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为“隐含作者”? 被引量:123
1
作者 申丹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隐含作者"是韦恩·布思在《小说修辞学》(1961)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四十多年来,这一概念在国际叙事研究界被广为阐发应用,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貌似简单的概念,实际上既涉及作者的编码又涉及读者的解码,涵盖了... "隐含作者"是韦恩·布思在《小说修辞学》(1961)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四十多年来,这一概念在国际叙事研究界被广为阐发应用,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貌似简单的概念,实际上既涉及作者的编码又涉及读者的解码,涵盖了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然而西方学界却对之加以"单向"的理解,这引起了不少争论和混乱。西方学界的误解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布思本人在近作中对这一概念自相矛盾的论述。本文追根溯源,阐明这一概念的实质内涵,探讨其在历史上不同走向的变义,旨在纠正误解,梳理混乱,以便更清晰地看到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更准确地把握作者、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思 隐含作者 双重关注 历史变义 现实意义
原文传递
隐含作者、叙事结构与潜藏文本——解读肖邦《黛西蕾的婴孩》的深层意义 被引量:39
2
作者 申丹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0-110,共11页
学界倾向于对某一作者(尤其是其意识形态立场)形成某种固定的看法,这种定见构成一种阐释陷阱,影响对同一作者不同作品之间差异的认识,而这种差异往往是潜藏文本或深层意义的重要载体。由于对凯特·肖邦不同作品之间的差异性缺乏认识... 学界倾向于对某一作者(尤其是其意识形态立场)形成某种固定的看法,这种定见构成一种阐释陷阱,影响对同一作者不同作品之间差异的认识,而这种差异往往是潜藏文本或深层意义的重要载体。由于对凯特·肖邦不同作品之间的差异性缺乏认识,西方学界将她的《黛西蕾的婴孩》解读为反奴隶制和父权制的作品。然而,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其潜藏文本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呈相反走向的种族政治,这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表层的种族政治,甚至在某种意义上置换了性别政治。若要挖掘作品的潜藏文本,我们不妨首先尽量抛开成见,对作品的叙事结构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判断这一作品本身的隐含作者,然后再考察隐含作者与历史语境中真实作者的关联以及同一作者笔下不同隐含作者之间的关联,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批评的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作者 叙事结构 阐释定见 表面文本 潜藏文本
原文传递
凡人的异类 离散的尽头——台湾“眷村文学”两代人的叙述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错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62,共14页
所谓眷村,只是一个笼统名词,它表示国民党军队自大陆撤退台湾后,许多士兵和眷属聚居在散落于全省各地军人的村子里。实质上它们的存在,代表了自中国大陆离散飘流后的一种异乡暂顿。暂顿久后又成为另一种永远家乡。但初期未融入本土... 所谓眷村,只是一个笼统名词,它表示国民党军队自大陆撤退台湾后,许多士兵和眷属聚居在散落于全省各地军人的村子里。实质上它们的存在,代表了自中国大陆离散飘流后的一种异乡暂顿。暂顿久后又成为另一种永远家乡。但初期未融入本土之前,许多人更是一生异乡人,无法融入,他们扮演了“外来者”的异类角色。在文学上,造成一种奇诡的文化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作者 隐含读者:眷村 样品作用:恋物
原文传递
论小说作者与隐含作者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建军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3-107,共5页
布斯等学者提出的“隐含作者”的概念有否定作者介入小说的倾向。事实上,真实作者是小说中的客观存在,是在作者与读者的精神交流中具有主宰意义的因素,因此,不能用隐含作者取代、否定真实的作者。
