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低氧血症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季一娟 单红卫 +3 位作者 巢益群 卞婕 许钰 李胜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9期5651-5654,共4页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低氧血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9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抗心衰治疗联合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接受...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低氧血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9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抗心衰治疗联合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接受对照组治疗方案后,再给予无创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再发心衰率及死亡例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死亡病例,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通气总时间少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再发心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低氧血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有效,作为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措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无创机械通气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低氧血症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无创与有创机械通气救治急性左心衰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梁儒信 梁宏明 +2 位作者 廖伟 赖天文 黎东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0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无创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对65例急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成无创通气组(32例)和有创通气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机械通气后呼吸困难均明显改善,心率、呼吸频率、氧... 目的观察无创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对65例急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成无创通气组(32例)和有创通气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机械通气后呼吸困难均明显改善,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中心静脉压及氧合指数等监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组和有创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1.2%和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相似。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方式,是救治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 机械通气 无创通气 低氧血症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低氧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子健 赵明明 +3 位作者 孙雨薇 曹亮 卢家凯 程卫平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1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AD)术前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以便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连续收治的505例AAD患者,根据氧合指数是否<300mmHg(1mmHg=0. 133kPa)分... 目的: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AD)术前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以便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连续收治的505例AAD患者,根据氧合指数是否<300mmHg(1mmHg=0. 133kPa)分为低氧血症(+)组和低氧血症(-)组,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各项指标,归纳总结术前并发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AAD术前低氧血症发生率为46. 5%(235/505),其中低氧血症(-)组Pa O2/Fi O2为(371. 8±57. 5) mm Hg,低氧血症(+)组Pa O2/Fi O2为(230. 2±47. 1) mm Hg。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体重、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吸烟史、胸腔积液、心包积液、PLT计数、白细胞计数、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D-Dimer定量、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纤维蛋白原(OR=0. 972,P <0. 01),WBC计数(OR=1. 138,P <0. 01),收缩压(OR=0. 992,P=0. 02),吸烟史(OR=1. 517,P=0. 05),胸腔积液史(OR=2. 069,P <0. 01)为危险因素。结论:AAD术前低氧血症发生率高,纤维蛋白原浓度、WBC收缩压、吸烟史,胸腔积液史为其发生低氧血症重要危险因素,临床诊疗中应给予此类患者呼吸功能监测及治疗上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谭世繁 叶海鹏 +4 位作者 宋一波 罗宁 陈春杰 陈智华 黄壮志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5期23-25,28,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71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5例)和无创通气组(36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吸氧及药物治疗;无创正压通气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治疗...