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骨折技术与骨软骨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缺损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利兵 王成伟 +1 位作者 高健 沈志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1期5735-5740,共6页
背景: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与骨软骨移植是关节软骨缺损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与自体和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清理术结合... 背景: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与骨软骨移植是关节软骨缺损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与自体和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清理术结合软骨缺损区微骨折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Tegner运动评级判定疗效并随访观察3-24个月。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患者进行观察随访,通过评价移植后关节活动度、临床症状的改善、关节影像学检查等评估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的效果。并对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缺损进行动物实验研究,通过对移植部位的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评估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的效果。结果与结论:关节软骨缺损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后的患者,关节清理术结合软骨缺损区微骨折术总有效率89.7%。关节软骨缺损应用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后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的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度正常,偶有关节静息痛或活动后轻微疼痛,影像学检查见移植骨软骨位置良好,修复愈合良好。关节软骨缺损应用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后的实验动物,关节活动度正常,移植关节面光整,关节软骨被透明软骨覆盖,细胞有序排列,软骨基质分泌,修复软骨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学术探讨 骨软骨移植 关节软骨缺损 微骨折 膝关节炎 透明软骨 软骨细胞 股骨内髁 股骨外髁 软骨下骨 省级基金
下载PDF
Ⅱ型胶原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晓辉 常亚南 +1 位作者 何晓亮 张晋弘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02-208,共7页
Ⅱ型胶原蛋白是动物体内透明软骨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可促进细胞生长和再分化等生物学特性,可作为人体组织工程材料,也可应用于食品、日化、包装等领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重组Ⅱ型胶原蛋白是该领域的研究... Ⅱ型胶原蛋白是动物体内透明软骨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可促进细胞生长和再分化等生物学特性,可作为人体组织工程材料,也可应用于食品、日化、包装等领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重组Ⅱ型胶原蛋白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Ⅱ型胶原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应用,阐述了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重组Ⅱ型胶原蛋白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未来羟化胶原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大规模生产进行了展望,以期为Ⅱ型胶原蛋白的进一步开发和同行研究提供指导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工程 Ⅱ型胶原蛋白 透明软骨 组织工程 基因重组
下载PDF
生物力学在关节软骨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姝江 王瑛 +2 位作者 陈艺 姚咏嫦 白波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6期842-848,共7页
