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喷泵内部流动与能量损失分析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程云章 朱兵 +1 位作者 陈红勋 吴文权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8-603,共6页
 介绍了一种极低比转数旋喷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本文选用k ε湍流模式,采用有限控制体积法对Navier Stokes方程进行数值离散,运用Simple方法求解,对旋喷泵叶轮在相对坐标系下和转子腔、集流管在绝对坐标系下的内部流动分别...  介绍了一种极低比转数旋喷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本文选用k ε湍流模式,采用有限控制体积法对Navier Stokes方程进行数值离散,运用Simple方法求解,对旋喷泵叶轮在相对坐标系下和转子腔、集流管在绝对坐标系下的内部流动分别进行了全三维粘性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研究内部流动规律,为旋喷泵设计和能量损失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喷泵 叶轮 集流管 转子腔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radial inflow in the impeller rear cavity with and without baffle 被引量:6
2
作者 LIU Guang DU Qiang +2 位作者 LIU Jun WANG Pei ZHU JunQia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456-467,共12页
In typical small engines, the cooling air for high pressure turbine (HPT) in a gas turbine engine is commonly bled off from the main flow at the tip of the centrifugal impeller. The pressurized air flow is drawn rad... In typical small engines, the cooling air for high pressure turbine (HPT) in a gas turbine engine is commonly bled off from the main flow at the tip of the centrifugal impeller. The pressurized air flow is drawn radially inwards through the impeller rear cavity. The centripetal air flow creates a strong vortex because of high inlet tangential velocity, which results in significant pressure losses. This not only restricts the mass flow rate, but also reduces the cooling air pressure for down-stream hot com- ponents. The present study is devoted to the numerical modeling of flow in an impeller rear cavity. The simulations are can'ied out with axisymmetric and 3-D sector models for various inlet swirl ratio ,80 (0-0.6), turbulent flow parameter 2-r (0.028-0,280) with and without baffle. The baffle is a thin plate attached to the stationary wall of the cavity, and is proved to be useful in re- ducing the pressure loss of centripetal flow in the impeller rear cavity in the current paper. Further flow details in impeller rear cavity with and without baffle are displayed using CFD techniques. The CFD results show that for any specified geometry, the outlet pressure coefficient of impeller rear cavity with or without baffle depends only on the inlet swirl ratio and turbulent flow parameter. Meanwhile, the outlet pressure coefficient of the cavity with baffle is indeed smaller than that of cavity without baffle, especially for the cases with high inlet swirl ratio. The suppression of the effect of centrifugal pumping and the mixing beween the main air which is downstream of the baffle and the recirculating flow of the vortex in the stationary cavity, which are caused by the use of baffle, are the underlying reasons that lead to the reduction of outlet pressure lo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eller rear cavity de-swirling device BAFFLE Batchelor's Model Vortex Model
原文传递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radial inflow in impeller rear cavity with baffle plate
3
作者 Yang BAI Xiang LUO +3 位作者 Dongdong LIU Zeyu WU Xiaoqiang ZHANG Sipe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70-282,共13页
