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7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137
1
作者 朱光有 张水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3-802,共10页
随着油气钻探技术的提高和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深层油气勘探愈来愈被重视,深层将可能成为未来储量增长的重要接替领域。对中国7000m以下深井的钻探资料和深层油气地质资料分析表明,烃源岩的生烃深度下限范围可能较大,高过熟阶段的烃源... 随着油气钻探技术的提高和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深层油气勘探愈来愈被重视,深层将可能成为未来储量增长的重要接替领域。对中国7000m以下深井的钻探资料和深层油气地质资料分析表明,烃源岩的生烃深度下限范围可能较大,高过熟阶段的烃源岩生烃潜力依然存在。深部各类有效储集体的保存深度下限可能下移,以发育裂缝型储集体为主,油气藏类型主要包括早期成藏-后期深埋型、储层深埋后晚期成藏型和多期充注成藏型。早期成藏可以抑制深埋过程中岩石孔隙的萎缩,埋深大于6000m的油藏以裂缝型储集体占优势,断裂带附近裂缝型储集体更为发育,断裂通常是晚期成藏型油气藏的重要输导通道。断裂带附近油气富集程度较高,油气多期充注作用和强烈充注作用往往能提高油气藏的储量丰度。因此,中国中、西部盆地7000m以下层系成藏条件较好,油气资源潜力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油气成藏 烃源岩 生烃潜力 油藏类型 油气勘探潜力 中国中、西部盆地
下载PDF
渤中坳陷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被引量:95
2
作者 孙永河 漆家福 +1 位作者 吕延防 韩华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9-675,共7页
系统分析了渤中坳陷断裂构造特征,研究了断裂的形成演化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渤中坳陷发育4种类型的断裂,即早期伸展断裂、中期走滑伸展断裂、晚期走滑断裂和长期活动断裂。断裂活动主要有3期:①沙三段沉积时期主要形成NNE向、NE... 系统分析了渤中坳陷断裂构造特征,研究了断裂的形成演化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渤中坳陷发育4种类型的断裂,即早期伸展断裂、中期走滑伸展断裂、晚期走滑断裂和长期活动断裂。断裂活动主要有3期:①沙三段沉积时期主要形成NNE向、NE向、近EW向伸展断层;②东营组沉积时期叠加了NNE向右旋走滑伸展断层和NW—NWW向左旋走滑伸展断层;③明一段—第四系沉积时期,受郯庐断裂带走滑活动的影响,NNE向断裂再次发生右旋走滑活动。断裂的形成和演化影响烃源岩的分布和热演化程度,形成多种类型的圈闭,为油气垂向运移提供良好的运移通道。发育长期活动断裂的斜坡带和中央凸起附近是油气运聚成藏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中坳陷 断裂构造 断裂演化 油气聚集 烃源岩分布 油气运移通道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海相烃源岩有机成熟度及演化史 被引量:87
3
作者 王飞宇 张水昌 +2 位作者 张宝民 肖中尧 刘长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1-468,共8页
原生有机组分(镜状体和动物有机组分)反射率是评价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海相烃源岩有机成熟度的有效方法。从分析的探井和露头区110多个寒武系样品有机组分反射率数据来看,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烃源岩均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尚未发现目前仍处于生... 原生有机组分(镜状体和动物有机组分)反射率是评价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海相烃源岩有机成熟度的有效方法。从分析的探井和露头区110多个寒武系样品有机组分反射率数据来看,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烃源岩均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尚未发现目前仍处于生油窗阶段的寒武系中等成熟的烃源岩。利用BasinMod-1D软件计算了250口探井,26条地震测线中约340个人工井点有机成熟度随时间的变化,据此编制不同地质时期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有机成熟度平面变化图。目前满加尔凹陷中下寒武统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在3%以上,中下寒武统烃源岩成熟度相对较低区分布在塔中隆起主垒带、塔北隆起的凸起区(英买力凸起)和巴楚断隆一部分地区,其等效镜质体反射率Ro在1.6%~2.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成熟度 生烃史 镜状体反射率 寒武系烃源岩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86
