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行政诉讼中的“拖延履行法定职责” 被引量:4
1
作者 余洋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9年第1期26-34,共9页
学界一般认为,拖延履行法定职责是指行政主体超过法定期限或者合理期限仍不履行行政职责的违法行政行为,对其适用的判决方式多为履行判决。但是,对近年来有关行政诉讼案例的实证分析表明,法官将于行政主体超过法定期限或者合理期限履行... 学界一般认为,拖延履行法定职责是指行政主体超过法定期限或者合理期限仍不履行行政职责的违法行政行为,对其适用的判决方式多为履行判决。但是,对近年来有关行政诉讼案例的实证分析表明,法官将于行政主体超过法定期限或者合理期限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也认定为拖延履行行为,并且容易将拖延履行与不履行法定职责混同,此外,此类行为还易被程序违法审查标准吸收。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源于对拖延履行涵义的界定不明,从而导致立法对拖延履行的规定前后矛盾,行政审判对此也未形成统一认定标准。在此背景下,拖延履行的本质属性亟待澄清。拖延履行不是行政不作为行为,而是程序违法的行政作为行为,且属于程序轻微违法情形。若不存在其他违法事项,法官只需审查违法行政行为是否超过法定期限或者合理期限,即可认定该行为是否构成拖延履行法定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延履行 行政不作为 程序违法 程序轻微违法 合理期限
下载PDF
论程序违法发回重审的条件——域外认知&中国立场 被引量:1
2
作者 袁锦凡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59-65,共7页
发回重审是重要的程序违法的制裁与救济机制,它对于维护程序的公正、实现程序的独立价值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程序违法不是发回重审的充分条件;只有程序违法严重影响程序公正或者可能影响判决、并且已经在原审中被及时提出过异议,才会导致... 发回重审是重要的程序违法的制裁与救济机制,它对于维护程序的公正、实现程序的独立价值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程序违法不是发回重审的充分条件;只有程序违法严重影响程序公正或者可能影响判决、并且已经在原审中被及时提出过异议,才会导致发回重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违法 发回重审 充分条件 中国立场
下载PDF
程序违法发回重审兜底条款之合理适用--以全国人民法院2761份刑事裁定书为样本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37-48,共12页
现行《刑事诉讼法》第238条第1款第5项是程序违法发回重审理由的兜底条款。对全国人民法院2761份刑事裁定书的分析表明:二审人民法院自2013年以来适用该兜底条款发回重审的案件数量不断攀升,存在滥用、错用、误用该兜底条款,以及混用该... 现行《刑事诉讼法》第238条第1款第5项是程序违法发回重审理由的兜底条款。对全国人民法院2761份刑事裁定书的分析表明:二审人民法院自2013年以来适用该兜底条款发回重审的案件数量不断攀升,存在滥用、错用、误用该兜底条款,以及混用该兜底条款导致“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案件发回重审仅限一次之规定形同虚设的问题。为合理适用该兜底条款:在司法层面,以法解释论为指导,从程序违法主体和程序违法时点两方面限定该兜底条款的适用范围,并允许对部分适用理由进行目的性扩张;在立法层面,完善检察机关针对程序违法发回重审裁定的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违法 发回重审 兜底条款 裁定书
下载PDF
刑事缺席审判中的证明标准 被引量:27
4
作者 胡志风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6-126,共11页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作为对席审判的例外与补充,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我国目前尚没有对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进行明确具体的立法规定。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作为缺席审判制度的一种,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普遍存在,然而因缺少具体操作规范指...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作为对席审判的例外与补充,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我国目前尚没有对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进行明确具体的立法规定。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作为缺席审判制度的一种,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普遍存在,然而因缺少具体操作规范指引,法律适用亦存在较多模糊和原则性的规定,使该程序未能达到立法的预期效果。在缺席审判制度的设计中,证明标准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将直接影响到证明方法的选择以及制度设置目的的实现。刑事缺席审判证明标准的确定应综合考量程序设置的目的、程序自身的特点以及庭审方式的特点等因素,宜采用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在证明方法上可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自由证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席审判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证明标准 高度盖然性 自由证明方法
原文传递
论程序性监督之嬗变——从违法性宣告到渐进式制裁 被引量:15
5
作者 郭晶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107,共14页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47、55、115条所确立的检察官对警察三类程序性违法行为提出纠正意见的程序合法性监督机制,仅止步于程序性违法的识别与宣告,既无法对违法主体施以实质威慑,也难以向被侵权人提供及时救济。在我国刑事司法...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47、55、115条所确立的检察官对警察三类程序性违法行为提出纠正意见的程序合法性监督机制,仅止步于程序性违法的识别与宣告,既无法对违法主体施以实质威慑,也难以向被侵权人提供及时救济。在我国刑事司法运作逻辑下,借由制度的微调和实务的演进,违法性宣告可逐步与非法证据排除等程序性处分措施建立实质性联系。借此,完整意义上的程序性制裁被渐进式地分布于后续所有程序合法性审查环节,从而实现多元审查主体之间的风险分散、责任共担和压力缓解。中国特色的渐进式程序,既可有效协调警、检、法职业利益,使之形成遏制侦查程序违法行为的合力,也可成为积累判例和提炼经验的平台,为实务演进提供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违法 纠正意见 程序性制裁 司法考评 责任豁免
下载PDF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立法反思与实践走向 被引量:13
6
