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绿假单胞菌WJ-1降解原油特性 被引量:14
1
作者 夏文杰 董汉平 +1 位作者 俞理 黄立信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13-2019,共7页
从蒙古林油藏地层水中筛选和驯化得到一株兼性厌氧烃降解菌WJ-1,经生理生化测试和16S rDNA鉴定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为了研究菌株WJ-1降解原油的性质,利用该菌株对新疆、中岔口、大庆江桥、蒙古林等油田的不同黏度的原油进行了微生物... 从蒙古林油藏地层水中筛选和驯化得到一株兼性厌氧烃降解菌WJ-1,经生理生化测试和16S rDNA鉴定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为了研究菌株WJ-1降解原油的性质,利用该菌株对新疆、中岔口、大庆江桥、蒙古林等油田的不同黏度的原油进行了微生物降解实验,分析了微生物降解作用对原油饱和烃、芳烃、非烃以及胶质和沥青质等组分在原油中相对含量、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原油棒薄层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作用引起原油性质发生明显变化,各原油中胶质、沥青质、非烃类含量均降低10%以上;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原油饱和烃中轻组分含量相对增加,重组分含量相对减少;芳香烃中的菲组分相对减少。黏度和凝固点分别平均降低45%和6℃,原油的流动性增强。多孔介质中的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在不同黏度原油(新疆、中岔口、大庆江桥、蒙古林)的驱油实验中,菌株WJ-1能在空白水驱的基础上分别提高原油采油率4.78%、5.15%、7.39%、9.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原油降解 黏度 凝固点 物理模拟
下载PDF
一株石油烃降解菌的细胞疏水性及其乳化性质 被引量:7
2
作者 黄磊 谢晶 +4 位作者 王方梅 孙田甜 史小凤 廉景燕 梁凤来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09-1617,共9页
【目的】从新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在25°C条件下利用烃类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红球菌(Rhodococcus sp.)HL-6,对其菌体细胞疏水性及所产表面活性剂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细胞粘附性、表面张力及乳化活性测定对菌株... 【目的】从新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在25°C条件下利用烃类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红球菌(Rhodococcus sp.)HL-6,对其菌体细胞疏水性及所产表面活性剂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细胞粘附性、表面张力及乳化活性测定对菌株所产表面活性剂进行性质研究。【结果】菌株HL-6在亲水性和疏水性基质中均能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疏水性基质中可以将培养液表面张力由初始的62.487 mN/m降到30.667 mN/m,培养液在pH 6 9及NaCl浓度1%5%范围内乳化效果良好,在4°C到55°C范围内乳化效果均为100%,菌株对柴油的耐受能力很高,在30%柴油浓度下依然生长良好并且有44%的乳化活性。【结论】HL-6菌株的细胞表面具有很强的疏水性,这有助于菌体细胞对烃类的摄取。该菌株能够利用烃类基质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明显降低培养液表面张力并且对石油烃具有良好的乳化作用。说明菌株HL-6能够适应海洋滩涂石油污染的环境,并可用于严重石油污染区域的生物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降解 红球菌 疏水性 乳化活性
原文传递
一株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耐盐机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鑫 李大卉 +4 位作者 黄锦玉 郭鹏 乔悦 张卓新 黄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5期364-373,共10页
随着科学技术与工业经济的发展,石油的开采量也在逐年提升,在其开采以及加工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较高盐分的含油废水难以处理,因此对高耐盐度烃类降解菌的筛选极为重要。从新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以柴油为唯一碳源的... 随着科学技术与工业经济的发展,石油的开采量也在逐年提升,在其开采以及加工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较高盐分的含油废水难以处理,因此对高耐盐度烃类降解菌的筛选极为重要。从新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以柴油为唯一碳源的耐盐菌株HX-2,通过生理生化特征、菌体形态观察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HX-2属于红球菌属(Rhodococcus),该菌株可耐受的最高盐度(Na Cl)和柴油浓度分别为10%和8 000 mg/L。菌株生长及降解的最适p H和温度分别为7. 0和25℃,在盐度为5%以内、p H为7. 0、温度为25℃、菌种投加量为2%的条件下,初始浓度为4 000 mg/L的柴油经4 d降解后,去除率均超过50%以上,且盐度为10%仍有10. 3%的降解率。对其耐盐机制进行分析表明细胞内相容性物质(甜菜碱)的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甜菜碱的积累是菌株抵抗高盐浓度的主要机制。通过外源添加甜菜碱可以改善菌株在高盐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提高柴油降解率。因此,菌株HX-2是一株在盐渍化烃类污染修复方面极具应用潜力的烃降解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降解 红球菌 甜菜碱 耐盐性
