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与内一外群体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沛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8-180,共3页
采用间接测量方法分别探讨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与内一外群体效应。实验结果表明 :( 1)内隐刻板印象是存在的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意识内隐影响的表现 ;( 2 )刻板印象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 3)刻板印象表现出强烈的“内一外群体效应”
关键词 刻板印象 内隐效应 内-外群体效应 实验研究 自尊 社会心理学
下载PDF
心理疾病内隐污名:来自单类内隐联想测验的证据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晓刚 黄希庭 +1 位作者 陈瑞君 章麟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2-276,共5页
以6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三个独立的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考察心理疾病内隐污名的构成及其内隐效应。结果发现:(1)在认知评价、情感反应、行为倾向及其三者合并的4个SC-IATs中,被试在相容任务上的反应时均显著快于不相容任务;(2)总... 以6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三个独立的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考察心理疾病内隐污名的构成及其内隐效应。结果发现:(1)在认知评价、情感反应、行为倾向及其三者合并的4个SC-IATs中,被试在相容任务上的反应时均显著快于不相容任务;(2)总的SC-IAT和三个独立SC-IAT的内隐效应显著;(3)65.27%的被试的内隐效应值大于0,表现出对心理疾病患者负面的内隐态度;(4)研究采用的心理疾病内隐污名SC-IAT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研究表明,被试倾向于将心理疾病与消极词联结在一起,心理疾病污名的内隐效应显著;心理疾病内隐污名包括自动化的负面认知、消极情感反应和歧视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疾病 内隐污名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效应
下载PDF
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信息的内隐效应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沛 孙连荣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0-542,528,共4页
尝试采用以图片为实验材料及不同步骤的IAT程序测量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及其操作强度。结果表明:(1)广告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具有很强的内隐效应;(2)高刻板化程度者具有更强的内隐性别刻板效应;(3)当刺激材料为图片时,不同的IAT... 尝试采用以图片为实验材料及不同步骤的IAT程序测量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及其操作强度。结果表明:(1)广告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具有很强的内隐效应;(2)高刻板化程度者具有更强的内隐性别刻板效应;(3)当刺激材料为图片时,不同的IAT程序测得的内隐性别刻板效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性别刻板印象 内隐效应 内隐操作强度
下载PDF
大学生对创业失败的内隐污名效应 被引量:8
4
作者 孙珂 丁桂凤 古纯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9-394,共6页
目的:创业失败是指创业绩效持续降低直至企业倒闭的过程,本研究试图分析大学生对于创业失败是否具有显著的内隐污名效应。方法:以一个班的64名大学生为被试,运用传统的内隐联想测验(IAT)法计算创业失败内隐污名的总D值和3个维度(认知评... 目的:创业失败是指创业绩效持续降低直至企业倒闭的过程,本研究试图分析大学生对于创业失败是否具有显著的内隐污名效应。方法:以一个班的64名大学生为被试,运用传统的内隐联想测验(IAT)法计算创业失败内隐污名的总D值和3个维度(认知评价、情感反应和行为倾向)上的D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0为标准,分析被试在总D值和3个维度D值上的差异,分析4个D值是否在性别和有无创业经历上存在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被试在相容和不相容两类任务上的反应时差异;通过相关分析,检验大学生创业失败内隐污名联想测验工具的可靠性。结果:大学生创业失败内隐污名的总D值以及认知评价、情感反应和行为倾向3个D值均数都大于0;被试在相容任务上的反应时均低于不相容任务(均P<0.001);创业失败内隐污名测量工具的分半信度和内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7和0.82。结论:本样本大学生对于创业失败具有内隐污名效应,即在内隐层面上对于创业失败者存在负面认知,伴有明显的消极情感体验,并表现出歧视行为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失败 内隐污名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效应
下载PDF
性诉求广告内隐态度与内隐效果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江波 彭彦琴 芮玲芝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69-971,共3页
