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双核有机锡化合物为载体的PVC膜磷酸根离子敏感电极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冬 陈文灿 +2 位作者 何德良 沈国励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528-1531,共4页
以双(三苄基锡)氧化物为载体制备了一种对磷酸氢根离子具有良好电位响应性能的溶剂聚合膜离子敏感电极。在pH为7.20±0.02的测试液中,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5×10-6~10-1mol/L,斜率为—30.1m... 以双(三苄基锡)氧化物为载体制备了一种对磷酸氢根离子具有良好电位响应性能的溶剂聚合膜离子敏感电极。在pH为7.20±0.02的测试液中,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5×10-6~10-1mol/L,斜率为—30.1mV/dec..用分别溶液法测得其对于各种阴离子的选择性次序:HPO~I->Br->Cl->Ac>SO.膜相中荷电离子添加实验的结果表明,电极响应系中性载体作用机制。对比实验发现,双核有机锡化合物载体电极的电位响应能力较单核载体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 磷酸氢根 离子敏感电极 PVC膜
下载PDF
不同磷酸氢盐作用下的乙烯抑爆特性及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燕 李忠 +3 位作者 张一民 王阳 杨晶晶 纪文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54,共7页
为有效减少乙烯爆炸事故的危害,选用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钙3种磷酸氢盐,使用20 L球形爆炸测试系统试验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磷酸氢盐作用下乙烯的最大爆炸压力、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和爆炸压力峰值到达时间,并基于上述参数随磷酸... 为有效减少乙烯爆炸事故的危害,选用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钙3种磷酸氢盐,使用20 L球形爆炸测试系统试验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磷酸氢盐作用下乙烯的最大爆炸压力、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和爆炸压力峰值到达时间,并基于上述参数随磷酸氢盐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分析磷酸氢盐对乙烯爆炸的抑制特性和机制。结果表明:3种磷酸氢盐对乙烯爆炸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最佳抑爆临界质量浓度均为0.4 g/L,高于或低于该质量浓度,抑爆效果均有所减弱;相同质量浓度条件下磷酸二氢钾的抑爆效果最佳,磷酸二氢钙次之,磷酸二氢铵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氢盐 乙烯 抑爆特性 抑爆机制 质量浓度
下载PDF
壳聚糖缓释磷元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文祥 王海斌 +5 位作者 曾聪明 吴良展 郭万财 蔡志祥 严琳 何海斌 《农产品加工(下)》 2007年第10期38-40,52,共4页
以壳聚糖为材料包埋磷酸氢二钠,探讨不同材料固化后,包埋微球的缓释规律。运用扫描电子显微观察技术对浸泡前后的微球表面膜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种固化方式,微球的释放趋势一致,基本符合缓释肥料的制作标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以壳聚糖为材料包埋磷酸氢二钠,探讨不同材料固化后,包埋微球的缓释规律。运用扫描电子显微观察技术对浸泡前后的微球表面膜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种固化方式,微球的释放趋势一致,基本符合缓释肥料的制作标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微球浸泡前表面膜结构密实,浸泡56d后微球表面膜形成大量突起的小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磷酸氢二纳 缓控释肥料
下载PDF
零价铁-磷酸盐还原污泥体系除磷效果的研究
4
作者 刘云龙 王冰 +1 位作者 孙冰 杨琳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2年第6期105-108,113,共5页
磷酸盐还原污泥可以通过微生物作用将磷酸盐还原污泥为磷化氢气体,具有产物便于分离回收的优点,但由于磷化氢产量少,除磷效果较差所以难以投入实际应用。研究发现加入零价铁粉后的磷酸盐还原污泥的除磷效果与磷化氢产量都有较大的提高,... 磷酸盐还原污泥可以通过微生物作用将磷酸盐还原污泥为磷化氢气体,具有产物便于分离回收的优点,但由于磷化氢产量少,除磷效果较差所以难以投入实际应用。研究发现加入零价铁粉后的磷酸盐还原污泥的除磷效果与磷化氢产量都有较大的提高,磷最大去除率为39%,磷最大去除量为24 mg/L,磷化氢的累计产量为20 mg,相较于原污泥平均产量提高了1倍左右,并且发现在热力学上有零价铁参与的磷化氢产生途径有可能是一个放能反应。研究验证了零价铁粉-磷酸盐还原污泥联用体系的可行性,同时也提出了在热力学上合理的反应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还原污泥 磷化氢 零价铁 磷去除率
下载PDF
施用磷酸盐和沸石对土壤镉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55
5
作者 王秀丽 梁成华 +1 位作者 马子惠 韩月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37-1444,共8页
