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4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举研究与高考改革 被引量:33
1
作者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71,共8页
在一定意义上说,科举有如古代的高考,高考有如现代的科举。古代科举在追求考试公平的同时兼顾区域公平的历史传统,影响了近代以来的高校区域布局和目前高考分省定额划线录取制度的实行。在改革和完善高考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借鉴科举考试... 在一定意义上说,科举有如古代的高考,高考有如现代的科举。古代科举在追求考试公平的同时兼顾区域公平的历史传统,影响了近代以来的高校区域布局和目前高考分省定额划线录取制度的实行。在改革和完善高考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借鉴科举考试的某些防弊措施与考试管理方法,加强考试立法。研究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制度,可为当今的高考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因此,科举学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高考 科举学 高考改革
下载PDF
明代赣南的风水、科举与乡村社会“士绅化” 被引量:22
2
作者 黄志繁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0-75,共6页
自明中期起,赣南社会掀起一股造风水、兴科举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中,地方官的倡导、地方绅士的响应起了很大的作用。明代赣南社会出现这股热潮,表明了明代中期以来中国传统社会追求“士绅化”的心态。把风水和科举联系起来,虽然是中国人... 自明中期起,赣南社会掀起一股造风水、兴科举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中,地方官的倡导、地方绅士的响应起了很大的作用。明代赣南社会出现这股热潮,表明了明代中期以来中国传统社会追求“士绅化”的心态。把风水和科举联系起来,虽然是中国人祈福求祥心态的自然反映,但并非单纯是风水术上的一个发展问题,更不是赣派风水发源地赣南独特的社会现象,而是宋以来南中国整体社会变迁的一个过程和结果。风水这类看似游离于官方意识形态的民俗观念,其实蕴藏着非常复杂的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应放置于整体社会变迁的背景中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赣南 风水 科举 士绅化 明代中期 乡村社会 士绅 中国传统社会 官方意识形态
下载PDF
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希清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106,共8页
在中国科举制度的研究中,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问题成为最大热门课题之一。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或曰与其他选官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要以考试... 在中国科举制度的研究中,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问题成为最大热门课题之一。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或曰与其他选官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定义 考试 起源
下载PDF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被引量:16
4
作者 田澍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8,共5页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 ,具有相对公正性、确保精英的有序流动和较强的凝聚力等显著优点。同时也有考试内容僵化、学风浮薄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发展等消极影响。但两相比较 ,科举利大于弊。清废科举既有积极作用 ,也有...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 ,具有相对公正性、确保精英的有序流动和较强的凝聚力等显著优点。同时也有考试内容僵化、学风浮薄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发展等消极影响。但两相比较 ,科举利大于弊。清废科举既有积极作用 ,也有深刻的教训。其仓促废除科举而无相应的替代制度 ,对准备科举者的出路没有做出妥善的安排 ,导致人心的急速流失、政局的更加混乱和政权顷刻间的土崩瓦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利弊 教训
下载PDF
科举至公之道及其现实启思 被引量:21
5
作者 郑若玲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66,共9页
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可谓是科举学领域最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科举千余年的变革走向表现为报考资格从封闭到开放、取士标准从主观到客观、考试录取从追求考试公平到兼顾区域公平、考试规制从简疏到繁密。无论政权如何更迭,公平始终是科... 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可谓是科举学领域最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科举千余年的变革走向表现为报考资格从封闭到开放、取士标准从主观到客观、考试录取从追求考试公平到兼顾区域公平、考试规制从简疏到繁密。无论政权如何更迭,公平始终是科举变革的"关键词"。科举的公平理念与措施不仅在历史上具有先进性与现代性,在当今社会仍具有普适性,有些做法的公平程度至今未被超越,有相当丰厚的历史遗产值得今天的高考所继承。考试改革须首重公平,这是科举给高考改革最重要的启思,科举的许多规制也可成为高考改革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公平 高考改革
