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枯草芽孢杆菌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49
1
作者 刘晓勇 张颖 +3 位作者 齐茜 赵明军 麦丽开 孙大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5-1320,共6页
在杂交鲟(Acipenser baeri♂×Acipenser schrenkii♀)幼鱼日粮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05%、0.1%、0.25%、0.5%)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粉剂,分别在培育实验的第15天和第30天采集样本,分析其对幼鱼摄食、生长、肠道消... 在杂交鲟(Acipenser baeri♂×Acipenser schrenkii♀)幼鱼日粮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05%、0.1%、0.25%、0.5%)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粉剂,分别在培育实验的第15天和第30天采集样本,分析其对幼鱼摄食、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饲料中添加0.25%枯草芽孢杆菌粉剂时,杂交鲟生长最好,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4.31%(P<0.05)和28.61%(P<0.05),饵料系数降低了36.02%(P<0.05),也显著低于其他各实验组(P<0.05)。各实验组肠道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第15天时各种消化酶活性均大于第30天,其中第15天添加0.25%组的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该实验组的血清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实验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杂交鲟幼鱼的生长性能、肠道的消化酶活性及血清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适宜添加水平为0.25%,添加的适宜持续时间为15 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杂交鲟 生长性能 消化酶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六种鲟鱼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叶继丹 卢彤岩 +2 位作者 刘洪柏 赵吉伟 孙大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0-595,共6页
测定了两个生长阶段 6种鲟鱼幼鱼胃、肠道和肝脏中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幼鲟消化酶活性在两个生长阶段变化不明显。 6种鲟鱼不同消化器官蛋白酶活性以肠道为最高 ,肝脏为最低 ,肝脏中的蛋白酶活性明显低于胃、肠道 (P <0 0... 测定了两个生长阶段 6种鲟鱼幼鱼胃、肠道和肝脏中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幼鲟消化酶活性在两个生长阶段变化不明显。 6种鲟鱼不同消化器官蛋白酶活性以肠道为最高 ,肝脏为最低 ,肝脏中的蛋白酶活性明显低于胃、肠道 (P <0 0 1)。不同消化器官脂肪酶活性 ,以肠道为最高 ,且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胃、肝脏 (P <0 0 1) ,胃中的脂肪酶活性与肝脏中的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明显 (P >0 0 5 )。不同消化器官淀粉酶活性 ,以肠道为最高 ,且明显高于胃、肝脏 (P <0 0 1)。幼鲟在第一阶段 ,肝脏中没有淀粉酶活性 ,其活性出现在第二阶段 ,且在此生长阶段 ,肝脏中的淀粉酶活性达到胃中的水平 (P >0 0 5 )。对 6种鲟鱼而言 ,除个别存在较大差异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鲟 小体鲟 西伯利亚鲟 俄罗斯鲟 杂交鲟 中华鲟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杂交鲟胃中消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3
3
作者 叶继丹 卢彤岩 +1 位作者 田雷 孙大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81,共3页
以杂交鲟(Husohuso♀×A ruthenus♂)为研究材料,测定不同pH及不同温度条件下胃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当pH2 2~7 8时,蛋白酶随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淀粉酶及脂肪酶在偏碱性条件下才具有一定的酶活性,而且... 以杂交鲟(Husohuso♀×A ruthenus♂)为研究材料,测定不同pH及不同温度条件下胃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当pH2 2~7 8时,蛋白酶随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淀粉酶及脂肪酶在偏碱性条件下才具有一定的酶活性,而且活性较弱。在20~40℃范围内,蛋白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淀粉酶、脂肪酶分别在35℃和25℃处达最大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PH 温度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生长、肌肉组分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程佳佳 李吉方 +7 位作者 温海深 倪蒙 任源远 丁厚猛 宋志飞 刘明源 来长青 刘传忠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3-441,共9页
