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冲击速度下岩石破坏能量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0
1
作者 黎立云 徐志强 +3 位作者 谢和平 鞠杨 马旭 韩智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07-2011,共5页
对砂岩试件进行了动态霍普金森杆冲击破坏实验和静态加压破坏实验。对于动态冲击实验,得到了不同冲击速度下岩石试件破坏时的总吸收能、总耗散能和相对应的损伤变量。对于静态加压实验,得到了破坏时的总吸收能。并对两种实验条件下的破... 对砂岩试件进行了动态霍普金森杆冲击破坏实验和静态加压破坏实验。对于动态冲击实验,得到了不同冲击速度下岩石试件破坏时的总吸收能、总耗散能和相对应的损伤变量。对于静态加压实验,得到了破坏时的总吸收能。并对两种实验条件下的破坏总吸收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砂岩试件,若在单轴压缩下和动态冲击下得到同等程度的破坏,前者会比后者消耗更多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冲击 破坏总吸收能 静态加载 耗散能 损伤变量
下载PDF
冲击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梁的性能及损伤评估 被引量:30
2
作者 赵武超 钱江 张文娜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9,共12页
基于落锤冲击试验,通过数值模拟研究钢筋混凝土梁在冲击荷载下的抗冲击性能和损伤机理。针对冲击荷载局部效应明显和持时短暂等特点,提出基于截面损伤因子的损伤评估方法;采用参数分析方法研究了箍筋间距、边界条件、冲头形状和面积以... 基于落锤冲击试验,通过数值模拟研究钢筋混凝土梁在冲击荷载下的抗冲击性能和损伤机理。针对冲击荷载局部效应明显和持时短暂等特点,提出基于截面损伤因子的损伤评估方法;采用参数分析方法研究了箍筋间距、边界条件、冲头形状和面积以及冲击位置对钢筋混凝土梁的动态响应和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截面的损伤评估方法能够比较直观地描述梁体损伤沿长度方向的分布;端部的固支约束可以有效地改变钢筋混凝土梁的耗能机制,并能提高梁的抗冲击承载潜力;冲击位置会直接影响梁体的裂缝分布和破坏模式;碰撞接触面积和冲头形状也对梁的损伤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冲击荷载 动态响应 耗能机制 损伤评估
下载PDF
多次冲击荷载作用下花岗岩动态累计损伤特性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地元 孙小磊 +2 位作者 周子龙 蔡鑫 邱加冬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7-835,共9页
利用改进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系统,对花岗岩进行多次循环冲击压缩试验,并结合岩石声发射监测研究花岗岩在动态冲击下的累计损伤特性。利用超动态应变仪获取的波形信号分析试样中的纵波通过时间,进而计算岩石的应力波波速,并利用... 利用改进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系统,对花岗岩进行多次循环冲击压缩试验,并结合岩石声发射监测研究花岗岩在动态冲击下的累计损伤特性。利用超动态应变仪获取的波形信号分析试样中的纵波通过时间,进而计算岩石的应力波波速,并利用花岗岩应力波波速的变化来表征试样在循环冲击过程中的损伤特性。通过分析试样每次加载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发现多次冲击加载过程中的岩石损伤量变化程度与试样在单次加载过程中的吸收能大小有关,试样的吸收能越大,花岗岩冲击后的损伤变化量越大。花岗岩在多次冲击加载过程中的动态抗压强度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多而减小,但随加载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基于冲击加载过程中的应力时程曲线及声发射信号特征,发现声发射事件峰值计数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多而增大,表明花岗岩在多次冲击过程中新生裂纹在逐渐增多,花岗岩在每次加载过程中的声发射事件峰值点位于试样应力峰值点附近,且其在动态冲击下的声发射事件具有突发性,前兆信息不明显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动力学 应力波波速 能量 损伤 动态抗压强度 声发射
原文传递
重组竹的耐冲击性能 被引量:17
4
作者 于子绚 江泽慧 +3 位作者 王戈 程海涛 张文福 邱亚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48,共3页
