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超音速飞行器及其关键技术简论 被引量:43
1
作者 杨亚政 李松年 杨嘉陵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7-550,共14页
简要评述了高超音速飞行器及其关键技术,包括:高超音速飞行的定义、高超音速流动的特征、高超飞行覆盖范围、高超飞行器蒙皮温度、以及高超飞行设计特点;高超飞行器的背景;高超飞行器研制的发展简史,及经验与思考;吸气式高超飞行器典型... 简要评述了高超音速飞行器及其关键技术,包括:高超音速飞行的定义、高超音速流动的特征、高超飞行覆盖范围、高超飞行器蒙皮温度、以及高超飞行设计特点;高超飞行器的背景;高超飞行器研制的发展简史,及经验与思考;吸气式高超飞行器典型设计过程、发展战略、技术规划、和关键技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音速流动 吸气式高超飞行器 涡轮发动机冲压喷气发动机 涡轮基组合循环 火箭基组合循环 热防护系统
下载PDF
高超声速下翼面的热颤振工程分析 被引量:44
2
作者 吴志刚 惠俊鹏 杨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0-273,共4页
针对高超声速下翼面的结构、气动和热的耦合动力学问题 ,提出了热颤振分析的分层求解思路 .首先分析结构在热环境下的固有动力特性 ,然后应用vanDyke活塞理论计算高超声速非定常气动力 ,最后采用p k法进行颤振求解 .对某高超声速全动舵... 针对高超声速下翼面的结构、气动和热的耦合动力学问题 ,提出了热颤振分析的分层求解思路 .首先分析结构在热环境下的固有动力特性 ,然后应用vanDyke活塞理论计算高超声速非定常气动力 ,最后采用p k法进行颤振求解 .对某高超声速全动舵面和小展弦比根部固支翼面进行了热颤振的分析与比较 .计算结果表明 ,受热后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和颤振特性均可能发生变化 ,尤其对于小展弦比根部固支翼面 ,由于热效应对其扭转刚度影响很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弹性 热气动弹性 高超声速 颤振
下载PDF
二维非对称喷管数值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念 张堃元 徐惊雷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02-805,共4页
采用Fluent软件针对二维非对称喷管进行数值模拟,考察了其中几种常用湍流模型及网格密度对模拟精度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NASA公布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找出了精度较高、求解快捷的模拟方案,结果表明FLUENT软件可以应用于带高超声速外流... 采用Fluent软件针对二维非对称喷管进行数值模拟,考察了其中几种常用湍流模型及网格密度对模拟精度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NASA公布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找出了精度较高、求解快捷的模拟方案,结果表明FLUENT软件可以应用于带高超声速外流的非对称超声速喷管内外流场的数值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非对称大膨胀比喷管 高超声速 数值模拟 Fluent软件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流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39
4
作者 吴子牛 白晨媛 +6 位作者 李娟 陈梓钧 汲世祥 王聃 王文斌 徐艺哲 姚瑶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85,共28页
在非流线型构件或突起物的扰动效应、高马赫数和低雷诺数极限效应、低湍流度环境效应和由激波或摩擦导致的气动加热效应等4个方面的影响下,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涉及的流动主要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典型流动结构强度高、尺度大,如强激波和厚... 在非流线型构件或突起物的扰动效应、高马赫数和低雷诺数极限效应、低湍流度环境效应和由激波或摩擦导致的气动加热效应等4个方面的影响下,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涉及的流动主要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典型流动结构强度高、尺度大,如强激波和厚边界层;局部流动结构数量多;激波、膨胀波和边界层结构之间相互干扰十分严重;转捩、压力脉动和一些流动结构对细微因素非常敏感;压力、摩擦应力和热流峰值现象普遍;升阻比屏障难以突破;流场同时依赖大量无量纲参数和有量纲参数,导致实验模拟难度大。本文在回顾传统高超声速流动主要流动现象的基础上,对上述7个方面涉及的典型流动现象的基础研究现状、问题本质和因果关系进行综合描述,讨论如何更有效地面对基础研究和工程实际问题。该文既可为解决典型流动现象中尚未解决的基础研究提供帮助,也可为如何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已知知识解决工程应用问题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流动 典型流动现象 激波 波系干扰 因果关联度
原文传递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36
5
作者 杨武兵 沈清 +2 位作者 朱德华 禹旻 刘智勇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3-195,共13页
在过去15年间,随着高超声速技术快速发展,边界层转捩也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人们对流向行波失稳、横流失稳、G9rtler涡失稳等转捩机理取得了较深刻认识,发展了可供工程设计的转捩判据、eN方法和转捩模型等转捩预测方法,建设了... 在过去15年间,随着高超声速技术快速发展,边界层转捩也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人们对流向行波失稳、横流失稳、G9rtler涡失稳等转捩机理取得了较深刻认识,发展了可供工程设计的转捩判据、eN方法和转捩模型等转捩预测方法,建设了高超声速静风洞,并努力改善大口径常规风洞的流场品质,显著提升了地面风洞的转捩模拟能力和测试能力。未来,边界层转捩研究仍将紧跟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趋势,在模型上更加关注椭锥和裙锥等外形;在机理上用PSE和DNS研究Mack模态与横流模态、G9rtler涡模态、流动分离的共同作用;在预测方法上发展基于PSE的eN方法、专用的转捩判据和更物理的转捩模型;在试验能力上进一步提高静风洞来流雷诺数和喷管口径,降低常规风洞背景噪声,发展点-面结合的转捩测试技术和时空高分辨率的流动显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边界层转捩 流动稳定性 转捩预测 风洞试验
