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属杂交区物种形态特征的数值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雯清 陆嘉惠 +2 位作者 王倩倩 辛倩 徐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26,共13页
本研究对来自新疆和甘肃9个甘草属杂交区物种的形态分类性状进行数值分类分析,以区别和鉴定不同杂交区的亲本种组成及杂交类型,为药用甘草种质资源利用和杂交物种形成研究奠定形态分类学基础。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对形态学特征及数... 本研究对来自新疆和甘肃9个甘草属杂交区物种的形态分类性状进行数值分类分析,以区别和鉴定不同杂交区的亲本种组成及杂交类型,为药用甘草种质资源利用和杂交物种形成研究奠定形态分类学基础。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对形态学特征及数据进行记录和测量;数值化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具有分类价值的主要特征性状;通过R聚类对29个性状进行分类;通过OTU散点和Q聚类对不同杂交区的亲本种及其杂交类型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在前3个主成分中果荚膨胀度(LeI)、小叶数上限(ULF)、小叶数下限(LLF)、果荚被腺体毛(LeG)、复叶长(CLL)、每荚含种子数(LePS)、复叶轴长(CRL)、小叶叶缘(LM)、果穗长/果穗宽(EL/EW)、果穗长(EL)、小叶长/小叶宽(LL/LW)、小叶宽(LW)的绝对权重值均在0.7以上,这12个性状在甘草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29个性状被归为2类:A类主要为叶片和果穗相关的性状;B类主要为果荚和复叶相关的性状,两类性状间的相关系数皆为1,表明这些性状相伴发生,具有很高的相关性。344份材料被分为A类胀果甘草;B类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的杂交类型;C类乌拉尔甘草;D类光果甘草;E类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的杂交类型。A类胀果甘草包括新疆阿拉尔、库尔勒和甘肃瓜州、民勤的胀果甘草,聚为一支,表明胀果甘草的不同居群遗传分化较小,形态特征不存在地域分布差异;C类甘肃民勤、张掖和新疆库尔勒、焉耆、博湖的乌拉尔甘草,分别被聚为两支,表明乌拉尔甘草出现种内遗传分化,甘肃和新疆不同分布区存在明显地域差异;D类光果甘草包括新疆阿拉尔的密腺甘草和光果甘草,支持密腺甘草为光果甘草的变种。9个自然杂交区类型分为3种:新疆阿拉尔、吐鲁番为胀果甘草与光果甘草的种间杂交区;新疆焉耆、库尔勒和甘肃瓜州为胀果甘草与乌拉尔甘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属 杂交区 形态特征 数值分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柠条群体分子生态学初步研究:RAPD证据 被引量:66
2
作者 魏伟 王洪新 +3 位作者 胡志昂 钟敏 恽锐 钱迎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22,共7页
毛乌素沙地柠条群体是一个杂种带。为了进一步阐明分子变异和基因流与生境或生态过渡带的联系,应用RAPD标记开展了柠条群体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根据RAPD数据利用Shannon信息指数估计了6个柠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发现大... 毛乌素沙地柠条群体是一个杂种带。为了进一步阐明分子变异和基因流与生境或生态过渡带的联系,应用RAPD标记开展了柠条群体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根据RAPD数据利用Shannon信息指数估计了6个柠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发现大部分的分子变异存在于柠条群体之内(82.4%),只有少部分的分子变异存在于群体之间(17.6%)。又利用Nei指数统计了RAPD数据,也证实了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之内。柠条锦鸡儿群体与中间锦鸡儿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和遗传距离都很小。以上结果都肯定了柠条群体间和种间的基因流动。无论是从多态位点比率还是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来看,硬梁和硬梁覆沙群体是最小的,滩地覆沙群体则具有较高的水平。某些RAPD扩增片段的频率在柠条群体间有规律的变化也许具有着特殊的生态学意义,更可能是中性突变的随机固定。根据以上研究可以得出下列结论:①通过比较Shannon指数和Nei指数的统计结果,可以认为,对于异交植物来讲,Shannon指数在统计RAPD数据方面有用。②毛乌素沙地柠条群体之间存在着强大的基因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生态过渡带 分子生态学 柠条 沙地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锦鸡儿(Caragana)种群种子蛋白多样性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洪新 胡志昂 +1 位作者 钟敏 钱迎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72-380,共9页
