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轨道及千年尺度上大气CO2浓度与温度变化的时序关系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植
黄少鹏
金章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76-1288,共13页
大气CO2浓度与温度变化的时序关系是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对于理解目前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具有参考价值。两极地区的冰芯既保存了气候变化的信号,也是大气CO2浓度的良好记录载体,为研究大气CO2浓度与温度变化的时序关...
大气CO2浓度与温度变化的时序关系是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对于理解目前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具有参考价值。两极地区的冰芯既保存了气候变化的信号,也是大气CO2浓度的良好记录载体,为研究大气CO2浓度与温度变化的时序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利用冰芯来重建过去的气候和大气CO2浓度的变化历史最早始于格陵兰地区,但是重建结果的时间跨度较短,目前最长的记录还未能跨越末次间冰期;而且,格陵兰冰芯内沉积了大量的碳酸盐粉尘,它们会与冰芯气泡内的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额外的CO2,从而导致格陵兰冰芯重建的气泡CO2浓度偏差较大,不能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大气CO2水平。南极冰芯是目前关于大气CO2浓度与温度变化时序关系研究的主要载体,利用大量的冰芯记录建立的冰层年代标尺已经较为精确,但是由于冰芯气泡的锁定深度较难得到精确的估算,使得重建的大气CO2浓度的年代标尺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是二者之间的时序关系问题难以解决的最主要因素。此外,随着大量高质量古气候记录的不断积累,更大空间范围(不再局限于南极地区)内的温度变化与大气CO2浓度的时序关系研究在近年来得以开展,但其分析结果受数据处理方法的影响较大,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对比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极冰芯
锁定效应
冰芯气泡
古气候集成
原文传递
冰体内气泡缺陷特征的“机器视觉”无损检测方法
2
作者
陈鼎圣
刘战伟
于洋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4-711,共8页
内部气泡对冰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为深入了解气泡缺陷特征,通常采用切片的方式来观察冰体内部气泡分布,但需从整个冰体中切割取样,并且观测过程会彻底破坏样品。本文基于光的散射原理,设计了可控移动片光源倾斜入射和垂直图像采集的光...
内部气泡对冰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为深入了解气泡缺陷特征,通常采用切片的方式来观察冰体内部气泡分布,但需从整个冰体中切割取样,并且观测过程会彻底破坏样品。本文基于光的散射原理,设计了可控移动片光源倾斜入射和垂直图像采集的光路系统,发展了冰中缺陷特征的高效率定量无损检测方法。实验利用气泡对光源的散射现象提升了相机对冰体中气泡的辨识度,根据片光源的移动速度和气泡散射存在时长得到垂直冰面方向上气泡的尺寸,最终实现了对冰中气泡三维位置信息的准确采集。本文首先通过对透明亚克力材料中已标定形状和三维位置气泡缺陷的实验测量,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对含气泡冰体进行测量,分析得到了冰体中气泡形状、位置分布、数量以及体积分数等信息。本文实验方法为非接触式测量,不会对冰体造成破坏,因而不会对同一冰样的后续使用产生影响。本文所得结果可为冰的力学性能研究以及透明材料的无损检测提供帮助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射
冰体气泡
无损检测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两种水体温室气体浓度动态与冬季储存特征
被引量:
1
3
作者
薛璟
陈辛安
+1 位作者
王宪伟
孙晓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18-1927,共10页
北方内陆水体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热点,对量化区域碳收支起重要作用,但其排放的季节变化尚不清楚。观测了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府库奇河及其改道形成的牛轭湖(演替晚期)冻结期冰层中储存的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CH_(4))浓度,并比较了两种...
北方内陆水体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热点,对量化区域碳收支起重要作用,但其排放的季节变化尚不清楚。观测了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府库奇河及其改道形成的牛轭湖(演替晚期)冻结期冰层中储存的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CH_(4))浓度,并比较了两种水体中CO_(2)和CH_(4)浓度在三个不同时期(冻结期、非冻结期、春季融化)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水体CO_(2)和CH_(4)浓度季节变化存在差异。牛轭湖在冻结期水体中CO_(2)和CH_(4)浓度最高,有明显的冰下积累现象,其中CH_(4)浓度平均值为(2.21±0.54)μmo/L,分别是非冻结期和春季融化期水体CH_(4)浓度的5倍和14倍。河流水体中CO_(2)和CH_(4)浓度最高出现在春季融化期,显著高于非冻结期和冻结期(P<0.05)。水中CO_(2)和CH_(4)浓度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与可溶性有机碳(DOC)正相关(P<0.05),与溶解氧(DO)、水温为负相关(P<0.05)。冻结期冰层形成后,温室气体会以冰气泡的形式存储在冰层中,气泡的主要成分是CO_(2)和CH_(4),其中CO_(2)占90%以上。由于冰气泡中CO_(2)和CH_(4)浓度约为冰下水体浓度的1%—30%,忽略冰层中储存的温室气体将会增加北方水体碳排放的不确定性。研究明确了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两种水体溶解性CO_(2)和CH_(4)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冬季温室气体储存能力,为深入认知该区域水体碳循环过程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CO_(2)和CH_(4)浓度
冰层覆盖时期
内陆水域
冰气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轨道及千年尺度上大气CO2浓度与温度变化的时序关系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植
黄少鹏
金章东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
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
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出处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76-1288,共13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开放基金项目(批准号:SKLLQGZR1701)
宝鸡文理学院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批准号:209040035)共同资助.