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baffle plate on the airflow in the rear cavity of the centrifugal impeller and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econdary air system’s air bleed se... 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baffle plate on the airflow in the rear cavity of the centrifugal impeller and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econdary air system’s air bleed section.In this paper,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mpeller rear cavity with baffle plate.The windage torque,flow structure and pressure drop between inlet and outlet were measured respectively.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condition that the range of rotational Reynolds number was from 8.33×10^(5)to 22.2×10^(5)and the range of mass flow rate coefficient was from 0.92×10^(4)to 2.92×10^(4).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tic cavity and the narrow stator-rotor cavity formed by the baffle plate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overall swirl coefficient in the cavity.Thus,the static pressure and total pressure drop in the rotor-stator cavity were reduced.The influence of the baffle plate on the windage torque of the rotary disk is related to the turbulence parameters.Under large turbulence parameters,the windage torque would be reduced with baffle plate,while under small turbulence parameters,the baffle plate would increase with baffle plate.In general,the baffle plate can improve the flow capacity and optimize the bleed air performance with proper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eller rear cavity Baffle plate Flow structure Windage torque Pressure drop
原文传递
三元流闭式叶轮组合电加工技术研究Ⅱ——数控电解预加工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辰 徐家文 +1 位作者 赵建社 吴锐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1-876,共6页
数控电解预加工是组合电加工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工艺,本文专题论述了三元流闭式叶轮数控电解预加工中阴极及其运动轨迹设计等关键技术。提出了采用多个阴极分区域加工流道的方法,利用先层切再叠加的方法将三维问题简化为二维问题处理... 数控电解预加工是组合电加工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工艺,本文专题论述了三元流闭式叶轮数控电解预加工中阴极及其运动轨迹设计等关键技术。提出了采用多个阴极分区域加工流道的方法,利用先层切再叠加的方法将三维问题简化为二维问题处理而实现阴极加工型面的数值求解。在完成阴极结构优化设计专用工装夹具设计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基础上,以某型三元流闭式叶轮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加工工艺试验,并加工了符合设计要求的三元流闭式叶轮。试验研究表明,采取数控电解预加工工艺方案能够满足实际生产要求,可提高效率40%,降低电火花加工的电极损耗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流 闭式叶轮 弯扭型腔 电解加工 阴极
原文传递
旋喷泵集流管进口形状对水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宜 宋怀德 +1 位作者 陈建新 李永乐 《排灌机械》 EI 2009年第6期367-372,共6页
采用连续方程、动量方程、交错网格和Simplec算法求解,对XP300-3型新型低比转数旋转喷射泵矩形叶轮、转子腔和集流管的内部流动进行了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旋喷泵内部流动规律,得到了转子腔及集流管内部流动的速度场、压力场及湍动能... 采用连续方程、动量方程、交错网格和Simplec算法求解,对XP300-3型新型低比转数旋转喷射泵矩形叶轮、转子腔和集流管的内部流动进行了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旋喷泵内部流动规律,得到了转子腔及集流管内部流动的速度场、压力场及湍动能的分布规律.设计了5种不同进口形状的集流管,并分别整体组合,比较了该5种模型的优劣,找到了集流管内部流动的一些规律.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集流管椭圆型进口长半轴跟转子腔半径相一致,长短半径相差不大更有利于解决过水断面充分入流的问题,进而减少其水力损失;通过对数据结果进行综合平衡分析和比较,得出了最优的参数组合.研究结果可为旋喷泵的性能预测以及集流管的优化设计和能量损失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喷泵 矩形叶轮 集流管 转子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闭式叶轮流道粗加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伟 杨继平 贾健明 《战术导弹技术》 2012年第4期78-83,共6页
