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弃混凝土回收制备轻质混凝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佟钰 张君男 +3 位作者 田鑫 冯艳芳 张徐伟 王晴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6-1070,共5页
回收废弃混凝土经破碎、磨细后,匹配适量氢氧化钙、水泥和水,在高温饱和水蒸气环境中反应固化,经系统优化实验,获得了具有显著力学性能的块状制品,进而引入铝粉作为发气剂,制备出轻质多孔加气混凝土材料,产品容重、导热系数等性能指标... 回收废弃混凝土经破碎、磨细后,匹配适量氢氧化钙、水泥和水,在高温饱和水蒸气环境中反应固化,经系统优化实验,获得了具有显著力学性能的块状制品,进而引入铝粉作为发气剂,制备出轻质多孔加气混凝土材料,产品容重、导热系数等性能指标均符合相应国家标准对B06级加气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研究结果对废弃混凝土的综合回收利用及加气混凝土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混凝土 水热固化 轻质混凝土 发气剂
下载PDF
基于水热固化技术的海砂利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景镇子 成铭钊 +3 位作者 郦怡 杨杰 孙光耀 苗嘉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3-618,共6页
模拟地下水热系的成岩机理,利用水热固化技术在反应釜中将海砂固化成高强度(抗折强度≥20MPa)的新型建筑材料.结果表明:硅酸钙水合物(C-S-H)和托勃莫来石相的生成提高了海砂固化体的强度;消石灰掺量、固化时间和温度均影响C-S-H和托勃... 模拟地下水热系的成岩机理,利用水热固化技术在反应釜中将海砂固化成高强度(抗折强度≥20MPa)的新型建筑材料.结果表明:硅酸钙水合物(C-S-H)和托勃莫来石相的生成提高了海砂固化体的强度;消石灰掺量、固化时间和温度均影响C-S-H和托勃莫来石的生成;水热固化可使海砂固化体的氯离子溶出量大大降低,达到了中国建设部制定的建筑用海砂中氯离子含量(溶出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固化 海砂 托勃莫来石 氯离子溶出量 建筑材料
下载PDF
低品位硅藻土的水热固化过程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佟钰 朱长军 +4 位作者 刘俊秀 高见 夏枫 曾尤 王晴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9-383,共5页
以低品位硅藻土、氢氧化钙和水为主要原料,系统考察了焙烧活化制度、原料配比、水热反应条件、成型压力等工艺条件,对硅藻土水热固化体力学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细致讨论。实验通过硅藻土的焙烧活化以及反应配... 以低品位硅藻土、氢氧化钙和水为主要原料,系统考察了焙烧活化制度、原料配比、水热反应条件、成型压力等工艺条件,对硅藻土水热固化体力学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细致讨论。实验通过硅藻土的焙烧活化以及反应配比和水热反应参数的优化,控制形成结晶性水化硅酸钙即托勃莫来石相,所获样品具有轻质高强性能特征。研究结果可用于低品位硅藻土的强化固化,并将其转化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建材制品,满足当前市场对高防火性无机建筑保温材料的迫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水热固化 力学性能 托勃莫来石
下载PDF
含钛高炉重渣的水热固化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潘晓辉 景镇子 +1 位作者 鲁磊 冉献强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25,共5页
将含钛高炉重渣与Ca(OH)2以9∶1的质量比混合,添加15%、2 mol/L的NaOH溶液,利用水热固化技术,低温(200℃)制备出抗折强度约15 MPa的建筑材料。结果表明,成型压力、固化温度、固化时间等因素对固化体强度的形成均有重要影响。水热过程中... 将含钛高炉重渣与Ca(OH)2以9∶1的质量比混合,添加15%、2 mol/L的NaOH溶液,利用水热固化技术,低温(200℃)制备出抗折强度约15 MPa的建筑材料。结果表明,成型压力、固化温度、固化时间等因素对固化体强度的形成均有重要影响。水热过程中,生成的CSH和水化石榴石晶相是导致固化体强度提高的重要原因。水热固化技术为含钛高炉重渣的大规模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重渣 水热固化 水化石榴石 CSH
下载PDF
水热条件下Mg(OH)_2-石英-水体系反应固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俊秀 佟钰 +3 位作者 夏枫 谢友燃 王宝金 王晴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90-1495,共6页
为揭示镁质硅酸盐胶凝体系的水热反应过程及固化性质,本文以氢氧化镁、磨细石英砂和水为原料,系统考察了水热反应温度、时间以及原料配比等工艺参数对试样力学强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手段对产物结构特征及发展机... 为揭示镁质硅酸盐胶凝体系的水热反应过程及固化性质,本文以氢氧化镁、磨细石英砂和水为原料,系统考察了水热反应温度、时间以及原料配比等工艺参数对试样力学强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手段对产物结构特征及发展机制进行了细致表征。实验表明,水热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6 h、Mg(OH)2掺量40wt%条件下对纤蛇纹石产物的形成最为有利,样品力学强度最高。研究结果可增进对Mg(OH)2-石英-水体系水热反应机制的理解,有助于高性能镁质胶凝材料的研发,还可用于低品位镁矿、硼泥等含镁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质胶凝材料 水热反应 力学性能 纤蛇纹石