关键词 作者 隐含作者 小说 布斯 作者形象
原文传递
论《洛丽塔》的叙事策略与隐含作者的建构 被引量:11
5
作者 汪小玲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76,共5页
美国小说理论家布思认为,小说隐含作者的建构依靠的是读者对作品的理解,而其中小说叙述者的作用往往不容忽视。从叙述者出发,读者才有可能对隐含作者的意图、立场、观点、态度甚至价值观进行推断。本文详细分析了小说《洛丽塔》的叙事策... 美国小说理论家布思认为,小说隐含作者的建构依靠的是读者对作品的理解,而其中小说叙述者的作用往往不容忽视。从叙述者出发,读者才有可能对隐含作者的意图、立场、观点、态度甚至价值观进行推断。本文详细分析了小说《洛丽塔》的叙事策略,通过探讨小说中可靠的和不可靠的叙述者的叙事特点,论证其在建构小说的隐含作者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丽塔》 隐含作者 叙事策略 可靠的叙述者 不可靠的叙述者
原文传递
“隐含作者”:中国的研究及对西方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申丹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29,156,共13页
作为叙事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布思1961年提出的'隐含作者'在中国叙事研究界得到广泛关注,成为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有的中国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认识超越了西方学者,通过在国际一流期刊发声,帮助纠正西方学者的错误理解,在西方学... 作为叙事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布思1961年提出的'隐含作者'在中国叙事研究界得到广泛关注,成为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有的中国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认识超越了西方学者,通过在国际一流期刊发声,帮助纠正西方学者的错误理解,在西方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布思为何会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提出'隐含作者',认清其深层逻辑。然后考察:一、'隐含作者'在中国受到的批评,以此来看中西作者观各自的长处、局限性和互补性;二、'隐含作者'在中国得到的肯定、阐发和运用,以此来看这一概念的现实意义;三、介绍中国学者的研究对西方学界的反向影响,并探讨如何增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作者 历史语境 深层逻辑 中国的研究 反向影响
原文传递
文本“过度阐释”及其历史语境分析——从《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反犹倾向”谈起 被引量:12
7
作者 林斌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2-37,共6页
在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卡森·麦卡勒斯(1917~1967)是一位成就突出的现代南方女作家。发表于1943年的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被誉为麦卡靳斯的一部扛鼎力作,其故事情节已经广为熟知,然而作品问世后的一段插曲却多半鲜为人知:作... 在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卡森·麦卡勒斯(1917~1967)是一位成就突出的现代南方女作家。发表于1943年的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被誉为麦卡靳斯的一部扛鼎力作,其故事情节已经广为熟知,然而作品问世后的一段插曲却多半鲜为人知:作者曾因"反犹倾向"的指控而一度遭受精神折磨。从《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反犹倾向"谈起,尝试对文本的"过度阐释"及其特定历史语境作出简要分析,从而加深理解麦卡勒斯的反主流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犹倾向” “过度阐释” 历史语境 作者意图 文本意图 隐含作者 反讽
下载PDF
第一人称叙事与可靠性问题 被引量:13
8
作者 邵锦娣 周苹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4-87,共4页
