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建筑设计中的色彩表达 被引量:5
1
作者 包瑞清 赵鸣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9-42,80,共5页
色彩是景观建筑设计当中重要的表达内容。该文从事物存在的表现形式———材质、形体和光影等方面来分析色彩。在材质与色彩的关系中重点论述色彩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在形体和色彩的关系中阐述人们对色彩的心理和生理感知;在光影和色彩... 色彩是景观建筑设计当中重要的表达内容。该文从事物存在的表现形式———材质、形体和光影等方面来分析色彩。在材质与色彩的关系中重点论述色彩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在形体和色彩的关系中阐述人们对色彩的心理和生理感知;在光影和色彩的关系中则描述人们感受光影与色彩的互动,并说明色彩对人们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文章阐述了设计师在景观建筑设计当中通过对色彩的理解和表达色彩的方式,使对色彩的理解成为设计思路得以拓展的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建筑设计 色彩 物质性 非物质性 形体 光影
下载PDF
困惑的“原真性” 被引量:7
2
作者 竺剡瑶 杨路 周晶 《华中建筑》 2012年第5期20-21,共2页
该文以《威尼斯宪章》和《西安宣言》中的"原真性"概念为基础,一方面通过建筑遗产的"遗产价值"和"叠压现象"对于原真性的物质属性和其可认知性进行追问;另一方面通过阐述人类精神活动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 该文以《威尼斯宪章》和《西安宣言》中的"原真性"概念为基础,一方面通过建筑遗产的"遗产价值"和"叠压现象"对于原真性的物质属性和其可认知性进行追问;另一方面通过阐述人类精神活动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和时间是一种相对概念,对原真性的非物质属性提出疑问。同时也指出由于"原真性"概念本身的模糊而带来的认知困扰,并进一步对"原真性"这一概念本身产生质疑。最后提出,"原真性"即便存在,也是一个动态过程,而非一种静止状态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真性 物质性 非物质性
下载PDF
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特征与传承探讨——以纳西族地区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潘曦 姚轶峰 《建筑遗产》 2017年第4期98-105,共8页
乡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对象,承载于人并通过技艺实践过程得到显现和传承,呈现出本体的不唯一性。在乡土社会中,相互间充分理解认同的"营造共同体"促成了技艺和地方性语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使其在不同地域之间形成差异而具... 乡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对象,承载于人并通过技艺实践过程得到显现和传承,呈现出本体的不唯一性。在乡土社会中,相互间充分理解认同的"营造共同体"促成了技艺和地方性语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使其在不同地域之间形成差异而具有多样性;乡土社群提供了营造活动所需的各类资源,通过复杂的交换网络促使技艺在地域内部形成具有一致性的特征。乡土建筑营造技艺深深地"嵌入"在乡土社会日常生活的语境之中,只有依托乡土社会的存续才能作为真正的活态遗产而不断存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艺 非物质性 乡土社会 建筑营造 活态遗产
下载PDF
后勤装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夏水春 李梅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16-19,共4页
为了提高后勤管理效率,提高后勤装备科技水平及综合保障能力,探索和研究后勤装备更新的科学决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技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后勤装备的磨损和寿命分析入手,对后勤装备更新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如何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 为了提高后勤管理效率,提高后勤装备科技水平及综合保障能力,探索和研究后勤装备更新的科学决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技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后勤装备的磨损和寿命分析入手,对后勤装备更新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如何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后勤装备的必要功能,为后勤装备更新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定量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勤装备更新 技术经济学 有形磨损 无形磨损 技术寿命 经济寿命
下载PDF
非物载体的方式创新——透过系统原理窥探产品设计的本质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卓 李雪 《设计艺术研究》 2017年第2期6-11,共6页
通过例举若干在现代设计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产品,从时间维、技术维等角度渐入性地剖析了系统原理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方法,提出了现代产品设计已经逐渐脱离了原先以物理功能为主的诉求,而承载了传达使用体验和联结情感等非物质属性精... 通过例举若干在现代设计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产品,从时间维、技术维等角度渐入性地剖析了系统原理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方法,提出了现代产品设计已经逐渐脱离了原先以物理功能为主的诉求,而承载了传达使用体验和联结情感等非物质属性精神功能的观点。从系统原理的视角剖析其背后秩序井然的设计逻辑,这根线索对于探究现代产品设计方式的创新极具启发——非物载体的方式创新为探究工业设计的本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也为工业设计手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性 方式创新 产品设计 系统原理