本试验在室内模拟外源Cd污染土壤,研究了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铵和沸石单独施用,以及沸石和磷酸氢二钾、沸石和磷酸氢二铵二者配施,对Cd污染土壤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改良剂后,土壤交换态Cd含量出现不同程度降低,而... 本试验在室内模拟外源Cd污染土壤,研究了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铵和沸石单独施用,以及沸石和磷酸氢二钾、沸石和磷酸氢二铵二者配施,对Cd污染土壤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改良剂后,土壤交换态Cd含量出现不同程度降低,而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Cd含量增加.与对照相比,单独施用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铵和沸石,以及沸石和磷酸氢二钾配施、沸石和磷酸氢二铵配施分别使土壤有效Cd含量降低25.2%~51.7%、21.6%~46.8%、6.4%~23.2%、38.6%~61.4%和34.1%~56.4%.各处理均能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且土壤速效磷含量与有效态Cd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9026,各处理之间土壤pH值与有效态Cd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由此可知,在施用磷酸盐和天然沸石条件下,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变化是降低土壤镉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氢钾 磷酸氢二铵 速效磷 有效态Cd 污染土壤
原文传递
稻草秸秆活性炭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54
6
作者 韩彬 周美华 荣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8-832,共5页
利用廉价的农业废弃物稻草秸秆,选择磷酸氢二铵为活化剂在不同的活化温度和预氧化条件下来制备活性炭。应用N2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对产品表面孔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热重分析来研究稻草秸秆的活化过程。结果表明,同其他处理方法相比,先浸泡... 利用廉价的农业废弃物稻草秸秆,选择磷酸氢二铵为活化剂在不同的活化温度和预氧化条件下来制备活性炭。应用N2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对产品表面孔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热重分析来研究稻草秸秆的活化过程。结果表明,同其他处理方法相比,先浸泡后预氧化处理并在700℃下活化制得的样品不但有最大的比表面积(1078.21m2·g-1),其得率和碘吸附值也最大,分别为39.75%和636mg·g-1。热重分析表明磷酸氢二铵的浸泡可以增加稻草秸秆的热稳定性。不论是否经过预氧化,制得的样品平均孔径在2~3nm。(NH4)2HPO4的浸泡可以明显地增加样品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加其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秸秆 活性炭 磷酸氢二铵 比表面积 热重分析
下载PDF
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黄占克 刘怡闻 +1 位作者 李维丽 刘京涛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6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探讨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96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根据用药差别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重组... 目的探讨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96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根据用药差别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0.033~0.050 mg/k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5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经12个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身高、体质量、生长速度、骨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25羟维生素D[25-(OH)D]、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骨钙素(OC)、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92%vs 8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身高、体质量、生长速度、骨龄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F-1、IGFBP-3和25-(OH)D水平显著升高,而Nesfatin-1和Ghrelin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血清OC、ICTP、BAP、PIN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患儿可有效促进患儿身高增长,促进骨代谢指标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 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 特发性矮小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25羟维生素D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原文传递