下载PDF
Hydrocarbon-Degrading Bacteria and Paraffin from Polluted Seashores 9 Years after the Nakhodka Oil Spill in the Sea of Japan 被引量:3
4
作者 Kazue TAZAKI Hiroaki WATANABE +2 位作者 Siti Khodijah CHAERUN Koichi SHIRAKI Ryuji ASAD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32-440,共9页
Pollu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in particular oil spill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past and recent decades. Oil spills influence natural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Pollu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in particular oil spill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past and recent decades. Oil spills influence natural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ffected sites. The biodegradation of hydrocarbons by microorganisms is one of the primary ways by which oil spill is eliminated from contaminated sites. One such spill was that of the Russian tanker the Nakhodka that spilled heavy oil into the Sea of Japan on January 2, 1997. The impact of the Nakhodka oil spill resulted in a viscous sticky fluid fouling the shores and affected natural ecosystem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weathering of hydrocarbon-degrading bacteria (genus Pseudomonas) and crystallized organic compounds from the Nakhodka oil spill-polluted seashores after nine years. The Nakhodka oil has hardened and formed crust of crystalline paraffin wax as shown by XRD analysis (0.422, 0.377, and 0.250 nm d-spacing) in association with graphite and calcite after 9 years of bioremediation. Anaerobic reverse side of the oil crust contained numerous coccus typed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halite. The finding of hydrocarbon-degrading bacteria and paraffin wax in the oil crust may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weathering processes of the Nakhodka oil spill during the 9- year bioremed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REMEDIATION GRAPHITE HALITE heavy oil hydrocarbon-degrading bacteria paraffin wax Pseudomonas the Nakhodka oil spill
下载PDF
The effects of electrical heating and additives on the microbial remediation of petroleum-contaminated soils
5
作者 Hongbai Jia Yu Zhang +2 位作者 Guocai Zhang Li Zou Bowen Zh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2609-2618,共10页
Although petroleum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energy and an economic driver of growth,it is also a major soil pollutant that has destroyed large swathes of vegetation and forest cover.Therefore,it is vital to develop a... Although petroleum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energy and an economic driver of growth,it is also a major soil pollutant that has destroyed large swathes of vegetation and forest cover.Therefore,it is vital to develop affordable and efficient methods for the bioremediation of petroleum-contaminated forest soils to restore vegetation and improve tree survival rates.In this