活动关节软骨是无血管的透明软骨,损伤后修复困难。传统的修复方式以手术为主,但修复的软骨组织常常无法满足透明软骨的结构条件。软骨组织工程是修复关节软骨的又一途径,在过去几十年,研究者们除了关注"细胞、支架、生长因子&quo... 活动关节软骨是无血管的透明软骨,损伤后修复困难。传统的修复方式以手术为主,但修复的软骨组织常常无法满足透明软骨的结构条件。软骨组织工程是修复关节软骨的又一途径,在过去几十年,研究者们除了关注"细胞、支架、生长因子"3要素,也开始关注力学条件对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作用。活动关节有复杂的力学性能,关节软骨、软骨基质和其中的细胞都受到不同强度、频率和不同方向的力学刺激,从而影响其功能和结构。在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过程中,添加了力学刺激对软骨细胞的功能、间充质细胞的分化都有重要作用。何种力学条件最有利于构建具有类似天然透明软骨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工程软骨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软骨 生物力学现象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生长期兔髁突纤维软骨细胞和骨骺透明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林剑 李辉 +1 位作者 李妙然 蔡协艺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建立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研究纤维软骨和透明软骨的生物学差异。方法分离4周龄雌性兔双侧髁突软骨和膝关节骨骺软骨,采用胰酶和胶原酶联合消化的方法收集软骨细胞,分别进行体外培养并连续传代至P10。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目的建立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研究纤维软骨和透明软骨的生物学差异。方法分离4周龄雌性兔双侧髁突软骨和膝关节骨骺软骨,采用胰酶和胶原酶联合消化的方法收集软骨细胞,分别进行体外培养并连续传代至P10。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阿利新蓝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分别对髁突纤维软骨细胞和骨骺透明软骨细胞进行鉴定;用细胞计数的方法绘制生长曲线;运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对软骨特异性指标Ⅰ型胶原、Ⅱ型胶原、Ⅹ型胶原、SOX9和Aggrecan进行检测,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示,髁突纤维软骨细胞和骨骺透明软骨细胞形态均会随细胞传代而发生改变,且P2代以后改变明显;基因和蛋白水平的检测均证实P2代后软骨细胞去分化明显。阿利新蓝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结果均为阳性,对照组为阴性。实时定量荧光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证明:在纤维软骨中,Ⅰ型胶原的表达量高于透明软骨;而Ⅱ型胶原、Ⅹ型胶原、SOX9和Aggrecan的表达量却明显低于透明软骨。结论使用本方法培养软骨细胞简单有效;髁突纤维软骨细胞和骨骺透明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均存在去分化现象,且两者Ⅰ型胶原、Ⅱ型胶原、Ⅹ型胶原、SOX9和Aggrecan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生物学特性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 骨骺 纤维软骨 透明软骨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关节损伤对软骨蛋白酶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薛建利 崔威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915-919,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膝关节损伤后特定的透明软骨退化酶,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蛋白聚糖酶(Agg)的基因表达是否增加。方法试验纳入138例因关节组织如半月板、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透明软骨损伤而行膝关节镜检...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膝关节损伤后特定的透明软骨退化酶,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蛋白聚糖酶(Agg)的基因表达是否增加。方法试验纳入138例因关节组织如半月板、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透明软骨损伤而行膝关节镜检查的患者,男57例,女81例,平均年龄38.8岁。检查前采集全血样本,检查时采集滑膜样本。利用RT-PCR和分光光度法处理样本。结果患者中,有56例ACL损伤,65例内侧半月板损伤,5例外侧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者根据Outerbridge标准进行分级。实验室检测显示,ACL撕裂和基因表达(MMP1、MMP2、MMP8、MMP9、MMP13、MMP14、Agg1、Agg2、IL1、TNFα和TIMP2,除外血浆TIPM1)显著相关:ACL患者滑膜中基因表达水平较非ACL患者滑膜中的对应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MMP1 0.920±0.068 vs 0.794±0.061,MMP2 1.075±0.053 vs 0.668±0.035,MMP8 0.951±0.047 vs0.766±0.045,MMP9 1.354±0.032 vs 0.947±0.042,MMP13 1.148±0.058 vs 0.991±0.058,MMP14 1.379±0.049vs 0.777±0.036,Agg1 1.309±0.071 vs 0.647±0.034,Agg2 1.043±0.072 vs 0.684±0.069,IL1 1.320±0.054 vs0.857±0.049,TNFα1.101±0.050 vs 0.802±0.039,TIMP1 1.197±0.060 vs 1.035±0.071,TIMP2 1.110±0.048vs 0.861±0.048(P值均<0.05)。除TIMP1外(1.092±0.053 vs 1.081±0.033,P=0.32),ACL患者血液中基因表达水平较非ACL患者血液中的对应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MMP1 1.163±0.030 vs 0.948±0.049,MMP20.918±0.056 vs 0.827±0.049,MMP8 1.172±0.029 vs 0.783±0.034,MMP9 1.304±0.059 vs 0.94±0.04,MMP131.155±0.060 vs 0.824±0.043,MMP14 1.095±0.058 vs 0.759±0.033,Agg1 1.270±0.077 vs 0.676±0.038,Agg21.244±0.037 vs 0.871±0.037,IL1 1.128±0.056 vs 0.912±0.045,TNFα1.018±0.076 vs 0.724±0.047,TIMP11.092±0.053 vs 1.081±0.033,TIMP2 0.906±0.056 vs 0.875±0.049(P值均<0.05)。