探索竹/木复合材料在极端环境中(飓风、雹暴等)对冲击载荷的适应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利用Instron 9250HV落锤冲击试验机对毛竹重组竹和竹木复合重组材进行了低速冲击试验,研究了密度和组坯形式对冲击性能和损伤模式的影... 探索竹/木复合材料在极端环境中(飓风、雹暴等)对冲击载荷的适应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利用Instron 9250HV落锤冲击试验机对毛竹重组竹和竹木复合重组材进行了低速冲击试验,研究了密度和组坯形式对冲击性能和损伤模式的影响,并分析了组坯结构与吸能机制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密度重组竹的耐冲击性能较好,纵横组坯的竹木复合重组材冲击性能优于同密度的重组竹。冲击损伤使重组竹沿纤维方向纵向开裂,导致材料整体失效;而竹木复合重组材的横纵结构抑制了裂纹的扩展,使缺陷仅发生在冲击点附近;落锤出射面表现为层状开裂,具有分层吸能的能量吸收机制。相同密度的竹木复合重组材可以更好地抵抗冲击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竹 竹木复合重组材 冲击性能 能量吸收 破坏机制
下载PDF
循环冲击荷载下含孔洞岩石损伤特性与能量耗散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戴兵 罗鑫尧 +2 位作者 单启伟 陈英 刘永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77,共9页
为探究隧道工程开挖过程中外部荷载对隧道围岩多重扰动的影响,采用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进行不同冲击荷载(0.6、0.7、0.8 MPa)和冲击方式(等幅与不等幅冲击气压)下的循环冲击试验,以此分析冲击载荷作用下含孔洞岩石试件的动力学特性... 为探究隧道工程开挖过程中外部荷载对隧道围岩多重扰动的影响,采用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进行不同冲击荷载(0.6、0.7、0.8 MPa)和冲击方式(等幅与不等幅冲击气压)下的循环冲击试验,以此分析冲击载荷作用下含孔洞岩石试件的动力学特性、损伤特征、能量耗散和破坏形态。结果表明:基于一维应力波理论和界面连续条件得到适用于含竖向孔洞岩石试件计算的改良损伤计算公式;竖向孔洞的存在会影响岩石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趋势,并在经历数次冲击后尤为显著;花岗岩损伤积累随平均应变率增大呈幂函数增长,且随冲击荷载的增加呈现良好的规律性;积累比能量吸收值随循环冲击的进行逐渐增大,且试件的破坏模式经历了横向拉伸破坏、横向拉伸-轴向劈裂组合形式、轴向劈裂破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冲击 含孔洞岩石 能量耗散 损伤特征 等幅与不等幅 损伤积累
下载PDF
冲击荷载作用下全尾砂胶结充填体的能耗特征与损伤特性 被引量:15
6
作者 侯永强 尹升华 +2 位作者 杨世兴 张敏哲 曹永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61-1671,共11页
为研究冲击载荷作用下全尾砂胶结充填体的能耗特征和损伤特性,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试验技术对全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冲击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充填体的动态抗压强度、单位体积吸收能和单位质量破碎耗能随平均应变率的增加均呈指数... 为研究冲击载荷作用下全尾砂胶结充填体的能耗特征和损伤特性,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试验技术对全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冲击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充填体的动态抗压强度、单位体积吸收能和单位质量破碎耗能随平均应变率的增加均呈指数函数递增规律;充填体试样的透射能、反射能随入射能增加呈线性增长,而吸收能随入射能增加呈指数函数增长规律;充填体的单位体积吸收能和单位质量的破碎耗能均随入射能的增加呈指数函数增长规律;基于应变等价原理构建冲击加载下的充填体损伤本构方程和损伤演化方程,并结合损伤值D与应力值随应变的增长规律,充填体动态损伤破坏演化过程可划分为损伤稳定发展、损伤加速和损伤破坏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体 冲击荷载 能耗特征 损伤特性
下载PDF
动态荷载下胶结充填体力学响应及能量损伤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侯永强 尹升华 +2 位作者 杨世兴 张敏哲 刘洪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45-156,共12页
为研究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动态力学性能及能量损伤演化过程,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对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了不同应变率下的冲击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充填体的动态抗压强度和动态抗压强度增强因子随应变率的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增规律,且水... 