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71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5例)和无创通气组(36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吸氧及药物治疗;无创正压通气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及后1/2h,1h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等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症状缓解时间,抢救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等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无创通气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除血压外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创正压通气组有4例治疗失败,3例改用有创通气,1例死亡,成功率88.9%(32/36);常规治疗组13例行有创通气,其中4例死亡,成功率62.8%(22/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604,p=0.01)。无创通气组症状缓解时间为(40.7±12.9)min,明显短于常规组(76.5±10.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0.624,p<0.001)。3例出现胃胀气,不良反应发生率8.3%(3/36)。结论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能迅速缓解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是抢救急性左心衰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BIPAP呼吸机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低氧血症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旺涛 通耀威 +3 位作者 王于强 张馗 雷泓 宋云林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2期85-91,共7页
目的通过荟萃(Meta)分析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AD)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知网、万方、VIP、CBM、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收集于2022年5月1日之前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由2位参与者筛选文献... 目的通过荟萃(Meta)分析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AD)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知网、万方、VIP、CBM、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收集于2022年5月1日之前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由2位参与者筛选文献,制定表格并提取数据,选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评分量表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价研究结果的稳健性,进一步绘制漏斗图估计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计2540例AAAD患者,其中男性1897例,占比74.69%,共计发生POD 952例,发病率报告范围为24.25%~50.45%之间,POD合并发病率为0.37(P<0.001),共纳入20个独立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低氧血症、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电解质紊乱、咪达唑仑用量、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延长合并效应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是AAAD患者发生POD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术后低氧血症、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电解质紊乱、咪达唑仑用量、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延长等是AAAD患者发生POD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体外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荟萃分析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秋艳 蒋育悦 +1 位作者 胡如海 黄旭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伴有多种共病,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明显损害,引起认知功能的改变。近年来,有关CO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逐渐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重视。本综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进行阐述。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认知功能障碍 低氧血症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膨肺吸痰联合胸肺物理治疗在严重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刘静兰 刘琼 +5 位作者 马东玲 王妮 周瑞 姚青 彭超 杨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5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膨肺吸痰法联合胸肺物理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严重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按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机械通气、脱水、降颅压、抗感染、化痰及对症支持治疗... 目的:探讨膨肺吸痰法联合胸肺物理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严重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按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机械通气、脱水、降颅压、抗感染、化痰及对症支持治疗。除上述治疗外,观察组给予体位引流、胸肺物理治疗及膨肺吸痰,对照组给予翻身叩背和常规吸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5 d后肺功能指标、累计总吸痰次数和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膨肺吸痰联合胸肺物理治疗,观察组吸痰后肺功能明显改善,吸痰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膨肺吸痰联合胸肺物理治疗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低氧状况,促进肺复张,减少肺部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气道分泌物清除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肺吸痰法 颅脑损伤 低氧血症 肺复张 人工气道
下载PDF