4
作者 张健 周刚 +2 位作者 张光荣 李国辉 汪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20,共11页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低,勘探潜力巨大。为加快勘探进程,在分析该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沉积特征、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烃源供给、储层与圈闭类型、保存条件、构造与成藏期次以及成藏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探究了该盆地中二...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低,勘探潜力巨大。为加快勘探进程,在分析该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沉积特征、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烃源供给、储层与圈闭类型、保存条件、构造与成藏期次以及成藏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探究了该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并明确了下一步的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成藏具多层系供烃、多类型储层、多类型圈闭、多期成藏和多类型成藏模式等特点;(2)烃源岩以二叠系自身为主,其次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中二叠统生气中心位于该盆地西北部和中部—川南地区,生气强度介于26×10~8~44×10~8 m^3/km^2,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物质基础;(3)中二叠统发育白云岩和岩溶缝洞灰岩两类储层,前者主要分布在颗粒滩中或基底断裂附近,后者广泛分布于茅口组中上部;(4)优质烃源岩、储层的白云石化和表生岩溶作用控制了大中型气田的分布;(5)印支期古隆起是油气聚集的有利指向区,喜马拉雅期是油气调整的关键时期。结论认为:(1)中二叠统栖霞组台缘滩最有利勘探区为川西北广元—江油及都江堰一带,其次为川西南台缘带,台内滩有利勘探区则主要分布在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和蜀南地区;(2)中二叠统茅口组最有利勘探区为泸州—内江地区,其次为双鱼石—南充、卧龙河—石柱、高石梯—磨溪、达州—开江、九龙山等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二叠世 栖霞组 茅口组 白云岩 储集层 烃源岩 岩溶储层 气藏特征 天然气富集规律 勘探方向
下载PDF
边缘海构造旋回控制南海深水区油气成藏 被引量:82
5
作者 张功成 屈红军 +3 位作者 刘世翔 谢晓军 赵钊 沈怀磊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3-545,共13页
南海边缘海构造旋回包括古南海形成与萎缩及新南海形成与萎缩2个旋回。边缘海构造旋回控制南海深水区盆地分布与性质,南海北部为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南沙地块区盆地为漂移裂谷盆地,南部为复合型活动大陆边缘挤压盆地,西部为转换大陆... 南海边缘海构造旋回包括古南海形成与萎缩及新南海形成与萎缩2个旋回。边缘海构造旋回控制南海深水区盆地分布与性质,南海北部为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南沙地块区盆地为漂移裂谷盆地,南部为复合型活动大陆边缘挤压盆地,西部为转换大陆边缘剪切拉张盆地,东部为俯冲大陆边缘增生楔盆地,深水区盆地主要分布在陆坡区和南沙地块上。边缘海构造旋回控制南海深水区主力烃源岩发育与类型,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区发育始新世陆相、渐新世早期海陆过渡相、渐新世晚期海相3套烃源岩;南沙漂移裂谷盆地发育晚白垩世—早渐新世1套陆源海相烃源岩;南海南部大陆边缘深水区发育渐新世、早中新世和中中新世3套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南海西部大陆边缘深水区发育渐新世、早中新世、中中新世3套海陆过渡相烃源岩。边缘海构造旋回控制南海深水区大型储集体的形成,南海北部深水区发育4套储集体以深海扇为主,南沙地块发育2套储集体以三角洲与生物礁为主,南海南部以深水扇和生物礁为主;在大河入海口前缘的区域形成大型水道砂体等碎屑岩储集体,在隆起区形成生物礁滩。边缘海旋回控制深水区储盖组合,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区油气成藏组合主要为渐新统—上新统,南沙地块区主要为始新统—渐新统下部,南海南部大陆边缘深水区成藏组合为渐新统—上新统,南海西部大陆边缘深水区成藏组合为渐新统—中新统。南海深水区主要油气藏类型与构造圈闭、深水扇及生物礁相关。南海深水区成盆、成烃、成藏特征受控于边缘海构造旋回,油气勘探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海构造旋回 盆地类型 烃源岩 深水扇 生物礁 生烃凹陷 成藏组合 深水区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及邻区石炭系-二叠系沉积建造与生烃条件--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研究之一 被引量:72
