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酸联合点阵式Er:YAG激光治疗面部毛孔粗大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赵春华 钱晓莺 +3 位作者 周宇 诸学斌 熊明弟 朱可建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评价果酸联合点阵式Er:YAG激光治疗面部毛孔粗大的有效性。方法收集面部毛孔粗大患者60例,随机分成果酸治疗组、点阵式Er:YAG激光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3组,每组20例,分别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毛孔标准照片评分差异有无统计学... 目的评价果酸联合点阵式Er:YAG激光治疗面部毛孔粗大的有效性。方法收集面部毛孔粗大患者60例,随机分成果酸治疗组、点阵式Er:YAG激光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3组,每组20例,分别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毛孔标准照片评分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4周毛孔标准照片评分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毛孔标准照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与单一果酸治疗组、单一Er:YAG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果酸联合点阵式Er:YAG激光治疗面部毛孔粗大比单一使用果酸或点阵式Er:YAG激光治疗面部毛孔粗大临床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酸 点阵式Er:YAG激光 面部毛孔粗大
下载PDF
果酸换肤联合420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胡成 王东英 +2 位作者 刘剑 陈意蕾 庄圣荷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第3期56-57,34,共3页
目的观察果酸换肤联合420nm强脉冲光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效果。方法将65例面部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联合应用果酸换肤和420nm强脉冲光治疗;对照组33例单纯应用420nm强脉冲光治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目的观察果酸换肤联合420nm强脉冲光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效果。方法将65例面部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联合应用果酸换肤和420nm强脉冲光治疗;对照组33例单纯应用420nm强脉冲光治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57.6%,试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果酸换肤和420nm强脉冲光联合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420nm强脉冲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果酸 420nm强脉冲光 疗效
下载PDF
α-羟基酸在不同的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上分离性能的考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祝馨怡 陈立仁 +1 位作者 柳春辉 李永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0-654,共5页
合成了L 羟基脯氨酸 ,L 脯氨酸 ,L 苯丙氨酸 3种硅胶键合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 ,并用于α 羟基酸的直接光学分离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对不同的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的分离性能进行了比较 ,并详细考察了流动相pH值、金属离子浓... 合成了L 羟基脯氨酸 ,L 脯氨酸 ,L 苯丙氨酸 3种硅胶键合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 ,并用于α 羟基酸的直接光学分离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对不同的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的分离性能进行了比较 ,并详细考察了流动相pH值、金属离子浓度、柱温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从而进一步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羟基酸 配体交换色谱 分离条件 手性固定相 分离性能 对映体 L-羟基脯氨酸 L-脯氨酸 L-苯丙氨酸
下载PDF
烷基吡啶盐和芳基季铵盐作检测和改性剂的羟基酸间接光度高效液相色谱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达世禄 王忠华 +1 位作者 王红英 黄纪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1081-1086,共6页
研究了苄基三甲基溴化铵动态改性、十四烷基吡啶盐等“永久性”涂渍的两种反相色谱,系统分离和间接光度检测了强极性、弱紫外吸收羟基酸。测定这些检测和改性试剂在YWG-CH反相填料和甲醇-磷酸缓冲液色谱体系的吸附等温线,探讨试剂在固... 研究了苄基三甲基溴化铵动态改性、十四烷基吡啶盐等“永久性”涂渍的两种反相色谱,系统分离和间接光度检测了强极性、弱紫外吸收羟基酸。测定这些检测和改性试剂在YWG-CH反相填料和甲醇-磷酸缓冲液色谱体系的吸附等温线,探讨试剂在固定相的吸附量和其它因素对羟基酸保留、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及分离检测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酸 烷基吡啶盐 间接光度色谱
下载PDF
Multicomponent cyclodextrin system for improvement of solubility and dissolution rate of poorly water soluble drug 被引量:3
5