应用多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纯化的锦鸡儿种子球蛋白和清蛋白进行分离和分子量测定。占总蛋白70%左右的球蛋白包括3个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它们由相同的21个亚基组成,说明是不同的聚合态。清蛋白在PAGE和SDSPAGE... 应用多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纯化的锦鸡儿种子球蛋白和清蛋白进行分离和分子量测定。占总蛋白70%左右的球蛋白包括3个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它们由相同的21个亚基组成,说明是不同的聚合态。清蛋白在PAGE和SDSPAGE中部分出约20种成分。全蛋白PAGE结果表明最主要的球蛋白和若干清蛋白在种群内和种群间有高水平的多态性,至少有4个可能的位点编码6个蛋白。SDSPAGE结果表明全蛋白有约50个不同分子量的单体,其中大多数是变异的。记录了其中17个单体的变异,初步推测由13个位点编码。从全部10个种群337份样品的PAGE和338份样品的SDSPAGE结果计算出23个蛋白或单体的分布频率,进一步统计出各项种群遗传结构参数。数据表明毛乌素沙地锦鸡儿的全部遗传多样性中90%以上存在于群体内,群体间只占7.6%,说明种群间存在强大的基因而。同一植株不同种子存在不同种子蛋白和单体成分,更进一步证明锦鸡儿的异交性。蛋白质的高水平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证实了所报道的形态变异的结果,说明毛乌素地区的锦鸡儿的确构成一个杂种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鸡儿 种群 种子蛋白 多样性
下载PDF
板栗和锥栗天然同域居群的叶表型变异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莹 宁祖林 +2 位作者 王静 康明 黄宏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0-488,共9页
对分布于湖北省秭归县境内的一个由169株板栗(Castanea m ollissima)和281株锥栗(C.henryi)组成的天然同域居群的20个叶表型性状的变异进行了研究。根据叶片背面和叶柄的被毛情况及叶缘形状3个定性性状,在总共450个个体中,共得到18个(4%... 对分布于湖北省秭归县境内的一个由169株板栗(Castanea m ollissima)和281株锥栗(C.henryi)组成的天然同域居群的20个叶表型性状的变异进行了研究。根据叶片背面和叶柄的被毛情况及叶缘形状3个定性性状,在总共450个个体中,共得到18个(4%)中间过渡类型个体。利用17个数量性状进行逐步判别分析(SDA)表明:根据定性性状得到的中间型个体中分别有7个和11个被归入板栗和锥栗;板栗和锥栗在叶形上的差异较大,有8个数量性状被选入判别方程,判别方程对板栗和锥栗的判别准确率都达93%以上,判别结果较为理想;综合20个表型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构建了3个主成分,主成分1和2的贡献率分别为53.5%和18.7%,累计贡献率达72.2%。前2个主成分的散布图中,有6个(1/3)中间型个体位于板栗和锥栗的重叠分布区域,可能是二者之间存在杂交的表型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属 表型变异 杂交 杂交带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叶绿体DNA标记在谱系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胡颖 王茜 +3 位作者 张新新 周玮 陈晓阳 胡新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9-234,共16页
谱系地理学研究旨在探究历史上发生的影响目前遗传谱系系统发育和空间分布格局关系的生态与进化过程。叶绿体DNA具有单亲遗传、低突变率、单倍体等特征,其分子标记不同程度地保留着植物长期进化的历史遗传痕迹,有助于深度解析谱系地理... 谱系地理学研究旨在探究历史上发生的影响目前遗传谱系系统发育和空间分布格局关系的生态与进化过程。叶绿体DNA具有单亲遗传、低突变率、单倍体等特征,其分子标记不同程度地保留着植物长期进化的历史遗传痕迹,有助于深度解析谱系地理变异的形成机制。本文探讨了上述特征是怎样影响分子标记的选择、扩大或缩小群体遗传结构分化、延长或缩短空间基因溯祖时间、促进或阻碍种间基因渐渗及谱系分选(复系、并系和单系形成)进程,重点阐述了这些影响过程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实际例子阐述谱系地理研究进展。由于位点间在突变率、选择强度及它们与漂变互作等方面存在异质性,今后一个研究重点就是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谱系地理变化格局,包括分析DNA位点间的基因渐渗或基因流动程度差异分布及沿着叶绿体DNA序列上谱系分选差异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 谱系地理学 杂交带 基因溯祖理论 物种形成