为研究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动态力学性能及能量损伤演化过程,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对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了不同应变率下的冲击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充填体的动态抗压强度和动态抗压强度增强因子随应变率的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增规律,且水泥含量越低的充填体应变率效应更显著;充填体的峰前能耗量密度、峰后能耗量密度、单位体积应变能及总能耗量密度随应变率的增加均呈指数函数递增规律,且动态抗压强度与峰后耗散能密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冲击载荷作用下,充填体变形破坏主要经历了线弹性变形、屈服破坏及峰后破裂这3个阶段;在充填体的线弹性变形及屈服破坏阶段,能量以弹性应变能的形式储存在试样内部,而在峰后破裂阶段,能量以耗散能释放为主;冲击加载下,充填体的受荷能量损伤演化过程划分为损伤稳定发展阶段、损伤加速阶段及损伤破坏阶段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砂胶结充填体 动载冲击 能量耗散 力学性能 损伤演化
下载PDF
落石冲击能量对山区桥梁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顾乡 余志祥 +1 位作者 赵雷 许浒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1-1137,共7页
为研究落石对桥梁冲击破坏严重的问题,建立了HJC(Holmquist Johnson Cook)损伤本构模型,运用非线性显示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对典型的山区桥梁在落石冲击条件下进行碰撞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落石冲击能量进行分级,并对外套钢板和增加素混... 为研究落石对桥梁冲击破坏严重的问题,建立了HJC(Holmquist Johnson Cook)损伤本构模型,运用非线性显示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对典型的山区桥梁在落石冲击条件下进行碰撞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落石冲击能量进行分级,并对外套钢板和增加素混凝土保护层两种防护措施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落石潜在危险能量为2 500 k J;当采用外套钢板措施时,侵彻率由原来的37.78%下降到13.89%,混凝土体积损伤减少30%;当采用素混凝土保护层措施时,侵彻率进一步下降到6.11%,混凝土体积损伤减少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石冲击 山区桥梁 冲击能量 损失体积 HJC(Holmquist Johnson Cook)模型
下载PDF
复合材料T型加筋板筋条冲击损伤及冲击后压缩行为试验 被引量:9
9
作者 欧阳天 关志东 +2 位作者 谭日明 郑达 孙伟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689-2697,共9页
本文研究了复合材料加筋板的筋条冲击损伤及冲击损伤对加筋板轴向压缩(CAI)行为的影响。针对T型单筋加筋板,通过落锤法从面板一侧对筋条进行5种能量水平的低速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冲击筋条产生的面板凹坑不易观察;当冲击能量低于筋条损... 本文研究了复合材料加筋板的筋条冲击损伤及冲击损伤对加筋板轴向压缩(CAI)行为的影响。针对T型单筋加筋板,通过落锤法从面板一侧对筋条进行5种能量水平的低速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冲击筋条产生的面板凹坑不易观察;当冲击能量低于筋条损伤门槛能量时,加筋板筋条无损伤出现,筋条-面板也不会发生脱粘;一旦冲击能量超过筋条损伤门槛能量,筋条的腹板会在弯曲拉伸应力作用下损伤,同时筋条-面板之间会出现严重脱粘。分别对完好和损伤试验件进行压缩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低于门槛能量的冲击对加筋板的压缩屈曲载荷影响不大,同时只会略微降低失效载荷;而冲击造成筋条损伤后,筋条在压缩过程中会由于损伤扩展出现卸载;卸载后的筋条会对面板失去支撑,使面板的屈曲载荷降低,从而大幅地削弱加筋板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加筋板 筋条冲击 门槛能量 脱粘损伤 屈曲
原文传递
基于凹坑深度的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小娟 张博平 +1 位作者 张金奎 汪蓝明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4-238,共5页
对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低速冲击实验,建立了冲击凹坑深度与冲击能量的关系。依据凹坑深度反推冲击能量,并用能量确定冲锤质量和冲击速度,从而可对层合板进行动态数值模拟。冲击凹坑深度与冲击能量的关系表明,凹坑深度的变化是与冲击能... 对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低速冲击实验,建立了冲击凹坑深度与冲击能量的关系。依据凹坑深度反推冲击能量,并用能量确定冲锤质量和冲击速度,从而可对层合板进行动态数值模拟。冲击凹坑深度与冲击能量的关系表明,凹坑深度的变化是与冲击能量的变化过程相适应的,在此基础上对损伤的分布形式及大小做了详细的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复合材料层合板横向低速冲击进行模拟,采用瞬态分析方法来研究层合板的冲击与损伤过程。对冲击后的试验件进行了C扫描损失检测。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特别适合于层合板冲击后的损伤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低速冲击 凹坑深度 冲击能量 损伤
