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坝模型试验的光纤传感变形监测 被引量:58
1
作者 朱鸿鹄 殷建华 +3 位作者 张林 董建华 冯嘉伟 靳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88-1194,共7页
考虑到大坝模型试验中内部变形难以监测的现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技术的光纤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为圆棒式结构,其表面沿轴向安装了准分布式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对于大坝物理模型,该传感器可预埋入坝体和坝基的内部... 考虑到大坝模型试验中内部变形难以监测的现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技术的光纤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为圆棒式结构,其表面沿轴向安装了准分布式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对于大坝物理模型,该传感器可预埋入坝体和坝基的内部。当大坝受到油压千斤顶荷载产生变形时,该传感器类似于一根一端固定并同时受轴向拉、压和横向弯曲的弹性梁。根据弯梁原理,由光纤布拉格光栅测得的应变结果可反算出大坝沿水平向和竖向的位移分布。室内标定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测得的变形量与其他常规传感器的读数一致。在一个二维混凝土重力坝物理模型的超载破坏试验中,采用预埋于坝体、坝基内部的光纤传感器以及表面安装式位移计、电阻应变花对该模型进行实时的变形监测。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光纤传感器在大坝模型内部变形监测中的有效性,同时也揭示了大坝在超载作用下的变形机制和破坏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光纤传感器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 模型试验 变形 监测 大坝
下载PDF
土工离心机振动台及其试验技术 被引量:50
2
作者 侯瑜京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5-22,共8页
利用土工离心机振动台进行模型试验是研究土工材料及其建筑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动力特性的有效手段。这一先进的地震模拟方法在国外已得到大量应用,在国内却刚刚起步,为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计划在现有大型土工离心机基础上,建设一... 利用土工离心机振动台进行模型试验是研究土工材料及其建筑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动力特性的有效手段。这一先进的地震模拟方法在国外已得到大量应用,在国内却刚刚起步,为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计划在现有大型土工离心机基础上,建设一台高性能的离心机振动台。本文分析了部分国外离心机振动台的主要特点和研究现状,介绍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拟建的离心机振动台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同时介绍了动力离心模型试验所需的相关附属设备和试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离心机 液压振动台 模型试验
下载PDF
跌坎式底流消能工的消能机理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张功育 汤健 +2 位作者 王海军 陈海滨 唐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3-45,共3页
对比常规的底流消能工,对跌坎式底流消能工消能水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研究。通过对底流消能机理的 分析、平面紊动射流的流速分布和对比模型的对比试验,分析了消力池中的水流运动状态和跌坎在消力池中的作用。 利用跌坎式底流消能,... 对比常规的底流消能工,对跌坎式底流消能工消能水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研究。通过对底流消能机理的 分析、平面紊动射流的流速分布和对比模型的对比试验,分析了消力池中的水流运动状态和跌坎在消力池中的作用。 利用跌坎式底流消能,可大大降低临底流速,减小消力池底板上的脉动压强,增加淹没射流消能效果和水流的平稳,减 小雾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一种有效的新型消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坎式底流消能 紊动射流 消力池 水工模型试验
下载PDF
X宽尾墩应用与发展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尹进步 梁宗祥 龚红林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39,35,共5页
本文在总结传统宽尾墩与普通X宽尾墩消能工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思林水电站泄洪消能建筑物的试验结果分析,提出一种新型X宽尾墩消能工。该消能工体型简单,能满足表孔泄洪流量变化范围大、消力池纵向长度小、尾坎低的要求。与传统宽... 本文在总结传统宽尾墩与普通X宽尾墩消能工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思林水电站泄洪消能建筑物的试验结果分析,提出一种新型X宽尾墩消能工。该消能工体型简单,能满足表孔泄洪流量变化范围大、消力池纵向长度小、尾坎低的要求。与传统宽尾墩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消力池水流消能充分、下游河道水面波动小、消力池底板脉动小、满足工程安全运行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学 新型X宽尾墩 模型试验 消能 泄洪