原文传递
中国沙棘×肋果沙棘自然杂交带的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杜玉娟 王云瑾 +2 位作者 杨洁 张辉 孙坤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73-77,共5页
对青海祁连境内中国沙棘×肋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ssp.sinensis×H.neurocarpassp.neurocarpa.)自然杂交带的形态变异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主成分分析表明,杂交带内个体在营养性状上具有中国沙棘到肋果沙棘的过渡性.Ander... 对青海祁连境内中国沙棘×肋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ssp.sinensis×H.neurocarpassp.neurocarpa.)自然杂交带的形态变异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主成分分析表明,杂交带内个体在营养性状上具有中国沙棘到肋果沙棘的过渡性.Anderson"杂种指数"研究发现,其遗传组成比较复杂,在棱果沙棘杂交起源过程中由于深度杂交引起双亲基因渗入的可能性极大,而不是以往认为的仅是由F1代强势主导的自然杂交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沙棘 肋果沙棘 棱果沙棘 渐渗杂交 杂交带
下载PDF
3种黏结剂对牙本质黏结强度及其黏结界面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倪龙兴 姜永 钟玉修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385-387,共3页
目的 :探讨Prime&BondNT、Singlebond、PromptL -Pop3种黏结剂的湿黏结通用性 ,为临床选择黏结剂提供依据。方法 :暴露新鲜拔除的牛牙根牙本质 ,将上述 3种黏结剂用湿黏结技术按照各自的操作要求进行黏结 ,标本进行抗微拉力强度 (μ... 目的 :探讨Prime&BondNT、Singlebond、PromptL -Pop3种黏结剂的湿黏结通用性 ,为临床选择黏结剂提供依据。方法 :暴露新鲜拔除的牛牙根牙本质 ,将上述 3种黏结剂用湿黏结技术按照各自的操作要求进行黏结 ,标本进行抗微拉力强度 (μTBS)测试和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 :Prime&BondNT在各组均能获得较好的黏结强度 ,但对于牙釉质黏结时 ,可出现微裂隙 ,作为通用型黏结剂 3MSingleBond组的黏结强度最高 ,所形成的树脂突最长 ,可达 5 0 μm以上。PromptL -Pop黏结强度最低 ,基本上没有形成树脂突 ,混合层薄 ;Prime&BondNT、SingleBond与树脂、牙本质之间联结较为紧密 ,且均有明显的混合层。结论 :第 5代黏结剂仍是临床黏结剂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剂 混合层 树脂突 黏结强度
下载PDF
洛杉矶城市分区的演变与新综合分区的转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璐 周剑云 庞晓媚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73,共11页
洛杉矶分区在美国土地使用管制中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本文通过追溯洛杉矶的分区起源和历史演变以及新综合分区的转型,旨在更全面地认识美国分区管制工具,并澄清规划与分区的差异性。洛杉矶分区展现了从妨害条例拓展而来的美国土地使用... 洛杉矶分区在美国土地使用管制中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本文通过追溯洛杉矶的分区起源和历史演变以及新综合分区的转型,旨在更全面地认识美国分区管制工具,并澄清规划与分区的差异性。洛杉矶分区展现了从妨害条例拓展而来的美国土地使用管制工具,从不完全分区向全面综合的分区转变的发展过程。分区已从早期直接面对现实问题的土地管制工具逐渐转化为落实规划目标的管制工具。新综合分区则是一种动态的、基于网络的混合分区系统,是实现多元目标的管制载体,具有较高的先进性。分区作为洛杉矶空间全域管制的技术工具具有可借鉴性,其经验可为我国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法治化转型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区域 混合分区 土地使用 管制工具 转型 洛杉矶
原文传递
青海祁连棱果沙棘自然杂交带三种沙棘光合特性日变化分析
9
作者 赵一丹 贾凌云 +3 位作者 张辉 范宝强 刘本立 孙坤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12-1219,共8页
