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明家具收藏的兴盛与成因 被引量:17
1
作者 杜游 杨莹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84,共4页
晚明是一个"新旧鼎革"的动荡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转变,社会上奢靡之风日盛。收藏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文化活动,各阶层广泛参与。文人由于知识和审美的优势,逐渐主导了收藏品鉴的风尚,为了凸显阶层差异和创设与众... 晚明是一个"新旧鼎革"的动荡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转变,社会上奢靡之风日盛。收藏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文化活动,各阶层广泛参与。文人由于知识和审美的优势,逐渐主导了收藏品鉴的风尚,为了凸显阶层差异和创设与众不同的文化品位,他们重新制定了收藏品评的标准,过去收藏价值并不明显的家具成为文人的新宠,家具作为一种清玩受到青睐,从而改变了社会上对于家具使用的一般习惯和认识,引发了家具收藏的热潮。本文意在通过对这一史实的描述,挖掘出其后的社会状况和深层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明家具 文人 收藏
下载PDF
赋役折银与明代中后期太仆寺的财政收入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利平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90,共13页
明代中后期随着赋役折银制的展开,太仆寺的马户、草场、马匹等马政资源以各种形式逐渐转化成白银,成为其财政收入。作为马政机构的太仆寺因之兼具财政机构之性质。据估算,太仆寺每年的实际财政收入从正德八年的近18万两增至隆庆初年的7... 明代中后期随着赋役折银制的展开,太仆寺的马户、草场、马匹等马政资源以各种形式逐渐转化成白银,成为其财政收入。作为马政机构的太仆寺因之兼具财政机构之性质。据估算,太仆寺每年的实际财政收入从正德八年的近18万两增至隆庆初年的78万两,隆、万之际降至40余万两,万历三年以后则保持在五六十万两左右;太仆寺的白银存量在嘉、隆之际则高达一千余万两,对当时国家财政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役折银 明代中后期 太仆寺 财政收入 估算
原文传递
论明朝中后期言官的蜕变 被引量:3
3
作者 蔡明伦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106,共6页
明中后期,言官群体发生严重蜕变,其表征主要有四:一,察劾失实,渎职敷衍;二,趋炎附势,明哲保身;三,贪污腐败,枉法残民;四,身陷门户,党同伐异。言官的蜕变对明中后期社会产生了恶劣影响,对明朝的衰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 明朝中后期 言官 蜕变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太仆寺的财政管理初探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利平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0年第8期20-24,55,共6页
明代太仆寺因管理马政之需,掌握着大量马政资源。明中叶以降,随着赋役折银制和货币白银化的展开,马政资源相继转化成白银收入,太仆寺因之兼具财政机构性质,衍生出财政管理职能。通过征收、库存和支出三个方面的管理,太仆寺对其财政进行... 明代太仆寺因管理马政之需,掌握着大量马政资源。明中叶以降,随着赋役折银制和货币白银化的展开,马政资源相继转化成白银收入,太仆寺因之兼具财政机构性质,衍生出财政管理职能。通过征收、库存和支出三个方面的管理,太仆寺对其财政进行了有效的管理,致使常盈库名符其实,常有盈余。至嘉、隆之际,常盈库积存白银达一千余万两,对当时国家财政产生了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太仆寺 常盈库 财政管理
原文传递
中晚明诸名家文学创作工夫论概述
5
作者 汪群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中晚明文学工夫论或承于传统的文学艺术工夫论,或根于朱熹格物致知之工夫论,或鉴于王学致良知的工夫论,或源于禅宗明心见性的工夫论,或合孟子的“知言”“养气”工夫为一体。如李东阳、王世贞、胡应麟、许学夷等人的文体工夫论重视学养... 中晚明文学工夫论或承于传统的文学艺术工夫论,或根于朱熹格物致知之工夫论,或鉴于王学致良知的工夫论,或源于禅宗明心见性的工夫论,或合孟子的“知言”“养气”工夫为一体。如李东阳、王世贞、胡应麟、许学夷等人的文体工夫论重视学养、强调对文体规范、篇章字句之法的掌握;唐顺之、李贽、袁宏道等人的文学创作主体工夫论指向心性的修炼、知识的效用,主体精神的大解脱;王阳明倡导在心性本体上下工夫,至刘宗周、黄宗羲等则主张以工夫作为“存养”身心锻炼的本体。这亦势必影响其文学创作观念。充分认识中晚明诸名家文学创作工夫论的价值,对重新建构与阐释明代文学批评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明 文学创作 工夫论
下载PDF
从“清洁剂”到“腐蚀剂”——明中后期言官澄清吏治的功能及其蜕变 被引量:2
6
作者 蔡明伦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97-101,共5页
作为明代官僚集团中司职监察的一个群体,明中后期部分言官在艰难的环境中仍扮演了明朝政体“清洁剂”的角色,在澄清吏治方面有所作为。然而,由于世风日下,明中后期大部分言官都腐败堕落,其蜕变的种种劣迹,使本已败坏的吏治更加浊腐不堪... 作为明代官僚集团中司职监察的一个群体,明中后期部分言官在艰难的环境中仍扮演了明朝政体“清洁剂”的角色,在澄清吏治方面有所作为。然而,由于世风日下,明中后期大部分言官都腐败堕落,其蜕变的种种劣迹,使本已败坏的吏治更加浊腐不堪。言官由澄清吏治的“清洁剂”变成败坏吏治的“腐蚀剂”,这种群体的堕落对明中后期社会影响甚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后期 言官 吏治
