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作质量与编排创新的和合之美--论北京奥运会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功之道 被引量:21
1
作者 樊莲香 刁在箴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9-81,共3页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功地跃居第二名,总结艰难的备战历程,成功并非偶然。狠抓编排创新,提高成套动作档次;把握高规格的完成质量;保证百分百的成功率是备战的重点。追求动作质量与编排创新的和合之美,是中国艺术体操队在...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功地跃居第二名,总结艰难的备战历程,成功并非偶然。狠抓编排创新,提高成套动作档次;把握高规格的完成质量;保证百分百的成功率是备战的重点。追求动作质量与编排创新的和合之美,是中国艺术体操队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奖牌的成功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体操 动作质量 编排创新 和合
下载PDF
风水模式对生态住宅选址的启示 被引量:10
2
作者 焦士兴 冷传明 张吉献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16-21,共6页
在阐述了风水起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本的风水模式,然后从自然地理方面和实例角度进行了论证,并尝试将其运用于生态住宅选址中,最后指出了生态住宅选址中必须考虑的几个要素。
关键词 风水模式 生态住宅 选址 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
下载PDF
中高压变频器主电路拓扑结构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徐甫荣 《电源技术应用》 2002年第9期426-433,共8页
对中高压变频器几种常见的主电路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对不同电路结构的中高压变频器的可靠性、冗余设计、谐波含量及dν/dt等指标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对中高压变频器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中高压变频器 主电路 拓扑结构 单元串联多电平技术 中性点钳位技术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逆变器
下载PDF
完美无谐波高压变频器新一代全数字控制系统 被引量:3
4
作者 竺伟 蔡敏思 +1 位作者 邵贤强 邵戎 《自动化博览》 2002年第4期38-40,共3页
对完美无谐波高压变频器最新一代全数字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功能进行了介绍,展示了此产品的优异控制性能。
关键词 无谐波高压变频器 全数字控制系统 人机接口 双频制动
下载PDF
心理学大众化与中国化进程中的一种探索——《健全人格与心理和谐》评介 被引量:3
5
作者 林崇德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93-495,共3页
《健全人格与心理和谐》一书,以贴近生活实际,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了健全人格及与之相关的人格特征如自立、自信、自尊、自强、正直、诚信、爱心、乐观、信念、毅力在促进心理和谐中的作用。这是一本优秀的心理学科普著作,是心理学大众... 《健全人格与心理和谐》一书,以贴近生活实际,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了健全人格及与之相关的人格特征如自立、自信、自尊、自强、正直、诚信、爱心、乐观、信念、毅力在促进心理和谐中的作用。这是一本优秀的心理学科普著作,是心理学大众化与中国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大众化 健全人格 心理和谐
下载PDF
佛教圆融思想的和谐道德智慧
6
作者 刘亚明 胡敏燕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72-76,共5页
圆融是佛教的重要思想,是中国佛教的理论和实践特质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影响。圆融思想有广泛而深刻的哲学理蕴,其中富含了深刻的道德思想,尤其是依正圆融和自他圆融观,在当今时代,对调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可贵的参... 圆融是佛教的重要思想,是中国佛教的理论和实践特质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影响。圆融思想有广泛而深刻的哲学理蕴,其中富含了深刻的道德思想,尤其是依正圆融和自他圆融观,在当今时代,对调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可贵的参考价值,如能运用于社会,将非常有益于和谐环境、和谐社会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融 道德 环境 社会 和谐
下载PDF
《宋朝故事》中的景与情
7
作者 葛旭东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5-7,36,共4页
景与情水乳交融、景与情充满湿度、景与情凄绝艳美是《宋朝故事》独特的审美特质,因此《宋朝故事》由外到内地涂了一层亮色。此作之所以成功,景与情的艺术境界不可小觑。古典的须兰,在一个已经被讲述了千万遍的苍老故事里,揉进自己敏感... 景与情水乳交融、景与情充满湿度、景与情凄绝艳美是《宋朝故事》独特的审美特质,因此《宋朝故事》由外到内地涂了一层亮色。此作之所以成功,景与情的艺术境界不可小觑。古典的须兰,在一个已经被讲述了千万遍的苍老故事里,揉进自己敏感而细腻的现代体验,让宿命在地老天荒中历时光的隧道而依旧运行,无可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与情 水乳交融 湿漉漉 凄绝艳美
下载PDF
论诺瓦利斯“爱”的概念——以《塞斯的弟子们》和《奥夫特丁根》为例
8
作者 王淑娇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70,共12页
