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pping out the reaction network of humin formation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fructose dehydration in water
1
作者 Xing Fu Yexin Hu +4 位作者 Ping Hu Hui Li Shuguang Xu Liangfang Zhu Changwei Hu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016-1026,共11页
The formation of humins hampers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in biorefinery.Here,a detailed reaction network of humin formation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fructose-to-HMF dehydration in water... The formation of humins hampers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in biorefinery.Here,a detailed reaction network of humin formation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fructose-to-HMF dehydration in water is delineated by combined experimental,spectroscopic,and theoretical studies.Three bimolecular reaction pathways to build up soluble humins are demonstrated.That is,the intermolecular etherification of β-furanose at room temperature initiates the C12 path,whereas the C-C cleavage of a-furanose at 130-150℃ leads to C11 path,and that of open-chain fructose at 180℃ to C11' path.The successive intramolecular dehydrations and condensations of the as-formed bimolecular intermediates lead to three types of soluble humins.We show that the C12 path could be restrained by using HCl or AlCl_(3) catalyst,and both the C12 and C110 paths could be effectively inhibited by adding THF as a co-solvent or accelerating heating rate via microwave hea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hydrates 5-HYDROXYMETHYLFURFURAL Reaction network Soluble humins TAUTOMER
下载PDF
Yolk-shell structure synergistic defect engineering for boosting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in Co_(9)S_(8)@Humins-derived carbon
2
作者 Na Liang Zixu Yin +6 位作者 Jingyun Guo Wanying Fang Qi Wang Ge Tian Dong Zhang Huijuan Yue Shouhua Fe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3期140-149,共10页
Exploring new strategies to incorporate the concepts of green chemistry and defect engineering into new architectures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severe electromagnetic wave(EMW)pollution is challenging.In this work,by ... Exploring new strategies to incorporate the concepts of green chemistry and defect engineering into new architectures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severe electromagnetic wave(EMW)pollution is challenging.In this work,by using a by-product of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biomass as a carbon source,we prepare two-dimensional(2D)Co_(9)S_(8)-coated humins-derived carbon nanomaterials with a yolk-shell structure.The EMW attenuation ability is finally optimized by controlling the morphology and defects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 through the pyrolysis temperature.As expected,with the synergy of conductive loss/interfacial polarization and defects regulating,the composite material achieves a reflection loss(RL)value of−51.4 dB in Ku-band and the effective absorption bandwidth(EAB)can be as high as 5.92 GHz(12.08–18.00 GHz)at 1.8 mm ultra-thin coating thickness.A strong absorption capacity in the low-frequency C-band(6.4 GHz)reaches RL value of−49.9 dB and a thickness of 3.50 mm,which grants it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nvertible microwave absorption from high frequency to low frequency.Taking account of the facile synthesis and tunable absorption properties,the encouraging findings shed light on exploring waste-turned-microwave absorbents with promising 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k-shell structure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SULFIDE humins
