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人信息去身份的法理基础与规范重塑 被引量:91
1
作者 金耀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0-130,共11页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与数据利用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大数据产业及其从业者开始采用个人信息去身份的方式以实现二者的平衡。个人信息去身份是对个人身份信息的去除或改变,包括直接标识符的去除和准标识符的判断。去身份是信息有序...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与数据利用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大数据产业及其从业者开始采用个人信息去身份的方式以实现二者的平衡。个人信息去身份是对个人身份信息的去除或改变,包括直接标识符的去除和准标识符的判断。去身份是信息有序流通的需要,是信息再利用之前提,通过分离数据中的隐私与资产属性,可降低数据流通中的隐私风险。在将来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中应当完善个人信息分类,确立去身份原则为数据利用和流通之前提,禁止个人身份再识别的行为,并建立相关去身份的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去身份 隐私保护 数据流通
原文传递
利用电力电子装置的探测式故障识别技术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39
2
作者 宋国兵 王婷 +2 位作者 张保会 董新洲 康小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73-183,共11页
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大量接入改变了电网故障特征,适用于同步机激励下电网的常规继电保护面临挑战。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故障暂态特征复杂、持续时间较短,限制了被动检测保护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利用电力电子设备的可控能力可以提高继... 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大量接入改变了电网故障特征,适用于同步机激励下电网的常规继电保护面临挑战。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故障暂态特征复杂、持续时间较短,限制了被动检测保护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利用电力电子设备的可控能力可以提高继电保护对故障的甄别能力。文中总结了控制与保护融合的探测式故障识别方法的关键技术,对能够实现主动探测的电力设备进行了分类,阐述了实现注入操作的可行性和注入探测信号的物理限制,最后探讨了探测式故障识别方法的应用场景,并给出了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系统 电力电子 主动注入 主动探测 故障识别 继电保护
下载PDF
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的价值认同路径研究--从“生产性保护”到“生活化传承” 被引量:24
3
作者 靳璨 梁惠娥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7-81,89,共6页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生产性保护”是实现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价值认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对技艺的传承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生产性保护”工作的深入展开,生产实践中出现了因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而...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生产性保护”是实现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价值认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对技艺的传承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生产性保护”工作的深入展开,生产实践中出现了因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而忽视技艺“生活化”特质的现象,导致民众对文化产品技艺价值认同不足,无法完全实现文化产品自觉自信的消费认同。因此,文章围绕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生产性保护”的现状,结合当下民众生活文化需求,指出应以“生活化传承”为导向,建立技艺生产与民众日常生活需要的深度关联,探索构建弥补技艺价值认同缺憾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服饰手工技艺 价值认同 生产性保护 生活化传承
下载PDF
无锡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探索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建华 王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1-84,共4页
梳理无锡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总结工业遗存的特征,从实践出发,分析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探讨符合无锡实际情况的认定方法和分级保护体系,并从运作方式、功能更新、具体设计手段等方面探索工业遗产再利用的途径。
关键词 无锡 工业遗产 认定 分级保护 再利用
下载PDF
基于并联电容参数识别的VSC-HVDC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被引量:22
5
作者 宋国兵 靳幸福 +2 位作者 冉孟兵 高淑萍 索南加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76-82,102,共8页
