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49
1
作者 关达荣 邹康元 张佩芬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状态对种植修复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在牙列缺损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牙周炎患者55例,牙周健康患者58例为对照组,各植入70颗Ankylos种植体。完成修复的3、6和12个月后,观察并记录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状态对种植修复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在牙列缺损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牙周炎患者55例,牙周健康患者58例为对照组,各植入70颗Ankylos种植体。完成修复的3、6和12个月后,观察并记录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边缘骨吸收量等指标,计算种植体的存留率。结果:修复后两组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其中牙周炎组与牙周健康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3个月后分别为0.44±0.15mm和0.41±0.17mm,6个月后1.01±0.20mm和0.93±0.35mm,12个月后1.13±0.25mm和1.10±0.24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内两组间m PLI、m SBI和PD值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过系统牙周治疗病情稳定后,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种植修复后,其短期疗效与牙周健康患者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种植修复 存留率 种植体周围炎 骨吸收
下载PDF
不同冠根比种植单冠修复体短期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7
2
作者 商亚微 何晶 +4 位作者 赵宝红 邓春富 张翀 尚德浩 王丹宁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冠根比的种植单冠修复体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接受种植单冠修复的152例患者,共172枚螺纹状种植体。计算种植体冠根比(crown-root ratio,CRR),将所有种植牙按照CR... 目的评价不同冠根比的种植单冠修复体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接受种植单冠修复的152例患者,共172枚螺纹状种植体。计算种植体冠根比(crown-root ratio,CRR),将所有种植牙按照CRR≤1和1<CRR<2分为两组。统计两组种植牙5年累计存留率,并测量两组种植牙在修复后3个月、1年、2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数值。结果共有5例患者5枚种植体脱落,CRR≤1组和1<CRR<2组种植牙5年累计存留率分别为96.52%和9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种植牙在修复后3个月、1年、2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冠根比的种植单冠修复体5年累计存留率、周围骨吸收量均无明显差异,冠根比CRR≤1和1<CRR<2种植单冠修复体的短期临床效果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冠根比 单冠 累计存留率 骨吸收
原文传递
短种植体和超短种植体在后牙区种植3年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冯培明 牛光良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评价短种植体和超短种植体在后牙区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在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种植病例41例,共植入63颗Bicon种植体,其中34颗为短种植体,29颗为超短种植体,并进行单冠固定修复。通过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短种植体和超短种植体在后牙区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在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种植病例41例,共植入63颗Bicon种植体,其中34颗为短种植体,29颗为超短种植体,并进行单冠固定修复。通过临床观察、X线片检查评估种植体3年存留率。结果:在观察期内,63颗种植体中有3颗种植体脱落,其余60颗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骨结合,经3年临床观察及X线片检查,种植体颈部骨组织稳定,种植存留率达95.2%。其中短种植体存留率为94.1%,超短种植体存留率为96.6%。结论:在3年观察期内,短种植体和超短种植体应用于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临床效果良好,其存留率与传统种植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种植体 超短种植体 后牙区 存留率
下载PDF
牙周炎患者种植义齿修复5年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韩仕斌 王远勤 +2 位作者 左陈启 黄娜 王婷婷 《广东牙病防治》 2011年第8期423-425,共3页
目的比较牙周炎与牙周健康患者牙列缺损行种植修复后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牙列缺损患者44例,共植入种植体80颗,慢性牙周炎患者病情稳定后植入种植体40颗(牙周炎组),牙周健康者植入种植体40颗(牙周健康组),计算2... 目的比较牙周炎与牙周健康患者牙列缺损行种植修复后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牙列缺损患者44例,共植入种植体80颗,慢性牙周炎患者病情稳定后植入种植体40颗(牙周炎组),牙周健康者植入种植体40颗(牙周健康组),计算2组修复后5年种植体的存留率,测量种植体周骨吸收量,对2组的种植体存留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2组种植体周骨吸收量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牙周炎组及牙周健康组种植体5年存留率分别为95.0%、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6,P>0.05)。牙周炎组及牙周健康组种植体周骨吸收量分别为(2.34±0.72)mm、(1.76±0.6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边缘骨吸收显著增加,为种植修复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牙周炎 存留率 种植体周围炎 骨吸收
下载PDF