讲故事人有时代表隐含作者的价值观和道德信仰 ,他是隐含作者戴的面具和传声筒 ,是可靠叙事人。但有时隐含作者让受述人与第一人称叙事人享有共知信息 ,使某些人物处于弱势 ,叙事产生戏剧反讽 ,叙事人有讽刺性质。而当隐含作者让叙事人... 讲故事人有时代表隐含作者的价值观和道德信仰 ,他是隐含作者戴的面具和传声筒 ,是可靠叙事人。但有时隐含作者让受述人与第一人称叙事人享有共知信息 ,使某些人物处于弱势 ,叙事产生戏剧反讽 ,叙事人有讽刺性质。而当隐含作者让叙事人在讲故事的同时无意中暴露自己的各种短处成为不可靠叙事人时 ,隐含作者就具有讽刺性质。第一人称叙事人难免孤陋寡闻 ,但他和读者近距离交流 ,使读者领略尘封久远的历史。第一人称的有限性被隐含作者用来挖掘与叙事人之间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反讽 隐含作者 第一人称叙事 可靠性 叙述者 小说 文学理论
下载PDF
翻译批评的叙事学视角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晓梅 吕俊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56,F0004,共5页
翻译批评作为一种批评者主体意识对于文本客体的认知和判断,难以避免由于主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所导致的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叙事学理论引入翻译批评,在进行文本分析的过程中构建出相对稳定的隐合作... 翻译批评作为一种批评者主体意识对于文本客体的认知和判断,难以避免由于主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所导致的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叙事学理论引入翻译批评,在进行文本分析的过程中构建出相对稳定的隐合作者和隐含读者,以确立相对客观的文本规范与价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叙事学 意图谬见 隐合作者
原文传递
西方叙事学界的“隐含作者”之争述评——兼纪念韦恩·布思去世两周年 被引量:7
10
作者 尚必武 胡全生 《山东外语教学》 2007年第5期6-13,共8页
2005年10月10日,叙事理论的巨擘韦恩·布思悄然离去。西方文学批评界在相继痛失爱德华·赛义德、雅克·德里达之后,再度陷入丧失旗手人物的苦楚之中。固毋庸言,初步奠定起布思在文论界声名的乃是《小说修辞学》一书。就... 2005年10月10日,叙事理论的巨擘韦恩·布思悄然离去。西方文学批评界在相继痛失爱德华·赛义德、雅克·德里达之后,再度陷入丧失旗手人物的苦楚之中。固毋庸言,初步奠定起布思在文论界声名的乃是《小说修辞学》一书。就是在这部被誉为“小说美学的里程碑”中,布思首次提出了“隐合作者”这一概念,给文论界吹来一缕清风的同时,也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争论。本文拟在探讨隐合作者的含义与提出缘由的同时,对国外学者关于这一概念的争论加以全面梳理,并分析他们争论的焦点和实质。本文认为在文学批评实践中,隐合作者依然具有其存在的必要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思 隐含作者 争论 叙事学
下载PDF
班昭《女诫》再解读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峨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736-738,共3页
《女诫》是一篇写给“诸女”的“家训”。由于“家训”类作品“拟想读者”对于作者的价值选择形成了强有力的制约,这类作品往往倾向于强调个人对社会规范的顺应,以教导子女全身远祸。因此,这类作品不可能表达作者的理想人格。把《女诫... 《女诫》是一篇写给“诸女”的“家训”。由于“家训”类作品“拟想读者”对于作者的价值选择形成了强有力的制约,这类作品往往倾向于强调个人对社会规范的顺应,以教导子女全身远祸。因此,这类作品不可能表达作者的理想人格。把《女诫》当作女教的圣典是对这部作品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想读者 隐含作者 误读
下载PDF
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隐性艺术家形象——兼论“隐性艺术家”与“隐含作者”的差异 被引量:10
12
作者 汪余礼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34,共7页
在作品中置入"隐性艺术家"是莎士比亚创作悲剧的一个重要技巧。在莎翁四大悲剧中,都存在隐性艺术家形象,且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魔鬼艺术家,他们在剧中往往扮演着制造危机、煽风点火、压榨人心的角色;另一类是自由艺术家,他... 在作品中置入"隐性艺术家"是莎士比亚创作悲剧的一个重要技巧。在莎翁四大悲剧中,都存在隐性艺术家形象,且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魔鬼艺术家,他们在剧中往往扮演着制造危机、煽风点火、压榨人心的角色;另一类是自由艺术家,他们往往具有高度的超越性,在重重困境中坚守理想,不惧死亡,想方设法去实现理想。这些隐性艺术家在作品中的主要功能是暗暗引导作品实现艺术的本质或作家的创作意图。从理论层面来看,这里所谓"隐性艺术家"不同于韦恩·布斯提出的"隐含作者",他(她)不是作者的理想化自我,也不是作者"所选择的东西的总和",而只是作品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隐性艺术家"之所以会存在,根源在于艺术作品不只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是现实生活、作者自我、审美形式三维耦合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隐性艺术家 隐含作者