下载PDF
体系语境下知识产权客体理论的权利思维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建华 何松威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6-52,共7页
知识产权客体理论具有明确的体系目的,既希望为论证知识产权的民事权利属性提供基础,又希望增强知识产权体系的内部关联性,但是知识产权理论的繁荣没有达到这种体系目的,这主要是因为知识产权客体理论具有根深蒂固的实体思维,忽视了知... 知识产权客体理论具有明确的体系目的,既希望为论证知识产权的民事权利属性提供基础,又希望增强知识产权体系的内部关联性,但是知识产权理论的繁荣没有达到这种体系目的,这主要是因为知识产权客体理论具有根深蒂固的实体思维,忽视了知识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特征。通过反思知识产权客体的实体思维,权利思维下的知识产权客体具有重要的体系意义,揭示了知识产权客体的双重体系衔接作用。这不仅提供论证知识产权之民事权利属性的基础,区分了知识产权与其他民事权利,而且指明了论证知识产权体系的内部关联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客体 知识产权体系 权利思维 非物质性
原文传递
《建构文化研究》和《建筑建构学导论》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朱辰浩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7期32-35,共4页
从建构概念的诠释、理论到实践的论述、建筑的非物质性三个层面对两个建构学的经典文本——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的《建构文化研究》和查德·施瓦茨的《建筑建构学导论》——进行比较研究,并说明后者为当下理解建构学带来的新可... 从建构概念的诠释、理论到实践的论述、建筑的非物质性三个层面对两个建构学的经典文本——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的《建构文化研究》和查德·施瓦茨的《建筑建构学导论》——进行比较研究,并说明后者为当下理解建构学带来的新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概念 建构实践 比较研究 非物质性
下载PDF
光影之间:前卫电影运动中的投射实验/践
8
作者 黄天乐 王涵宇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8,共9页
前卫电影运动将投射作为新兴媒介与美学语言,期望以去物质化形态抵抗商品化话语的侵蚀。此语境下,莫霍利-纳吉与布拉哈格等人以光为取迳,想象电影的乌托邦未来;在反叙事、反幻象的渴望中,库贝尔卡、沃霍尔藉由对时延的自反,批判古典电... 前卫电影运动将投射作为新兴媒介与美学语言,期望以去物质化形态抵抗商品化话语的侵蚀。此语境下,莫霍利-纳吉与布拉哈格等人以光为取迳,想象电影的乌托邦未来;在反叙事、反幻象的渴望中,库贝尔卡、沃霍尔藉由对时延的自反,批判古典电影意图再现的连续性时间框架;勒格赖斯与白南准则选择将投射事件化,凸显其现场性,试图从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中逃逸。此等实验/践行为赋予观者作为主体的在场经验,却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卫电影 投射 物质性 非物质性
原文传递
信息图形设计历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3
9
作者 胡绮 《设计艺术研究》 2018年第3期40-45,60,共7页
以发展历史作为脉络,对信息图形设计的来源、基本概念与历史沿革、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进行了研究。深入剖析了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图形设计的现状与发展热点,并对其非物质性、动态性、交互性、生成性等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信息图形设计 非物质性 动态性 交互性 生成性
下载PDF
家具的质感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兰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3年第5期16-17,共2页
本文论述了质感设计在家具上的实用功能性、知觉体验性和品格价值等方面的表现,以设计心理学的感官思维为依托,分析得出人们对于家具质感表面的关注源于人类情感体验的需要,并提出这种情感可以由感官对于家具表面材质的感觉思维中得以激... 本文论述了质感设计在家具上的实用功能性、知觉体验性和品格价值等方面的表现,以设计心理学的感官思维为依托,分析得出人们对于家具质感表面的关注源于人类情感体验的需要,并提出这种情感可以由感官对于家具表面材质的感觉思维中得以激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在家具质感设计上刺激元素要适度、意义表达要确定、定位要有针对性等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具 质感设计 情感体验 非物质
下载PDF
人与产品的情感交互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敏 《湖南农机(学术版)》 2008年第6期88-89,共2页
设计是将科学技术变为一般人可以理解与参与的东西,人机的交互源于体验,源于人与物的交流。交互是人与物产生情感的途径,交互表达文化。
关键词 非物质 设计 情感 交互 形式 文脉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羌族乡土文化内涵刍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琛 王心 柳斌 《住宅科技》 2020年第1期56-58,62,共4页
乡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村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传统羌族乡土文化包含了物质及非物质层面的内涵,具有独特的民族地域性和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但在当下乡村振兴过程中,传统羌族乡土文化内涵需要结合时... 乡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村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传统羌族乡土文化包含了物质及非物质层面的内涵,具有独特的民族地域性和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但在当下乡村振兴过程中,传统羌族乡土文化内涵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进行新的认知、理解和创新,其价值与活力才能被激发和发展,让传统乡土文化在新的时代下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羌族 乡土文化内涵 物质性 非物质性
