(IR)对胶囊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 目前,关于包覆桐油的脲醛树脂微胶囊用于自修复涂料的制备研究较少。以桐油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方式在桐油表面制备了脲醛树脂微胶囊;采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热重分析仪(TGA)以及红外光谱(IR)对胶囊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及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预聚合反应p H=8.5,采用OP-10作为乳化剂,其用量为芯材质量的5%,搅拌转速为900 r/min,并控制酸化时间为90 min时,可制得外形完整、尺寸均匀的球形微胶囊,微胶囊表面略粗糙,其直径约为200μm,包封闭率达85.1%,其初始热分解温度为20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 自修复涂料 脲醛树脂 微胶囊 形貌 结构 热稳定性 包封率
下载PDF
原位增强PLA/PBS合金的微观形态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贾仕奎 王忠 +2 位作者 朱艳 陈立贵 张显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2-36,共5页
以聚乳酸(PLA)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原料,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增容剂,通过具有"扁平口模"的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混合,利用热拉-骤冷成型工艺制备了一系列PLA/PBS合金。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广角X-射线衍射(W... 以聚乳酸(PLA)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原料,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增容剂,通过具有"扁平口模"的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混合,利用热拉-骤冷成型工艺制备了一系列PLA/PBS合金。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万能试验机测试研究了原位增强PLA/PBS合金的断面形态、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LA在PBS基体中形成了微纤增强形态,PLA微纤的形成未改变PBS基相的晶型;PLA微纤的形成使PLA/PBS合金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与冲击强度分别较纯PBS提高了7.4%、28.9%和6.1%。随着DCP的加入,PLA微纤尺度降低且与PBS基体界面结合更紧密;当DCP的添加量为0.5%时,PLA/PBS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原位增强 微观形态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聚甲亚胺/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姚艳梅 王月欣 +1 位作者 丁会利 瞿雄伟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12-16,共5页
对原位聚合方法制备的聚甲亚胺/尼龙6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冲击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聚甲亚胺加入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呈上升的趋势,至5%时达到极大值;而缺口冲击强度始终随聚甲亚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该类型聚甲亚胺对尼龙6... 对原位聚合方法制备的聚甲亚胺/尼龙6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冲击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聚甲亚胺加入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呈上升的趋势,至5%时达到极大值;而缺口冲击强度始终随聚甲亚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该类型聚甲亚胺对尼龙6基体起到了很好的增强和增韧作用.X衍射结果表明,尼龙6结晶度的变化规律正好与拉伸强度的变化相一致,说明了结晶度是力学性能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聚甲亚胺在尼龙中呈良好的分散状态,冲击和拉伸断面形貌验证了上述力学性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亚胺 铸型尼龙 原位聚合 力学性能 形貌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的形态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程奎 沈经纬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44,共5页
用挤出-拉伸-注塑法制得了高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HDPE/PET)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研究了PET质量分数对PET成纤性和材料拉伸强度及模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熔体拉伸时分散相液滴的聚结-形变成纤对PET相形态随PET质量分数... 用挤出-拉伸-注塑法制得了高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HDPE/PET)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研究了PET质量分数对PET成纤性和材料拉伸强度及模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熔体拉伸时分散相液滴的聚结-形变成纤对PET相形态随PET质量分数的变化起关键作用,分散相对基体增强效应和两相界面缺陷效应相互竞争是决定拉伸强度随PET质量分数变化的重要因素,纤维对基体增刚作用受纤维数量和细度的双重控制是决定材料拉伸模量与PET质量分数关系的支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原位复合材料 相形态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增材制造Ti6Al4V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琪 李智 +1 位作者 张海军 刘江昊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5-390,共16页