工厂化流水养殖条件下进行为期90 d的饲养试验,探讨养殖密度对杂交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生长性能、肌肉组分含量和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杂交鲟初始体重为(251.11±0.59... 工厂化流水养殖条件下进行为期90 d的饲养试验,探讨养殖密度对杂交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生长性能、肌肉组分含量和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杂交鲟初始体重为(251.11±0.59)g,养殖密度分别设置为5.50 kg/m3、8.27 kg/m3、11.01 kg/m3、13.80 kg/m3。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的生长和存活影响显著(P<0.05),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幼鱼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存活率呈下降趋势,而饲料系数则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杂交鲟幼鱼肌肉中水分含量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上升(P<0.05),而粗脂肪含量却下降(P<0.05),粗蛋白和灰分的含量则变化不显著(P>0.05);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的血液指标影响显著(P<0.05),各处理组的幼鱼血液中血红蛋白、血浆葡萄糖及总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高密度环境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与肌肉组分均产生了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养殖密度 生长 肌肉组分 血液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饲喂枯草芽孢杆菌对杂交鲟生长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书环 吴金平 +4 位作者 褚志鹏 许巧情 何菊云 金佳利 陈细华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80,共10页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Gutcare■,DSM32315)按0.00%(对照组)、0.10%、0.20%和0.40%的浓度添加到饲料中,投喂杂交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施氏鲟A.schrenckii♂)90 d,通过观察其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血液理...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Gutcare■,DSM32315)按0.00%(对照组)、0.10%、0.20%和0.40%的浓度添加到饲料中,投喂杂交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施氏鲟A.schrenckii♂)90 d,通过观察其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血液理化指标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等的影响,来评估枯草芽孢杆菌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投喂率及饵料系数随枯草芽孢杆菌的添加而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0.20%添加组达最低值。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增加血清葡萄糖含量,且0.10%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微生物物种组成分析显示,在属水平上,各试验组中,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为优势菌群,随着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鲸杆菌属含量下降,并在0.40%添加组比例最低(74.29%);而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含量升高,当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达到0.40%时,邻单胞菌属含量最高达23.64%;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降低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及乳球菌属(Lactococcus)的丰度。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枯草芽孢杆菌投喂杂交鲟后,可显著降低饵料系数,增强鱼体对血糖和脂肪的利用和转化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肠道的微生态环境。综上,推荐鲟鱼养殖过程中枯草芽孢杆菌在饲料中的添加剂量为0.10%~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益生菌 杂交鲟 饵料系数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海水养殖杂交鲟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吴常文 朱爱意 赵向炯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研究了海水养殖条件下杂交鲟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在平均水温10.5℃,平均盐度26.7,平均pH值7.8的养殖条件下,体重272.2~384.7g,体长38.5~42.9cm的杂交鲟耗氧量为18314.17~31328.99mg/h,耗氧率为63.93~102.14mg/kg... 研究了海水养殖条件下杂交鲟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在平均水温10.5℃,平均盐度26.7,平均pH值7.8的养殖条件下,体重272.2~384.7g,体长38.5~42.9cm的杂交鲟耗氧量为18314.17~31328.99mg/h,耗氧率为63.93~102.14mg/kg·h,窒息点为0.51~0.63mg/L。在一定范围内杂交鲟的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而提高;耗氧率随盐度上升而下降;pH值对杂交鲟的耗氧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还与淡水养殖条件下,杂交鲟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耗氧量 耗氧率 窒息点 水温 盐度 pH
下载PDF
匙吻鲟、杂交鲟和鳙肌肉品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丽宏 吉红 +4 位作者 胡家 李杰 孙海涛 王涛 刘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8,共7页
