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混合效应的杂种落叶松人工幼龄林单木枯损模型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涛 董利虎 李凤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共12页
【目的】利用固定间隔期复测数据,运用不同方法建立杂种落叶松人工幼龄林单木枯损模型,为确定杂种落叶松合理的经营措施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3—2015年黑龙江省江山娇实验林场48块样地的复测数据,通过Logistic模型,利用... 【目的】利用固定间隔期复测数据,运用不同方法建立杂种落叶松人工幼龄林单木枯损模型,为确定杂种落叶松合理的经营措施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3—2015年黑龙江省江山娇实验林场48块样地的复测数据,通过Logistic模型,利用全子集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构建杂种落叶松单木枯损模型。使用列联表分析和分类率-阈值散点图,确定枯损模型预估时的最佳阈值。引入随机参数,构建样地水平广义线性混合模型。模型估计方法为自适应积分最大似然估计,模型筛选指标为Akaike信息标准(AIC)、贝叶斯信息标准(BIC)以及-2倍对数似然值。通过计算绝对平均偏差(Bias),绘制ROC曲线以及模型预估枯损率与实际枯损率直方图对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包含单木(林木胸径,DBH;胸径平方,DBH2)、林分(林分断面积,BA)、竞争(大于对象木树木断面积之和变形,BALD)3个水平变量组合的单木枯损模型拟合效果最佳。杂种落叶松枯损主要发生在小径阶且相对竞争较大时。单木枯损概率随DBH增加逐渐减小,随BALD、BA增加而逐渐增加。最佳阈值有效提高了模型预估效果,方差-协方差结构为无结构矩阵(UN)时,四参数混合模型的拟合结果最佳,其预估的林分枯损率更接近实际林分枯损率。【结论】混合模型能够更有效地描述和预估杂种落叶松的单木枯损。阈值分析是提高二分类模型预测准确性的有效方法。杂种落叶松作为速生树种,幼龄时期应适时进行抚育间伐以减少枯损发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落叶松人工林 单木枯损模型 广义线性模型(GLM) 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 最佳阈值
下载PDF
地膜覆盖对杂种落叶松二代林造林微环境和生长的效应 被引量:8
2
作者 梁晓东 胡振宇 +2 位作者 孙志虎 毕永娟 张彦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0-31,37,共3页
为了改善落叶松二代林造林微环境、促进造林后幼林的生长,在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落叶松二代林造林过程中采用了地膜覆盖效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造林时铺设地膜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表层(0~10cm)温度和土壤上层(0~30cm)含水量(P<0.05),... 为了改善落叶松二代林造林微环境、促进造林后幼林的生长,在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落叶松二代林造林过程中采用了地膜覆盖效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造林时铺设地膜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表层(0~10cm)温度和土壤上层(0~30cm)含水量(P<0.05),生长季的初期(5月)、中期(6月)和末期(10月),土温分别提高0.9、1.6、0.7℃,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5.2%、1.8%、1.9%。覆有地膜的落叶松的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均显著高于无地膜处理(P<0.05),造林当年和第二年,覆膜与不覆膜的高和地径增幅分别为16.78%和3.23%及32.70%和21.21%。试验证明,落叶松造林过程中铺设地膜能够有效促进落叶松二代林成林阶段苗木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落叶松 二代林 地膜覆盖 微环境 生长
下载PDF
施肥对杂种落叶松人工林幼龄林初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学发 卫月华 +4 位作者 梁凤和 钟兆华 孙志虎 刘力铭 韩子丰 《林业科技情报》 2020年第3期6-8,共3页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皆伐后栽植的杂种落叶松人工林幼龄林为对象,调查了树高和胸径,分析了胸径对施肥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杂种落叶松田间栽植3年后,91.67%的样地的平均树高超过130cm,年高生长量普遍超过30cm;在人工...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皆伐后栽植的杂种落叶松人工林幼龄林为对象,调查了树高和胸径,分析了胸径对施肥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杂种落叶松田间栽植3年后,91.67%的样地的平均树高超过130cm,年高生长量普遍超过30cm;在人工林幼龄林初期,杂种落叶松的胸径对施肥的响应特征不甚明显,但有增加的趋势;施肥3年后,施肥处理的杂种落叶松平均胸径比对照增加0.45cm,提高15.25%;在三江平原丘陵区长白落叶松皆伐迹地上更换造林树种时,可考虑栽植杂种落叶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落叶松 幼龄林 树高 胸径 高生长量
下载PDF
杂种落叶松人工幼龄林林分枯损规律及枯损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涛 董利虎 李凤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43,48,共6页
根据2003—2015年黑龙江省江山娇实验林场杂种落叶松人工林48块固定样地复测数据,在对不同初植密度(Dp)等级(SD1(Dp<2 000株/hm^2)、SD2(2 000≤Dp<3 000株/hm^2)、SD3(3 000≤Dp<4 000株/hm^2)、SD4(Dp≥4 000株/hm^2))林分... 根据2003—2015年黑龙江省江山娇实验林场杂种落叶松人工林48块固定样地复测数据,在对不同初植密度(Dp)等级(SD1(Dp<2 000株/hm^2)、SD2(2 000≤Dp<3 000株/hm^2)、SD3(3 000≤Dp<4 000株/hm^2)、SD4(Dp≥4 000株/hm^2))林分的总体枯损趋势以及不同密度等级的株数、蓄积和径阶枯损分布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假定相对枯损率同林分年龄呈常数、幂指数、指数关系,利用差分模型结合拟合优度比较得出基础模型,并以初植密度等级作为哑变量构建了林分枯损(存活木株数)模型。结果表明:杂种落叶松林分枯损总体趋势分为3个阶段(林龄7~11 a为阶段1,林龄≥11~15 a为阶段2,林龄≥15~19 a为阶段3),枯损强度呈现强-弱-强的变化趋势,林分密度越大,株数枯损、蓄积枯损强度越大。杂种落叶松直径分布呈单峰山状曲线,且近似于正态分布,径阶枯损分布主要集中在2~12径阶。建议杂种落叶松造林初植密度小于4 000株/hm^2,在林分年龄为15 a时,对林分进行抚育间伐。杂种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相对枯损率同林龄的指数函数显著相关,将林分初植密度作为哑变量能明显提高林分枯损模型的拟合效果(R2a由0.77~0.93提高到0.97),该模型适用于预测不同初植密度幼龄林的存活木株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落叶松人工林 林分密度 直径分布 枯损规律 林分枯损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