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压支架初撑力与工作面矿压显现关系研究 被引量:39
1
作者 万峰 张洪清 韩振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20,25,共4页
针对铁北矿右三片工作面压架事故中暴露出来的支架初撑力较低的问题,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手段,实测得到了工作面约60%的支架初撑力小于3 000 kN,分析了支架初撑力对顶板下沉量、支架工作阻力、动载系数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支架初... 针对铁北矿右三片工作面压架事故中暴露出来的支架初撑力较低的问题,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手段,实测得到了工作面约60%的支架初撑力小于3 000 kN,分析了支架初撑力对顶板下沉量、支架工作阻力、动载系数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支架初撑力对控制直接顶稳定性和减少顶板破坏程度具有重要作用,初撑力较低会导致顶板的早期离层与破碎,高初撑力有利于支架性能的充分发挥,保障工作的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初撑力 顶板控制 矿压显现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水力压裂顶板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孟秀峰 赵洪亮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5-77,共3页
针对漳村煤矿初次来压明显,超前压力作用下煤壁片帮严重、两巷顶底板移近量大等矿压显现剧烈的问题,通过现场试验研究水力压裂弱化煤层上覆坚硬老顶控制技术,分析了水力压裂弱化坚硬老顶的特点。同时,为验证水力压裂效果,进行了矿压监... 针对漳村煤矿初次来压明显,超前压力作用下煤壁片帮严重、两巷顶底板移近量大等矿压显现剧烈的问题,通过现场试验研究水力压裂弱化煤层上覆坚硬老顶控制技术,分析了水力压裂弱化坚硬老顶的特点。同时,为验证水力压裂效果,进行了矿压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老顶的初次来压提前,与爆破破裂相比,来压步距缩短近6m;经济效益提升明显,采用水力压裂比深孔爆破技术经济效益提高达280万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水力压裂技术 顶板控制 矿压监测
下载PDF
固体充填工作面支架工作特性及顶板控制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晓明 赵同彬 +2 位作者 王明强 李占海 房凯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42-47,共6页
以唐山矿9煤层充填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充填液压支架工作特性及工作面顶板沉降控制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充填工作面矿压显现缓和,充填支架具有动压系数小的显著工作特性;充填支架的高效... 以唐山矿9煤层充填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充填液压支架工作特性及工作面顶板沉降控制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充填工作面矿压显现缓和,充填支架具有动压系数小的显著工作特性;充填支架的高效支撑对抑制顶板弯曲下沉及层间离层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测充填工作面内顶板累计下沉量占开采高度的13%,工作面上方顶板离层现象主要分布在浅部4m范围内;支架支护阻力的提高可有效控制顶板下沉保证足够的充填空间,当支架支护强度由0.4提高到0.6 MPa时,工作面顶板下沉值降低15.6%,当支护强度继续提高时,支架对顶板下沉的控制效果开始减弱。合理的充填支架支护强度可以控制顶板下沉,保证良好的采空区充填效果,进而减小覆岩及地表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充填采煤 充填支架 工作特性 支护强度 顶板控制
下载PDF
大采高液压支架自动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海军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58,共6页
针对大采高工作面在生产中存在着顶板压力大、片帮冒顶严重、支架失稳等问题,分析了大采高液压支架自动化控制技术需求,从工作面顶板、工作面煤壁管理、液压支架的防滑与防倾倒控制、多级护帮联动控制、液压支架智能跟机控制几个方面对... 针对大采高工作面在生产中存在着顶板压力大、片帮冒顶严重、支架失稳等问题,分析了大采高液压支架自动化控制技术需求,从工作面顶板、工作面煤壁管理、液压支架的防滑与防倾倒控制、多级护帮联动控制、液压支架智能跟机控制几个方面对大采高液压支架自动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液压支架的自动移架控制和自动补压技术可使工作面液压支架对工作面顶板的支撑力达到预设值,从而实现对工作面顶板的有效管理;通过护帮板的姿态控制和支承压力控制可有效提高工作面煤壁的管理效率,防止片帮事故的发生;采用倾角传感器、行程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检测支架姿态,可实现工作面液压支架的伪斜自动控制;通过在护帮板上安装接近传感器实现多级护帮板的逻辑控制;采用红外传感器检测采煤机位置,按照采煤工艺实现大采高液压支架的跟机自动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厚煤层工作面 大采高工作面 液压支架 智能跟机控制 顶板控制 煤壁管理
下载PDF
定向水力压裂弱化坚硬顶板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董尚根 贾飞飞 刘成威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共3页
晋煤集团寺河矿二号井15#煤层坚硬K2灰岩顶板难以垮落,易造成回风巷上隅角悬顶面积过大引起瓦斯超限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以151305工作面为试验对象,通过地质围岩测试等技术手段确定了定向水力压裂试验方案。
关键词 坚硬难垮顶板 定向水力压裂 顶板弱化 控制
下载PDF
确定支架合理支护强度的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春睿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82,共4页
以支架和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理论依据,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液压支架合理支护强度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两种方法来确定液压支架的支护强度,一种是以工作面控顶区岩(煤)体的下沉量来判断支架的合理支护强度,另一种是以顶板(... 以支架和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理论依据,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液压支架合理支护强度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两种方法来确定液压支架的支护强度,一种是以工作面控顶区岩(煤)体的下沉量来判断支架的合理支护强度,另一种是以顶板(煤)对支架的直接作用力来判断合理的支护强度,并结合现场应用实例说明了两种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支护强度 数值模拟 控顶区域