下载PDF
漳州阳明学发展阶段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山梁 《教育文化论坛》 2021年第1期48-54,共7页
漳州是紫阳、阳明二圣过化之地,文化底蕴深厚。明代中后期的100多年间,先后有黄直、何春、陈九川、施邦曜等一批阳明门人莅漳或任职、或谪戍,利用其政治影响力,讲授不辍,刊刻书籍,致力于传播阳明心学,使之在漳郡发扬光大,嘉惠后学,从而... 漳州是紫阳、阳明二圣过化之地,文化底蕴深厚。明代中后期的100多年间,先后有黄直、何春、陈九川、施邦曜等一批阳明门人莅漳或任职、或谪戍,利用其政治影响力,讲授不辍,刊刻书籍,致力于传播阳明心学,使之在漳郡发扬光大,嘉惠后学,从而推动一大批漳籍学子舍旧闻而好为新论,入宗王门。纵观漳州阳明学的发展,历经三个重要阶段,具有三个明显的闽南地域特色,成为“闽中王门”弘扬传承、创新传播的一个重要节点,深度影响了漳郡的文化生态,促进了闽南地区的文化繁荣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漳州 王学 阳明后学 讲学传播
下载PDF
明代考据学复兴与晚明学风的转变 被引量:2
8
作者 亢学军 侯建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9-133,共5页
从中国学术史的发展背景看,明代中晚期考据学的复兴与清代考据学在时间的衔接,学术思想、治学方法及学术成果的继承与发扬上,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对这一时段考据学思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明中晚期考据学复兴过程中... 从中国学术史的发展背景看,明代中晚期考据学的复兴与清代考据学在时间的衔接,学术思想、治学方法及学术成果的继承与发扬上,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对这一时段考据学思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明中晚期考据学复兴过程中,一些学者批判宋明理学的流弊及空疏学风,倡导怀疑和求真精神,用实证考据的方法从事学术研究,对明清之际学风由虚向实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据学 学术思潮 学风 明代中晚期
下载PDF
明中后期琉球商人在海外白银内流中的作用
9
作者 娄婷婷 孙晓光 《宜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4-69,74,共7页
明朝中后期,大量海外白银涌现在亚洲市场之中充当交易货币并随产品交换而流入中国,东亚白银货币圈初具规模。在此货币圈中,琉球凭借着长期以来开展对外贸易的基础,积极在东亚海域开展中介贸易,在促进东亚各国商品交换的同时,也参与到东... 明朝中后期,大量海外白银涌现在亚洲市场之中充当交易货币并随产品交换而流入中国,东亚白银货币圈初具规模。在此货币圈中,琉球凭借着长期以来开展对外贸易的基础,积极在东亚海域开展中介贸易,在促进东亚各国商品交换的同时,也参与到东亚白银贸易活动中,促进了海外白银流入中国。16世纪初期,琉球与菲律宾马尼拉建立了贸易联系,琉球商人不仅通过中国福州—棉兰老岛—马尼拉的航海路线将中国与东南亚特产带往与其交易,而且也顺势参与了美洲白银的贸易活动,成为马尼拉美洲白银输入中国的重要载体;1609年萨摩藩入侵琉球,日本官方命令琉球商人用日本白银前去中国购买生丝,从而拉开了琉球日本白银贸易的帷幕,从此琉球商人在日本白银流入中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后期 琉球商人 白银内流 东亚白银货币圈 中琉关系
下载PDF
明中后期民间社会婚姻观念的变迁 被引量:4
10
作者 荆晓燕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284-288,共5页
明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民间社会的婚姻状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婚姻观念上,门第、出身在婚姻关系中被淡化,而财富却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婚姻类型上,寡妇改嫁婚、入赘婚、服役婚等非常态婚姻大量出现。这种婚... 明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民间社会的婚姻状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婚姻观念上,门第、出身在婚姻关系中被淡化,而财富却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婚姻类型上,寡妇改嫁婚、入赘婚、服役婚等非常态婚姻大量出现。这种婚姻状况折射出明代中后期社会风尚的变化及传统社会等级结构的松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民间社会 婚姻观念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士风异动与士人社会责任的缺失 被引量:4
11
作者 牛建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0-101,共12页
