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社会改造中“公民塑造”的路径研究——以陕甘宁边区发展劳动英雄与改造二流子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建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5-172,共8页
本文以陕甘宁边区发展劳动英雄与改造二流子为考察对象,探讨中国共产党在乡村社会改造中"公民塑造"的路径。在立足阶级动员的基础上,中共创造了"身份—角色"的个体改造机制;在改造过程中农民对土地的"眷恋&qu... 本文以陕甘宁边区发展劳动英雄与改造二流子为考察对象,探讨中国共产党在乡村社会改造中"公民塑造"的路径。在立足阶级动员的基础上,中共创造了"身份—角色"的个体改造机制;在改造过程中农民对土地的"眷恋"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建设,那就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提高社会动员能力。消灭私有产权意味着个体对抗"身份—角色"的内核被消解,个体的生存完全依赖国家,由此促成了建国后的一系列群众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塑造 劳动英雄 二流子 身份—角色
下载PDF
学生意象的形成:迈向“身份—角色”式的选择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8-12,共5页
教育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人类活动事件,是关于个体身份建构的过程。在“身份—角色”的选择上,教师身份的获得是教师个体神圣职业的开始,这隐喻着个体在社会现实中的形象建构。学生角色形成的路径与教师截然不同,教师的身份是一种赋予,而... 教育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人类活动事件,是关于个体身份建构的过程。在“身份—角色”的选择上,教师身份的获得是教师个体神圣职业的开始,这隐喻着个体在社会现实中的形象建构。学生角色形成的路径与教师截然不同,教师的身份是一种赋予,而学生的角色则是不断建构的过程。教育活动中个体建构完成的标志主要体现在具有神授魅力个体的产生、个体间距离的消失和过渡仪式的消逝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意象 教育活动 个体身份 身份—角色 教师与身份 学生与角色
下载PDF
司法人员中立论的认识误区——与童之伟教授商榷
3
作者 叶海波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55,共8页
童文认为司法中立是改善党的领导的关键,意义重大。但其有关司法政治中立是所有司法价值实现的前提、司法人员政治中立是司法中立的基础性制度保障、法官检察官应当冻结政党身份和政治结社权等主张,将司法政治中立而非法官独立审判视作... 童文认为司法中立是改善党的领导的关键,意义重大。但其有关司法政治中立是所有司法价值实现的前提、司法人员政治中立是司法中立的基础性制度保障、法官检察官应当冻结政党身份和政治结社权等主张,将司法政治中立而非法官独立审判视作中国司法改革的关键,夸大了党员身份对法官检察官司法行为的影响,误解了司法人员政治中立制度的重要性,忽视了其主张可能造成对法官检察官政治结社自由的不当限制,存在明显的认识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中立 独立司法 身份-角色 基本权利限制 司法改革
原文传递
一个集成的Web Services安全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桂林 赵生慧 +1 位作者 陈海宝 计成超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2期76-79,共4页
现有Web Services安全技术相对独立,而在一个完整的应用集成方案中,需要全面的安全设计。提出了一个集成的Web Services安全模型,形式化定义了模型并给出了主要实现技术。模型实现了基于证书的统一身份认证、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以及安全... 现有Web Services安全技术相对独立,而在一个完整的应用集成方案中,需要全面的安全设计。提出了一个集成的Web Services安全模型,形式化定义了模型并给出了主要实现技术。模型实现了基于证书的统一身份认证、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以及安全的SOAP消息传输,具有开放性及动态适应性。基于提出的安全模型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能够达到上述三种安全目标,使整个系统相对单一的安全技术应用更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Services安全 统一身份认证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安全消息传输
下载PDF
国家自我意象视角下的对外政策研究——以十八大以来的中国为例
5
作者 王琳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92-99,共8页
意象是决策者对现实的建构,影响一国对外政策的制定。过往研究多关注对外指向的对他(国)意象,而忽略对内指向的国家自我意象。从身份、地位和角色三个维度入手,可深入探究国家的自我意象。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决策者更为关注的身份意象为&... 意象是决策者对现实的建构,影响一国对外政策的制定。过往研究多关注对外指向的对他(国)意象,而忽略对内指向的国家自我意象。从身份、地位和角色三个维度入手,可深入探究国家的自我意象。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决策者更为关注的身份意象为"发展中国家",地位意象为"大国"地位、角色意象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与"改革者"。结合三个维度上的自我意象,对中国十八大以来的对外政策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其符合国家自我意象。在未来的研究中,可将自我意象和对他意象结合,来解释针对特定国家的对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我意象 身份 地位 角色 对外政策
下载PDF
边疆少数民族法治文化认同:问题呈现与生成之道——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吕朝辉 李敬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6-22,共7页
法治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法治这种文化形态的尊重、认可、接受和内化。边疆少数民族法治文化认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强化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复杂社会环境,以及阻碍法治文化... 法治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法治这种文化形态的尊重、认可、接受和内化。边疆少数民族法治文化认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强化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复杂社会环境,以及阻碍法治文化认同的传统文化惯性、文化空间挤压、现实利益驱动等因素,使得云南边疆少数民族法治文化认同呈现出法律供给不足、经济发展滞后、法治观念淡薄、法治建设不力等现实问题。因此,着力于完善边疆治理的法律体系、边疆民族特色的普法宣传、保证公正司法与严格执法、发挥法治文化的作用机理,以此促进边疆少数民族法治文化认同普遍而深入的生成,是边疆治理现代化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少数民族 法治文化认同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认同的现实表现及基本动因——基于浙、冀两地21名乡村教师深度访谈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肖正德 张琦 《教育文化论坛》 2024年第1期75-84,共10页
乡村教师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担当新乡贤角色。基于浙、冀两地21名乡村教师的深度访谈发现:许多乡村教师认同自己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和协助乡村治理等... 乡村教师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担当新乡贤角色。基于浙、冀两地21名乡村教师的深度访谈发现:许多乡村教师认同自己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和协助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着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乡土情怀的内部驱动、国家政策的支持鼓励和乡民的认可服膺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认同的基本动力来源。因此,要内外因素共同发力,促使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发挥新乡贤角色的示范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教师 新乡贤 角色认同
下载PDF
基于ASP.NET的项目管理系统的网络安全模式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爱军 《办公自动化(综合月刊)》 2010年第8期43-45,共3页
分析了ASP.NET的三层网络结构的安全机制,以及身份验证、权限控制、数据加密访问等方式实现系统安全性的技术细节。详细介绍了该系统中的三层结构设计及关键技术和方法。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是一种方便、安全、高效的访问控制机制。... 分析了ASP.NET的三层网络结构的安全机制,以及身份验证、权限控制、数据加密访问等方式实现系统安全性的技术细节。详细介绍了该系统中的三层结构设计及关键技术和方法。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是一种方便、安全、高效的访问控制机制。首先分析了RBAC的基本思想和模型,然后介绍了用户角色分配,最后给出了在项目管理系统中运用RBAC实现权限管理的方法,并给出了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 ASP.NET 三层结构 B/S架构 身份验证 权限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