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液体[BMIm]BF_4在神华煤溶胀预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耿胜楚 范天博 刘云义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38,共4页
采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对中国神华煤进行直接液化前的溶胀处理,通过对溶胀度的测定及不同条件下溶胀煤样的直接液化实验,探讨了离子液体[BMIm]BF4在煤溶胀预处理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离子液体[BMIm]BF4溶... 采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对中国神华煤进行直接液化前的溶胀处理,通过对溶胀度的测定及不同条件下溶胀煤样的直接液化实验,探讨了离子液体[BMIm]BF4在煤溶胀预处理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离子液体[BMIm]BF4溶胀预处理能破坏煤结构中的弱共价键,使煤的溶胀度获得了显著提高,进而改善了其液化性能,提高了煤的直接液化转化率和油气产率.在溶胀条件方面,随溶胀时间的增加,煤溶胀度和液化转化率提高;而温度对煤溶胀度和液化转化率的影响较复杂,存在一个合适的溶胀温度范围,在此温度之上,溶胀度和液化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且使用过的[BMIm]BF4可以回收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胀处理 离子液体 [BMIM]BF4 加氢液化
下载PDF
年轻煤溶剂溶胀后加氢液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倪献智 王力 +1 位作者 陈丽慧 于洪观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97-100,共4页
以山东龙口局洼里煤、新汶局孙村煤为研究用煤。首先进行溶剂溶胀,实验表明吡啶溶剂的溶胀作用最强。溶胀率指标表明溶胀煤结构变得疏松;热重分析表明溶胀煤热分解活性增强。然后对原煤和溶胀煤进行加氢液化实验,通过煤的转化率、液化... 以山东龙口局洼里煤、新汶局孙村煤为研究用煤。首先进行溶剂溶胀,实验表明吡啶溶剂的溶胀作用最强。溶胀率指标表明溶胀煤结构变得疏松;热重分析表明溶胀煤热分解活性增强。然后对原煤和溶胀煤进行加氢液化实验,通过煤的转化率、液化油产率和煤气产率等指标,表明洼里原煤、洼里溶胀煤和孙村溶胀煤具有良好的加氢液化性能,各溶胀煤比其原煤的油产率均有显著提高。对于所实验煤的基本液化条件进行了实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液化 热重分析 溶胀煤 煤炭转化技术 溶剂溶胀
下载PDF
超声波辐射下溶胀改善煤液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倪献智 王力 +1 位作者 陈丽慧 马小隆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41,共5页
以山东兖州局的北宿煤 ( BS)、兴隆庄煤 ( XLZ)、枣庄局的柴里煤 ( CL)等为研究用煤 ,首先在自然条件下使用吡啶溶剂进行原煤样的溶胀 ,然后利用超声波仪 ,在 40 k Hz和 5 0 0 W辐射功率和室温的条件下 ,进行超声波辐射作用下的吡啶溶... 以山东兖州局的北宿煤 ( BS)、兴隆庄煤 ( XLZ)、枣庄局的柴里煤 ( CL)等为研究用煤 ,首先在自然条件下使用吡啶溶剂进行原煤样的溶胀 ,然后利用超声波仪 ,在 40 k Hz和 5 0 0 W辐射功率和室温的条件下 ,进行超声波辐射作用下的吡啶溶剂溶胀 .经过对脱除溶剂后溶胀煤的加氢液化实验、低温干馏焦油产率测定、挥发分产率测定及体积溶胀率的测定 ,结果表明该三种原煤具有良好的可溶胀性能 ,溶胀煤均具有良好的加氢液化性能 .在 H2 冷态压力 8.2 MPa,40 0℃ ,Fe SO4·7H2 O和升华 S作催化剂、反应 1 .5 h的液化实验条件下 ,自然溶胀煤的液化油产率比原煤增加 1 2%~ 2 5 % ,北宿溶胀煤的液化油产率达到 69.76% .辐射溶胀后的溶胀煤与自然溶胀煤比较 ,在如上所述同样的液化条件下 ,兴隆庄煤的液化油产率增加了 2 2 % ,并且煤的总转化率也增加了 .实验数据表明 ,对于以提高煤加氢液化反应活性为目的的研究 ,当超声波辐射的频率和功率一定时 ,辐射时间对于改善煤样加氢液化的性能存在着最适宜值 ,这一最适宜值与煤的变质程度有直接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辐射 溶剂溶胀 液化性能 加氢液化 焦油产率
下载PDF
新疆淖毛湖煤直接加氢液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赵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4-248,共5页