下载PDF
热完全气体的热力学特性及其N-S方程的求解 被引量:31
6
作者 梁德旺 李博 容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4-429,共6页
首先用五次多项式拟合给出了温度在 5 0~ 3 0 0 0 K范围内的热完全空气的焓值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导出了其它热力参数 e,cp,cv 和 γ的表达式。接着提出了热完全空气总温、总压的计算方法 ,并将其计算结果与量热完全空气的结果进... 首先用五次多项式拟合给出了温度在 5 0~ 3 0 0 0 K范围内的热完全空气的焓值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导出了其它热力参数 e,cp,cv 和 γ的表达式。接着提出了热完全空气总温、总压的计算方法 ,并将其计算结果与量热完全空气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 ,将该热完全空气模型用于 N-S方程求解 ,对 NAPA软件进行了改进 ,并用该软件对高马赫数钝体绕流流场和乘波体流场进行了计算 ,分析了气体真实效应对流场结构及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总温、总压计算方法及对 NAPA软件的改进是成功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完全气体 计算流体力学 热力学特性 N-S方程 解题方法 空天飞行器 气动构型 数值拟合
下载PDF
带高超进气道的隔离段流动特性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堃元 王成鹏 +1 位作者 杨建军 徐惊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用Ma =5 3的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高超三维侧压式进气道后的隔离段流动特性。隔离段的长高比为 8。实验结果表明 ,位于进气道喉道的隔离段入口气流参数沿高度有极大变化 ,造成隔离段内上下的流态显著不同。研究发现 ,隔离段进出口... 用Ma =5 3的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高超三维侧压式进气道后的隔离段流动特性。隔离段的长高比为 8。实验结果表明 ,位于进气道喉道的隔离段入口气流参数沿高度有极大变化 ,造成隔离段内上下的流态显著不同。研究发现 ,隔离段进出口最大允许压比与正激波压比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喷气发动机 高超音速燃烧 进气道 隔离段 流动特性 风洞试验
下载PDF
超燃冲压发动机二维进气道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徐旭 蔡国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8-472,共5页
建立了超燃冲压发动机二维进气道的优化设计模型 ,运用优化设计方法对三楔角外压和二楔角内压的混压式进气道进行了不同约束条件下的一维优化设计。运用数值方法对进气道的优化设计进行了二维验算 ,验证了优化设计模型及设计方法的正确... 建立了超燃冲压发动机二维进气道的优化设计模型 ,运用优化设计方法对三楔角外压和二楔角内压的混压式进气道进行了不同约束条件下的一维优化设计。运用数值方法对进气道的优化设计进行了二维验算 ,验证了优化设计模型及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将数值计算方法应用于进气道的二维优化设计 ,进一步提高了进气道的性能。该方法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包含三维、真实气体流动的进气道优化设计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高超声速进气道 混合压缩式进气道 最优化设计 数值计算 二维进气道
下载PDF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实验综述 被引量:30
9
作者 刘向宏 赖光伟 吴杰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6-212,共17页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直接影响飞行器表面的摩擦系数与热流分布,对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布局以及热防护设计至关重要。尽管高超声速边界层层/湍流转捩的相关研究已经开展长达半个多世纪,但是由于高超声速流动的复杂性以及触发转捩的因...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直接影响飞行器表面的摩擦系数与热流分布,对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布局以及热防护设计至关重要。尽管高超声速边界层层/湍流转捩的相关研究已经开展长达半个多世纪,但是由于高超声速流动的复杂性以及触发转捩的因素繁多,研究人员对于转捩过程的认识并不透彻,阻碍了先进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地面风洞实验作为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是研究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不可或缺的方法。本文以高超声速边界层稳定性与转捩的风洞实验为重点,按照边界层自然转捩的发展过程,分别回顾了国内外在边界层感受性问题以及线性化阶段风洞实验研究的现状,文章最后总结了风洞实验在未来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研究中的工作与意义,并针对未来的实验研究给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流动 边界层转捩 感受性 稳定性 实验测量技术 转捩测量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防热与热控设计方法 被引量:27
10
作者 王浚 王佩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29-1134,共6页