下载PDF
科举术语与“科举学”的概念体系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4-89,共6页
漫长的科举历史形成了一批专门术语和相关词汇 ,大体可分为科目名称、科第名位、贡院规制、考试内容、科第习俗等几大类。这些古代科举术语和词汇构成了“科举学”这一庞大而专门的概念体系的主体 ,使“科举学”具有自身特定的话语系统... 漫长的科举历史形成了一批专门术语和相关词汇 ,大体可分为科目名称、科第名位、贡院规制、考试内容、科第习俗等几大类。这些古代科举术语和词汇构成了“科举学”这一庞大而专门的概念体系的主体 ,使“科举学”具有自身特定的话语系统和学术规范。它让研究者有稳定的范式可循 ,并支撑着“科举学”的学科构架 ,使“科举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术语 科举学 人才选拔
下载PDF
制度设计与多维互动:清道光年间徽州振兴科考的一次尝试——以《绩溪捐助宾兴盘费规条》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瑞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8-98,共11页
明清时期徽州府属各县的教育发展水平及发展程度呈现出不均衡的现象。由于商业势力及经济实力的相对滞后,绩溪的教育发展水平一直居于徽州府较次的位置。清道光年间,随着商业实力的相对增强以及休宁县成功事例的示范效应,绩溪县地方官... 明清时期徽州府属各县的教育发展水平及发展程度呈现出不均衡的现象。由于商业势力及经济实力的相对滞后,绩溪的教育发展水平一直居于徽州府较次的位置。清道光年间,随着商业实力的相对增强以及休宁县成功事例的示范效应,绩溪县地方官府、社会精英、宗族、文会以及宗族成员开始日益重视并致力于振兴科考的努力,各行为主体相互之间围绕着筹集乡试盘费资金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制度设计等主题,展开了积极有效的良性互动。绩溪县地方官府、社会精英、宗族、典商等围绕科举这一主题所进行的制度设计与多维互动,是清代道光年间徽州地域社会内振兴科考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绩溪 地方官府 社会精英 宗族 典商 科举考试
下载PDF
“科举”含义与科举制的起始年份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77,91,共9页
"科举"是一个含义丰富复杂、具有动态特征的词语。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或设科取士,约略类同于贡举,起始于汉代;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起始于隋代。科举制的诸多特征是经历漫长的过程才逐渐形成的,但要定下一个起始年代,必有... "科举"是一个含义丰富复杂、具有动态特征的词语。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或设科取士,约略类同于贡举,起始于汉代;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起始于隋代。科举制的诸多特征是经历漫长的过程才逐渐形成的,但要定下一个起始年代,必有标志性的创制,而真正具有标志性意义且与历史上"科举"一词相符合的,只有隋炀帝创立进士科这一历史事件。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进士科的创设,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存在了1300年之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进士 考试 贡举 科举起源
下载PDF
中国对日、韩、越三国科举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海峰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6-142,共7页
科举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东亚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历史上日本曾在公元8—10世纪一度仿行过科举,取士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四科和医、针等二科。韩国(朝鲜)历史上的科举是中国域外实行科举制最长、也最为完备... 科举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东亚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历史上日本曾在公元8—10世纪一度仿行过科举,取士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四科和医、针等二科。韩国(朝鲜)历史上的科举是中国域外实行科举制最长、也最为完备的科举,是中国域外科举制度的典范,韩国历史上科举的地位甚至不亚于科举在中国社会上的地位。越南是东亚三国中最迟实行科举也是世界上最晚废止科举的国家。历史上东亚诸国的科举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从属于中国科举的。东亚国家效法中国建立科举制,有力地促进了本国文化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日本 韩国 越南 进士
原文传递
南宋古文评点缘起发覆——兼论古文评点的文章学意义 被引量:14
10
作者 祝尚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82,共9页
始于北宋末的科举策论、经义的程式化,是南宋评点兴起的历史契机,而诗赋程式、“江西诗派”诗文论则是评点家的参照模式和评论方法。南宋的古文评点有着重要的文章学意义,它所揭示的文章技法的精华部分,就是在今天也不过时。
关键词 南宋 古文评点 科举 程式 诗赋格法 江西诗派
下载PDF
科举制与儒学的传承繁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海峰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3,共7页