study,bioremedia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 an electrically heated thermostatic reactor to test the effects of organic matter additives,surfactants,and oxygen providers of nine hydrocarbon-degrading fungal strains on crude oil removal rates.In the three soil temperatures tested(20℃,25℃,and 30℃),the highest average crude oil removal rate was at 25℃(74.8%)and the lowest at 30℃(49.4%).At each temperature,variations in the addi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oxygen provider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crude oil removal rate.Variations in surfactant addition was significant at 20℃ and 25℃ but insignificant at 30℃.Given the same surfactant treatment,variations in temperature,organic additives,and oxygen providers was significant for crude oil removal rate.Treatments without surfactants and treatments with Tween80 exhibited their highest crude oil removal rates at 25℃.However,treatments that included the SDS surfactant exhibited their highest crude oil removal rates at 30℃.Amongst the treatments without surfactants,treatments with corn cob addition had the highest crude oil removal rates,and with surfactants,treatments that included the organic fertilizer exhibited the highest crude oil removal rates.Given the same organic fertilizer treatment,the highest crude oil removal rate was at 25℃.At each level of oxygen availability,the maximum crude oil removal rate always occurred at 25℃,and the treatments that included organic fertilizer exhibited the highest crude oil removal rates.Amongst the treatments without oxygen providers,treatments without surfactants had the highest crude oil removal rates,and with an oxygen provider,treat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REMEDIATION Petroleum-contaminated soil hydrocarbon-degrading fungi Crude oil removal rate Influencing factors
下载PDF
利用PCR-DGGE技术指导高温油藏中功能微生物的分离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君 马挺 +4 位作者 刘静 刘清坤 赵玲侠 梁凤来 刘如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62-468,共7页
采用PCR-DGGE技术对高温油藏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并将得到的信息用于指导油藏微生物的分离.本研究通过PCR-DGGE技术对油藏水样中DNA的16S rDNA V3、V8、V9 3个高可变区的扩增产物进行了比较,确定采用可得到更多微生物多样性... 采用PCR-DGGE技术对高温油藏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并将得到的信息用于指导油藏微生物的分离.本研究通过PCR-DGGE技术对油藏水样中DNA的16S rDNA V3、V8、V9 3个高可变区的扩增产物进行了比较,确定采用可得到更多微生物多样性信息的V9区引物进行PCR扩增,优势条带序列分析表明,在高温油藏中存在的微生物与GenBank数据库中α,β,γ-变形杆菌和芽孢杆菌的序列相似性最高.利用多元细菌培养技术,以序列信息为指导,采用富集培养、直接培养和特殊培养的方法,从水样中分离出5株高温菌(而传统分离方法只能获得3株),其中3株高温解烃菌分别属于Bacillus属、Geobacillus属和Petrobacter属,它们能够在55℃以上兼性厌氧条件良好生长,对原油的降解率分别为56.5%7、0.01%和31.87%,对原油的降粘率分别为40%、54.55%和29.09%,使原油的凝固点分别降低3.7、5.2和3.1℃.因此,序列指导和改变培养条件是分离更多有效采油微生物的改进方法,这3株高温菌的对原油的作用效果证明其具备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梯度凝胶变性电泳(DGGE) 16SrDNA 高温解烃菌 培养技术
下载PDF
一株耐热石油烃降解菌的细胞疏水性及乳化、润湿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明露 马挺 +5 位作者 李国强 汪卫东 李希明 梁凤来 蔡宝立 刘如林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48-1352,共5页
