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浸入沉淀相转化法制膜 被引量:53
1
作者 俞三传 高从堦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6-41,共6页
综述了近期关于浸入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聚合物分离膜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 .对浸入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聚合物分离膜的过程热力学、发生的各种相转变 (液 -液分相 ,聚合物的结晶、凝胶化和玻璃化转变等 )、成膜机理和膜结构形态进行了分析 .... 综述了近期关于浸入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聚合物分离膜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 .对浸入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聚合物分离膜的过程热力学、发生的各种相转变 (液 -液分相 ,聚合物的结晶、凝胶化和玻璃化转变等 )、成膜机理和膜结构形态进行了分析 .并对影响膜结构形态的因素如聚合物的选择、聚合物的浓度、溶剂 /非溶剂体系的选择、制膜液的组成、凝胶浴的组成等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入沉淀 相转化膜 多孔膜 成膜机理
下载PDF
浸入凝胶法聚合物膜形成机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战胜 李恕广 江成璋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6,共8页
从热力学、传质动力学、相分离机制和固化过程几方面综述了浸入凝胶过程中聚合物膜形成机理的研究现状 .指出浸入凝胶成膜过程是传质交换和由传质交换引发的相分离以及其后的固化过程之间相互竞争的复杂非平衡过程 。
关键词 浸入凝胶法 聚合物膜 形成机理 研究现状 分离膜
下载PDF
生物基聚乳酸微孔膜的制备及透析性能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爱林 刘富 薛立新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34,共7页
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生物基聚乳酸(PLLA)微孔膜,并考察溶剂种类和致孔剂种类及致孔剂分子量对微孔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分别考察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1,4-二氧六环(DO)作为溶剂对PLLA膜微孔结构的影响,研... 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生物基聚乳酸(PLLA)微孔膜,并考察溶剂种类和致孔剂种类及致孔剂分子量对微孔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分别考察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1,4-二氧六环(DO)作为溶剂对PLLA膜微孔结构的影响,研究用聚乙二醇(PEG6000)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K30)作为致孔剂对PLLA膜微孔结构、平均孔径、水通量及接触角的影响;不同分子量的致孔剂PEG(600、6000、10000)对PLLA膜微孔结构、平均孔径及水通量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照片发现,NMP和DMAc作为溶剂可得到指状孔,而DO作为溶剂得到胞状孔,PEG和PVP-K30作为致孔剂均可促进PLLA膜大孔的形成,PVP-K30可使PLLA膜表面更为多孔,不同分子量的PEG作为致孔剂会同时影响PLLA膜的孔径和皮层厚度.通过对制备的PLLA微孔膜的水通量及尿素、溶菌酶和牛血清蛋白的透过性能分析表明聚乳酸膜具有较好的溶质选择透过性,有望成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透析性能的新一代血液透析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微孔膜 浸没沉淀 生物相容性 血液透析膜
下载PDF
扩散致相转化法制备结晶性聚合物多孔膜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振生 李凭力 +1 位作者 常贺英 王世昌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23-127,共5页
介绍了扩散致相转化法制备结晶性聚合物多孔膜的研究现状。其三元等温成膜体系的相图包含液液分相和固液分相两种相分离方式,是理解成膜过程的重要工具,总结了成膜机理和膜的结构形貌:单纯S L相分离生成粒子状对称膜结构;单纯L L相分离... 介绍了扩散致相转化法制备结晶性聚合物多孔膜的研究现状。其三元等温成膜体系的相图包含液液分相和固液分相两种相分离方式,是理解成膜过程的重要工具,总结了成膜机理和膜的结构形貌:单纯S L相分离生成粒子状对称膜结构;单纯L L相分离生成蜂窝状非对称膜结构;两种相分离方式竞争发生将生成多样的混合膜结构。铸膜液浓度、非溶剂种类、铸膜溶剂组成、凝胶浴组成、制膜温度是影响膜结构形貌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性聚合物 相转化法 多孔膜 制备 扩散 分离方式 结构形貌 膜结构 研究现状 成膜过程 成膜机理 溶剂组成 相分离 固-液 液-液 非对称 蜂窝状 铸膜液 分相 单纯 相图 等温 三元 粒子 凝胶
下载PDF
掺铜方法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还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吴树新 尹燕华 +3 位作者 马智 秦永宁 何菲 齐晓周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6-494,共9页