所有基因在血浆和滑膜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Agg1:r=0.89,MMP1:r=0.88,MMP2:r=0.87,P<0.001)。结论 ACL损伤引起蛋白酶基因表达增加,而其它损伤造成的改变尚不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透明软骨 金属内肽酶类 前交叉韧带 半月板 胫骨
原文传递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与软骨下骨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海涛 王维山 +1 位作者 董金波 史晨辉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7期121-124,共4页
目的:研究软骨下骨在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关节软骨改变的相关性。方法于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时间收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时取出的胫骨平台样本30个,对标本进行Micro-CT断层扫描,获取胫骨平台样本... 目的:研究软骨下骨在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关节软骨改变的相关性。方法于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时间收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时取出的胫骨平台样本30个,对标本进行Micro-CT断层扫描,获取胫骨平台样本的计算机三维图像和相关的骨小梁参数,图像空间分辨率为18μm ×18μm ×18μm。通过分析比较内外侧胫骨平台软骨下骨骨小梁结构参数的差异,为深入研究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结果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软骨退行性变明显,软骨下骨骨小梁空间结构明显改变;骨小梁:内侧平台骨小梁体积分数( BV/TV)、骨小梁厚度( Tb.Th)和骨小梁数目(Tb.N)均显著高于外侧平台(P<0.05),而骨小梁间距(Tb.Sp)显著低于外侧平台(P<0.05)。结论内侧胫骨平台软骨退变较外侧明显,内侧平台软骨下骨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及骨小梁体积分数增加,而骨小梁分离度是减小的。软骨下骨在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软骨下骨 Micro—CT 透明软骨
下载PDF
基因芯片筛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透明软骨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可庆 翟立杰 +2 位作者 王志强 冯亚 高明珠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05-409,共5页
[目的]通过筛选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与透明软骨细胞及弹性软骨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筛选可诱导MSCs向透明软骨细胞分化的生长因子打下基础。[方法]分离获得所需MSCs、弹性软骨细胞和透明软骨组织... [目的]通过筛选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与透明软骨细胞及弹性软骨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筛选可诱导MSCs向透明软骨细胞分化的生长因子打下基础。[方法]分离获得所需MSCs、弹性软骨细胞和透明软骨组织,提取细胞和组织块的总RNA并纯化。获得经荧光标记的cDNA,与基因芯片杂交后扫描荧光信号图像,对所获图像进行分析,找到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所获差异表达基因功能。[结果]以2倍差异显著性为标准,在两种软骨中共同上调的基因数为582条,而于透明软骨组中上调,弹性软骨组中下调的基因数为459条。将基因功能查询结果与cy5/cy3比值大小结合考虑后,确定了软骨调节素1(chondromodulin1,Chm1)基因、前II型胶原α1链(procollagen,type2,alpha1,Col2α1)基因和软骨同源异型蛋白1(Cartilagehomeopro-tein 1,Cart1)基因可做为目标研究基因。[结论]Chm1基因、Col2α1基因与Cart1基因可能是诱导MSCs向透明软骨细胞方向分化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透明软骨 弹性软骨
下载PDF
不同年龄阶段家兔髂软骨组织学特点 被引量:2
8