从胜利油田油水样中分离到一株能够在60℃高温条件下利用烃类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A1。结果表明:A1的细胞表面具有很强的疏水性,这有助于菌体细胞对烃类的摄取。该菌株对石油烃具有良好的乳化作用,并可在20%... 从胜利油田油水样中分离到一株能够在60℃高温条件下利用烃类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A1。结果表明:A1的细胞表面具有很强的疏水性,这有助于菌体细胞对烃类的摄取。该菌株对石油烃具有良好的乳化作用,并可在20%的高盐环境和100℃高温条件下仍显示很高的乳化活性。同时,A1可明显改变油藏岩石表面的润湿性,使其亲水性显著增强。对油藏中的岩石模拟试片石英、灰岩和玻璃作用后的接触角均减小60%以上。油藏中岩石的润湿性能增强,水驱油时更易于剥落滞留在岩石表面上的油滴或油膜,从而提高石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降解菌A1 疏水性 乳化活性 岩石表面润湿性
下载PDF
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溢油事故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包木太 皮永蕊 +1 位作者 孙培艳 李一鸣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62,共8页
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致使大量的原油(~500万桶)在深海(~1 500 m)泄露,这场灾难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损失,也对石油开采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文中综述了此次事故溢出石... 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致使大量的原油(~500万桶)在深海(~1 500 m)泄露,这场灾难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损失,也对石油开采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文中综述了此次事故溢出石油的总量,泄露速率以及测量相关数据中所涉及的技术及方法,对进一步研究溢油转移的趋势和转化过程具有指导意义.喷洒了6.6×10^6 L的消油剂,消油剂可以促使溢油的快速分散,同时也会给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该事故对墨西哥湾的植被和海洋生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沼泽植被、海水中的浮游动/植物、鱼类、贝类、珊瑚虫、迁徙鸟类,甚至是墨西哥湾大型底栖生物.此次溢油事故涉及各种不同的环境情况,为研究石油烃降解菌在溢油转移和降解过程中种群和群落的变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消油剂处理过的溢油转化机理以及微生物降解过程中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生与生物标志物以及微生物菌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地平线溢油 溢油速度 石油分散剂 海洋系统 石油烃降解菌
下载PDF
烃降解菌WJ-1及其生物表面活性剂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夏文杰 董汉平 俞理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6-440,418,共6页
从蒙古林油田水样筛选得到一株能以烃类为唯一碳源、高产表面活性剂的烃降解菌WJ-1,经16SrDNA初步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株以大豆油为碳源的培养基发酵7天,发酵液表面张力降到25.586mN/m,排油圈直径增大到11.... 从蒙古林油田水样筛选得到一株能以烃类为唯一碳源、高产表面活性剂的烃降解菌WJ-1,经16SrDNA初步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株以大豆油为碳源的培养基发酵7天,发酵液表面张力降到25.586mN/m,排油圈直径增大到11.8cm。薄层色谱分析表明所产表面活性剂主要有鼠李糖脂、蛋白类和脂类,蒽酮法测得96小时发酵液中鼠李糖脂含量最高,为55g/L;从发酵液提取的棕黄色生物表面活性剂(粗品),其表观临界胶束浓度为20mg/L;以不同黏度的4种原油作为碳源培养7天,原油平均降解率为52%。在渗透率0.4μm2的物理模型上,以1PV的0.6%WJ-1菌液、0.6g/L的聚合物溶液、0.6%WJ-1菌液+0.6g/L的聚合物溶液分别驱替水驱残余油,采收率分别提高6.56%、9.08%、23.08%,表明该菌可用于微生物采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烃降解菌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茵 鼠李糖脂 表面活性 岩心驱油效能 微生物采油(MEOR)
下载PDF
微生物对稠油降解、降粘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晓博 洪帅 +2 位作者 姜晗 王卫强 张海娟 《当代化工》 CAS 2016年第3期617-621,共5页
稠油因其有高粘、流动性差、不宜开采的特点成为石油开采运输的研究重点;微生物降解稠油技术因高效、不污染油品,近几年来研究进展较大。目前,解烃菌的菌种数量虽然众多,但是这些菌种对地层、油藏的伍配性太强,只适应特定的油品;降解胶... 稠油因其有高粘、流动性差、不宜开采的特点成为石油开采运输的研究重点;微生物降解稠油技术因高效、不污染油品,近几年来研究进展较大。目前,解烃菌的菌种数量虽然众多,但是这些菌种对地层、油藏的伍配性太强,只适应特定的油品;降解胶质、沥青质方面微生物存在着一定难度,这类菌种较少而且作用周期较长。论述了影响稠油流动性的因素、近几年来微生物降解稠油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日后的微生物降解稠油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烃菌 稠油降解 稠油降粘 胶质
下载PDF
一株高温解烃产黏菌的特性及其调剖驱油效果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君 马挺 +3 位作者 李蔚 刘静 梁凤来 刘如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94-700,共7页