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VSC-HVDC)输电线路两端并联有大电容,在故障发生瞬间,大电容迅速向故障点放电,对高频故障分量系统侧可等效为并联大电容。根据VSC-HVDC这种特有的系统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电容参数识别的VSC-HVDC输电线路纵... 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VSC-HVDC)输电线路两端并联有大电容,在故障发生瞬间,大电容迅速向故障点放电,对高频故障分量系统侧可等效为并联大电容。根据VSC-HVDC这种特有的系统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电容参数识别的VSC-HVDC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该保护原理采用时域算法,通过识别VSC-HVDC输电线路两侧的电容值来区分区内、区外故障。当直流输电线路发生区内故障时,能同时准确识别出线路两端的电容值;当直流输电线路发生区外故障时,不能同时准确识别出线路两端电容值。根据此特征,构造纵联保护判据。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原理不受过渡电阻、故障类型、故障位置、控制方式和线路类型的影响,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快速可靠地区分区内、区外故障,而且该方法计算简单,易于实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 直流输电线路 参数识别 纵联保护 故障分量
下载PDF
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保护研究综述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永刚 韩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3,41,共8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配电网由于具有分布式能源、储能和直流负载接纳能力好、控制灵活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系统侧的雷击、短路故障、可再生能源供应的间歇性等因素,可能造成电网电流快速变化和电... 随着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配电网由于具有分布式能源、储能和直流负载接纳能力好、控制灵活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系统侧的雷击、短路故障、可再生能源供应的间歇性等因素,可能造成电网电流快速变化和电压暂态,而且直流配电网电气距离短,电源和负载种类繁多,所需的故障识别和保护时间比交流保护短的多,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危及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因此,实现可再生能源接入的直流配电网的故障保护是推进新能源应用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围绕低压直流配电保护的研究,从保护分区、保护装置、故障定位、故障识别与保护四个方面概述了直流配电系统保护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最后对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保护技术研究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配电系统 保护分区 故障隔离装置 限流装置 故障定位 故障识别 保护策略
下载PDF
侵染丝瓜的黄瓜花叶病毒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周雪平 徐志新 +1 位作者 徐静 李德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74-79,共6页
1993年6月从温州市郊区丝瓜病株上获得一病毒分离物L-93,人工摩擦接种5科22种植物,L-93能侵染5科18种植物。L-93在多种葫芦科植物上具有很强的侵染力。提纯病毒粒体为球形,直径约28nm。在琼脂双扩散试验... 1993年6月从温州市郊区丝瓜病株上获得一病毒分离物L-93,人工摩擦接种5科22种植物,L-93能侵染5科18种植物。L-93在多种葫芦科植物上具有很强的侵染力。提纯病毒粒体为球形,直径约28nm。在琼脂双扩散试验中,L-93与CMV抗血清具有密切的血清学关系。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其衣壳蛋白亚基分子质量为29000u,分析植物组织中dsRNA,发现有4条dsRNA条带,长度分别为含3.3,3.0,2.2和0.9×103b。根据以上结果,L-93被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CMV)。种子传毒试验表明,CMV不能通过丝瓜种子传毒。在交互保护试验中,弱毒株系CMVPl对L-93侵染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保护率达89%,保护接种植株中,L-93浓度明显低于未保护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 黄瓜花叶病毒 鉴定 交互保护
下载PDF
生命历程理论视野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护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占江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3-197,共5页
新生代农民工在现代化进程中成为社会弱势群体,是渐进的个人生命历程与剧烈的社会变迁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利益分化失衡、社会发展断裂和价值意义碎片化的社会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出现了深层危机,并由此... 新生代农民工在现代化进程中成为社会弱势群体,是渐进的个人生命历程与剧烈的社会变迁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利益分化失衡、社会发展断裂和价值意义碎片化的社会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出现了深层危机,并由此而导致进一步的社会隔离、社会紧张和社会风险。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强有力的社会保护有利于其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一保护应坚持以公正性为根本、以动态性为保障、以发展性为方向的原则;构建以教育权、发展权、福利权、生命健康权、信息权和就业权为核心的权利体系,赋予其平等的权利并将其权利制度化;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中介、组织为关键、家庭为基础的社会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生命历程 社会认同 社会保护
下载PDF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高频突变量距离保护 被引量:17
9