水泥-水玻璃浆液凝固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胜 陈礼仪 史茂君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2年第4期35-38,共4页
水泥-水玻璃浆液在灌浆、堵水等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浆液的凝固特性对灌浆、堵水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对水泥-水玻璃浆液凝结硬化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水灰比浆液的胶凝时间和流动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FDN、SM、NF、UNF-5、... 水泥-水玻璃浆液在灌浆、堵水等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浆液的凝固特性对灌浆、堵水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对水泥-水玻璃浆液凝结硬化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水灰比浆液的胶凝时间和流动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FDN、SM、NF、UNF-5、柠檬酸、多聚磷酸钠、酒石酸钾钠、酒石酸、磷酸氢二钠等外加剂对浆液凝固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磷酸氢二钠的缓凝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初步获得了磷酸氢二钠对水泥-水玻璃浆液的凝固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按初凝时间设计了几种水泥-水玻璃浆液的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水玻璃浆液 凝固特性 外加剂 磷酸氢二钠 灌浆工程
下载PDF
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矮小症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陈立娟 李斌 +1 位作者 杨丽昕 敬小青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分析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矮小症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矮小症患儿60例,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单药A组、单药B组和联合治疗组各20例,另外选取因各种原因未进... 目的:分析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矮小症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矮小症患儿60例,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单药A组、单药B组和联合治疗组各20例,另外选取因各种原因未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的20例患儿为对照组。单药A组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单药B组采用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比较四组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及骨代谢指标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BA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ⅠCTP)、促甲状腺激素(TS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维生素D、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水平,分析单药A组、单药B组、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单药A组、单药B组、联合治疗组垂体磁共振相关参数、生长速率、体质量指数(BMI)、骨钙素、BAP、ⅠCTP、IGF-1、IGF-BP3、维生素D、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身高、体质量、生长速率、BMI、骨钙素、BAP、ⅠCTP、IGF-1、IGF-BP3、维生素D、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于单药A组、单药B组(P<0.05)。三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用于儿童矮小症疗效理想,可能通过改变垂体发育不良,补充机体维生素D,改善骨代谢异常,发挥其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 重组人生长激素 矮小症 骨代谢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微波碱性体系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固体废物中的六价铬 被引量:19
10
作者 赵庆令 李清彩 +3 位作者 谭现锋 安茂国 陈娟 毛秀丽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10,共8页