下载PDF
硼泥的水热固化机理与抗压强度 被引量:5
6
作者 佟钰 刘俊秀 +2 位作者 夏枫 王琳 王宝金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090-6096,共7页
为实现硼泥(boron mud,BM)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将硼泥在适当温度进行焙烧活化后,引入适量粉煤灰和水,在水热反应条件下固化为具有较高力学强度的块状制品,系统考察了焙烧条件、原料配比、水热反应温度与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硼泥固化... 为实现硼泥(boron mud,BM)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将硼泥在适当温度进行焙烧活化后,引入适量粉煤灰和水,在水热反应条件下固化为具有较高力学强度的块状制品,系统考察了焙烧条件、原料配比、水热反应温度与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硼泥固化体力学强度的影响规律。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形貌观察表明,高碱性水化硅酸镁即纤蛇纹石相的生成与聚集是硼泥固化强化的根本原因,相应适宜反应条件建议为:焙烧温度850℃、时间0.5 h;粉煤灰掺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40%,用水量则为15%;水热反应温度200℃、时间6 h。研究结果对硼泥、低品位菱镁矿、白云石等含镁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泥(BM) 焙烧活化 水热固化 力学强度
原文传递
低品位菱镁矿尾矿的水热固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陶冶 赵竹玉 +1 位作者 李晓 佟钰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95,共4页
为实现菱镁矿尾矿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本研究使用高温焙烧与水热固化联合工艺,首先将低品位菱镁矿矿石焙烧分解为方镁石MgO以提高其反应活性,进而在高温饱和水蒸气环境中与硅灰中的活性SiO_2发生化合反应,利用结晶性水化硅酸镁如滑石类晶... 为实现菱镁矿尾矿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本研究使用高温焙烧与水热固化联合工艺,首先将低品位菱镁矿矿石焙烧分解为方镁石MgO以提高其反应活性,进而在高温饱和水蒸气环境中与硅灰中的活性SiO_2发生化合反应,利用结晶性水化硅酸镁如滑石类晶体的生成与聚集提高水热固化体的力学强度。经系统试验研究,焙烧活化及水热固化过程的工艺参数建议为:焙烧条件800℃、1 h,原料配比MgO掺量50%、用水量40%;水热反应温度200℃、时间6 h。在此条件下,菱镁水热固化体的抗压强度可达16.75 MPa。研究结果对低品位菱镁矿石、水镁尾矿、硼泥等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镁矿 水热固化 焙烧 硅灰 建筑材料
下载PDF
水热固化淤泥质渣土砖砌体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8
作者 仇启涵 陈忠 +3 位作者 李波 何睿 洪舒洋 赵俊亮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8期69-73,共5页
通过模拟地下成岩机理的水热固化技术,将淤泥质渣土脱水处理并添加石灰、再生骨料等搅拌均匀后压制成砖坯,在蒸压釜中进行高温高压养护,使其内部发生水热固化反应,制成绿色环保的水热固化渣土砖。设计制作了水热固化渣土砖砌体并进行轴... 通过模拟地下成岩机理的水热固化技术,将淤泥质渣土脱水处理并添加石灰、再生骨料等搅拌均匀后压制成砖坯,在蒸压釜中进行高温高压养护,使其内部发生水热固化反应,制成绿色环保的水热固化渣土砖。设计制作了水热固化渣土砖砌体并进行轴心抗压试验,研究砖的类型和砂浆类型及强度对水热固化渣土砖砌体破坏过程、荷载-变形特性、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固化渣土砖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平均值分别较GB 50003—2011规范值高38%和44%,该产品可用于替代传统墙体材料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渣土砖 水热固化 砌体 抗压性能 试验研究
下载PDF
玄武岩粉末-电石渣-脱硫石膏水热固化机理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孔纲强 虞杨 +2 位作者 陈永辉 周杨 陈庚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9-396,428,共9页
以玄武岩粉末-电石渣固体废弃物凝胶体系为主料,掺入脱硫石膏,利用水热固化技术制备了人造石颗粒材料,分析了不同水热固化温度、水热固化时间、钙硅比对人造石颗粒强度及物相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人造石颗粒的抗压强度高于30 MPa,... 以玄武岩粉末-电石渣固体废弃物凝胶体系为主料,掺入脱硫石膏,利用水热固化技术制备了人造石颗粒材料,分析了不同水热固化温度、水热固化时间、钙硅比对人造石颗粒强度及物相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人造石颗粒的抗压强度高于30 MPa,电石渣可替代消石灰;人造石颗粒的最佳制配方案为钙硅比0.9、温度200℃、时间12 h以及脱硫石膏添加量约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粉末 电石渣 脱硫石膏 水热固化 抗压强度 人造石颗粒
下载PDF
孔径分布特征对水热固化硅藻土使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佟钰 夏枫 +3 位作者 高见 宋丽丽 徐大为 王晴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09-1313,共5页