为获得新疆东疆地区丰富煤炭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途径,分析了新疆淖毛湖煤的煤质特点,进行了新疆淖毛湖煤直接加氢液化特性的研究。以新疆淖毛湖煤和四氢萘为原料,在2 L高压釜中进行加氢液化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以... 为获得新疆东疆地区丰富煤炭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途径,分析了新疆淖毛湖煤的煤质特点,进行了新疆淖毛湖煤直接加氢液化特性的研究。以新疆淖毛湖煤和四氢萘为原料,在2 L高压釜中进行加氢液化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以及催化剂对氢耗率、气产率、转化率、油产率和沥青类物质产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新疆淖毛湖煤具有高挥发分,高镜质组含量和高氢碳比的煤质特征,特别是加氢液化的活性组分高达96.4%;420℃,15 MPa和60min的反应条件下,煤的转化率可达93%,油产率65%,是一种直接加氢液化的优质原料。直接加氢液化过程中,普通铁系催化剂的添加体系有利于<350℃轻质馏分油生成,气产率,水产率和氢耗率均呈现小幅增加;420℃前后的2段反应温区,温度变化对液化效果及产物分布影响呈现显著差异;反应压力对转化率和油产率的影响缓和,高氢压有利于沥青类物质向油和气转化,也有利于<350℃液化轻质馏分油生成;30min,淖毛湖煤呈现出良好的液化效果和反应性能,60min,有利于沥青类物质向气和<350℃的轻质馏分油转化,停留时间进一步延长将引发沥青类物质的缩聚反应和液化油的过度加氢,导致油产率降低。淖毛湖煤直接加氢液化特性的研究为淖毛湖煤加氢液化工艺放大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新疆立足本区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加氢液化 煤炭转化率 油产率 反应温度 反应压力 停留时间
下载PDF
煤加氢液化初期实验中数据处理的简捷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倪献智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33,共4页
基于对煤炭加氢液化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的深刻剖析 ,根据煤液化初期实验阶段的主要研究特点 ,提出了不直接测定煤液化中所产煤气的成分和量 ,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的简捷方法 .在液化实验中 ,做好各实验步骤中相关物料的准确称量与记录 ,直... 基于对煤炭加氢液化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的深刻剖析 ,根据煤液化初期实验阶段的主要研究特点 ,提出了不直接测定煤液化中所产煤气的成分和量 ,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的简捷方法 .在液化实验中 ,做好各实验步骤中相关物料的准确称量与记录 ,直接根据液化实验步骤中各物料的加入量、不变量、反应变化量和生成量等的关系 ,计算得到液化实验中所得各产物的产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液化 油产率 简捷方法
下载PDF
两种西部煤的化学结构及加氢液化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周扬 张媛媛 +2 位作者 陈丽诗 潘铁英 张德祥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共6页
为探究西部煤的加氢液化反应性能,对新疆淖毛湖煤和内蒙古不连沟煤在间歇高压反应釜中进行了加氢液化实验,借助固体13 C-NMR和FTIR分析手段,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碳和官能团在两种煤及反应中间产物沥青质(PAA)中的分布.结果发现:淖毛湖煤... 为探究西部煤的加氢液化反应性能,对新疆淖毛湖煤和内蒙古不连沟煤在间歇高压反应釜中进行了加氢液化实验,借助固体13 C-NMR和FTIR分析手段,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碳和官能团在两种煤及反应中间产物沥青质(PAA)中的分布.结果发现:淖毛湖煤的转化率和油产率分别为96.33%和47.86%,明显高于不连沟煤的转化率(76.18%)和油产率(23.44%).煤中脂肪碳和芳香碳所占比例是造成加氢液化反应转化率差异的主要因素,脂肪类和芳香类官能团的含量与反应性的关系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液化油产率与原料煤中亚甲基碳和次甲基碳含量有关;与原煤相比,沥青质中的脂肪碳比例减少而芳香碳比例增加,说明脂肪碳是加氢过程中发生裂解加氢的主要活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煤 加氢液化 化学结构 官能团 固体核磁碳谱
下载PDF
反应时间对淖毛湖煤加氢液化中间产物自由基浓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宁奕飞 张媛媛 +3 位作者 周扬 陈丽诗 潘铁英 张德祥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81-1287,共7页
以新疆淖毛湖煤(NMH)为原料,在间歇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加氢液化实验,通过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分析了加氢液化过程中间产物-沥青质(PAA)自由基浓度随停留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下NMH煤加氢液化总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在60 mi... 