杂交带是研究物种形成及进化的天然实验室。为探究棱果沙棘自然杂交带三种沙棘的生理生态适应性,该研究在光照充足的7月中旬分别测定了该区域三种沙棘雌、雄株的光合特性及相关环境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1)同种沙棘雌、雄株间光合日... 杂交带是研究物种形成及进化的天然实验室。为探究棱果沙棘自然杂交带三种沙棘的生理生态适应性,该研究在光照充足的7月中旬分别测定了该区域三种沙棘雌、雄株的光合特性及相关环境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1)同种沙棘雌、雄株间光合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不同沙棘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sinensis)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光合有效辐射(PAR)和空气温度(Ta)相对较高的10:00和14:00,最高达到(19.53±5.35)μmol·m^-2·s^-1;棱果沙棘(Hippophae goniocarpa)和肋果沙棘(H. neurocarpa ssp. neurocarpa) Pn日变化均呈近双峰曲线,在PAR和Ta相对较低的8:00和16:00有较高的值,最高值分别为(13.43±3.43)和(15.27±2.43)μmol·m^-2·s^-1。(2)三种沙棘水分利用效率(WUE)与Pn的日变化规律一致,但中国沙棘具有最高的WUE,达到(6.72±0.95)μmol·mmol^-1,棱果沙棘和肋果沙棘的WUE日变化最高分别为(4.03±1.08)和(4.93±0.86)μmol·mmol-1。(3)三种沙棘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s)的日变化规律相似,其中Gs均在10:00后一致下降,在12:00左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气孔关闭现象,这是其发生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之一。杂交带三种沙棘光合特性日变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沙棘和其他两种沙棘之间,而杂交种棱果沙棘与亲本种肋果沙棘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其Pn与WUE可能受到了Ta、PAR和空气相对湿度(RH)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带 沙棘属 光合日变化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猕猴桃驯化改良百年启示及天然居群遗传渐渗的基因发掘 被引量:121
10
作者 黄宏文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7-142,共16页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是近代由野生到人工商品化栽培最为成功的植物驯化范例。该文综述了我国猕猴桃资源流失国外及其驯化改良和产业发展的100年历史,概述了我国野生猕猴桃资源的分布状况,并在总结我国猕猴桃品种选育改...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是近代由野生到人工商品化栽培最为成功的植物驯化范例。该文综述了我国猕猴桃资源流失国外及其驯化改良和产业发展的100年历史,概述了我国野生猕猴桃资源的分布状况,并在总结我国猕猴桃品种选育改良、科研与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猕猴桃资源及其发掘利用对世界猕猴桃产业的重要影响。通过深入分析野生猕猴桃资源的可持续发掘利用问题,提出了利用天然杂交带的遗传渐渗作用开展野生植物新种质和新基因型发掘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化 地理分布 渐渗育种 猕猴桃 天然杂交带 自然资源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蛹虫草有性生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殷东林 段鸿斌 王锐丽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0-133,共4页
从2种人工栽培的蛹虫草子实体上分离子囊单孢子,将单孢子单独培养和两两配对培养来诱导产生子实体,以研究蛹虫草有性生殖机理。结果表明:蛹虫草有性生殖方式存在多样化,除了具有典型的二极异宗配合外,还存在可孕单孢子。将单孢子对峙培... 从2种人工栽培的蛹虫草子实体上分离子囊单孢子,将单孢子单独培养和两两配对培养来诱导产生子实体,以研究蛹虫草有性生殖机理。结果表明:蛹虫草有性生殖方式存在多样化,除了具有典型的二极异宗配合外,还存在可孕单孢子。将单孢子对峙培养结果发现在两单孢子间有扇形杂交区的配对培养产生子实体的能力强,没有扇形杂交区的两单孢子配对培养产生子实体的能力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子囊单孢子 对峙培养 扇形杂交区 二极异宗配合
原文传递
