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1篇文章
< 1 2 1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消化系肿瘤染色质非组蛋白电泳图谱分析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迪 吴景兰 +2 位作者 王一菱 白咸勇 郑乃刚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0年第4期340-346,共7页
从人食管癌、胃癌、直肠癌、肝癌及胎儿肝和从距癌>5cm的癌旁作为对照组织的细胞核中,分别用0.4MNaCl盐提法、苯酚提取法和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提取染色质非组蛋白蛋白质,简称非组蛋白(NHP)进行电泳图谱分析并将不同方法提取的癌NHP... 从人食管癌、胃癌、直肠癌、肝癌及胎儿肝和从距癌>5cm的癌旁作为对照组织的细胞核中,分别用0.4MNaCl盐提法、苯酚提取法和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提取染色质非组蛋白蛋白质,简称非组蛋白(NHP)进行电泳图谱分析并将不同方法提取的癌NHP作为抗原制备免疫血清做对比免疫组化反应。结果表明①用0.4MNaCl盐提之NHP的质和量更适于作为抗原制备免疫血清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②以上各种肿瘤NHP与其癌旁NHP之间均有质和量的差异。③不同肿瘤NHP具有组织特异性,然而各种瘤之间也具有相似的共性,即癌NHP之多加带主位于6万d~9万d;多变带区主位于4万d上下处(肝癌NHP之多变带区主位于5万d及8万d);而且肝癌NHP与胎肝NHP有相似处。结果提示癌NHP之多加或加深带可能与癌基因表达的激活有关;而缺如或减弱带可能与载有抗癌基因的染色体区带丢失或基因表达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P 消化系肿瘤 电泳图谱分析
下载PDF
我国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调查及新血清型的发现和病原特性 被引量:177
2
作者 程安春 汪铭书 +7 位作者 陈孝跃 朱德康 黄城 刘菲 周毅 郭宇飞 刘兆宇 方鹏飞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0-323,共4页
从全国 2 9个省 (市、自治区 )不同代次 (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 )的 5~ 90日龄患有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分离到 184 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 ,血清型分布为 1(6 38株 )、2 (36 7株 )、3(10 2株 )、4 (14 6株 )、5 (89株 )、6 (... 从全国 2 9个省 (市、自治区 )不同代次 (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 )的 5~ 90日龄患有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分离到 184 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 ,血清型分布为 1(6 38株 )、2 (36 7株 )、3(10 2株 )、4 (14 6株 )、5 (89株 )、6 (4 9株 )、7(87株 )、8(6 8株 )、10 (4 3株 )、11(35株 )、13(5 6株 )、14 (6 1株 ) ,另有 10 1株不属于 1~ 2 1血清型 ,而分属于 4个相同的抗原型 ,被命名为 2 2 (2 1株 )、2 3(18株 )、2 4 (34株 )和 2 5 (2 8株 )血清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血清型 病原特性 抗原型 致病性 免疫原性
下载PDF
冻干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活疫苗免疫安全性及免疫学效果观察 被引量:72
3
作者 刘国华 方悍华 +4 位作者 冯子健 郭万申 董春明 张文平 迮文远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 观察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麻疹 腮腺炎 风疹 (北京MMR)疫苗的免疫学效果。方法 分别选择 10~ 12岁、2~ 2 .5岁和 8~ 12月龄儿童 ,接种北京MMR(实验疫苗 ) ,并与进口MMR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和风疹疫苗 (对照... 目的 观察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麻疹 腮腺炎 风疹 (北京MMR)疫苗的免疫学效果。方法 分别选择 10~ 12岁、2~ 2 .5岁和 8~ 12月龄儿童 ,接种北京MMR(实验疫苗 ) ,并与进口MMR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和风疹疫苗 (对照疫苗 )相比较 ,开展该疫苗的免疫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观察研究。结果 在 32名 2岁以上较大龄儿童接种北京MMR疫苗无副反应发生后 ,对 10 4名 8~ 12月龄婴儿接种该疫苗 ,仅有 6 .7%和 1.9%的儿童分别发生一过性发热 (中低反应 )和皮疹 ,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北京MMR疫苗免疫接种后 ,其麻疹、风疹、腮腺炎HI抗体阳转率分别为 10 0 %、10 0 %和 85 .7% ,GMT分别为 4 1、32 0和 6 .1。分别与对照疫苗相比 ,差异多无显著性。结论北京MMR疫苗具有与目前使用的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及进口MMR疫苗相同的免疫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安全性 免疫学效果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 联合免疫
原文传递
鸭疫里氏杆菌外膜蛋白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苏敬良 郭玉璞 吕艳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4-448,共5页