Ti6Al4V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杨氏模量、高比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高温耐久性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石油化工等高端结构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Ti6Al4V基复合材料的传统减材制造方法存在能耗高、效率低、工... Ti6Al4V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杨氏模量、高比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高温耐久性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石油化工等高端结构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Ti6Al4V基复合材料的传统减材制造方法存在能耗高、效率低、工艺复杂、材料利用率低和后处理加工成本高等共性缺点,无法满足规模化应用的需要。在此情况下,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因具有能耗低、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及对复杂形状制品可实现近净成型等优点,在制备Ti6Al4V等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和重要的科研价值。综述了现有Ti6Al4V基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方法,包括选区激光熔融(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aser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LDED)、电子束熔融(electron beam melting,EBM)、丝材电弧增材制造(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WAAM)和电子束自由成形(electron beam freeform fabrication,EBFF)法,总结了上述方法的技术原理和优缺点,以及以原位合成陶瓷增强相为主的Ti6Al4V基复合材料的适宜加工参数、显微形貌特征及力学性能特点,并展望了增材制造Ti6Al4V基复合材料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基复合材料 增材制造 原位合成 陶瓷增强相 加工参数 显微形貌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熔铸-原位反应法生成α-Al_2O_3晶须的形貌及结晶方向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滨 陈国香 张济山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2-64,共3页
利用熔铸 -原位反应法制备TiC/Al复合材料时 ,发现Ti-C -Al反应块表面存在大量的Al2 O3 晶须 .晶须的形貌包括长而直的板状和串珠状 ,取决于反应进行时铝熔体的温度 .当铝熔体温度低于 90 0℃时 ,形成板状晶须 .而当铝熔体温度高于 90 ... 利用熔铸 -原位反应法制备TiC/Al复合材料时 ,发现Ti-C -Al反应块表面存在大量的Al2 O3 晶须 .晶须的形貌包括长而直的板状和串珠状 ,取决于反应进行时铝熔体的温度 .当铝熔体温度低于 90 0℃时 ,形成板状晶须 .而当铝熔体温度高于 90 0℃时 ,形成串珠状的晶须 ,其原因是由于较高的铝熔体温度加剧了TiC原位反应的放热 ,热起伏的结果致使部分α -Al2 O3 晶须异常长大 .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确认晶须为α -Al2 O3,其形貌以直板状为主 .电子衍射花样斑点显示其结晶方向为 [0 0 0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 α-氧化铝晶须 合成 熔铸-原位反应法 形貌 结晶方向
下载PDF
原位成纤增强POE弹性体的制备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渝 黄安荣 +3 位作者 孙静 韦良强 罗筑 秦舒浩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45,108,共4页
利用双螺杆熔融挤出-微纳叠层共挤方法制备了POE/PP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POE/PP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果表明:分散相PP在POE基体中形成了长径比很大的微纤,且微纤粗细较均匀;对POE/PP原位成纤增... 利用双螺杆熔融挤出-微纳叠层共挤方法制备了POE/PP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POE/PP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果表明:分散相PP在POE基体中形成了长径比很大的微纤,且微纤粗细较均匀;对POE/PP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研究表明:分散相PP的添加,能够使POE基体的储能模量大幅提高,损耗因子明显下降;拉伸测试研究表明:PP微纤的形成显著提高了POE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当PP质量分数为30%时,POE/PP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是纯POE的2.9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成纤 微纳叠层共挤 形态 动态力学 拉伸强度
下载PDF
金属原位改性ZSM-5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形貌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松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116-119,共4页
采用原位引入金属离子的方法实现了ZSM-5嵌入式改性。ZSM-5的FT-IR谱中二级结构单元振动峰频率发生位移,表明金属杂原子进入了沸石骨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的可以调变ZSM-5孔性质和分子筛形貌的方法,制备的产物中,中孔增加且表面... 采用原位引入金属离子的方法实现了ZSM-5嵌入式改性。ZSM-5的FT-IR谱中二级结构单元振动峰频率发生位移,表明金属杂原子进入了沸石骨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的可以调变ZSM-5孔性质和分子筛形貌的方法,制备的产物中,中孔增加且表面有很多层错和台阶,是一种对催化过程有利的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原位 合成 形貌
下载PDF
适用植物根系生长观察的半固态凝胶配方筛选
15
作者 吴嘉希 朱会军 +6 位作者 邢鹤严 陈佳倩 谢子曦 邓文琪 于珊 曾曙才 吴道铭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72,共12页
【目的】植物根系是植物吸收土壤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研究植物根系有助于了解植物根系与地上部相互作用以及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本研究分析高分子吸水树脂(SAP)和卡波姆U20(U20)单配和复配的稳定性和植物生长安全性,尝试建立... 【目的】植物根系是植物吸收土壤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研究植物根系有助于了解植物根系与地上部相互作用以及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本研究分析高分子吸水树脂(SAP)和卡波姆U20(U20)单配和复配的稳定性和植物生长安全性,尝试建立植物根系生长观察的半固态凝胶开放培养方法。【方法】借助根箱试验,以草本植物黑叶芋(Alocasia longiloba)和灌木鹅掌藤(Schefflera actinopylla)为试验对象,基于营养液和SAP与U20复配半凝胶配方,分析1/4 Hoagland’s营养液(CK)、0.3%SAP凝胶营养液(T1)、0.5%U20凝胶营养液(T2)、0.4%U20+0.3%SAP凝胶营养液(T3)和0.5%U20+0.2%SAP凝胶营养液(T4)的稳定性以及在这些培养介质中植物生长、叶片叶绿素、根系形态变化和养分吸收差异。【结果】放置5周后,各处理培养介质均没有观察霉变和长菌现象,T1、T2和T3出现水化或絮凝分层,T4与CK一样性质稳定且澄清透明。动态观察叶片叶绿素变化发现,同一时间内,鹅掌藤各处理SPAD值和总叶绿素含量均与CK无显著差异,黑叶芋各处理SPAD值也均与CK无显著差异(P>0.05)。