作者 贾科 赵其娟 +2 位作者 冯涛 赵冠琨 毕天姝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3-394,共12页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可以高效、灵活地接入新能源电源与直流负荷,成为配电网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受电力电子装置控制影响,直流故障时换流器提供的短路电流非线性强,其故障等值阻抗时变,保护难以基于变化的阻抗识别故障区域。针对该问题,通...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可以高效、灵活地接入新能源电源与直流负荷,成为配电网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受电力电子装置控制影响,直流故障时换流器提供的短路电流非线性强,其故障等值阻抗时变,保护难以基于变化的阻抗识别故障区域。针对该问题,通过分析故障高频信号在换流器开关过程中的回路,建立不受控制策略影响的换流器高频恒定阻抗等效模型,为保护研究奠定基础。进而提出一种基于高频突变量的距离保护,该方法利用系统故障前后几ms内的电气量信息,通过提取电压高频分量映射故障区段,结合保护整定配合实现故障区域识别。在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平台上搭建了六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精细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速动性和选择性,能够可靠识别故障区域,并且有较好的耐受过渡电阻和抗噪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 换流器 高频突变量 故障识别 距离保护
下载PDF
利用模量模型识别的VSC-HVDC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 被引量:17
10
作者 靳幸福 宋国兵 +3 位作者 徐海洋 冉孟兵 汪冬辉 刘河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106,共7页
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VSC-HVDC)输电控制系统复杂,故障承受能力差,线路保护装置动作正确率不高。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模量模型识别的VSC-HVDC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该原理将区外故障等效为正的电容模型,差动电流和差动电压导数相... 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VSC-HVDC)输电控制系统复杂,故障承受能力差,线路保护装置动作正确率不高。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模量模型识别的VSC-HVDC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该原理将区外故障等效为正的电容模型,差动电流和差动电压导数相关系数为1;将区内故障等效为负的电容模型,差动电流和差动电压导数相关系数为-1。通过判别相关系数的正负,即可区分区内、区外故障。在实际运行中,VSC-HVDC输电系统多为双极运行,为降低极间电磁耦合的影响,采用了1模和0模量构成判据。理论分析和PSCAD仿真实验表明,新原理无需补偿输电线路电容电流,原理简单、易于整定,不受过渡电阻和控制特性的影响,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快速可靠地区分区内、区外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 直流输电线路 模型识别 相关系数 纵联保护
下载PDF
油库静电危险源辨识及其危害防护措施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国华 范小猛 蒋漳河 《油气储运》 CAS 2014年第5期526-530,共5页
针对油库的静电火灾爆炸事故难以预防的难题,分析了油库中存在的静电危险源及内容,提出了"点、线、面"静电危险源分类辨识方法。分析了"点、线、面"危险源的不同静电放电形式,以及放电可能发生的部位。阐述了油库... 针对油库的静电火灾爆炸事故难以预防的难题,分析了油库中存在的静电危险源及内容,提出了"点、线、面"静电危险源分类辨识方法。分析了"点、线、面"危险源的不同静电放电形式,以及放电可能发生的部位。阐述了油库静电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原理性和流程性机理,提出了油库可能引起静电事故的原因,并给出了油库静电事故的安全预防措施:接地与跨接、安全检查、防止爆炸性混合物形成、控制流速等,有助于避免和减少静电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图2,表2,参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库 静电 危险源辨识 事故机理 防护
原文传递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干扰敏感区判识与保护 被引量:16
12
作者 游巍斌 何东进 +5 位作者 洪伟 巫丽芸 纪志荣 游惠明 谭勇 郑晓燕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世界双遗产地独有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过程与其景观格局相互作用机制特殊且复杂,构建这类区域景观安全格局并识别其敏感区,对有效开展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以及实现遗产地的精细化保护与管理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武夷山双遗产地中受自然和人类... 世界双遗产地独有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过程与其景观格局相互作用机制特殊且复杂,构建这类区域景观安全格局并识别其敏感区,对有效开展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以及实现遗产地的精细化保护与管理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武夷山双遗产地中受自然和人类生态过程作用最为强烈且频繁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和相关规划理论,从自然、生物和人文过程着手,运用3S技术构建了风景区的防洪、生物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视觉保护和游憩体验5大景观安全格局,形成综合生态基础设施,判识旅游干扰敏感区,并就各景观安全格局与敏感区提出相应保护措施。维持景区低、中、高3种等级水平安全格局的生态基础设施分别占风景区总面积的17.1%、19.1%和40.6%;九曲溪沿线、天游峰景区、武夷宫景区等区域最为敏感脆弱,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矛盾最为突出,山北景区东北部、九曲溪景区南部区域茶园种植密集区的敏感性次之。景区敏感区遗产保护不能仅停留于不建设的被动状态,而应针对不同敏感区保护级别的优先性,主动寻求关键问题的保护技术手段,并制定精细化管理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安全格局 敏感区 判识 保护 遗产地 武夷山