原文传递
女性文学主体性论纲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玲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共6页
作为确立女性文学内涵的女性主体性,应是专指隐合作者的女性主体性,而非作品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性或叙述者的主体性;而且,此种主体性别除了霸权,因而实际上是一种主体间性。女性文学应该在女性隐含作者与作品中男性人物、女性人物之间建... 作为确立女性文学内涵的女性主体性,应是专指隐合作者的女性主体性,而非作品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性或叙述者的主体性;而且,此种主体性别除了霸权,因而实际上是一种主体间性。女性文学应该在女性隐含作者与作品中男性人物、女性人物之间建立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在目的论层面上,女性文学应该能够守护男女两性的本真存在、追问可能生活的维度,因而能够超越现代性反思语境中的怨恨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学 主体性 对话 隐含作者
下载PDF
论小说阅读中“隐含作者”的建构 被引量:6
14
作者 佘向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1-154,共4页
"隐含作者"是隐含在文本中的作者的"第二自我",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建构其艺术生命。在小说阅读中,一方面,读者要以识别叙述者为突破口,着眼于文本的整体语境,通过辨识叙述者的可靠性而完成对隐含作者的审美建构。另... "隐含作者"是隐含在文本中的作者的"第二自我",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建构其艺术生命。在小说阅读中,一方面,读者要以识别叙述者为突破口,着眼于文本的整体语境,通过辨识叙述者的可靠性而完成对隐含作者的审美建构。另一方面,由于隐含作者与现实作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读者还必须结合作者的创作语境予以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阅读 隐含作者 叙述可靠性 创作语境
下载PDF
译者——与隐含作者心灵契合的隐含读者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晓梅 吕俊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67,共8页
本文以小说文本为例,剖析了作品中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的涵义及其对于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理想的译者应当将自己放在隐含读者的位置,充分地尊重、认识并传递隐含作者的形象,从而在译作中再现出作品的叙事风格和价值标准。
关键词 小说翻译 隐合作者 隐含读者
原文传递
不可靠的叙述者:《喧哗与骚动》中的杰生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榕 《菏泽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4-47,共4页
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的叙述者之一杰生在价值观、道德观等原则上与作品的隐含作者有很大的分歧,被看作是不可靠的叙述者。然而叙述者的不可靠性是理解小说《喧哗与骚动》的关键之一。事实上,小说叙述者的可靠性和叙述风格极大地... 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的叙述者之一杰生在价值观、道德观等原则上与作品的隐含作者有很大的分歧,被看作是不可靠的叙述者。然而叙述者的不可靠性是理解小说《喧哗与骚动》的关键之一。事实上,小说叙述者的可靠性和叙述风格极大地影响着读者对小说整体的反映。尽管杰生的不可靠叙述给读者的阅读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它赋予了小说新的解读层面,引起了读者对小说文本和作者意图的极大关注,对于小说主题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者 可靠性 隐合作者
下载PDF
作者、隐含作者与角色设置——论穆旦的《诗八首》