本实验用内隐联想测验来研究受众对性诉求广告的内隐态度及其内隐效果,同时从卷入程度与商品性感相关程度两个维度来分析不同商品的广告中性诉求元素运用的作用是否有差异。研究发现:性诉求组广告的内隐评价及其内隐效果均高于非性诉求... 本实验用内隐联想测验来研究受众对性诉求广告的内隐态度及其内隐效果,同时从卷入程度与商品性感相关程度两个维度来分析不同商品的广告中性诉求元素运用的作用是否有差异。研究发现:性诉求组广告的内隐评价及其内隐效果均高于非性诉求组,并且差异显著;不同卷入程度商品的广告,在内隐态度上性诉求元素运用作用差异显著,内隐效果上差异不显著;不同性感相关程度商品的广告,在内隐态度和内隐效果上性诉求元素运用作用差异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诉求广告 内隐态度 内隐效果 卷入程度 商品性感相关度
下载PDF
军校学员忠诚评价的内隐效应及外显测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柳雪荣 詹雨 +5 位作者 李威 张李斌 赵梦雪 高鑫艳 陈志毅 冯正直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08,共6页
目的 探索军校学员内隐忠诚与外显忠诚的相关关系及其特异性,为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个体忠诚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方法 使用E-Prime2.0参照经典内隐联想范式编制内隐联想-忠诚测验对64名军校学员进行内隐忠诚测验,同时使用《中国... 目的 探索军校学员内隐忠诚与外显忠诚的相关关系及其特异性,为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个体忠诚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方法 使用E-Prime2.0参照经典内隐联想范式编制内隐联想-忠诚测验对64名军校学员进行内隐忠诚测验,同时使用《中国军人忠诚量表》进行外显忠诚测量。结果 (1)军校学员忠诚评价的内隐效应显著,即均倾向于认为自我的忠诚高,非自我的忠诚低。(2)外显忠诚测评发现:军校学员被试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得分最高(4.79±0.34),对职业的忠诚次之(4.38±0.53),对单位及领导的忠诚相对较低(4.03±0.83)。在忠诚的3个维度上,规范忠诚水平最高,继续忠诚得分较低。(3)军人内隐忠诚与外显测量结果显示: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r=-0.030,P=0.823)、对职业的忠诚(r=-0.047,P=0.728)、对单位的忠诚(r=0.050,P=0.710)、对领导的忠诚(r=0.043,P=0.749)相关均不显著。结论 军校学员忠诚评价的内隐效应显著,且外显测量的忠诚与内隐忠诚之间无显著相关,不能够通过单一的外显测量去判断他们的忠诚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诚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效应 军校学员
下载PDF
集体记忆促进内隐中华民族认同:基于SC-IAT任务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立鹏 张利平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1,共9页
中华民族认同不仅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与社会群体适应,更是表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效果的关键。研究旨在探索集体记忆对中华民族认同的促进作用,通过自编集体记忆文本材料对集体记忆进行唤起,采用单侧的内隐联想测验对个体内隐的中... 中华民族认同不仅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与社会群体适应,更是表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效果的关键。研究旨在探索集体记忆对中华民族认同的促进作用,通过自编集体记忆文本材料对集体记忆进行唤起,采用单侧的内隐联想测验对个体内隐的中华民族认同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被试的内隐中华民族认同水平较高,联结中华民族和积极词汇(相容任务)时的反应更快和正确率更高;(2)启动集体记忆的被试表现出更快地处理相容任务和更大的内隐效应D值,表明集体记忆能进一步促进内隐中华民族认同。该结果为促进中华民族认同提供了集体记忆这一有效途径,建议在今后的教育和宣传中融合现代媒体、课堂教学、文化活动等方式唤起集体记忆,加强中华民族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隐效应 共同内群体认同 中华民族认同
原文传递
简式内隐联系测验:测谎工作的新探索
8
作者 丁维龙 刘洪广 周虹宇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实验采用简式内隐联系测验的研究范式,测量无辜组和犯罪组在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下的反应,发现两组被试在不相容任务中的反应均大于相容任务中的反应,且有罪组在两项任务中的按键错误次数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分析发现简式内隐联系测验... 实验采用简式内隐联系测验的研究范式,测量无辜组和犯罪组在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下的反应,发现两组被试在不相容任务中的反应均大于相容任务中的反应,且有罪组在两项任务中的按键错误次数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分析发现简式内隐联系测验在检验被试对案件信息的态度方面具有一定的辨别效果,能较为有效地检测出被试对案件信息认同与否,达到一定的测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式内隐联系测验 测谎工作 内隐态度 内隐效应
下载PDF
军医大学学员坚毅性评价的内隐效应及脑电特征研究
9
作者 胡恒德 黄鹏 +3 位作者 刘权辉 黄荷 刘敏 朱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9期3794-3800,共7页