6
作者 卢进才 陈高潮 +2 位作者 魏仙样 李玉宏 魏建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1-826,共16页
通过对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盆地基底结构构造和石炭系—二叠系岩石地层特征、沉积演化、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的研究,认为该区石炭纪—二叠纪为统一的裂谷盆地。盆地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为由北向南的上超沉积,早二叠世中期... 通过对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盆地基底结构构造和石炭系—二叠系岩石地层特征、沉积演化、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的研究,认为该区石炭纪—二叠纪为统一的裂谷盆地。盆地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为由北向南的上超沉积,早二叠世中期—晚二叠世为由南向北的下超沉积,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阿木山期为盆地演化的鼎盛时期,以浅海陆棚相沉积为主;在烃源岩分布、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类型和烃源岩演化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广泛发育的浅海陆棚相泥页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发育多套厚度较大、有机碳(TOC)含量中等—较高、以Ⅱ类干酪根为主的烃源岩。烃源岩演化主要受埋藏史的影响,以成熟—高成熟为主。局部地区受华力西末期—燕山期侵入岩热接触的影响,或构造改造强烈的区带受构造动力变质作用的影响,烃源岩演化达到过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济纳旗及其邻区 石炭系—二叠系 裂谷盆地 烃源岩 油气资源前景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烃源岩沉积相研究及其油气勘探指导意义 被引量:67
7
作者 潘文庆 陈永权 +2 位作者 熊益学 李保华 熊冉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24-1232,共9页
塔里木盆地内多区块、多层系含油气,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下寒武统烃源岩是塔里木盆地内非常重要的烃源岩,然而其分布研究十分薄弱,严重制约着有利勘探区带的选择。通过野外露头、钻孔资料与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玉... 塔里木盆地内多区块、多层系含油气,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下寒武统烃源岩是塔里木盆地内非常重要的烃源岩,然而其分布研究十分薄弱,严重制约着有利勘探区带的选择。通过野外露头、钻孔资料与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沉积期沉积模式主要为缓坡模式,烃源岩优势发育在中下缓坡与深水陆棚相带。建立在资料点分析、地震剖面追踪基础上,识别出下寒武统烃源岩2个分布中心:其一位于北部坳陷内;其二位于塔西南坳陷的南缘,呈NW向条带展布。关于烃源岩的分布与已发现油气田/藏的平面分布吻合,为回答主力烃源岩问题提供了支撑性证据;同时结合继承性古隆起的分布,指明了满西低凸起、巴东地区与塔西南坳陷内烃源岩分布区是下一步原生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玉尔吐斯组 沉积相 烃源岩 勘探方向
原文传递
利用地震和测井信息预测和评价烃源岩——以渤海湾盆地富油凹陷为例 被引量:61
8
作者 张寒 朱光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59,共5页
长期以来,烃源岩的识别和评价主要依靠岩石样品的实验分析,这对于有钻井取心的地区而言比较容易实现,但有些含油气盆地的烃源岩分布在凹陷的中心或最深部位,往往没有取心井或没有钻井资料,烃源岩的评价和识别较难开展。研究发现地球物... 长期以来,烃源岩的识别和评价主要依靠岩石样品的实验分析,这对于有钻井取心的地区而言比较容易实现,但有些含油气盆地的烃源岩分布在凹陷的中心或最深部位,往往没有取心井或没有钻井资料,烃源岩的评价和识别较难开展。研究发现地球物理资料中蕴含了烃源岩的诸多地球化学信息,利用地震反射特征可以追踪烃源岩的空间展布;利用声波时差、电阻率和密度等测井信息可以计算出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出的TOC值与岩心样品实测值非常接近,因此,利用地震资料和测井信息可以确定出烃源岩的空间展布并评价烃源岩的品质。该方法克服了由于烃源岩的非均质性而给取样分析带来的影响,并可在非取心井、没有地化分析资料的井段进行有效烃源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测井信息 地震预测 有机质丰度 富油凹陷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初探 被引量:60