作者 卞建林 吴思远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5-95,2,共12页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是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可划分为明确刑事责任型缺席审判、解决诉讼障碍型缺席审判、为被告人正名型缺席审判三种基本形态。其中,明确刑事责任型缺席审判是本次缺席审判立法的重点,其...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是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可划分为明确刑事责任型缺席审判、解决诉讼障碍型缺席审判、为被告人正名型缺席审判三种基本形态。其中,明确刑事责任型缺席审判是本次缺席审判立法的重点,其入法是为了解决被告人潜逃境外、逃避审判的司法实践难题,具有较为成熟的立法基础。刑事缺席审判程序具有例外性,基于公正与效率的平衡、程序安定性的考量、权义复合性的逻辑,在合理范围内对被告人在场权进行限制并不违背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与规律。从刑事缺席审判程序入法后的实践情况来看,鲜有明确刑事责任型缺席审判的实例,似乎与本次缺席审判立法的初衷有所背离。为了充分发挥刑事缺席审判程序的价值功能,尤其是在国家反腐败领域的法治作用,应当准确把握有关适用要件、程序流转、权利保障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并厘清其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席审判 特别程序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刑事诉讼法修改
下载PDF
规制滥用诉权行为的场域选择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晓薇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4,共3页
滥用诉权行为的性质具备双重性,即是不正当诉讼行为,又是一般性民事侵权行为,因此,规制滥用诉权行为应在民事诉讼法和民法的双重场域中进行,既应确立民事诉讼的诚信原则。
关键词 滥用诉权行为 诉讼行为 民事侵权行为
下载PDF
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程序困境与技术突围 被引量:4
8
作者 钱程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9-16,共8页
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依然采用“补丁式”的惯常修法模式,将缺席审判制度直接镶嵌在特别程序一编之中,并未关照与协调刑事诉讼的既有制度,同时受笼统立法的影响,导致我国缺席审判制度面临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竞合,重新审理机制不明,送... 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依然采用“补丁式”的惯常修法模式,将缺席审判制度直接镶嵌在特别程序一编之中,并未关照与协调刑事诉讼的既有制度,同时受笼统立法的影响,导致我国缺席审判制度面临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竞合,重新审理机制不明,送达制度如何执行等三方面的程序困境。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缺席审判制度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两者均不可或缺,可以考量突出两者程序的特点,协调、衔接两程序的适用。在具体路径的安排上,结合我国司法实际,对缺席审判制度的具体程序进行系统性构建,保障被告人知晓缺席审判程序及其程序选择权,协调缺席审判与没收程序的关系及衔接适用,明确重新审理的具体程序设置,完善送达制度,以破解程序困境,保障制度合法合理规范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席审判制度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送达制度 重新审理机制
下载PDF
民事诉讼法律制裁初论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德新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78,共6页
一切违反强制性法律规范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长期以来,我国的法律制裁理论只存在于法理学和实体法领域,对程序性法律制裁的探讨相对匮乏。立足于有违法行为、必有制裁的理念,民事诉讼法领域有必要构筑本学科特色... 一切违反强制性法律规范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长期以来,我国的法律制裁理论只存在于法理学和实体法领域,对程序性法律制裁的探讨相对匮乏。立足于有违法行为、必有制裁的理念,民事诉讼法领域有必要构筑本学科特色的程序性制裁理论。该理论在体系上应包括三项内容:程序性违法行为的识别,程序性制裁措施的设置,以及程序性救济机制。民事诉讼法律制裁理论的提出和完善,有利于增强民事诉讼法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律制裁 程序性违法行为 程序性制裁措施 程序性救济机制
原文传递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中的问题与应对 被引量:3
10
作者 简乐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41,161,共9页
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目前对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存在着诸多不同认识,如:在性质界定上存在民事诉讼程序和刑事诉讼程序之说,在适用范围上存在从严解释、适中解释和扩大解释等主张,在证明规则上存在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的纷争。从立法目的... 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目前对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存在着诸多不同认识,如:在性质界定上存在民事诉讼程序和刑事诉讼程序之说,在适用范围上存在从严解释、适中解释和扩大解释等主张,在证明规则上存在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的纷争。从立法目的、法律依据和责任归属等方面来看,该程序属于刑事诉讼程序;在明确适用的犯罪类型,没收的对象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该程序适用范围;在证明规则方面,一般由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并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特殊情况下由当事人承担证明责任,达到优势证据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性质界定 适用范围 证明规则
下载PDF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性质及其证明标准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刘甜甜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1-65,70,共6页
