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水稻亚种间重穗型组合选育──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58
1
作者 周开达 马玉清 +1 位作者 刘太清 沈茂松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03-407,共5页
从研究各类品种功能叶面积与植粒重的关系入手,确定培育亚种间重穗型组合的超高产育种路线及其技术关键,经将近十年的工作,培育出了一批大穗型不育系和广亲恢复系,组配出Ⅱ优6078等系列亚种间重穗型组合,五年试验示范表明,Ⅱ优607... 从研究各类品种功能叶面积与植粒重的关系入手,确定培育亚种间重穗型组合的超高产育种路线及其技术关键,经将近十年的工作,培育出了一批大穗型不育系和广亲恢复系,组配出Ⅱ优6078等系列亚种间重穗型组合,五年试验示范表明,Ⅱ优6078在壮苗稀植栽培下,能比油化63增产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超高产育种 亚种间杂种优势 重穗型
下载PDF
我国主要杂交水稻组合及其亲本SSR标记和纯度鉴定 被引量:166
2
作者 彭锁堂 庄杰云 +1 位作者 颜启传 郑康乐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选用分布于水稻 1 2条染色体上的 2 6对 SSR引物对我国 9个主要的杂交水稻组合及其亲本进行了 SSR标记分析 ,2 1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 62条条带 ,平均 2 .95条 ,能够有效地区分所有恢复系和大部分不育系。杂交种条带均为父母本的互补型 ... 选用分布于水稻 1 2条染色体上的 2 6对 SSR引物对我国 9个主要的杂交水稻组合及其亲本进行了 SSR标记分析 ,2 1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 62条条带 ,平均 2 .95条 ,能够有效地区分所有恢复系和大部分不育系。杂交种条带均为父母本的互补型 ,很适合做杂交种纯度鉴定。用引物 RM1 7对杂交稻组合汕优 63和两优培九进行了 1 0 0粒单种子 SSR鉴定 ,所测纯度分别为 96.0 %和 98.0 % ,与田间纯度 96.2 %和 97.7%非常接近 ,显示出 SSR技术在品种认证和纯度鉴定中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本 SSR标记 杂交水稻 遗传标记 纯度鉴定 杂交组合
下载PDF
广适性水稻光温敏不育系Y58S的选育 被引量:138
3
作者 邓启云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8,共4页
以安农S -1为不育基因供体 ,通过杂交、复交导入常菲 2 2B和Lemont优质、多抗等优良性状 ,并累加培矮 64S优良株叶形态基因 ,经多年系谱选择和测交筛选 ,育成具有广泛生态适应性的水稻光温敏不育系Y5 8S。该不育系具有株叶形态好 ,不育... 以安农S -1为不育基因供体 ,通过杂交、复交导入常菲 2 2B和Lemont优质、多抗等优良性状 ,并累加培矮 64S优良株叶形态基因 ,经多年系谱选择和测交筛选 ,育成具有广泛生态适应性的水稻光温敏不育系Y5 8S。该不育系具有株叶形态好 ,不育起点温度低 ,开花习性好 ,异交结实率高 ,抗病、抗逆性强 ,一般配合力高 ,米质优良等优点 ,尤其是它的不育起点温度低且生理不育下限温度也较低 ,有利于安全制种和获得繁殖高产。Y5 8S适合用于配制广适性、优质、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光温敏不育系 Y58S 适应性 超高产育种
下载PDF
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与关键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1
4
作者 徐富贤 熊洪 +4 位作者 张林 朱永川 蒋鹏 郭晓艺 刘茂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02-1717,共16页
发展再生稻是充分利用秋季光热资源,提高稻田产出效益的一条重要途经。根据已报道资料,结合笔者20余年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调控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头季稻中上部节的再生穗抽穗期比下部抽穗早、着生... 发展再生稻是充分利用秋季光热资源,提高稻田产出效益的一条重要途经。根据已报道资料,结合笔者20余年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调控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头季稻中上部节的再生穗抽穗期比下部抽穗早、着生叶片数少、出叶速度快、生育期短、穗子小、成穗率和结实率较高。头季稻抽穗后光合物质主要供给穗部籽粒灌浆结实,分配给再生芽生长利用的光合物质极少,是齐穗后大量再生芽开始死亡的机理所在;改善头季稻抽穗期间植株行间的光照条件对再生芽生长的促进作用,必须在一定光合物质供给基础上才能显现。头季稻齐穗后品种间再生力取决于头季稻的叶粒比,强再生力品种头季稻单位颖花的绿叶面积占有量较大,其光合产物满足头季稻高产之后剩余量较多,对再生稻高产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杂交组合间再生力与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2)水稻品种再生力可分为4级,头季稻及再生稻两季高产品种的库源特征:穗粒数160—190粒、叶粒重比0.0737—0.0827 cm2·mg-1、有效穗232.12—249.40万/hm2、结实率81.54%—85.74%、千粒重28.58—30.07 g、单穗重4.13—4.43 g。(3)促芽肥提高再生力的作用,是通过施氮延缓了头季稻生长后期绿叶衰老速度,提高母茎叶片全氮含量及其净光合速率,增加叶片当时的光合产物向头季稻穗部输入比例,减少先期贮藏于母茎鞘中光合产物向穗部输入量,相对地提高了母茎鞘干物重而增强再生力。促芽肥对再生稻的作用效果在品种间的表现不尽相同,头季稻穗粒数较多的大穗型品种要提早施用促芽肥并增加施用量,才能获得较高的再生稻产量。利用杂交中稻齐穗期剑叶叶绿素计读数(SPAD值)可预测再生稻促芽肥高效施用量;通过防治纹枯病保护头季稻基部叶片和适度烤田提高根系活力,是再生稻高产的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再生力 产量形成 调控技术
下载PDF