闭式叶轮是弹用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针对其数控加工问题,研究了一种粗加工方法,其中包括两个新算法:分层面驱动法,曲面法矢量调整法。这两种新算法保证了刀轴矢量光顺性,运算量小,而且能够保证刀具不会与零件发生干涉。该方法主要... 闭式叶轮是弹用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针对其数控加工问题,研究了一种粗加工方法,其中包括两个新算法:分层面驱动法,曲面法矢量调整法。这两种新算法保证了刀轴矢量光顺性,运算量小,而且能够保证刀具不会与零件发生干涉。该方法主要过程为计算腔体的分界面,逐层加工的分层面,以及计算刀轴矢量。并用UG二次开发工具grip编写加工软件实现其算法,所得数控加工程序通过VERICUT仿真,刀具没有与零件发生碰撞,证明其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叶轮 型腔加工 UG-grip 分层面驱动法 曲面法矢量调整法
原文传递
Numerical Analysis of Labyrinth Seal Performance for the Impeller Backface Cavity of a Supercritical CO_(2) Radial Inflow Turbine 被引量:3
7
作者 Jinguang Yang Feng Zhao +2 位作者 Min Zhang Yan Liu Xiaofang Wang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SCIE EI 2021年第3期935-953,共19页
For a radial inflow turbine(RIT),leakage flow in impeller backface cavity has critical impacts 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RIT and axial force acting on the RIT impeller.In order to control this leakage flow,dif... For a radial inflow turbine(RIT),leakage flow in impeller backface cavity has critical impacts 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RIT and axial force acting on the RIT impeller.In order to control this leakage flow,different types of labyrinth seals are numerically studi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a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RIT.The effects of seal clearance and cavity outlet pressure are first analyzed,and the impacts of seal design parameters,including height,number and shape of seal teeth,are evaluated.Results indicate that adding labyrinth seal can improve cavity pressure and hence adequately inhibits leakage flow.Decreasing the seal clearance and increasing the height of seal teeth are beneficial to improve sealing performance,and the same effect can be obtained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seal teeth.Meanwhile,employing seals can reduce leakage loss and improve RIT efficiency under a specific range of cavity outlet pressure.Finally,the influences of seal types on the flow field in seal cavity are numerically analyzed,and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sosceles trapezoidal type of seal cavity has better sealing performance than triangular,rectangular and right-angled trapezoidal seal ca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radial inflow turbine impeller backface cavity labyrinth seal CFD simulation
下载PDF
旋喷泵集流管的设计方法及内部流场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宜 宋怀德 +2 位作者 陈建新 李永乐 刘晓光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55,共5页
通过对一种新型极低比转数旋喷泵的研究分析,采用连续方程、动量方程、交错网格和Simplec算法求解,对旋喷泵矩形叶轮在相对坐标系下和转子腔、集流管在绝对坐标系下的内部流动分别进行全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研究旋喷泵内部流动规律得... 通过对一种新型极低比转数旋喷泵的研究分析,采用连续方程、动量方程、交错网格和Simplec算法求解,对旋喷泵矩形叶轮在相对坐标系下和转子腔、集流管在绝对坐标系下的内部流动分别进行全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研究旋喷泵内部流动规律得出转子腔及集流管内部流动的速度场、压力场的分布规律并比较3种模型的优劣,为旋喷泵设计和能量损失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可以用于旋喷泵的性能预测以及集流管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喷泵 矩形叶轮 集流管 转子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轮背空腔间隙对离心压气机气动轴向力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文娇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2年第3期9-15,共7页