下载PDF
诠释包装设计之“无形”理念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建波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1,50,共3页
“无形”是包装之极。“无形”包装设计理念是设计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协调 ,是设计整体、醒目的视觉效应 ,是设计艺术与印刷技术的统一 。
关键词 “无形” 包装 内容 形式 包装设计 设计理念 艺术 技术
下载PDF
材料的重构:安尼施·卡普尔雕塑的材料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洋 周岩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1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安尼施·卡普尔探索不同物质材料的非物质特性,注重参与者与作品的对话,强调意义的自动生成与开放多元式的阐释。他以纯色粉末、抛光不锈钢、蜡块与钢铁、PVC材料等构成多个系列作品,重构材料的意义,引发对于实在与虚空、时间与空... 安尼施·卡普尔探索不同物质材料的非物质特性,注重参与者与作品的对话,强调意义的自动生成与开放多元式的阐释。他以纯色粉末、抛光不锈钢、蜡块与钢铁、PVC材料等构成多个系列作品,重构材料的意义,引发对于实在与虚空、时间与空间、冲突与痕迹、个体与生命的思考,产生出无数观念与精神交流的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尼施·卡普尔 材料 非物质
原文传递
浅谈当代西方建筑美学思维的发展导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梦怡 《山西建筑》 2010年第21期18-19,共2页
通过对当代西方建筑美学思想的研究与分析,总结出在现代主义渐渐没落后,在历史舞台上有重要影响的几种美学思维,并结合当代经典的建筑作品对每种思维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解析,找出建筑美学创作的共性。
关键词 美学思维 广义理性 非线性 非物质性
下载PDF
信息空间的空间性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丹鹤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09-111,119,共4页
文章从空间的视角,探讨了以网络空间和移动空间为代表的信息空间的空间性,指出信息空间作为一种新的"场域",是一个非物理性的空间、流动性的空间和交往的空间,正是这种特质,使信息空间成为当代空间建构的代表形式,深刻地影响... 文章从空间的视角,探讨了以网络空间和移动空间为代表的信息空间的空间性,指出信息空间作为一种新的"场域",是一个非物理性的空间、流动性的空间和交往的空间,正是这种特质,使信息空间成为当代空间建构的代表形式,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生活世界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性 非物理性 流动性 交互性
下载PDF
论数码艺术的非物质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鸣奋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94-98,共5页
从逻辑分析和历史溯源的角度界定非物质性,以阐明数码艺术的非物质性的内涵。认为20世纪60年代所兴起的系统艺术、信息艺术、控制艺术都属于非物质性艺术,具备观念性、过程性与编码性。数码艺术继承了系统艺术、信息艺术和控制艺术的特... 从逻辑分析和历史溯源的角度界定非物质性,以阐明数码艺术的非物质性的内涵。认为20世纪60年代所兴起的系统艺术、信息艺术、控制艺术都属于非物质性艺术,具备观念性、过程性与编码性。数码艺术继承了系统艺术、信息艺术和控制艺术的特点,长于在信息平台上流动,以此和依存于特定载体的物质性艺术相区别。非物质性给数码艺术的创作、收藏与流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艺术 非物质性 新媒体
下载PDF
现代产品设计中“软设计”理念探寻 被引量:1
18
作者 孔德欣 赵钢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8年第7X期135-137,共3页
本文针对产品设计中的"软设计"理念进行诠释和探讨。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设计文化在产品中的渗透,"软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凸显重要。
关键词 软设计 产品设计 非物质 体验
原文传递
数字阅读背景下“主客体异化”的设计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蒙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9-212,共4页
目的阐述在数字阅读背景下,主体阅读模式由线性到非线性的变化;探讨数字媒介带来设计的非物质化快速发展,数字阅读的载体在功能、存在方式以及形式上的设计问题。方法通过引入阅读行为中主体与客体的概念,论述在数字媒介语境下阅读主体... 目的阐述在数字阅读背景下,主体阅读模式由线性到非线性的变化;探讨数字媒介带来设计的非物质化快速发展,数字阅读的载体在功能、存在方式以及形式上的设计问题。方法通过引入阅读行为中主体与客体的概念,论述在数字媒介语境下阅读主体及媒介形态的"异化"发展趋向。结论从主体的偏好、习惯以及需求,归纳得出阅读方式主动的、碎片化的、跳序性的阅读特点,以及组织形态向数字虚拟、高技术及高审美的设计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体异化 数字阅读 设计 非线性 非物质化
下载PDF
略论先秦道家的万物生成理论
20
作者 周晓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7,共4页
《老子》的"有生于无"揭示了万物生成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学界一直对"无"的具体所指争论不休,如果借用《庄子》的"有伦生于无形"将《老子》的"无"宽泛地理解为&qu... 《老子》的"有生于无"揭示了万物生成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学界一直对"无"的具体所指争论不休,如果借用《庄子》的"有伦生于无形"将《老子》的"无"宽泛地理解为"无形",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加完整地认识"无"及万物生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 无形 有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