上颌后牙区不同术式种植修复10年累计存留率及患者相关因素对其成功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燕婷 李悦 +6 位作者 何晶 江鹭鹭 邓春富 张翀 尚德浩 王丹宁 赵宝红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术式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的10年累计存留率及患者相关因素对上颌后牙区不同术式种植修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行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的患者256例(共561颗种植体)... 目的分析不同术式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的10年累计存留率及患者相关因素对上颌后牙区不同术式种植修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行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的患者256例(共561颗种植体)。根据上颌后牙区剩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的不同,分别采用常规种植术(native bone implant,NB)、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internal sinus floor elevation,ISFE)及经上颌窦外侧壁开窗术(lateral sinus floor elevation,LSFE),术后随访3~10年,比较3组的累计存留率。并分析患者相关因素(年龄、性别、糖尿病、吸烟习惯、缺牙原因、种植部位、骨密度)对3组种植体成功率的影响。结果上颌后牙区种植时,采用NB、ISFE、LSFE的种植体累计存留率分别为94.38%、90.13%、95.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作为3组的共同影响因素(P<0.05),降低3组种植体的成功率。骨密度是NB成功率的影响因素(P=0.038),种植体的成功率随骨密度的降低而降低。年龄是ISFE成功率的影响因素(P=0.047),高龄者的种植体成功率较低。结论上颌后牙区种植时,采用不同术式(NB、ISFE及LSFE)的种植体累计存留率无明显差异。糖尿病作为影响上颌后牙区种植的重要预后因素,在术前、术后均应严格控制以提高种植体的长期存留率。在常规种植术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中,高龄者和骨密度低者的种植体成功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后牙区 种植修复 累计存留率
原文传递
自体块状骨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后种植修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滕荣林 赵宇骁 +4 位作者 宋晓萌 丁旭 陈洁 浦丽飞 吴煜农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607-611,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块状骨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完成的自体块状骨移植结合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的病例共30例,植入种植体共81颗。按照自体块... 目的探讨自体块状骨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完成的自体块状骨移植结合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的病例共30例,植入种植体共81颗。按照自体块状骨的供区来源分为颌骨组(16例34颗)和髂骨组(14例47颗)两组,通过临床随访及影像学检查,分别计算并比较其种植体存留率。结果 30例自体块状骨移植结合GBR后骨增量明显且愈合良好,术后均无明显供区并发症。同期或延期种植体植入,经平均7.8个月(4~18个月)骨结合期后,除1例种植体因松动拔除,其余29例均完成永久修复。种植体植入后平均随访期为26个月(9~68个月),植入的81颗种植体在随访期内存留率为98.76%。其中颌骨组升支取骨失败1颗,种植体存留率为97.06%;髂骨组失败0颗,种植体存留率为100%,两者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块状骨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后种植修复,其种植体存留率,较骨量正常情况下的种植修复无明显差异。颌骨与髂骨两种供区的块状自体骨,其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均可取得理想的种植修复临床效果。但颌骨内取骨因避免了第二术区、减少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小等优点,临床上应予以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块状骨 骨量不足 种植体存留率
下载PDF
氧化锆全瓷固定桥对后牙种植修复患者并发症及种植体存留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耿冰 郭楠 许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9期1936-1939,共4页
目的观察氧化锆全瓷固定桥对后牙种植修复患者并发症和种植体存留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后牙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氧化锆全瓷固定桥修复,记录种植体失败数量、存活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成功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年以... 目的观察氧化锆全瓷固定桥对后牙种植修复患者并发症和种植体存留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后牙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氧化锆全瓷固定桥修复,记录种植体失败数量、存活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成功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年以上,平均随访时间(18.2±2.6)月,共修复体35个,种植体87个。三单位固定桥22个,四单位桥12个,五单位桥1个。随访病例中,4个修复体崩瓷,3个修复体出现牙龈肿胀,修复体保留率100%。种植体中,5颗诊断为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种植体保留率100%。崩瓷修复体边缘骨吸收量(0.15±0.04)mm显著低于未崩瓷(0.28±0.12)mm(P<0.05),前磨牙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0.27±0.25)mm与磨牙(0.25±0.19)mm差异无显著性(P>0.05),下颌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0.20±0.15)mm显著低于上颌(0.31±0.28)mm(P<0.05),不同牙类型边缘骨吸收量差异不明显(P>0.05)。不同对牙类型和固定桥位置崩瓷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后牙种植牙采用氧化锆全瓷固定桥修复可行性高,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牙种植 氧化锆 固定桥 并发症 存活率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保髋手术后继发重度骨关节炎 被引量:10