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逐利风气的狂煽和席卷,包括下层士人生员和上层士人缙绅在内的整个士阶层也深受感染,发生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异动,具体呈现在利欲意识的强化、治生问题的关注、躁急奔竞的突出、正常人格... 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逐利风气的狂煽和席卷,包括下层士人生员和上层士人缙绅在内的整个士阶层也深受感染,发生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异动,具体呈现在利欲意识的强化、治生问题的关注、躁急奔竞的突出、正常人格的扭曲、标新好奇的狂热、政治干预的强烈等若干方面。在社会问题丛集的明朝末年,上述表现中的某些方面的变形及其恶化最终导致了作为引领社会进步的士人阶层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成为酿成明朝国运不救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士人风气 异动 社会责任
下载PDF
明中期至清前期吴中地区“通渠遣水”式宅园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劲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0-124,共5页
首先根据造园手法的主要特征界定出"通渠遣水"式宅园的概念及范畴;再通过文献考证与遗迹推测力求完整解析明中期至清前期"通渠遣水"式宅园的选址分布、园林空间结构、理景手法以及理水技法;最后结合时空线索进一步... 首先根据造园手法的主要特征界定出"通渠遣水"式宅园的概念及范畴;再通过文献考证与遗迹推测力求完整解析明中期至清前期"通渠遣水"式宅园的选址分布、园林空间结构、理景手法以及理水技法;最后结合时空线索进一步推演其原型、发展兴盛以及消亡断绝的内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中 明中后期 造园 城市水系
原文传递
明中后期乌思藏朝贡使进京朝贡改道原因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喜富裕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共8页
明中后期,明王朝限制乌思藏朝贡使进京朝贡过"洮岷道",改"由四川路入"。对于此事件,传统史学观点认为多为财政负担过重所致。实际上,朝贡赏赐作为治理藏区成功的一种措施,贡使朝贡的线路由"洮岷道"改为川... 明中后期,明王朝限制乌思藏朝贡使进京朝贡过"洮岷道",改"由四川路入"。对于此事件,传统史学观点认为多为财政负担过重所致。实际上,朝贡赏赐作为治理藏区成功的一种措施,贡使朝贡的线路由"洮岷道"改为川道,经济因素仅是其中之一,而"洮岷道"安全形势的恶化、茶马制度的危机以及防止蒙藏之间的联合等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后期 乌思藏 进京朝贡 改道 河洮岷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私修当代史的繁兴及其原因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艳秋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3期27-30,共4页
明代中后期的史学领域内出现了私修当代史繁兴的浪潮 ,究其原因 ,则多种多样。明代实录失实与国史失修刺激了私家撰史的热情 ,通今之学与以史经世思潮是私家当代史撰述的社会要求 ,史料的积累和实录的流布为撰写当代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 明代中后期的史学领域内出现了私修当代史繁兴的浪潮 ,究其原因 ,则多种多样。明代实录失实与国史失修刺激了私家撰史的热情 ,通今之学与以史经世思潮是私家当代史撰述的社会要求 ,史料的积累和实录的流布为撰写当代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而个人因素和思想原因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私修当代史 史学 明史 私史 繁兴原因 社会要求 史料积累
下载PDF
中晚明社会对王阳明的造神运动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明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58,共7页
王阳明与道教的关系,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阳明本人根深蒂固的道教情结,一是理论界和民间社会对他的造神运动。这种造神运动除了阳明的门人后学在雅文化领域所进行的理论塑造外,主要通过绘画、戏剧、民间故事等俗文化的形式来完成的。而... 王阳明与道教的关系,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阳明本人根深蒂固的道教情结,一是理论界和民间社会对他的造神运动。这种造神运动除了阳明的门人后学在雅文化领域所进行的理论塑造外,主要通过绘画、戏剧、民间故事等俗文化的形式来完成的。而神化阳明的直接结果就是使阳明学在被宗教化的同时,也被进一步民间化了。阳明学在晚明社会的广泛普及,正是在这种不断宗教化和民间化的过程中实现的,其乡村教化功能也在这一进程中得到了提升和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明 王阳明 神化 绘画戏剧 民间社会
下载PDF
明中后期江南地区女性服饰时尚消费原因探微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娅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45,I0011,I0012,共7页
