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F-β、PD-L1及PI3K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康杰 胡楠 +4 位作者 吴学雨 赖唤 洪义东 张竞舟 吴风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394-2399,共6页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TGF-β、PD-L1及PI3K的表达情况,并探讨TGF-β、PD-L1及PI3K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我院74例接受过胃癌根治术且组织学证实为胃腺癌患者的病例蜡块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TGF-β...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TGF-β、PD-L1及PI3K的表达情况,并探讨TGF-β、PD-L1及PI3K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我院74例接受过胃癌根治术且组织学证实为胃腺癌患者的病例蜡块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TGF-β、PD-L1以及PI3K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三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预后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TGF-β、PD-L1、PI3K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TGF-β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浸润程度、肿瘤直径无显著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PD-L1和PI3K的表达与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胃癌组织中,TGF-β与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TGF-β与PI3K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PI3K与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与TGF-β、PD-L1、PI3K阴性相比,TGF-β、PD-L1、PI3K阳性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TGF-β、PD-L1以及PI3K的高表达,并且TGF-β、PD-L1、PI3K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三者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且高表达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 TGF-Β PD-L1 PI3K
下载PDF
PD-L1高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纯免疫治疗与免疫联合化疗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浩洋 秦娜 +6 位作者 俞孟军 马丽 吴羽华 张卉 张新勇 李曦 王敬慧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1-166,共6页
背景与目的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肺癌治疗。然而,对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高表达,即肿瘤比例评分(tumor proportion score... 背景与目的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肺癌治疗。然而,对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高表达,即肿瘤比例评分(tumor proportion score,TPS)≥50%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采用单纯免疫治疗还是免疫联合化疗在临床上仍存争议。本研究旨在评估PD-L1高表达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单纯免疫治疗与免疫联合化疗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9例PD-L1高表达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PD-L1表达采用22C3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按TPS判读PD-L1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分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结果免疫单药与免疫联合化疗组的ORR分别为47.1%(8/17)和43.8%(1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5)。免疫单药与免疫联合化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8.0个月和6.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并对本组PD-L1高表达患者免疫治疗的预测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一线免疫治疗OR R(12/19,63.2%)显著优于二线及以上免疫治疗(10/30,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二者间PFS无差异。年龄、性别、吸烟史、功能状态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与OR R和PFS不相关。结论PD-L1高表达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免疫单药和免疫联合化疗的疗效相近。PD-L1高表达患者一线免疫治疗的ORR更佳。对此类人群的最佳治疗方案有待于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肺肿瘤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单药治疗 联合治疗
下载PDF
From targeting the tumor to targeting the immune system: Transversal challenges in oncology with the inhibition of the PD-1/PD-L1 axis 被引量:15
3
作者 Melissa Bersanelli Sebastiano But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7年第1期37-53,共17页
After that the era of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olid tumors have been overcome by the "translational era", with the innovation introduced by targeted therapies, medical oncology is currently looking ... After that the era of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olid tumors have been overcome by the "translational era", with the innovation introduced by targeted therapies, medical oncology is currently looking at the dawn of a new "immunotherapy era" with the advent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CKI) antibodies.The onset of PD-1/PD-L1 targeted therapy has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is axis in the immune escape across almost all human cancers.The new CKI allowed to significantly prolong survival and to generate durable response, demonstrating remarkable efficacy in a wide range of cancer types.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the most up to date literature about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CKI antibodies targeting PD-1/PD-L1 axis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solid tumors and to explore transversal challenges in the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PD-1 PD-L1 checkpoint INHIBITORS Cancer treatment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Anti-PD-1 ANTIBODIES Anti-PD-L1 ANTIBODIES
下载PDF
乳腺癌免疫治疗新策略 被引量:15
4
