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水墨动画历史发展及现况 被引量:12
1
作者 侯承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7年第2期41-42,21,共3页
水墨动画作为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艺术形式,由产生到现今走过了辉煌和低落,研究其历史和现状,探索其发展之道,是中国动画人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 水墨动画 传统水墨画 三维水墨
下载PDF
场所思维的演练:艺术主导下地方重塑的多学科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朱茜·乔克拉 石倩(译) 《公共艺术》 2020年第2期64-66,共3页
"场所的想象制度"是作者提出的一种表达方式,阐释了艺术主导下的场所营造,在艺术、人文、科学等交叉领域的艺术研究与实验中所体现的自治性,及其从在地性到跨区域的场所特性中所发挥的自主作用。这一想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 "场所的想象制度"是作者提出的一种表达方式,阐释了艺术主导下的场所营造,在艺术、人文、科学等交叉领域的艺术研究与实验中所体现的自治性,及其从在地性到跨区域的场所特性中所发挥的自主作用。这一想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希腊裔法国哲学家、心理分析师、政治思想家、社会评论家和经济学家科尼利厄斯·卡斯托里亚迪斯所提出的"社会的想象制度"理论,它将艺术主导的场所营造项目中所体现的概念和创意,看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和文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制度 场所感 在地性 场所营造和重塑 多学科
原文传递
赤子·浪子·游子——论海外华文女作家赵淑侠小说的民族想像
3
作者 钱虹 《华文文学》 2008年第4期77-83,共7页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海外华文女作家赵淑侠陆续创作了反映留学欧洲的中国学生以及定居的华人生活及其心态的作品,这些作品以《我们的歌》、《春江》、《塞纳河畔》等长篇小说为代表。本文以此为论述对象,探讨作者通过其笔下的海外赤子...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海外华文女作家赵淑侠陆续创作了反映留学欧洲的中国学生以及定居的华人生活及其心态的作品,这些作品以《我们的歌》、《春江》、《塞纳河畔》等长篇小说为代表。本文以此为论述对象,探讨作者通过其笔下的海外赤子、浪子和游子等人物形象所体现的民族想像以及其中的忧患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淑侠 长篇小说 人物形象 民族想像 忧患意识
下载PDF
表象训练对武术运动员自我效能感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史海燕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93-95,共3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对武术运动员的表象训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表象训练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 表象训练 运动员 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汉语比况性名名复合结构的建构形式研究
5
作者 王晶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45期109-110,共2页
根据结构不同,汉语比况性名名复合结构可以分为"N喻+(的/之)+N本"和"N本+(的/之)+N喻"两小类。研究发现,汉语比况性名名复合结构由比况性述谓结构折叠而成,有零形语义桥和虚词语义桥两种建构类型。
关键词 汉语比况性名名复合结构 零形语义桥 虚词语义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