本研究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鸭疫里氏杆菌的外膜蛋白,在电镜下呈典型的双层泡状结构, S D S- P A G E 电泳分析结果细菌的外膜蛋白的分子量在21 K D 和 151 K D 之间。经 W esternblot 检测表明,44 K... 本研究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鸭疫里氏杆菌的外膜蛋白,在电镜下呈典型的双层泡状结构, S D S- P A G E 电泳分析结果细菌的外膜蛋白的分子量在21 K D 和 151 K D 之间。经 W esternblot 检测表明,44 K D 外膜蛋白与免疫鸭血清和自然感染后康复鸭血清出现较强的阳性反应,而感染发病的濒死鸭血清反应则很微弱。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44 K D 外膜蛋白可能是该菌的主要免疫原性蛋白之一。用外膜蛋白抗原加弗氏佐剂免疫北京鸭后,可诱导产生加强的抗体反应,抗体维持时间较长。经过两次免疫后,对同源细菌攻击的保护率为100% (1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里氏杆菌 外膜蛋白 免疫原性
下载PDF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血清流行病学及疫苗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64
5
作者 王玲 吕宏亮 +1 位作者 王世文 王玉琳 《中国计划免疫》 2002年第1期36-38,共3页
为了解儿童中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 )的免疫情况 ,观察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选取 5 16名2~ 9岁儿童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采用血凝抑制 (HI)试验检测血清HI抗体。抗体阴性者进行接种疫苗 ,接种后 4 8h内观察人体副反... 为了解儿童中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 )的免疫情况 ,观察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选取 5 16名2~ 9岁儿童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采用血凝抑制 (HI)试验检测血清HI抗体。抗体阴性者进行接种疫苗 ,接种后 4 8h内观察人体副反应 ,并分别在免疫后 1个月、12个月、36个月采血测定HI抗体。 5 16名 2~ 9岁儿童中 ,腮腺炎HI抗体阳性者 171人 ,总阳性率为 33 1% ,2~ 3岁、4~ 6岁和 7~ 9岁 3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17 1%、2 8 2 %和 4 5 9%。 345名抗体阴性儿童接种了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1个月后抗体阳转率分别为 81 6 1%、76 5 5 %和 81 4 2 %(总阳转率为 79 4 2 % )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则分别达到 1∶13 4 2、1∶14 39和 1∶12 2 9(平均为 1∶13 4 0 ) ,无一例出现严重的副反应。免疫后 12个月、36个月抗体阳性率及抗体GMT均有所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血清流行病学 减毒活疫苗 免疫原性 儿童
原文传递
Mesenchymal stem cells: Emerging mechanisms of immunomodulation and therapy 被引量:58
6
作者 Justin D Glenn Katharine A Whartenby 《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 SCIE CAS 2014年第5期526-539,共14页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 are a pleiotropic population of cells that are self-renewing and capable of differentiating into canonical cells of the mesenchyme, including adipocytes, chondrocytes, and osteocytes. They...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 are a pleiotropic population of cells that are self-renewing and capable of differentiating into canonical cells of the mesenchyme, including adipocytes, chondrocytes, and osteocytes. They employ multi-faceted approaches to maintain bone marrow niche homeostasis and promote wound healing during injury. Biomedical research has long sought to exploit their pleiotropic properties as a basis for cell therapy for a variety of diseases and to facilitat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establishment and stromal reconstruction in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Early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ir usage as safe, and there was little host response to these cells. The discovery of their immunosuppressive functions ushered in a new interest in MSCs