下载PDF
土坝水力劈裂的离心模型试验及其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沈珠江 易进栋 左元明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67-78,共12页
本文介绍了深截水槽心墙砂壳坝的离心模型试验及其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结果.截水槽两侧的混凝土基座内设有水管,以模拟Teton坝基岩内裂隙的作用.数值分析用有效应力法,同时采用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和损伤断裂模型.分析所得的应力... 本文介绍了深截水槽心墙砂壳坝的离心模型试验及其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结果.截水槽两侧的混凝土基座内设有水管,以模拟Teton坝基岩内裂隙的作用.数值分析用有效应力法,同时采用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和损伤断裂模型.分析所得的应力和变形与实测值有一定出入,但两者的基本趋势一致.试验与分析结果均表明,虽然截水槽内拱效应很明显,但兀水力劈裂迹象.由此得出结论,深截水槽心墙坝并不见得一定有水力劈裂的危险,流行的总应力判别法过大估计了水力劈裂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坝 水力劈裂 离心模型试验
下载PDF
江河大堤双层地基渗透破坏机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刘杰 谢定松 崔亦昊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11-1220,共10页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双层地基的渗透破坏问题。在模型设计中不仅考虑下层地基中承压水头的大小,而且考虑土的渗透稳定性,并以下层出现的承压水头大小按两土层渗透系数比值,将其细分为4种地层结构,分别研究其渗透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双层地基的渗透破坏问题。在模型设计中不仅考虑下层地基中承压水头的大小,而且考虑土的渗透稳定性,并以下层出现的承压水头大小按两土层渗透系数比值,将其细分为4种地层结构,分别研究其渗透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渗透破坏都是开始于上层土,上下两种土层渗透系数之比大于100的地层为最危险结构,最终控制地基渗流稳定的是下层管涌型土层。整个破坏过程可描写为上层流土穿孔—下层管涌—上层流土破坏向堤脚发展—上层整体破坏。下层管涌型土的允许水力比降应采用水平允许水力比降,以此确定双层地基不允许的渗透破坏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地基 上层流土 砂砾石层管涌 水平水力比降
下载PDF
悬挂式防渗墙防渗效果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王保田 陈西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766-2771,共6页
在实验室渗流槽中进行有悬挂式防渗墙的二元结构堤基的渗流模拟试验,取得不同贯入度悬挂式防渗墙防渗效果的系列试验成果。论证悬挂式防渗墙对上层为低液限黏土、下层为低液限粉土的二元堤基在发生渗透变形时有阻滞渗透变形发展的重要... 在实验室渗流槽中进行有悬挂式防渗墙的二元结构堤基的渗流模拟试验,取得不同贯入度悬挂式防渗墙防渗效果的系列试验成果。论证悬挂式防渗墙对上层为低液限黏土、下层为低液限粉土的二元堤基在发生渗透变形时有阻滞渗透变形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上部为粉质黏土,下部为粉土的二元结构堤基,发生渗透变形时首先在粉土层的薄弱部位发生涌砂,接着在粉质黏土层与粉土层的结合层面发生接触冲刷,在水位持续升高到超过临界水位后,渗透通道从下游向上游发展而贯通,即发生渗透破坏。同时,研究发现,在悬挂式防渗墙作用下,堤基土发生渗透破坏的条件有明显改善,表现在渗透破坏时的作用水头有较大的增长,临界表观水力梯度有明显提高,渗流量显著减小,孔隙水压力分布发生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悬挂式防渗墙可以有效控制渗透破坏的发生条件,而且施工相对容易,也比较经济合理,可以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二元结构堤基 渗透变形 悬挂式防渗墙 渗流槽模拟试验
下载PDF
混凝土仿真材料特性及其应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朱彤 林皋 马恒春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37,共7页
大型混凝土结构模型试验材料的选择对于试验结果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对低强度仿真混凝土材料的材料配比、力学性能以及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分析结果表明 ,仿真材料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物模试验是比较理想的材料。
关键词 水工结构 仿真砼材料 模型试验 相似性 起裂加速度
下载PDF
水底盾构掘进泥水喷发现象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袁大军 黄清飞 +1 位作者 小泉淳 王梦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96-2301,共6页