下载PDF
水力压裂控制坚硬顶板室内试验及现场测试 被引量:10
7
作者 段宏飞 杨强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6-30,共5页
为了获得坚硬顶板在水力压裂作用下的裂缝扩展规律,采用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预制横向切槽参数和泵注速率作用下的压裂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预制横向切槽可有效的降低水力裂缝的起裂压力,较长的切槽长度与合适的切槽角度可使水力裂... 为了获得坚硬顶板在水力压裂作用下的裂缝扩展规律,采用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预制横向切槽参数和泵注速率作用下的压裂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预制横向切槽可有效的降低水力裂缝的起裂压力,较长的切槽长度与合适的切槽角度可使水力裂纹有更平滑的转向路径,从而改善近井筒区域裂缝复杂性。此外,对水力压裂的影响范围及效果进行了现场试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水力裂纹的扩展范围在30~50 m间,处理后的顶板无明显冲击性来压。随工作面推进顶板能及时跨落,说明水力压裂能有效控制坚硬顶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顶板控制 预制切槽 横向切槽参数 泵注速率
下载PDF
水力压裂技术在保德煤矿初次放顶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翁海龙 《陕西煤炭》 2019年第2期74-79,共6页
为防止采空区大面积悬顶,以81307综放工作面为例,针对该工作面切眼段顶板厚度较大、整体性和稳定性都较好的特性,开展了水力压裂技术在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设计、施工、监测、效果验证等方面的应用研究。验证了该技术对顶板岩层的弱化... 为防止采空区大面积悬顶,以81307综放工作面为例,针对该工作面切眼段顶板厚度较大、整体性和稳定性都较好的特性,开展了水力压裂技术在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设计、施工、监测、效果验证等方面的应用研究。验证了该技术对顶板岩层的弱化、破坏完整性及初次垮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水力压裂 顶板控制
下载PDF
煤矿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液压支架防倒架顶板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明 《机械管理开发》 2021年第8期313-315,共3页
结合由于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前刮板输送机出现"上窜下滑"而导致支架倾斜的情况,研究讨论煤矿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液压支架防倒架顶板控制技术,以防止出现支架倾斜和倒架的情况,保证工作面的生产安全。
关键词 液压支架 防倒架 顶板控制
下载PDF
不规则综采工作面延面技术实践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浩 刘和永 《中州煤炭》 2009年第11期54-55,63,共3页
不规则综采工作面延面技术是综采工艺中一项复杂的工程。回采过程中,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工作面长度不断增加,上端头需要连续不间断延设输送机,安装液压支架,控顶方式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通过科学分析、合理确定了待安装支架的位置和上端... 不规则综采工作面延面技术是综采工艺中一项复杂的工程。回采过程中,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工作面长度不断增加,上端头需要连续不间断延设输送机,安装液压支架,控顶方式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通过科学分析、合理确定了待安装支架的位置和上端头的支护方式,达到了科学、快速、合理安装支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综采工艺 液压支架 控顶方式
下载PDF
底板动压巷道压裂弱结构体应力转移控制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绍杰 刘江伟 +1 位作者 李亚康 吕华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为了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许多巷道都会布置在煤层底板中,如部分运输大巷、排水巷道、瓦斯抽采巷道等。采动应力容易造成底板巷道围岩应力升高,加剧底板巷道围岩变形,造成支护永久失效、顶板下沉、巷道底鼓、两帮收敛等破坏。针对此... 为了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许多巷道都会布置在煤层底板中,如部分运输大巷、排水巷道、瓦斯抽采巷道等。采动应力容易造成底板巷道围岩应力升高,加剧底板巷道围岩变形,造成支护永久失效、顶板下沉、巷道底鼓、两帮收敛等破坏。针对此,提出了在应力传递路径上实施水力压裂,在指定的区域制造出一定空间形态的水压裂缝网,形成压裂弱结构体,实现区域范围内的应力转移,从而降低巷道区域范围内的应力,控制巷道的围岩稳定性的控制技术,并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工程验证等方式,揭示了底板动压巷道压裂弱结构体应力转移的力学机制,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对压裂弱结构体的合理位置、范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求解。得出:(1)压裂弱结构体使局部应力场发生明显变化,出现应力升高区和应力降低区,应力降低区主要分布在弱结构体与采动应力连线的方向上,主要集中在一个拱形的范围内;由于膨胀效应,在与应力来源垂直的方向上产生应力集中,出现应力升高区。(2)最大主应力变化幅度与压裂弱结构体的长轴长L、短轴长H、到巷道的距离P、与巷道连线的水平夹角β、压裂层的强度C及内摩擦角α、压裂的损伤变量D等有关。其中到巷道的距离P对卸压效果影响最大,损伤变量D对卸压效果影响最小。(3)采用提出的计算方法设计了淮北矿业集团袁店一矿的103运输集中巷的卸压方案,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底板动压巷道变形速率明显减缓,验证了底板强动压巷道压裂弱结构体应力转移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应力 弱结构体 水力压裂 卸压 切顶 围岩控制
下载PDF
液压支架电液控技术在煤矿综采工作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春朝 《煤炭与化工》 CAS 2016年第4期138-140,共3页
