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阮朝时期越南古典园林探索——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杜谦·陈 玛丽亚·伊格纳提瓦 罗桑格拉·特诺里奥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5期44-59,共16页
本文通过研究历史文献、绘画和现存园林,探讨了越南阮朝时期(1802-1945)建造的古典园林的类型和特点。依据研究结果,作者将越南古典园林划分为两类:皇家园林和皇家陵园。研究通过大量对比明清时期的中国园林实例,认为越南园林受到中国... 本文通过研究历史文献、绘画和现存园林,探讨了越南阮朝时期(1802-1945)建造的古典园林的类型和特点。依据研究结果,作者将越南古典园林划分为两类:皇家园林和皇家陵园。研究通过大量对比明清时期的中国园林实例,认为越南园林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并展现出许多与中国园林相似的特点与元素。园林布局、亭台楼阁的建筑风格、假山、水体、桥梁等园林元素,以及植物材料的运用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但又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园主的喜好进行了调整。例如,二者在水景、桥梁、植物品种、石材等元素的排布和设计上都有所不同。深入了解越南古典园林的文化意义和独特性有助于促进相关保护和修复工作。通过剖析和比较中国和越南园林的设计思想,本研究揭示了东亚园林设计多样的表现形式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古典园林 皇家园林 皇家陵园 阮朝 中国古典园林 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 自然
原文传递
阆苑瑶台与广庭大众:北京西郊乐善园百年格局变迁刍议
2
作者 杨菁 杨凯帆 殷双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1期71-80,共10页
相对北京旧城和三山五园地区丰富的研究,联结这两个区域的长河流域甚少得到关注。乐善园作为长河沿岸重要皇家园林,从乾隆朝到晚清百年间经历了显著变迁。本文在历史史料与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可视化再现等手段,分析乐善园不同时期的... 相对北京旧城和三山五园地区丰富的研究,联结这两个区域的长河流域甚少得到关注。乐善园作为长河沿岸重要皇家园林,从乾隆朝到晚清百年间经历了显著变迁。本文在历史史料与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可视化再现等手段,分析乐善园不同时期的营建背景与营建特色,并关注该园格局在造园者心境及复杂历史地理背景双重作用下的变化历程,这种更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亦是京郊诸多同类园林更替的缩影。本文以期见微知著,借以探讨这一历史时期北京城市发展格局的演变,并为乐善园以及北京西郊外同类型园林此后所经历的近代化转型提供历史层面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善园 长河 皇家园林 乾隆 园林更迭 营建动机
下载PDF
承德避暑山庄如意洲乾隆所题景点研究
3
作者 王子雄 阎阳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1期200-202,共3页
承德避暑山庄是一处清代皇家园林,又称热河行宫,内部分为若干区域。如意洲是湖泊区最大的洲岛,曾是全园的朝寝中心。乾隆十九年(1754年),高宗作《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确定乾隆三十六景,其中五处景点位于如意洲。本研究对乾隆三十... 承德避暑山庄是一处清代皇家园林,又称热河行宫,内部分为若干区域。如意洲是湖泊区最大的洲岛,曾是全园的朝寝中心。乾隆十九年(1754年),高宗作《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确定乾隆三十六景,其中五处景点位于如意洲。本研究对乾隆三十六景的由来进行详尽考证,并对如意洲内清晖亭、观莲所、般若相、沧浪屿、一片云五处景点展开个案讨论。本研究结合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厘清乾隆三十六景的确定缘由,考证如意洲内五处景点的历史沿革,总结相关建筑单体的营造特征。对避暑山庄如意洲进行基础性研究,整理了相关历史资料与现状信息,为其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家园林 避暑山庄 如意洲 乾隆三十六景 观莲所 一片云
下载PDF
论中国皇家宫苑建筑的体育功能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锦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1-173,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中国皇家宫苑中娱乐体育的场地设施功能,以拓宽中国古代体育史的研究范围。研究结果:中国皇家宫苑是集朝政、居住、休闲娱乐、文化教育和体育锻炼为一体的特殊区域,它为帝王后妃宫女、御林军、皇家体育运动队提供了... 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中国皇家宫苑中娱乐体育的场地设施功能,以拓宽中国古代体育史的研究范围。研究结果:中国皇家宫苑是集朝政、居住、休闲娱乐、文化教育和体育锻炼为一体的特殊区域,它为帝王后妃宫女、御林军、皇家体育运动队提供了文化娱乐、体育运动和训练比赛场地,在总体规划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其思路对如何在我国的现代城市园林化建设中充分考虑体育场地设施,更好地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也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苑 体育设施 功能
原文传递
北宋皇家园林艮岳的文化内涵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常卫锋 《开封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17-20,共4页
艮岳是北宋时期在都城东京建造的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充分利用山石、水体、建筑、动植物等造园要素,创造出气势恢宏、构思缜密的皇家自然山水园林,精美而典雅。山石的设计,水体的聚合,建筑的构造,植物的配置,动... 艮岳是北宋时期在都城东京建造的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充分利用山石、水体、建筑、动植物等造园要素,创造出气势恢宏、构思缜密的皇家自然山水园林,精美而典雅。山石的设计,水体的聚合,建筑的构造,植物的配置,动物的放养,这些方面充分体现出这座皇家园林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艮岳 北宋 皇家园林 文化内涵
下载PDF
