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偏氟乙烯膜的超疏水改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林汉阳 武春瑞 吕晓龙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4,共6页
为提高疏水膜的疏水性能,使其可在膜蒸馏、膜吸收等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采用溶液相转移法制备超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分离膜,考察了铸膜液中PVDF和非溶剂(低分子二醇类化合物PG)的浓度对膜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铸膜液中P... 为提高疏水膜的疏水性能,使其可在膜蒸馏、膜吸收等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采用溶液相转移法制备超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分离膜,考察了铸膜液中PVDF和非溶剂(低分子二醇类化合物PG)的浓度对膜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铸膜液中PVDF、PG的浓度,能使PVDF膜的表面静态接触角从75.1°提高到161.7°,滚动角仅为15.8°.还研究了PVDF复合膜的制备条件对膜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非溶剂浓度范围,增加复合膜涂覆液中非溶剂PG的加入量,有利于得到较高的复合膜表面接触角,但膜丝在涂覆液中的浸泡时间也需要相应延长.当非溶剂PG的质量分数为39.1%、浸泡时间为50 s时,复合膜表面接触角达到了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疏水膜 超疏水化 接触角 表面改性
下载PDF
具有不同浸润性功能有机表面薄膜的制备 被引量:5
2
作者 桑静 康志新 李元元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2-264,共3页
通过开发的有机镀膜技术,选用具有不同功能基团的有机镀液对不锈钢表面进行改性。借助于红外光谱、接触角和表面自由能等测试对有机镀膜处理的不锈钢表面薄膜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经过TTN溶液有机镀膜后,不锈钢表面自由能升高、蒸... 通过开发的有机镀膜技术,选用具有不同功能基团的有机镀液对不锈钢表面进行改性。借助于红外光谱、接触角和表面自由能等测试对有机镀膜处理的不锈钢表面薄膜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经过TTN溶液有机镀膜后,不锈钢表面自由能升高、蒸馏水接触角减小,具有了亲水功能特性;而经过DHN和AF17N溶液有机镀膜处理后,其表面自由能降低、蒸馏水接触角增大,具有良好的疏水功能特性;其中经过AF17N镀液处理后表面自由能最小而接触角最大,即疏水效果最佳。该技术实现了不锈钢表面的亲/疏水表面改性,提供了一种制备具有不同浸润性的有机表面薄膜材料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有机镀膜 亲水薄膜 疏水薄膜 表面改性
下载PDF
木质材料表面疏水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杨蕊 周定国 +2 位作者 王思群 张洋 吴燕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6-29,41,共5页
木材及木制品因具有吸湿性,导致其尺寸稳定性较差,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使用寿命降低。在总结国内外木质材料表面疏水性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相关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从根本上解决木质材料尺寸稳定性问题提供建议。
关键词 疏水性 木质材料 表面改性
下载PDF
侧链疏水性对减缩型聚羧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南箫 于诚 +1 位作者 乔敏 冉千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5-30,共6页
将HLB值分别为17.5、15.6和11.7的疏水改性聚醚作为侧链引入到以丙烯酸(AA)为主链的聚合物中,合成了重均相对分子质量25000~30000的3种聚合物SR-PCA1、SR-PCA2、SR-PCA3。探索了侧链HLB值对干燥收缩及分散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发了SR-PCA2... 将HLB值分别为17.5、15.6和11.7的疏水改性聚醚作为侧链引入到以丙烯酸(AA)为主链的聚合物中,合成了重均相对分子质量25000~30000的3种聚合物SR-PCA1、SR-PCA2、SR-PCA3。探索了侧链HLB值对干燥收缩及分散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发了SR-PCA2减缩型聚羧酸。掺量为胶凝材料总质量的0.4%时,减水率达20%,28d混凝土干燥收缩减少25.7%,有效解决了吸附分散与低表面张力间的矛盾,在低掺量下实现了减缩、分散与分散保持性能的协调统一。同时,研究了侧链HLB值-孔溶液表面张力-孔溶液K+、Na+浓度-吸附行为间的关系,揭示了减缩型聚羧酸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缩型聚羧酸 疏水改性 干燥收缩 表面张力 离子浓度 吸附行为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的疏水改性及在抗划伤透明涂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云 张玲 李春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3-98,共6页
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为改性剂,对氧化石墨烯(GO)改性制得疏水氧化石墨烯(m-GO),并以此作为增强填料,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和氨酯-丙烯酸酯(UA)为基础,在聚碳酸酯(PC)表面制备了透明抗划伤涂层。研究了... 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为改性剂,对氧化石墨烯(GO)改性制得疏水氧化石墨烯(m-GO),并以此作为增强填料,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和氨酯-丙烯酸酯(UA)为基础,在聚碳酸酯(PC)表面制备了透明抗划伤涂层。研究了改性疏水GO对涂层抗划伤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可以显著提高涂层在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的抗划伤性能。与纯涂层相比,当m-GO的质量分数为0.1%时,涂层铅笔硬度增加3个等级达到2H,纳米压痕模量提高14%、硬度提高5%,摩擦系数降低15%。当m-GO的质量分数不超过0.1%时,涂层的可见光透过率在81%以上,雾度值在1.6%以下,涂层保持了良好的光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疏水 改性 抗划伤 透明
下载PDF
稀土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瑾 赵思晴 +1 位作者 王荣 师娇娇 《云南化工》 CAS 2018年第8期49-51,共3页
上转换纳米粒子是一种能将近红外光转换成可见光而的新型纳米材料,但由于大部分方法制备的纳米材料是疏水性的,从而限制了其在生物成像、生物标记和生物检测等方面的使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疏水性上转换化纳米材料的表面修改方法四种方法... 上转换纳米粒子是一种能将近红外光转换成可见光而的新型纳米材料,但由于大部分方法制备的纳米材料是疏水性的,从而限制了其在生物成像、生物标记和生物检测等方面的使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疏水性上转换化纳米材料的表面修改方法四种方法,为进一步开展生物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纳米粒子 亲水性 疏水性 表面修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