头罩持续气道内正压治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拔除气管插管后低氧血症初探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红 贾明 +4 位作者 李呈龙 杨毅 阮彩霞 刘楠 侯晓彤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4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总结头罩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无创通气治疗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拔除气管插管后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期间,CPB下开胸心脏外科手术入ICU监护的接受头罩CPAP治疗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拔除气管插管... 目的总结头罩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无创通气治疗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拔除气管插管后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期间,CPB下开胸心脏外科手术入ICU监护的接受头罩CPAP治疗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48 h内出现低氧血症,面罩给氧氧合指数(PaO2/FiO2)无法达到200以上开始头罩治疗,疗程为6 h;采用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前中后各项参数。结果头罩CPAP治疗3 h,患者的PaO2和PaO2/FiO2明显提升[(76.84±8.93)mmHg vs.(150.44±56.05)mmHg和(153.30±15.79)vs.(255.20±76.05),P<0.05],其他各项血气指标及治疗结束后和治疗时血气指标之间的变化不明显。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降低[(32.33±2.42)次/min vs.(21.33±5.98)次/min和(108.40±25.60)次/min vs.(98.20±33.54)次/min,P<0.05),治疗后与治疗时无明显差异。结论头罩CPAP治疗明显提升拔除气管插管后出现低氧血症患者的PaO2和PaO2/FiO2,对心功能有一定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罩CPAP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低氧血症 心功能不全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插管用于肺部手术麻醉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智清 蔡恒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综合分析双腔支气管插管用于肺部手术麻醉效果,以期能够提高肺部手术麻醉的相关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接受肺部手术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例患者对麻醉效果比较满意,有2例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出现单肺通气(OLV)低氧血症,并... 目的综合分析双腔支气管插管用于肺部手术麻醉效果,以期能够提高肺部手术麻醉的相关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接受肺部手术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例患者对麻醉效果比较满意,有2例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出现单肺通气(OLV)低氧血症,并且得到了有效的治疗。结论双腔支气管插管用于肺部手术麻醉能够有效提高麻醉的质量,还能够有效的分析出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 肺部手术麻醉 麻醉质量 低氧血症
下载PDF
急诊一站式BiPAP辅助通气在抢救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志新 谢常林 何正文 《微创医学》 2015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一站式BiPAP辅助通气抢救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急诊科、ICU病房无缝衔接一站式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方法救治;对照组采用常规药... 目的探讨急诊一站式BiPAP辅助通气抢救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急诊科、ICU病房无缝衔接一站式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方法救治;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的救治方法。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通气参数、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的结果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两组基础状态、通气参数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急诊一站式BiPAP辅助通气急救方法,可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和心功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一站式 BIPAP呼吸机 急性左心衰 低氧血症
下载PDF
64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手术后低氧血症的监护 被引量:5
11
作者 凌云 杨满青 +1 位作者 蓝惠兰 何振爱 《护理学报》 2014年第13期27-29,共3页
总结64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手术后低氧血症的护理经验,认为心功能维护、呼吸管理以及出血监护和疼痛护理,是监护重点和难点。尤其要严密监测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血氧饱和度和氧合指数的变化,及时掌握心功... 总结64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手术后低氧血症的护理经验,认为心功能维护、呼吸管理以及出血监护和疼痛护理,是监护重点和难点。尤其要严密监测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血氧饱和度和氧合指数的变化,及时掌握心功能和氧的供需平衡情况;实施限制性液体管理对策,术后早期保持轻度负平衡状态,特别对高龄、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以助于改善氧合;掌握低氧血症患者吸痰的正确方法,进行加温湿化氧疗,做到合理通气管理。经精心护理,63例低氧血症患者得以纠正,1例患者因重度低心排、低氧血症不能纠正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低氧血症 护理
下载PDF
高血压伴鼾症低氧血症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艳敏 张盈 李南方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43-445,共3页
目的:探讨EH合并鼾症患者低氧血症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关系。方法:EH患者126 例,其中合并打鼾和/或体重指数≥25 kg/m2的患者,夜间行7 h以上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血氧饱和度(SaO2)较醒时下降≥4%者为合并低氧血症组,最... 目的:探讨EH合并鼾症患者低氧血症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关系。方法:EH患者126 例,其中合并打鼾和/或体重指数≥25 kg/m2的患者,夜间行7 h以上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血氧饱和度(SaO2)较醒时下降≥4%者为合并低氧血症组,最低SaO2≥85%为轻度组,<85%为中度组;下降不足4%者为单纯EH组。测定并比较三组血浆RAS水平。结果:(1)EH合并中度低氧血症组夜间最低心率明显高于EH组(P<0.05);(2)EH 伴轻、中度低氧血症患者血浆立、卧位醛固酮(ALD)水平均高于单纯EH组(P<0.05);(3)立、卧位血浆ALD 水平与夜间最低SaO2明显相关(r=0.24和0.25,P<0.05);与SaO2下降程度也明显相关(r=0.238和0.249,P <0.05)。结论:鼾症低氧血症病人血浆醛固酮水平上升,且与SaO2下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低氧血症 醛固酮