围绕高超声速飞行器所遭遇的“热障”问题,阐述了防热与热控系统一体化设计的思想,指出将机身结构、防热与热控系统、推进系统耦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设计是解决“热障”问题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不同任务需求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与热控... 围绕高超声速飞行器所遭遇的“热障”问题,阐述了防热与热控系统一体化设计的思想,指出将机身结构、防热与热控系统、推进系统耦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设计是解决“热障”问题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不同任务需求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与热控系统方案思路.介绍了部分防热材料的性能,指出了在设计中选择防热材料的原则.对防热与热控系统的优化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了防热与热控系统一体化设计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举例说明了防热与热控一体化设计的基本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流动 飞行器 防热 热控
下载PDF
Design concept of three-dimensional section controllable internal waverider hypersonic inlet 被引量:24
11
作者 YOU YanCheng LIANG DeWa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7期2017-2028,共12页
A new hypersonic inlet named three-dimensional section controllable internal waverider inlet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ection shape geometric transition and complete capture of the upstream ma... A new hypersonic inlet named three-dimensional section controllable internal waverider inlet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ection shape geometric transition and complete capture of the upstream mass. On the basi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ypersonic waverider airframe and streamtraced hypersonic inlet, the waverider concept is extended to yield results for the internal flows, namely internal waverider concept. It is proven theoretically that not osculating cones but osculating axisymmetric theory is appropriate for the design of section controllable internal waverider inlet. And two design methods out of the internal waverider concept are proposed subsequently to construct two inlets with specific section shape request, triangle to ellipse and rectangle to ellipse ones.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lets are capable of keeping their shock structures and the main flow characteristics exactly as their derived flowfield. Further, the inlets successfully capture all the upstream mass despite their complicated cross-section transition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oncept proposed ex- plores a new way of designing three-dimensional hypersonic inlets with special demand of section shape transition. However, the detailed flow characteristic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ternal waverider inlets are still under inves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TION CONTROLLABLE internal WAVERIDER hypersonic INLET osculating flow all mass CAPTURE
原文传递
高超声速飞行的若干气动问题 被引量:25
12
作者 余平 段毅 尘军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3,共17页
转捩、层流流动分离和气动误差带是高超声速飞行需要关注的几个气动问题。转捩与层流流动分离会对飞行器的气动特性产生显著的扰动,且这种扰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如何合理地确定飞行器的气动误差带也是高超声速飞行的一个关键。本文... 转捩、层流流动分离和气动误差带是高超声速飞行需要关注的几个气动问题。转捩与层流流动分离会对飞行器的气动特性产生显著的扰动,且这种扰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如何合理地确定飞行器的气动误差带也是高超声速飞行的一个关键。本文主要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对这些气动问题及其影响进行了论述,提出为满足高超声速飞行的需求,仍应针对所关注的问题发展相关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技术,进一步提升地面风洞试验的技术水平,并强调了开展相关气动飞行试验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气动设计 转捩 流动分离 气动误差带
原文传递
