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下丘脑-垂体-靶腺多轴探讨酸枣仁汤治疗儿童睡眠障碍肝郁血虚证的疗效机制
1
作者 魏环 关丽君 +8 位作者 郝雅文 马洪刚 韩雪婷 李丽霞 李娜 王爽 徐伊晗 曲笛 廖兴宇 《中医儿科杂志》 2024年第6期75-80,共6页
目的基于下丘脑-垂体-靶腺多轴探讨酸枣仁汤治疗儿童睡眠障碍肝郁血虚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4年3月于沈阳市儿童医院康复二科接受治疗的睡眠障碍儿童30例,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等与治疗组匹配的健康儿童30例作... 目的基于下丘脑-垂体-靶腺多轴探讨酸枣仁汤治疗儿童睡眠障碍肝郁血虚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4年3月于沈阳市儿童医院康复二科接受治疗的睡眠障碍儿童30例,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等与治疗组匹配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健康体检,治疗组予酸枣仁汤口服,连续治疗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评分,主症、次症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CTH水平显著下降,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显著升高,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总甲状腺素(TT4)水平明显下降,皮质醇(CORT)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CORT水平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期间,治疗组有1例恶心呕吐,停药后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结论酸枣仁汤治疗儿童睡眠障碍肝郁血虚证,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调节下丘脑-垂体-靶腺多轴功能,且安全性高,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垂体-靶腺多轴 儿童睡眠障碍 肝郁血虚证 酸枣仁汤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