采用浸渍法、水解沉淀法、机械混合法制备了铜掺杂的TiO2光催化剂.利用XRD,XPS,TPR等手段对不同样品进行了表征,以乙酸水溶液的光催化氧化降解及二氧化碳光催化还原为反应探针,对3种催化剂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掺铜... 采用浸渍法、水解沉淀法、机械混合法制备了铜掺杂的TiO2光催化剂.利用XRD,XPS,TPR等手段对不同样品进行了表征,以乙酸水溶液的光催化氧化降解及二氧化碳光催化还原为反应探针,对3种催化剂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掺铜影响催化剂表面性质如吸附氧、元素价态及分布,进而影响光催化性能.吸附氧的性能以及存在合适比例的氧化还原对Cu+/Cu2+导致浸渍法制备的掺铜TiO2光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掺铜 浸渍 水解沉淀 机械混合
下载PDF
INFLUENCE OF ALCOHOL-BASED NONSOLVENTS ON THE FORMATION AND MORPHOLOGY OF PVDF MEMBRANES IN PHASE INVERSION PROCESS 被引量:6
6
作者 Dan-ying Zuo Bao-ku Zhu Jian-hua Cao 徐又一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81-289,共9页
Through the preparation of PVDF membranes using various nonsolvent coagulation baths following the phase inversion process,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based nonsolvents on the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of PVDF membranes w... Through the preparation of PVDF membranes using various nonsolvent coagulation baths following the phase inversion process,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based nonsolvents on the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of PVDF membran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light scattering and light transmission measurement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equilibrium phase diagram and the gelation speed, respectively. The locations of the crystallization-induced gelation boundaries for various systems and precipitation processes were explained from the corresponding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parameters. It was found that the better affinity between alcohol-based nonsolvents and DMAc solvent caused the gelation boundaries further away from the PVDF-DMAc axis with the coagulation bath varying from water, methanol, ethanol to iso-propanol. Due to the lower exchange rate of DMAc and alcohols, the delayed demixing took place for the membrane-forming using alcohols as baths, and the delayed time became longer when the coagulation bath was changed from methanol, ethanol to iso-propanol. 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of membranes indicate that the influence of nonsolvents on the phase diagram and the precipitation proces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n the membrane morphology. The better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and a low exchange diffusion rate of PVDF/DMAc/alcohols favor the liquid-solid phase separation in gelation process, and therefore yield the membranes with a porous upper surface, a particular bottom surface and symmetrical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embrane Kinetic diffusion Thermodynamic phase diagram immersion precipitation Alcohol-based coagulation bath.
下载PDF
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聚偏氟乙烯隔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7
7