以新疆淖毛湖煤(NMH)为原料,在间歇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加氢液化实验,通过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分析了加氢液化过程中间产物-沥青质(PAA)自由基浓度随停留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下NMH煤加氢液化总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在60 min达到峰值96.87%,油产率为53.01%;淖毛湖原煤自由基浓度为2.6654×10^(18)/g,PAA自由基浓度在1.2519×10^(18)/g-1.9121×10^(18)/g,随着反应停留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中间产物PAA自由基浓度数值可以反映液化反应进行的程度,与油产率变化趋势一致;反应中间产物PAA的g值小于原煤g值(2.00434),在2.00301-2.00403,在液化加氢过程中其g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PAA中N、S、O等杂原子成分的变化一致,与元素分析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淖毛湖煤 顺磁共振 自由基浓度 沥青质 加氢液化机理
下载PDF
木质素加氢液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文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7期1226-1228,共3页
在高压釜内,研究了温度、反应时间、初始氢压和搅拌速率对木质素加氢液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加氢液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00℃,反应时间60 min,氢压3 MPa,搅拌速率800 r/min。在此条件下,木质素转化率与液体产率分别为71.3%... 在高压釜内,研究了温度、反应时间、初始氢压和搅拌速率对木质素加氢液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加氢液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00℃,反应时间60 min,氢压3 MPa,搅拌速率800 r/min。在此条件下,木质素转化率与液体产率分别为71.3%与6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加氢液化 工艺
下载PDF
溶剂特性对淖毛湖煤加氢液化中间产物反应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方正美 吕海燕 +3 位作者 张媛媛 宁奕飞 潘铁英 张德祥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7-914,共8页
为探究溶剂特性对煤加氢液化中间产物反应行为的影响,以新疆淖毛湖煤作为原料,四氢萘、循环溶剂及十氢萘作为供氢溶剂,在高压搅拌釜中进行直接加氢液化实验,并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手段分析了中间产物-沥青质的自由基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为探究溶剂特性对煤加氢液化中间产物反应行为的影响,以新疆淖毛湖煤作为原料,四氢萘、循环溶剂及十氢萘作为供氢溶剂,在高压搅拌釜中进行直接加氢液化实验,并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手段分析了中间产物-沥青质的自由基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四氢萘溶剂中沥青质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在大量生成的同时又被转化,产率从290℃的12.92%到350℃的最大34.13%再到430℃的15.98%;循环溶剂中沥青质产率先持续上升,290℃即有31.89%,400℃达到最大47.96%,之后由于结焦反应降低至33.90%。十氢萘溶剂中沥青质产率变化趋势与四氢萘一致。三种溶剂中沥青质自由基浓度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在350℃达到最大值,分别是1.778×10^18、2.323×10^18和1.930×10^18/g,整体上看循环溶剂数值要高于四氢萘,十氢萘介于两者之间。而四氢萘及循环溶剂中沥青质的g值在2.00323-2.00403,变化趋势与液化气体产物中COx含量变化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溶剂 液化气体 煤加氢液化 供氢溶剂 自由基浓度 中间产物 电子顺磁共振 十氢萘
下载PDF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煤直接加氢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牛犇 张凯 +2 位作者 张君涛 胡文晨 钟汉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35-1546,共12页