目的:探寻军医大学学员内隐层面对自我和他人坚毅性评价的特点及脑电特征,为全面、客观的评估个体的坚毅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方法:使用E-Prime2.0参照经典内隐联想范式编制内隐联想-坚毅测验,对100名军医大学学员施测坚毅量表(Gr... 目的:探寻军医大学学员内隐层面对自我和他人坚毅性评价的特点及脑电特征,为全面、客观的评估个体的坚毅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方法:使用E-Prime2.0参照经典内隐联想范式编制内隐联想-坚毅测验,对100名军医大学学员施测坚毅量表(Grit O),选取高、低坚毅水平被试(各20名)进行内隐联想-坚毅测验,并记录脑电,分析两组被试的内隐效应及主要脑电成分。结果:计算内隐效应D值,t检验显示高坚毅组(0.55±0.36)显著低于低坚毅组(0.87±0.49),t=-2.257,P<0.05,Cohen’d=0.74。两组被试均诱发明显的N400和LPP,高坚毅组中N400在任务状态下主效应显著,F(1,17)=8.528,P<0.05,η2=0.334,且在电极位置上主效应显著,F(10,170)=8.207,P<0.001,η2=0.326。LPP在任务状态下主效应显著,F(1,17)=5.471,P<0.05,η2=0.243,且在电极位置上主效应显著,F(10,170)=18.479,P<0.001,η2=0.521;低坚毅组中N400在任务状态下主效应显著,F(1,17)=10.051,P<0.05,η2=0.372,且在电极位置上主效应显著,F(10,170)=8.223,P<0.001,η2=0.326,LPP在任务状态下主效应不显著。结论:1.军医大学学员坚毅性评价的内隐效应显著,即均倾向于认为自我的坚毅性高,他人的坚毅性低,通过问卷法评估坚毅性时应考虑坚毅评价的内隐效应。2.高、低坚毅性军医大学学员坚毅性内隐评价时的主要脑电成分N400、LPP存在差异,N400可作为坚毅性内隐评价符合程度的判断指标。3.内隐效应及N400可以作为对军医大学学员坚毅性评价时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毅 内隐联想测验(IAT) 内隐效应 N400 LPP
原文传递
社会信息归类过程中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1-305,共5页
采用信号检测论和间接测量方法探讨社会信息归类过程中的刻板印象内隐效应。实验结果表明 :⑴范畴启动可以自动激活有关的刻板印象内容 ,说明在很大程度上刻板印象是归类过程的一种必然结果与产物 ;⑵那些在内容上与范畴启动所导致自动... 采用信号检测论和间接测量方法探讨社会信息归类过程中的刻板印象内隐效应。实验结果表明 :⑴范畴启动可以自动激活有关的刻板印象内容 ,说明在很大程度上刻板印象是归类过程的一种必然结果与产物 ;⑵那些在内容上与范畴启动所导致自动的刻板印象激活及其相关内容一致、不一致或相反的建构分别易于出现同化与对比效应 ;⑶在个体水平上 ,通过意识性抑制在短期内很难压制刻板印象的自动激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息归类 刻板印象内隐效应 范畴启动 同化效应 对比效应
下载PDF
知识意义建构目标下的英语课堂评估策略——解析“网络交互模态”的潜性评估效应
11
作者 周文娟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2期98-101,共4页
评估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评估的目的是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不仅为了便于教师把握教学效果,改进施教方法;同时,也为了使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教学评估不仅包括以标准化考试为代表的终结性评估,也包括学... 评估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评估的目的是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不仅为了便于教师把握教学效果,改进施教方法;同时,也为了使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教学评估不仅包括以标准化考试为代表的终结性评估,也包括学习过程评价的形成性评估。试图立足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探讨并揭示基于计算机数码技术的英语课堂网络交互模态潜在的形成性评价作用,以期在网络交互模态的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其形成性评估的潜性效应,这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估 意义建构 英语课堂 网络交互模态 潜性效应
下载PDF
高校研究生对残疾人内隐态度的情景效应 被引量:7
12
作者 丁永斌 王文文 孟崇峥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21,共6页
本研究采用情感错误归因程序(AMP)研究范式,探讨普通高校研究生在不同场景中对残疾人的内隐态度。实验一的结果表明,研究生被试在道德情景中没有表现出对残疾人更为消极的内隐态度。实验二发现,被试在家庭情境中对残疾人群体做出了更为... 本研究采用情感错误归因程序(AMP)研究范式,探讨普通高校研究生在不同场景中对残疾人的内隐态度。实验一的结果表明,研究生被试在道德情景中没有表现出对残疾人更为消极的内隐态度。实验二发现,被试在家庭情境中对残疾人群体做出了更为消极的内隐评价。整个研究表明,研究生对残疾人的内隐态度具有情景效应,容易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情感联结,从而不支持类属性思维自动加工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内隐态度 情景效应 研究生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原文传递
显性大国效应与隐性大国效应的发现与证实——基于中国原木、锯材进口贸易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芳 田明华 赵公民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81,共24页
