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INB)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12月行小儿腹股沟区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IINB)用药1%利多卡因复合0.15%罗哌卡因混合液0.3-0.5 ml/kg...目的探讨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INB)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12月行小儿腹股沟区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IINB)用药1%利多卡因复合0.15%罗哌卡因混合液0.3-0.5 ml/kg,对照组(骶管神经阻滞)用药1%利多卡因复合0.15%罗哌卡因混合液0.8 ml/kg。记录神经阻滞时(T1)、手术切皮时(T2)、疝囊(鞘突)结扎时(T3)及清醒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手术时间,采用身体语言反应测试方式(FLACC)对术后2、4、6 h进行疼痛评分。结果与T1比较:观察组MAP、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4时MAP,T4时HR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MAP、T2时的HR明显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T3、T4时MAP,T2时的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T3、T4时的H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丙泊酚总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4 h FLACC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 FLACC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IINB麻醉方式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儿童腹股沟疝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腹股沟疝患儿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均行腹股沟疝手术,对照组常规全身麻醉...目的探讨罗哌卡因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儿童腹股沟疝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腹股沟疝患儿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均行腹股沟疝手术,对照组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常规全麻基础上于超声引导下行罗哌卡因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观察2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记录其术中全麻药物(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复苏室(PACU)留观时间、术后特殊患者疼痛评估量表(FLACC)评分、麻醉不良反应,并采用躁动评分(PAED)评估2组患儿躁动发生及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入室后(T_0)HR、SBP、DBP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切皮时(T_1)、术毕时(T_2)HR、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芬太尼和丙泊酚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PACU留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min、术后2、6、12和24 h FLAC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及躁动发生率、PA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有利于维持儿童腹股沟疝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双侧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INB)联合经双侧腹横筋膜平面阻滞(TAPB)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廉江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89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组与B组,其中单纯采用经双侧TAPB的产妇...目的:观察双侧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INB)联合经双侧腹横筋膜平面阻滞(TAPB)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廉江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89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组与B组,其中单纯采用经双侧TAPB的产妇纳入A组(44例),将采用双侧IINB联合经双侧TAPB的产妇纳入B组(45例),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术后恢复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h两组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 h B组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术后首次下地、排气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与A组的9.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TAPB相比,TAPB联合IINB更有助于剖宫产产妇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和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NB)对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6月—2022年5月在靖江市中医院就诊的80例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和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NB)对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6月—2022年5月在靖江市中医院就诊的80例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行TAP,研究组采用INB麻醉,比较两组麻醉疗效、麻醉前后体征指标[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麻醉指标(苏醒时间、麻醉后疼痛评分、芬太尼用量、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麻醉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阻滞前MA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阻滞后2 min MAP、HR均降低,并且研究组患者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麻醉后镇痛评分、芬太尼用量、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患者采取INB,麻醉效果稳定,患者体征指标平稳,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INB)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12月行小儿腹股沟区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IINB)用药1%利多卡因复合0.15%罗哌卡因混合液0.3-0.5 ml/kg,对照组(骶管神经阻滞)用药1%利多卡因复合0.15%罗哌卡因混合液0.8 ml/kg。记录神经阻滞时(T1)、手术切皮时(T2)、疝囊(鞘突)结扎时(T3)及清醒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手术时间,采用身体语言反应测试方式(FLACC)对术后2、4、6 h进行疼痛评分。结果与T1比较:观察组MAP、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4时MAP,T4时HR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MAP、T2时的HR明显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T3、T4时MAP,T2时的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T3、T4时的H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丙泊酚总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4 h FLACC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 FLACC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IINB麻醉方式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
文摘目的探讨罗哌卡因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儿童腹股沟疝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腹股沟疝患儿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均行腹股沟疝手术,对照组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常规全麻基础上于超声引导下行罗哌卡因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观察2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记录其术中全麻药物(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复苏室(PACU)留观时间、术后特殊患者疼痛评估量表(FLACC)评分、麻醉不良反应,并采用躁动评分(PAED)评估2组患儿躁动发生及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入室后(T_0)HR、SBP、DBP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切皮时(T_1)、术毕时(T_2)HR、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芬太尼和丙泊酚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PACU留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min、术后2、6、12和24 h FLAC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及躁动发生率、PA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有利于维持儿童腹股沟疝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
文摘目的:观察双侧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INB)联合经双侧腹横筋膜平面阻滞(TAPB)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廉江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89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组与B组,其中单纯采用经双侧TAPB的产妇纳入A组(44例),将采用双侧IINB联合经双侧TAPB的产妇纳入B组(45例),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术后恢复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h两组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 h B组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术后首次下地、排气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与A组的9.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TAPB相比,TAPB联合IINB更有助于剖宫产产妇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文摘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和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NB)对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6月—2022年5月在靖江市中医院就诊的80例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行TAP,研究组采用INB麻醉,比较两组麻醉疗效、麻醉前后体征指标[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麻醉指标(苏醒时间、麻醉后疼痛评分、芬太尼用量、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麻醉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阻滞前MA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阻滞后2 min MAP、HR均降低,并且研究组患者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麻醉后镇痛评分、芬太尼用量、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患者采取INB,麻醉效果稳定,患者体征指标平稳,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