为高效反腐、有力反恐,实现保护国家利益以及利害关系人权益的需要,2012年《刑事诉讼法》构建了不需经过定罪程序,便可没收违法所得的对物之诉。正是基于该程序的此特殊之处,引发了对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性质的探讨。虽然通过对比,发现英... 为高效反腐、有力反恐,实现保护国家利益以及利害关系人权益的需要,2012年《刑事诉讼法》构建了不需经过定罪程序,便可没收违法所得的对物之诉。正是基于该程序的此特殊之处,引发了对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性质的探讨。虽然通过对比,发现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没收模式以及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没收程序都与我国的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从我国设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目的、与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关系以及立法技术三个角度出发,认为将其定义为刑事诉讼模式更具合理性。尽管刑事诉讼一般都需设置严格的证明标准,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对物之诉的特性对证明标准的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应设置处于"优势证据"与"排除合理怀疑"之间的证明标准并配套完善的救济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程序性质 证明标准 应然状态
下载PDF
刑事二审证据调查问题的实证思考——以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为切入点
12
作者 刘亦峰 莫张倩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88-95,共8页
刑事二审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运用有其特殊之处。通过考察S省C市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发现目前刑事二审证据调查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少的问题:程序启动上忽视法律规定,法官权力行使超出界限;庭前会议召开率低,致使"排非"作用... 刑事二审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运用有其特殊之处。通过考察S省C市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发现目前刑事二审证据调查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少的问题:程序启动上忽视法律规定,法官权力行使超出界限;庭前会议召开率低,致使"排非"作用未有效发挥;启动"排非"后的处理程序粗糙,"排非"调查简单化。究其原因,主要系控辩审三方对二审"排非"程序的定位认知有误,未充分认识到二审庭前会议的功能,且因立法模糊导致实践操作不一。为了有效改进刑事二审证据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在程序启动上,应明确"排非"程序的启动标准;在程序进行上,应充分发挥庭前会议在二审非法证据排除方面的作用;在程序运行上,应立足"排非"的特殊属性根据不同情形进行区别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二审 证据类型 非法证据 非法证据排除程序 庭前会议
下载PDF
非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的适用——以涉嫌贪污贿赂的逃匿者为例
13
作者 戴婧婧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28-30,41,共4页
涉嫌贪污贿赂的被追诉人逃匿时,可以对其适用没收程序。但在启动方面,存在逃匿时间限制,并且需要依附检察机关申请。在审理方式上,在质证和公开审理方面存在公正性质疑。对于归案的逃匿者,需要分情况进行繁简程度不一的程序衔接。为加... 涉嫌贪污贿赂的被追诉人逃匿时,可以对其适用没收程序。但在启动方面,存在逃匿时间限制,并且需要依附检察机关申请。在审理方式上,在质证和公开审理方面存在公正性质疑。对于归案的逃匿者,需要分情况进行繁简程度不一的程序衔接。为加大反腐力度,可以取消逃匿时间限制,在此基础上改革程序衔接;设立推定制度以顺应缺席审的庭审方式;完善权利救济机制,对于是否启动没收程序、是否公开审理进行程序异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 贪污贿赂犯罪 权利救济
下载PDF
论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在恐怖活动案件中的适用
14
作者 叶绵绵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20期88-90,共3页
伴随着我国恐怖活动犯罪日益增多,在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订中特别针对此种犯罪设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对犯罪财产进行未定罪没收。这一举措对于打击恐怖活动和保障国家、人民合法财产具有重大实践意义。但在实践中因恐怖活动犯罪... 伴随着我国恐怖活动犯罪日益增多,在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订中特别针对此种犯罪设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对犯罪财产进行未定罪没收。这一举措对于打击恐怖活动和保障国家、人民合法财产具有重大实践意义。但在实践中因恐怖活动犯罪侦查方式特殊,取证困难,因此还需要扩大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范围,细化没收对象,扩大公安权利,完善证据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恐怖活动犯罪 没收对象 适用范围
下载PDF
事实与规范视野下的我国腐败犯罪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被引量:3
15
作者 商浩文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82-85,共4页
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中正式确立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该特别程序的确立对于惩治腐败犯罪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当下中国反腐败的现实考量,在司法适用中,应当明确腐败犯罪中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仅限于刑法典第八章贪污贿赂罪及其他章中明确... 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中正式确立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该特别程序的确立对于惩治腐败犯罪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当下中国反腐败的现实考量,在司法适用中,应当明确腐败犯罪中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仅限于刑法典第八章贪污贿赂罪及其他章中明确规定依照第八章相关条文定罪处罚的重大犯罪案件;证明标准应当适当放松,建议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积极参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及相关国家的立法,运用违法所得程序有效追回转移到境外的涉腐资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贪污贿赂犯罪 境外资产