煤直接加氢转化是制备高品质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煤直接加氢转化反应机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工作介绍了同位素示踪技术,综述了煤加氢液化、煤加氢热解以及其他煤直接加氢过程的反应机理研究中... 煤直接加氢转化是制备高品质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煤直接加氢转化反应机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工作介绍了同位素示踪技术,综述了煤加氢液化、煤加氢热解以及其他煤直接加氢过程的反应机理研究中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加氢 煤加氢液化 煤加氢热解 同位素示踪技术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Cu/Mg/Al催化剂催化纤维素转移加氢液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峥 包桂蓉 +4 位作者 王华 李法社 李秀凤 陈晓萍 毛朋涛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2-417,共6页
固定Cu/Mg/Al物质的量比15∶60∶25,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Mg/Al水滑石前驱体,经过不同温度焙烧制得一系列用于纤维素在高温高压甲醇中转移加氢液化的催化剂.采用XRD、TG/DTG、BET、H2-TPR和FT-I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焙烧温度对Cu/Mg/Al水滑... 固定Cu/Mg/Al物质的量比15∶60∶25,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Mg/Al水滑石前驱体,经过不同温度焙烧制得一系列用于纤维素在高温高压甲醇中转移加氢液化的催化剂.采用XRD、TG/DTG、BET、H2-TPR和FT-I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焙烧温度对Cu/Mg/Al水滑石衍生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滑石经过450℃焙烧后,热分解较为完全,CuO与载体MgO之间相互作用良好,具有优异的稳定结构,且CuO易还原,催化性能好.当焙烧温度<450℃,催化剂结晶效果差,稳定性差,导致催化剂活性低.而焙烧温度>450℃时,催化剂中CuO因为高温发生团聚,并且高温(≥650℃)焙烧后起隔离分散作用的尖晶石MgAl2O4稳定性较差,在参与纤维素液化的高温高压反应过程中会发生分解,导致CuO发生二次团聚;此外催化剂还会发生烧结现象使催化剂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Mg A1水滑石 催化剂制备 焙烧温度 甲醇 纤维素 转移加氢液化
原文传递
NiB电极的电沉积法制备及其对煤电解加氢液化的催化作用
12
作者 姜虹 印仁和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9-214,共6页
采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改变镀液配方中TMAB(三甲胺硼烷)浓度CTMAB、p H值和电流密度,制备不同B含量的非晶态NiB催化电极,并将其应用到煤电解加氢液化中.利用XRD,ICP,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所制备的NiB催化电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 H=3.5,I=1... 采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改变镀液配方中TMAB(三甲胺硼烷)浓度CTMAB、p H值和电流密度,制备不同B含量的非晶态NiB催化电极,并将其应用到煤电解加氢液化中.利用XRD,ICP,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所制备的NiB催化电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 H=3.5,I=1 A/dm^2,CTMAB=10.0 g/L时所制备的NiB催化电极为非晶态结构,且B的含量最高达30%,对煤电解加氢液化的电流密度较大,说明B的含量是影响煤电解加氢液化反应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非晶态的NiB催化电极作为工作电极,比IrO_2作为工作电极可得到更高的液化率和H/C原子比,使煤的双键结构得到更有效的还原,这说明将B含量较高的NiB催化电极应用到煤电解加氢液化中比IrO_2电极有更好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B的含量 NiB催化电极 非晶态结构 煤加氢液化
原文传递
水热处理对不同变质程度煤加氢液化反应性的影响
13
作者 李华民 《煤化工》 CAS 2013年第3期39-42,共4页
分析了4个温度下水热处理对不同变质程度煤加氢液化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250℃为褐煤和长焰煤加氢液化较好的水热处理温度。(2)在实验条件下,水热处理温度200℃.250℃,褐煤总转化率和油、气产率可达到84.70%和79... 分析了4个温度下水热处理对不同变质程度煤加氢液化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250℃为褐煤和长焰煤加氢液化较好的水热处理温度。(2)在实验条件下,水热处理温度200℃.250℃,褐煤总转化率和油、气产率可达到84.70%和79.29%,沥青烯和前沥青烯产率为5.41%;长焰煤相对应的数据分别为78.2%、70.72%和7.48%。(3)水热处理温度〉250℃或〈200℃,褐煤和长焰煤液化反应性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处理 褐煤 长焰煤 加氢液化反应性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