as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tool to suppress inflammation and down-regulate pathogenic immune responses in graft-versus-host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such as multiple sclerosis, autoimmune diabetes,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MSCs 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soluble and membrane-bound factors, some of which inhibit immune responses. However, the full range of MSC-mediated immune-modulation remains incompletely understood, as emerging reports also reveal that MSCs can adopt an immunogenic phenotype, stimulate immune cells, and yield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results in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s of inflammatory disease. The present review describes the large body of literature that has been accumulated on the fascinating biology of MSCs and their complex effects on immune respon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enchymal stem cell IMMUNOSUPPRESSION immunogenIC AUTOIMMUNITY Cell-based therapy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2增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多聚蛋白DNA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于涟 李建荣 +2 位作者 黄耀伟 梁雪芽 孟松树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52-657,共6页
鸡白细胞介素 2 (IL 2 )基因是新近被确定的非哺乳类IL 2基因。将鸡白细胞介素 2 (IL 2 )基因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多聚蛋白基因 (VP2 VP4 VP3 )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的CMV启动子下游 ,制备DNA疫苗 ,免疫 14日龄SPF鸡 ,14d... 鸡白细胞介素 2 (IL 2 )基因是新近被确定的非哺乳类IL 2基因。将鸡白细胞介素 2 (IL 2 )基因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多聚蛋白基因 (VP2 VP4 VP3 )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的CMV启动子下游 ,制备DNA疫苗 ,免疫 14日龄SPF鸡 ,14d后二免 ,二免后 3d攻击标准强毒株。结果表明共注射鸡IL 2质粒能明显增强DNA疫苗对强毒攻击 ,保护率达 80 % ;能增强DNA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效价 (P <0 0 5 ) ;能显著促进鸡胸腺、脾脏和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及法氏囊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P <0 0 5 )。这些结果提示鸡IL 2能明显增强IBDV多聚蛋白DNA疫苗的免疫原性 ,是一种优良的禽类DNA疫苗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细胞介素2 IL-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多聚蛋白基因 DNA疫苗 免疫原性
下载PDF
氯霉素免疫原的合成与鉴定 被引量:36
8
作者 王桂枝 石德时 +2 位作者 毕丁仁 殷斌烈 蔡立新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分别采用混合酸酐法和重氮化法合成氯霉素(CAP)免疫原。混合酸酐法:将CAP与琥珀酸酐反应生成氯霉素琥珀酸酯(CAP-HS),接着进行混合酸酐反应,将CAP-H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连,得CAP-HS-BSA复... 分别采用混合酸酐法和重氮化法合成氯霉素(CAP)免疫原。混合酸酐法:将CAP与琥珀酸酐反应生成氯霉素琥珀酸酯(CAP-HS),接着进行混合酸酐反应,将CAP-H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连,得CAP-HS-BSA复合物。重氮化法:将CAP分子中的芳香硝基还原为芳香氨基,重氮化处理后,与BSA连接。通过红外光谱和动物免疫试验鉴定合成的免疫原,结果表明CAP-HS-BSA合成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免疫原 合成 混合酸酐法 重氮化法
下载PDF