8
作者 曾羿 杨静 +4 位作者 王刚 张荣莹 斯海波 吴元刚 沈彬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37-1542,共6页
目的评价保髋手术后继发重度骨关节炎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的早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21年3月收治的保髋术后... 目的评价保髋手术后继发重度骨关节炎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的早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21年3月收治的保髋术后继发重度骨关节炎并接受THA的25例(31髋)DDH患者临床资料。男1例,女24例;年龄18~65岁,平均43岁。Crowe分型为Ⅰ型8髋,Ⅱ型9髋,Ⅲ型3髋,Ⅳ型11髋。截骨手术距此次THA时间为13~51年,平均31.96年。术前髋关节屈曲活动度(69.31±29.72)°,外展活动度(24.00±14.79)°;Harris评分(45.3±15.5)分。分析患者术后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影像学结果和假体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32个月,平均51个月。1例股骨柄远端出现假体周围骨折;无髋关节脱位、假体周围感染、神经麻痹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屈曲活动度为(109.52±11.17)°,外展活动度为(41.25±5.5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0,P=0.000;t=6.524,P=0.000)。Harris评分为(91.5±4.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11.696,P=0.000);其中优13例,良12例。影像学评估显示,髋臼旋转中心上移0~18 mm,平均6.35 mm;髋臼外展角28°~49°,平均37.74°;臼杯覆盖率为69.44%~98.33%,平均81.04%。所有股骨柄均中立位固定,未见内翻或外翻;未见假体周围骨溶解、透亮线发生;所有假体固定在位,未见松动及移位。截止随访终点,所有患者均未接受翻修手术,假体生存率为100%。结论对于保髋术后继发重度骨关节炎的DDH患者,THA仍是治疗该类患者的金标准,术后患者可迅速恢复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假体的早中期生存率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保髋手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生存率
原文传递
不同角度基台Straumann种植系统行前牙种植修复短期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小璇 刘国强 徐欣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605-608,612,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角度基台用于前牙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来齐河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前牙区种植修复的患者56例,共植入77颗Straumann种植体并完成单冠修复,修复完成后根据选用的基台分为直基台组(49颗... 目的评价不同角度基台用于前牙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来齐河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前牙区种植修复的患者56例,共植入77颗Straumann种植体并完成单冠修复,修复完成后根据选用的基台分为直基台组(49颗)和角度基台组(28颗)。随访6—36个月,分别记录2组种植义齿机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拍摄平行投照X线片测量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采用寿命表法计算两组基台种植义齿的3年累积存留率,应用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score,PES)对上颌前牙区单牙种植修复后软组织的美学效果进行评价。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角度基台组的3年累积存留率为96.4%,直基台组为100%。种植义齿机械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9.1%,两组基台种植义齿的机械并发症发生率及年均骨吸收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论在基线期还是随访期,角度基台组的PES总分均明显低于直基台组(P〈0.05)。结论角度基台与直基台种植义齿修复在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程度及机械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前牙区种植义齿修复采用直基台的临床美学效果要优于角度基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角度基台 红色美学指数 累积存留率
原文传递
92例老年人不翻瓣种植牙修复的5年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秀英 梁立山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通过老年人口腔种植病例的疗效观察,探索老年口腔种植的可行性及规避风险的方法。方法:筛选2003-2005年在中国核工业北京401医院接受种植手术的92例76-82岁的老年病例,其中患脑梗塞8人,帕金森症3人,糖尿病29人,冠心病25人,骨质疏松... 目的:通过老年人口腔种植病例的疗效观察,探索老年口腔种植的可行性及规避风险的方法。方法:筛选2003-2005年在中国核工业北京401医院接受种植手术的92例76-82岁的老年病例,其中患脑梗塞8人,帕金森症3人,糖尿病29人,冠心病25人,骨质疏松症9人。手术方法为不翻瓣法,尽量不采用骨增量手术,尽量减少种植数量。但多数实施骨挤压,骨高度不足者采用短种植体。共植入181颗ITI种植体,植入术后4-6个月均成功地进行覆盖义齿(活动组)和固定义齿(固定组)修复。按成功标准进行分析,总结其5年成功率。观察两组种植体脱落和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情况。结果:5年后181颗种植体中11颗脱落,固定组4颗,活动组7颗(P>0.05),种植体留存率为93.93%。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情况:固定组2颗,活动组45颗(P<0.01)。结论: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法,如不翻瓣技术等,在没有种植绝对禁忌症的情况下,老年人种植修复可以获得较高的成功率。从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是种植体上部修复为覆盖义齿的病例应特别注意定期检查,清洁义齿和种植基桩,以防止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种植 存留率 不翻瓣法