海淀中关村高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中必须重视的几大因素——颐和园遗产保护与中关村规划建设关系问题系列研究之四 被引量:2
6
作者 秦雷 高大伟 《中国园林》 2006年第4期50-54,共5页
介绍世界高科技园区“硅谷”规划建设中可资借鉴的经验,指出中关村科学城规划建设中必须注意的7大关键因素,对中关村的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关村科学城 研究 颐和园 皇家园林 城市规划
下载PDF
清代皇家园林建筑空间范式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剑刚 《广东园林》 2015年第3期33-37,共5页
通过揭示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生成的社会文化基础,提出建筑空间范式的概念及其分为礼制空间范式和文学空间范式两种范式类型。阐述了两种空间范式在皇家园林庭院布局和建筑时空序列组织方面的应用,并指出它们的合理运用是与皇家园林的特殊... 通过揭示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生成的社会文化基础,提出建筑空间范式的概念及其分为礼制空间范式和文学空间范式两种范式类型。阐述了两种空间范式在皇家园林庭院布局和建筑时空序列组织方面的应用,并指出它们的合理运用是与皇家园林的特殊功能要求、空间艺术氛围相适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家园林 建筑空间 礼制空间范式 文学空间范式
下载PDF
试论金明池的园林结构和游园文化特色
8
作者 常卫锋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6-28,共3页
金明池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有着独特的园林结构,以水取胜是金明池的显著特色。每年春季开池之时,吸引着无数的都人士女游园,尤以皇帝临幸时达到高潮。在金明池这座皇家园林中,有独具魅力的表演形式和游园方式,形成了丰富的游... 金明池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有着独特的园林结构,以水取胜是金明池的显著特色。每年春季开池之时,吸引着无数的都人士女游园,尤以皇帝临幸时达到高潮。在金明池这座皇家园林中,有独具魅力的表演形式和游园方式,形成了丰富的游园内容和特有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明池 园林 游园 文化特色
下载PDF
中国古代园林的公共性特征及其对城市生活的影响——以宋代园林为例 被引量:31
9
作者 王劲韬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72,共5页
宋代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成熟期,也是公共园林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寺观、郡圃等公共园林;开放官署园林,使吏民同乐,"民安而君后乐";开创性地将汴京御苑金明池、琼林苑等皇家园林对市民开放,并以律令的... 宋代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成熟期,也是公共园林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寺观、郡圃等公共园林;开放官署园林,使吏民同乐,"民安而君后乐";开创性地将汴京御苑金明池、琼林苑等皇家园林对市民开放,并以律令的形式将一年一度的御苑开园确立下来,使之成为汴京市民共同的节日和古代中国城市文化史上最值得自豪的记忆;同时期私家园林的种种赏春、开园活动也反映了相同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共性 御苑 对公众开放
下载PDF
浮玉楼台似,江天入企情——北海公园琼岛延楼建筑群创作意匠探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庄岳 王其亨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12,共6页
北京的北海公园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格局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园林。其中琼岛延楼建筑群的兴建,作为清代皇家园林移植江南胜景的优秀个案,融汇镇江金山寺“紫金浮玉”之意象,扩充了“蓬莱仙境”的原型内涵;吸纳金山“寺包山”创作手法的... 北京的北海公园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格局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园林。其中琼岛延楼建筑群的兴建,作为清代皇家园林移植江南胜景的优秀个案,融汇镇江金山寺“紫金浮玉”之意象,扩充了“蓬莱仙境”的原型内涵;吸纳金山“寺包山”创作手法的佛教底蕴,与佛教“曼荼罗”图式相结合,塑造了琼岛北坡体现大一统意念的“众星拱月”象征景观;还因借金山寺场所精神,融以儒、禅思想境界进行创造性诠释,从而将琼岛缔造为多元文化盛地,使之相称于作为清北京景观核心的重要地位,成为帝都“平地起蓬瀛,城市而林壑”整体经营意象的画龙点睛之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皇家园林 北海琼岛延楼建筑群 移植中的创作 原型与诠释
下载PDF
旅游引领三山五园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田彩云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60-66,共7页
三山五园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在保护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三山五园旅游开发缺乏系统整体性,基于相关理论从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视角进行文化保护与发展,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基于历史风貌保护与优秀... 三山五园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在保护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三山五园旅游开发缺乏系统整体性,基于相关理论从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视角进行文化保护与发展,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基于历史风貌保护与优秀文化传承,三山五园要将历史文化资源有效保护、注重旅游者体验和活化遗产价值的理念贯穿到旅游发展之中。发展旅游应打造开放式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构建"一核三轴三区多片"的旅游主体功能格局。现阶段的发展重点是历史文化遗产旅游、深度文化休闲旅游和科教创新文化旅游。而旅游引领三山五园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措施,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多途径推进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特色主题旅游产品;加快旅游商品的研发和推广;以旅游环境优化促进历史风貌保护和以项目活动促进区域影响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山五园 文化保护 文化传承 旅游发展