从唐代至元代科场中存在错综复杂的经术与文学之争。受科举考试的推动,儒家经学不仅在社会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而且造成所有士人努力钻研经典的现象,各种关于儒家经典的阐释和辅导著作层出不穷。《四书》、《五经》为普通中国读书人所熟知... 从唐代至元代科场中存在错综复杂的经术与文学之争。受科举考试的推动,儒家经学不仅在社会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而且造成所有士人努力钻研经典的现象,各种关于儒家经典的阐释和辅导著作层出不穷。《四书》、《五经》为普通中国读书人所熟知,经学得以不断传承和繁衍,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科举制的倡导利诱。1 300年间,科举以经术取士,以考促学,造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读经运动,使古代中国成为一个儒学社会。科举废后,儒学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 儒学 经术与文学 考试制度
下载PDF
东亚科举文化圈的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共9页
唐宋两代放宽条件以附名榜尾的方式录取域外举子为宾贡进士,体现了中朝统治者怀柔远人的政策,对吸引外邦士人到中国来求学和应举、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都起过重要的作用。日本最早仿行科举,也是实行科举时间最短的国家。朝鲜王朝的科举... 唐宋两代放宽条件以附名榜尾的方式录取域外举子为宾贡进士,体现了中朝统治者怀柔远人的政策,对吸引外邦士人到中国来求学和应举、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都起过重要的作用。日本最早仿行科举,也是实行科举时间最短的国家。朝鲜王朝的科举甚至比明清时期的中国还更为频繁开科,在社会中占据核心地位。越南的科举制延续到1919年,是世界上科举制度的终结地。琉球也曾实行过科举制度。12—19世纪,中、韩、越三国连同琉球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东亚科举文化圈。正是由于科举传统的延续,东亚才能够演变形成在世界上颇为特色鲜明的考试文化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东亚 科举文化圈 宾贡 宾贡进士
下载PDF
科举停废110年祭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91,共9页
科场长期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和人文教育活动的一个关键场域。科举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具有维护统一与压抑个性、普及文化与忽视科技、取士唯才与做官第一、鼓励向学与片面应试等功罪。为科举制平反,需要还原历史真相、还... 科场长期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和人文教育活动的一个关键场域。科举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具有维护统一与压抑个性、普及文化与忽视科技、取士唯才与做官第一、鼓励向学与片面应试等功罪。为科举制平反,需要还原历史真相、还原科举情景,不再与古人为敌,而要与古人为友,替沉默的古人说话。可以将科举人物定性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精英群体之一。科举不是妖魔鬼怪,不是传统社会的万恶之源,而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科举制 科举人物
下载PDF
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海峰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2,共9页
以才学为考试选拔标准的科举制之所以会在中国产生,是与学优则仕理论、贤能治国理论、公平考试理念三个方面的思想文化基础密切相关的。科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儒学、教育、文学、史学、出版书法等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以才学为考试选拔标准的科举制之所以会在中国产生,是与学优则仕理论、贤能治国理论、公平考试理念三个方面的思想文化基础密切相关的。科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儒学、教育、文学、史学、出版书法等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废止科举一百多年后,我们对废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必要进行更多的反思。科举是一种具有世界影响的传统考试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存在,科举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和核心要素之一。因此,研究科举是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奥秘的一把钥匙,科举学是传统文化领域中一门重要的专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科举 科举学 科举制度 科举文化 废科举
下载PDF
再论科举文献与科举学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71,118,共9页
科举文献是指直接记载科举制度及其运作的历史的文献,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或严格意义的科举文献是指独立存在的专门的科举文献,广义的科举文献还包括非独立存在的科举文献。科举文献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自成体系、具国际性、命运... 科举文献是指直接记载科举制度及其运作的历史的文献,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或严格意义的科举文献是指独立存在的专门的科举文献,广义的科举文献还包括非独立存在的科举文献。科举文献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自成体系、具国际性、命运多舛。科举文献的价值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其命运也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废为宝的转换。科举文献从一个方面有力地支撑着科举学的学科构架,使科举学这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专学得以逐步成为显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科举文献 科举学