下载PDF
慢性局限型牙周炎患者牙种植修复长期疗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穆郑 朱正宏 +1 位作者 李婷 李琳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36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局限型牙周炎患者经完善的牙周治疗后,再行牙种植修复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1例局部牙缺失、临床曾诊断为慢性局限型牙周炎但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共植入43颗种植体。二期修复负载后随访5年。结果:有4例5颗种植体骨整合失... 目的:观察慢性局限型牙周炎患者经完善的牙周治疗后,再行牙种植修复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1例局部牙缺失、临床曾诊断为慢性局限型牙周炎但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共植入43颗种植体。二期修复负载后随访5年。结果:有4例5颗种植体骨整合失败、拔除,38颗种植体骨整合良好,总成功率为88.37%;需要GBR/ERE技术支持的种植体成功率为76.92%,其他为93.33%。负载5年后,全景片上测量分析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为(1.33±0.22)mm,需要GBR/ERE技术支持的骨吸收量为(1.60±0.30)mm,高于牙周炎轻者的(1.02±0.32)mm。结论:在慢性局限型牙周炎病情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行牙种植修复长期效果良好,但是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影响种植体的成功率及承载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慢性局限型牙周炎 存留率 成功率
下载PDF
种植义齿冠根比与临床并发症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淑兰 郭泽鸿 +1 位作者 宁颖圆 高岩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第9期545-550,共6页
天然牙的冠根比理论已经被口腔医学领域广泛认同,在预测判断天然牙的保留价值、义齿修复时基牙选择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过去几十年中,学者们根据天然牙的冠根比理论,提倡植入尽量长的种植体以提高成功率。然而随着短种植体的应用... 天然牙的冠根比理论已经被口腔医学领域广泛认同,在预测判断天然牙的保留价值、义齿修复时基牙选择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过去几十年中,学者们根据天然牙的冠根比理论,提倡植入尽量长的种植体以提高成功率。然而随着短种植体的应用,种植理念发生了新的变化,种植义齿冠根比(crown-implant ratio,C/I)与并发症的关系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根据循证文献就C/I的概念、C/I与种植体存留率及种植修复临床并发症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并提出建议:虽然目前多数的研究表明C/I与种植体存留率及颈部边缘骨吸收无显著相关性,但可能会增加机械并发症的风险。建议临床种植修复时C/I值尽量小于3,冠长尽量小于15 mm;同时在使用短种植体及超短种植体时,选用增加骨-种植体接触面积的种植体系统,采用联冠或桥等夹板式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短种植体 冠根比 种植体存留率 生物并发症 种植体颈部骨吸收 种植体周围炎 机械并发症 联冠修复
下载PDF
不同冠根比对种植单冠修复体临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邹康元 李树荣 +2 位作者 张佩芬 符镇南 陈觉清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4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种植牙冠根比对种植体生存率、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间52例种植修复的患者,均部分或个别牙缺失,采用延期种植技术,共植入83颗ITI种植体。在种植体完成冠修复时和功能负载3年后分别对种植... 目的探讨种植牙冠根比对种植体生存率、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间52例种植修复的患者,均部分或个别牙缺失,采用延期种植技术,共植入83颗ITI种植体。在种植体完成冠修复时和功能负载3年后分别对种植牙采用标准化X线投照技术,拍摄种植体数字化牙片。利用CliniView6.1.3软件,分别测量计算出种植牙的冠根比与种植体周围骨垂直高度丧失的数值。结果观察期间3例患者4颗种植体失败,种植体的3年累积生存率为95.2%;解剖冠根比平均为(0.99±0.32);临床冠根平均为(1.41±0.33)。不同种植体冠根比之间的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种植体周围骨垂直高度丧失平均值为(-0.64±0.30)mm。按解剖冠根比小于1、1~1.9和大于或等于2将种植体分为3组,骨垂直高度丧失分别为(-0.86±0.25)mm、(-0.46±0.20)mm和-0.11mm,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临床冠根比小于1、1~1.4、1.5~1.9和大于或等于2将种植体分为4组,骨垂直高度丧失量分别为(-1.84±0.84)mm、(-0.77±0.08)mm、(-0.36±0.09)mm和(-0.17±0.05)mm,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牙区种植牙的解剖冠根比或临床冠根比大小没有对种植体生存率和周围骨垂直高度丧失产生影响,冠根比大的种植体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冠根比 生存率 骨高度丧失
原文传递
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与螺丝固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晨晨 刘鑫 唐旭炎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第7期438-442,共5页