作者 Mayank Patel Rajashree Hirlekar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CIE 2019年第1期104-115,共12页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of Cinnarizine(CIN)with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in the presence of Hydroxy Acids(HA).Various binary and ternary systems of CIN with HPβ...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of Cinnarizine(CIN)with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in the presence of Hydroxy Acids(HA).Various binary and ternary systems of CIN with HPβCD and HA were prepared by kneading and coevaporation methods.For the ternary systems,HA were tried in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The interaction in solution phase was studied in detail by the phase solubility method,and the solid phase interactio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spectroscopy,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X-Ray Diffractometry(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and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Phase solubility reveale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HA on the complexation of CIN with HPβCD.Solid phase characterization confirmed the formation of inclusion complex in the ternary systems.Solubility and dissolution studies illustrated that out of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tried,HA were most effective at the 1 M concentration level.Ternary systems were very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solubility as well as dissolution profile of CIN than the CIN–HPβCD binary systems.FTIR,^1H-NMR and Molecular docking studies gave some insight at molecular level that actually which part of CIN was interacting with the HPβCD.Molecular docking and free energy calculation even enlighten the role of tartaric acid in increasing solubility of CIN in the ternar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NARIZINE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hydroxy acid Ternary SYSTEM
下载PDF
调Q激光联合果酸治疗眼周皱纹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钟莉莉 王凤娥 +1 位作者 傅伟 刘颖文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0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调Q激光联合果酸治疗眼周皱纹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眼周皱纹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调Q激光治疗,研究组给予调Q激光联合果酸治疗.比较... 目的:观察调Q激光联合果酸治疗眼周皱纹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眼周皱纹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调Q激光治疗,研究组给予调Q激光联合果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康复时间、VISIA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研究组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1、3、5个月,两组VISI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调Q激光联合果酸治疗眼周皱纹的效果明确,可有效改善患者眼周皱纹情况,且不良反应较少,康复期短,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Q激光 果酸 眼周皱纹
下载PDF
585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果酸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黄玉成 杨莉 +1 位作者 李天举 李雅琼 《医药论坛杂志》 2016年第3期36-37,共2页
目的观察585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果酸换肤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585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果酸换肤治疗,对照组予果酸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5.00%(20例),对照组有效率为50.00%(20... 目的观察585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果酸换肤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585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果酸换肤治疗,对照组予果酸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5.00%(20例),对照组有效率为50.00%(20例),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585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果酸换肤可提高痤疮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酸换肤 585nm脉冲染料激光 痤疮
原文传递