作者 孙海翔 李文轩 +3 位作者 李鹏 曹敏 孔瑛 杨金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556-2564,共9页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以聚酯(PET)无纺布为底膜,在其上涂覆聚偏氟乙烯(PVDF)制备复合隔膜,应用于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隔膜。将制备的复合隔膜与Celgard隔膜进行了孔结构分析、电化学性质、热性能等理化性质及电池性能检测对比。结果显示...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以聚酯(PET)无纺布为底膜,在其上涂覆聚偏氟乙烯(PVDF)制备复合隔膜,应用于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隔膜。将制备的复合隔膜与Celgard隔膜进行了孔结构分析、电化学性质、热性能等理化性质及电池性能检测对比。结果显示,复合隔膜孔径尺寸较大且分布均一,孔隙率达到48.5%,可以承受250.8℃的高温,离子电导率达0.346mS·cm-1,使用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很好的倍率特性,初次放电容量达48.7mA·h,循环100次后仍保持77.9%的容量,其性能与市售Celgard隔膜基本相当,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隔膜 浸没沉淀法 离子电导率 电化学性质 孔结构
下载PDF
增强型织物复合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蔡璐 李娜娜 +2 位作者 宋广礼 韩栋 陈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2-156,共5页
分离膜已普遍应用在医药、纺织、污水处理、食品等领域,但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单一的膜材料存在机械强度低,使用寿命短的缺点。由于支撑力不够导致膜孔塌陷,使膜的分离稳定性和渗透性受到影响,为了增强膜的机械强度,通常选择织物作为支撑... 分离膜已普遍应用在医药、纺织、污水处理、食品等领域,但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单一的膜材料存在机械强度低,使用寿命短的缺点。由于支撑力不够导致膜孔塌陷,使膜的分离稳定性和渗透性受到影响,为了增强膜的机械强度,通常选择织物作为支撑体来制备复合膜。本文从织物角度,综述了增强型织物复合膜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概括出不同织物结构复合膜的特点,着重对其中4种增强型针织组织进行了分析,最后展望了增强型织物复合膜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复合膜 增强 浸没沉淀法
下载PDF
制膜条件对PVDF疏水微孔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沈江南 蒋婷婷 陈永盛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1-595,共5页
探讨了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真空膜蒸馏(VMD)用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疏水微孔膜的制膜条件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溶解温度下制备的铸膜液所成的膜,孔径大小随铸膜液溶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膜的水通量... 探讨了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真空膜蒸馏(VMD)用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疏水微孔膜的制膜条件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溶解温度下制备的铸膜液所成的膜,孔径大小随铸膜液溶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膜的水通量也随之增大;随着预蒸发时间的延长,膜表面孔径变小,膜的水通量也随之减小;凝固浴温度对膜的结构和性能也有很大影响,温度升高膜孔变大,水通量也变大;混合溶剂对膜的水通量的影响主要是由铸膜液的粘度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浸没相沉淀 相分离 膜蒸馏
下载PDF
改性炭基催化剂低温烟气选择性还原脱硝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静 于才渊 《干燥技术与设备》 CAS 2015年第2期33-38,共6页
采用活性炭为载体,通过浸渍沉淀法制备低温脱硝催化剂(LSCR),对烟气进行了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实验研究。采用氧化和金属离子交换的方法,对活性炭进行表面结构改性,改善活性炭的干燥性能和干燥速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活性金属氧化物... 采用活性炭为载体,通过浸渍沉淀法制备低温脱硝催化剂(LSCR),对烟气进行了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实验研究。采用氧化和金属离子交换的方法,对活性炭进行表面结构改性,改善活性炭的干燥性能和干燥速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活性金属氧化物的分散性和负载量;在浸渍沉淀过程中添加活化剂H-1,有利于金属氧化物的均匀分布和沉淀,并焙烧产生气孔和改性活性炭有利于吸附NH3和增大活性金属氧化物表面积,提高了NO脱除效率;改性后的活性炭浸渍沉淀金属氧化物,制备出了三种不同规格炭基材料的LSCR催化剂(C1,C2,C3);在不同空速条件下,对烟气进行脱硝测试,实验中操作温度范围在90-110℃之间,空速在7500-25000h-1之间,实验结果表明C1和C2具有较好的脱除效率,空速对活性炭的脱除效率影响较大。实验中空速为15000h-1,反应温度为100℃时,氮氧化物的转化率稳定为86%,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低浓度SO2的性能;实验中还发现,氨气通入的先后顺序对脱硝速率有很大的影响,先通入氨气有利于氨气占领吸附位,脱硝反应速率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SCR 改性活性炭 浸渍沉淀法 脱硝催化剂
下载PDF