目的评估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固位及螺丝固位两种固位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以Straumann骨水平种植体、钴铬支架及钴铬烤瓷修复体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或螺丝固位修复的25例全口或半口无牙颌... 目的评估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固位及螺丝固位两种固位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以Straumann骨水平种植体、钴铬支架及钴铬烤瓷修复体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或螺丝固位修复的25例全口或半口无牙颌患者随访1年、3年、5年,评估粘接和螺丝固位两种固位方式的累计种植体存留率和累计修复体存留率、机械并发症、生物并发症。结果25例患者共植入165颗植体,28副半颌修复体。其中粘接固位组11副,69颗植体;螺丝固位组17副,96颗植体。粘接组累计种植体存留率留率为100%,螺丝组为96.9%;两组累计修复体存留率均为100%;粘接组、螺丝组累计种植体周黏膜炎发生率为23.2%、29.2%,累计种植体周炎发生率分别为6.8%、7.3%;粘接组出现1例崩瓷(n=1/11)、未出现基台螺丝松动,螺丝组发生4例崩瓷(n=4/17)、1例螺丝松动,两组均未出现修复基台折断;两组边缘骨吸收量第1年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3年、第5年螺丝组均高于粘接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改良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SBI)第1年、第3年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5年粘接组mSBI高于螺丝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合理选择适应证时,全口或半口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固位修复和螺丝固位修复均可获得较高的种植体存留率、修复体存留率,但传统钴铬合金支架螺丝固位方式的机械、生物学并发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 螺丝固位 粘接固位 种植固定义齿 边缘骨吸收 种植体黏膜炎 种植体周炎 种植体存留率 机械并发症 生物并发症
下载PDF
悬臂梁式种植固定义齿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震 李影 +3 位作者 陈菲 谢超 宋应亮 李德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评价悬臂梁式种植固定义齿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收集2005-01—2011-06,在我科室采用悬臂梁式种植固定义齿修复58例患者(60个修复体,共103枚种植体)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记录种植体的失败个数、修复体失败个... 目的:评价悬臂梁式种植固定义齿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收集2005-01—2011-06,在我科室采用悬臂梁式种植固定义齿修复58例患者(60个修复体,共103枚种植体)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记录种植体的失败个数、修复体失败个数、边缘骨吸收情况、机械及生物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期内无种植体失败,有3个修复体失败。种植体7年累计存留率100%,修复体7年累计存留率为92.3%。随访期内并未见严重的边缘骨吸收,近悬臂端种植体周边缘骨吸收为(0.08±0.12)mm,远悬臂端种植体周边缘骨吸收为(0.09±0.14)mm。8个修复体(13%)、14枚种植体(14%)发生生物学并发症,11个修复体(18.3%)出现机械并发症。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悬臂梁式种植固定义齿的修复方式临床效果是可靠的,可作为临床种植设计的一个可选方案。因较高的机械并发症,在选择螺丝固位方式时需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义齿 悬臂式修复体 并发症 存留率
下载PDF
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华楠 伊光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在不植骨的情况下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2011年杨思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例上颌磨牙缺失、施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进行修复时和修复完成6个月后种植... 目的:探讨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在不植骨的情况下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2011年杨思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例上颌磨牙缺失、施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进行修复时和修复完成6个月后种植体的存留率,分析人工骨移植在上颌窦内提升术中所起的作用。结果:8例上颌磨牙缺失患者在不植骨的情况下,进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植入XIVE种植体14颗,修复时有1颗种植体因未形成骨结合而取出,修复完成后6个月复诊时,无种植体脱落,种植体存留率达92.9%。结论:不植骨并上颌窦底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6个月内能获得较高的存留率,接近文献报道的植骨并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中种植体的存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内提升术 不植骨 XIVE种植体 植体存留率
下载PDF
牙周炎患者上颌窦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严宁 石艳 +2 位作者 冯力 冯安文 熊小燕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第9期541-545,共5页
目的:对牙周炎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13年7月因上颌后牙缺失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5例,行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43枚,修复后随访观察6~70个月。结果:观察期内... 目的:对牙周炎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13年7月因上颌后牙缺失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5例,行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43枚,修复后随访观察6~70个月。结果:观察期内种植体总留存率97.67%,窦底提升高度≥6mm者种植体留存率为94.44%。42枚种植体成功负载,无松动或脱落。所有牙周炎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未发生上颌窦炎症,曲面断层片显示种植体根尖部与窦底之间可见新骨生成,种植体周围骨整合良好,窦底提升后上颌窦底至牙槽嵴顶的骨量明显增加。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无炎症,牙周探诊龈沟出血指数(SBI)0—1度。结论:对剩余骨高度不足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 牙周炎 同期植入 留存率
原文传递
器官移植患者接受种植治疗时的临床思考
18
作者 汤祎熳 邱立新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97-302,共6页