下载PDF
乾隆时期北海镜清斋的空间场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凇 李路珂 钱勃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17,共10页
在对北海镜清斋(静心斋)文字、图像与实物材料的比对分析基础上,对其乾隆时期空间状态进行了推测。在此基础上,尝试重新廓清园林研究中的"场景"概念,对乾隆帝御制诗中建构的若干镜清斋空间场景进行了呈现与初步分析,试图探讨&... 在对北海镜清斋(静心斋)文字、图像与实物材料的比对分析基础上,对其乾隆时期空间状态进行了推测。在此基础上,尝试重新廓清园林研究中的"场景"概念,对乾隆帝御制诗中建构的若干镜清斋空间场景进行了呈现与初步分析,试图探讨"场景"作为一种园林体验与设计单元带来的认知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 北海静心斋 清代皇家园林 乾隆
原文传递
渤海国上京城东内苑遗址研究与复原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源 吴迪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4-128,共5页
唐代属国渤海国都城上京城东内苑遗址的考古发掘内容非常丰富,有主体殿堂、廊庑、大池、池边有山、池内有岛,整体格局保存较为完整。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辑录和读解,对唐代绘画、敦煌壁画等相关图像信息的分析以及对其他唐代苑囿遗址考古... 唐代属国渤海国都城上京城东内苑遗址的考古发掘内容非常丰富,有主体殿堂、廊庑、大池、池边有山、池内有岛,整体格局保存较为完整。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辑录和读解,对唐代绘画、敦煌壁画等相关图像信息的分析以及对其他唐代苑囿遗址考古资料的研究,对东内苑的组成内容、景观结构与池岛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东内苑的景观原貌和其中的主体殿堂、亭榭等主要景观建筑进行了探讨和复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 东内苑 唐代皇家苑囿 遗址研究 复原
下载PDF
团河本是凤河源,疏浚于旁筑馆轩——从团河行宫看清代皇家水源地营建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成 朱蕾 《景观设计》 2020年第3期22-29,共8页
北京南苑是清代行宫体系的呕喉,由四座行宫组合而成。团河行宫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清乾隆时期因治理永定河而兴工修建,宫苑格局齐备,故而现存大量清代档案文献及样式雷图档。在梳理档案文献基础上,对照考古发掘后复建的现间格局,可基... 北京南苑是清代行宫体系的呕喉,由四座行宫组合而成。团河行宫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清乾隆时期因治理永定河而兴工修建,宫苑格局齐备,故而现存大量清代档案文献及样式雷图档。在梳理档案文献基础上,对照考古发掘后复建的现间格局,可基本还原团河行宫水利工程与审美有机结合的营建措施及原则。本文类比清漪园、圆明园、避暑山庄、泉林行宫等京内外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归纳清代皇家水源地营建在继承中创新的显著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建 团河行宫 清代皇家园林
原文传递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mperial Gardens in the Han Dynasty
15
作者 ZHAO Bochao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8年第5期101-104,108,共5页
The Han Dynasty was the foundation period of Chinese feudal society and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imperial gardens.Therefore,the Han Dynasty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in the study of Chin... The Han Dynasty was the foundation period of Chinese feudal society and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imperial gardens.Therefore,the Han Dynasty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history.This study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and mainstream thoughts of the Han Dynasty,compared creative ideas,construction techniques,and garden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of imperial gardens in the Han Dynasty,and elaborated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reative ideas,gardening techniques,and social functions of imperial gardens in the Han Dynasty.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is study,the status of the gardening art of the Han Dynasty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can be evaluated more scientifically and objectively,and some reliable theoretical basis for modern garden design is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erial gardens in the Han DYNASTY CREATIVE THINKING garden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garden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Social function