国产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在儿童中应用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免疫程序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刘崇柏 任银海 +4 位作者 张玉成 吴文婷 李胜平 康文学 韩连军 《中国计划免疫》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为了评价国产甲型肝炎 (甲肝 )灭活疫苗在儿童中应用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免疫程序 ,在河北省某地山区农村筛选 5~ 15岁的甲肝易感儿童 2 75人 ,以村为单位 ,随机分为 4组 ,分别接种 10 0 0U/剂和 5 0 0U/剂 (0、3个月和0、6个月程序 ... 为了评价国产甲型肝炎 (甲肝 )灭活疫苗在儿童中应用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免疫程序 ,在河北省某地山区农村筛选 5~ 15岁的甲肝易感儿童 2 75人 ,以村为单位 ,随机分为 4组 ,分别接种 10 0 0U/剂和 5 0 0U/剂 (0、3个月和0、6个月程序 ) ,观察初种和加强免疫后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检测免疫后 1、3、4、6、7个月的血清抗甲肝病毒抗体(抗 -HAV)阳转率和滴度。结果显示 :国产甲肝灭活疫苗无严重的局部及全身反应 ,10 0 0U/剂和 5 0 0U/剂初免后1个月抗 -HAV阳转率分别为 93 8%和 90 6 % ,抗体滴度分别为 174mIU/ml和 14 6mIU/ml;全程免疫后 1个月各组抗体阳转率均为 10 0 0 % ,10 0 0U组和 5 0 0U组抗 -HAV滴度分别为 75 4 0mIU/ml、4 5 35mIU/ml;5 0 0U组 0、6个月和 0、3个月程序免疫后抗 -HAV滴度分别为 4 5 35mIU/ml和 32 6 9mIU/ml,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表明国产甲肝灭活疫苗在儿童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5 0 0U/剂适用于儿童 ,免疫程序以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灭活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 免疫程序
原文传递
食物不耐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0
作者 韩煦 常艳敏 《医学综述》 2012年第7期1043-1045,共3页
食物不耐受是临床上不同于食物过敏的另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它是机体的免疫系统针对某种或多种食物发生的过度保护性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IgG抗体,抗体与过敏原反应产生免疫复合物而引起机体的相关疾病。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科学... 食物不耐受是临床上不同于食物过敏的另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它是机体的免疫系统针对某种或多种食物发生的过度保护性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IgG抗体,抗体与过敏原反应产生免疫复合物而引起机体的相关疾病。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科学的饮食计划是治疗食物不耐受最佳且有效的方法。现就食物不耐受的发病机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及食物不耐受的检测方法等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不耐受 免疫原 IGG 食物过敏
下载PDF
血清2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外膜蛋白多肽的组成及免疫原性 被引量:20
11
作者 程安春 汪铭书 +4 位作者 刘兆宇 周毅 陈孝跃 方鹏飞 郭宇飞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9-332,共4页
采用超声波裂解和超速离心法提取血清 2型鸭疫里默氏杆菌 (RA)的外膜蛋白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 ,外膜蛋白呈典型的双层泡状结构 ,形态主要呈 O型或牙齿状或不规则的小碎片。SDS- PAGE电泳分析 ,血清 2型 RA的外膜蛋白由 11条多肽组成 ,相... 采用超声波裂解和超速离心法提取血清 2型鸭疫里默氏杆菌 (RA)的外膜蛋白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 ,外膜蛋白呈典型的双层泡状结构 ,形态主要呈 O型或牙齿状或不规则的小碎片。SDS- PAGE电泳分析 ,血清 2型 RA的外膜蛋白由 11条多肽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 (Mr)在 2 6 0 0 0~ 135 0 0之间 ,主要蛋白为 310 0 0、330 0 0、75 0 0 0、10 10 0 0和 116 0 0 0 ,其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 16 .97%、15 .14 %、13.97%、19.83%和 12 .6 9%。经免疫印迹证实 ,血清 2型 RA的 4 0 0 0 0外膜蛋白与免疫鸭血清呈较强的阳性反应 ,是主要免疫原蛋白。用分离的外膜蛋白加上弗氏佐剂制备的亚单位疫苗免疫雏鸭后 ,可诱导产生较强的抗体 ,免疫鸭对同源 RA菌株的攻击可产生 1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鸭疫里默氏杆菌 外膜蛋白 多肽 免疫原性 菌株
下载PDF
国产冻干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反应和免疫原性观察 被引量:35
12
作者 徐宏基 李微 +7 位作者 夏建华 陶红 方捍华 李亚君 储艳 马富宝 徐闻青 王树巧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观察冻干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反应和免疫原性。方法分Ⅰ、Ⅱ、Ⅲ期进行,分别选择7~15岁和8~18月龄儿童接种国产MMR疫苗,同时设进口MMR疫苗、单价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对照,进行接种反应和免疫原性观察。结果Ⅰ期... 目的观察冻干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反应和免疫原性。方法分Ⅰ、Ⅱ、Ⅲ期进行,分别选择7~15岁和8~18月龄儿童接种国产MMR疫苗,同时设进口MMR疫苗、单价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对照,进行接种反应和免疫原性观察。