9
作者 卢进才 魏仙样 +1 位作者 魏建设 李玉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0-340,共11页
在对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的分布特征、岩性特征和沉积环境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烃源岩展布、有机质丰度和热演化史的研究,结合储、盖条件与保存条件评价,总结了区内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区内残留了厚数千米... 在对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的分布特征、岩性特征和沉积环境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烃源岩展布、有机质丰度和热演化史的研究,结合储、盖条件与保存条件评价,总结了区内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区内残留了厚数千米的上石炭统—上二叠统,岩性组合为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反映了裂谷型盆地的沉积特征。广泛发育的浅海陆棚相泥页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以Ⅱ—Ⅲ类干酪根为主,TOC含量中等,Ro一般为0.79%~1.08%,烃源岩演化以成熟为主,部分剖面受构造动力作用的影响达到过成熟。受盆地沉积与演化的控制,区内发育滨岸相砂砾岩、台地斜坡相生物碎屑灰岩、火山碎屑岩(或火山角砾岩)、火山熔岩、风化壳等多种类型的储集层。广泛分布的白垩系为良好的区域盖层,主要成烃期之后的构造作用以坳陷沉降或挤压抬升为主,有利于油气系统的保存。获得了一些与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有关的油气赋存的信息,显示区内石炭系—二叠系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额济纳旗及邻区 石炭系-二叠系 烃源岩 储集层 残留厚度 油气地质条件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控油作用分析 被引量:50
10
作者 戴俊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在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从构造样式发育阶段性与烃源岩分布地区性的关系、构造样式含油气性和构造样式对油气藏的改造作用等方面分析了构造样式的控油作用。文中指出燕山早期伸展构造样式发育阶段形成的烃源岩... 在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从构造样式发育阶段性与烃源岩分布地区性的关系、构造样式含油气性和构造样式对油气藏的改造作用等方面分析了构造样式的控油作用。文中指出燕山早期伸展构造样式发育阶段形成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盆地北部.第三纪压缩构造样式发育阶段形成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盆地西部,喜玛拉雅晚期强烈压缩构造样式发育阶段形成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生长背斜是主要的含油构造,反冲断层控制下的断展背斜是重要的含油气构造,生油范围内的纵弯背斜可形成油藏,纵弯背斜在三湖地区为含气构造。喜玛拉雅早、中期的压缩构造样式形成的油气藏常受到喜马拉雅晚期强烈压缩构造样式的改造,背斜核部的伸展构造对油气藏有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烃源岩 油气藏 柴达木盆地 控油作用
下载PDF
中国南方志留系底部优质烃源岩发育的构造-环境模式 被引量:58
11
作者 王清晨 严德天 李双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9-297,434,共10页
我们对宜昌王家湾和张家界三家馆两个剖面的上奥陶统—下志留统剖面的有机碳丰度、有机碳同位素、以及磷和硫元素进行了测定,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了有机质生产、聚集、保存的有利条件。研究表明,对于下志留统烃源岩而言,对有机质生... 我们对宜昌王家湾和张家界三家馆两个剖面的上奥陶统—下志留统剖面的有机碳丰度、有机碳同位素、以及磷和硫元素进行了测定,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了有机质生产、聚集、保存的有利条件。研究表明,对于下志留统烃源岩而言,对有机质生产的主要贡献来自光合作用,所生成的有机质聚集在陆缘洼地型活动大陆边缘的分隔性盆地中,其有利保存的缺氧条件与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区域性的缺氧有关。我们认为,扬子克拉通的志留系底部烃源岩与北非的"hotshale"一样,有很大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龙马溪组 扬子克拉通 冈瓦纳 构造-环境模式