γ-丁内酯对聚醚酰亚胺膜结构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敬倩 任吉中 +1 位作者 林立 邓麦村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38,共5页
以聚醚酰亚胺(PEI)为制膜材料、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γ-丁内酯(GBL)为弱非溶剂以及纯水为凝胶剂,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了系列平板膜和厚度梯度膜,考察了GBL的存在对铸膜液黏度、平板膜及厚度梯度膜结构的影响.随着GBL浓度的增加,... 以聚醚酰亚胺(PEI)为制膜材料、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γ-丁内酯(GBL)为弱非溶剂以及纯水为凝胶剂,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了系列平板膜和厚度梯度膜,考察了GBL的存在对铸膜液黏度、平板膜及厚度梯度膜结构的影响.随着GBL浓度的增加,PEI铸膜液的黏度会增大,当m(GBL)∶m(NMP)达到69.6∶15.4时,PEI聚合物溶液黏度急剧增大,促使PEI聚合物溶液由单一均相溶液向贫/富两相区转化.GBL浓度增加的同时,PEI膜结构形态逐渐由完全的指状结构向海绵结构转化.就PEI厚度梯度膜而言,当膜厚增加到临界结构转化厚度Lc时,海绵状结构开始向指状孔结构转变.铸膜液体系中GBL浓度的增加延迟了厚度梯度膜中海绵状结构向指状孔结构的转化,临界结构转化厚度Lc随着铸膜液体系中GB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酰亚胺 Γ-丁内酯 浸没沉淀法 厚度梯度膜 膜结构
下载PDF
PEG400含量对PVDF膜形貌以及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梅 王鑫龙 +1 位作者 吕斯濠 刘啸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2,共4页
制备了聚偏二氟乙烯(PVDF)(质量分数10%,下同)/聚乙二醇400(PEG400)(0,1%,3%,5%)/N,N–二甲基乙酰胺(DMAC)铸膜液,并在PVDF板上刮制成薄膜层。研究不同含量PEG400对PVDF膜结构形貌和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PEG400质量分数低于5%时,PEG40... 制备了聚偏二氟乙烯(PVDF)(质量分数10%,下同)/聚乙二醇400(PEG400)(0,1%,3%,5%)/N,N–二甲基乙酰胺(DMAC)铸膜液,并在PVDF板上刮制成薄膜层。研究不同含量PEG400对PVDF膜结构形貌和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PEG400质量分数低于5%时,PEG400能改善膜表面的孔隙率。膜表面的结构影响膜横截面形貌,致密膜表面易得到指状孔横截面,而多孔膜表面则易得到内部均匀结构。同时随着PEG浓度的增大,铸膜液发生由贫聚合物相小液滴聚结而形成多孔胞腔状结构到富聚合物成核长大的变化过程。PEG400影响PVDF的结晶行为,使其结晶度随着PEG400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并与PVDF析出形貌相关。致孔剂PEG400能有效改善膜形貌结构以及孔隙率,相对而言,小分子量PEG400使PVDF膜不易形成贯穿膜底部的指状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400 浸没沉淀相转化法 聚偏二氟乙烯 形貌结构 结晶 PEG400
下载PDF
浸没沉淀法制备多孔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性能
13
作者 岳瑞丰 焦永杰 +1 位作者 贺素姣 张予新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415-1419,共5页
先以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的共聚物(PVDF-HFP)作为成膜物质、丙酮作为溶剂,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得多孔聚合物膜,再将多孔膜浸入含有1 mol/L LiPF_(6)的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的离子液体电解液中获得多孔聚合物电解质... 先以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的共聚物(PVDF-HFP)作为成膜物质、丙酮作为溶剂,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得多孔聚合物膜,再将多孔膜浸入含有1 mol/L LiPF_(6)的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的离子液体电解液中获得多孔聚合物电解质膜(PPEM)。研究了PVDF-HFP质量分数和凝固浴温度对PPEM吸液率、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窗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物溶液的PVDF-HFP质量分数为20%、凝固浴温度为25℃时,所得的PPEM电化学稳定窗口为5 V,吸液率达到40.2%,但离子电导率为1.52×10^(−4) S/cm,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沉淀法 聚合物电解质膜 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凝固浴 吸液率 离子电导率 电化学稳定窗口
下载PDF
嵌段聚醚F127/聚(乙烯-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云翔 梁乐楠 +2 位作者 张春芳 顾瑾 孙余凭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47-1252,共6页