结果Ⅰ期7~15岁接种国产MMR疫苗的11人中,仅3人发生局部弱反应,反应率为27.3%;8~11月龄接种国产MMR疫苗的26人中,发热率和皮疹反应率分别为11.5%、15.4%,其中高热率为3.8%。Ⅱ、Ⅲ期观察的1188名8~18月龄儿童中,接种国产MMR疫苗发热率为10.69%,皮疹反应率为3.64%,局部反应率为0.44%,其他反应率为0.22%。与对照疫苗比较,仅发热率高于腮腺炎疫苗及风疹疫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接种国产MMR疫苗后,麻疹、腮腺炎、风疹HI抗体阳转率和抗体GMT分别为99.5%、85.9%、100%和1∶57、1∶4.2、1∶890。与对照疫苗比较,麻疹抗体GMT国产MMR疫苗高于进口MMR疫苗和麻疹疫苗,抗体阳转率国产MMR疫苗高于进口MMR疫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腮腺炎抗体GMT国产MMR疫苗低于进口MMR疫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疫苗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MMR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腮腺炎 风疹 联合疫苗 接种反应 免疫原性
下载PDF
禽大肠杆菌菌毛产生的特性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戴鼎震 李康然 《广西农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47-54,共8页
用电镜检查广西分离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 O_(60),O_(7)和 O_(8)菌株,在37℃和43℃培养均可见到菌毛,低于28℃不产生菌毛。用营养肉汤,Minca 培养液或最低限量培养液培养,冰浴高速磁力搅拌和MgCl_2反复沉淀提取,可得到较纯的菌毛。经测定,... 用电镜检查广西分离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 O_(60),O_(7)和 O_(8)菌株,在37℃和43℃培养均可见到菌毛,低于28℃不产生菌毛。用营养肉汤,Minca 培养液或最低限量培养液培养,冰浴高速磁力搅拌和MgCl_2反复沉淀提取,可得到较纯的菌毛。经测定,O_(60),O_(7)和 O_(8)菌毛蛋白分子量分别是15500,17500和17800。1日龄雏鸡用 O_(60)菌毛亚单位油乳苗皮下注射和菌毛悬浮液气雾免疫,均可保护鸡免受大肠杆菌对气囊的攻击。O_(60),O_(7)和 O_(8)菌株菌毛之间缺乏显著的交互保护。雏鸡在1日龄和10日龄用 O_(60),O_(7)和 O_(8)多价菌毛油乳苗免疫,21日攻毒时,可抵抗3种菌株侵袭气囊造成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病 大肠杆菌 菌毛 免疫原
原文传递
一株草鱼呼肠孤病毒弱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免疫原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曾伟伟 王庆 +4 位作者 刘永奎 张乐生 刘宝芹 石存斌 吴淑勤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0-795,共6页
从江西南昌患出血病草鱼体内分离出的草鱼病毒(暂命名为JX09-01)能使草鱼肾脏细胞(CIK)、草鱼肝细胞(L8824)、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PSF)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感染CIK细胞固定后经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质内有大量病毒聚集,形态和排... 从江西南昌患出血病草鱼体内分离出的草鱼病毒(暂命名为JX09-01)能使草鱼肾脏细胞(CIK)、草鱼肝细胞(L8824)、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PSF)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感染CIK细胞固定后经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质内有大量病毒聚集,形态和排列方式与已报道的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相似。针对GCRV 873株S6基因设计的简并引物可以从病料组织和感染细胞中扩增出目的条带,而针对GCRV HZ08株S6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未能扩增出目的条带。对JX09-01株的S6全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表明,其核苷酸序列同GCRV 873株和HZ08株的同源性分别是99.3%和30.4%,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是98.6%和30%,说明草鱼病毒JX09-01株为草鱼呼肠孤病毒。用JX09-01株接种当年8—10 cm左右的草鱼,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能致草鱼死亡。用传代至15代的CIK细胞病毒液进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其对强毒株的免疫保护率达到86.7%。实验结果初步显示,新分离到的JX09-01为草鱼呼肠孤病毒弱毒株,可作为弱毒疫苗的候选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分离 鉴定 序列分析 免疫原性