原文传递
果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及分离纯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迎新 李愈 +2 位作者 方鑫 姚恩 魏作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17,共7页
为了解决果糖酸催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5-HMF)及分离纯化过程中存在的低收率、低纯度等问题,提出低沸点溶剂中酸催化高浓度果糖生产5-HMF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亚硫酸氢钠的饱和氯化钠溶液将反应液中5-HMF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磺酸... 为了解决果糖酸催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5-HMF)及分离纯化过程中存在的低收率、低纯度等问题,提出低沸点溶剂中酸催化高浓度果糖生产5-HMF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亚硫酸氢钠的饱和氯化钠溶液将反应液中5-HMF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磺酸钠盐,实现5-HMF与胡敏素等杂质的有效分离。结果表明,在四氢呋喃溶剂中,质量分数为24%的果糖在140℃下反应30 min,5-HMF最高收率达83.8%;采用亚硫酸氢钠分离工艺可得到工艺总收率为82.8%、纯度为95.1%的5-HM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 5-羟甲基糠醛 胡敏素 亚硫酸氢钠 分离
下载PDF
Br■nsted-Lewis双酸性离子液体催化纤维素转化合成乙酰丙酸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凯 王晓宁 刘仕伟 《工业催化》 CAS 2018年第11期105-112,共8页
制备了一系列Br■nsted-Lewis双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纤维素制备乙酰丙酸的实验中。考察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对乙酰丙酸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HO_3S-(CH_2)_3-mim]Cl-Fe... 制备了一系列Br■nsted-Lewis双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纤维素制备乙酰丙酸的实验中。考察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对乙酰丙酸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HO_3S-(CH_2)_3-mim]Cl-FeCl_3(FeCl_3物质的量分数为0. 60)用量0. 62 mmol、纤维素用量0. 50 g、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10 h、去离子水用量为30 mL。在该反应条件下,乙酰丙酸收率为49. 47%。通过甲基异丁基酮萃取可以分离出乙酰丙酸和催化剂。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乙酰丙酸收率仍大于44%。采用SEM、XRD和TG-DTG对固体残余物进行表征,结果发现,纤维素转化成乙酰丙酸的过程中伴随着腐殖质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学工程 双酸性离子液体 纤维素 乙酰丙酸 腐殖质
下载PDF
普通糖色制备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其形成机理
5
作者 杨桢晶 马浩 +3 位作者 乔艳辉 滕俊江 李凝 蔡滔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34期58-62,共5页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研究了普通糖色制备过程中的分子结构变化规律,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研究了普通糖色制备过程中的分子结构变化规律,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其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普通糖色在制备过程中是由原料分子经过一系列分子内和分子间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含有共轭双键、醛基、羟基等结构单元的缩聚物。结合糖色中官能团的结构特征,本文对糖色的形成机理进行阐释,并推测糖色中醛基与肉类部分水解产生的氨基之间发生的缩合反应并形成稳定的席夫碱结构是其在烹饪过程中对肉类食品进行着色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糖色 结构鉴定 机理分析 脱水缩合 胡敏素
下载PDF
Catalytic hydrotreatment of humins into cyclic hydrocarbons over solid acid supported metal catalysts in cyclohexane
6
作者 Junmin Sun Hai Cheng +5 位作者 Yao Zhang Yinmin Zhang Xunfeng Lan Yongfeng Zhang Qineng Xia Daqian Di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2期329-339,I0011,共12页