近空间飞行器的气动复合控制原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素循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0-755,共16页
简单回顾与讨论了在飞行器穿越大气层时,使用气动复合控制方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其中最复杂情况为发动机喷流推力与舵面空气动力共同使用所形成的复合控制.喷流与外流相撞引起的强干扰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干扰流场,文中介绍了复杂流动形成... 简单回顾与讨论了在飞行器穿越大气层时,使用气动复合控制方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其中最复杂情况为发动机喷流推力与舵面空气动力共同使用所形成的复合控制.喷流与外流相撞引起的强干扰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干扰流场,文中介绍了复杂流动形成的原因、流场结构的特点以及干扰引起的流场改变影响了飞行器性能的预估.基于3种研究途径:理论建模与数值模拟技术、地面试验模拟技术、飞行试验技术的研究,以及它们的发展及互相验证,用来预估飞行器的性能.为了保证地面模拟与真实飞行之间存在相似关系,研究相似准则的作用,及分析目前的模拟能力,涉及到许多空气动力学界至今尚未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对今后的研究及应用提出了多方面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控制 喷流 舵面 超声速 高超声速
下载PDF
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推进系统概念设计模型 被引量:21
14
作者 黄生洪 何洪庆 +3 位作者 何国强 刘佩进 秦飞 王国辉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简述了火箭基组合循环 (RBCC)推进系统及相应概念设计模型的发展与不足 ,并应用准一维流动理论及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建立了RBCC一维性能预估数学模型。该模型耦合了有限化学反应速率模型 ,考虑了包括变几何截面积、引射流动、燃料喷注... 简述了火箭基组合循环 (RBCC)推进系统及相应概念设计模型的发展与不足 ,并应用准一维流动理论及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建立了RBCC一维性能预估数学模型。该模型耦合了有限化学反应速率模型 ,考虑了包括变几何截面积、引射流动、燃料喷注、混合、燃烧及摩擦损失等多种影响流动的因素 ,并采用变步长半隐式多步龙格 库塔方法进行了数值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系统 概念设计 火箭发动机 引射式冲击发动机 复合式发动机 性能预测 概念模型
下载PDF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的若干问题及工程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9
15
作者 段毅 姚世勇 +1 位作者 李思怡 余平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1-403,共13页
高超声速飞行器绕流存在着激波、边界层、流动分离、稀薄气体效应和高温气体效应等多种复杂流动现象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其中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既是空气动力学的基础问题,也是高超声速流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若能对边界层转捩进行准确预... 高超声速飞行器绕流存在着激波、边界层、流动分离、稀薄气体效应和高温气体效应等多种复杂流动现象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其中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既是空气动力学的基础问题,也是高超声速流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若能对边界层转捩进行准确预示及有效控制,则可以实现对飞行器气动力热特性的精细设计,改进飞行器性能,提高任务执行能力。文章针对工程中具有复杂外形飞行器存在的典型失稳特征进行了研究进展回顾,提出了工程实际中亟需解决的复杂边界层转捩问题,明确了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研究的工程应用方向。文章最后还对高超声速边界层的流动控制进行了回顾,以期在今后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中实现对边界层的流动控制,提高飞行器的飞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边界层 流动稳定性 转捩
下载PDF
Numerical study of unsteady start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hypersonic inlet 被引量:17
16
作者 Wang Weixing Guo Rongwei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3期563-571,共9页
The impulse and self start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mixed-compression hypersonic inlet designed at Mach number of 6.5 are studied by applying the unstead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method. The full Navier–S... The impulse and self start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mixed-compression hypersonic inlet designed at Mach number of 6.5 are studied by applying the unstead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method. The full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re solved with the assumption of viscous perfect gas model, and the shear-stress transport (SST) k–x two-equation Reynolds