作者 虞林玉 李慕鹏 +2 位作者 旷达彬 张聪敏 陈小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37-1040,共4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乳腺癌治疗以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为主。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的发展,免疫治疗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领域。该文对肿瘤疫苗、双特异性抗体、检...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乳腺癌治疗以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为主。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的发展,免疫治疗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领域。该文对肿瘤疫苗、双特异性抗体、检查点抑制剂及共刺激分子激动剂等乳腺癌免疫治疗新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治疗 肿瘤疫苗 双特异性抗体 检查点抑制剂 共刺激分子 细胞因子治疗
下载PDF
肿瘤免疫检查点疗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江汇源 姜斌 +2 位作者 刘峰 张文颖 王美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990-993,共4页
经过多年研究,免疫检查点疗法终于成为许多癌症的治疗方法。免疫检查点分子主要包括两类: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靶向这两类分子的抗体已面世,并在临床取得不错疗效。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主要介绍免疫检查点疗... 经过多年研究,免疫检查点疗法终于成为许多癌症的治疗方法。免疫检查点分子主要包括两类: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靶向这两类分子的抗体已面世,并在临床取得不错疗效。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主要介绍免疫检查点疗法,并讨论联合治疗的协同设计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检查点 CTLA-4 PD1 免疫检查点阻断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 被引量:8
6
作者 钟巧凤 周爱萍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25-830,共6页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原则。方法:采取文献回顾的方法对ICB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ICB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其特有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原则。方法:采取文献回顾的方法对ICB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ICB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其特有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 AEs),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和系统,可发生在治疗全过程甚至治疗结束后,其处理原则包括预防、评估、检查、治疗和监测,早期的识别和检测是管理的关键。结论:虽然大多数ir AEs通过延迟给药及皮质内固醇激素治疗可以控制并且可逆,但有些ICB的不良反应可带来严重后果,因此临床医生应实行患者教育,早期识别并及时处理,以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处理原则 免疫治疗 肿瘤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荆晶 张明辉 张清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748-751,共4页
免疫检查点对于维持自身免疫耐受、避免免疫系统对正常组织进行攻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细胞能够利用免疫检查点通路的激活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目前最重要的免疫检查点为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 免疫检查点对于维持自身免疫耐受、避免免疫系统对正常组织进行攻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细胞能够利用免疫检查点通路的激活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目前最重要的免疫检查点为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肿瘤细胞PD-L1通过与活化的T细胞的PD-1结合,能够通过诱导T细胞的凋亡降低肿瘤免疫反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能够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尽管目前对于免疫检查点认识有限,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新的治疗方法有望改变乳腺癌的治疗模式。本篇综述将介绍乳腺癌中免疫检查点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检查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肺癌免疫治疗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8
8
作者 杨雅凝 杨路 王燕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123,共12页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肺癌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为肺癌患者带来长久的生存获益。但是随着临床应用的逐渐广泛,在一线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约30%-50%表现为短暂获益或不获益,提示免疫耐药的存在。目前研究表明免疫耐药是...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肺癌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为肺癌患者带来长久的生存获益。但是随着临床应用的逐渐广泛,在一线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约30%-50%表现为短暂获益或不获益,提示免疫耐药的存在。目前研究表明免疫耐药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过程,其机制受到肿瘤细胞、免疫微环境及宿主本身等多方面的影响。随着免疫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免疫治疗新靶点的发现及免疫联合治疗的发展,免疫耐药后的治疗策略成为当今时代下的重要思考方向。本文将着重探讨以上问题,希望为筛选优势人群、扩大受益群体提供线索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肺肿瘤 耐药机制 应对策略
下载PDF
免疫治疗在卵巢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赵海云 吴小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38-545,共8页
卵巢癌的临床早期症状不明显,筛查手段有限,就诊时常处于晚期阶段,5年生存率仅30%~45%,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因其持久的抗肿瘤效应已被批准用于晚期或复发性的多种类型癌症的治疗。目前免疫治疗的一... 卵巢癌的临床早期症状不明显,筛查手段有限,就诊时常处于晚期阶段,5年生存率仅30%~45%,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因其持久的抗肿瘤效应已被批准用于晚期或复发性的多种类型癌症的治疗。目前免疫治疗的一些研究进展为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
下载PDF
Viro-immune therapy:A new strategy for treatment ofpancreatic cancer 被引量:6
10
作者 Andrea Marie Ibrahim Yao-he W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2期748-763,共16页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 is an almost uniformly lethal disease with less than 5% survival at five years. This is largely due to metastatic disease, which is already present in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h...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 is an almost uniformly lethal disease with less than 5% survival at five years. This is largely due to metastatic disease, which is already present in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hen diagnosed. Even when the primary cancer can be removed by radical surgery, local recurrence occurs within one year in 50%-80% of cases.