泥水式盾构工法是水底软土隧道施工的首选工法,施工时泥水压力过大可导致开挖面前方地层劈裂,引发泥水喷发、河(海)水倒灌事故。以此类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地层劈裂发生、伸展机制及不同泥水压力对地层劈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底隧... 泥水式盾构工法是水底软土隧道施工的首选工法,施工时泥水压力过大可导致开挖面前方地层劈裂,引发泥水喷发、河(海)水倒灌事故。以此类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地层劈裂发生、伸展机制及不同泥水压力对地层劈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底隧道泥水式盾构施工时,开挖面前方地层微小劈裂纹不可避免,但泥水喷发现象能否发生与盾构掘进参数、泥水性质、地层特性及盾构覆土厚度密切相关,通过理论分析和盾构掘进模型试验,得出了泥水喷发半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止泥水喷发现象发生的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泥水式盾构 水力劈裂 劈裂伸展速度 黏土地层 盾构模型试验
下载PDF
岩体水力劈裂机制圆筒模型试验及解析理论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詹美礼 岑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73-1181,共9页
针对厚壁圆筒试件进行9组近30个试样的水力劈裂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成果分析发现,在以往研究水力劈裂问题中,以著名的厚壁圆筒Lame公式为理论基础的分析方法是错误的。提出水力劈裂问题中渗透力作用机制。以弹性力学为基础,通过严密的... 针对厚壁圆筒试件进行9组近30个试样的水力劈裂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成果分析发现,在以往研究水力劈裂问题中,以著名的厚壁圆筒Lame公式为理论基础的分析方法是错误的。提出水力劈裂问题中渗透力作用机制。以弹性力学为基础,通过严密的数学力学理论推导,提出在稳定渗流作用下厚壁圆筒应力分布解析解(应用商业软件对该解析解进行验证),为岩土体的水力劈裂问题深入研究打下较严密的理论基础。针对试验成果,初步探讨厚壁圆筒水力劈裂破坏条件,提出发生水力劈裂破坏的半经验理论判别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工程 水力劈裂 模型试验 厚壁圆筒 解析理论 渗透力
下载PDF
大型双向流道泵装置优化匹配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黄良勇 吴忠 +1 位作者 张啸 李彦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2-607,共6页
研究了一种双向流道立式泵装置,综合考虑了进水流道出口流速分布均匀度和进水流道水力损失2个目标函数,应用CFD技术对双向进水流道喇叭口悬空高度进行了多方案的优化比选,当悬空高等于0.57D(D为水泵叶轮直径)时进水流道水力损失增加较小... 研究了一种双向流道立式泵装置,综合考虑了进水流道出口流速分布均匀度和进水流道水力损失2个目标函数,应用CFD技术对双向进水流道喇叭口悬空高度进行了多方案的优化比选,当悬空高等于0.57D(D为水泵叶轮直径)时进水流道水力损失增加较小,且流道出口流速分布均匀度最好.通过对出水流道喇叭管出口高度的多方案计算比较,得到双向出水流道扩散喇叭管出口高度对流道水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当出水流道扩散喇叭管的高度较高时,流速较大,流道水力损失较大;随着扩散喇叭管高度的逐渐降低,出水流道水力损失逐渐减小;当喇叭管的高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水力扩散损失占据主导作用,随着喇叭管高度的进一步降低,其水力扩散损失越来越大;当喇叭管出口至流道顶板高度等于0.48D时,对应的出水喇叭管高度为最优.将优化匹配的双向进出水流道配置优选的水泵模型,进行泵装置模型试验,在低扬程3.26 m时,装置效率可达71.2%,可为同类型泵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机械 泵装置 双向流道 三维流动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库区滑坡涌浪传播及其与大坝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邓成进 党发宁 陈兴周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5-823,共9页
库区滑坡涌浪可能危及大坝及下游安全,基于流体动力学的滑坡涌浪数值模拟可获得完整的分析数据,将成为研究滑坡涌浪与大坝作用过程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某大坝上游约1300 m的3#变形体滑坡涌浪为研究对象,建立库区三维滑坡涌浪数值模型,并... 库区滑坡涌浪可能危及大坝及下游安全,基于流体动力学的滑坡涌浪数值模拟可获得完整的分析数据,将成为研究滑坡涌浪与大坝作用过程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某大坝上游约1300 m的3#变形体滑坡涌浪为研究对象,建立库区三维滑坡涌浪数值模型,并通过水工物理模型试验对其模拟精度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得出的涌浪高度变化、水面起伏过程与水工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数值模拟能反映滑坡涌浪传播及其与大坝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最后基于数值模拟获得的数据,分析了滑坡涌浪与大坝作用过程,以及坝面动水头与坝前涌浪高度的变化关系。分析认为,库区水体反复震荡、叠加而形成的涌浪对下游沿岸安全危害可能更大,大坝坝顶及下游有必要采取避险措施;最大动水头小于涌浪高度,若采用静力方法计算分析坝体稳定应力,其结果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涌浪 数值模拟 水工模型试验 涌浪高度 动水头
下载PDF