分析养殖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杂交鲟(hybrid sturgeon)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肌肉理化及营养特性,对3种鱼的肉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鳙的含肉率显著高于两种鲟鱼(P<0.05),两鲟鱼间差异不显著(P>0.05);匙吻鲟肌肉粗... 分析养殖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杂交鲟(hybrid sturgeon)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肌肉理化及营养特性,对3种鱼的肉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鳙的含肉率显著高于两种鲟鱼(P<0.05),两鲟鱼间差异不显著(P>0.05);匙吻鲟肌肉粗蛋白含量与杂交鲟、鳙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杂交鲟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鳙(P<0.05);对于粗脂肪含量杂交鲟与匙吻鲟和鳙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匙吻鲟显著高于鳙(P<0.05);粗灰分含量鳙显著高于两种鲟鱼(P<0.05)。3种鱼的脂肪酸由3种饱和脂肪酸和6种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杂交鲟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匙吻鲟、鳙(P<0.05);匙吻鲟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杂交鲟和鳙(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杂交鲟>匙吻鲟>鳙,3种鱼之间差异显著(P<0.05);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3种鱼之间差异显著(P<0.05),鳙>杂交鲟>匙吻鲟。动脉粥样化指数匙吻鲟显著低于鳙(P<0.05);血栓指数匙吻鲟与杂交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鳙(P<0.05)。杂交鲟熟肉率显著低于鳙(P<0.05),胶原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鳙(P<0.05);液体流失率、水分流失率匙吻鲟显著低于杂交鲟、鳙(P<0.05);脂质流失率、肌纤维直径匙吻鲟与杂交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脂质流失率两种鲟鱼显著低于鳙(P<0.05),肌纤维直径两种鲟鱼显著高于鳙(P<0.05);生肉硬度匙吻鲟与鳙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杂交鲟(P<0.05);黏附性、内聚性、回弹力、剪切力杂交鲟均显著高于鳙(P<0.05);弹性匙吻鲟显著高于鳙(P<0.05);黏性、咀嚼性三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杂交鲟>匙吻鲟>鳙。熟肉硬度匙吻鲟与杂交鲟、鳙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杂交鲟显著高于鳙(P<0.05);内聚性、回弹力匙吻鲟显著高于杂交鲟、鳙(P<0.05);弹性匙吻鲟显著高于鳙(P<0.05);黏性、咀嚼性匙吻鲟显著高于鳙(P<0.05);剪切力匙吻鲟显著低于鳙(P<0.05)。多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匙吻鲟 杂交鲟 肉质
下载PDF
不同流速下杂交鲟幼鱼游泳状态与活动代谢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丹 林小涛 +1 位作者 朱志明 衣萌萌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8-585,共8页
为研究水流速度对杂交鲟幼鱼行为和代谢的影响,探讨游泳状态与活动代谢及相关游泳运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在26℃水温下,使用特制的鱼类游泳行为和活动代谢同步测定装置,测定了杂交鲟幼鱼在0.1、0.3、0.5 m/s三种流速和静水条件下的游泳状... 为研究水流速度对杂交鲟幼鱼行为和代谢的影响,探讨游泳状态与活动代谢及相关游泳运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在26℃水温下,使用特制的鱼类游泳行为和活动代谢同步测定装置,测定了杂交鲟幼鱼在0.1、0.3、0.5 m/s三种流速和静水条件下的游泳状态、趋流率、摆尾频率和耗氧率。结果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大,杂交鲟幼鱼逆流前进和逆流静止游泳状态所占时间比例显著减少,而逆流后退所占时间比例显著增加,顺流而下时间比例有所上升。在0.0—0.3 m/s的流速范围内,杂交鲟幼鱼各个时段的平均趋流率、摆尾频率和耗氧率均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在0.3 m/s流速下分别达到100%﹑(2.53±0.34)Hz和(490.99±164.59)mg O2/(kg.h)。当流速增加至0.5 m/s时,在趋流率仍保持100%的情况下,其耗氧率相比0.3 m/s增加了21.86%,而摆尾频率却减小了6.70%。实验过程杂交鲟幼鱼趋流率与摆尾频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而摆尾频率与耗氧率在大部分时段却无相关性。随着时间的延长,各流速组杂交鲟幼鱼趋流率、摆尾频率和耗氧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趋流率均相对稳定;但摆尾频率均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而耗氧率则在实验前9h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随后趋于稳定。研究结果提示:杂交鲟幼鱼游泳状态的变化与流速有关,而反映运动强度大小的摆尾频率与活动代谢率的关系受到游泳状态的显著影响,同时也与运动代谢特征的时间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流速 游泳状态 趋流率 摆尾频率 耗氧率 活动代谢
下载PDF
杂交鲟海豚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小亮 徐立蒲 +2 位作者 王静波 王姝 曹欢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2-448,共7页
【目的】2012年7月,北京市怀柔区一家养殖场的杂交鲟爆发疾病,陆续死鱼。为确定病原,【方法】从具有典型症状的患病鱼的肝、肾和脾中分离获得3株分离菌,编号HRS12718L、HRS12718K和HRS12718S。采用形态特征、理化特性、16S rDNA和海豚... 【目的】2012年7月,北京市怀柔区一家养殖场的杂交鲟爆发疾病,陆续死鱼。为确定病原,【方法】从具有典型症状的患病鱼的肝、肾和脾中分离获得3株分离菌,编号HRS12718L、HRS12718K和HRS12718S。采用形态特征、理化特性、16S rDNA和海豚链球菌特异性基因逐步鉴定病原菌的种类。取HRS12718K分离株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确认病原菌的致病性。开展药物敏感性实验筛选分离株的敏感药物。【结果】结果显示3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和理化特性与从中国其它鱼类分离的海豚链球菌一致。采用16S rDNA序列构建的进化树与海豚链球菌聚为一支,与海豚链球菌的同源性在99.1%以上。HRS12718K分离株对杂交鲟的半致死量LD50为4.42×105CFU/mL,试验感染鱼出现与自然发病鱼相似临床症状。分离株对诺氟沙星、嗯诺沙星、硫酸新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和盐酸四环素敏感,尤其对嗯诺沙星敏感。