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develop new approach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cancer and the prevention of recurrence after surgery. Tumour-targeted oncolytic viruses(TOVs) have become an attractive therapeutic agent as TOVs can kill cancer cells through multiple mechanisms of action, especially via virus-induced engagement of the immune response specifically against tumour cells. To attack tumour cells effectively, tumour-specific T cells need to overcome negative regulatory signals that suppress their activation or that induce tolerance programmes such as anergy or exhaustion in the tumour microenvironment. In this regard, the recent breakthrough in immunotherapy achieved with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agents, such as anti-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 protein 4, programmed death 1(PD-1) or PD-L1 antibodies, has demonstrated the possibility of relieving immune suppression in PDAC. Therefore, the combination of oncolytic virotherapy and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agents may synergistically function to enhance the antitumour response, lending the opportunity to be the future for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protein 4 Anti-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ligand 1 Anti-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1 immunotherapy ONCOLYTIC viruses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ANCREATIC CANCER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nhibitors CANCER vaccine
下载PDF
新肿瘤治疗模式: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百红 岳红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6期2642-2644,共3页
化疗不仅限于细胞毒性作用,也能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化疗通过释放肿瘤细胞抗原、调节T细胞功能、重构免疫微环境和减少免疫抑制细胞等机制激活免疫反应,临床研究支持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抗肿瘤效果。系统化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可... 化疗不仅限于细胞毒性作用,也能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化疗通过释放肿瘤细胞抗原、调节T细胞功能、重构免疫微环境和减少免疫抑制细胞等机制激活免疫反应,临床研究支持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抗肿瘤效果。系统化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可能成为二代肿瘤化疗的标准模式。本文对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和模式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学药物治疗 免疫治疗 T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药物联合治疗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联合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杜萍 刘丽宏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812-2817,共6页
肿瘤细胞可表达一些免疫检查点分子,以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最近几年,以程序性死亡因子(PD-1/PD-L1)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陆续获FDA批准上市。虽然有些患者经以上药物治疗后出现完全缓解或生... 肿瘤细胞可表达一些免疫检查点分子,以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最近几年,以程序性死亡因子(PD-1/PD-L1)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陆续获FDA批准上市。虽然有些患者经以上药物治疗后出现完全缓解或生存期延长,但尚存在较大比例的患者并未从中获益,而联合用药成为克服这一局限的有效方式。派姆单抗与化疗联用后因其出色的表现,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式。伊匹单抗与纳武单抗在黑色素瘤中联用较纳武单抗单用的客观缓解率显著提高,成为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选择。除了以上获批的几种联用方案,大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靶向治疗、疫苗、放疗、免疫调节剂及其他治疗方式等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正在开展,以期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因子 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
原文传递
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百红 岳红云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72-76,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持续诱导免疫反应,但仅对一小部分肿瘤患者有效。如何筛选出这部分肿瘤患者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系统综述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方法,包括寻找预测因子、筛选优势人群、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持续诱导免疫反应,但仅对一小部分肿瘤患者有效。如何筛选出这部分肿瘤患者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系统综述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方法,包括寻找预测因子、筛选优势人群、重建免疫反应和免疫联合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生物标记物 联合治疗
下载PDF
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茹恬 朱正飞 +3 位作者 王立峰 闫婧 严英慈 刘宝瑞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72-875,共4页
长期以来,同步放化疗都是Ⅲ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治疗模式。但近20年来,同步放化疗的疗效一直没有显著提高。近2~3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肺癌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也证实了放疗与免疫检查点治疗具... 长期以来,同步放化疗都是Ⅲ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治疗模式。但近20年来,同步放化疗的疗效一直没有显著提高。近2~3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肺癌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也证实了放疗与免疫检查点治疗具有协同作用。近来部分临床研究结果提示该治疗模式在Ⅲ期不可切除NSCLC中显著提高了疗效。本文综述2017年以来最新临床研究,探讨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治疗联合模式在局部晚期NSCLC中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放射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康 钟小娟 +2 位作者 袁火忠 李燕 黄兴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4期4488-4494,共7页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是一种免疫检查点的负性调控因子,通过与其配体PD-L1/PD-L2结合,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而PD-1抑制剂则可恢复免疫系统的抗肿瘤作用。较其他治疗手段而言,PD-1抑制剂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然...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是一种免疫检查点的负性调控因子,通过与其配体PD-L1/PD-L2结合,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而PD-1抑制剂则可恢复免疫系统的抗肿瘤作用。较其他治疗手段而言,PD-1抑制剂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其仍然存在不足,即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癌症患者对PD-1抑制剂治疗是无效的。研究表明联合治疗可改善PD-1抑制剂单药治疗的有效率。联合治疗包括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放疗、化疗、癌症疫苗和其他癌症治疗方法。FDA已批准了PD-1抑制剂联合CTLA-4阻断剂治疗,其抗肿瘤效率与肿瘤微环境以及免疫相关因子有关,但关于免疫系统,特别是T细胞对肿瘤阳性响应率的潜在作用机制研究甚少。本文将综述免疫检查点PD-1抑制剂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PD-1抑制剂联合其他治疗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 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4抗体(CTLA-4)