下载PDF
清代达赖、班禅来京历史事件中的北京皇家园林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菁 许乐和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73,共6页
清代,五世达赖喇嘛、六世班禅喇嘛、十三世达赖喇嘛在京与清帝的第一次会面都是在皇家园林中进行的。这种安排并非巧合,而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园林自身功能紧密联系的。通过对历史档案的梳理,进一步分析了北京皇家园林在达赖、班禅来... 清代,五世达赖喇嘛、六世班禅喇嘛、十三世达赖喇嘛在京与清帝的第一次会面都是在皇家园林中进行的。这种安排并非巧合,而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园林自身功能紧密联系的。通过对历史档案的梳理,进一步分析了北京皇家园林在达赖、班禅来京历史事件中的功能。并以为迎接班禅到来在香山静宜园修建的昭庙为例,阐释了其在景观转化方面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北京皇家园林 景观转化 达赖喇嘛 班禅喇嘛 昭庙
下载PDF
基于清代皇家园林整体性的遗址展陈方式研究——以颐和园万寿山遗址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松毅 张龙 余建星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29-34,共6页
保护与展示的两难处境导致了颐和园万寿山后山遗址长期处于搁置状态。近年来随着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遗址展陈方式单一、展示内容缺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文章基于对清代皇家园林的整体性认识,通过对遗址现状的实地考察、对游客的问... 保护与展示的两难处境导致了颐和园万寿山后山遗址长期处于搁置状态。近年来随着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遗址展陈方式单一、展示内容缺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文章基于对清代皇家园林的整体性认识,通过对遗址现状的实地考察、对游客的问卷调查以及作者复原研究的切身经历,跳出孤立展示实物的思维方式,通过设置相互联系展陈内容、规划多主题游览路线,整合颐和园现存建筑和园林遗址,提出一种整体与多维度地对待遗址与现存园中园之间关系的展陈方法。研究成果具有以下积极意义:有利于公众铭记历史,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向国外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对未来的城市建设、风景规划、土木工程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颐和园 清代皇家园林 遗址展示
下载PDF
基于须弥山竖向空间模式的山地佛教建筑布局研究——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例
18
作者 赵晓峰 端木文冉 《古建园林技术》 2022年第6期80-83,共4页
对须弥山世界竖向空间结构图形化,结合文献研究确定了“标高由下至上等级逐渐升高”与“顶点具有特殊佛学意义”两方面空间特性。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取例于清代皇家园林里位于具有高差变化的山地中的佛教建筑,从上述新角度对清代皇家... 对须弥山世界竖向空间结构图形化,结合文献研究确定了“标高由下至上等级逐渐升高”与“顶点具有特殊佛学意义”两方面空间特性。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取例于清代皇家园林里位于具有高差变化的山地中的佛教建筑,从上述新角度对清代皇家园林中山地佛教建筑布局进行再描述,并为之设计意匠增添了佛学语义层面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山世界 竖向结构 清代皇家园林 佛教建筑布局 层级 顶点
下载PDF
试论我国古代的衙署园林 被引量:14
19
作者 赵鸣 张洁 《中国园林》 2003年第4期72-75,共4页
对我国古代衙署园林的分布特点、形制特征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同时也对衙署园林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进行了深入比较。衙署园林建园缘由多是为了提高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追求环境的生态效益、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结果。对衙署... 对我国古代衙署园林的分布特点、形制特征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同时也对衙署园林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进行了深入比较。衙署园林建园缘由多是为了提高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追求环境的生态效益、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结果。对衙署园林起源的分析,将引导我们去寻求当前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与自然环境建设相互协调发展的途径,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更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风景园林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衙署建筑 衙署园林
下载PDF
孟斗班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新公布的档案文献揭露英军焚毁圆明园之真相 被引量:5
20
作者 耿昇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4-100,共7页
1860年,英法联军寻找种种借口,派大军侵华,一直打到北京,焚掠圆明园,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英法联军中的法军司令是孟斗班。他回国后被拿破仑三世封为“八里桥公爵”。孟斗班在法筹建侵华远征军之后远赴中国,进行了一系列侵略... 1860年,英法联军寻找种种借口,派大军侵华,一直打到北京,焚掠圆明园,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英法联军中的法军司令是孟斗班。他回国后被拿破仑三世封为“八里桥公爵”。孟斗班在法筹建侵华远征军之后远赴中国,进行了一系列侵略活动。从最近新公布的档案文献看,圆明园被劫掠是英法侵略军联手,而圆明园被焚毁则是英军单独所为,法军没有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 盂斗班 圆明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