液压支架电液控技术是应用于煤矿开采的先进、高效、安全的顶板支护和管理方式。结合范各庄矿使用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简单介绍其构成及工作原理,根据生产实际应用经验,总结出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的优点及不足,归纳出... 液压支架电液控技术是应用于煤矿开采的先进、高效、安全的顶板支护和管理方式。结合范各庄矿使用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简单介绍其构成及工作原理,根据生产实际应用经验,总结出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的优点及不足,归纳出在液压支架电液控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应用经验和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电液控支架 顶板控制 维护管理
下载PDF
新型矿用比例方向阀动态特性及控制方法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瑞豪 廉自生 +2 位作者 廖瑶瑶 李旸 李润泽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8-44,共7页
适用于液压支架的比例方向阀代替现有的开关型方向阀,是液压支架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一款适用于液压支架系统的比例方向阀方案,其兼有手动开关控制模式和电液比例控制模式,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分析了其动静态特性。研... 适用于液压支架的比例方向阀代替现有的开关型方向阀,是液压支架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一款适用于液压支架系统的比例方向阀方案,其兼有手动开关控制模式和电液比例控制模式,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分析了其动静态特性。研究表明:主阀进液阀芯位移与输入信号占空比呈线性反比例关系;合理设计反馈槽宽度和进液阀芯面积比可以提高阀芯的响应速度;当仅有液压反馈时,进液阀芯位移仍受控于输入信号,避免了因传感器失效对控制系统造成的灾难性事故的发生;通过增加电反馈与原有液压反馈构成双反馈控制的方式,大幅提高了阀的响应速度、线性度、滞环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方向阀 液压支架 比例控制 动态特性
下载PDF
煤矿工作面顶板管理工艺优化探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军 《煤炭科技》 2019年第4期10-12,共3页
为进一步提升煤炭开采效率,杜绝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应当强化顶板管理工作,以确保煤矿安全开采。晋华宫煤矿通过在8204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应用水力致裂技术,对顶板进行有效控制,取得了理想效果,有效降低了来压步距及强度,为工作面... 为进一步提升煤炭开采效率,杜绝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应当强化顶板管理工作,以确保煤矿安全开采。晋华宫煤矿通过在8204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应用水力致裂技术,对顶板进行有效控制,取得了理想效果,有效降低了来压步距及强度,为工作面安全开采作业提供了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 水力致裂 顶板管理
下载PDF
神东上湾煤矿8.8 m工作面液压支架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联航 王强 +1 位作者 边彦胜 孙红发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神东上湾煤矿四盘区煤层厚度为7.95~9.25 m,支架最大高度为8.8 m,是目前世界上采高最大的一次采全高工作面。为提高8.8 m大采高工作面支架可靠性,更好满足高产高效工作面需求,针对压力显现与顶板控制、支架中心距的匹配性、支架整体稳... 神东上湾煤矿四盘区煤层厚度为7.95~9.25 m,支架最大高度为8.8 m,是目前世界上采高最大的一次采全高工作面。为提高8.8 m大采高工作面支架可靠性,更好满足高产高效工作面需求,针对压力显现与顶板控制、支架中心距的匹配性、支架整体稳定性及结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确定支架合理支护强度、支架中心距、稳定性系数、结构件优化参数和加工工艺方案,为提高8.8 m支架适用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顶板控制 适应性分析 疲劳寿命
下载PDF
水力压裂技术在综采工作面初放顶板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照凯 陈苏社 冯彦军 《陕西煤炭》 2017年第B08期84-87,134,共5页
结合大柳塔煤矿12316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使用水力压裂控制顶板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实践,通过井下试验、现场写实、实践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水力压裂对顶板岩层的弱化及初次垮落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水力压裂控制采空区顶板期间,工作... 结合大柳塔煤矿12316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使用水力压裂控制顶板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实践,通过井下试验、现场写实、实践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水力压裂对顶板岩层的弱化及初次垮落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水力压裂控制采空区顶板期间,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36 m,要比强制放顶缩短5 m。更重要的是,采空区顶板初次垮落期间未形成冲击,未对工作面产生影响,实现了工作面初采安全,达到了预期的控顶效果,为今后在大柳塔煤矿其他综采工作面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顶板控制 垮落 来压步距
下载PDF
近距离坚硬顶板巷道水力控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17
作者 张兆一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7,126,共8页