下载PDF
肿瘤细胞中PD-L1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姜茹斌 张凯瑞 葛源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2421-2432,共12页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锚定在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的细胞膜上,其特异性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是一种分子量约为40 kDa的I型跨...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锚定在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的细胞膜上,其特异性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是一种分子量约为40 kDa的I型跨膜蛋白,在正常组织中广泛表达。在正常生理条件下,PD-1和PD-L1之间的胞外结合通过抑制CTLs活性从而阻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然而,PD-L1在黑色素瘤、肺癌、肾细胞癌等恶性肿瘤中的异常上调表达通过促进PD-1/PD-L1介导的CTLs失活导致癌细胞逃避免疫监控。近年来,相关研究分别从基因扩增、染色质修饰、转录与转录后修饰、翻译与翻译后修饰等角度阐述了PD-L1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同时,针对PD-1/PD-L1轴的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在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了较好的疗效。该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癌细胞中的PD-L1表达调控机制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针对PD-1/PD-L1轴的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基因表达调控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正则化多项式回归的癌症患者免疫检查点阻断响应预测
17
作者 王小玉 奚晨曦 李钧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0,共7页
探究特征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用于预测癌症患者免疫检查点阻断响应的正则化多项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Kaplan-Meier曲线被用来筛选单个特征和联合特征,并据此构建了二次多项式判别函数.结合多项式负... 探究特征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用于预测癌症患者免疫检查点阻断响应的正则化多项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Kaplan-Meier曲线被用来筛选单个特征和联合特征,并据此构建了二次多项式判别函数.结合多项式负对数损失函数和弹性网络惩罚函数,提出了一种正则化多项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并通过特征拓维将其转化为线性模型求解.在泛癌、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和其他癌症数据集上与其他6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取得了更高的免疫检查点阻断响应精度、F_(1)分数和AU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正则化 多项式回归 免疫检查点阻断
下载PDF
DNA损伤与肿瘤免疫治疗的联合策略——现状与展望
18
作者 王琦 严俊芳 胡步荣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7期1-11,21,共12页
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已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大多数癌症中仅有少数患者对免疫检查点阻断有反应。随着对肿瘤免疫治疗认识的深入,DNA损伤与修复机制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愈发显著。基因组不稳定性和DNA损伤应答的... 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已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大多数癌症中仅有少数患者对免疫检查点阻断有反应。随着对肿瘤免疫治疗认识的深入,DNA损伤与修复机制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愈发显著。基因组不稳定性和DNA损伤应答的缺陷,尤其是在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背景下,能够增强免疫检查点阻断的疗效。尽管研究已取得积极进展,但如何精准地调控DNA损伤应答以及优化联合治疗策略,提高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仍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本文详细讨论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传统基因毒性治疗与免疫检查点阻断联合治疗策略的免疫调节机制,探讨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激动剂和DNA损伤应答抑制剂在联合治疗中的潜力,还提出基于DNA损伤应答靶向抑制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新策略,强调了结合传统治疗和新型免疫调节策略以及开发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应答 免疫检查点阻断 肿瘤免疫治疗 联合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肝细胞癌疗效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野 彭慧 田德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195-1201,共7页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肝细胞癌的患者数量逐渐上升,免疫治疗在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既往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可以影响肝细胞癌免疫治疗的疗效,但机制不清,可能与这些因素相关:非酒精性脂肪肝中CD8^(+)P...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肝细胞癌的患者数量逐渐上升,免疫治疗在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既往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可以影响肝细胞癌免疫治疗的疗效,但机制不清,可能与这些因素相关:非酒精性脂肪肝中CD8^(+)PD-1^(+)T细胞增多导致肝脏细胞增殖能力缺陷;锌指蛋白64激活CSF1抑制抗肿瘤免疫;PCSK9下调LDLR水平抑制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应答的缺失导致肝损伤等。研究发现联合使用仑伐替尼、PKCa抑制剂、PCSK9蛋白的抑制、铁死亡诱导剂、HIF2a小分子抑制剂可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肝细胞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本文就非酒精性脂肪肝对肝脏免疫微环境和肝细胞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影响和机制,以及如何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肝细胞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细胞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疗效
下载PDF
胰腺导管腺癌免疫检查点阻断耐药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选择
20
作者 王虎 尹艳梅 +1 位作者 李婧 朱克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2-245,共4页
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的单药治疗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中未见成效,采取合理的联合疗法是克服PDAC ICB抵抗的有效策略。目前为克服PDAC ICB耐药的联合手段主要包括增强PDAC... 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的单药治疗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中未见成效,采取合理的联合疗法是克服PDAC ICB抵抗的有效策略。目前为克服PDAC ICB耐药的联合手段主要包括增强PDAC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或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Ⅰ,MHC-Ⅰ);靶向免疫细胞中发挥抑制功能的关键效应因子,改善PDAC的免疫抑制微环境;联合能量消融、光动力疗法、纳米材料包裹等手段促进肿瘤相关抗原的释放,刺激免疫激活。本综述旨在对近年PDAC中发现的ICB耐药靶标和新兴手段进行梳理,为克服PDAC ICB耐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免疫检查点阻断 耐药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