果酸对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粪便潜血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江洁华 曾军荣 +5 位作者 廖伟娇 徐韫健 张东梅 李云峰 谭惠明 郭玉玲 《广州医药》 2005年第6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果酸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粪便潜血试验的影响。方法以蒸馏水为对照,用试带检测不同浓度的果酸。结果体外试验显示维生素C片剂、酒石酸、柠檬酸及柠檬酸钠浓度分别为:1.50、1.30、0.01及7.50g/L时与对照组相比,结...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果酸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粪便潜血试验的影响。方法以蒸馏水为对照,用试带检测不同浓度的果酸。结果体外试验显示维生素C片剂、酒石酸、柠檬酸及柠檬酸钠浓度分别为:1.50、1.30、0.01及7.50g/L时与对照组相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柠檬酸组的pH值越低,越容易出现假阳性。结论在体外,一定浓度的果酸会引起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粪便潜血试验的假阳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层析 胶体金 粪便潜血试验 果酸
下载PDF
Lactonization of 5-Phenylfuran-4-arylcarbinol-3-carboxylic Acids under the Catalysis of Boron Trifluoridc Etherate
9
作者 Xiao Ping NIE Xiu Lin YE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3-104,共2页
?-Phenyl-4-aroylfuran-3-carboxylic acids were reduced in aqueous alkaline solutions ofNaBH4 to afford hydroxy acids in excellent yields. Under the catalysis of boron trifluoride etherate,the hydroxy acids were c... ?-Phenyl-4-aroylfuran-3-carboxylic acids were reduced in aqueous alkaline solutions ofNaBH4 to afford hydroxy acids in excellent yields. Under the catalysis of boron trifluoride etherate,the hydroxy acids were converted to lactones smooth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TONIZATION boron trifluoride etherate hydroxy acid
下载PDF
羟基酸封端型水性聚酯及其水性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均杰 许振阳 +3 位作者 陈唯 李勇 胡百九 顾宇昕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6年第5期36-40,45,共6页
使用羟基酸类单体对端羧基聚酯预聚物进行封端获得的水溶性聚酯树脂,具有30mg KOH/g^60mg KOH/g的酸值范围与20mg KOH/g^130mg KOH/g的羟值范围,-50℃~60℃的玻璃化温度,3000~13000的数均分子量。该树脂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储存稳定性、... 使用羟基酸类单体对端羧基聚酯预聚物进行封端获得的水溶性聚酯树脂,具有30mg KOH/g^60mg KOH/g的酸值范围与20mg KOH/g^130mg KOH/g的羟值范围,-50℃~60℃的玻璃化温度,3000~13000的数均分子量。该树脂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储存稳定性、抗水解性、耐水性以及优秀的涂膜性能等,适用于涂料、油墨、粘合剂、及化纤纺织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酸 水性聚酯 预聚物 封端 水性涂料 性能
下载PDF
废油制作羟基酸型(芯)砂粘结剂的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东方 赵忠泽 常淑英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8-69,共2页
介绍了一种用机械油、绝缘油、柴油机油、汽轮机油、汽缸油等各种废油制作羟基酸的方法及其作为型(芯)砂粘结剂的应用。该粘结剂制作简单,成本低,能够代替其它粘结剂如热芯盒树脂、植物油等用于铸件生产,并可实现废物利用。
关键词 废油 羟基酸 粘结剂 废物利用
下载PDF
羟基酸的络合萃取和萃吸平衡研究
12
作者 张会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96-900,共5页
以羟基乙酸、苹果酸和柠檬酸为分离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系统的相平衡实验和萃淋树脂的萃吸平衡实验,研究了羟基酸的络合萃取和萃吸分离过程,初步探讨了利用络合萃取的过程机理筛选萃淋树脂的途径.实验结果表明,7301萃淋树脂对柠... 以羟基乙酸、苹果酸和柠檬酸为分离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系统的相平衡实验和萃淋树脂的萃吸平衡实验,研究了羟基酸的络合萃取和萃吸分离过程,初步探讨了利用络合萃取的过程机理筛选萃淋树脂的途径.实验结果表明,7301萃淋树脂对柠檬酸的萃吸性能最好,TRPO萃淋树脂的次之,TBP萃淋树脂的相对较小,萃淋树脂的萃吸性能好坏与对应的溶剂的Lewis碱性强弱相对应.初步可以认为,可以利用络合萃取过程的有关实验结果来筛选合适的萃淋树脂进行稀溶液的萃吸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萃取 吸附平衡 萃淋树脂 羟基酸
下载PDF
不同浓度果酸对痤疮丙酸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2
13
作者 李琳 李恒进 罗燕萍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6期482-483,共2页
目的:观察果酸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定量测定果酸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果酸对痤疮丙酸杆菌的MIC为0.73~1.46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46mg/mL。结论:果酸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好的... 目的:观察果酸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定量测定果酸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果酸对痤疮丙酸杆菌的MIC为0.73~1.46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46mg/mL。结论:果酸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酸 痤疮丙酸杆菌
下载PDF
5%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5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14