作者 荆立忠 郭秦炜 胡跃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年龄阶段新西兰大白兔髂软骨组织学形态异同。方法:选取1月龄、3月龄、4月龄、6月龄、12月龄的新西兰大白兔各3只。取其髂软骨及少量软骨下骨做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I型、II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取1月龄、3...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年龄阶段新西兰大白兔髂软骨组织学形态异同。方法:选取1月龄、3月龄、4月龄、6月龄、12月龄的新西兰大白兔各3只。取其髂软骨及少量软骨下骨做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I型、II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取1月龄、3月龄和12月龄组膝关节股骨滑车软骨做相同染色用于对比。结果:①幼年期(1月龄),髂软骨全部由透明软骨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4月龄部分表层软骨细胞逐渐肥大、骨化,至成年期全层软骨细胞几乎完全骨化。甲苯胺蓝染色、I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均显示由幼年时的阳性逐渐减弱为成年时的弱阳性。I型胶原只在骨化区、软骨下骨及肌腱部位着色阳性。②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细胞密度逐渐下降,软骨层厚度逐渐变薄。细胞肥大及骨化发生在钙化层。结论:家兔幼年期髂软骨类似关节透明软骨,随着年龄增长髂软骨细胞逐渐肥大、骨化,至成年期仍有少量透明软骨细胞特有的II型胶原蛋白及蛋白多糖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软骨 透明软骨 组织学 年龄 软骨修复
下载PDF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透明软骨分化条件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伟全 张雷 +1 位作者 徐敬 赵建宁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6期776-784,共9页
目的:研究TGFβ1、BMP-2、b FGF、IGF、BMP-7、ASA、Dex七种因素在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透明软骨分化中起的作用。方法:酶消化法、有限稀释法获得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并诱导其向脂肪细胞、软骨细胞和骨细胞分化。正交实验中纳入TGFβ1、BMP-... 目的:研究TGFβ1、BMP-2、b FGF、IGF、BMP-7、ASA、Dex七种因素在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透明软骨分化中起的作用。方法:酶消化法、有限稀释法获得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并诱导其向脂肪细胞、软骨细胞和骨细胞分化。正交实验中纳入TGFβ1、BMP-2、b FGF、IGF、BMP-7、As A、Dex七种因素。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设计L8(27)正交实验及表头,定义2水平条件。结果: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在成骨、成脂、成软骨分化后分别进行油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甲苯胺蓝染色,染色结果均呈现为阳性。正交实验中直观观察、主体间方差分析显示TGFβ1作用最强。结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成功诱导向各种组织细胞分化,TGFβ1是七种因素中作用最明显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透明软骨 正交实验
下载PDF
非诱导脂肪源性干细胞对修复全层透明软骨创伤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海宁 李磊 +1 位作者 王英振 吕成昱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2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源自分布广泛的脂肪组织的干细胞的体内分化潜能及非诱导修复全层透明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体外切取脂肪组织并分离培养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随机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三组,混合有藻酸钙凝胶的ADSCs用来填充髌股关节的全... 目的探讨源自分布广泛的脂肪组织的干细胞的体内分化潜能及非诱导修复全层透明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体外切取脂肪组织并分离培养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随机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三组,混合有藻酸钙凝胶的ADSCs用来填充髌股关节的全层透明软骨损伤,凝胶修复或未做治疗组作为对照组。4周和12周后对重建组织进行大体和光镜、电镜下观察,组织学分析和定量计分也用于检测结果。结果 ADSCs重建的组织白色质韧,完全充填缺损处,表面光整与周围软骨连接,修复组织的微观结构与软骨相似,含有更多的细胞和规则的基质纤维,基质有甲苯胺蓝异染性,优于其他各组。透射电镜可见大量胶原纤维环绕细胞周围。凝胶组和对照组修复组织为薄层纤维组织。修复效果评分的统计分析显示实验组在各时间点上与其他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这些结果表明源自成熟脂肪而未经诱导的干细胞拥有修复软骨创伤的能力,组织显示为透明样,产生生物学可行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性干细胞 透明软骨 创伤
原文传递
使用细胞外基质启发的天然水凝胶支架促进骨软骨修复与透明软骨形成
11
作者 代文立 程锦 +6 位作者 闫文强 曹宸喜 赵逢源 李琪 胡晓青 王健全 敖英芳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7期1904-1917,共14页