建立涡轮增压器仿真计算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分别制定轮背空腔径向间隙、轴向间隙的增加、减小方案,研究径向间隙、轴向间隙对离心压气机气动轴向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背空腔间隙对轴向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轴向力随间隙的减小而降低,... 建立涡轮增压器仿真计算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分别制定轮背空腔径向间隙、轴向间隙的增加、减小方案,研究径向间隙、轴向间隙对离心压气机气动轴向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背空腔间隙对轴向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轴向力随间隙的减小而降低,其中径向间隙对轴向力的影响更大,同原方案相比,径向间隙方案在小流量工况下轴向力最大变化为21.92%,在大流量工况下轴向力最大变化为38.00%,轴向间隙方案使轴向力变化不超过6.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 叶轮 空腔间隙 轴向力 仿真计算
下载PDF
离心叶轮背腔复杂流态及调控方法研究进展
10
作者 伊卫林 邓海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43,共10页
因叶轮/扩压器转静间断,离心压气机级中必然存在引气腔并对级性能产生影响,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用半开式离心叶轮中背腔引气影响尤为突出。本文从简化及真实离心叶轮背腔流态研究、复杂流态调控方法、对级气动性能影响、叶轮/扩压... 因叶轮/扩压器转静间断,离心压气机级中必然存在引气腔并对级性能产生影响,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用半开式离心叶轮中背腔引气影响尤为突出。本文从简化及真实离心叶轮背腔流态研究、复杂流态调控方法、对级气动性能影响、叶轮/扩压器/背腔多维度耦合模拟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展示了背腔引气对风阻损失、轴向力平衡、油/气密封及冷却气输送等多方面重要影响,并对其可能的先进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叶轮 背腔 复杂流动 轴向推力 裕度 综述
下载PDF
EdgeCAM环境下三轴数控铣削的应用
11
作者 邹骅 李名雪 《模具制造》 2005年第10期57-58,共2页
利用EdgeCAM生成三轴数控铣削叶轮叶片的数控代码,降低了一类叶片的加工成本。同时,给此类闭角型面的加工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 数控铣削 叶轮 叶片 型面 EDGECAM 三轴 应用 环境 叶轮叶片 加工成本
下载PDF
硅胶翻模在逆向设计中的应用
12
作者 崔海龙 李进 +1 位作者 郑金才 刘德永 《装备制造技术》 2017年第3期248-250,共3页
逆向设计需要对现有的物体进行测量而后设计,但我们要测的叶轮,型腔尺寸为曲面结构,因为其开口小,结构深,很难测量。在不对叶轮进行破坏的前提下,利用硅胶翻模技术,在不具备拔模角的情况下,把叶轮型腔分成两部分。通过硅胶成型后,对成... 逆向设计需要对现有的物体进行测量而后设计,但我们要测的叶轮,型腔尺寸为曲面结构,因为其开口小,结构深,很难测量。在不对叶轮进行破坏的前提下,利用硅胶翻模技术,在不具备拔模角的情况下,把叶轮型腔分成两部分。通过硅胶成型后,对成型的硅胶进行三维扫描,再将扫描的两块点云通过Geomagic软件进行拟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数据,最后根据点云成功的对叶轮的内部型腔尺寸进行逆向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型腔 三维扫描 逆向设计 硅胶翻模 点云
下载PDF
离心泵平衡腔液体压力的计算与验证 被引量:26
13
作者 刘在伦 董玮 +1 位作者 张楠 吴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54-59,共6页
针对开平衡孔双密封环叶轮离心泵的平衡腔液体压力计算问题,基于液体通过叶轮平衡孔和后密封环间隙的泄漏量相等,引入了压力系数p和比面积k2个无因特征参数,推导出了平衡腔液体压力计算模型,其关系曲线为p=f(k)的无因次曲线,并给出了待... 针对开平衡孔双密封环叶轮离心泵的平衡腔液体压力计算问题,基于液体通过叶轮平衡孔和后密封环间隙的泄漏量相等,引入了压力系数p和比面积k2个无因特征参数,推导出了平衡腔液体压力计算模型,其关系曲线为p=f(k)的无因次曲线,并给出了待定系数a、b的计算方法。在3BA-6泵上,取与计算相同的叶轮平衡孔直径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泵设计工况下平衡腔液体压力的试验与理论无因次曲线较为一致,验证了平衡腔液体压力计算模型的正确性与可行性。该研究可为开平衡孔双密封环叶轮离心泵轴向力计算提供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模型 计算 叶轮 平衡腔压力 无因次曲线
下载PDF
浮动叶轮平衡腔压力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在伦 王保明 梁森 《排灌机械》 2007年第4期6-8,共3页
介绍了浮动叶轮自动平衡水泵轴向力的结构与原理,指出在平衡孔的调压作用下叶轮上下浮动,平衡腔体内压力的计算是其结构设计的关键。对3BA-6单级单吸离心泵的平衡腔内压力进行了测量。在前后密封环直径相等,后密封环直径加大等两种条件... 介绍了浮动叶轮自动平衡水泵轴向力的结构与原理,指出在平衡孔的调压作用下叶轮上下浮动,平衡腔体内压力的计算是其结构设计的关键。对3BA-6单级单吸离心泵的平衡腔内压力进行了测量。在前后密封环直径相等,后密封环直径加大等两种条件下,获得了在不同直径平衡孔时,平衡腔内压力随流量的变化规律。依据试验数据,对相似平衡腔体内的压力进行了分析;为了便于分析相似平衡腔体内压力,采用了压力系数及比面积两个无因次特征参数。本试验解决了相似平衡腔体内压力的计算问题,其结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浮动叶轮 轴向力 平衡孔 腔体内压力
下载PDF