承压水基坑突涌机制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镜培 张飞 +1 位作者 梁发云 宋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7-842,共6页
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工程,在承压水作用下容易发生管涌、流土和隔水层整体顶升等形式的突涌破坏.结合紧邻地铁枢纽深大基坑工程,设计了基坑突涌离心模型试验,模拟不同承压水位作用下黏性土体隔水层突涌状态,并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试验... 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工程,在承压水作用下容易发生管涌、流土和隔水层整体顶升等形式的突涌破坏.结合紧邻地铁枢纽深大基坑工程,设计了基坑突涌离心模型试验,模拟不同承压水位作用下黏性土体隔水层突涌状态,并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试验水位压力下坑底土体的应力应变机制.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承压水压力作用下,坑底隔水层产生向上的隆起变形,并且基坑中间位置变形量大,随着水位的升高,土体变形曲率增大;基坑围护墙附近的隔水层土体剪切应变大于体积应变,而隔水层与承压含水层的界面处体积应变较大,产生水压楔裂作用并形成有效应力为零的区域;黏性土体隔水层在剪切效应与界面楔裂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整体顶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承压水 突涌机制 应力应变状态 离心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单戗堤立堵截流龙口的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胡志根 孟德乾 +1 位作者 黄天润 冀培民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4-418,共5页
在水利水电工程截流过程中,截流龙口的局部落差、龙口水流流速、龙口水深以及龙口单宽流量等水力参数直接决定截流的难度。本文针对非对称和水流比降大的河道截流,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观测分析截流进占方式、龙口位置与龙口水流流态... 在水利水电工程截流过程中,截流龙口的局部落差、龙口水流流速、龙口水深以及龙口单宽流量等水力参数直接决定截流的难度。本文针对非对称和水流比降大的河道截流,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观测分析截流进占方式、龙口位置与龙口水流流态及其水力参数的关系,比较不同截流进占方式对水力参数的影响,给出单戗立堵截流龙口局部水力参数与截流困难程度之间的联系及其变化特性,为单戗堤立堵截流的计算分析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堵截流 龙口水力参数 单戗堤 截流模型试验
下载PDF
三峡电站混流式水轮机水力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田子勤 刘景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3,共3页
三峡电站水轮机是目前世界上运行水头变幅最大的巨型混流式水轮机之一 ,其运行稳定性是设计、研究、制造和使用部门关注的首要课题。在左岸电站机组招标文件和合同执行过程中 ,明确提出水力稳定性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并具体规定了模型和... 三峡电站水轮机是目前世界上运行水头变幅最大的巨型混流式水轮机之一 ,其运行稳定性是设计、研究、制造和使用部门关注的首要课题。在左岸电站机组招标文件和合同执行过程中 ,明确提出水力稳定性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并具体规定了模型和真机的稳定性指标。在水轮机模型验收试验中 ,发现一些现象与众所周知的部分负荷的压力脉动不同 ,表现为在运行水头范围内存在压力脉动峰值带 ,频率较高 ,且从蜗壳进口至尾水管的几个部位均同时出现较大的压力脉动幅值。根据模型试验的结果 ,分析了空蚀系数和补气对压力脉动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水力稳定性 压力脉动 水电站
下载PDF
水电站引水-尾水管道系统水力过渡过程模型试验与计算 被引量:22
16
作者 巨江 刘菁 +1 位作者 诸亮 刘少斌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65-1170,共6页
本文针对拉西瓦水电站引/尾水管道系统,修建了一个大比尺(1/50)且部分正态、部分变态的物理模型,并通过调频电机改变导叶启闭时间,观测了机组增甩负荷时压力管道内的水流流态、水头损失、调压室涌浪及涡壳进口处的水锤压力过程线。利用... 本文针对拉西瓦水电站引/尾水管道系统,修建了一个大比尺(1/50)且部分正态、部分变态的物理模型,并通过调频电机改变导叶启闭时间,观测了机组增甩负荷时压力管道内的水流流态、水头损失、调压室涌浪及涡壳进口处的水锤压力过程线。利用模型试验实测资料,率定出调压室阻抗孔局部阻力系数的计算公式,使数值计算得到的调压室涌浪、引/尾水管道水锤压力及其过程线与模型试验吻合良好。再用数值计算弥补物理模型不能回答尾水管进口最大真空度以及模拟非线性关闭的缺陷,提出了物理模型设计可放弃弹性相似准则的结论,使模型材料不受限制。计算在缺乏水轮机特性曲线的条件下,数值求解转动方程也可得到机组最大转速及其过程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过渡过程 调压室 水锤压力 涌浪 模型试验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重力坝高压水劈裂模拟方法与特高重力坝设计准则初步探讨 被引量:22
17
作者 贾金生 汪洋 +1 位作者 冯炜 常凊睿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7-133,共7页