下载PDF
预吸氧在肥胖病人无痛肠镜检查中预防低氧血症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文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894-896,共3页
目的:观察预吸氧干预对肥胖病人行无痛肠镜过程中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8例行无痛肠镜检查、体质量指数≥30 kg/m^2的肥胖病人分为预吸氧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进行自然呼吸,预吸氧组在麻醉前给予高流量吸氧3~5 min。比较2... 目的:观察预吸氧干预对肥胖病人行无痛肠镜过程中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8例行无痛肠镜检查、体质量指数≥30 kg/m^2的肥胖病人分为预吸氧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进行自然呼吸,预吸氧组在麻醉前给予高流量吸氧3~5 min。比较2组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的变化,并统计检查过程中SpO_2下降至各区间的例数及肠镜检查时间和丙泊酚的用药量。结果:预吸氧组麻醉给药前、肠镜检查后1 min和3 min时以及检查结束时,SpO_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预吸氧组SpO_2<90%的比例和检查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肥胖病人行无痛肠镜检查前预吸氧可有效提高行无痛肠镜肥胖病人的氧储备能力,降低检查中低氧血症的发生风险,缩短肠镜检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镜术 肥胖 吸氧 低氧血症
下载PDF
早产儿家庭氧疗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唐莹 何欢 +1 位作者 孙秋怡 何华云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84-2688,共5页
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常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囊性纤维化等慢性肺疾病,需要长时间氧疗。实施家庭氧疗可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长、促进肺部发育,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过度用氧、自行离氧等问题,护理风险较高。该文对早产儿家庭氧疗的实施现状... 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常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囊性纤维化等慢性肺疾病,需要长时间氧疗。实施家庭氧疗可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长、促进肺部发育,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过度用氧、自行离氧等问题,护理风险较高。该文对早产儿家庭氧疗的实施现状、实施方法进行综述,并提出启示和建议,以提升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推动早产儿家庭氧疗管理规范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家庭氧疗 低氧血症 新生儿护理
原文传递
麻醉给药前深呼吸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詹峰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11期1947-1948,共2页
目的探讨麻醉给药前深呼吸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80例无痛胃镜受检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麻醉前2min经鼻导管吸氧,并在麻醉给药前嘱咐患者进行3~5次的深呼吸,对照组仅在麻醉前2min经鼻导... 目的探讨麻醉给药前深呼吸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80例无痛胃镜受检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麻醉前2min经鼻导管吸氧,并在麻醉给药前嘱咐患者进行3~5次的深呼吸,对照组仅在麻醉前2min经鼻导管吸氧。记录受检者术前、吸氧后麻醉前、术中、术后的呼吸次数和SpO2。结果麻醉后受检者SpO2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多数在麻醉后2min内达最低值,此时实验组组的SpO2值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方面(P<0.05)。结论麻醉药物注入前进行鼻导管吸氧和深呼吸预处理,能提高机体氧储备,减少低氧血症发生,是无痛胃镜检查中预防低氧血症的简易、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预吸氧 深呼吸 低氧血症
下载PDF
不同流量经鼻高流量氧疗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比较
16
作者 徐蓉 周雪飞 +4 位作者 王龙飞 吴秋悦 张天翔 丁淼 曹云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流量经鼻高流量(HFNC)氧疗辅助用于咪达唑仑复合高剂量阿芬太尼深度镇静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镇静麻醉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60例,男88例,女72例,年龄18~64岁,BMI 15~36 kg/m^(2),ASAⅠ或... 目的评价不同流量经鼻高流量(HFNC)氧疗辅助用于咪达唑仑复合高剂量阿芬太尼深度镇静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镇静麻醉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60例,男88例,女72例,年龄18~64岁,BMI 15~36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n=38)、HF25组(n=37)、HF45组(n=39)和HF65组(n=37),C组常规给予鼻导管吸氧5 L/min,HF25组、HF45组和HF65组分别给予25、45、65 L/min流量的HFNC。患者均采用咪达唑仑0.05 mg/kg复合高剂量阿芬太尼(17.5~30.0μg/kg)镇静麻醉诱导,并在达到目标深度镇静水平后行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记录术中最低SpO_(2)、术中低氧血症发生情况、呛咳VAS评分和呛咳发生情况、乌拉地尔使用情况、术中痛苦回忆和愿意接受再次检查的情况。记录恶心、呕吐、倦怠、头晕和对氧气吸入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HF45组和HF65组术中最低SpO_(2)明显升高、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HF25组比较,HF65组术中最低SpO_(2)明显升高(P<0.05)。