浮动叶轮平衡腔内液体泄漏量特性试验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在伦 何睿 范赢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3-115,共3页
用专用设备模拟浮动叶轮的运行工况,对叶轮后密封环前后压力进行了直接测量,得出了后密封环前后压力与泵扬程的试验曲线,据此计算得到了浮动叶轮平衡腔内液体泄漏量特性曲线。试验解决了浮动叶轮平衡腔内液体泄漏量和压力的计算问题。
关键词 浮动叶轮 后密封环 压力测量 平衡腔压力 液体泄漏量特性
下载PDF
闭式叶轮轮盖空腔流场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邵冬 孙志刚 +1 位作者 谭春青 陶海亮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41-1248,共8页
为研究轮盖空腔内部流场结构,分析轮盖空腔及泄漏流对叶轮的影响,对闭式离心叶轮及其空腔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流量下,与只计算主流道的常规方案相比,加入空腔无泄漏的方案压比基本不变,效率降低了0.82%,加入空腔存在泄... 为研究轮盖空腔内部流场结构,分析轮盖空腔及泄漏流对叶轮的影响,对闭式离心叶轮及其空腔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流量下,与只计算主流道的常规方案相比,加入空腔无泄漏的方案压比基本不变,效率降低了0.82%,加入空腔存在泄漏的方案压比及效率分别降低了3.7%和2.4%。空腔内压力径向平衡,温度高于主流道。轮盖空腔中存在环流,同时空腔中气流和叶轮主流之间又存在环流现象,二者形成独特的双层环流结构。泄漏流会增加叶轮所受总轴向推力,设计流量下存在泄漏时总轴向推力为无泄漏时的3.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叶轮 轮盖空腔 轴向推力
下载PDF
离心压气机轮盘空腔流场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志刚 左志涛 +2 位作者 王英杰 谭春青 张冬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9-573,共5页
通过对离心压气机与轮盘空腔耦合流场的计算分析,得到了轮盘空腔流动的基本流场结构和动力特性。在不同离心压气机工况和空腔泄漏流模式下,分析了轮盘空腔与离心压气机的耦合关系,给出了轮盘空腔对离心压气机流场细节、推力、功率和效... 通过对离心压气机与轮盘空腔耦合流场的计算分析,得到了轮盘空腔流动的基本流场结构和动力特性。在不同离心压气机工况和空腔泄漏流模式下,分析了轮盘空腔与离心压气机的耦合关系,给出了轮盘空腔对离心压气机流场细节、推力、功率和效率的影响及各自的变化规律,并说明了其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 轮盘空腔 气动分析
下载PDF
叶轮轴向位移对离心泵腔液体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在伦 贾晓 +2 位作者 张森 石福翔 孙雨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69,共5页
以IS 80-50-315型离心泵为研究对象,研究叶轮的轴向位移量对泵性能和泵腔液体压力的影响规律.实验研究表明,随着叶轮轴向位移的增大,泵扬程和效率降低,轴功率增大;前、后泵腔液体压力都降低,但后泵腔液体压力较前泵腔高;在设计流量条件... 以IS 80-50-315型离心泵为研究对象,研究叶轮的轴向位移量对泵性能和泵腔液体压力的影响规律.实验研究表明,随着叶轮轴向位移的增大,泵扬程和效率降低,轴功率增大;前、后泵腔液体压力都降低,但后泵腔液体压力较前泵腔高;在设计流量条件下,测压点半径为146、116、83mm,轴向位移为0时后泵腔液体压力较前泵腔液体压力分别高1.03、0.56、2.52m,平均高1.37m;轴向位移为6mm时后泵腔液体压力较前泵腔液体压力分别高1.02、0.21、2.40m,平均高1.21m.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文献[11]给出的泵腔液体压力理论修正公式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叶轮 轴向移动量 性能 泵腔液体压力
下载PDF
渣浆泵叶轮铸造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晓冉 《现代铸铁》 CAS 2013年第3期39-41,共3页
介绍了铸件的结构和技术要求,对采用原工艺所带来的气孔、缩孔等缺陷分析后,进行了改进:将原来的冷冒口改为热冒口,提高了补缩效率;冒口座由砂芯带出,保证了冒口座周围型砂的树脂加入量和紧实度;用热风机在200℃下烘烤砂型(芯),防止砂型... 介绍了铸件的结构和技术要求,对采用原工艺所带来的气孔、缩孔等缺陷分析后,进行了改进:将原来的冷冒口改为热冒口,提高了补缩效率;冒口座由砂芯带出,保证了冒口座周围型砂的树脂加入量和紧实度;用热风机在200℃下烘烤砂型(芯),防止砂型(芯)吸收水分,同时降低浇注温度,减少树脂砂的发气量。最终使铸件合格率由50%提高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铸铁 渣浆泵叶轮 铸造工艺 缩孔 气孔
下载PDF
开式整体导叶轮的多轴联动高效数控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家奎 段昌德 +2 位作者 吴勤 吴伟 丁国富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0-273,共4页
针对开式整体导叶轮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套高效的多轴联动数控加工工艺技术。该技术将导叶轮的加工规划为粗加工和精加工两个阶段:首先利用型腔铣高效去除毛坯的大余量,然后利用基于加工过程中的工件的3+2轴的加工方式进行半精加工,该... 针对开式整体导叶轮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套高效的多轴联动数控加工工艺技术。该技术将导叶轮的加工规划为粗加工和精加工两个阶段:首先利用型腔铣高效去除毛坯的大余量,然后利用基于加工过程中的工件的3+2轴的加工方式进行半精加工,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曲面局部余量分布不均的现象;重新规整驱动参数面的u、v参数,结合参数线加工路径规划方法的特点,利用边界点插补来控制刀轴矢量的方式进行精加工。实践表明:该工艺技术除了提高加工质量外,还能有效缩短导叶轮生产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导叶轮 多轴联动数控加工 型腔铣 加工过程中的工件 重新参数化 刀轴矢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