下载PDF
新疆东部三塘湖盆地构造演化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44
12
作者 赵泽辉 郭召杰 +1 位作者 张臣 陆洁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9-228,共10页
三塘湖盆地形成于晚古生代以后 ,是一个构造演化复杂的中小型含油气盆地 ,经历了石炭纪到早二叠世盆地基底形成阶段、晚二叠世到白垩纪盆地发育阶段和第三纪以来的后期盆地改造阶段。在基底形成阶段 ,早石炭世为古准噶尔洋盆俯冲的活动... 三塘湖盆地形成于晚古生代以后 ,是一个构造演化复杂的中小型含油气盆地 ,经历了石炭纪到早二叠世盆地基底形成阶段、晚二叠世到白垩纪盆地发育阶段和第三纪以来的后期盆地改造阶段。在基底形成阶段 ,早石炭世为古准噶尔洋盆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时期 ,晚石炭世进入哈萨克斯坦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造山时期 ,早二叠世为碰撞后伸展转换时期。从晚二叠世以后 ,盆地进入发育阶段。晚二叠世为造山后伸展断陷时期 ,三叠纪末为挤压隆升时期 ,侏罗纪—早白垩世盆地进入凹陷时期 ,早白垩世末期为挤压逆冲时期。从第三纪以来 ,盆地进入了后期的改造阶段。在整个盆地演化过程中 ,晚二叠世盆地处于张性成盆环境 ,并沉积发育了上二叠统芦草沟组泥灰岩、上三叠统小泉沟群和下—中侏罗统水西沟群以暗色泥岩为主的三套烃源岩。受其区域性挤压构造背景影响 ,早白垩世末期和晚始新世是盆地两个油气成藏关键时刻 ,特别是新生代晚期盆地的改造对油气能否进入成熟生油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构造演化 烃源岩 成藏关键时刻
下载PDF
地层记录中的古气候信息及其与烃源岩发育的相关性——以渤海黄河口凹陷古近系为例 被引量:48
13
作者 刘占红 李思田 +2 位作者 辛仁臣 徐长贵 程建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30-840,共11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凹陷中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决定于有利的古气候和古湖盆环境,并受控于断陷期快速沉降的构造背景。着重论述了古气候条件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根据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典型钻井样品中的孢粉、藻类等古生物资料,并结合...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凹陷中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决定于有利的古气候和古湖盆环境,并受控于断陷期快速沉降的构造背景。着重论述了古气候条件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根据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典型钻井样品中的孢粉、藻类等古生物资料,并结合岩相特征,对该地区古近纪各时期的古气候、古环境特征进行了恢复,本区古近纪共存在4个气候湿热、古湖盆水体发育的时期。另外通过与烃源岩发育特征的对比,发现各湿热的古气候时期均与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情况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说明温暖、湿润的古气候条件对烃源岩的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最后对气候影响烃源岩形成和保存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化石 古气候 古环境 烃源岩 黄河口凹陷
下载PDF
华南下二叠统层状硅岩的形成及意义 被引量:46
14
作者 杨玉卿 冯增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华南地区下二叠统的层状硅岩分布较稳定,厚度一般为几十米,含有数量不等的放射虫和海绵骨针等,并据此可分为放射虫硅岩、海绵骨针硅岩和贫化石硅岩。化学成分特点和硅氧同位素值,具有生物化学成因硅岩的特征,与火山成因和热水成因... 华南地区下二叠统的层状硅岩分布较稳定,厚度一般为几十米,含有数量不等的放射虫和海绵骨针等,并据此可分为放射虫硅岩、海绵骨针硅岩和贫化石硅岩。化学成分特点和硅氧同位素值,具有生物化学成因硅岩的特征,与火山成因和热水成因的硅岩也有一定联系。层状硅岩的形成明显受断裂控制,硅质生物、上升洋流和水平洋流则是硅质富集、保存和沉淀的主要因素,而海底火山和热水活动的参与也起到一定促进。层状硅岩中有机碳含量丰富,平均0.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二叠统 层状硅岩 硅质岩 成岩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烃源岩生源特征及原油分类 被引量:44
15
作者 郭春清 沈忠民 +3 位作者 张林晔 徐兴友 孔祥星 朱日房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7-262,共6页