与HF65组比较,C组、HF25组和HF45组对氧气吸入不适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四组呛咳VAS评分和发生率、乌拉地尔使用率和用量、术中痛苦回忆和愿意接受再次检查、恶心、呕吐、倦怠、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45 L/min或65 L/min流量的HFNC氧疗联合咪达唑仑复合高剂量阿芬太尼深度镇静,可明显升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术中最低SpO_(2)、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45 L/min流量的HFNC氧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中对氧气吸入的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氧疗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咪达唑仑 阿芬太尼 镇静 低氧血症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低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梅栩彬 邹新博 +3 位作者 赵立民 邹慧中 陈正岗 刘文君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1-13,18,共4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慢性低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OSAHS患者927例,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按照最低血氧饱和度指数(LSaO2)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单纯鼾症组63例,轻度低氧血...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慢性低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OSAHS患者927例,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按照最低血氧饱和度指数(LSaO2)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单纯鼾症组63例,轻度低氧血症OSAHS组202例,中度低氧血症OSAHS组332例,重度低氧血症OSAHS组330例;生化分析患者空腹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所有患者均行肝胆胰脾腹部B超检查。结果 1随着缺氧程度加重,OSAHS患者伴NAFLD的检出率升高,重度低氧血症OSAHS伴NAFLD的检出率较单纯鼾症及轻、中度低氧血症的检出率高;2 OSAHS伴NAFLD患者与不伴NAFLD患者BMI、TC、TG、HDL-C、LDL-C及中、重度低氧血症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BMI、TC、TG及中、重度低氧血症是OSAHS伴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MI、TC、TG、轻中重度低氧血症是OSAHS伴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改善患者长期缺氧状态,减轻体质量,控制甘油三酯水平,可能有效预防NAFL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非酒精性脂肪肝 低氧血症 甘油三酯 肥胖
原文传递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志敏 张飚 李作卿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我院诊疗的32例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32例心衰患者各类临床症状均获得了明...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我院诊疗的32例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32例心衰患者各类临床症状均获得了明显改善,包括PaO2、PaCO2、SaO2、RR、HR、MBP,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而言,采取机械通气治疗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临床上推荐采用的抢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左心衰 机械通气 低氧血症 高碳酸血症
下载PDF
预吸氧辅以鼻咽通气管预防肥胖患者行无痛宫腔镜术中低氧血症的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红 吴华丽 +2 位作者 王梅香 李婉月 肖秀娟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年第21期3011-3014,共4页
目的 探讨术前采用预吸氧辅以术中放置鼻咽通气管,对行无痛宫腔镜术肥胖患者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在该院行无痛宫腔镜检查的90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导... 目的 探讨术前采用预吸氧辅以术中放置鼻咽通气管,对行无痛宫腔镜术肥胖患者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在该院行无痛宫腔镜检查的90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导管吸氧方法,实验组采用术前3-5min面罩预吸氧,术中放置鼻咽通气管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不同时间点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低氧血症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检查前、中、后Sp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术中舌后坠、低氧血症、呼吸暂停、苏醒延迟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肥胖患者行无痛宫腔镜术前采用面罩预吸氧3-5min,可有效提高机体氧储备能力,放置鼻咽通气管可维持呼吸道通畅,降低发生低氧血症的风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宫腔镜 肥胖患者 预吸氧 鼻咽通气管 低氧血症
原文传递
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建梅 范萌 +1 位作者 杨希 高福强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32期4052-4055,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规律,提出护理对策。方法监测2013年1—4月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的围术期指尖血氧饱和度( SpO2),进行曲线描记,对不同手术类型患者围术期SpO2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人工关节置换术...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规律,提出护理对策。方法监测2013年1—4月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的围术期指尖血氧饱和度( SpO2),进行曲线描记,对不同手术类型患者围术期SpO2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SpO2变化曲线几近一致, SpO2最低值主要集中在手术当日,术后第1~2天表现为明显的低氧血症,在第3~5天表现出平稳上升恢复的趋势;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手术当日及术后第1天SpO2检测值分别为(91.9±2.5)%和(92.9±2.0)%,均低于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3.3±2.2)%、(93.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89,-2.231;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SpO2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术后1d容易发生无症状性低氧血症,尤以膝关节置换术为著,应加强护理干预,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围术期护理 低氧血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