Humins are common undesirable sideproducts during many acid-catalyzed reactions in renewable biomass platform conversion.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been reported to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humins.For the first ti... Humins are common undesirable sideproducts during many acid-catalyzed reactions in renewable biomass platform conversion.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been reported to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humins.For the first time,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biomass-derived humins into cyclic hydrocarbons with high conversion rate and selectivity is presented using a home-made Ru/W-P-Si-O bifunctional catalyst. The multistage polymerization structure of humins was studied through controlled experiments.Results show that the CAC bond network can be efficiently depolymerized at a mild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340–380 °C, catalyzed by the cooperative catalysis of nano-Ru particles and porous strong Lewis solid acid. Particularly, 95.4% conversion of humins was achieved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 with up to 88.3%yield of cyclic hydrocarbons. The detailed composition after liquefaction was also analyzed. This study paves the way for the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cyclic and aromatic hydrocarbons from furan-derived humin polymer through Lewis acid-catalyzed Diels–Alder reactions between furan r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ins HYDROTREATMENT HYDRODEOXYGENATION Bifunctional catalyst Diels–Alder reaction Retro aldol condensation
下载PDF
胡敏素基活性炭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7
作者 彭喆喆 古展福 +2 位作者 王勇 蒋有为 马晓玲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51,59,共6页
以生物质酸水解的固体废弃物胡敏素为原料,KOH为活化剂,经活化和炭化制备得到胡敏素基活性炭材料,并通过XRD、FTIR、N2物理吸脱附、SEM、TGA等表征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还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分析了样品的电化学性... 以生物质酸水解的固体废弃物胡敏素为原料,KOH为活化剂,经活化和炭化制备得到胡敏素基活性炭材料,并通过XRD、FTIR、N2物理吸脱附、SEM、TGA等表征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还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分析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胡敏素基活性炭材料比表面积大且热稳定性能良好。其中,在900℃下炭化的AC-900样品比表面积最大达1732.57 m_(2)/g,在1100℃下炭化的AC-1100样品在电流密度为1 A/g下比容量高达364 F/g,在电流密度为9A/g下比容量也达175 F/g。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胡敏素基活性炭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素 生物质酸水解 活性炭 电化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不同CO_2浓度对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腐殖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98
8
作者 窦森 于水强 张晋京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8-466,共9页
以往人们较多的研究了土壤有机碳与温室气体的源、汇关系问题,却很少研究温室气体对土壤有机碳本身分解转化和各组分性质的影响。为了探讨CO2浓度升高对腐殖物质形成转化的作用,本文通过室内人为高浓度CO2的培养试验,用腐殖质组成修改... 以往人们较多的研究了土壤有机碳与温室气体的源、汇关系问题,却很少研究温室气体对土壤有机碳本身分解转化和各组分性质的影响。为了探讨CO2浓度升高对腐殖物质形成转化的作用,本文通过室内人为高浓度CO2的培养试验,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分解期间(1~180d)土壤总有机碳(TOC)、水溶性物质(WSS)、碱提取腐殖物质(HE)、胡敏酸(HA)和胡敏素(HM)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不同CO2浓度对有机碳各组分形成与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分解期间,“新形成”的净TOC逐渐降低,净HE表现为先增加而后下降的趋势,HM的绝对数量逐渐下降。可提取腐殖物质中HA的比例(PQ)先增加后下降,最终趋于平稳,说明最初富里酸(FA)的形成速度大于HA,随培养时间的延长,FA和HA经历了一段相互转化的过程,最终达到动态平衡。30%CO2浓度(V/V)处理的TOC、WSS、HE和HM数量明显高于3%CO2浓度处理和正常CO2浓度(0.0375%)处理,其中WSS和HM反应更为敏感。但3%CO2浓度处理与正常CO2浓度处理的差异不明显。可提取腐殖物质的PQ的顺序是30%CO2浓度处理〉3%CO2浓度处理〉正常CO2浓度处理,说明CO2浓度增加更有利于FA而不利于HA的形成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浓度 玉米秸秆分解 腐殖质形成 腐殖质组成 胡敏酸比例(PQ) 胡敏素 富里酸