【结论】最终确认引起该养殖场杂交鲟发病的病原为海豚链球菌,建议使用嗯诺沙星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海豚链球菌 鉴定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养分表观消化率、肝脏脂肪代谢酶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婷婷 褚志鹏 +3 位作者 李创举 金佳利 周文博 陈细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447-3460,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养分表观消化率、肝脏脂肪代谢酶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以鱼油、大豆油、亚麻油、菜籽油和棕榈油为脂肪源,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挑选300尾初重(76.5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养分表观消化率、肝脏脂肪代谢酶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以鱼油、大豆油、亚麻油、菜籽油和棕榈油为脂肪源,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挑选300尾初重(76.59±1.16)g的西伯利亚鲟×施氏鲟(Acipenser baerii♀×Acipenser schrenckii)杂交鲟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各组分别投喂5种不同脂肪源的试验饲料,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1)大豆油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大豆油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棕榈油组(P<0.05),大豆油组的摄食量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棕榈油组(P<0.05)。2)鱼油组和大豆油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菜籽油组和棕榈油组(P<0.05),大豆油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亚麻油组和菜籽油组(P<0.05)。3)亚麻油组的全鱼和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鱼油组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亚麻油组的肝脏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4)大豆油组的全鱼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鱼油组的全鱼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5)鱼油组和大豆油组的肝脏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亚麻油组的肝脏脂蛋白脂酶活性显著高于棕榈油组(P<0.05)。6)大豆油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亚麻油组、菜籽油组和棕榈油组(P<0.05),大豆油组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菜籽油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大豆油作为脂肪源更有利于杂交鲟幼鱼的生长和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脂肪源 生长性能 脂肪酸
下载PDF
杂交鲟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明洋 胡安东 +2 位作者 程振涛 姜海波 文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4-270,共7页
试验旨在对鲟体内分离菌进行鉴定、致病力探究和耐药性分析。本研究从濒死鲟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NZ-2017),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rRNA基因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分离菌种属进行确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试验旨在对鲟体内分离菌进行鉴定、致病力探究和耐药性分析。本研究从濒死鲟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NZ-2017),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rRNA基因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分离菌种属进行确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人工感染小鼠试验确定分离菌的致病力。结果显示,NZ-2017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16SrRNA基因经测序及BLAST比对,显示其与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同源性达99.70%,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确定分离菌为类志贺邻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4种药物敏感,对卡那霉素、阿莫西林、泰乐菌素、复方新诺明4种药物耐药;5种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携带3种耐药基因:Sul1、Sul2和Intl1,与药敏表型相符。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小鼠有致病力。本研究对贵州地区鲟发病流行的病因作出了准确诊断,为该地区细菌性鱼病预防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类志贺邻单胞菌 分离鉴定 16S RRNA基因 药敏试验 耐药基因
下载PDF
