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原位生物测试的水生态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裴媛媛
佟宇俊
+3 位作者
李慧珍
符志友
张远
游静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37-2447,共11页
我国流域水环境呈现典型的复合污染特征,亟需发展基于生物效应的生态风险评估方法,以实现环境管理和生态修复的精准化.在野外原位暴露下受试生物受到多种污染物的共同胁迫,可以准确表征研究位点复合污染所产生的生态风险.原位生物测试...
我国流域水环境呈现典型的复合污染特征,亟需发展基于生物效应的生态风险评估方法,以实现环境管理和生态修复的精准化.在野外原位暴露下受试生物受到多种污染物的共同胁迫,可以准确表征研究位点复合污染所产生的生态风险.原位生物测试较传统实验室生物测试具有更高的环境真实性和生态相关性,较野外生物监测对生物体承受的外源污染压力更清晰、可控.综述了基于原位生物测试的水生态风险评估技术,旨在促进该技术在我国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提高生态风险评估的准确度.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原位生物测试的研究特色,详细阐述了实施过程中受试生物选择、暴露装置设计和研究位点选择的原则,以及原位生物测试方法在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案例.结果表明:①对原位生物测试实施要素进行规范化形成标准,将有利于该方法在环境管理中的推广应用.②利用原位生物效应、原位生物体内浓度以及二者与环境浓度相结合进行风险评估,是原位生物测试在生态风险评估中的三类应用类型.③原位生物暴露与被动采样的联合应用可同步获取原位生物效应和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浓度,有利于实现全面准确的风险评估,应用潜力较大.研究表明,选用本土模式生物,采用多层次的毒性终点,设计简单有效的暴露装置,并同时考虑原位生物效应和环境浓度将有利于原位生物测试方法在我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生物测试
复合污染
水生态风险评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市政污水处理厂出水及受纳水体污染和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黎伟宗
刘源
+1 位作者
李慧珍
游静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9-502,共14页
市政污水处理厂出水是影响受纳水体风险的重要因素,多类污染物随着出水排放进入受纳水体,造成复合污染状况,引发水质恶化、生物毒性、生物多样性下降和生态系统功能改变等水生态问题。此外,污染物在受纳水体中的分配、迁移、转化过程,...
市政污水处理厂出水是影响受纳水体风险的重要因素,多类污染物随着出水排放进入受纳水体,造成复合污染状况,引发水质恶化、生物毒性、生物多样性下降和生态系统功能改变等水生态问题。此外,污染物在受纳水体中的分配、迁移、转化过程,也将改变污染状况,进而改变生物毒性,行之有效的综合毒性评估手段对风险管控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污水处理厂出水及受纳水体的污染和毒性特征、现有实验室和原位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提出利用原位暴露与生物测试联用技术评估出水受纳水体污染和毒性,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如新污染物筛查、致毒物识别等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出水
复合污染
迁移
转化
被动采样
原位生物测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原位生物测试的水生态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裴媛媛
佟宇俊
李慧珍
符志友
张远
游静
机构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37-2447,共11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2017ZX07301005-02)。
文摘
我国流域水环境呈现典型的复合污染特征,亟需发展基于生物效应的生态风险评估方法,以实现环境管理和生态修复的精准化.在野外原位暴露下受试生物受到多种污染物的共同胁迫,可以准确表征研究位点复合污染所产生的生态风险.原位生物测试较传统实验室生物测试具有更高的环境真实性和生态相关性,较野外生物监测对生物体承受的外源污染压力更清晰、可控.综述了基于原位生物测试的水生态风险评估技术,旨在促进该技术在我国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提高生态风险评估的准确度.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原位生物测试的研究特色,详细阐述了实施过程中受试生物选择、暴露装置设计和研究位点选择的原则,以及原位生物测试方法在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案例.结果表明:①对原位生物测试实施要素进行规范化形成标准,将有利于该方法在环境管理中的推广应用.②利用原位生物效应、原位生物体内浓度以及二者与环境浓度相结合进行风险评估,是原位生物测试在生态风险评估中的三类应用类型.③原位生物暴露与被动采样的联合应用可同步获取原位生物效应和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浓度,有利于实现全面准确的风险评估,应用潜力较大.研究表明,选用本土模式生物,采用多层次的毒性终点,设计简单有效的暴露装置,并同时考虑原位生物效应和环境浓度将有利于原位生物测试方法在我国的发展.
关键词
原位生物测试
复合污染
水生态风险评估
Keywords
in
situ
bioassay
combined
pollutio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分类号
X8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市政污水处理厂出水及受纳水体污染和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黎伟宗
刘源
李慧珍
游静
机构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9-502,共14页
基金
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19B151502020)
广州市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103000046)。
文摘
市政污水处理厂出水是影响受纳水体风险的重要因素,多类污染物随着出水排放进入受纳水体,造成复合污染状况,引发水质恶化、生物毒性、生物多样性下降和生态系统功能改变等水生态问题。此外,污染物在受纳水体中的分配、迁移、转化过程,也将改变污染状况,进而改变生物毒性,行之有效的综合毒性评估手段对风险管控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污水处理厂出水及受纳水体的污染和毒性特征、现有实验室和原位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提出利用原位暴露与生物测试联用技术评估出水受纳水体污染和毒性,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如新污染物筛查、致毒物识别等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出水
复合污染
迁移
转化
被动采样
原位生物测试
Keywords
effluent
combined
pollution
transport
transformation
passive
sampling
in-
situ
bioassay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原位生物测试的水生态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裴媛媛
佟宇俊
李慧珍
符志友
张远
游静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市政污水处理厂出水及受纳水体污染和毒性研究进展
黎伟宗
刘源
李慧珍
游静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