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地区,是引领全国服饰时尚潮流的中心。江南地区服饰时尚一经产生,全国上下的人们都来跟从,其人群上至皇室阶层,下至平民老百姓。又以女性服饰为代表,对全国各地乃至国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对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 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地区,是引领全国服饰时尚潮流的中心。江南地区服饰时尚一经产生,全国上下的人们都来跟从,其人群上至皇室阶层,下至平民老百姓。又以女性服饰为代表,对全国各地乃至国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对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时尚消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后期 江南 女性服饰 时尚消费
下载PDF
明中后期江南地区庶民服饰演变与染织工艺发展关系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泽霖 杨丽凡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50-57,共8页
服饰演变是社会变革的缩影,已成为研究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视角。明中后期,染织产业专业分工加强,商品化程度提高,这种历史性变革与蚕桑、棉花、染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织造技术得到改良,染色技术高度发展等息息相关。这无疑为明中... 服饰演变是社会变革的缩影,已成为研究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视角。明中后期,染织产业专业分工加强,商品化程度提高,这种历史性变革与蚕桑、棉花、染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织造技术得到改良,染色技术高度发展等息息相关。这无疑为明中后期江南地区庶民阶层个性化、多样化的服饰需求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支撑。同时,庶民服饰的演变需求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是染织工艺进步的重要原因。就此来看,在染织工艺与庶民服饰的关系上,二者相互影响,互促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后期 江南地区 庶民服饰 染织工艺
下载PDF
明中后期儒学教官生存状况探微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岩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9年第4期1-8,共8页
明代的儒学教官不仅在地方学校中担负重责,在社会上亦有一定的影响。但从明中后期教官收入的微薄、考核的严苛、教学的困难以及在社会事务中的困境看,其生存状况日益恶化。这与明朝学官规制的不妥、生员的剧增、教官素质的下降、提学等... 明代的儒学教官不仅在地方学校中担负重责,在社会上亦有一定的影响。但从明中后期教官收入的微薄、考核的严苛、教学的困难以及在社会事务中的困境看,其生存状况日益恶化。这与明朝学官规制的不妥、生员的剧增、教官素质的下降、提学等官的侵权及社会风气的转变等都密切相关。尽管上述因素仍催生了部分教官在方志、社集等活动的积极参与,但其生存状况的恶化更对学校教育的废败、社会风气的恶化,乃至是明朝的国运产生了诸多恶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后期 儒学教官 生存状况 社会风气
原文传递
中晚明士人陆树声的学术倾向探析
19
作者 刘鲜鲜 朱冶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80-90,共11页
江南士人陆树声的学术倾向在中晚明时期具有代表性,其学问旨在修正阳明后学的空疏弊病。陆氏反省中晚明士人远离“明经”之旨的现象,他在认同阳明学说的基础上,对于阳明后学存在的问题有清醒认识。陆树声不积极支持阳明从祀,对王学末流... 江南士人陆树声的学术倾向在中晚明时期具有代表性,其学问旨在修正阳明后学的空疏弊病。陆氏反省中晚明士人远离“明经”之旨的现象,他在认同阳明学说的基础上,对于阳明后学存在的问题有清醒认识。陆树声不积极支持阳明从祀,对王学末流的虚谈之风也提出批评,他强调由深造自得而“致”良知,并警惕阳明后学“跻阳明而为禅”的倾向。陆树声平以济世的学行特色,在他的学术取向、文学表达与言行实践中均有体现,亦是中晚明学者深入反思和救弊阳明学说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树声 学术取向 修正王学 阳明后学 中晚明
下载PDF
明中后期兵部的白银财政及与京师各部的财政关系
20
作者 李义琼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2-77,共16页
明代兵部也有财政职能,有独立收支。明初兵部便有皂隶、马差、驿传等财源,但在实物劳力财政体制下,各役按需设置,无法用货币统一度量,收入规模难以知晓。明中叶后,随着赋役折银走向定率、定额等,兵部逐渐有了大量白银收入。兵部的收入... 明代兵部也有财政职能,有独立收支。明初兵部便有皂隶、马差、驿传等财源,但在实物劳力财政体制下,各役按需设置,无法用货币统一度量,收入规模难以知晓。明中叶后,随着赋役折银走向定率、定额等,兵部逐渐有了大量白银收入。兵部的收入主要集中于武库司和车驾司,类项有皂隶银、马价银、柴炭银、筏夫银、驿传站银等。明后期,两京兵部白银收入规模约有902.7442万两,其中北京兵部约有888万两,南京兵部约有14.7442万两。解往两京兵部银库的白银共约157.1242万—188.3842万两,其中北京兵部贮藏约142.38万—173.64万两,南京兵部贮藏约14.7442万两。明后期,南京兵部建立总库对各司白银收入进行统一管理。但直至崇祯末,北京兵部仍未建立统一银库,四司各有收入,分别管理,较为混乱。兵部所藏白银主要用于军费、公费开支,但在开支时,兵部与户部、工部间存在着财权不清、财政挪用、互相推诿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后期 兵部 白银财政 皂隶折银 驿传站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