骨软骨缺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临床上尚未确定满意的修复策略.尤其是不恰当的修复方法可能导致纤维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生成,从而导致骨软骨组织的退化,最终导致修复失败.本研究受天然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中固有的化... 骨软骨缺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临床上尚未确定满意的修复策略.尤其是不恰当的修复方法可能导致纤维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生成,从而导致骨软骨组织的退化,最终导致修复失败.本研究受天然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中固有的化学成分的启发,提出了一种由天然多糖和多肽组成的新型仿生ECM支架,用于骨软骨修复.通过对天然生物聚合物进行修饰改性,形成具有可逆的客体-主体网络和刚性的共价网络的双网络结构,该支架不仅表现出优秀的生物相容性、细胞适应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还具有卓越的机械性能以适应骨软骨组织的环境.在兔的骨软骨缺损中,这种受ECM启发的支架不仅展示了强大的促进透明软骨形成的能力,还加速了具有优良骨密度的软骨下骨的再生.此外,新生的软骨和软骨下骨表现出了天然软骨的异质性特征,模拟了软骨到软骨下骨的渐进过渡.这些结果突显了该新型仿生ECM支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软骨 软骨下骨 骨软骨 纤维软骨 细胞外基质 生物可降解性 生物聚合物 天然多糖
原文传递
纤维软骨透明化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史冬泉 李嘉威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388-391,共4页
关节软骨是分布在关节表面的主要组织,在承重和润滑中起着重要作用。四肢关节的关节软骨主要由富含Ⅱ型胶原的透明软骨组成。当软骨损伤或退变时,原有的天然软骨会被富含Ⅰ型胶原蛋白的纤维软骨逐步取代。在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软骨修... 关节软骨是分布在关节表面的主要组织,在承重和润滑中起着重要作用。四肢关节的关节软骨主要由富含Ⅱ型胶原的透明软骨组成。当软骨损伤或退变时,原有的天然软骨会被富含Ⅰ型胶原蛋白的纤维软骨逐步取代。在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软骨修复策略,该观点的重点是原位纤维软骨的改性和透明软骨的形成,即"纤维软骨透明化"。我们对纤维软骨透明化的可行性和潜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和展望,有望此策略对软骨修复研究的发展和临床转化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软骨透明化 软骨修复 透明软骨 纤维软骨
下载PDF
两种方法保存人体透明软骨行异种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栾保华 薛文君 +6 位作者 王永前 薛峰 吕仁荣 张健 初晓莲 马晓东 禚莹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保存的人体透明软骨 ,异种移植后软骨存活的动态变化及在整形外科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 4 8只新西兰种成年白兔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4只 ,分别接受 - 198℃液氮冷冻和 75 %酒精灭活法保存的人体透明软骨移...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保存的人体透明软骨 ,异种移植后软骨存活的动态变化及在整形外科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 4 8只新西兰种成年白兔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4只 ,分别接受 - 198℃液氮冷冻和 75 %酒精灭活法保存的人体透明软骨移植 ,观察一年。术后每 3个月比较两组血清IgG、IgM、IgA、C3、C4 、PFB(补体B因子 )含量 ,每月随机抽取两组各两只兔子取移植软骨块观察其外形、色泽 ,测重量。比较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的组织学变化。 结果 两实验组各时间点IgG、IgM、IgA、C3、C4 、PFB含量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深低温保存法软骨移植后 1- 2个月内重量略有增加 ,3个月重量开始减少 ,至 1年达最低点。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2个月可见新生不成熟软骨细胞。 3个月时软骨开始出现退行性变 ,至 6个月时明显加重。酒精灭活移植软骨重量无明显变化 ,仅在 6个月时开始出现轻度退行性变。透射电镜下观察的变化规律基本与光学显微镜下的观察结果相一致。结论酒精灭活法保存的人体透明软骨用于异种移植后 ,外型变化小 ,提示其临床应用可行性优于液氮冷冻保存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透明软骨 异种移植 存活率 整形外科 酒精灭活法 液氮冷冻保存法
下载PDF
Regeneration of Hyaline Cartilage Using a Mechanically-Tuned Chondrocyte-Seeded Biomimetic Tissue-Engineered 3D Scaffold: A Theoretical Approach
14
作者 Addie Hicks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4年第7期627-632,共6页