下载PDF
土壤腐殖质分组研究 被引量:54
9
作者 张晋京 窦森 +1 位作者 李翠兰 王淑华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6-709,共4页
采用Pallo法对两种耕地土壤腐殖质进行分组,初步研究了各组分的数量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焦磷酸钠提取的胡敏酸(HAp)是胡敏酸(HA)的主要组分;游离富里酸(FAf)是富里酸(FA)的主要组分;胡敏素(HM)的主要组分为非溶解性胡敏素(ISHM),而溶... 采用Pallo法对两种耕地土壤腐殖质进行分组,初步研究了各组分的数量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焦磷酸钠提取的胡敏酸(HAp)是胡敏酸(HA)的主要组分;游离富里酸(FAf)是富里酸(FA)的主要组分;胡敏素(HM)的主要组分为非溶解性胡敏素(ISHM),而溶解性胡敏素(SHM)含量较低。通常随土层深度增加,HA、HM各组分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下降;FA各组分的绝对数量也下降,而相对数量增加;HA/FA比值下降。一般来看,焦磷酸钠提取的富里酸(FAp)、氢氧化钠提取的富里酸(FAs)比相应的HAp、氢氧化钠提取的胡敏酸(HAs)的分子结构简单,铁结合胡敏素(HMi)比粘粒结合胡敏素(HMc)的分子结构简单;随土层深度增加,HAp、HAs的分子结构变简单,而HMi、HMc的分子结构变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腐殖质 耕地 胡敏素 富里酸 色调系数
原文传递
土壤腐殖质各组分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59
10
作者 肖彦春 窦森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96-1600,共5页
土壤腐殖质是土壤中所特有的一类特殊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重要的肥力和环境调节功能。其中胡敏素的提取和纯化很困难,从而限制了对其性质和结构的研究。为揭示胡敏素的结构性质,本研究按Pallo分组,将胡敏酸(HA)分为焦磷酸钠提取的胡敏酸... 土壤腐殖质是土壤中所特有的一类特殊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重要的肥力和环境调节功能。其中胡敏素的提取和纯化很困难,从而限制了对其性质和结构的研究。为揭示胡敏素的结构性质,本研究按Pallo分组,将胡敏酸(HA)分为焦磷酸钠提取的胡敏酸(HAP)、氢氧化钠提取的胡敏酸(HAS);富里酸(FA)分为焦磷酸钠提取的富里酸(FAP)和氢氧化钠提取的富里酸(FAS);胡敏素(HM)分为铁结合胡敏素(HMi)、粘粒结合胡敏素(HMc)和不溶性胡敏素(HMr)三个组分,采用红外光谱法对黑土、草甸土以及黑土底土加入大量玉米秸秆培养后腐殖质各组分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腐殖质各组分按Pallo法分组。结果表明:铁结合胡敏素(HMi)、粘粒结合胡敏素(HMc)与胡敏酸(HA)、富里酸(FA)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但存在明显差异。黑土、草甸土中HMi和HMc的脂族性强于HA和FA;HMi与HMc相比,HMi具有较高的脂族性。黑土中氢氧化钠提取的胡敏酸(HAS)的脂族性强于焦磷酸钠提取的胡敏酸(HAP);NaOH提取的富里酸(FAS)的脂族性强于Na4P2O7提取的富里酸(FAP)。草甸土中HAP的脂族结构较多,而HAS脂族结构相对较少。在培养土中,新形成的FA脂族性强于HA、HMi和HMc组分。新形成的HMc脂族性强于HMi和HMc的脂族性强于HAP,而弱于H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素 胡敏酸 富里酸 红外光谱
下载PDF
Extra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umic Acids and Humin Fractions from a Black Soil of China 被引量:47
11
作者 XINGBao-Shan LIUJu-Dong +1 位作者 LIUXiao-Bing HANXiao-Ze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8,共8页
Twenty-three progressive extractions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individual humic acids (HAs) and humin fractions from a typical black soil (Molliso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using elemental analysis and spectrosc... Twenty-three progressive extractions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individual humic acids (HAs) and humin fractions from a typical black soil (Molliso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using elemental analysis and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After 23 HA extractions the residue was separated into high and low organic carbon humin fractions. HA yield was the highest for the first extraction and then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further extractions. Organic carbon (OC) of the humin fractions accounted for 58% of total OC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mental composition humic acid humin soil organic matter spectroscopic analysis