六价铬Cr(Ⅵ)是建设用地土壤及固体废物环境监测的必测指标之一,为了配套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立操作简便、准确精密的Cr(Ⅵ)前处理和分析测定方法势在必行。本文采用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pH=9.0)作为提取剂,微波炉消解,在优化的... 六价铬Cr(Ⅵ)是建设用地土壤及固体废物环境监测的必测指标之一,为了配套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立操作简便、准确精密的Cr(Ⅵ)前处理和分析测定方法势在必行。本文采用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pH=9.0)作为提取剂,微波炉消解,在优化的微波消解温度和时间内,保证了对固体样品基体的破坏作用,将晶格中的Cr(Ⅵ)全部释放到溶液中,并有效抑制了Cr(Ⅲ)氧化。用0.45μm滤膜在pH=9.0条件进行过滤后,可以将六价铬(溶液)与三价铬(沉淀)分离,借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完成样品溶液中Cr(Ⅵ)的定量。结果表明:当样品量为1.00g,微波消解温度为90℃,消解时间为20min时能够保证固体废物中Cr(Ⅵ)的完全提取及准确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057mg/kg,相对标准偏差(n=7)低于3.20%,与HJ 687标准方法进行比对,测得的相对偏差介于-5.6%~7.6%;实际固体废物中Cr(Ⅵ)的加标回收率为94.3%~96.6%。与前人相关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出限0.83mg/kg,加标回收率均值87.2%)相比,本方法的检出限更低,样品前处理时间更短,自动化程度高,可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固体废物 磷酸氢二钠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下载PDF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相变材料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鄢瑛 林小花 张会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68-1072,共5页
研究了改善Na2HPO4.12H2O的过冷和相分离问题的改性技术。通过添加成核剂和增稠剂,在55℃及20℃下进行熔化-冷却循环实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别研究了成核剂及增稠剂的种类及用量对Na2HPO4.12H2O相变温度及相变潜热的影响规律。实验... 研究了改善Na2HPO4.12H2O的过冷和相分离问题的改性技术。通过添加成核剂和增稠剂,在55℃及20℃下进行熔化-冷却循环实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别研究了成核剂及增稠剂的种类及用量对Na2HPO4.12H2O相变温度及相变潜热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别能改善Na2HPO4.12H2O过冷和相分离现象,加入1.0 g活性氧化铝作为成核剂,1.0 g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增稠剂,能将改性后的Na2HPO4.12H2O过冷度从26℃降低到14℃,相变潜热为220 J·g-1,经过熔化-冷却循环实验30次后未出现相分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过冷度 相分离 相变材料
下载PDF
利用膨胀石墨改进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复合相变材料的蓄热性能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佩祥 冯秀娟 +1 位作者 朱易春 蒋达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8044-18048,共5页
在十二水磷酸氢二钠(DHPD)中添加多孔网状膨胀石墨和九水硅酸钠制备得到复合相变储能材料。采用MLA650F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导热系数测量仪等器材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观察和热性能测试,研究了膨胀石墨对DHPD热物性的影响。实... 在十二水磷酸氢二钠(DHPD)中添加多孔网状膨胀石墨和九水硅酸钠制备得到复合相变储能材料。采用MLA650F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导热系数测量仪等器材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观察和热性能测试,研究了膨胀石墨对DHPD热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4%(质量分数)的膨胀石墨可使DHPD的过冷度由14.3℃降至5.9℃,添加大于6%(质量分数)的膨胀石墨时能够消除DHPD的相分离现象,并且膨胀石墨能够大幅提升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率。复合相变蓄能材料较优的组成比例为6%EG+4%Na 2SiO 3·9H 2O+90%Na 2HPO 4·12H 2O,此时复合材料的相变潜热为220.6 J/g,相变温度为33.6℃,导热率为2.42 W/(m·K),过冷度为1.5℃,比纯DHPD过冷度降低了89.5%,导热率提升了3.4倍。冷热循环300次后,复合材料的相变潜热、导热率、过冷度等热性能稳定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膨胀石墨 过冷 蓄热
下载PDF
葛根总黄酮在乙醇-无机盐双水相体系中的萃取 被引量:17
13
作者 池汝安 詹斯维 +3 位作者 张越非 陈哲 刘哲 李娅丽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7,共7页