17
作者 姜玉琴 《文学与文化》 2024年第1期31-40,共10页
《诗八首》是一组互为勾连与演绎的爱情诗,但是这组爱情诗与现实生活中的情感逻辑并不吻合,却与西方的宗教哲学逻辑互为一致。这说明穆旦在创作这组诗歌时,并没有考虑所谓爱情的真实性问题,相反他是从西方的某种宗教哲学理念出发,为人... 《诗八首》是一组互为勾连与演绎的爱情诗,但是这组爱情诗与现实生活中的情感逻辑并不吻合,却与西方的宗教哲学逻辑互为一致。这说明穆旦在创作这组诗歌时,并没有考虑所谓爱情的真实性问题,相反他是从西方的某种宗教哲学理念出发,为人们构筑了一个现代爱情故事模本。因此,《诗八首》与其说是抒情的,不如说是叙述的,即穆旦借叙述西方的某些现代思想之机,对一直偏重于抒发主观情感的中国诗歌予以理性化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作者 隐含作者 角色设置 《诗八首》
下载PDF
士大夫的异域妙想记--论张德彝《航海述奇》中的不可靠叙述
18
作者 张慧佳 黄蓉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0-116,共7页
作为近代第一批由清政府派遣赴西方游历、接触西方文化的士大夫代表,张德彝在《航海述奇》中对西方的文化礼制、政治制度、工业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的记述,这使得同治初年对遥远国度不甚了了的中国人大开眼界。然而,受到思想认知、知识体... 作为近代第一批由清政府派遣赴西方游历、接触西方文化的士大夫代表,张德彝在《航海述奇》中对西方的文化礼制、政治制度、工业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的记述,这使得同治初年对遥远国度不甚了了的中国人大开眼界。然而,受到思想认知、知识体系、社会历史情境等因素的影响,作为“隐含作者”的张德彝在事实/事件轴、知识/感知轴及不定式视角三个层面出现了错误或不充分的报道、判断与解读,从而构成了不可靠叙述。结合不可靠叙述理论考察张德彝的《航海述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以张德彝为代表的晚清士大夫群体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海述奇》 张德彝 不可靠叙述 隐含作者
下载PDF
新闻不可能是“不可靠叙述”:一个符号修辞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毅衡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6,63,共9页
不可靠叙述,是叙述学最关键的问题,有关问题却辩论了60年没有辨清。其中最令人困惑的,是"事实性"叙述(历史、新闻、广告、预言等)能不能不可靠?叙述不可靠是叙述者与隐含作者在意义与道德上的距离,而不是叙述与"客观事实... 不可靠叙述,是叙述学最关键的问题,有关问题却辩论了60年没有辨清。其中最令人困惑的,是"事实性"叙述(历史、新闻、广告、预言等)能不能不可靠?叙述不可靠是叙述者与隐含作者在意义与道德上的距离,而不是叙述与"客观事实"的距离。隐含作者是作者人格的替代,而事实性叙述的叙述者与隐含作者人格合一。因此,事实性叙述只可能不真实,或不可信,却不可能"不可靠"。这是符号修辞学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性 隐含作者 叙述者 符号叙述学 广义叙述学
下载PDF
“双重认知轨道”:认知文化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被引量:5
20
作者 申丹 《英语研究》 2020年第1期31-40,共10页
自20世纪90年代认知转向以来,文学中的认知成为热门话题,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人关注这样一种认知文化现象:在某种文化环境中,信息发出者有意提供两条认知轨道:第一条能达到正确理解,第二条则通向错误理解。信息发出者迫于文化力量的压力,... 自20世纪90年代认知转向以来,文学中的认知成为热门话题,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人关注这样一种认知文化现象:在某种文化环境中,信息发出者有意提供两条认知轨道:第一条能达到正确理解,第二条则通向错误理解。信息发出者迫于文化力量的压力,诱导受众沿着第二条轨道走,在错误理解的掩护下,使不被文化语境所容的理论概念或文学作品能够面世和生存。就理论概念而言,布思提出的“隐含作者”为研究这种认知现象提供了典型例证。在排斥作者的学术氛围中,布思通过“首因效应”、隐喻与字面意义的并置、重解码轻编码等手段对“隐含作者”进行认知伪装。学者们普遍沿着布思铺设的错误认知轨道前行,在推理和关联过程中,屏蔽了通向正确理解的相关信息。在文学创作中,也有一些作者迫于文化语境的压力,有意提供两种认知可能性,在情节发展层面进行认知伪装,对读者加以认知误导。这种复杂的认知现象既对现有认知研究模式构成了挑战,又为认知文化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认知轨道 文化环境 隐含作者 认知误导 挑战和机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