与CK相比,T1和T2均对鹅掌藤和黑叶芋根系生长产生抑制作用,T1和T2处理鹅掌藤总根长分别显著降低了51.59%和47.48%(P<0.05),根表面积分别显著降低了30.59%和32.27%(P<0.05);黑叶芋总根长分别显著降低了44.72%和45.86%(P<0.05),根表面积分别显著降低了29.23%和27.75%(P<0.05)。T1和T2处理的鹅掌藤和黑叶芋的生物量累积以及氮磷钾吸收也显著低于CK。T3和T4中两种植物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氮磷钾吸收和生物量累积均与CK无显著差异(P>0.05);与CK中根系多下垂于营养液不同,T4中根系舒展自然,侧根和细根均呈一定角度展开在半固态凝胶中,较好的模拟了根系在土壤介质的生长状态。【结论】0.5%U20+0.2%SAP凝胶营养液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半固态凝胶状态,较好满足了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观察 根系形态 根系构型 凝胶培养 高分子吸水树脂 卡波姆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into machining performance of microstructurally engineered in-situ particle reinforced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 被引量:2
16
作者 S.K.Sahoo B.N.Sahoo S.K.Panigrahi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916-935,共20页
Magnesium and magnesium in-situ composites have significant potential in the application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for automotive and aerospace industries because of their high specific strength and reduced fuel con... Magnesium and magnesium in-situ composites have significant potential in the application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for automotive and aerospace industries because of their high specific strength and reduced fuel consumption.But there are many challenges for machining of Mg based alloys and composites because of the high tendency of fire and oxidation.These challenges can be minimized through microstructural engineering.In this present study,the machining performances of AZ91 Mg alloy and in-situ hybrid TiC+TiB_(2)reinforced AZ91 metal matrix composite was investigated.The effectβ-Mg_(17)Al_(12)phases and grain refinement with and without in-situ particles on machinability were studied through microstructural engineering via aging and friction stir processing.The end milling operation was carried out at different cutting speeds ranging from 25 mm/min to 90 mm/min under dry environment by using an AlTiN-coated tungsten carbide tool.The optimum cutting speed for machining was found to be 75 mm/min based on the surface roughness values of all conditioned materials.The base material with dendritic microstructure was found to have poor machinability in terms of inadequate surface finish and edge-burrs formation.The combined effect of in-situ TiC+TiB_(2)particles addition and grain refinement enhanced the machining performance of the material with superior surface finish,negligible edge-burr formation and better tool wear resistance.The influence of in-situ TiC+TiB_(2)particles,β-Mg_(17)Al_(12)phases and grain refinement on machining characteristics are explained based on the tool wear mechanisms,chip behavior and machining induced affected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In-situ composite END-MILLING Tool wear Chip morphology
下载PDF
CuSnTi复合钎料原位反应机制与接头组织性能
17
作者 赵亦嘉 纠永涛 +3 位作者 刘豪 陈正南 丁宗业 路全彬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4期311-319,共9页
简化CuSnTi钎料制备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对高性能工具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直接机械混合Cu、Sn、Ti单质金属粉制备CuSnTi钎料,并用于钎焊PcBN/YG8异质材料,研究不同反应温度下CuSnTi钎料的微观组织演化,揭示钎焊过程中钎料的原位反... 简化CuSnTi钎料制备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对高性能工具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直接机械混合Cu、Sn、Ti单质金属粉制备CuSnTi钎料,并用于钎焊PcBN/YG8异质材料,研究不同反应温度下CuSnTi钎料的微观组织演化,揭示钎焊过程中钎料的原位反应机制,并分析接头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CuSnTi钎料原位反应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Sn熔化与Cu发生反应依次形成Cu_(6)Sn_(5)与Cu_(3)Sn;第二阶段,Ti颗粒周围依次形成CuTi、Cu_(4)Ti_(3)、CuTi_(3)与CuSn_(3)Ti_(5);第三阶段,液态钎料与石墨基体反应形成TiC,然后凝固析出不规则CuSn_(3)Ti_(5)。利用机械混合粉末钎料和合金粉钎料钎焊的PcBN/YG8接头均为冶金结合,其剪切强度分别为96.06 MPa和91.40 MPa。机械混合粉末钎料钎焊的接头在PcBN处发生断裂,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nTi复合钎料 原位反应 显微形貌 接头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Influences of clean fracturing fluid viscosity and horizontal in-situ stress difference on hydraulic fracture propagation and morphology in coal seam