作者 屈园园 梁俊琴 +1 位作者 孙志文 普雄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81-983,988,共4页
目的 观察5%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和减轻痤疮后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入选的120例轻、中度痤疮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用新鲜配制的5%果酸外搽面部皮损5~10min,冷喷15min,3次/周;对照组:每晚用药前清洗面部... 目的 观察5%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和减轻痤疮后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入选的120例轻、中度痤疮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用新鲜配制的5%果酸外搽面部皮损5~10min,冷喷15min,3次/周;对照组:每晚用药前清洗面部并擦干,再将异维A红霉素凝胶外搽患处,并轻轻按摩。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2周,每3周1次观察并记录两组痤疮患者的疗效,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色素沉着发生情况。用药时避开眼周及口周皮肤,治疗期间停用其他化妆品及其他治疗痤疮的药物,嘱患者注意防晒,每日外搽防晒霜。结果 治疗组有2例、对照组有4例因不良事件而中止或退出治疗,有效病例114例,治疗组58例,对照组56例。在治疗第3,6,9和12周时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0.69%,36.21%,65.52%和75.86%,对照组依次分别为12.50%,17.86%,42.85%和53.57%,且治疗第12周后治疗组色素沉着有效率(51.72%)明显高于对照组(26.79%);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出现的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可消失。结论 5%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高效、安全而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酸 痤疮 异维A红霉素凝胶
下载PDF
果酸治疗中度寻常型痤疮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黄明欢 黄懿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98-100,共3页
目的:评价果酸和5%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患者用不同浓度的果酸治疗,每2周1次,连续治疗6次;对照组患者给予5%过氧苯甲酰凝胶外用,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连用12周,按炎性皮损(丘... 目的:评价果酸和5%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患者用不同浓度的果酸治疗,每2周1次,连续治疗6次;对照组患者给予5%过氧苯甲酰凝胶外用,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连用12周,按炎性皮损(丘疹、脓疱)与非炎性皮损(粉刺)分别观察皮损数目的变化,每4周观察并记录两组痤疮患者的粉刺、丘疹、脓疱数量,做评分比较。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51.6%,二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有2例患者,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局部不良反应。结论:果酸换肤是一种有效、安全治疗痤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果酸 过氧苯甲酰凝胶
下载PDF
不同碳源种类对好氧颗粒污泥合成PHA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杰 彭永臻 +1 位作者 杨雄 王淑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60-2366,共7页
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因素众多,其中碳源种类的不同会造成好氧颗粒污泥合成聚羟基烷酸酯(PHA)的不同,进而影响其稳定性能.采用混合碳源驯化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进行试验.考察了厌氧条件下,乙酸钠等八种碳源对好氧颗粒污泥合成PHA... 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因素众多,其中碳源种类的不同会造成好氧颗粒污泥合成聚羟基烷酸酯(PHA)的不同,进而影响其稳定性能.采用混合碳源驯化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进行试验.考察了厌氧条件下,乙酸钠等八种碳源对好氧颗粒污泥合成PHA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污泥对乙酸钠和蔗糖具有较好的转化能力,合成PHA的量分别为102.19mg COD/g·VSS和70.58mg COD/g·VSS,显著高于其他碳源的PHA合成量(5~26mg/g·VSS).故以蔗糖和乙酸钠作碳源均有利于颗粒污泥稳定性能的维持,而当以甲醇作碳源时好氧颗粒污泥的贮存能力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碳源贮存 聚羟基烷酸酯(PHA) 菌胶团 稳定性
下载PDF
果酸换肤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琳 夏莉华 李晓燕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105-106,共2页
目的:观察果酸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入选35例痤疮患者,对其进行四次系列果酸换肤,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进行疗效观察。结果:痊愈率34%,显效率57%,总有效率100%,炎症性丘疹和黑头粉刺明显减少。结论:果酸治疗痤疮是一种安全... 目的:观察果酸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入选35例痤疮患者,对其进行四次系列果酸换肤,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进行疗效观察。结果:痊愈率34%,显效率57%,总有效率100%,炎症性丘疹和黑头粉刺明显减少。结论:果酸治疗痤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酸 化学换肤 痤疮
下载PDF
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8