为探讨托贝莫来石基建筑保温材料的孔结构-性能关系,将硅藻土与适量的氢氧化钙和水均匀混合后,经不同压力模压成型,在高温饱和水蒸气环境下反应形成具有不同孔径分布特征的水热固化样品。微观结构分析表明,随成型压力的提高,样品孔隙率... 为探讨托贝莫来石基建筑保温材料的孔结构-性能关系,将硅藻土与适量的氢氧化钙和水均匀混合后,经不同压力模压成型,在高温饱和水蒸气环境下反应形成具有不同孔径分布特征的水热固化样品。微观结构分析表明,随成型压力的提高,样品孔隙率显著降低,且主要为微米级及以上孔隙含量减小的贡献,尺寸100 nm以下孔隙含量变化不明显。使用性能方面,硅藻土水热固化体的力学强度和导热系数随样品表观密度的提高而明显增大,并表现出一定的方向性;与此同时,样品的软化系数与抗冻融循环能力也受到孔隙率的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贝莫来石 硅藻土 水热固化 孔径分布
下载PDF
水热条件下氧化镁的矿渣活性激发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佟钰 赵竹玉 +1 位作者 陶冶 王晴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39-3143,共5页
为揭示氧化镁对高炉矿渣的活性激发作用、开发镁质废渣尾矿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新途径,本文以轻烧氧化镁、高炉矿渣粉和水为原料,在高温饱和水蒸气条件下,获得了具有较高力学性能的硅酸盐建材制品。研究考察了原料配比以及水热反应温度、... 为揭示氧化镁对高炉矿渣的活性激发作用、开发镁质废渣尾矿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新途径,本文以轻烧氧化镁、高炉矿渣粉和水为原料,在高温饱和水蒸气条件下,获得了具有较高力学性能的硅酸盐建材制品。研究考察了原料配比以及水热反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试样力学强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对产物结构及其发展机制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镁对矿渣粉水化活性的激发作用随环境温度的提高而明显增强,水热固化体力学强度发展的主要源泉是水化硅酸钙CSH(B)及纤蛇纹石质结晶水化硅酸镁的生成与聚集。最佳反应条件建议为:水热反应温度200℃、时间6 h,氧化镁掺量为10%。研究结果有助于新型镁质胶凝材料的研发,还可用于矿渣、低品位镁矿、硼泥等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 氧化镁 水热固化 纤蛇纹石 力学强度
下载PDF
基于河湖底泥资源化应用的绿色道路建设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孔源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3年第3期259-265,M0023,M0024,共9页
基于河湖底泥水热固化生产工艺的系统研究,结合河湖底泥资源化产品在G15嘉浏段拓宽改建工程项目的应用经验,提出河湖底泥在绿色道路建设方面的应用技术,包括路面砖、路缘石、排水构造物、护坡砌块等底泥制产品的设计指标及施工工艺。针... 基于河湖底泥水热固化生产工艺的系统研究,结合河湖底泥资源化产品在G15嘉浏段拓宽改建工程项目的应用经验,提出河湖底泥在绿色道路建设方面的应用技术,包括路面砖、路缘石、排水构造物、护坡砌块等底泥制产品的设计指标及施工工艺。针对1块河湖底泥标准砖进行了LCA评价,相较于传统的黏土实心标准砖和混凝土标准砖,其具有6项环境影响类型指标优势,并根据生命周期3E影响评价结果给出了相应研究和生产建议。河湖底泥资源化绿色道路产品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对城市河道生态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底泥 资源化 水热固化 道路建设 生命周期评价
下载PDF
废弃混凝土的水热固化与力学强度 被引量:1
13
作者 佟钰 田鑫 +3 位作者 张君男 张徐伟 冯艳芳 王晴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805-3810,共6页
为实现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化规模利用,将废弃混凝土回收、粉碎后,掺入适量氢氧化钙(Ca(OH)_2)、碱性激发剂(NaOH)和水,经均匀混合、模压成型后,在高温饱和水蒸气环境中转化为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块状制品。实验系统考察了原料配比以及反应... 为实现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化规模利用,将废弃混凝土回收、粉碎后,掺入适量氢氧化钙(Ca(OH)_2)、碱性激发剂(NaOH)和水,经均匀混合、模压成型后,在高温饱和水蒸气环境中转化为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块状制品。实验系统考察了原料配比以及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水热固化样品劈裂抗拉强度(简称劈拉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a(OH)_2掺量为20%时对于结晶性水化硅酸钙(托勃莫来石相)的形成最为有利,水化产物彼此交织成密实结构,实现了最高的样品力学强度;NaOH的引入可激发废弃混凝土的水热反应活性,但掺量不宜过高;水热反应条件下,样品的劈拉强度随环境温度的升高或反应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大,但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因晶型转变及内部结晶应力等原因而导致样品力学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混凝土 水热固化 力学强度 托勃莫来石
原文传递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底灰的水热固化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单成冲 潘莉莉 +2 位作者 吴科 潘晓辉 景镇子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共5页