下载PDF
强震作用下崩塌滚石冲击耗能损伤演化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娟 何亮 荀晓慧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7-163,共7页
强震触发崩塌滚石冲击耗能损伤是防护工程设计的重要指标。为探索冲击过程中滚石耗能损伤演化过程,采用热力学定律分析了冲击过程中能量的传递与耗散,通过定义冲击耗能损伤因子D、D_(max),建立了滚石冲击耗能损伤理论模型与适用模型。... 强震触发崩塌滚石冲击耗能损伤是防护工程设计的重要指标。为探索冲击过程中滚石耗能损伤演化过程,采用热力学定律分析了冲击过程中能量的传递与耗散,通过定义冲击耗能损伤因子D、D_(max),建立了滚石冲击耗能损伤理论模型与适用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反算极限冲击力对模型进行论证与分析,提出模型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滚石冲击耗能损伤过程满足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主要贡献于防护工程弹塑性势能的积聚,D_(max)受滚石质量、弹性模量、抛射初速度、最大冲击力、有效作用面积等的影响;最大冲击力持续增加,极限冲击耗能损伤因子增大,达到线性函数与抛物线函数图像交点C(1031 kN,0.9965)时曲线出现拐点。模型推广得到广义范围下的冲击耗能损伤演化函数曲线,冲击耗能损伤全过程在损伤响应、损伤线性、损伤渐进三个阶段的临界位置出现2次损伤拐点;随滚石质量增加,最大冲击力增大,极限冲击耗能损伤因子曲线先呈抛物线减小,再呈线性增加,最后呈抛物线逐渐增加直到无限趋近于1。从能量角度定量分析其损伤本质,对探究滚石运动过程能量耗散机制及防护工程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 滚石 冲击耗能损伤 损伤拐点 弹塑性势能 力学特性
下载PDF
单板层积材-木粉/高密度聚乙烯共挤出复合材料抗低速冲击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傅海涛 孙理超 +1 位作者 王海刚 王清文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0-207,共8页
通过共挤出技术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共挤出复合材料,其中壳层为木粉/高密度聚乙烯(W/HDPE),核层为杨木单板层积材(LVL),测试了LVL-W/HDPE和LVL在50J、75J及100J能量下的低速冲击性能,并进一步研究水煮-冰冻-干燥环境处理后两者的低速冲... 通过共挤出技术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共挤出复合材料,其中壳层为木粉/高密度聚乙烯(W/HDPE),核层为杨木单板层积材(LVL),测试了LVL-W/HDPE和LVL在50J、75J及100J能量下的低速冲击性能,并进一步研究水煮-冰冻-干燥环境处理后两者的低速冲击性能。结果表明,与LVL相比,在50J能量冲击过程中LVL-W/HDPE的吸收能量和损伤深度分别降低2.9%和15.9%;在75J能量冲击过程中LVL-W/HDPE的吸收能量和损伤深度分别降低3.9%和9.2%;而在100J能量冲击下,两者的抗冲击性能基本相同;经水煮-冰冻-干燥环境处理后,由于壳层WPC的保护作用,LVL-W/HDPE不仅保持了良好的抗冲击性能,还表现出了优异的耐环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挤出复合材料 核壳结构 低速冲击 能量吸收 损伤深度
原文传递
广州沥心沙大桥复合防撞装置抗撞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田怀念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73,共8页
广州沥心沙大桥主桥为(55+85+55)m T形刚构桥,由于发展需要,将该桥跨越的航道等级由Ⅲ级提升至Ⅰ级(通行3000 DWT船舶)。为提高该桥的防撞能力,提出采用一种固定式波折钢板-钢覆复合防撞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钢面板、波折钢板、聚氨酯芯材... 广州沥心沙大桥主桥为(55+85+55)m T形刚构桥,由于发展需要,将该桥跨越的航道等级由Ⅲ级提升至Ⅰ级(通行3000 DWT船舶)。为提高该桥的防撞能力,提出采用一种固定式波折钢板-钢覆复合防撞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钢面板、波折钢板、聚氨酯芯材、GFRP防护层和方形橡胶垫块构成。为分析船舶撞击下该装置的耗能能力和防护性能,以主桥18号墩的防撞设计为背景,将该装置设置在承台,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船-复合防撞装置-桥的碰撞模型,进行船桥碰撞动力计算分析,研究船艏、复合防撞装置及承台损伤情况。结果表明:设置复合防撞装置后,桥梁结构响应明显减小;钢面板是主要的耗能构件,发挥出良好的缓冲吸能作用;在受到船艏碰撞时,仅复合防撞装置迎撞面产生较大变形,船艏发生轻微变形,而承台及桥墩未发生大的变形,混凝土保持完好。该复合防撞装置生产、安装工艺简单,运营维护方便,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构桥 波折钢板-钢覆复合防撞装置 船桥碰撞 撞击力 耗能能力 损伤 有限元法