中国作为原木、锯材进口贸易第一大国,是否存在大国效应?文章基于中国2001-2020年原木、锯材进口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系列模型,借助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Matlab函数拟合与边际价格估算,动态研究中国原木、锯材进口贸易的显性大国... 中国作为原木、锯材进口贸易第一大国,是否存在大国效应?文章基于中国2001-2020年原木、锯材进口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系列模型,借助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Matlab函数拟合与边际价格估算,动态研究中国原木、锯材进口贸易的显性大国效应、隐性大国效应、大国效应的作用区间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中国原木进口贸易的显性大国效应显著,虽然中国锯材进口贸易的显性大国效应具有阶段性与非连续性,整体并不显著,但其隐性大国效应显著,即中国原木、锯材进口贸易均存在大国效应。(2)随着中国原木、锯材进口量的增加,相应产品国际价格的上涨速度也会逐渐放缓。当中国原木月度进口量分别在179.15~250.00万立方米、250.00~300.00万立方米、300.00~350.00万立方米、350.00~704.91万立方米时,价格弹性分别为0.81、0.52、0.24、0.07;当中国锯材月度进口量分别在40.32~60.00万立方米、60.00~100.00万立方米、100.00~265.68万立方米时,价格弹性分别为1.16、0.18、0.04。(3)受大国效应影响,中国原木月度进口量由179.15万立方米增长至704.91万立方米时,由于价格随之上涨会造成约8.21亿美元的额外损失;中国锯材月度进口量由40.32万立方米增长至265.68万立方米时,由于价格随之上涨会造成约7.74亿美元的额外损失。因此,应保持相对平稳的进口规模,通过统筹国内外原木和锯材来源、提升国际市场势力等措施来弱化大国效应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木和锯材进口 显性大国效应 隐性大国效应 作用区间 影响程度
下载PDF
中国胶合板出口贸易存在大国效应吗?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芳 田明华 +2 位作者 温丽琴 赵晓霞 刘诗语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90,共10页
基于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胶合板出口贸易数据,综合运用VAR模型、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加入中国因素前后的国际胶合板价格对比、Matlab函数拟合与边际价格估计等方法展开动态研究,检验中国胶合板出口贸易是否存在显性大国效应或... 基于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胶合板出口贸易数据,综合运用VAR模型、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加入中国因素前后的国际胶合板价格对比、Matlab函数拟合与边际价格估计等方法展开动态研究,检验中国胶合板出口贸易是否存在显性大国效应或隐性大国效应,明确大国效应的作用区间及影响程度,估算大国效应造成的贸易获利减少额;研究发现:虽然中国胶合板出口贸易的显性大国效应不显著,但是存在隐性大国效应;在大国效应作用的样本区间内,中国胶合板月度出口量每增加1%,国际胶合板价格下跌约0.14%;受大国效应影响,中国胶合板月度出口量由57.20万m^(3)增长至84.75万m^(3)时,会使贸易获利减少约2564.70万美元;因此,为弱化大国效应的负面影响,应改变胶合板“以量取胜”的出口扩张模式,以高品质和优品牌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发挥行业协会统一对外议价作用,避免低价恶性竞争行为;通过出口多元化、签订长期合同来稳定胶合板出口价格;在出现大国效应的区间,考虑采取脉动式出口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合板出口 显性大国效应 隐性大国效应 作用区间
下载PDF
内隐方位信息对语言加工中空间关系建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冷英 杨文洁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32-1435,共4页
采用图—词干扰范式探讨内隐方向信息对空间关系构建的影响。实验1探讨被试认读词语是否受内隐方向信息的影响。结果是认读镶嵌在水平线段上的词快于倾斜线段,两者都快于垂直线段,出现内隐方向信息效应。实验2探讨内隐方向信息是否对语... 采用图—词干扰范式探讨内隐方向信息对空间关系构建的影响。实验1探讨被试认读词语是否受内隐方向信息的影响。结果是认读镶嵌在水平线段上的词快于倾斜线段,两者都快于垂直线段,出现内隐方向信息效应。实验2探讨内隐方向信息是否对语言加工中被试建构物体空间关系有影响。结果是内隐方向与语义方向不一致时被试对方向的判断反应时最短,出现了内隐方向与语义方向的交互作用。实验结果总的表明内隐方向信息不仅影响词语认读,还影响句子阅读中空间关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方向信息效应 方位倾斜效应 空间关系
下载PDF
微信影响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准实验研究及启示--基于任务加工分离扩展模型理论
16
作者 张峰峰 安哲锋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第4期67-75,共9页
该研究基于任务加工分离扩展模型理论,通过两个准实验设计发现:(1)高中生浏览微信信息后存在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2)相比“朋友圈、公众号”两个社交服务插件,“群聊”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3)相比“动态”呈现方式,“静态... 该研究基于任务加工分离扩展模型理论,通过两个准实验设计发现:(1)高中生浏览微信信息后存在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2)相比“朋友圈、公众号”两个社交服务插件,“群聊”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3)相比“动态”呈现方式,“静态”呈现方式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4)相比“静态+公众号、静态+朋友圈、动态+群聊”等5种组合形式,“静态+群聊”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基于以上发现,该研究认为,微信可以作为提升记忆水平和学习效果的工具,也可以作为知识载体应用于高中生的日常学习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高中生 内隐记忆效果 准实验 任务加工分离扩展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