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与改善民生的耦合路径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现成 苏秀艳 +1 位作者 王景璐 王占坤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30,36,共7页
为充分发挥大型体育赛事惠及民生的社会效应,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近年来我国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为研究对象,在探究其对改善民生双重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与改善民生耦合的路径:1)建立大... 为充分发挥大型体育赛事惠及民生的社会效应,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近年来我国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为研究对象,在探究其对改善民生双重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与改善民生耦合的路径:1)建立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与改善民生耦合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2)注重赛事投入与民生投入的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好人民最迫切最需要的民生问题;3)注重大型体育赛事与全民健身的协调发展,增强人民的健康水平;4)努力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做好政府办赛惠民科学决策;5)强化体育赛事举办与改善民生耦合的社会举证制度。对规避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举办的盲目性及办赛惠民的低效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改善民生 双重影响 耦合路径 社会支持 全民健身 公共体育服务
原文传递
改善民生的现实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3-157,共5页
在我国现阶段,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改善民生不仅必要,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改善民生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秩序的稳定;有利于保障个人的人权。
关键词 民生 改善民生 价值
下载PDF
改善民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华茹 蒋霞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4,共4页
改善民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改善民生与"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贯穿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 改善民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改善民生与"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贯穿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之中。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向度,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至上宗旨的具体体现。党与民贴心,民与党同心。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断改善民生的伟大实践和历史的反复比较中,最终选择了"跟共产党走",于是有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历史,就是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民生 中国共产党 价值追求
下载PDF
公共财政介入民生领域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品爱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1期21-25,共5页
公共财政介入民生,应坚持突出公共性、公众性和公益性原则。其介入民生的领域以及介入的深度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公共财政应当关注基本民生,并致力于改善基本民生,保障基本民生,但不能包揽民生。公共财政在改善民生方面既要对有关民... 公共财政介入民生,应坚持突出公共性、公众性和公益性原则。其介入民生的领域以及介入的深度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公共财政应当关注基本民生,并致力于改善基本民生,保障基本民生,但不能包揽民生。公共财政在改善民生方面既要对有关民生事项"少收钱",又要对有关民生事项"多拨钱"。公共财政在向民生倾斜时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投入与深化改革、积极倾斜与合理提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财政 支持民生 改善民生
下载PDF
毛泽东民生思想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振斌 《理论界》 2014年第3期7-10,共4页
毛泽东一生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民生的概念,但在毛泽东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其中国家的独立和解放是改善民生、造福民生的基本政治前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民生思想的核心;大力发展经济为改善民生、造福民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毛泽东一生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民生的概念,但在毛泽东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其中国家的独立和解放是改善民生、造福民生的基本政治前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民生思想的核心;大力发展经济为改善民生、造福民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社会事业是改善民生、造福民生的重要举措。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这对现阶段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民生思想 改善民生 造福民生 现实启示
原文传递
从制度建设上切实保障与改善民生 被引量:3
6
作者 彭焕才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9-62,共4页
制度建设对改善民生至关重要。现阶段民生问题的产生有诸多因素,但最重要的是由于制度建设的缺陷。必须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科学原则,建立健全政府管理、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体制,深化城乡二元治理结构与户籍制度的改革,实现教育、就... 制度建设对改善民生至关重要。现阶段民生问题的产生有诸多因素,但最重要的是由于制度建设的缺陷。必须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科学原则,建立健全政府管理、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体制,深化城乡二元治理结构与户籍制度的改革,实现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及收入分配的制度创新,以真正保障和改善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民生 制度建设 切实加强
下载PDF
我国以科技进步促进民生改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立新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2-78,共7页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期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证研究表明,科技进步与民生改善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尤其是科技进步对民生改善的促进作用巨大;我国科技进步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此...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期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证研究表明,科技进步与民生改善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尤其是科技进步对民生改善的促进作用巨大;我国科技进步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探索性地提出了我国以科技进步促进民生改善的思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进步 民生改善 民生科技 实证分析
下载PDF
关于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占仁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6,共6页
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改善民生,要求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 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改善民生,要求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与公平正义。临沂市河东区创新为民机制,把民生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富民措施,将促民增收放在首位;推进惠民事业,使发展成果普惠群众;构建安民体系,让稳定和谐成为常态,努力构建"富强河东、和美河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注民生 改善民生 执政理念 地区实践 临沂市河东区
下载PDF
大众体育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汤晓茵 《体育科技》 2015年第4期84-86,92,共4页
通过对大众体育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现状、功能与作用、发展对策与路径等问题的深度剖析,提出了大众体育与民生,大众体育与社会和谐相互倚重的融合观点。
关键词 大众体育 改善民生 和谐发展
下载PDF
改善民生、强化治理,深入推进社会改革与发展——2013/2014年上海社会形势研究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金海 陈群民 《科学发展》 CAS 2014年第1期37-44,共8页
2013年,上海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总方针,进一步加大社会建设力度,社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有力地支撑了城市创新转型和全球城市建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新一轮全面改革的大幕,展望2014年,上海经济增长仍将保持中... 2013年,上海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总方针,进一步加大社会建设力度,社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有力地支撑了城市创新转型和全球城市建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新一轮全面改革的大幕,展望2014年,上海经济增长仍将保持中速水平,社会改革和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与困难仍然较多。为此,迫切要求上海更加重视社会建设,既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又要强化社会治理,更要锐意改革,完善基本制度体系,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改善民生 社会治理 改革发展
下载PDF
探究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蓟红 《价值工程》 2015年第3期318-319,共2页
本文就对社会保障在档案管理方面法制化的建设现状加以分析,对社会化保障管理档案法制化建设路径加以推进。
关键词 社会保障 改善民生 建设法制化
下载PDF
改善民生: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羽新 韦国友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7,76,共4页
改善民生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仍然存在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保障不足这一问题。劳动是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唯一途径,唯有劳动才能创造社会价值。文章认为,人人必须参加劳动,才能创造社会财富来满足人的生... 改善民生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仍然存在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保障不足这一问题。劳动是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唯一途径,唯有劳动才能创造社会价值。文章认为,人人必须参加劳动,才能创造社会财富来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重视劳动价值有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应该做到:有劳动能力的每一个人都要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并且因此实现自身的劳动价值;政府和社会要努力实现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够就业;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原则,让每一个劳动者充分享受他的劳动价值;弱化资本的功能,以劳动为杠杆,推动社会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民生 人的生存与发展 劳动价值