下载PDF
煤岩体冲击倾向性指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芸 王恩元 +1 位作者 赵恩来 孙珍玉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3-35,共3页
对煤岩材料进行单轴压缩实验,获得相应的冲击能量指数、弹性能量指数、动态破坏时间数据,分析了3个指标之间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煤岩体的弹性能量指数与冲击能量指数之间满足正相关性,在两者数据值比较小的区间符合对数关系;动态破... 对煤岩材料进行单轴压缩实验,获得相应的冲击能量指数、弹性能量指数、动态破坏时间数据,分析了3个指标之间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煤岩体的弹性能量指数与冲击能量指数之间满足正相关性,在两者数据值比较小的区间符合对数关系;动态破坏时间与冲击能量指数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在动态破坏时间较小时,两指标符合乘幂关系;冲击倾向性实验中可根据拟合结果由其中某一指标值确定相关的另一指标。在其他区间内,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相关性较差,实验中应当适当增加样本数量,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倾向性 相关性 弹性能量指数 冲击能量指数 动态破坏时间
原文传递
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小娟 张博平 《航空计算技术》 2010年第3期68-70,74,共4页
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冲击能量与凹坑深度之间的关系,拟合出了冲击能量与凹坑深度曲线方程。曲线方程表明,凹坑深度的变化是与冲击能量的变化过程相适应的,从而在凹坑深度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得到层合板所受的外载,有此外载从便对层... 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冲击能量与凹坑深度之间的关系,拟合出了冲击能量与凹坑深度曲线方程。曲线方程表明,凹坑深度的变化是与冲击能量的变化过程相适应的,从而在凹坑深度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得到层合板所受的外载,有此外载从便对层合板进行相应的模拟。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复合材料层合板横向低速冲击进行了模拟,模拟采用瞬态分析方法。对冲击后的试件进行了C扫描,在此基础上对损伤的分布形式及大小做了详细的分析。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表明,方法是可行的,拟合曲线是正确的,且适合于层合板冲击后的损伤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低速冲击 冲击能量 损伤 有限元
下载PDF
侧限约束冲击载荷下煤样能量耗散与损伤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焦振华 姜耀东 +3 位作者 赵毅鑫 刘斌 袁秋鹏 黄祖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2-501,共10页
冲击载荷作用下煤岩能量转化与损伤控制是煤岩冲击动力学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和自制侧限约束装置,对煤样进行不同速度等级、不同约束状态冲击压缩试验,研究其能量耗散规律和破坏失效模式,并结合超声波测试、CT扫... 冲击载荷作用下煤岩能量转化与损伤控制是煤岩冲击动力学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和自制侧限约束装置,对煤样进行不同速度等级、不同约束状态冲击压缩试验,研究其能量耗散规律和破坏失效模式,并结合超声波测试、CT扫描分析侧限约束条件下煤样损伤特征.结果表明:冲击压缩过程中煤样能量转化分布具有同步异幅特征,受煤低波阻抗特性影响显著.单轴冲击条件煤样呈脆性失稳破坏,从低速冲击的劈裂破坏向高速冲击下压碎破坏模式转变,耗散能与冲击速度呈二次函数正相关关系.受能量相同的入射波作用,侧限约束下煤样微裂隙扩展贯通困难,耗散能明显低于单轴冲击,煤样外观保持整体性较好,发生塑性变形破坏.随着冲击速度的提高,冲击载荷对煤样损伤程度的影响占主导因素,三维重构模型显示煤样内部损伤裂隙体积增幅明显,超声波高频信号降低、低频信号上升、频谱由单主峰向多峰转变.依据纵波波速变化特征,建立了侧限约束煤样损伤程度与冲击速度的关系表达式,可为相关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载荷 侧限约束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能量耗散 损伤破坏