将嵌段聚醚F127与聚(乙烯-乙烯醇)(EVAL)共混,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了F127/EVAL共混膜,并将其用于油水乳液分离。通过FTIR、SEM、拉伸实验和水接触角测试等方法对膜的组成、结构形态、机械性能和亲水性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F127添加量和油... 将嵌段聚醚F127与聚(乙烯-乙烯醇)(EVAL)共混,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了F127/EVAL共混膜,并将其用于油水乳液分离。通过FTIR、SEM、拉伸实验和水接触角测试等方法对膜的组成、结构形态、机械性能和亲水性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F127添加量和油水乳液中油相质量浓度对共混膜油水乳液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F127对EVAL膜的结构没有明显影响,而共混膜的机械强度和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当F127添加量(基于EVAL的质量分数)为20%时,F127/EVAL共混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纯EVAL膜的2.55倍和1.67倍。在进行油水乳液分离时,F127添加量为20%的F127/EVAL共混膜的稳定通量为纯EVAL膜的1.66倍,反冲洗后共混膜的通量恢复率由纯EVAL膜的48.7%增至82.1%。F127/EVAL共混膜多次重复使用可保持油水乳液分离通量和较高的通量恢复率。随油水乳液中油相质量浓度的增加,F127/EVAL共混膜的稳定通量先下降后趋于稳定,而截留率持续增加,表明F127/EVAL共混膜适用于较高浓度下的油水乳液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聚醚F127 聚(乙烯-乙烯醇) 共混膜 油水分离 浸没沉淀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云翔 吴国梁 +2 位作者 张春芳 顾瑾 孙余凭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9-83,88,共6页
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聚(乙烯-乙烯醇)(EVAL)共混,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了PVP/EVAL共混膜,并用于油水乳液分离过程。通过全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试验、接触角测试等对膜的组成、结构形态、机械性能、亲水性进行了表征,... 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聚(乙烯-乙烯醇)(EVAL)共混,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了PVP/EVAL共混膜,并用于油水乳液分离过程。通过全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试验、接触角测试等对膜的组成、结构形态、机械性能、亲水性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PVP添加量对共混膜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VP能较显著地改变EVAL膜的结构,且共混膜的机械强度和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当PVP添加量为10 wt%(PVP在铸膜液中的质量分数)时,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纯EVAL膜的1.88倍和1.34倍。当PVP添加量为4 wt%时,油水分离稳定通量为纯EVAL膜的1.81倍,截留率为92.2%,比纯EVAL膜略高。PVP添加量为10 wt%的PVP/EVAL共混膜清洗后通量恢复率由纯EVAL膜的51%增至77.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乙烯-乙烯醇) 共混膜 油水分离 浸没沉淀
下载PDF
浸没沉淀法制备杂萘联苯共聚醚砜膜的凝胶动力学研究
16
作者 王旭 张守海 +3 位作者 张瑛楠 徐培琦 刘乾 蹇锡高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共7页
以杂萘联苯共聚醚砜(PPBES)为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添加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对浸没沉淀法制备PPBES非对称膜的凝胶动力学进行研究。采用3D数字显微镜观察了PPBES/PVP/DMAc体系的凝胶过程,并计算成膜动力学因子(D_(... 以杂萘联苯共聚醚砜(PPBES)为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添加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对浸没沉淀法制备PPBES非对称膜的凝胶动力学进行研究。采用3D数字显微镜观察了PPBES/PVP/DMAc体系的凝胶过程,并计算成膜动力学因子(D_(e))以表征凝胶速度,系统考察了聚合物、添加剂浓度及凝胶介质中溶剂含量对PPBES铸膜液凝胶化速度和结构的影响。采用数字黏度计探究铸膜液表观黏度与PPBES及PVP浓度的关系,以及黏流活化能对D_(e)的影响。结果表明,PPBES浓度增大,D_(e)由10633μm^(2)/s降至4599μm^(2)/s,凝胶速度降低,指状大孔逐渐消失;PVP含量增加,凝胶速度先增大后降低,凝胶结构从指状孔转变为海绵孔;凝胶介质中DMAc的含量增加,凝胶速度降低。混合溶液的表观黏度与PPBES和PVP浓度呈正相关关系;PPBES浓度升高,聚合物溶液的黏流活化能增大,D_(e)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萘联苯共聚醚砜 凝胶动力学 浸没沉淀法 流变学
下载PDF
改性多孔聚偏氟乙烯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17
作者 李为立 王绍明 高延敏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8,共6页