利用水热技术对城市生活垃圾底灰进行资源化利用研究,将其固化为一种强度高、重金属溶出少的建筑材料。主要研究了添加消石灰固化生活垃圾底灰的硬化机理,并且为了100%利用垃圾焚烧灰,也研究了添加垃圾飞灰固化底灰的方法。同时还进行... 利用水热技术对城市生活垃圾底灰进行资源化利用研究,将其固化为一种强度高、重金属溶出少的建筑材料。主要研究了添加消石灰固化生活垃圾底灰的硬化机理,并且为了100%利用垃圾焚烧灰,也研究了添加垃圾飞灰固化底灰的方法。同时还进行了重金属浸出试验,测试固化体中重金属溶出量。研究结果表明,托勃莫来石晶体的生成是影响固化体强度的主要原因,而且托勃莫来石的生成量越多,样品的强度越高。飞灰也可以作为一种固化添加剂对底灰进行水热固化,且添加飞灰的硬化机理和消石灰相同。经过水热固化,固化体的重金属溶出量可大大降低。水热技术有望成为一种城市生活垃圾底灰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底灰 水热固化 高强度 托勃莫来石 重金属溶出
下载PDF
建筑垃圾黏土砖的水热固化再利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光耀 景镇子 +2 位作者 赵卫国 徐鹏亮 王至炯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42,共5页
利用水热固化技术通过添加消石灰,可将建筑垃圾黏土砖在低温(~200℃)下固化成抗折强度约为23 MPa的建筑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托勃莫来石晶相的生成,而托勃莫来石的量受蒸馏水添加量、Ca(OH)2添加量、固化时间... 利用水热固化技术通过添加消石灰,可将建筑垃圾黏土砖在低温(~200℃)下固化成抗折强度约为23 MPa的建筑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托勃莫来石晶相的生成,而托勃莫来石的量受蒸馏水添加量、Ca(OH)2添加量、固化时间、固化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固化 黏土砖 抗折强度 托勃莫来石 建筑垃圾
下载PDF
Hydrothermal Solidification of Diatomite and Its Heat Insulating Property 被引量:3
16
作者 TONG Yu1,GAO Jian1,XIA Feng1,XU Dawei2,SONG Lili3,YANG Wenrui1,ZENG You1(1.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Shenyang,China,110168 2.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Ltd.,Tianjin,China,300451 3.Beijing Division,Jiangsu Zheng He Tat Hong Equipment Rental Co.,Ltd.,Beijing,China,100102)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0-115,共6页
To meet the commercial requirements of inorganic heat insulators,the mixture of diatomite and Ca(OH)2 are evenly dispersed,mold-compacted,and then hydrothermally solidified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tobermorite under an... To meet the commercial requirements of inorganic heat insulators,the mixture of diatomite and Ca(OH)2 are evenly dispersed,mold-compacted,and then hydrothermally solidified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tobermorite under an autoclaved process.Systematic investigations of the preparation conditions(including mix ratio,autoclaved factors,mold pressure,etc)were carried out to optimize the serving properties of such tobermorite-based products.As a result,a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more than 30 MPa was realized for the specimen in high density(about 1.30(g·cm-3)).On the contrary,the specimen in light weight for example 0.63(g·cm-3)typically showed a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around 0.12(W·m-1·K-1).The present work developed a feasible way to produce and to control the serving properties of diatomite-based heat insulators by a process of hydrothermal solidification,in which the optimized value of Ca/Si ratio was proposed to be 0.6~0.7,while the water content is 25% in weight,and hydrothermal reaction is performed at 180 ℃ for no more than 24 ho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TOMITE TOBERMORITE heat insulation hydrothermal solidific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