三种不同规格杂交鲟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杜强 王艳艳 +3 位作者 曾圣 赵飞 李正友 杨兴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5-19,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种不同规格杂交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的含肉率、脏体比、营养成分、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大规格鲟鱼含肉率为(60.03±0.63)%,显著高于小规格鱼的(38.29±1.21)%;三种...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种不同规格杂交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的含肉率、脏体比、营养成分、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大规格鲟鱼含肉率为(60.03±0.63)%,显著高于小规格鱼的(38.29±1.21)%;三种不同规格鲟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为40%~42%,其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鲜味氨基酸总含量均超过8%,且基本一致;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为67%~72%。试验结果表明大规格鲟鱼肌肉中营养和氨基酸总体组成较好,是富有营养的优质动物性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肌肉 营养组成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鲟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付廷斌 来琦芳 +3 位作者 高宝德 徐丽 尤宏争 周凯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61,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鲟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450尾杂交鲟,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使用添加1%的复方中草药饲料连续投喂杂交鲟30 d。结果表明,试验第15、30 d的杂交鲟肝脏和血清中丙二...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鲟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450尾杂交鲟,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使用添加1%的复方中草药饲料连续投喂杂交鲟30 d。结果表明,试验第15、30 d的杂交鲟肝脏和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0 d (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0 d (P<0.05)。试验第30 d杂交鲟肝脏和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0 d和第15 d (P<0.05)。试验第15、30 d杂交鲟肝脏和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KP)和碱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高于0 d (P<0.05);谷丙转氨酶(ALP)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0 d (P<0.05)。研究表明,在杂交鲟饵料中添加1%的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鲟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肝功能和消化酶活性均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 杂交鲟 抗氧化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MS-222对杂交鲟幼鱼的麻醉效果及模拟运输试验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昊龙 徐弘 +2 位作者 安苗 田茂位 罗慧中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6年第1期40-44,50,共6页
为了研究MS-222对杂交鲟的麻醉和运输效果,采用药浴麻醉的方法研究了杂交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水温下的麻醉效果,同时还模拟进行密封运输试验。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MS-222对杂交鲟的麻醉和运输效果,采用药浴麻醉的方法研究了杂交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水温下的麻醉效果,同时还模拟进行密封运输试验。结果表明:在17℃、20℃、23℃和26℃水温下,MS-222对杂交鲟幼鱼的有效麻醉浓度分别为30.89 mg/L^42.13 mg/L、31.15 mg/L^45.12 mg/L、38.45 mg/L^54.52 mg/L和49.02 mg/L^60.53 mg/L。随着MS-222溶液浓度升高,杂交鲟幼鱼进入麻醉状态所需时间缩短,其复苏所需时间增加。杂交鲟幼鱼麻醉时间有随水温降低而缩短的趋势,复苏时间有随水温降低而延长的趋势。在22℃±0.5℃水温和40 mg/L浓度下,麻醉运输12 h以1∶8的鱼水比的运输效果最好;麻醉运输24h以1∶15的鱼水比的运输效果最好;麻醉运输48 h以1∶25的鱼水比运输比较合适。试验表明:MS-222对杂交鲟幼鱼有较好的麻醉复苏效果,其适宜浓度为40 mg/L^50 mg/L,在保证较高运输存活率情况下,可降低密封袋的用水量,从而减少运输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MS-222 麻醉效果 运输
下载PDF
饲料中精氨酸水平对杂交鲟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连生 吴俊光 +5 位作者 徐奇友 王常安 李晋南 赵志刚 罗亮 都雪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5,共5页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精氨酸(arginine,Arg)对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cipenser baeri♂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形态结构的影响,以0.3%为梯度,配制精氨酸水平为1.74%~3.54%(干物质)的7种等氮、等能饲料,实际精氨酸水平分别为1...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精氨酸(arginine,Arg)对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cipenser baeri♂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形态结构的影响,以0.3%为梯度,配制精氨酸水平为1.74%~3.54%(干物质)的7种等氮、等能饲料,实际精氨酸水平分别为1.76%、2.05%、2.36%、2.64%、2.93%、3.24%和3.53%。