以稳定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饱和烃色谱质谱和热模拟生烃实验为主要手段,详细剖析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及古近系安集海河组烃源岩的生源特征,指出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生源以高等植物为主,沉积于... 以稳定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饱和烃色谱质谱和热模拟生烃实验为主要手段,详细剖析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及古近系安集海河组烃源岩的生源特征,指出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生源以高等植物为主,沉积于偏氧化的淡水环境;古近系安集海河组湖相烃源岩生源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沉积于较咸化的还原环境;侏罗系八道湾组湖相烃源岩热模拟产物的生物标志物特征说明其与煤系烃源岩存在很大差别,但真实特征尚难以确定。通过原油饱和烃的规则甾烷C29/C27以及伽马蜡烷/C30藿烷两相指标将盆地南缘20个原油或油苗分为三类;结合其生源和沉积环境特征,基本确定这三类原油分别来自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古近系安集海河组湖相烃源岩以及二者的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生源 环境 原油分类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南北分异及油气勘探启示 被引量:43
16
作者 任荣 管树巍 +1 位作者 吴林 朱光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5-266,共12页
综合航磁、地震、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研究了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南北分异的表层构造、沉积、分布特征及深层动力学机制,揭示了裂谷盆地演化及其对寒武纪早期沉积盆地和深层烃源岩分布的控制作用。塔里木南部裂谷盆地是罗迪尼亚超大... 综合航磁、地震、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研究了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南北分异的表层构造、沉积、分布特征及深层动力学机制,揭示了裂谷盆地演化及其对寒武纪早期沉积盆地和深层烃源岩分布的控制作用。塔里木南部裂谷盆地是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早期超级地幔柱活动的产物,开启于南华纪早期(约780 Ma),表现为深入塔里木盆地内部的NE向坳拉槽,而北部裂谷是泛罗迪尼亚大洋板块俯冲产生的弧后裂谷盆地,开启于南华纪后期(约740 Ma),呈近EW向狭长带状横穿整个塔里木盆地。塔里木北部新元古代弧后裂谷盆地与东亚地区晚中生代—新生代弧后裂谷盆地群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十分相似,均显示向洋迁移的演化特征,但塔里木裂谷盆地从早期的断陷-拗陷最终演化成被动陆缘。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盆地不仅决定同裂谷期烃源岩的分布,更控制早寒武世沉积盆地的发育,使得后者"向前相似",在现今塔北隆起与中央隆起带之间很可能发育近EW向展布的南华系—震旦系同裂谷期和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沉积期后裂谷期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裂谷 南北分异 下寒武统 塔里木盆地 烃源岩
下载PDF
东营凹陷富有机质烃源岩顺层微裂隙的发育与油气运移 被引量:38
17
作者 刘庆 张林晔 +2 位作者 沈忠民 孔祥星 王茹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3-597,i003,共6页
根据岩心观察 ,在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和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烃源岩中 ,发现大量顺层面分布的微裂隙 ,且大部分为亮晶方解石所充填。裂隙发育段在平面上的展布较广 ,在纵向上始于 2 90 0~ 30 0 0 m左右 ,与烃源岩成熟阶段对应。... 根据岩心观察 ,在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和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烃源岩中 ,发现大量顺层面分布的微裂隙 ,且大部分为亮晶方解石所充填。裂隙发育段在平面上的展布较广 ,在纵向上始于 2 90 0~ 30 0 0 m左右 ,与烃源岩成熟阶段对应。岩石学和有机地化研究表明 ,裂隙一般限于高有机质丰度、纹层理发育的页岩中 ,而有机质丰度较低、具块状层理的泥岩一般不发育 ,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裂隙发育与有机质丰度以及成熟度的关系表明 ,烃类生成是水平裂隙产生的主要原因。