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研究现状
1
作者 刘家琦 李雨晴 +1 位作者 叶丽林 许力凡 《生物医学转化》 2024年第2期67-71,90,共6页
CD8^(+)T细胞是介导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其功能状态受到分子机制的精密调控,在肿瘤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基于CD8^(+)T细胞杀伤功能的过继性细胞疗法(例如TCR-T和CAR-T细胞治疗)和阻断PD-1抑制性信号的免疫检测点疗法... CD8^(+)T细胞是介导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其功能状态受到分子机制的精密调控,在肿瘤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基于CD8^(+)T细胞杀伤功能的过继性细胞疗法(例如TCR-T和CAR-T细胞治疗)和阻断PD-1抑制性信号的免疫检测点疗法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但是这些免疫疗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仍然有限,主要表现为免疫治疗抵抗,其中重要的机制是肿瘤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功能耗竭。因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是探究肿瘤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功能耗竭的调控机制,并探索干预策略和靶点以增强CD8^(+)T细胞的效应功能,抵抗功能耗竭。本文分别从耗竭CD8^(+)T细胞的异质性、对PD-1 ICB的响应及表观遗传特征三个方面综述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耗竭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 耗竭T细胞异质性 表观遗传调控
下载PDF
晚期肺腺癌瘤内趋化因子CCR1、CXCR6和CXCL9对免疫治疗的预测及预后作用分析
2
作者 钟思敏 张东东 +3 位作者 李扬秋 吴一龙 刘思阳 金真伊 《循证医学》 2024年第2期107-114,共8页
目的构建能够预测晚期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患者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治疗疗效与预后的趋化因子模型。方法从既往研究数据中回顾性收集确诊为晚期LUAD且经过ICB治疗的42例患者(训练队列),取得其... 目的构建能够预测晚期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患者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治疗疗效与预后的趋化因子模型。方法从既往研究数据中回顾性收集确诊为晚期LUAD且经过ICB治疗的42例患者(训练队列),取得其ICB治疗前肿瘤组织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显著影响ICB治疗疗效与患者生存预后的趋化因子,通过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disease,PFS)评价疗效,通过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评价患者的预后。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的数据集(GSE 135222)下载25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转录组测序数据和相关的生存数据,将其作为验证队列。结果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9个与晚期LUAD患者良好OS显著相关的趋化因子,其中CCR1、CXCR6和CXCL9高表达的患者明显具有更长的OS。基于这3个趋化因子的表达量构建风险模型,生存分析结果表明风险分数与患者的PFS和OS呈负相关,即低风险(risk score≤-1.33)的晚期LUAD患者在ICB治疗中明显获益更多。低风险组中位PFS为19.7个月对比高风险组(risk score>-1.33)2.9个月[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0.12~0.51,P<0.001]。中位OS低风险组未达到对比高风险组6.0个月(95%CI 0.08~0.38,P<0.001)。GEO数据集验证了该结果,中位PFS低风险(risk score≤-1.85)对比高风险(risk score>-1.85)为2.7个月对比1.2个月(95%CI 0.12~0.93,P=0.009)。结论CCR1、CXCR6和CXCL9高表达表明晚期LUAD患者疾病进展的风险较低,与患者良好的PFS和OS相关,可能为晚期LUAD患者的ICB辅助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R1 CXCR6 CXCL9 肺腺癌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白细胞介素的表达模式对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的作用
3
作者 钟思敏 张东东 +3 位作者 郭舒月 张逸铠 刘思阳 金真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7-566,共10页
【目的】为了明确对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应答反应较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与肿瘤组织白细胞介素(ILs)表达水平之间的潜在关联,探讨其在NSCLC患者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患者ICB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从既往研究数据中回... 【目的】为了明确对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应答反应较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与肿瘤组织白细胞介素(ILs)表达水平之间的潜在关联,探讨其在NSCLC患者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患者ICB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从既往研究数据中回顾性收集确诊为NSCLC且经过ICB治疗的61例患者,取得其ICB治疗前的肿瘤组织转录组测序及生存相关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显著影响患者ICB治疗疗效与预后的ILs,以无进展生存期(PFS)评价疗效和总生存期(OS)评价患者的预后,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ROC曲线分析ILs对NSCLC患者ICB疗效和预后的预测作用及效能。【结果】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9个与NSCLC患者OS相关的ILs(P<0.1),经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得到与NSCLC患者不良预后显著相关的ILs,结果提示IL-11、IL-17D和IL-36A高表达与NSCLC患者ICB治疗的不良预后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表明IL-17D高表达与NSCLC患者的PFS和OS显著负相关,高表达患者的中位PFS为3.1个月对比低表达患者6.5个月[95%CI为(1.178,3.655),P=0.009],中位OS高表达组对比低表达组为9.8个月对比21.8个月[95%CI(1.116,4.392),P=0.018],ROC曲线表明其预测性能较好[AUCPFS=0.702,95%CI(0.562,0.842),P=0.027;AUCOS=0.684,95%CI(0.550,0.818),P=0.014]。虽然IL-11和IL-36A不能很好地预测NSCLC患者的PFS和OS(P>0.05),但当两者与IL-17D的表达模式联合时,发现上述3种ILs均为高表达的NSCLC患者,中位PFS与OS分别缩短至2.2个月(P=0.003)和3.0个月(P<0.001),ROC曲线表明其预测效能得到提升[AUCPFS=0.748,95%CI(0.615,0.880),P=0.007;AUCOS=0.703,95%CI(0.573,0.833),P=0.007]。【结论】IL-11、IL-17D和IL-36A高表达提示NSCLC患者疾病进展的风险较高,与患者不良的PFS和OS相关,可能为NSCLC的ICB辅助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1 IL-17D IL-36A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
下载PDF
肿瘤细胞中PD-L1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姜茹斌 张凯瑞 葛源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2421-2432,共12页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锚定在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的细胞膜上,其特异性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是一种分子量约为40 kDa的I型跨...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锚定在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的细胞膜上,其特异性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是一种分子量约为40 kDa的I型跨膜蛋白,在正常组织中广泛表达。在正常生理条件下,PD-1和PD-L1之间的胞外结合通过抑制CTLs活性从而阻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然而,PD-L1在黑色素瘤、肺癌、肾细胞癌等恶性肿瘤中的异常上调表达通过促进PD-1/PD-L1介导的CTLs失活导致癌细胞逃避免疫监控。近年来,相关研究分别从基因扩增、染色质修饰、转录与转录后修饰、翻译与翻译后修饰等角度阐述了PD-L1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同时,针对PD-1/PD-L1轴的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在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了较好的疗效。该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癌细胞中的PD-L1表达调控机制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针对PD-1/PD-L1轴的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基因表达调控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
原文传递
HSV-1溶瘤病毒在肿瘤治疗研究中的新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郝蒙茹 黄承浩 夏宁邵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6-522,共7页
基因工程改造的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对肿瘤具有特异的靶向性和显著的杀伤能力,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HSV-1类溶瘤病毒在临床上对多种肿瘤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也被证实能够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抗肿瘤免疫应答。2015年,Amgen... 基因工程改造的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对肿瘤具有特异的靶向性和显著的杀伤能力,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HSV-1类溶瘤病毒在临床上对多种肿瘤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也被证实能够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抗肿瘤免疫应答。2015年,Amgen公司的T-VEC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溶瘤病毒疗法联合放、化疗等治疗方式能进一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靶向免疫检查点疗法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有望与溶瘤病毒疗法联用,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溶瘤病毒 临床效果 免疫检查点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