从油田地层水中分离出一株能在高温下降解烷烃并产胞外多糖的细菌DM-1,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该菌能在55℃高温缺氧条件下乳化并降解原油。在以原油为碳源的培养基中55℃培养5d,经红外分光测油仪测定,对原油的降解率达到61.... 从油田地层水中分离出一株能在高温下降解烷烃并产胞外多糖的细菌DM-1,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该菌能在55℃高温缺氧条件下乳化并降解原油。在以原油为碳源的培养基中55℃培养5d,经红外分光测油仪测定,对原油的降解率达到61.51%。在高温和特定营养条件下,菌株DM-1可产生胞外多糖,经高压液相色谱分析,其组成糖为甘露糖(91.87%)、葡萄糖(7.95%)和半乳糖(0.18%)。对该菌产多糖的最适碳源和温度进行了优化,多糖产量可达1.7g.L-1。同时进行了岩心调剖和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菌株产生的胞外多糖能够将岩心注入压力由0.01MPa增加到0.40MPa,渗透率从3.856μm2降至1.589μm2,在驱油模拟实验中岩心后续水驱采收率为3.9%。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模拟岩心中该菌株的封堵效果。菌株DM-1在微生物采油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解烃菌 胞外多糖 微生物采油 物理模拟驱油
下载PDF
烷烃降解菌SY16的筛选、鉴定及降解能力测定 被引量:11
12
作者 鲁雅梅 邹东雷 +1 位作者 赵勇胜 王显胜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94-1398,共5页
油田生产和运输中经常发生原油落地以及漏油现象,造成大量的石油进入地表土壤,从而产生环境污染。针对原油对土壤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微生物降解烷烃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在以正十六烷为唯一碳源的HDM培养基中,从扶余油田东区采油三厂... 油田生产和运输中经常发生原油落地以及漏油现象,造成大量的石油进入地表土壤,从而产生环境污染。针对原油对土壤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微生物降解烷烃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在以正十六烷为唯一碳源的HDM培养基中,从扶余油田东区采油三厂经常被含油废水浸泡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降解正烷烃的菌株SY16。经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研究,鉴定为施氏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tutzeri)。通过摇瓶试验得出两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为30℃,培养基初始pH 8.0,摇床转速为180 r/min,接种量为1.0%。在最适生长条件下,分别对不同初始质量浓度烷烃进行降解率试验。结果表明,两菌株降解正烷烃的能力显著,当培养基中初始正烷烃含量为50 mg/L时,24 h能全部降解。当混合烷烃中各烷烃的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在24 h对正十烷、正十二烷、正十六烷和正十八烷的降解率分别达到47.0%、42.6%、38.8%、3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生物修复 烷烃降解菌 施氏假单胞杆菌
下载PDF
长链烷烃降解菌的降解特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晔 周卫民 +1 位作者 牟伯中 刘洪来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4-18,共5页
对长链烷烃降解菌的降解能力和摄取模式进行了研究。评价14株烃降解菌利用中长链烃生长的能力,发现只有少数烃降解菌能够获得良好生长,其中Mycobacterium fortuitum514,Pseudomonas aeruginosa1785和Pseudomonas marginata766等3株菌能... 对长链烷烃降解菌的降解能力和摄取模式进行了研究。评价14株烃降解菌利用中长链烃生长的能力,发现只有少数烃降解菌能够获得良好生长,其中Mycobacterium fortuitum514,Pseudomonas aeruginosa1785和Pseudomonas marginata766等3株菌能够高效降解C20到C33的长链烷烃。辛烷不能支持这些长链烷烃降解菌的生长,说明其烃氧化酶与Pseudomonas oleovorans的OCT质粒编码的单氧酶不同。此外,M.fortuitum不产胞外表面活性剂,而P.aeruginosa和P.marginata则是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然而三者在以烃为碳源生长时均显示出很高的细胞表面疏水性。根据生长现象分析3株菌采用了不同的烷烃摄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烷烃 烃降解菌 摄取模式
下载PDF
MEOR菌的产气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任明忠 张廷山 兰光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2-185,共4页
实验所用采油菌包括混合菌种和单一菌种共 8种 ,均为兼性菌 ,分别由海水、油层水、油田和炼厂污水、原油和土壤中筛选得到 ,最佳生长温度范围不同 ,低限 <2 5~ 35℃ ,高限 38~ 5 0℃。在一种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的 5种单一碳源和... 实验所用采油菌包括混合菌种和单一菌种共 8种 ,均为兼性菌 ,分别由海水、油层水、油田和炼厂污水、原油和土壤中筛选得到 ,最佳生长温度范围不同 ,低限 <2 5~ 35℃ ,高限 38~ 5 0℃。在一种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的 5种单一碳源和实验菌中 ,在 30℃、空气帽下静态培养 2 4小时。 8种菌均能利用蜜糖和青海ZQ2 2井原油产气 ,均不能利用固态 (>C3 0 )石蜡产气 ,6种菌能利用液态石蜡产气 ,3种菌能利用大港Dg 1井原油产气。原油烃分布表明 ,QZ2 2井原油低碳数烃含量高于而高碳数烃含量低于Dg 1原油 ,两种原油都不含 <C10 烃。由QZ2 2井原油和土壤中培养出的假单胞杆菌B ,最佳生长温度 2 5~ 38℃ ,能利用除固态石蜡以外的所有实验碳源产气 ,产气量较大。在同一培养基中以体积比 2∶5的糖蜜 +QZ2 2原油为混合碳源 ,在上述培养条件下菌种B生长迅速 ,产气量为培养基体积的 47.8% ,生长时消耗O2 ,产气主要为CO2 及少量C3 ~C5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OR菌 产气性能 研究 采油微生物 产气菌 烃降解菌 菌种筛选 碳源