下载PDF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问题研究——以“陈西受贿案”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康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3-18,共6页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反腐败的重要法律制度,但在当前适用较少,理论研究也多限于立法建议。由"陈西受贿案"可以发现,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在实际运用中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利害关系人参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时,其诉讼地位类...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反腐败的重要法律制度,但在当前适用较少,理论研究也多限于立法建议。由"陈西受贿案"可以发现,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在实际运用中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利害关系人参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时,其诉讼地位类似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并享有一定的诉讼权利。其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承担提出证据的责任,并有权申请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利害关系人 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证明责任 非法证据排除
原文传递
诉讼程序违法的证据研究
17
作者 周浩仁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1-17,46,共8页
对诉讼程序违法进行监督和纠正的主要措施是提出上诉、申请再审和申请检察监督。证明诉讼程序违法的主要证据是起诉书、送达材料及送达回证、庭审笔录、庭审录音录像、合议庭笔录、判决书和裁定书等,这些证据具有独立性、单方性和对照... 对诉讼程序违法进行监督和纠正的主要措施是提出上诉、申请再审和申请检察监督。证明诉讼程序违法的主要证据是起诉书、送达材料及送达回证、庭审笔录、庭审录音录像、合议庭笔录、判决书和裁定书等,这些证据具有独立性、单方性和对照性。证明诉讼程序违法证据的提出主体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当事人,主要的提出方式是移卷、调查核实和当事人提供。对于证明诉讼程序违法的证据无需质证,由人民法院主动进行审查和认定,主要的审查方法是比对和核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违法 证据 程序性上诉 诉讼程序
下载PDF
刑事审讯的法律控制
18
作者 陈鲜瑜 王勇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88-94,共7页
1979年至2018年,国家基于对权力的限制和人权的保障,构建了'过程—结果'的刑事审讯双重控制机制。然而经过40年的构建,刑事审讯控制体系仍不完善。虽然刑讯逼供很少发生,但审讯违法问题依然存在,审讯的人员、时间、地点不合法... 1979年至2018年,国家基于对权力的限制和人权的保障,构建了'过程—结果'的刑事审讯双重控制机制。然而经过40年的构建,刑事审讯控制体系仍不完善。虽然刑讯逼供很少发生,但审讯违法问题依然存在,审讯的人员、时间、地点不合法等程序性违法问题依旧频繁出现。为了达到'既获得口供,审讯又不违法'的目的,应及时立法完善全程录音录像、界定审讯时间、规范律师介入的审讯程序,赋予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沉默权以及严格排除非法审讯获得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审讯 审讯程序违法 审讯方法违法 法律衍变
原文传递
论犯罪构成论体系与罪刑法定、刑事违法性及刑诉法的关系
19
作者 马荣春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68-76,82,共10页
以往的犯罪构成论体系研究,是一种脱离犯罪构成论体系与其他重要法学范畴的关系而进行的"孤立性"研究。与罪刑法定、刑事违法性及刑诉法的关系应该构成犯罪构成论体系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照应其与罪刑法定、刑事违法性和刑... 以往的犯罪构成论体系研究,是一种脱离犯罪构成论体系与其他重要法学范畴的关系而进行的"孤立性"研究。与罪刑法定、刑事违法性及刑诉法的关系应该构成犯罪构成论体系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照应其与罪刑法定、刑事违法性和刑诉法的关系将使得犯罪构成论体系研究也是一种"关系式"研究,而这将丰满犯罪构成论体系,并有助于对中国大陆传统的犯罪构成论体系作出"中肯"评价和"冷静"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论体系 罪刑法定 刑事违法性 刑诉法 关系
下载PDF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案件适用范围研究
20
作者 孙明泽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2-58,共7页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四项特别程序之一,对该程序的案件适用范围的界定是研究该程序的前提,也是保障该程序良好运转的基础。目前,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应当仅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贿赂犯罪,包括贪污罪、受贿罪和行贿罪等,对...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四项特别程序之一,对该程序的案件适用范围的界定是研究该程序的前提,也是保障该程序良好运转的基础。目前,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应当仅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贿赂犯罪,包括贪污罪、受贿罪和行贿罪等,对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的范围不应当做出扩张解释,待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成熟之后再对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和恐怖活动犯罪案件进行扩张解释。对"重大犯罪"的理解应当考虑当时的立法技术成熟条件,只有在立法技术成熟时才可以扩大"重大犯罪"的理解。此外,还应当对法律规定中的"逃匿"、"死亡"、"违法所得"、"涉案财产"、"可以"等细节规定做出正确的理解。在司法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适用范围 重大犯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