通过分散聚合制备了丙烯腈-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共聚物(Poly(AN-co-PEGMEMA)),并将其共混聚偏氟乙烯PVdF(Poylinylidene Fluioride)以制备改性多孔PVdF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多孔膜外观,膜的孔径约在1.0-5.0... 通过分散聚合制备了丙烯腈-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共聚物(Poly(AN-co-PEGMEMA)),并将其共混聚偏氟乙烯PVdF(Poylinylidene Fluioride)以制备改性多孔PVdF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多孔膜外观,膜的孔径约在1.0-5.0μm之间,这有利于液体电解质的进入;此外,由于共混物极性较高使多孔膜有较好液体电解质溶涨能力.最终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室温离子导电率较高,可达10^-3S.cm^-1数量级,其电化学稳定窗口超过4.6 V,这些性能都表明其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开发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电化学性能 分散聚合 浸没沉淀法
下载PDF
模板辅助浸没凝胶法PVDF疏水微孔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龙柱 杨振生 +2 位作者 王志英 杨亚从 田淑娜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0,共5页
以不锈钢丝网嵌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制得微结构模板代替平滑制膜底板,分别以N-甲基-2-吡咯烷酮(NMP)、NMP与水的混合物为溶剂,水为凝胶剂,采用模板辅助浸没凝胶法制备高度疏水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并对膜结构、膜底面的疏水程度... 以不锈钢丝网嵌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制得微结构模板代替平滑制膜底板,分别以N-甲基-2-吡咯烷酮(NMP)、NMP与水的混合物为溶剂,水为凝胶剂,采用模板辅助浸没凝胶法制备高度疏水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并对膜结构、膜底面的疏水程度及膜的透过性能进行表征,分析模板微结构、PVDF固含量和铸膜液中水含量对膜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底面结构是模板微结构与相分离过程协同作用的结果;模板的辅助作用能显著提高膜底面的疏水程度,并对膜的透过性能有影响;铸膜液中聚合物固含量、水的添加量是影响膜透过性能的关键因素,对膜底面的疏水性稍有影响.研究表明,模板辅助浸入凝胶法是一种简单、理想的高度疏水PVDF微孔膜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高度疏水性 微孔膜 浸没凝胶法 模板
下载PDF
溶胀辊轧法PVDF膜表面的疏水强化:溶胀剂的影响
19
作者 燕国飞 杨振生 +2 位作者 李春辉 王志英 李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270-6277,共8页
提出了一种简便、低成本的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表面疏水增强方法——溶胀辊轧法,以微结构辊筒对表面喷涂溶胀剂的PVDF成品微孔膜辊轧后,采用浸没凝胶法成膜。以N-甲基吡咯烷酮/水(非溶剂)为溶胀体系,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 提出了一种简便、低成本的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表面疏水增强方法——溶胀辊轧法,以微结构辊筒对表面喷涂溶胀剂的PVDF成品微孔膜辊轧后,采用浸没凝胶法成膜。以N-甲基吡咯烷酮/水(非溶剂)为溶胀体系,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水接触角(WCA)、最大孔径、平均孔径、N2通量、耐磨性、液体穿透压(LEP)等表征手段,系统地研究了溶胀剂体系、溶胀剂容量对PVDF微孔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辊轧膜表面呈现微米-亚微米层次特征,溶胀辊轧操作起到了疏水增强、透过能力提升的效果。溶胀剂中水(非溶剂)质量分数为6%、喷涂密度为0.03mL/cm2时,膜性能最优。连续运行30h的真空膜蒸馏(VMD)对比实验表明,辊轧膜较未辊轧膜具有更高的产水通量、脱盐率及更好的耐污染性能。该方法为低成本、连续化进行成品膜表面疏水强化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超疏水 模塑 浸没-凝胶法 脱盐
下载PDF
添加剂PVP、PEG对PVDF/PVP(PEG)/DMAc铸膜液扩散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晓天 许振良 魏永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1-226,共6页
采用浸入沉淀相转化和铸膜液光透射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乙二醇(PEG)对聚偏氟乙烯(PVDF)/PVP(PEG)/二甲基乙酰胺(DMAc)铸膜液的扩散性质的影响。实验中改变了PVP添加剂的含量和PEG添加剂的分子量。结... 采用浸入沉淀相转化和铸膜液光透射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乙二醇(PEG)对聚偏氟乙烯(PVDF)/PVP(PEG)/二甲基乙酰胺(DMAc)铸膜液的扩散性质的影响。实验中改变了PVP添加剂的含量和PEG添加剂的分子量。结果表明,PVDF铸膜液浸入沉淀过程初始阶段的溶剂外扩散符合费克扩散定律。无添加剂时体系溶剂的表观扩散系数为52.52×10-6g·s-1/2,添加5%PVP或PEG20000时其系数分别为17.11和22.53×10-6g·s-1/2,即添加PVP、PEG使PVDF铸膜液的溶剂外扩散速率下降。同时从光透射实验可知,上述添加剂的加入使非溶剂向内扩散的速率上升。实验表明,溶剂外扩散受控于体系的粘度,非溶剂的向内扩散受控于界面的亲水性。研究还改进了浸入沉淀相转化法的实验方法,克服了原有方法的弊端,有助于获得更多扩散行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添加剂 浸入沉淀相转化 光透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