器官移植为严重器官衰竭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该类人群平均寿命的延长,器官移植患者对缺失牙的修复需求不断增长。种植牙已成为修复缺失牙的首选治疗方法。尽管种植牙在健康成年人中具有很高的成功率,但对器官移植患者来说... 器官移植为严重器官衰竭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该类人群平均寿命的延长,器官移植患者对缺失牙的修复需求不断增长。种植牙已成为修复缺失牙的首选治疗方法。尽管种植牙在健康成年人中具有很高的成功率,但对器官移植患者来说,由于他们移植前患有的全身性疾病和终身需要接受的免疫抑制治疗,进行种植修复的风险会有所增加。本文对器官移植患者口腔种植治疗的特殊性及成功率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论述了对器官移植患者进行种植治疗时如何进行全面评估,以及如何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预防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以期为器官移植患者实施安全有效的种植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口腔种植 免疫抑制剂 种植体留存率
下载PDF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长期存留率及再手术情况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顾宏林 郑晓青 +3 位作者 梁昌详 曾时兴 詹世强 昌耘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4863-4869,共7页
背景: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在中国应用已逾10年,但鲜见其长期存留率及再手术情况报道。目的:观察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长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及装置存留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5月至2013... 背景: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在中国应用已逾10年,但鲜见其长期存留率及再手术情况报道。目的:观察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长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及装置存留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5月至2013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后路减压或椎间盘切除+Wallis手术治疗且随访7年以上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126例,评价手术适应证、术前术后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Oswestry残障指数(ODI)、并发症、再手术及装置存留情况。结果与结论:(1)共103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124.43±11.44)个月,在103例患者中有腰椎管狭窄症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41例,腰椎滑脱症7例;(2)患者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3)患者Wallis并发症发生率为14.5%(15/103),包括假体爆裂、棘突骨折、手术或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复发、伤口感染及术后不明原因腰痛,再手术率为7.8%(8/103);(4)患者5年和10年装置存留率分别为98.1%(101/103)和97.1%(100/103);(5)相比其他诊断疾病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1.7%,10/46)及再手术率(13%,6/46)最高,5年和10年装置存留率最低,分别为95.7%(44/46)和93.5%(43/46);(6)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各种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均可获满意的长期装置存留率及良好临床疗效,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较高、装置存留率较低,故此类患者应慎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 WALLIS 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存留率 再手术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短种植体随访7~9年的临床疗效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晶晶 毛卫华 +2 位作者 余正荣 魏洪武 郭水根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评估短种植体的长期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留存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178例,共植入Bicon短种植体(植体长度≤6 mm)334颗。观察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修复设计、... 目的:评估短种植体的长期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留存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178例,共植入Bicon短种植体(植体长度≤6 mm)334颗。观察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修复设计、短种植体留存率及并发症,分析短种植体失败的原因。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96±17)个月,在观察期内有20颗种植体失败,1颗发生机械并发症,6颗发生生物并发症。基于种植体和患者的分析,短种植体的9年累积留存率分别为94.0%(5年以上的留存率达96.4%)和90.4%。短种植体的留存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是否采用特殊术式以及对颌牙类型无相关性(P<0.05);吸烟与牙周炎是短种植体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使用联冠修复及单冠修复的短种植体之间的留存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骨相较于上颌骨有更高的留存率(P<0.05)。结论:在标准的临床方案以及操作下,对骨量不足的患者可采用短种植体种植方案,以缩短种植修复周期,避免复杂的骨增量术式,获得良好的中远期临床疗效。采用短种植体进行种植修复,需严格控制影响短种植体留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种植体 留存率 回顾性研究 失败 Bicon种植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