averaged Navier– Stokes (RANS) model is used for turbulence model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during impulse starting, the flow field is divided into three zones with different aerodynamic parameters by primary shock and upstream-facing shock. The separation bubble on the shoulder of ramp undergoes a generating, growing, swallowing and disappearing process in sequence. But a separation bubble at the entrance of inlet exists until the freestream velocity is accelerated to the starting Mach number during self starting. The mass flux distribution of flow field is non-uniform becaus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hock and boundary layer, so that the mass flow rate at throat is unsteady during impulse starting. The duration of impulse starting process increases almost linearly with the decrease of freestream Mach number but rises abruptly when the freestream Mach number approaches the starting Mach number. The accelerating performance of booster almost has no influence on the self starting ability of hypersonic inl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onic flow INLET SCRAMJET START UNSTEADY
原文传递
二维非常规压缩型面超/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设计概念 被引量:15
17
作者 金志光 张堃元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6-229,共4页
为了提高满足一定尺寸要求的进气道的性能,提出了一种非常规压缩型面进气道,并用数值模拟手段对该进气道和常规的二维斜楔式进气道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该进气道能够获得跟常规二维斜楔式进气道大致相当的气... 为了提高满足一定尺寸要求的进气道的性能,提出了一种非常规压缩型面进气道,并用数值模拟手段对该进气道和常规的二维斜楔式进气道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该进气道能够获得跟常规二维斜楔式进气道大致相当的气动性能。非设计工况下,该进气道性能优于常规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时,该进气道对保持前机体来流附面层的稳定性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进气道 高超声速进气道 二维流 非常规压缩型面 激波 一体化设计
下载PDF
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在高超声速气动加热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夏刚 程文科 秦子增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5-18,共4页
将AUSM+格式与LU SGS隐式迭代相结合,采用一方程的Spalart Allmaras湍流模型和二阶迎风MUSCL格式,研究了火星"探路者号"实验模型在10马赫来流条件下的气动热问题。采用量热完全和热完全两种气体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 将AUSM+格式与LU SGS隐式迭代相结合,采用一方程的Spalart Allmaras湍流模型和二阶迎风MUSCL格式,研究了火星"探路者号"实验模型在10马赫来流条件下的气动热问题。采用量热完全和热完全两种气体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热完全气体模型模拟的热流分布规律与实验吻合较好,但是对分离区的热流估计过高。在网格合理划分,尤其是满足近壁面的网格分辨率要求的前提下,该方法能够合理反映高超声速流场除分离区以外的气动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 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 气动加热 高超声速流动 AUSM+格式 空气动力学
下载PDF
高分辨率有限差分-有限元混合方法及其在气动热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段占元 童秉纲 姜贵庆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62-467,共6页
在文献[1]结合NND格式思想[2]提出的有限元格式基础上,给出一种有限差分-有限元混合方法。通过求解完全Navier-Stokes方程,得到了高超声速情况下钝头体轴对称绕流的较满意结果,同时讨论了网络Re数对驻点热流的影响。
关键词 高超声速流 热流 有限差分 有限元 气动热计算
下载PDF
高超声速层流尾迹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涵信 黎作武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89-399,共11页
本文利用无波动、无自由参数、耗散的差分格式(NND格式),通过求解NS方程,数值模拟了高超声速层流尾迹的流动,清晰地给出了主激波、拐角膨胀波、迹激波及自由剪切层,所得流场物理量的分布与实验结果甚为一致。计算发现了底部迴流区由起... 本文利用无波动、无自由参数、耗散的差分格式(NND格式),通过求解NS方程,数值模拟了高超声速层流尾迹的流动,清晰地给出了主激波、拐角膨胀波、迹激波及自由剪切层,所得流场物理量的分布与实验结果甚为一致。计算发现了底部迴流区由起始向定常的发展中,在瞬时流线图上经历了极限环形成、胀大、缩小、再胀大最后消失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流动 尾迹流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