下载PDF
变压器漏电感参数在线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高晶 王建华 +2 位作者 张保会 郝治国 邵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9-203,共5页
利用变压器等值回路平衡方程原理,提出了利用加权递推最小二乘法的变压器漏电感参数辨识方法,给出了变压器漏电感参数辨识的等效模型,对变压器模型参数辨识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的情况,分别提出了归算到一次侧的变压器绕组参数辨... 利用变压器等值回路平衡方程原理,提出了利用加权递推最小二乘法的变压器漏电感参数辨识方法,给出了变压器漏电感参数辨识的等效模型,对变压器模型参数辨识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的情况,分别提出了归算到一次侧的变压器绕组参数辨识方法及变压器原副边漏电感参数辨识方法.利用动模实验数据对变压器漏电感参数辨识的结果表明,参数辨识算法稳定,不受负荷波动以及功率因数变化的影响,辨识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电感 参数辨识 变压器保护 最小二乘法 等值方程
下载PDF
基于高频阻抗曲线匹配的混合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陈淼 贾科 +2 位作者 陈聪 冯涛 毕天姝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9-125,共7页
混合直流输电具有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直流受端的换相失败问题。然而,传统直流输电纵联保护依赖送受端拓扑对称下滤波器产生的故障特征,且受分布电容影响大,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中受端不存在滤波器,因此传统直流输电... 混合直流输电具有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直流受端的换相失败问题。然而,传统直流输电纵联保护依赖送受端拓扑对称下滤波器产生的故障特征,且受分布电容影响大,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中受端不存在滤波器,因此传统直流输电纵联保护不能直接应用于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文中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不依赖于滤波器产生故障特征、不受分布电容影响的纵联保护。通过分析行波的折反射,得到保护在线路正反方向故障时高频测量阻抗的差异,利用波形匹配算法识别故障方向并构造保护判据。该方法利用短窗提取行波高频阻抗特征,并利用分布式电容高频特征构成差异,解决了线路分布电容影响,同时提升了保护动作速度。以实际工程为例,搭建了两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快速、灵敏、可靠地实现区内外故障判别,且具有较好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 行波 波形匹配 故障判别 纵联保护
下载PDF
一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孔桂慧 王方昆 +3 位作者 孙淑红 孟照洁 许明清 赵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1-456,共6页
为确定山东省某樱桃谷种鸭场29周龄产蛋鸭发病及死亡原因,本研究从采集的发病鸭脑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对其纯化培养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可见圆形、呈水滴状菌落;16S rRNA扩增后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鸭疫里默氏杆菌(RA)相应... 为确定山东省某樱桃谷种鸭场29周龄产蛋鸭发病及死亡原因,本研究从采集的发病鸭脑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对其纯化培养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可见圆形、呈水滴状菌落;16S rRNA扩增后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鸭疫里默氏杆菌(RA)相应基因同源性为99%~100%;利用RA camp鉴定引物进一步对病原菌经PCR鉴定,结果显示目的条带为610 bp,与理论扩增大小一致,将其命名为RA-sd01株;血清凝集法检测该分离株血清型为血清1型。动物回归实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可以导致28日龄樱桃谷肉鸭发病、死亡,其最小致死量为6.9×10~5cfu/mL。药敏试验结果显示,RA-sd01株对头孢类、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等较敏感。以RA-sd01株制备灭活苗,免疫7日龄樱桃谷肉鸭,免疫后21 d以培养的RA-sd01株攻毒,攻毒剂量为106cfu/只,攻毒后7 d剖检,免疫保护率可达到90%。本研究结果表明,该产蛋种鸭群发病病原是1型RA,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可以对商品代肉鸭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力,免疫保护率可达到90%,本研究为RA疫苗研制和种鸭场RA净化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血清1型 分离鉴定 灭活疫苗 免疫保护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中的“识别”要素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程德理 赵丽丽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4-54,共11页
个人信息的界定中多将"识别"要素纳入个人信息的构成要件。作为个人信息的核心要素,"识别"的内涵界定决定了个人信息立法的保护范围与强度,进而涉及多方利益的平衡,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界定与解释。正确理... 个人信息的界定中多将"识别"要素纳入个人信息的构成要件。作为个人信息的核心要素,"识别"的内涵界定决定了个人信息立法的保护范围与强度,进而涉及多方利益的平衡,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界定与解释。正确理解"识别"这一要素将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及司法产生较大影响。目前我国在个人信息"识别"要素的解释方面仍具有不同的观点。在研究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个人数据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用狭义解释界定"识别"要素及采用"与特定人事实上相连接"限定识别范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识别 关联 保护范围 利益平衡