根据乙醇/无机盐双水相体系的分相能力差异与葛根总黄酮在其中的分配差异,用双水相对葛根总黄酮进行萃取纯化.先在室温25℃下用浊点法分别绘制研究乙醇与氯化钠、碳酸钠、磷酸氢二钾、碳酸钾、硫酸铵5种盐所组成的双水相体系的相图,并... 根据乙醇/无机盐双水相体系的分相能力差异与葛根总黄酮在其中的分配差异,用双水相对葛根总黄酮进行萃取纯化.先在室温25℃下用浊点法分别绘制研究乙醇与氯化钠、碳酸钠、磷酸氢二钾、碳酸钾、硫酸铵5种盐所组成的双水相体系的相图,并计算萃取后葛根总黄酮在各体系中的分配系数和萃取率,筛选出乙醇/磷酸氢二钾体系为最佳体系.然后考察改变该体系中水与乙醇体积比和盐的量对体系相比以及葛根总黄酮的分配系数和萃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组成.最后考察了葛根粗提取液中葛根总黄酮浓度变化对其分配系数和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质量分数为50.14%、磷酸氢二钾质量分数为22.67%的双水相体系是分离纯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条件;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葛根总黄酮质量浓度越高,葛根总黄酮在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系数越大,当葛根粗提物质量浓度超过0.014g/mL后,分配系数减小;质量浓度的改变对萃取率影响不大;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葛根总黄酮在体系中的分配系数为35.99,萃取率高达99.23%.该双水相萃取技术操作简单、环保无害,并对葛根粗提取液中葛根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体系 乙醇 磷酸氢二钾体系 葛根总黄酮 萃取
下载PDF
外加剂对水泥-水玻璃浆液凝固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陈沅江 万秀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46-1851,共6页
水泥-水玻璃浆液是一种适用范围广泛的注浆材料,本文在其化学反应机理及两种外加剂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氯化铝溶液及磷酸氢二钠两种不同外加剂对该浆液凝固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包括凝胶时间、结石率、抗压强度、浸出... 水泥-水玻璃浆液是一种适用范围广泛的注浆材料,本文在其化学反应机理及两种外加剂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氯化铝溶液及磷酸氢二钠两种不同外加剂对该浆液凝固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包括凝胶时间、结石率、抗压强度、浸出液pH值的测定及耐久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磷酸氢二钠,氯化铝溶液对水泥-水玻璃浆液的缓凝效果更佳,浆液结实率及抗压强度也更大,同时其浆液结石体的耐久性能更加优越,且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其浸出液由碱性逐渐接近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水玻璃浆液 外加剂 氯化铝溶液 磷酸氢二钠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国跃 王昶昊 +1 位作者 施云海 陈浩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3年第6期31-35,共5页
采用氯化镁和磷酸氢二钠作为药剂对高浓度的氨氮废水进行化学沉淀处理,通过实验考察了废水的pH、初始氨氮浓度、沉淀剂配比与加入量等条件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沉淀法是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有效方法,在pH为9.0,处理溶液中n(... 采用氯化镁和磷酸氢二钠作为药剂对高浓度的氨氮废水进行化学沉淀处理,通过实验考察了废水的pH、初始氨氮浓度、沉淀剂配比与加入量等条件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沉淀法是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有效方法,在pH为9.0,处理溶液中n(NH+4)∶n(Mg2+)∶n(PO3-4)=1∶1.3∶1.3的情况下,氨氮去除率最大,可达98.48%,但对于低浓度氨氮废水,化学沉淀法的去除率较低,可以采用生物法进一步深度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氨氮废水 废水处理 氯化镁 磷酸氢二钠 磷酸铵镁沉淀法
下载PDF
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法提取紫甘薯花青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国才 陈香颖 +6 位作者 王季春 杜川 张凯 蔡叶茂 高旭 唐道彬 赵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更好的紫甘薯花青素提取方法,为提高青花素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法提取4个不同品种(系)紫甘薯(万紫56、宁紫甘薯1号、1024-20、0929-115)的花青素,并通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 【目的】探索一种更好的紫甘薯花青素提取方法,为提高青花素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法提取4个不同品种(系)紫甘薯(万紫56、宁紫甘薯1号、1024-20、0929-115)的花青素,并通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从材料状态(鲜样/干样)、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3个影响因素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各因素对紫甘薯花青素提取量的响应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材料状态>提取次数;综合考虑提取效率及生产成本,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法提取紫甘薯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鲜样为提取材料,提取温度控制在60℃,提取1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花青素提取量为25.72mg/100g。【结论】以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法提取紫甘薯花青素具有经济、高效、方便、快捷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 花青素 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晶须的水热法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4