选取初始体质量为(3.63±0.08)g的健康杂交鲟幼鱼630尾,随机分成7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缸30尾鱼,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与1.76%精氨酸对照组相比,2.64%和2.93%精氨酸组杂交鲟前肠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2.36%、2.64%、2.93%和3.24%精氨酸组前肠淀粉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2.36%、2.64%和2.93%精氨酸组中肠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各肠段中脂肪酶活力随饲料中精氨酸水平的增加均表现出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1.76%精氨酸组相比,2.36%、2.64%和2.93%精氨酸组前肠皱襞高度和肌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2.93%精氨酸组前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2.64%、2.93%和3.24%精氨酸组中肠皱襞高度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精氨酸,对提高杂交鲟幼鱼肠道内消化酶活性和促进肠道形态结构发育均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营养物质在杂交鲟幼鱼肠道内的消化和吸收,并促进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杂交鲟 消化酶 肠道形态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大杂交鲟幼鱼体组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步艳 李吉方 +3 位作者 温海深 倪蒙 张墨 任源远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74,共6页
试验以大杂交鲟(达氏鳇♀×史氏鲟♂,初始体质量每尾约38g)为材料,研究了流水养殖条件下放养密度(40/m^2、70/m^2、93/m^2、110/m^2)对其体组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0d饲养,放养密度对大杂交鲟体组分产生了负面影响... 试验以大杂交鲟(达氏鳇♀×史氏鲟♂,初始体质量每尾约38g)为材料,研究了流水养殖条件下放养密度(40/m^2、70/m^2、93/m^2、110/m^2)对其体组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0d饲养,放养密度对大杂交鲟体组分产生了负面影响,水分和灰分含量随密度的增大呈升高趋势,粗脂肪和粗蛋白随着密度增大而下降;同时大杂交鲟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随密度增大而降低;血清有机成分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尿素等含量也呈现下降趋势;血清无机离子磷和镁含量也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降低。本文试验结果说明放养密度改变了大杂交鲟体内营养物质的的吸收、代谢和分配,造成机体和血液中生化组成的变化,进而可能对鱼类的营养状况及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杂交鲟 养殖密度 体组分 血液生化
原文传递
饲料中精氨酸水平对杂交鲟幼鱼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吴俊光 王连生 +5 位作者 王常安 李晋南 赵志刚 罗亮 都雪 徐奇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2-279,共8页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精氨酸对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baeri♂)幼鱼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0.3%为梯度,配制精氨酸水平为1.74%-3.54%(干物质含量)的7种等氮、等能饲料,测得其中实际精氨酸水平分别为1.76%...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精氨酸对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baeri♂)幼鱼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0.3%为梯度,配制精氨酸水平为1.74%-3.54%(干物质含量)的7种等氮、等能饲料,测得其中实际精氨酸水平分别为1.76%、2.05%、2.36%、2.64%、2.93%、3.24%和3.53%,选取初始体质量为(3.63±0.08)g的健康杂交鲟幼鱼63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设3个重复,饲养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与1.76%精氨酸水平(对照)相比,2.64%、2.93%精氨酸水平显著提高了杂交鲟幼鱼肠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了中肠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饲料中精氨酸水平对前肠和后肠MDA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中精氨酸水平对血清和肝脏中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2.64%精氨酸水平显著提高了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谷草转氨酶(AST)活性(P〈0.05);2.64%、2.93%精氨酸水平显著降低了血清中尿素氮(BUN)含量(P〈0.05),显著升高了血糖(GLU)含量(P〈0.05);2.36%、2.64%、2.93%、3.24%精氨酸水平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P〈0.05);饲料中精氨酸水平对血清中球蛋白(GLB)、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适宜的精氨酸水平能显著提高杂交鲟幼鱼的抗氧化能力,并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促进鱼体蛋白质的合成;分别以中肠MDA和血清BUN为指标,进行二次曲线回归分析表明,杂交鲟幼鱼对饲料中精氨酸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2.73%、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杂交鲟 抗氧化能力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饲料中不同糖源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宋娇 姜海波 +5 位作者 姜志强 陈立侨 王庆奎 袁海文 杨家和 姚俊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4,共7页