下载PDF
中西部贫困地区政府改善民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艳 《科技创业月刊》 2010年第6期88-89,共2页
改善民生是政府的职责,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民生问题十分突出,而各级地方政府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却由于各种原因严重不足。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支出导向,构建科学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公众参与的主体多元化... 改善民生是政府的职责,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民生问题十分突出,而各级地方政府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却由于各种原因严重不足。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支出导向,构建科学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公众参与的主体多元化评估机制,提出了如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促进民生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民生 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
下载PDF
改善民生与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基于湖南省的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有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1081-1086,共6页
改善民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当前农民最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鲜明直接的体现。在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切入点,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解决农民的具体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改善民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当前农民最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鲜明直接的体现。在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切入点,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解决农民的具体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牢固树立民生至上执政理念,竭力解决和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全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大力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民生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下载PDF
以改善民生为利益机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5
作者 孟雅琼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8,共4页
利益机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改善民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利益机制。以改善民生为利益机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关注民生需求,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增强人民群... 利益机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改善民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利益机制。以改善民生为利益机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关注民生需求,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增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的物质基础;必须把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同宣传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才能促使民众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价值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民生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利益机制
下载PDF
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路径:以改善民生为基调 被引量:42
16
作者 宫晓霞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108,共7页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经济事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持续下降,与此同时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相应增加,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相比较,我国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经济事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持续下降,与此同时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相应增加,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相比较,我国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方面的支出仍然偏少。因此,为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压缩的公共服务支出和减少竞争性领域投资后增加的财政资金的一定比例用于民生领域,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财政支出结构 教育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
下载PDF
民生视域中发展乡村节庆体育的价值研究——以广西融水系列坡会群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应华 《安徽体育科技》 2011年第6期60-61,74,共3页
采用田野调查、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乡村节庆体育在改善民生中的价值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认为,乡村节庆体育除担负起提高人力资源水平、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价值之外,更有着增强民主意识和... 采用田野调查、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乡村节庆体育在改善民生中的价值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认为,乡村节庆体育除担负起提高人力资源水平、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价值之外,更有着增强民主意识和维护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节庆体育 改善 民生 价值
原文传递
对适当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立人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88,共3页
"十二五"规划纲要和2011年计划中的亮点之一是适当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这不是后退而是更好地前进,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扩大内需、遏制通货膨胀、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创新型... "十二五"规划纲要和2011年计划中的亮点之一是适当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这不是后退而是更好地前进,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扩大内需、遏制通货膨胀、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创新型经济和改善民生。实现这个目标有若干难点,其中包括"三农"问题等,这些问题都需统筹安排,政府和公众都要有克服各种困难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发展方式 “十二五”规划纲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
下载PDF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民生思想探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林祖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0,共6页
习近平的民生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与超越,是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习近平的民生思想内容丰富,强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改善必须制度化和科学化;加快发展是民... 习近平的民生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与超越,是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习近平的民生思想内容丰富,强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改善必须制度化和科学化;加快发展是民生改善的重要保证;必须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强调注重生态的民生观;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必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习近平的民生思想特点鲜明,具有时代性、人民性和创新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民生思想改善民生
原文传递
产业能力、政府治理能力与区域协调发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萍 刘子平 吴振方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7-114,共8页
本文从主体功能实现和民生发展改善两个角度界定区域协调发展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我国30个省份2012~2018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省际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基于测算结果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产业发展能力和... 本文从主体功能实现和民生发展改善两个角度界定区域协调发展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我国30个省份2012~2018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省际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基于测算结果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产业发展能力和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能力和治理能力都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显著影响因素,产业能力主要作用于区域主体功能实现,而治理能力对民生发展的影响更加明显;但由于地方发展目标与全国主体功能定位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地方政府推动的产业发展并未对区域主体功能实现产生积极的间接效应。此外,人力资本积累、城镇化和金融发展都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积极因素,而企业所有制情况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因而,应统筹推进区域产业发展,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教育、城镇化和现代金融,推进国企民企双轮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能力 治理能力 主体功能实现 民生改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