为研究近距离坚硬顶板巷道水力控顶理论,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水力化控顶卸压时煤层载荷、巷道应力分布规律,揭示了水力化控顶卸压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机制,阐明了该技术的工艺流程。研究结果表明:81403回风巷道未开掘时,工... 为研究近距离坚硬顶板巷道水力控顶理论,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水力化控顶卸压时煤层载荷、巷道应力分布规律,揭示了水力化控顶卸压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机制,阐明了该技术的工艺流程。研究结果表明:81403回风巷道未开掘时,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19 m,直接顶厚度4.84 m,基本顶厚度10.64 m,内应力区范围5.2 m;远离81401采空区侧的15#煤层荷载与巷道开掘和单向切顶后相比分别降低了20%、15%;现场观测切顶钻孔试验区域巷道高度收敛率为33.7%、巷道宽度收敛率为23.0%,巷道高度收敛率较对比区域降低39%、宽度收敛率较对比区域降低32%。采用单侧高压磨料射流钻孔切顶能使顶板岩层及时垮落,切断顶板岩层间应力传递途径,能有效改善巷道围岩应力状态,减少工作面回采巷道后期顶底板及两帮变形量,降低巷道维护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 坚硬顶板 水力控顶 数值模拟 力学模型 工业试验
下载PDF
7m大采高液压支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夏护国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8-140,共3页
介绍了大采高液压支架的发展概况,探讨了红柳林煤矿ZY17000/32/70D型大采高液压支架设计、性能特点、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对厚煤层综合采煤技术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大采高 液压支架 电液控制
下载PDF
新型泵控液压锚杆钻机的能耗分析与高精度控制
19
作者 吕志信 闫政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8-224,共7页
现有的阀控锚杆钻机系统存在严重的节流与溢流损失,导致整机效率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闭式泵控锚杆钻机系统。通过理论分析与联合仿真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比研究了新型锚杆钻机与阀控锚杆钻机的能耗特点;其次,设计了一种... 现有的阀控锚杆钻机系统存在严重的节流与溢流损失,导致整机效率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闭式泵控锚杆钻机系统。通过理论分析与联合仿真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比研究了新型锚杆钻机与阀控锚杆钻机的能耗特点;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压力反馈的自动调速方法;最后,针对泵控系统非线性严重、控制精度低的缺陷,设计了模糊自适应PID来对推进油缸进行闭环位置控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阀控锚杆钻机相比,新系统的动力源功率显著降低、整机效率获得了大幅度提高,节能效果显著;回转马达可依据压力的变化实现自动调速,误差不到1%;与PID控制相比,采用所设计的模糊PID,稳态时,可使钻机的定位误差减小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锚杆钻机 闭式泵控 能耗特性 模糊PID SimulationX
下载PDF
Physic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f target stratum selection for ground hydraulic fracturing of multiple hard roofs
20
作者 Binwei Xia Yanmin Zhou +2 位作者 Xingguo Zhang Lei Zhou Zikun M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699-712,共14页
Ground hydraulic fracturing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far-field hard roof,making it imperative to identify the most suitable target stratum for effective control.Physical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based ... Ground hydraulic fracturing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far-field hard roof,making it imperative to identify the most suitable target stratum for effective control.Physical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based on engineering properties to simulate the gradual collapse of the roof during longwall top coal caving(LTCC).A numer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using the material point method(MPM)and the strain-softening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physical model.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LTCC process under different hard roofs for ground hydraulic fracturing.The results show that ground hydraulic fracturing releases the energy and stress of the target stratum,resulting in a substantial lag in the fracturing of the overburden before collapse occurs in the hydraulic fracturing stratum.Ground hydraulic fracturing of a low hard roof reduces the lag effect of hydraulic fractures,dissipates the energy consumed by the fracture of the hard roof,and reduces the abutment stress.Therefore,it is advisable to prioritize the selection of the lower hard roof as the target strat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get stratum selection Ground hydraulic fracturing Hard roof control Fracture network Material point metho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