进入成熟阶段的富有机质烃源岩大量生烃 ,造成孔隙流体压力迅速上升 ,并最终导致顺层裂隙的产生。由于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和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以泥、页岩互层为特征 ,因而裂隙发育的非均质性造成裂隙发育段与裂隙不发育段的纵向叠置 ,并决定了其排烃过程以近似于三角洲前缘砂泥岩互层的排烃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裂隙发育 有机质丰度 油气运移 东营凹陷 泥岩 纹层 微裂隙 孔隙流体压力 充填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海相油气成藏物质基础——优质烃源岩 被引量:39
18
作者 腾格尔 秦建中 +3 位作者 付小东 李武 饶丹 张美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8-483,共6页
川西海相油气勘探程度低,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薄弱。通过区域地质、烃源岩形成环境、有机地化和有机岩石学等综合研究,重点探讨了龙门山构造带北段海相优质烃源岩发育情况。龙门山北段海相油气成藏的烃源条件好,主要有筇竹寺组、大隆组优... 川西海相油气勘探程度低,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薄弱。通过区域地质、烃源岩形成环境、有机地化和有机岩石学等综合研究,重点探讨了龙门山构造带北段海相优质烃源岩发育情况。龙门山北段海相油气成藏的烃源条件好,主要有筇竹寺组、大隆组优质泥质烃源岩和栖霞组、茅口组优质碳酸盐岩烃源岩,而泥盆系烃源岩分布有限,奥陶纪—志留纪缺乏优质烃源岩形成条件。该区经历过大规模油气运移、聚集成藏和后期破坏过程,分析这一过程对川西海相油气勘探具有借鉴意义。预测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和川西坳陷深处具有良好的海相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潜力 油气显示 海相烃源岩 大隆组 古生界 中生界 龙门山北段 川西北地区
下载PDF
辽东湾地区烃源岩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37
19
作者 姜雪 邹华耀 +2 位作者 庄新兵 田金强 杨元元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7,42,共8页
根据烃源岩地球化学、岩石学、沉积学、构造沉降及古气候等特征,对辽东湾地区古近系3套湖相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3套烃源岩均形成于温暖湿润的还原环境,生产力高;沙三段烃源岩形成于快速沉降的深水窄盆环境,水... 根据烃源岩地球化学、岩石学、沉积学、构造沉降及古气候等特征,对辽东湾地区古近系3套湖相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3套烃源岩均形成于温暖湿润的还原环境,生产力高;沙三段烃源岩形成于快速沉降的深水窄盆环境,水体根据温度和弱盐度分层,且具最高生产力;沙一段烃源岩形成于沉降速率低的浅水广盆环境,水体根据高盐度分层,且有机质生源高等植物贡献小;东下段烃源岩形成于快速沉降的深水广盆环境,水体根据温度和弱盐度分层;同层内烃源岩的差异受沉积相控制;沙三段烃源岩生烃潜力最好,沙一段次之,再次为东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湖盆 古湖泊环境 烃源岩 沉积相 辽东湾地区
下载PDF
华北陆块南部下寒武统海相泥质烃源岩的发现对天然气勘探的意义 被引量:36
20
作者 戴金星 刘德良 曹高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2-329,共8页
在华北陆块南部发现的下寒武统海相泥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平均高达11.2%;干酪根碳同位素等多项分析表明,生源为低等生物菌藻类,属Ⅰ型有机质类型;R_o(2%~3.5%)与t_(max)(500~600C)反映的成熟度已进入过成熟早期乃至晚期阶段,但仍... 在华北陆块南部发现的下寒武统海相泥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平均高达11.2%;干酪根碳同位素等多项分析表明,生源为低等生物菌藻类,属Ⅰ型有机质类型;R_o(2%~3.5%)与t_(max)(500~600C)反映的成熟度已进入过成熟早期乃至晚期阶段,但仍处于生气高峰期内。对我国下寒武统烃源岩综合对比表明,华北陆块南缘下寒武统烃源岩同塔里木陆块和扬子陆块相当层位的烃源岩具有显著的相似性。综合分析认为,华北陆块南缘下寒武统烃源岩具有形成深源气、裂解气和保留早期气的现实性。该套烃源岩的发现,为我国油气勘探提出了新观念——注重海相地层、新层位——寒武系、新领域——在华北陆块周缘寻找以石炭系为主储层的和田河式气藏、以震旦系为主储层的威远式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陆块 干酪根 下寒武统 烃源岩 有机碳 成熟度 深源气 裂解气 天然气勘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