下载PDF
清代书院“以古文为时文”教育论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程嫩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6-141,共6页
清代书院官学化,很多书院重视科举。有些书院对科举持理性的态度,在从事时文教育时,也注重包括古文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这些书院施教者通过制定学规、撰写经典古文著作的叙录或评点时文课艺等方式,要求生徒钻研古文,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 清代书院官学化,很多书院重视科举。有些书院对科举持理性的态度,在从事时文教育时,也注重包括古文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这些书院施教者通过制定学规、撰写经典古文著作的叙录或评点时文课艺等方式,要求生徒钻研古文,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时文写作提供借鉴。清代书院"以古文为时文"教育有助于提高生徒的时文写作水准,增强生徒的应举能力;也有助于提升生徒的综合素养,为社会输送健康的人才;还有助于丰富时文理论,促进古文的发展与传播。一些书院进而以经是文学的源头为依据,凸显经书研读在"以古文为时文"教育中的重要性,试图纠正清廷的科举目的与士人的应举意图之间所出现的错位现象,真正发挥书院传道讲学的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书院 “以古文为时文”教育 科举 传道讲学
下载PDF
论宋元时期的文章学 被引量:14
17
作者 祝尚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南宋至元代创立并蓬勃发展的文章学,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冷落。这时期的文章学著作甚多,内容极为丰富,学者们解析文章作法,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当然也有局限。可以预言,与诗学、词学、赋学等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一样,文章学应该也必然... 南宋至元代创立并蓬勃发展的文章学,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冷落。这时期的文章学著作甚多,内容极为丰富,学者们解析文章作法,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当然也有局限。可以预言,与诗学、词学、赋学等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一样,文章学应该也必然会成为传统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元代 文章学 古文评点 文法 科举
下载PDF
“强基计划”热现象下的冷思考——基于考试制度的指挥棒效应 被引量:13
18
作者 韦骅峰 季玟希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0-36,共7页
"强基计划"作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最新举措,肩负国家赋予的多重使命,得到了政府的全力推行、高校的积极配合和学界的普遍肯定,呈现一片"火热"之势。"强基计划"虽然整体上开局良好,但也存在... "强基计划"作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最新举措,肩负国家赋予的多重使命,得到了政府的全力推行、高校的积极配合和学界的普遍肯定,呈现一片"火热"之势。"强基计划"虽然整体上开局良好,但也存在部分试点高校招生"遇冷"的现象,影响制度预期成效。基于考试制度的指挥棒效应分析,"强基计划"部分"遇冷"的原因在于选拔门槛较高,利害性和竞争性尚未凸显,并非相对唯一和排他。为破除"遇冷"现象,政府应总结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和校考权重;高校需落实培养方案,彰显制度优越性;学生应跳出狭隘功利观,坚定学术职业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考试制度 指挥棒效应 科举 高考
原文传递
为科举正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9-97,共9页
近百年来,"科举"和科举制长期被妖魔化。我们不应将"科举"看成一个贬义词,而应该当成一个中性词,一个含义非常丰富而复杂的词语。通过对历史表象的辨析,可以发现以往人们对科举制存在太多的误解。古往今来的实践表... 近百年来,"科举"和科举制长期被妖魔化。我们不应将"科举"看成一个贬义词,而应该当成一个中性词,一个含义非常丰富而复杂的词语。通过对历史表象的辨析,可以发现以往人们对科举制存在太多的误解。古往今来的实践表明,不能否定科举制的合理内核,彻底否定整个科举制度实际上就是否定考试制度。作为传统社会相对公平的一种选才制度,科举不是传统社会的万恶之源,而是凝聚着中华历史上众多文化巨人无数智慧的一项制度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科举制 科学评价
下载PDF
金代女真族科举考试制度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文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5-100,共6页
金代女真科举考试是专为女真族人设置的一种入仕考试。它始于金世宗大定十三年,在世宗、章宗两代趋于极盛。这种考试具有完整的应试、选拔、录用制度,为金遴选了大量治国人才,对元、清两代的蒙、满少数民族科举考试产生过较大影响,在中... 金代女真科举考试是专为女真族人设置的一种入仕考试。它始于金世宗大定十三年,在世宗、章宗两代趋于极盛。这种考试具有完整的应试、选拔、录用制度,为金遴选了大量治国人才,对元、清两代的蒙、满少数民族科举考试产生过较大影响,在中国古代民族教育、科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女真族 科举考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