17
作者 汪晓霞 张海黔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1-615,共5页
为了研究反应时间、温度、钙磷比以及反应体系的pH值对羟基磷灰石结构及形貌的影响,本文采用水热法在醋酸钙和磷酸的混合酸性溶液中制备羟基磷灰石。用扫描电镜(Scann ing e lectron m icroscopy,SEM)、X射线衍射(X-ray d iffraction,X... 为了研究反应时间、温度、钙磷比以及反应体系的pH值对羟基磷灰石结构及形貌的影响,本文采用水热法在醋酸钙和磷酸的混合酸性溶液中制备羟基磷灰石。用扫描电镜(Scann ing e lectron m icroscopy,SEM)、X射线衍射(X-ray d iffraction,XRD)和红外光谱(FT-IR)法,对制备的羟基磷灰石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生成的羟基磷灰石晶须的长度及长径比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温度低于150℃时,得到羟基磷灰石晶须;温度高于180℃,则得到细小羟基磷灰石晶体的聚集产物。当反应物的pH=9时,得到的是缺钙型的羟基磷灰石;当反应物的pH<4时,产物中出现新相磷酸氢钙;当pH=2时,得到纯的磷酸氢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晶须 水热法 磷酸氢钙
下载PDF
钼酸盐水处理缓蚀剂复配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龚利华 环毅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63,共4页
与亚硝酸盐、铬酸盐相比,钼酸盐缓蚀剂具有低毒、无害、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单独使用缓蚀效果较差,且价格比较贵,所以需要采用复配的方法提高其缓蚀性能。用极化曲线法研究了钼酸钠与乌洛托品、三乙醇胺、苯并三氮唑、磷酸氢二钠之间的复... 与亚硝酸盐、铬酸盐相比,钼酸盐缓蚀剂具有低毒、无害、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单独使用缓蚀效果较差,且价格比较贵,所以需要采用复配的方法提高其缓蚀性能。用极化曲线法研究了钼酸钠与乌洛托品、三乙醇胺、苯并三氮唑、磷酸氢二钠之间的复配效果。试验发现钼酸钠与磷酸氢二钠的复配效果较为突出,在不同温度下缓蚀率均达99%左右,且成本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钠 缓蚀剂 复配 乌洛托品 三乙醇胺 苯并三氮唑 磷酸氢二钠
下载PDF
固相反应合成磷酸氢铁铵多元微肥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映恒 孙雅博 廖森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8-19,共2页
以聚乙二醇-400(PEG-400)为模板,以硫酸亚铁和磷酸二氢铵为原料经低热固相反应合成了磷酸氢铁铵多元微肥,用热重/差热(TG/DTA)、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对其主要产物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该主要产物为微溶的磷酸氢铁铵。该合成... 以聚乙二醇-400(PEG-400)为模板,以硫酸亚铁和磷酸二氢铵为原料经低热固相反应合成了磷酸氢铁铵多元微肥,用热重/差热(TG/DTA)、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对其主要产物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该主要产物为微溶的磷酸氢铁铵。该合成方法除了得到微溶的磷酸氢铁铵外,还可得到可溶的硫酸铵或者硫酸氢铵,这些产物均是肥料,显然在实际应用中,用本合成法合成微肥时,无需分离,其产物混合物就可以作为肥料使用,不仅合成的工艺甚为简洁,而且生产过程没有废水的产生,无论是从工艺上,还是从环保上均比液相法具有优势,是一种颇具工业应用前景的合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肥 磷酸氢铁铵 固相反应
下载PDF
利用丙酮/磷酸氢二钾双水相体系分离纯化绿原酸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霍清 王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34-236,共3页
利用双水相分配技术,研究绿原酸在普通有机溶剂/无机盐体系中的分配行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定性定量测量,绿原酸的标准曲线为C=0.67649+21.2607A(R=0.99824),限性范围为51μg/ml<C<255μg/ml。实验采用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 利用双水相分配技术,研究绿原酸在普通有机溶剂/无机盐体系中的分配行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定性定量测量,绿原酸的标准曲线为C=0.67649+21.2607A(R=0.99824),限性范围为51μg/ml<C<255μg/ml。实验采用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新型双水相萃取体系即丙酮/K2HPO4·3H2O盐体系研究丙酮加入量与K2HPO4·3H2O加入量对绿原酸分配的影响,确定丙酮/磷酸氢二钾体系萃取绿原酸的最佳条件是:双水相体系的总量为10ml,V丙酮8ml、V水2ml、磷酸盐的质量0.8g。在上述条件下,丙酮/K2HPO4体系的两相分离完全,绿原酸的收率达99.94%。本法溶剂易回收、易处理、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萃取 绿原酸 丙酮 磷酸氢二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