18
作者 Gang Wang Shuxin Wang +5 位作者 Yixin Liu Qiming Huang Shengpeng Li Shuliang Xie Jinye Zheng Jiuyuan F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59-175,共17页
The viscosity of fracturing fluid and in-situ stress difference are the two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hydraulic fracturing pressure and propagation morphology. In this study, raw coal was used to prepare coal ... The viscosity of fracturing fluid and in-situ stress difference are the two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hydraulic fracturing pressure and propagation morphology. In this study, raw coal was used to prepare coal samples for experiments, and clean fracturing fluid samples were prepared using CTAB surfactant. A series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tests were conducted with an in-house developed triaxial hydraulic fracturing simulator and the fracturing process was monitored with an acoustic emission instrument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s of fracturing fluid viscosity and horizontal in-situ stress difference on coal fracture propag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branched fractures decreased, the fracture pattern became simpler, the fractures width increased obviousl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AE event points was concentr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racturing fluid viscosity or the horizontal in-situ stress difference. The acoustic emission energ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racturing fluid viscosity an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horizontal in situ stress difference. The low viscosity clean fracturing fluid has strong elasticity and is easy to be compressed into the tip of fractures, resulting in complex fractures. The high viscosity clean fracturing fluids are the opposite.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and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field hydraulic fracturing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ean fracturing fluid Hydraulic fracturing VISCOSITY Horizontal in-situ stress difference Hydraulic fracture morphology Acoustic emission
下载PDF
加工条件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丙烯原位微纤化共混物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伍雄俊 黄汉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34,共4页
采用单螺杆挤出机组合狭缝机头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丙烯(PP)原位微纤化共混物,研究了加工温度、螺杆转速对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头温度160℃时形成的纤维比机头温度170℃时纤维平均直径小,长径比大,纤维区域厚度百分数(Φ... 采用单螺杆挤出机组合狭缝机头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丙烯(PP)原位微纤化共混物,研究了加工温度、螺杆转速对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头温度160℃时形成的纤维比机头温度170℃时纤维平均直径小,长径比大,纤维区域厚度百分数(Φ值)高;当机头温度为170℃、螺杆转速为20r/min时,在狭缝机头出口靠近上下壁面处开始形成纤维,随着转速的提高,纤维平均直径逐渐减小,Φ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聚丙烯 原位微纤 形态
下载PDF
高负载量丝光沸石/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的原位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薛斌 李兰冬 +1 位作者 章福祥 关乃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97-2201,共5页
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高负载量的丝光沸石/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考察了晶种添加、晶化方式(静/动态)和投料硅铝比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称重计算了丝光沸石负载量,并结合XRD,SEM等表征手段对其结晶状况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位合成... 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高负载量的丝光沸石/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考察了晶种添加、晶化方式(静/动态)和投料硅铝比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称重计算了丝光沸石负载量,并结合XRD,SEM等表征手段对其结晶状况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位合成可有效制备高负载量(最高可达47.4%)的丝光沸石/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晶种添加有利于提高丝光沸石负载量。静态晶化负载量一般高于动态晶化,但动态晶化方式则有利于更高水硅比条件下丝光沸石的生成。投料硅铝比和晶化方式的协同作用,共同影响分子筛负载量和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光沸石 堇青石 原位合成 负载量 形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