为探讨不同糖源对鲟鱼生长、饲料利用、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共配制5种含有不同糖源(葡萄糖、蔗糖、糊精、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的等氮、等脂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31.88±1.96)g的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 为探讨不同糖源对鲟鱼生长、饲料利用、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共配制5种含有不同糖源(葡萄糖、蔗糖、糊精、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的等氮、等脂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31.88±1.96)g的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8周。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成活率和日摄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葡萄糖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饲料系数则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糊精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葡萄糖组和蔗糖组(P<0.05),但与玉米淀粉组和小麦淀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葡萄糖组的血糖、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均为最高,其中血糖和血清胆固醇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血清甘油三酯指标则与蔗糖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P<0.05);糊精组肌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其余各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糊精组肝糖原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葡萄糖组和小麦淀粉组(P<0.05);葡萄糖组粗脂肪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小麦淀粉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与玉米淀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淀粉和小麦淀粉更适宜作为杂交鲟幼鱼饲料糖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糖源 生长 血清生化指标 肌肉组成
下载PDF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放养密度对杂交鲟仔鱼摄食行为、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任华 蓝泽桥 +3 位作者 王一明 孙宏懋 兰大华 李义勇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6,共5页
研究了达氏鳇(Huso dauricus)(♀)与欧洲鳇(Huso huso)(♂)杂交仔鱼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放养密度对其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试验设计了4组不同处理,设置放养密度分别为0.3万尾/m3、0.7万尾/m3、1.0万尾/m3/L、1.3万尾/m3,每个密度组设... 研究了达氏鳇(Huso dauricus)(♀)与欧洲鳇(Huso huso)(♂)杂交仔鱼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放养密度对其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试验设计了4组不同处理,设置放养密度分别为0.3万尾/m3、0.7万尾/m3、1.0万尾/m3/L、1.3万尾/m3,每个密度组设置3个重复,为期30 d。结果表明:杂交鲟仔鱼生长速度受放养密度影响较大,放养密度在0.3~0.7万尾/m3,杂交鲟仔鱼的最终体重、特定生长率、日增重都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升高,当养殖放养达到0.7万尾/m3时,进一步增加放养密度,仔鱼的生长反而下降,高密度组(1.0~1.3万尾/m3)杂交鲟仔鱼个体生长速度离散度明显加大,仔鱼的成活率随放养密度增加而下降。综合认为,在循环水养殖条件下,0.7万尾/m3放养密度组杂交鲟生长效果较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循环水养殖系统 放养密度 特定生长率 成活率
下载PDF
不同生长阶段杂交鲟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美彦 曾圣 +3 位作者 杨星 王艳艳 赵飞 杨兴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378-4386,共9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不同生长阶段杂交鲟[史士鲟(Acipenser schrenckii)♀×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肌肉营养成分差异。选取0.5~1.5 kg、1.5~2.5 kg、2.5~3.5 kg 3个阶段的杂交鲟,每个阶段随机选取4尾,取每尾鱼背部肌肉,采... 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不同生长阶段杂交鲟[史士鲟(Acipenser schrenckii)♀×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肌肉营养成分差异。选取0.5~1.5 kg、1.5~2.5 kg、2.5~3.5 kg 3个阶段的杂交鲟,每个阶段随机选取4尾,取每尾鱼背部肌肉,采用国标法,分析测定肌肉中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 2.5~3.5 kg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0.5~1.5 kg组(P<0.05)。2) 3组间肌肉矿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随着鱼体重量的增加,肌肉中维生素A含量降低,0.5~1.5 kg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4) 0.5~1.5 kg、1.5~2.5 kg杂交鲟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2.5~3.5 kg杂交鲟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5) 0.5~1.5 kg组肌肉多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1.5~2.5 kg、2.5~3.5 kg组(P<0.05)。由此可见,不同生长阶段杂交鲟肌肉中均含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在蛋白质营养方面,2.5~3.5 kg杂交鲟营养价值更高;在脂肪酸营养方面,0.5~1.5 kg杂交鲟营养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营养成分 矿物质 维生素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