文摘
大气CO2浓度与温度变化的时序关系是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对于理解目前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具有参考价值。两极地区的冰芯既保存了气候变化的信号,也是大气CO2浓度的良好记录载体,为研究大气CO2浓度与温度变化的时序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利用冰芯来重建过去的气候和大气CO2浓度的变化历史最早始于格陵兰地区,但是重建结果的时间跨度较短,目前最长的记录还未能跨越末次间冰期;而且,格陵兰冰芯内沉积了大量的碳酸盐粉尘,它们会与冰芯气泡内的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额外的CO2,从而导致格陵兰冰芯重建的气泡CO2浓度偏差较大,不能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大气CO2水平。南极冰芯是目前关于大气CO2浓度与温度变化时序关系研究的主要载体,利用大量的冰芯记录建立的冰层年代标尺已经较为精确,但是由于冰芯气泡的锁定深度较难得到精确的估算,使得重建的大气CO2浓度的年代标尺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是二者之间的时序关系问题难以解决的最主要因素。此外,随着大量高质量古气候记录的不断积累,更大空间范围(不再局限于南极地区)内的温度变化与大气CO2浓度的时序关系研究在近年来得以开展,但其分析结果受数据处理方法的影响较大,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对比探索。
关键词
两极冰芯
锁定效应
冰芯气泡
古气候集成
Keywords
polar
ice
core
lock-in
effect
ice
bubble
paleoclimatic
integration
分类号
P5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冰体内气泡缺陷特征的“机器视觉”无损检测方法
2
作者
陈鼎圣
刘战伟
于洋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力学系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
出处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4-71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1772052)
科技冬奥专项(2018YFF0300801)。
文摘
内部气泡对冰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为深入了解气泡缺陷特征,通常采用切片的方式来观察冰体内部气泡分布,但需从整个冰体中切割取样,并且观测过程会彻底破坏样品。本文基于光的散射原理,设计了可控移动片光源倾斜入射和垂直图像采集的光路系统,发展了冰中缺陷特征的高效率定量无损检测方法。实验利用气泡对光源的散射现象提升了相机对冰体中气泡的辨识度,根据片光源的移动速度和气泡散射存在时长得到垂直冰面方向上气泡的尺寸,最终实现了对冰中气泡三维位置信息的准确采集。本文首先通过对透明亚克力材料中已标定形状和三维位置气泡缺陷的实验测量,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对含气泡冰体进行测量,分析得到了冰体中气泡形状、位置分布、数量以及体积分数等信息。本文实验方法为非接触式测量,不会对冰体造成破坏,因而不会对同一冰样的后续使用产生影响。本文所得结果可为冰的力学性能研究以及透明材料的无损检测提供帮助及参考。
关键词
激光散射
冰体气泡
无损检测
Keywords
laser
scattering
ice
bubbl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分类号
TG115.28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原文传递
题名
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两种水体温室气体浓度动态与冬季储存特征
被引量:
1
3
作者
薛璟
陈辛安
王宪伟
孙晓新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黑龙江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18-1927,共10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572020BA06,2572021DS04)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LH2020C0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0443)。
文摘
北方内陆水体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热点,对量化区域碳收支起重要作用,但其排放的季节变化尚不清楚。观测了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府库奇河及其改道形成的牛轭湖(演替晚期)冻结期冰层中储存的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CH_(4))浓度,并比较了两种水体中CO_(2)和CH_(4)浓度在三个不同时期(冻结期、非冻结期、春季融化)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水体CO_(2)和CH_(4)浓度季节变化存在差异。牛轭湖在冻结期水体中CO_(2)和CH_(4)浓度最高,有明显的冰下积累现象,其中CH_(4)浓度平均值为(2.21±0.54)μmo/L,分别是非冻结期和春季融化期水体CH_(4)浓度的5倍和14倍。河流水体中CO_(2)和CH_(4)浓度最高出现在春季融化期,显著高于非冻结期和冻结期(P<0.05)。水中CO_(2)和CH_(4)浓度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与可溶性有机碳(DOC)正相关(P<0.05),与溶解氧(DO)、水温为负相关(P<0.05)。冻结期冰层形成后,温室气体会以冰气泡的形式存储在冰层中,气泡的主要成分是CO_(2)和CH_(4),其中CO_(2)占90%以上。由于冰气泡中CO_(2)和CH_(4)浓度约为冰下水体浓度的1%—30%,忽略冰层中储存的温室气体将会增加北方水体碳排放的不确定性。研究明确了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两种水体溶解性CO_(2)和CH_(4)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冬季温室气体储存能力,为深入认知该区域水体碳循环过程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关键词
溶解CO_(2)和CH_(4)浓度
冰层覆盖时期
内陆水域
冰气泡
Keywords
dissolved
CO_(2)and
CH_(4)concentration
ice
cover
period
inland
water
ice
bubble
s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轨道及千年尺度上大气CO2浓度与温度变化的时序关系
刘植
黄少鹏
金章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原文传递
2
冰体内气泡缺陷特征的“机器视觉”无损检测方法
陈鼎圣
刘战伟
于洋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3
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两种水体温室气体浓度动态与冬季储存特征
薛璟
陈辛安
王宪伟
孙晓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