超大型湿式冷却塔干湿混合雨区正交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政清 王明勇 +3 位作者 张德英 陈瑞 何锁盈 高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8224-8231,共8页
为研究分流板各参数对干湿雨区冷却塔性能提升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得到优化的干湿混合雨区结构参数,该文建立湿式冷却塔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对某超大型湿式冷却塔干湿混合雨区进行正交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所研究的冷却塔而言,分流板总... 为研究分流板各参数对干湿雨区冷却塔性能提升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得到优化的干湿混合雨区结构参数,该文建立湿式冷却塔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对某超大型湿式冷却塔干湿混合雨区进行正交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所研究的冷却塔而言,分流板总覆盖面积为2797.08m2、安装角度为15°、长度为30.9m、安装高度为10.37m、数量4的干湿混合雨区能达到最佳性能提升效果;在该文研究范围内,性能提升效果随分流板总覆盖面积、长度和安装高度的增加而增强,随安装角度的增大先增强后减弱,随分流板数量的增大先减弱后增强;相关性分析表明干区总体积对温降增量的影响要大于干区进口总面积。该研究可为雨区干湿混合冷却模式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湿式冷却塔 冷却性能 正交优化 干湿混合雨区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多台阶相幅型菲涅耳波带片的矢量衍射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艳 张耀举 赵艳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26,共6页
用矢量Rayleigh-Sommerfeld(VRS)衍射理论分析计算了高数值孔径多台阶相幅型菲涅耳波带片(M-SHFZP)的聚焦场分布。当线性偏振光垂直入射到M-SHFZP,结果显示:1)由于薄膜透射率随着刻蚀台阶深度发生变化,致使实际的M-SHFZP的聚焦强度小于... 用矢量Rayleigh-Sommerfeld(VRS)衍射理论分析计算了高数值孔径多台阶相幅型菲涅耳波带片(M-SHFZP)的聚焦场分布。当线性偏振光垂直入射到M-SHFZP,结果显示:1)由于薄膜透射率随着刻蚀台阶深度发生变化,致使实际的M-SHFZP的聚焦强度小于多台阶纯相位型菲涅耳波带片(M-SPFZP)的聚焦强度,但是M-SHFZP的聚焦光斑大小基本上与M-SPFZP的相同;2)聚焦光的强度随着台阶数的增加而增加,但聚焦光斑的大小不随台阶数变化;3)对于低数值孔径的M-SHFZP,光轴上的强度呈现一个多焦点分布,但是对于高数值孔径的M-SHFZP,高级焦点的强度被大大抑制。台阶数愈多,数值孔径愈大,抑制高级次焦点的能力愈强。VRS矢量衍射理论的计算结果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聚焦 矢量Rayleigh—Sommerfeld衍射理论 多台阶相幅型菲涅耳波带片 高数值孔径
原文传递
猕猴桃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宏文 刘义飞 钟彩虹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第1期161-161,共1页
该研究通过对横跨我国中西部阶梯过渡带的中华猕猴桃野生资源的全面调查和自然杂交带的定位研究,发掘了一大批优异的猕猴桃野生种质资源,克隆定位了部分果肉颜色相关的基因。在此基础上,选育了国家级审定的晚熟耐贮黄肉新品种“金艳”... 该研究通过对横跨我国中西部阶梯过渡带的中华猕猴桃野生资源的全面调查和自然杂交带的定位研究,发掘了一大批优异的猕猴桃野生种质资源,克隆定位了部分果肉颜色相关的基因。在此基础上,选育了国家级审定的晚熟耐贮黄肉新品种“金艳”和省级观赏鲜食猕猴桃新品种“满天红”。利用收集的资源进一步开展杂交育种和实生选种,获得了具有不同成熟期、果肉颜色及风味的猕猴桃优系14个,包括风味和品质俱佳、果实耐贮的红肉猕猴桃新品系2个,果肉黄色或黄绿色新品系7个,高维生素C品种1个(维生素C426 mg/100 g)、绿肉新品系4个。该研究的实施提升了我国猕猴桃资源发掘及新品种研发水平,选育的“金艳”新品种被誉为国际猕猴桃产业第二代黄肉新品种的三大核心品种之一。同时,通过资源深度发掘及选育研究获得的14个黄肉、红肉猕猴桃优良株系,奠定了我国未来引领国际猕猴桃产业新品种格局的重要育种材料基础,对占领国际猕猴桃产业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金艳”新品种已发展1.5万亩规模示范,并规划带动周边地区形成17.5万亩产业带,发挥了重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金艳 自然杂交带 遗传育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