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象似性的识解与翻译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华丽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语言的象似性指人的经验结构在语言结构上的反映。语言的象似性普遍多样,主要分为拟象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两类。本文探讨了语言象似性的各种类型以及英汉互译的方法,目的使译文获得"形神皆备"的效果。翻译拟象象似性时,要在... 语言的象似性指人的经验结构在语言结构上的反映。语言的象似性普遍多样,主要分为拟象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两类。本文探讨了语言象似性的各种类型以及英汉互译的方法,目的使译文获得"形神皆备"的效果。翻译拟象象似性时,要在不违背译入语表达规范的同时,尽量传递出原文的音、形、意;翻译隐喻象似性时,要根据英汉隐喻中来源域和目标域共享的程度,分别采用直译、意译、直译加注、阐释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象似性 认知 拟象象似性 隐喻象似性 翻译
原文传递
外语演讲稿写作巧用“视觉”语言
2
作者 刘去非 《写作》 2022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在外语演讲稿写作中,巧用“视觉”语言是增强演讲词力度和效果的必要手段。外语演讲和其他的交流形式一样,建立于文化基础之上,要写好一篇外语演讲稿,演讲者需要具备跨文化、跨语言的意识。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导致人类语言千差万别... 在外语演讲稿写作中,巧用“视觉”语言是增强演讲词力度和效果的必要手段。外语演讲和其他的交流形式一样,建立于文化基础之上,要写好一篇外语演讲稿,演讲者需要具备跨文化、跨语言的意识。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导致人类语言千差万别,外语演讲稿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诉诸具体形象,调动各种感觉,尤其是视觉。视觉语言能准确、清楚、生动、简明、通俗、恰如其分地传达信息,在演讲者和外国听众之间架起理解和沟通的桥梁,引发目标国听众的情感共鸣,使演讲者和听众达成共识,从而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演讲的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演讲 写作策略 视觉语言 语言形象性
下载PDF
象似性对英语专业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小红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0X期105-106,共2页
象似性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一直深受国内外语言学家们的关注。语言与符号之间究竟是任意性还是存在一定的象似性更是语言学家争论的焦点。该文通过分析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在语音、词汇、句法和篇章各个层面存在的象似... 象似性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一直深受国内外语言学家们的关注。语言与符号之间究竟是任意性还是存在一定的象似性更是语言学家争论的焦点。该文通过分析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在语音、词汇、句法和篇章各个层面存在的象似性特点来阐述语言相似性如何促进英语教学,使相应的英语课程教学更有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相似性 能指 所指 英语教学
下载PDF
试论手语词汇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润楠 杨松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42,50,共6页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都强调手语词汇的理据性,而且也有很多人因为手语词汇极强的理据性而否认手语的语言地位。与之相反,本文要证明的是和汉语、英语等有声语言一样,手语词汇同时具有理据性和任意性。手语词汇的理据性和任意性是强弱、多...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都强调手语词汇的理据性,而且也有很多人因为手语词汇极强的理据性而否认手语的语言地位。与之相反,本文要证明的是和汉语、英语等有声语言一样,手语词汇同时具有理据性和任意性。手语词汇的理据性和任意性是强弱、多少的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同时,手语词汇的任意性也是手语具有语言资格的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据性 任意性 手语 强弱 非此即彼
原文传递
象似性和体验性对成年听人中国手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曹宇 李恒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42,共6页
采用手语产出任务,考察象似性和体验性对成年听人中国手语词汇习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是即时测试还是延时测试,象似性程度高的手语词产出的准确程度都显著高于非象似词,这说明,象似词可以同时激活言语和表象系统,发生了记忆... 采用手语产出任务,考察象似性和体验性对成年听人中国手语词汇习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是即时测试还是延时测试,象似性程度高的手语词产出的准确程度都显著高于非象似词,这说明,象似词可以同时激活言语和表象系统,发生了记忆编码的叠加效应;(2)体验性的手势动作有利于增加学习者对手语词的加工深度,从而提高了被试在即时测试中的产出成绩,但这种促进效果无法在学习者的知识表征中得到长期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似性 体验性 中国手语 词汇习得 具身认知
原文传递
从拟声词看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林林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2年第1期53-55,共3页
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符号是任意性的,但是韩礼德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符号不具有任意性,相反具有象似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个连续体上的两个点,中间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用以... 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符号是任意性的,但是韩礼德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符号不具有任意性,相反具有象似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个连续体上的两个点,中间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用以完成两者之间的过渡。本文讨论了语言符号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必然性的关系,结合相应语言事实对拟声词的音义联系及其本质进行分析,提出拟声词音义联系可证性具有本质的局限,据此探讨了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指出二者对立统一并共同对语言符号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性 象似性 拟声词 音义联系
下载PDF
解读低幼绘本读物 被引量:10
7
作者 章红 夏瑾岚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20,共5页
绘本读物是低幼儿童阅读学习的主要对象,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需要同低幼儿童的接受视野相融合,它所呈现的形式是语码和图码的有机结合,它所具有的价值是在接受主体阅读过程中生成的意义显现。深入解读低幼绘本读物的内容、形式及其价值,... 绘本读物是低幼儿童阅读学习的主要对象,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需要同低幼儿童的接受视野相融合,它所呈现的形式是语码和图码的有机结合,它所具有的价值是在接受主体阅读过程中生成的意义显现。深入解读低幼绘本读物的内容、形式及其价值,有利于绘本读物更好地发挥其促进低幼儿童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本读物 世界图景 图码/语码 意义显现
下载PDF
Language Neuromechanics: The Human Biological-Language Evolution
8
作者 Dingyu Chung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 2018年第8期447-472,共26页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language evolution requires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in terms of language types, formations, and learnings and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h...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language evolution requires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in terms of language types, formations, and learnings and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biological evolution in terms of the emergences of various hominin species with various language capacities. This paper proposes language neuromechanics and the human biological-language evolution. Language is derived from bodily movement. Language neuro-mechanics combines neuroscience to study language brain and biomechanics to study language movement. Language neuromechanics consists of language type, language forma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types for advanced animals include gestural language verse vocal language, instinctive language verse controllable language, and symbolic language verse iconic language. Language formation involves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languages from different bodily movements phylogenetically and ontogenetically. Language learning involves the learning of controllable language to adapt to communicative environment through language brain regions and language genes. This paper proposes a gradual and step-by-step human language evolution from the language of great apes to the human language through the human biological evolution which chronologically and geographically consists of early hominins, early Homos, middle Homos, and late Homos with different language capacities. For hominins, vocal language and gestural language were evolved together. In conclusion, combining neuroscience and bio-mechanics, language neuromechanics provides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The combination of language neuromechanics and the human biological-language evolution provides the clear evolutionary path from great apes’ articulate gestural language without articulate speech to human articulate gestural language and articulate spee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uage Neuromechanics HUMAN BIOLOGICAL EVOLUTION HUMAN language EVOLUTION Vocal language Gestural language Instinctive language Controllable language Symbolic language iconic language language Brain language Genes Great APES HOMININ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