下载PDF
微生物强化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娣 马闯 +3 位作者 高欢 刘恒 徐会宁 吴蔓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98-2805,共8页
通过实验室模拟修复研究了接种量为103~108cfu·g^-1的降解菌群在土壤中生长的湿度条件和存活状况、对土著菌群的影响作用以及对石油烃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石油烃降解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通过实验室模拟修复研究了接种量为103~108cfu·g^-1的降解菌群在土壤中生长的湿度条件和存活状况、对土著菌群的影响作用以及对石油烃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石油烃降解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99.75%)-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99.49%)-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99.36%)-莫拉氏菌科(Moraxellaceae,87.33%)-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87.32%)和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12.04%)-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12.00%)组成。利用筛选的降解菌群在土壤湿度为5.4%、接种量为108cfu·g^-1土的条件下对污染土壤修复60 d,石油烃去除率为10.61%;在土壤湿度为15.0%、接种量为107cfu·g^-1土时对石油烃去除率为18.67%。在5.4%和15.0%湿度下接种7 d,土壤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由28.22%增加至57.98%~66.35%,不动杆菌属相对丰度由0.04%增加至25.86%~30.25%,假单胞菌属由初始时的0.26%增加至5.03%~30.87%,说明在不同湿度条件下,接种的降解菌均能迅速生长为土壤中的优势菌;接种60 d时,其仍保持存活状态。研究表明,降解菌群的接种改变了土壤菌群结构,使土壤菌群的alpha多样性明显降低。土壤污染物的去除不仅依靠某种优势菌的特定降解功能,还需要土壤菌群的协同代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降解菌 石油污染土壤 生物强化 菌群结构 接种量 湿度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土壤石油烃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泽华 王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39-144,共6页
寒冷地区石油泄漏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低温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降解石油烃已成为生物修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微生物修复在土壤污染修复中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许多学者对土壤石油烃的微生物降解机理和限制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 寒冷地区石油泄漏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低温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降解石油烃已成为生物修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微生物修复在土壤污染修复中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许多学者对土壤石油烃的微生物降解机理和限制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通过研究低温条件下微生物土壤石油烃降解的影响因素可以明晰土壤生物修复的应用方向。微生物修复低温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石油组分和性质、微生物菌群组成和性质以及其他相关的环境条件。在应用方向上,目前低温土壤石油烃生物修复应用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刺激和生物强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适微生物 石油烃降解菌 土壤修复 生物刺激 生物强化
下载PDF
嗜热解烃菌DM-2产生的生物乳化剂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国强 纪凯华 +3 位作者 李佳斌 刘云 梁凤来 马挺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5-591,共7页