中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被引量:93
5
作者 曾千春 周开达 +1 位作者 朱祯 罗琼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3-246,共4页
分析了 1996~ 1998年我国杂交水稻生产应用中主要品种的胞质类型及播种情况。现阶段 ,中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水稻年播种面积的 5 0 %以上。生产上应用的三系杂交稻仍以野败胞质为主 ,其次为冈· D型和印尼水田谷型 ,后者的面积比... 分析了 1996~ 1998年我国杂交水稻生产应用中主要品种的胞质类型及播种情况。现阶段 ,中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水稻年播种面积的 5 0 %以上。生产上应用的三系杂交稻仍以野败胞质为主 ,其次为冈· D型和印尼水田谷型 ,后者的面积比重在逐年增加。两系杂交稻研究取得新突破 ,10余个组合通过了省级审定 ,培矮 6 4S的广泛应用展示了两系杂交稻超三系杂交稻的诱人前景。我国业已育成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 ,个别组合在部分百亩 (6 .6 7hm2 )连片示范点已经达到了日产稻谷10 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 应用 杂交水稻 中国
下载PDF
粳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 被引量:94
6
作者 李欣 莫惠栋 +3 位作者 王安民 徐辰武 朱毅华 于恒秀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7-204,共8页
应用莫惠栋等新近提出的P十q+2Pq交配设计及其分析方法,分析了模型杂种9个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试验材料P=4,q=7。结果表明:(1)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粒宽和垩白率6个性状的遗传受母株基因型控制,它们在... 应用莫惠栋等新近提出的P十q+2Pq交配设计及其分析方法,分析了模型杂种9个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试验材料P=4,q=7。结果表明:(1)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粒宽和垩白率6个性状的遗传受母株基因型控制,它们在F2米粒间(着生在F1植株上)没有发生遗传分离,而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3个性状在民米粒间有显著的遗传分离,因此主要受胚乳基因型控制。(2)除直链淀粉含量外,其余8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均以加性方差为主。在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胶稠度3个性状中,种子性状分离方差都占有较高比例,进一步证明了F2种子的这3个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胚乳自身的基因型决定的。(3)正反交测验的结果表明,9个品质性状均存在显著的细胞质效应,但细胞质遗传方差仅占遗传总方差的2.49%(糊化温度)~29.3%(精米率),多数性状集中在2%与5%之间,所以品质性状的细胞质遗传效应在总体上是不大的,但在性状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稻米品质 遗传表达 细胞质效应 水稻
下载PDF
杂交水稻育种材料和方法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97
7
作者 程式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5-169,共5页
概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杂交水稻育种材料和方法研究方面的进展 ,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讨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内容包括现有不育系的改良 ,新不育质源的发掘 ,高配合力恢复系的选育和杂种优势形成机理及超高产育种探索等。指出以生... 概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杂交水稻育种材料和方法研究方面的进展 ,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讨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内容包括现有不育系的改良 ,新不育质源的发掘 ,高配合力恢复系的选育和杂种优势形成机理及超高产育种探索等。指出以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创制新的育种材料和探索新的育种方法是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材料 育种方法 生物技术 杂交水稻
下载PDF
四川省主要杂交稻亲本的SSR多态性分析和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11
8
作者 肖小余 王玉平 +2 位作者 张建勇 李仕贵 荣廷昭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四川省主推杂交水稻品种进行了DNA指纹图谱构建和品种鉴定研究。208对引物中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共123对,占所用引物的59.13%。不同染色体的微卫星分析的多态性不同,第9、10染色体微卫星的多态性高于其他染色体,第12染色...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四川省主推杂交水稻品种进行了DNA指纹图谱构建和品种鉴定研究。208对引物中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共123对,占所用引物的59.13%。不同染色体的微卫星分析的多态性不同,第9、10染色体微卫星的多态性高于其他染色体,第12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最差,仅为46.15%。42份常用杂交水稻亲本材料聚类分析表明,恢复系和不育系的遗传基础均较狭窄,但恢复系和不育系之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正相关。筛选出的各个亲本材料的特异引物或引物组合,能够将某个亲本材料与其他材料相区分。利用这些SSR引物建立了四川省主要杂交水稻亲本的DNA指纹数据库,可以有效地解决杂交水稻及其杂交种的鉴定问题,以及有效地分析各材料间的亲缘关系。从DNA指纹数据库中筛选出D优527的特异引物RM337、RM244和RM346,可以鉴定出D优527中的纯度,与田间鉴定结果一致;在真伪性鉴定中将同一不育系配组的D优527和D优68区分开,说明微卫星鉴定结果是准确可靠的,可用于品种权保护和品种真伪性及纯度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微卫星标记 指纹图谱 遗传多样性 品种鉴定