作为实现完整性与普遍和谐的重要媒介,“爱”是德国早期浪漫派理论体系的中心原则和关键概念。鉴于爱的理想尤其在诺瓦利斯作品中形成了早期浪漫派关于爱的核心内容的最初模式,本文重点选择诺瓦利斯的小说《塞斯的弟子们》和《亨利希... 作为实现完整性与普遍和谐的重要媒介,“爱”是德国早期浪漫派理论体系的中心原则和关键概念。鉴于爱的理想尤其在诺瓦利斯作品中形成了早期浪漫派关于爱的核心内容的最初模式,本文重点选择诺瓦利斯的小说《塞斯的弟子们》和《亨利希·封·奥夫特丁根》,从两性之爱、人与自然的相爱关系、爱的神圣化三个方面讨论“爱”的概念内涵与文本表达,阐释爱如何在世俗化/感性化与精神化/神圣化两个维度上成为促进人性完整、人与自然和谐、有限与绝对相融合的重要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瓦利斯 完整性 完美人性 普遍和谐
原文传递
李退溪伦理思想简论
9
作者 谈际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z1期104-107,共4页
李退溪是朝鲜古典思想大师 ,他在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史上功勋卓著 ,成绩斐然。李氏思想艰深芜杂 ,其伦理思想也不例外。本文仅在生生和谐、刚健不息、仁爱。
关键词 生生和谐 刚健不息 仁爱 天下为公 躬行实践
下载PDF
Declaration of the Fifth World Buddhist Forum
10
《The Voice of Dharma》 2020年第1期158-159,共2页
In October 29-30,2018,we,more than 800 Buddhists from 55 countries and regions,gathered in Putian City of Fujian province in China for the Fifth World Buddhist Forum.Themed on"Exchange for Mutual Learning,Middle ... In October 29-30,2018,we,more than 800 Buddhists from 55 countries and regions,gathered in Putian City of Fujian province in China for the Fifth World Buddhist Forum.Themed on"Exchange for Mutual Learning,Middle Path for Perfect Harmony,"we had in-depth discussions on topics including Buddhism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ussions perfect harmony
原文传递
圆满调和,经典再现——论《英韵三字经》的精妙传译
11
作者 文永超 朱斌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65-68,共4页
《三字经》是经典原本,这就要求译本也要经典。赵彦春教授的《英韵三字经》摈弃了散文体翻译法,采用三词一行的诗体形式移译,在"音"、"形"、"义"三个方面都达到了"圆满调和"的境界,勘称经典译文。
关键词 《英韵三字经》 “圆满调和” 经典
下载PDF
试论汪曾祺小说艺术的和谐美
12
作者 李生滨 赵辅学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1-14,共4页
和谐既是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也是艺术上的独特表现。汪曾祺小说的和谐美,体现了对生活理想化的追忆和叙述,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把握与揭示,与此相适应的是作品内蕴的乐观、文风的平淡及语言的自然。
关键词 汪曾祺 小说艺术 和谐美 生活理想化 文学创作 文学风格 文学评论 审美
下载PDF
太阳神鸟金饰与中国审美心理
13
作者 贾柯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87-90,共4页
太阳神鸟金饰于2005年被确立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它体现出中华先民在早期生产中形成的阳鸟崇拜、时空合一的宇宙观念、意象交融的审美创造和圆融和谐的生命理想。这四个构成要素符合中华民族持续的相对稳定的传统审美心理,并对其形成... 太阳神鸟金饰于2005年被确立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它体现出中华先民在早期生产中形成的阳鸟崇拜、时空合一的宇宙观念、意象交融的审美创造和圆融和谐的生命理想。这四个构成要素符合中华民族持续的相对稳定的传统审美心理,并对其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神鸟金饰 审美心理 阳鸟崇拜 时空合一 意象交融 圆融和谐
下载PDF
谈建筑与结构的协调
14
作者 王玲 《林业科技情报》 2004年第3期28-29,共2页
本文重点论述了在土建工程设计中要达到建筑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 ,建筑结构两个专业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彼此尊重的重要性。
关键词 建筑 结构 协调关系 建筑艺术 建筑技术
下载PDF
从“孔颜乐处”诠释儒家的和谐思想 被引量:7
15
作者 孔德立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2,共5页
春秋时期形成的礼文化是孔子思想的主要来源。孔子以礼文化的教养为思想起点,援“仁”入“礼”,给传统礼仪注入“仁”的新精神。颜回习“礼”体“仁”,以仁贯通天道,不改其乐。孔子、颜回以此实现了身心的和谐。“孔颜乐处”是儒家和谐... 春秋时期形成的礼文化是孔子思想的主要来源。孔子以礼文化的教养为思想起点,援“仁”入“礼”,给传统礼仪注入“仁”的新精神。颜回习“礼”体“仁”,以仁贯通天道,不改其乐。孔子、颜回以此实现了身心的和谐。“孔颜乐处”是儒家和谐思想的重要范畴,对于当代人的心灵环保,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颜回 孔颜乐处 和谐
下载PDF
天人和谐 生态哲学——论满都麦生态小说的哲学渊源 被引量:6
16
作者 苏尤格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7-39,共3页