下载PDF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和加强免疫效果—9年随访观察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李艳萍 李荣成 +7 位作者 杨进业 李琼池 农艺 李坚龙 徐桂生 梁争论 吴晓音 李河民 《中国计划免疫》 2005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长期效果,探讨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最佳免疫策略。方法 对母亲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膜抗原(HBeAg)同时阳性、新生儿期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HBsAg阴性... 目的 观察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长期效果,探讨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最佳免疫策略。方法 对母亲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膜抗原(HBeAg)同时阳性、新生儿期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HBsAg阴性的2 73名儿童进行9年血清学追踪观察。结果 共观察到12人HBsAg阳转,1~9岁HBsAg阳性率0 72 %~6 .98% ,低或无应答儿童9岁内17 .78%发生HBsAg阳转;免疫后9年保护性水平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 HBs)阳性率仍维持>6. 0 % ;3~5岁加强免疫儿童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水平高于未加强免疫儿童。结论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阻断HBV母婴传播具有良好的远期免疫效果。母亲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幼儿在3~4岁时需加强免疫。低或无应答新生儿有较高的HBsAg阳转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效果
原文传递
苦马豆素-BSA对家兔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童德文 陈德坤 曹光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14,共4页
用完全福氏佐剂对 14只家兔进行基础免疫 10 d后 ,将家兔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7只 ,1组为苦马豆素 - BSA免疫组 ,另 1组为对照。首免时免疫组每只兔四足掌共注射 0 .8m L,两侧大腿内侧肌肉各注射 0 .3m L,两侧颈部皮下各注射 0 .3m L,免... 用完全福氏佐剂对 14只家兔进行基础免疫 10 d后 ,将家兔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7只 ,1组为苦马豆素 - BSA免疫组 ,另 1组为对照。首免时免疫组每只兔四足掌共注射 0 .8m L,两侧大腿内侧肌肉各注射 0 .3m L,两侧颈部皮下各注射 0 .3m L,免疫总剂量为 2 m L/只 ,抗原含量 2 m g/ m L。 5周后第 1次加强免疫 ,免疫组每只兔两侧大腿内侧肌肉各注射 0 .5 m L,背部皮下 4点注射 ,每点 0 .2 5 m L,免疫总剂量为 2 m L/只 ,抗原含量 3mg/ m L。 1周后试血。 10 d后第 2次加强免疫 ,免疫途径与第 1次加强免疫相同 ,免疫总剂量为 2 m L/只 ,抗原含量 6 mg/ m L。1周后试血。结果表明 ,苦马豆素 - BSA第 1次加强免疫 1周后 ,1~ 7号兔都产生了抗体 ,间接血凝试验测定的抗体滴度分别为 2 1 ,2 1 ,2 2 ,2 1 ,2 1 ,2 2和 2 2 ,间接 EL ISA试验测定的抗体滴度分别为 2 2 ,2 2 ,2 3,2 2 ,2 2 ,2 3和 2 3。第 2次加强免疫 1周后试血 ,1~ 7号兔抗体滴度都明显升高 ,间接血凝试验测定的抗体滴度分别为 2 6 ,2 6 ,2 8,2 7,2 7,2 8和 2 8,间接 EL ISA试验测定的抗体滴度分别为 2 7,2 7,2 9,2 8,2 8,2 9和 2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马豆素 免疫原性 家兔 BSA 毒草
下载PDF
鸡新城疫口服DNA疫苗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免疫效力 被引量:18
17
作者 梁雪芽 方维焕 江玲丽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9,共6页
将含新城疫病毒 (NDV)F4 8E9株融合蛋白 (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F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ZJ111株 (ZJ111 pcDAN3 F)口服接种小鼠和雏鸡。结果表明 :利用该减毒株作为载体传递DNA疫苗具有相对安全性。用酶切和PCR鉴定法证实在体内外... 将含新城疫病毒 (NDV)F4 8E9株融合蛋白 (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F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ZJ111株 (ZJ111 pcDAN3 F)口服接种小鼠和雏鸡。结果表明 :利用该减毒株作为载体传递DNA疫苗具有相对安全性。用酶切和PCR鉴定法证实在体内外无抗生素存在的条件下重组质粒在受体菌ZJ111菌株内比较稳定。ZJ111 pc DAN3 F以每羽 10 8cfu免疫雏鸡 ,2周后二免 ,二免后 4周攻击致死剂量的强毒株F4 8E9,观察其免疫效力。结果表明 :重组ZJ111 pcDNA3 F菌株不仅能诱导雏鸡产生抗NDV抗体 ,而且能诱导法氏囊B淋巴细胞和胸腺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 ,对强毒株攻击的保护率为 6 6 7% ,高于pcDNA3 F裸质粒DNA疫苗注射免疫组 (5 0 % )。上述结果初步提示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传递DNA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免疫原性 ,为研制低成本、实用化的口服禽类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口服DNA疫苗 安全性 稳定性 免疫效力 融合蛋白 减毒沙门氏菌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Ag85B成熟蛋白基因免疫 被引量:22
18
作者 范雄林 徐志凯 +4 位作者 李元 薛莹 张芳琳 李别虎 白光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4期1282-1286,共5页