下载PDF
杂交水稻开花结实期间叶片衰老 被引量:103
9
作者 段俊 梁承邺 黄毓文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7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在杂交水稻开花期间,通过剪去穗部部分枝梗和叶片等处理,形成不同的库源比,叶片衰老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和结实率的测定表明,杂交水稻组合的库源矛盾大,叶片衰老快;但谷粒数与旗叶面积比不一定高,降低库源比,能明显减缓杂交水稻... 在杂交水稻开花期间,通过剪去穗部部分枝梗和叶片等处理,形成不同的库源比,叶片衰老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和结实率的测定表明,杂交水稻组合的库源矛盾大,叶片衰老快;但谷粒数与旗叶面积比不一定高,降低库源比,能明显减缓杂交水稻叶片中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及倒3、4、5片叶叶绿素含量的平均值与旗叶叶绿素含量的比率的下降和丙二醇含量的升高。这些都说明杂交水稻叶片功能早衰与其库源矛盾较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交水稻 叶片 衰老 开花 结实期
下载PDF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被引量:98
10
作者 廖伏明 周绅炉 +2 位作者 盛孝邦 阳和华 徐秋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22-631,共10页
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6个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分析12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①除主茎剑叶长、结实率和千粒重三性状非加性效应不明显外,其他性状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有显著作用,且均以加性变异为主,但单株产... 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6个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分析12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①除主茎剑叶长、结实率和千粒重三性状非加性效应不明显外,其他性状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有显著作用,且均以加性变异为主,但单株产量、相对日产量及单株穗数三性状非加性变异较大.②主茎剑叶长、穗长和千粒重三性状受不育系的影响稍大,其他性状均受恢复系的影响更大,但不育系对相对日产量、单株产量和每穗总粒数等性状也有相当大的作用.③参试的不育系以金23A、V20A和优ⅠA较好,恢复系以207和644最好,明恢63在配制生育期较长的杂交中稻高产组合中是一个很好的亲本.④亲本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在各性状上均是相互独立的;一般配合力与亲本自身的表型值则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说明在育种中必须注意亲本自身性状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籼型 三系法 农艺性状 配合力 水稻
下载PDF
两种基因型水稻对环境镉吸收与再分配差异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98
11
作者 王凯荣 龚惠群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6年第4期145-149,176,共6页
利用水培试验对两种基因型水稻(杂交稻“威优1126”和常规稻“渐辐802”),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环境Cd的吸收和再分配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对Cd有更强的吸收及向其茎叶和籽粒转达的能力。两... 利用水培试验对两种基因型水稻(杂交稻“威优1126”和常规稻“渐辐802”),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环境Cd的吸收和再分配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对Cd有更强的吸收及向其茎叶和籽粒转达的能力。两类水稻在幼穗分化之前吸收的Cd不到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10%,抽穗期以后吸收的Cd占51%以上。水稻糙米Cd含量与植株吸收累积的Cd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就Cd对稻米卫生品质的影响而言,生殖生长期是水稻的Cd污染敏感期,杂交水稻对Cd污染的敏感性大于常规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常规水稻 分配 镉吸收
下载PDF
水稻亚种间超高产杂交组合若干株型因子的比较 被引量:95
12
作者 程式华 翟虎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13-718,共6页