本文提出了全级配混凝土试件单轴拉、压应力作用下高压水劈裂模拟试验新方法,并运用断裂力学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参数校核,推导了判定重力坝坝踵是否会发生水力劈裂的分析公式。基于试验、计算分析和国内外高重力坝比较研究,初步给... 本文提出了全级配混凝土试件单轴拉、压应力作用下高压水劈裂模拟试验新方法,并运用断裂力学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参数校核,推导了判定重力坝坝踵是否会发生水力劈裂的分析公式。基于试验、计算分析和国内外高重力坝比较研究,初步给出了评估特高混凝土重力坝是否可能发生高压水劈裂的断裂力学条件,经比较可初步用于评判重力坝抗高压水劈裂能力。基于工程比较研究,提出了200m以上特高重力坝,设计准则中需要考虑高压水劈裂的影响。当前国内外采用的重力坝设计准则,对特高重力坝,尤其是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都有可能出现偏于不安全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碾压混凝土 水力劈裂 模拟试验
原文传递
竖井贯流泵装置水力设计方案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徐磊 陆林广 +1 位作者 陈伟 王刚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7-215,共9页
竖井贯流泵装置流道顺直、水力损失小,并具有投资较少、结构较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等许多优点。为了充分提高这种型式贯流泵装置的水力性能,结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邳州站建设的需要,采用三维湍流数值计算的方法,对竖井贯流泵装置进... 竖井贯流泵装置流道顺直、水力损失小,并具有投资较少、结构较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等许多优点。为了充分提高这种型式贯流泵装置的水力性能,结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邳州站建设的需要,采用三维湍流数值计算的方法,对竖井贯流泵装置进行了水力设计方案比较研究,并分别采用了透明泵装置流态模型试验和泵装置性能模型试验的方法检验竖井贯流泵装置方案比较的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前置竖井贯流泵装置进、出水流道内的流态平顺均匀,流道水力损失小;前置竖井贯流泵装置的水力性能明显优于后置竖井贯流泵装置;经过充分水力设计的邳州站前置竖井贯流泵装置在低扬程条件下得到了十分优异的水力性能,主要工况点的泵装置效率超过83%、临界空化余量小于5m。这种型式的贯流泵装置不仅适用于邳州站,而且也适宜在其它特低扬程泵站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机械 低扬程泵站 水力性能 方案比较 数值计算 模型试验
原文传递
阻抗式调压井水力学计算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洪振国 刘浩林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1-54,共4页
对庙林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的阻抗式调压井进行数值法和数学模型水力学计算,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数值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论证阻抗式调压井型式可行性。结果表明:调压井数值法和数学模型水力学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调压井丢弃负... 对庙林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的阻抗式调压井进行数值法和数学模型水力学计算,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数值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论证阻抗式调压井型式可行性。结果表明:调压井数值法和数学模型水力学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调压井丢弃负荷后的最高涌浪水位低于调压井设计顶高程,最低涌浪水位高于调压井底板高程2.0m以上;调压井直径、阻抗孔口以及调压井顶高程是合适的,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调压井漫顶和漏空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式调压井 水力学计算 模型试验 涌浪水位 庙林水电站
下载PDF
加筋边坡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孔宪京 李永胜 +1 位作者 邹德高 周扬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2-157,共6页
利用振动台进行了一系列大尺寸边坡模型试验,试验模型尺寸为1.3m×3.58m×0.8m(高×长×宽),坡比1∶1.6。着重观察边坡的破坏性态及其破坏过程,研究了加筋对提高边坡地震稳定性的效果以及加筋长度和加筋密度等对潜在滑... 利用振动台进行了一系列大尺寸边坡模型试验,试验模型尺寸为1.3m×3.58m×0.8m(高×长×宽),坡比1∶1.6。着重观察边坡的破坏性态及其破坏过程,研究了加筋对提高边坡地震稳定性的效果以及加筋长度和加筋密度等对潜在滑裂面和屈服加速度的影响。试验结果再现了地震时边坡的破坏过程,有助于揭示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失稳机制,为边坡的抗震加固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学 水工材料 加筋边坡 模型试验 滑裂面 屈服加速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