满都麦是针对近年来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发出保护生态、拯救人类强烈呼声的蒙古族现代作家之一。他在其《雅玛特老人》、《四耳狼与猎人》、《碧野深处》、《瑞兆之源》、《马嘶.狗吠.人泣》、《人与狼》等作品中大力渲染人与动物、人... 满都麦是针对近年来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发出保护生态、拯救人类强烈呼声的蒙古族现代作家之一。他在其《雅玛特老人》、《四耳狼与猎人》、《碧野深处》、《瑞兆之源》、《马嘶.狗吠.人泣》、《人与狼》等作品中大力渲染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神秘、情感和生命感应;马、狗、羊、狼、鹿以及那些珍禽异兽的灵性、人性等,唯一不二地昭示了“天人和谐”的生态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都麦 作品 天人和谐 生态哲学
下载PDF
矿井主运煤系统改造方案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鲍永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7-62,共6页
为了保证马脊梁煤矿主煤流运输系统运输能力与新水平煤炭生产能力相匹配,通过加大设备功率、增加带宽、提高设备稳定性等方式提高马脊梁煤矿主煤流系统运输能力,并对方案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以期做到停产改造工程量最小、投资最少、工... 为了保证马脊梁煤矿主煤流运输系统运输能力与新水平煤炭生产能力相匹配,通过加大设备功率、增加带宽、提高设备稳定性等方式提高马脊梁煤矿主煤流系统运输能力,并对方案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以期做到停产改造工程量最小、投资最少、工期最短。研究结果表明:主煤流运输系统改造后运输能力将由1 100 t/h提高至1 800 t/h,每年运量将提高390万t,年销售额增加15亿元;通过对井巷工程改造方案优化,停产改造工期由112 d缩短至50 d;采用完美无谐波高压变频器等先进设备不但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效益良好;主煤流运输系统改造后,单月原煤运量突破90万t,主煤流运输系统运量同比提高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煤流系统 带式输送机 方案优化 运输能力 完美无谐波高压变频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时代的环境观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二勋 秦耀辰 《城市问题》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2,共5页
评述了古代西方与中国哲学家的环境观 ,并对两者的差异进行比较。以马克思主义环境观为基准 ,对现代环境观的三种主流意识进行辨析 ,在此基础上 ,提出可持续发展时代的环境观。同时认为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包括环境整体观、环境系统观。
关键词 环境观 可持续发展 哲学体系 天人观 生态学 生态环境
原文传递
阴阳五行与天地之美——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审美理念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毅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19,27,共8页
用阴阳五行建构儒家的天道观和天人合一哲学 ,以为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道亦不变 ,乃儒家思想发展的一大转折 ,也是董仲舒独尊儒术的理论基础。他以天道证人道 ,言天人相副和天人相类 ;又以为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 ,视人伦纲常和仁义忠... 用阴阳五行建构儒家的天道观和天人合一哲学 ,以为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道亦不变 ,乃儒家思想发展的一大转折 ,也是董仲舒独尊儒术的理论基础。他以天道证人道 ,言天人相副和天人相类 ;又以为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 ,视人伦纲常和仁义忠孝为天经地义 ,并以此言天地之美。这种以阴阳五行为宇宙模式而观天人相与之际的儒学 ,及其以善为美的价值理念 ,对中国人的思想、信仰和审美态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五行 伦理 董仲舒 天道观 天人合一 信仰 审美态度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思想史述评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二勋 秦耀辰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9-116,共8页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关系认知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和飞跃 ,是人类痛定思痛后的明智抉择。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 ,经历了人和自然的原始统一、农业文明时代朴素的“天人合一”、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冲突和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关系认知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和飞跃 ,是人类痛定思痛后的明智抉择。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 ,经历了人和自然的原始统一、农业文明时代朴素的“天人合一”、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冲突和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几个主要阶段。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理想与追求 ,也是人类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PRED 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 思想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