测定了两系法亚种间超高产杂交组合“65396” (培矮 64S/ E32 )和“650 0 2”(培矮 64S/ 9311) ,三系法亚种间超高产杂交组合“协优 930 8”和对照组合“汕优 63”的若干株型因子 ,并进行了组合间的比较。结果表明 ,“65396”和“协优 9... 测定了两系法亚种间超高产杂交组合“65396” (培矮 64S/ E32 )和“650 0 2”(培矮 64S/ 9311) ,三系法亚种间超高产杂交组合“协优 930 8”和对照组合“汕优 63”的若干株型因子 ,并进行了组合间的比较。结果表明 ,“65396”和“协优 930 8”上部三叶的叶面积明显增大 ,叶角趋小 ,叶片更为挺直。“协优930 8”还表现出后期根系活力强 ,叶片光合能力强的特点。从中归纳出了单产潜力超过 12 t/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型因子 亚种间杂种优势 杂交水稻
下载PDF
论杂交稻育种的配合力选择 被引量:77
13
作者 陆作楣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共5页
在选育一般配合力优良亲本的基础上,配组特殊配合力优良的组合,是国内外杂交玉米育种的成功经验,也是提高我国杂交稻育种的必由之路。分析了杂交籼稻和杂交粳稻的优势表现和配合力成分,提出了加强杂交稻配合力选择的建议。
关键词 育种 杂交稻 配合力
下载PDF
钙对延缓杂交水稻叶片衰老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59
14
作者 段咏新 宋松泉 傅家瑞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3-25,共3页
以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为衰老的生理指标,研究了不同pH、Ca2+对杂交水稻叶片衰老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pH影响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最适pH为6.0;此条件下的Ca2+浓度为0.01~20.00mmol/l,低浓度的C... 以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为衰老的生理指标,研究了不同pH、Ca2+对杂交水稻叶片衰老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pH影响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最适pH为6.0;此条件下的Ca2+浓度为0.01~20.00mmol/l,低浓度的Ca2+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随着Ca2+浓度升高,则作用减弱;最适浓度为0.1mmol/l。Ca2+能延缓杂交水稻叶片的衰老,主要原因是由于Ca2+能提高叶片中活性氧防御酶的活性,降低活性氧的伤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衰老 杂交水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 被引量:91
15
作者 童平 杨世民 +4 位作者 马均 吴合洲 傅泰露 李敏 王明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5-511,共7页
对12个杂交水稻品种在两类生态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适应环境的能力主要由其自身因素决定,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品种间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差异均比生态区域间的差异更显著.产量与总干物质量和... 对12个杂交水稻品种在两类生态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适应环境的能力主要由其自身因素决定,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品种间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差异均比生态区域间的差异更显著.产量与总干物质量和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84和0.590,与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换率相关不显著.与低光强地区相比,高光强地区叶片厚度和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换率降低.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产量中来自于后期光合积累物质的比例较大;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产量中来自于前期干物质积累及其转运的比例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生态条件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高温对杂交水稻籽粒灌浆和剑叶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7
16
作者 汤日圣 郑建初 +3 位作者 陈留根 张大栋 金之庆 童红玉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7-662,共6页
以杂交籼稻特优559为材料,探讨了高温胁迫对水稻灌浆期剑叶中有关生理特性和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加速了剑叶叶绿素的丧失,使SOD活性明显降低,质膜透性和MDA含量明显增加,脯氨酸、AsA、GSH、可溶性蛋白质以及可溶性糖... 以杂交籼稻特优559为材料,探讨了高温胁迫对水稻灌浆期剑叶中有关生理特性和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加速了剑叶叶绿素的丧失,使SOD活性明显降低,质膜透性和MDA含量明显增加,脯氨酸、AsA、GSH、可溶性蛋白质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降低,籽粒灌浆速率和籽粒重下降。高温使灌浆期水稻叶片衰老加速、光合能力下降是其导致灌浆速率、结实率、粒重和籽粒产量降低的主要生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高温胁迫 生理特性 灌浆速率
下载PDF
用微卫星DNA标记对我国杂交水稻主要恢复系遗传差异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65