原文传递
不同加载方式下强冲击倾向性煤声发射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广辉 邓志刚 +4 位作者 蒋军军 李少刚 莫云龙 王健达 马斌文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7-982,990,共7页
为探究强冲击倾向性煤在多级循环加载下能量积聚与耗散形态、损伤演化过程,以充分辨识冲击倾向性煤破坏前兆,利用TAW-2000型电液私服试验机对强冲击倾向性煤样进行了多级应变循环加载和多级应力循环加载试验。试验表明:在多级应变和应... 为探究强冲击倾向性煤在多级循环加载下能量积聚与耗散形态、损伤演化过程,以充分辨识冲击倾向性煤破坏前兆,利用TAW-2000型电液私服试验机对强冲击倾向性煤样进行了多级应变循环加载和多级应力循环加载试验。试验表明:在多级应变和应力加载条件下,振铃计数率均呈现加载初期振铃计数较高,临近破坏时振铃计数急剧增加趋势;每级加卸载产生的能量耗散与损伤变量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受加载方式的影响,应力加载条件下振铃计数更高,且在载荷转换阶段,煤样有明显声发射现象,煤样内部结构劣化较快,单循环损伤程度严重,煤样累计损伤增长更快;伴随循环级数的增加FR值逐渐降低,且呈现加速下降趋势;循环加载初期煤样变形处于压密和弹性变形阶段,损伤程度低,Kaiser效应显著,上一级循环载荷超过煤样峰值强度的60%后,煤样损伤加剧,在次级加载时Felicity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倾向性 循环加载 KAISER效应 能量耗散 损伤
原文传递
冲击扰动下泥页岩块剪切蠕变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利遥 胡斌 +3 位作者 刘霁 崔凯 魏二剑 丁静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6-657,共12页
矿体爆破是大多数露天矿山开采作业中的必要环节,然而持续爆破作业产生的冲击扰动作用会降低露天边坡的长期稳定性,甚至促使滑坡灾害的发生.为研究冲击扰动效应对边坡岩体蠕变特性的影响,以露天石灰石矿山二叠系软弱夹层中的炭质泥页岩... 矿体爆破是大多数露天矿山开采作业中的必要环节,然而持续爆破作业产生的冲击扰动作用会降低露天边坡的长期稳定性,甚至促使滑坡灾害的发生.为研究冲击扰动效应对边坡岩体蠕变特性的影响,以露天石灰石矿山二叠系软弱夹层中的炭质泥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发的岩石冲击-剪切蠕变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冲击能量扰动下的剪切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冲击扰动对软岩剪切蠕变破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冲击扰动能量的增加,软岩进入加速蠕变历时缩短,蠕变破坏总时长与剪切蠕变破坏强度亦随之降低.(2)冲击能量可改变泥页岩剪切破坏面的发育特征,冲击扰动能量越大,剪切面裂隙发育越充分且岩样结构形态越破碎.(3)岩样总体变形量与冲击能量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其造成的总变形中塑性永久变形占比越大而弹性变形占比越小,当冲击能量为7.09 J时两次冲击后的塑形永久变形占比均不小于73.1%.根据试验结果,引入基于冲击能量的损伤因子D,建立了考虑冲击扰动效应的软岩剪切蠕变损伤模型.采用BFGS算法和1stOpt通用全局优化数学软件进行了模型参数辨识,采用损伤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后发现,所建立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冲击扰动下泥页岩剪切蠕变变形的全过程,可为爆破扰动效应下的矿山边坡长期稳定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扰动 剪切蠕变 软弱夹层 冲击能量 损伤模型
原文传递
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损伤评估分析
19
作者 陈华艳 刘用滨 +4 位作者 罗才松 黄建忠 许力 付朝江 祁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7-108,共12页
为研究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损伤,进行了16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落锤冲击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冲击速度、冲击质量、截面含钢率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损伤程度的影响。通过控制... 为研究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损伤,进行了16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落锤冲击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冲击速度、冲击质量、截面含钢率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损伤程度的影响。