目的 研究已构建的编码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 H37Ra株 Ag85 B成熟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p TB30 m的表达和免疫原性 .方法 以电穿孔法将 p TB30 m转染 CHO细胞 ,RT- 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 Ag85 B特异的 m RN... 目的 研究已构建的编码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 H37Ra株 Ag85 B成熟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p TB30 m的表达和免疫原性 .方法 以电穿孔法将 p TB30 m转染 CHO细胞 ,RT- 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 Ag85 B特异的 m RNA的表达 .将 p TB30 m质粒肌注免疫 BAL B/c和 C5 7BL /6小鼠 ,EL ISA法检测基因免疫的体液免疫应答效果 .分离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 ,体外用抗原再刺激 ,生物学方法检测 IFNγ产生水平和 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 .结果  RT- PCR检测证实 p TB30 m可在 CHO细胞中表达 .p TB30 m免疫小鼠可引起较高水平的 Ag85 B特异性的抗体应答 .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 ,体外用抗原再刺激 ,淋巴细胞增殖显著 ,BAL B/c和 C5 7BL/6小鼠 IFNγ的量分别达到 136 0 ng· L- 1 和 196 5 ng· L- 1 ,而生理盐水和空质粒对照组均低于 80 ng· L- 1 .结论 应进一步研究 p TB30 m作为TB的基因疫苗用于 TB的防治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DNA疫苗 免疫原性 AG85B
下载PDF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汪萱怡 马景臣 +8 位作者 张勇 张英林 韩常全 邢占春 陈吉朝 张玉伟 赵守军 顾惠心 徐志一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 观察甲型肝炎 (甲肝 )减毒活疫菌 (10 7.0 TCID50 )加强免疫效果 ,并同活疫苗一针法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在河北省正定县选择 42名经事先检测甲肝抗体阴性的易感儿童 ,分别于0、2和 6个月各接种一剂甲肝减毒活疫苗 ,并于接种后 1... 目的 观察甲型肝炎 (甲肝 )减毒活疫菌 (10 7.0 TCID50 )加强免疫效果 ,并同活疫苗一针法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在河北省正定县选择 42名经事先检测甲肝抗体阴性的易感儿童 ,分别于0、2和 6个月各接种一剂甲肝减毒活疫苗 ,并于接种后 1、2、6、7、9和 12个月采集血清标本 ,观察免后抗体动态变化。结果 第 1剂接种后 1个月抗体阳转率达 81.4% ,第 2剂免后抗体阳转率达 10 0 % ,抗体水平于第 3剂免后 1个月达高峰 ,为 2 739mIU/ml,以后呈下降趋势 ,免后 12个月抗体阳转率仍为 10 0 % ,抗体水平下降至 979mIU/ml。结论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能诱导良好的免疫回忆反应 ,其免疫学效果同史克灭活疫苗相当 ,而明显高于活疫苗一针法。活疫苗加强免疫中 ,初免是基础。活疫苗加强免疫会提高疫苗保护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减毒活疫苗 免疫原性 免疫效果
原文传递
两剂次儿童水痘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及安全性的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叶莹 沈红杰 +14 位作者 徐瑾 马燕丽 李军 郭永豪 刘志强 黄清霄 丰达星 王丽华 肖占沛 赵升 王长双 杨中楠 张延炀 陈海平 徐斌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2剂次水痘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为制订水痘疫苗的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958名1.5~7岁儿童分为4组:分析接种1剂次水痘疫苗后3个月、1年、3年和5年的抗体变化情况;分别间隔3个月、1年、3年和5年,接种2剂次水痘... 目的探讨2剂次水痘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为制订水痘疫苗的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958名1.5~7岁儿童分为4组:分析接种1剂次水痘疫苗后3个月、1年、3年和5年的抗体变化情况;分别间隔3个月、1年、3年和5年,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观察不同间隔时间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血清学效果,血清抗体检测采用膜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中的抗水痘病毒抗体水平。结果接种1剂水痘疫苗后3个月、1年、3年、5年血清中水痘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690,P〈0.05);根据不同时间间隔第2剂免疫后,血清中水痘抗体,利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全身反应发生率为6.99%,局部反应发生率为1.15%,均为发热和红肿。结论两剂次水痘减毒活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良好的安全性,我国应尽快推进2剂次水痘疫苗的免疫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减毒活疫苗 2剂次 免疫原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