【目的】生物乳化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大分子生物表面活性物质,从胜利油田中1区N3块地层环境中筛选到一株能产生一种生物乳化剂的嗜热解烃菌DM-2,经鉴定为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研究其产生的生物... 【目的】生物乳化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大分子生物表面活性物质,从胜利油田中1区N3块地层环境中筛选到一株能产生一种生物乳化剂的嗜热解烃菌DM-2,经鉴定为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研究其产生的生物乳化剂的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方法】采用化学显色、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氨基酸自动分析等方法确定乳化剂的化学组成;根据乳化剂在不同条件下的乳化指数(EI-24)确定其理化性质。【结果】菌株DM-2产生的乳化剂主要由多糖(71.4%,质量比)和蛋白(27.75%,质量比)组成,对柴油、苯、二甲苯和煤油等石油烃均有很好的乳化效果。理化性质分析显示它是一种耐高温、耐盐、耐酸碱的高效乳化剂。【结论】菌株DM-2产生的乳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生物乳化剂,在石油开采、原油集输、油罐清洗和石油污染治理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乳化剂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 解烃菌 嗜热菌 理化性质
原文传递
基于解烃菌的稠油降黏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卫强 李佳 +1 位作者 王国付 张晓博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19-22,33,共5页
传统稠油降黏技术存在影响油品质量、工作量大、成本过高等缺陷,因此研究了一种基于解烃菌的稠油降黏新方法。在实验室培养、筛选出一株解烃菌,测定该菌的最佳生长条件,研究其稠油降黏、清蜡、降解胶质性能。结果表明,该菌种对稠油的降... 传统稠油降黏技术存在影响油品质量、工作量大、成本过高等缺陷,因此研究了一种基于解烃菌的稠油降黏新方法。在实验室培养、筛选出一株解烃菌,测定该菌的最佳生长条件,研究其稠油降黏、清蜡、降解胶质性能。结果表明,该菌种对稠油的降黏率为22.49%~32.93%,稠油析蜡点由44.4℃降低到39.5℃;蜡质量分数由13.00%下降到3.80%,胶质质量分数由16.45%下降到13.75%;加入菌株后,稠油的清蜡率为70.08%,稠油析蜡点的降幅为4.9℃。由此可以看出,该菌株对稠油有显著的降黏、清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降黏 微生物清蜡 解烃菌 析蜡点 蜡质量分数 胶质降解
下载PDF
两株嗜热解烃菌对原油的降黏机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配科 王燕森 +3 位作者 张宏祚 潘晓轩 李国强 马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240-4245,共6页
引言 微生物采油技术是通过微生物自身及其代谢活动作用于原油和油藏,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项采油技术[1-4]。按代谢类型划分,油藏微生物主要包括解烃菌、腐生菌、厌氧发酵菌、硝酸盐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等[5]。其中,... 引言 微生物采油技术是通过微生物自身及其代谢活动作用于原油和油藏,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项采油技术[1-4]。按代谢类型划分,油藏微生物主要包括解烃菌、腐生菌、厌氧发酵菌、硝酸盐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等[5]。其中,解烃菌是能利用石油烃作为碳源生长代谢,并产生气体、有机酸、脂肪酸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等代谢产物的一类微生物的总称[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烃菌 原油 降解 乳化 降黏
下载PDF
不同碳源富集的石油烃降解菌群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仕美 张翼霄 +3 位作者 高光军 郭利果 梁生康 苏荣国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7-92,共6页
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唯一碳源,从长期受石油污染的环境中富集和分离具有不同功能的石油烃降解菌,并利用平板法和PCR-DGGE法对不同碳源富集到的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2216E平板从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碳源的富集液中各得到两株菌... 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唯一碳源,从长期受石油污染的环境中富集和分离具有不同功能的石油烃降解菌,并利用平板法和PCR-DGGE法对不同碳源富集到的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2216E平板从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碳源的富集液中各得到两株菌,分别为TJ-1、TJ-2和TJL-1和TJL-2,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结果表明,这4株菌分别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威尼斯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venetianus)、Oceanobacillus picturae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碳源的富集液中优势菌分别有5种和2种,且2种富集液中的优势菌明显不同。对比PCR-DGGE和平板法分析结果,可以看出PCR-DGGE法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菌群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降解菌 PCR—DGGE 平板法 菌群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