通过控制冲击质量与冲击速度,基于损伤因子d_(s)和弹塑性转角θ,划分损伤评估等级,拟合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损伤评估曲线。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很好地吻合落锤冲击试验的结果,最大误差不超过10%;冲击过程中跨中挠度峰值出现时间远远滞后于冲击力峰值出现的时间,冲量是动量的1.23倍;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加,跨中挠度呈抛物线形的增长趋势,冲击质量增加对冲击力峰值影响较小,但对跨中挠度有较大影响,随着截面含钢率的增加,构件的耗能几乎稳定在90%附近;从损伤曲线图可以快速判断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整体损伤情况及局部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再生混凝土柱 落锤冲击 有限元模拟 冲击能量 损伤评估
下载PDF
Material development for a sustainable precast concrete block pavement 被引量:3
20
作者 R.Bharathi Murugan C.Natarajan Shen-En Chen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2016年第5期483-491,共9页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 (PCC) and asphalt concrete (AC) are the most common roadway and highway construction materials which are more suitable for continuous slab pave- ments. The durability of these materials is...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 (PCC) and asphalt concrete (AC) are the most common roadway and highway construction materials which are more suitable for continuous slab pave- ments. The durability of these materials is highly dependent on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techniques, and both materials are difficult to repair. Heavy rain storms in India have recently revealed several roadway pavement failures and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repair costs. Interlocking block type pavements are simpler to construct and maintain than both PCC and AC pavements but, have only been used for slower traffic roads due to weak interlocking at the join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lock pavements, blocks made of PCC with waste tire crumb rubber partially replacing river sand (fine aggregate) are suggested. The joint interlocks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by modifying the block geometry. The material is completely recycled and is deemed more superior than concrete pavements when repair and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costs are concerned.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of Rubberized Concrete Blocks (RCBs) using crumb rubber particle size ranging from 0.075 mm to 4.75 mm to partially replace the fine aggregates. It also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of RCB over continuous material pav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berized concrete Crumb rubber damage mechanism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impact energ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