作者 金顺巧 朱希聪 +1 位作者 郑伟青 高玉雪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22-826,共5页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联合果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61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A组采用IPL联合果酸治疗;B组单纯用果酸治疗;C组单纯用IPL治疗,分别在治疗结束后第4,8周末评估最终疗效。结果治疗...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联合果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61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A组采用IPL联合果酸治疗;B组单纯用果酸治疗;C组单纯用IPL治疗,分别在治疗结束后第4,8周末评估最终疗效。结果治疗结束第4,8周后对三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A组疗效优于B和C组,其中A组对炎性丘疹及脓疱效果更好,炎性结节明显减退。结论 IPL联合果酸治疗中重度痤疮是一种起效快,效果好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治疗 果酸 IPL
下载PDF
果酸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9
19
作者 赵菊花 苏青 +1 位作者 何启敏 王洁 《西部医学》 2017年第3期389-392,共4页
目的观察国产果酸联合清痘术和夫西地酸软膏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6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果酸组、夫西地酸组及联合用药组各32例(各30例进行最后统计分析)。果酸组采用不同浓度的国产薇诺娜果酸治疗,每2周1次,... 目的观察国产果酸联合清痘术和夫西地酸软膏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6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果酸组、夫西地酸组及联合用药组各32例(各30例进行最后统计分析)。果酸组采用不同浓度的国产薇诺娜果酸治疗,每2周1次,共5次;夫西地酸组采用每2周1次清痘和外用夫西地酸乳膏,每天2次;联合用药组采用果酸联合清痘和夫西地酸乳膏治疗,3组患者共治疗10周。分别在治疗第3、7、9周和治疗结束后4周观察并记录3组痤疮患者的粉刺、丘疹、脓疱数量,做总有效率和安全性比较。结果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及40%,有显著性差异(P<0.05),依次是联合用药组疗效>果酸组>夫西地酸组。在第3周联合用药组疗效与夫西地酸组即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7周时联合用药组疗效有优于果酸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整个治疗中均未有重大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国产薇诺娜果酸亦是一种较好且安全的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理想方法之一,且联合清痘和夫西地酸乳膏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和缩短起效时间,并可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国产果酸 夫西地酸乳膏
下载PDF
模拟人体生物钟镇静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机械通气谵妄防控中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俊艳 董晨明 +6 位作者 张虹 张红松 宋瑞霞 杨朝辉 冯芳 齐艳 杨静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6,共7页
目的探讨模拟人体生物钟镇静防控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发生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RCT)。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入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12h的患者,所... 目的探讨模拟人体生物钟镇静防控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发生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RCT)。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入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12h的患者,所有患者常规应用芬太尼镇痛治疗,按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模拟生物钟组(研究组,35例)与非模拟生物钟组(对照组,35例),两组再依据使用镇静药物的不同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各8例)、丙泊酚组(各14例)、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组(联合镇静组,各13例)3个亚组。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标准对镇痛镇静的深度进行量化控制,滴定式调节镇静药物剂量,使研究组RASS评分白天维持在0~1分,夜间维持在-1—-2分;对照组RASS评分昼夜均维持在-1—-2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第一个昼夜节律不同时间点(06:00、12:00、18:00、24:00)尿液中6-羟基硫酸褪黑素(aMT6s)水平;记录患者谵妄、严重低血压、严重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ICU住院时间、镇静镇痛药物用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患者谵妄发生与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各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态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②两组患者尿液中aMT6s水平均无昼夜节律性,研究组06:00的aMT6s水平较对照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研究组患者谵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4.3%比37.1%,P=0.029),严重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比25.7%,11.4%比20.0%,均P〉0.05)。在模拟人体生物钟的研究组患者中,右美托咪定亚组谵妄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人体生物钟 谵妄 右美托咪定 6-羟基硫酸褪黑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