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语用身份:动态选择与话语建构 |
陈新仁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41
|
|
2
|
汉语的主观性和汉语语法教学 |
沈家煊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04
|
|
3
|
数字时代的身份构建及其法律保障:以个人信息保护为中心的思考 |
陆青
|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01
|
|
4
|
教师“身份”的制度与文化根源及当下危机 |
阎光才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0
|
|
5
|
语言与身份构建:相关文献回顾 |
谷小娟
李艺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4
|
|
6
|
系统功能视角下生态话语分析的多层面模式——以生态报告中银无须鳕身份构建为例 |
赵蕊华
|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9
|
|
7
|
拉萨八廓街地方性的游客认同建构 |
胡宪洋
白凯
|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5
|
|
8
|
作为社会符号的“反语言”——“边缘话语与社会”系列研究之一 |
丁建新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4
|
|
9
|
身份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研究 |
李战子
|
《外国语言文学》
|
2005 |
55
|
|
10
|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 |
张宝成
|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9
|
|
11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多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基础性工程 |
青觉
吴鹏
|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0
|
|
12
|
逆境中的坚守:乡村教师身份建构中的情感劳动与教育情怀 |
沈伟
王娟
孙天慈
|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7
|
|
13
|
虚假礼貌的实现方式及语用特征分析 |
李成团
冉永平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7
|
|
14
|
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学研究:现状、原则与议题 |
李成团
冉永平
|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4
|
|
15
|
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述评 |
黄波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33
|
|
16
|
指示语选择的视点定位与身份构建 |
李成团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8
|
|
17
|
有意不礼貌环境下身份构建的和谐-挑战语用取向 |
陈倩
冉永平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8
|
|
18
|
会话冲突中的语用管理探析 |
李成团
冉永平
|
《中国外语》
CSSCI
|
2011 |
38
|
|
19
|
共享、重塑与认同:集体记忆传递的社会心理逻辑 |
管健
郭倩琳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5
|
|
20
|
主体性视域下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构逻辑 |
张雪雁
|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