17
作者 段世华 毛加宁 朱英国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0-254,共5页
选用分布于水稻 (OryzasativaL .) 12条染色体上的 2 5对SSR(Simplesequencerepeats)引物 ,分析了生产中广泛应用的 35个杂交水稻恢复系。在 35个杂交水稻恢复系材料间共检测出 6 5个等位基因 (alleles) ,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 2 6... 选用分布于水稻 (OryzasativaL .) 12条染色体上的 2 5对SSR(Simplesequencerepeats)引物 ,分析了生产中广泛应用的 35个杂交水稻恢复系。在 35个杂交水稻恢复系材料间共检测出 6 5个等位基因 (alleles) ,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 2 6个等位基因。PIC(Polymorphismindexcontent)值的变动范围为 0 .2 0 6~ 0 .6 82 ,平均值为 0 .4 14。聚类分析表明 ,我国杂交水稻恢复系资源比较丰富 ,但其遗传差异较小 ,遗传背景单一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 杂交水稻恢复系 遗传差异 检测 微卫星DNA标记
下载PDF
杂交水稻超高产特性研究 被引量:85
18
作者 谢华安 王乌齐 +2 位作者 杨惠杰 杨高群 李义珍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01-204,共4页
2001年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种植的特优175和Ⅱ优明86超高产展示田,最高产量田块的产量分别达到17.78 t·hm-2和17.95 t·hm-2,创造世界水稻单产最高纪录。研究结果表明,获得杂交水稻超高产的主要原因是库容量大和生物产量高;... 2001年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种植的特优175和Ⅱ优明86超高产展示田,最高产量田块的产量分别达到17.78 t·hm-2和17.95 t·hm-2,创造世界水稻单产最高纪录。研究结果表明,获得杂交水稻超高产的主要原因是库容量大和生物产量高;大库容量主要靠培育大穗;干物质生产优势表现在中、后期,特优175和Ⅱ优明86中、后期群体生长率分别较汕优63高34.5%~37.2%和31.4%~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云南 永胜县 特优175 Ⅱ优明86 品种 产量 库容量 生物产量 干物质生产 产量构成 群体生长率
下载PDF
杂交水稻不同器官镉浓度与累积量 被引量:84
19
作者 赵步洪 张洪熙 +2 位作者 奚岭林 朱庆森 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6-312,共7页
以生长于盆钵中的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扬两优6号和103S/郑粳2号及三系杂交稻丰优香占、K优818和汕优63为材料,移栽前盆土内加入镉(Cd),使土壤Cd浓度为100mg/kg,研究水稻植株不同器官Cd的浓度和累积量。与未加Cd的对照相比,Cd处理降低... 以生长于盆钵中的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扬两优6号和103S/郑粳2号及三系杂交稻丰优香占、K优818和汕优63为材料,移栽前盆土内加入镉(Cd),使土壤Cd浓度为100mg/kg,研究水稻植株不同器官Cd的浓度和累积量。与未加Cd的对照相比,Cd处理降低了两优培九和103S/郑粳2号的产量,其主要原因是每穗粒数减少,而对其余组合的产量无显著影响。水稻植株对Cd吸收及分配存在着基因型差异,以汕优63累积量最多,K优818累积量最少。水稻植株不同器官Cd的浓度和累积量的大小顺序为根>茎鞘>叶片。籽粒不同部位Cd的浓度大小顺序为糠层>颖壳>精米。精米中Cd累积量仅为谷粒Cd累积量的30%左右。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同一器官Cd浓度及累积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但不同器官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在6个供试的杂交稻组合中,精米中Cd的浓度以扬两优6号最高,K优818最低。对不同杂交稻组合植株中Cd浓度和累积量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浓度 累积 植株器官 分布
下载PDF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被引量:62
20
作者 齐绍武 盛孝邦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41,共4页
选择有代表性的 1 4个优良籼型两系杂交稻亲本 ,包括 5个不育系和 9个常规籼稻品种或恢复系 ,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 (NCⅡ )模式对 1 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极显... 选择有代表性的 1 4个优良籼型两系杂交稻亲本 ,包括 5个不育系和 9个常规籼稻品种或恢复系 ,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 (NCⅡ )模式对 1 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在株高、剑叶长、穗长、千粒重、每穗总粒数等性状上 ,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 ;而在单株产量、生育期、结实率和单株有效穗等性状上 ,则以非加性效应为主。所有 1 0个农艺性状受恢复系影响更大 ,但不育系对主茎剑叶长、穗长、千粒重、生育期、每穗总粒数等性状也有相当大的作用 ;各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趋势为 :株高、千粒重、剑叶长、每穗总粒数、穗长、每穗实粒数、生育期、单株有效穗、结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两系法 农艺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籼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