原文传递
中国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制度——兼论《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 被引量:10
17
作者 冯晓青 胡少波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5-40,共6页
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4号发布,以2003年6月1日起实施的《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为基点,结合国际国内相关规定,对驰名商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定位,特别是关于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问题,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制度。
关键词 《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 中国 商标法 行政保护制度
下载PDF
个人信息概念之反思和重塑——立法与实践的理论起点 被引量:14
18
作者 高秦伟 《人大法律评论》 2019年第1期209-235,共27页
"个人信息"概念的界定,是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核心和前提。识别说以信息与主体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客观、可识别的可能性来界定个人信息。随着科技发展与信息种类的多样化,这种静态的定义在实践中受到严峻挑战。如何协调法律的确... "个人信息"概念的界定,是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核心和前提。识别说以信息与主体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客观、可识别的可能性来界定个人信息。随着科技发展与信息种类的多样化,这种静态的定义在实践中受到严峻挑战。如何协调法律的确定性与科技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如何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之间的流动、如何在概念适用中根据信息存在的语境调整个人信息保护的强度,成为个人信息立法与实践的理论起点。通过对传统学说的反思,未来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应以识别说和关联说为基础,重塑更具有包容性的个人信息概念及相应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实现有效保护个人信息的立法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可识别信息 敏感信息 识别说 关联说 保护强度
原文传递
基于序电流比值关系的高压输电线路断线故障判别与保护方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隋佳闽 易建波 +2 位作者 黄琦 陈军 赵子涵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3-80,共8页
针对目前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装置无法有效识别断线故障的问题,本文详细讨论了输电线路发生断线故障后距离保护和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逻辑,利用对称相量法分析出断线故障后的电流、电压以及序电流的变化特征。提出以断线故障后正序电流... 针对目前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装置无法有效识别断线故障的问题,本文详细讨论了输电线路发生断线故障后距离保护和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逻辑,利用对称相量法分析出断线故障后的电流、电压以及序电流的变化特征。提出以断线故障后正序电流与零序电流的比值关系为基础,结合故障后电流、电压的特征,适合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断线故障识别判据,完善距离保护和零序电流保护针对断线故障的保护逻辑。最后,通过在四川省川丹巴线和川小金线的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上进行测试和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断线故障判别及保护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识别 断线故障 线路保护
下载PDF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的原型辨识及应用——以河南省新县西河大湾村为例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磊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3-166,共4页
我国当前的传统村落开发广泛存在着功利化、模板化倾向。对于河南这类特殊地域而言,如何克服遗存基质残破、史证资料缺乏的基础开发瓶颈,切实提高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成效,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首先,从传统村落的风貌层级解析入手,... 我国当前的传统村落开发广泛存在着功利化、模板化倾向。对于河南这类特殊地域而言,如何克服遗存基质残破、史证资料缺乏的基础开发瓶颈,切实提高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成效,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首先,从传统村落的风貌层级解析入手,基于文化人类学和认知心理学对地域初始的建构原型进行界定;其次,分别通过肌理生长的实象和构图法则的虚象阐述了原型的演化逻辑,并提出原型辨识理念的理论架构;最后,结合河南省新县周河乡西河大湾村的开发实例,对非友好调研条件下展开景观肌理原型辨识的理论逻辑做出检验,在对既有开发策略进行准适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后续的深化调整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辨识 传统村落 肌理风貌 遗产保护 河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