The limited ability of cartilage tissue to repair itself poses a functionally impairing health problem. While many treatment methods are available, full restoration of the tissue to its original state is rare. Often, ... The limited ability of cartilage tissue to repair itself poses a functionally impairing health problem. While many treatment methods are available, full restoration of the tissue to its original state is rare. Often, complete joint replacement surgery is required to obtain long-term relief. Tissue engineering approaches, however, provide new opportunities for cartilage replacement. They seek to provide mechanisms to repair or replace lost tissue or function. A theoretical method is presented here for regenerating hyaline cartilage in vitro using a chondrocyte-seeded three-dimensional biomimetic engineered scaffold with mechanical properties similar to those occurring naturally. The scaffold composition, type II collagen, aggrecan, hyaluronan, hyaluronan binding protein (for link protein), and BMP-7, were chosen to encourage synthesis of hyaline cartilage by providing a more native environment and signaling cue for the seeded chondrocytes. The scaffold components mimic the macrofibrillar collagen network found in articular cartilage. Type II collagen provides tensile strength, and aggrecan, the predominant proteoglycan, provides compressive streng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aline/Articular cartilage Type II Collagen AGGRECAN BMP-7 SCAFFOLD
下载PDF
带蒂阔筋膜移植修复股骨头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龚辉 张其恭 赵林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13-15,共3页
实验选用20只成年家犬对带蒂阔筋膜移植修复股骨头软骨缺损的能力进行研究。人为造成两后腿股骨头外侧1/2全层软骨面缺损,右侧移植带蒂阔筋膜,左侧空白对照。术后不同时期分别进行形态学、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实验结果表明,... 实验选用20只成年家犬对带蒂阔筋膜移植修复股骨头软骨缺损的能力进行研究。人为造成两后腿股骨头外侧1/2全层软骨面缺损,右侧移植带蒂阔筋膜,左侧空白对照。术后不同时期分别进行形态学、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实验结果表明,移植带蒂阔筋膜在关节腔内可转化成透明软骨,从而为临床阔筋膜移植治疗股骨头软骨缺损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阔筋膜 股骨头软骨 透明软骨 缺损 修复
下载PDF
PEI-SPIO标记对关节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林肖 王凤玲 +2 位作者 陈加荣 林兴德 杨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研究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包被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SPIO)对透明软骨细胞增殖和分泌Ⅱ型胶原蛋白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标记软骨细胞的适宜标记浓度和适宜孵育时间。方法取1~3月龄巴马小香... 目的研究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包被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SPIO)对透明软骨细胞增殖和分泌Ⅱ型胶原蛋白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标记软骨细胞的适宜标记浓度和适宜孵育时间。方法取1~3月龄巴马小香猪后膝关节透明软骨体外培养的第2代细胞,以2、4、6、8、10、12、14μg/mL浓度的PEI-SPIO标记液标记的软骨细胞为实验组,没有PEI-SPIO标记的软骨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在37℃培养箱中培育6、12、18、24、30 h,通过普鲁士蓝染色、透射电镜、细胞内铁含量、WST-1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筛选出PEI-SPIO的最佳标记浓度和最佳孵育时间。结果 6、8、10、12、14μg/mL组标记后的普鲁士蓝染色显示90%以上的细胞被铁粒子标记;细胞内铁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标记时间超过24 h,各组细胞内铁含量基本不再增加;WST-1检测磁标记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8μg/mL标记的软骨细胞,其Ⅱ型胶原蛋白RT-PCR条带的灰度值比值与未标记软骨细胞比较有明显降低[(13.04±0.60)%vs(18.89±1.26)%,P<0.05];6μg/mL标记的软骨细胞,其条带的灰度值比值与未标记软骨细胞比较无明显差异[(27.32±1.02)%vs(28.56±1.15)%,P>0.05]。结论 PEI-SPIO可达到安全有效标记软骨细胞的要求,PEI-SPIO标记液为6μg/mL,标记24 h是PEI-SPIO标记软骨细胞的适宜标记浓度和标记时间,既可达到标记软骨细胞的目的,又不对软骨细胞的活性、增殖和Ⅱ型胶原蛋白基因的表达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O 透明软骨细胞 磁标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