下载PDF
土壤胡敏素各组分数量及结构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窦森 肖彦春 张晋京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4-940,共7页
土壤胡敏素(HM)是与矿物质紧密结合的腐殖物质,具有碱不溶性及大分子结构的特性,并呈现不均一性,被认为是土壤中的惰性物质。由于HM的非溶解性和结构复杂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HM结构特征的研究还很少。对加入大量有机物料培养后新形成... 土壤胡敏素(HM)是与矿物质紧密结合的腐殖物质,具有碱不溶性及大分子结构的特性,并呈现不均一性,被认为是土壤中的惰性物质。由于HM的非溶解性和结构复杂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HM结构特征的研究还很少。对加入大量有机物料培养后新形成的HM数量及性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选用风沙土、草甸土、黑土、黑土底土加玉米秸秆培养土为材料,根据Pallo分组法,将土壤HM分为铁结合胡敏素(HMi)、粘粒结合胡敏素(HMc)和不溶性胡敏素(HMr)三个组分;对自然土壤中HM各组分以及加入玉米秸秆后新形成的HM各组分的数量及结构特征进行初步研究,为丰富腐殖质化学提供基础性资料。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土壤HM各组分中以HMr为主,其次是HMi,含量最少的是HMc。通过HMi和HMc的光学性质比较得出HMi的分子结构较简单,HMc分子结构相对较复杂,加玉米秸秆培养后新形成的HMi、HMc的分子结构比自然土壤中的简单。红外光谱结果表明,与自然土壤相比加玉米秸秆培养后新形成的HMi、HMc的脂族性最强,自然土壤中HMi、HMc的脂族性强弱顺序为:风沙土>黑土>草甸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素 铁结合胡敏素 粘粒结合胡敏素 分组 光学性质 红外光谱
下载PDF
秸秆深还对土壤团聚体中胡敏素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8
13
作者 朱姝 窦森 +1 位作者 关松 郭聘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秸秆还田主要是覆盖和表层浅施,存在着影响种子发芽生长、土壤升温慢和病虫害增加等问题。秸秆深还(corn stover deep incorporation,CSDI)是指将玉米秸秆施入土壤亚表层(20~40 cm),不仅能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还能达到保碳、蓄水、... 秸秆还田主要是覆盖和表层浅施,存在着影响种子发芽生长、土壤升温慢和病虫害增加等问题。秸秆深还(corn stover deep incorporation,CSDI)是指将玉米秸秆施入土壤亚表层(20~40 cm),不仅能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还能达到保碳、蓄水、培肥、稳产的目的,使秸秆还田得到改善。虽对秸秆深还后胡敏素(Hu)的结构性质有一些研究,但是对秸秆深还后土壤团聚体中Hu的变化还未见报道。探究秸秆深还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可以为如何提高土地肥力、如何利用秸秆深还创建合理耕层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集于吉林农业大学试验站玉米连作耕地试验田,采用湿筛法将其分为〉2 mm、2~0.25 mm、0.25~0.053 mm和〈0.053 mm 4个粒级并提取Hu,通过元素组成、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研究秸秆深还对团聚体中Hu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制备的黑土Hu的平均含碳量为721 g kg-1;H/C的平均值为0.776;Hu的缩合度高于相应的HA;秸秆深还促使土壤表层和亚表层团聚体中Hu的氧化度降低,脂族链烃减少,活性结构增多,稳定性降低,Hu的结构趋于简单化、年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深还 土壤团聚体 胡敏素 元素组成 红外光谱 差热分析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胡敏素对Cu^(2+)的吸附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王雅辉 吕文英 +4 位作者 邹雪刚 舒冉君 黄军磊 姚琨 刘国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24-632,共9页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对胡敏素吸附去除水中Cu^(2+)的过程进行了优化,设定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温度和Cu^(2+)初始浓度为5个影响因素,Cu^(2+)吸附率为响应值,建立了吸附率与上述因素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确定最佳...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对胡敏素吸附去除水中Cu^(2+)的过程进行了优化,设定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温度和Cu^(2+)初始浓度为5个影响因素,Cu^(2+)吸附率为响应值,建立了吸附率与上述因素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确定最佳吸附条件,对吸附过程的等温模型及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响应面分析表明,吸附剂用量、pH和Cu^(2+)初始浓度是显著因素.胡敏素对Cu^(2+)吸附的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110 min、吸附剂用量2.4 g·L^(-1)、pH=5.4、温度25.0℃、Cu^(2+)初始浓度208 mg·L^(-1).在该条件下,测得胡敏素对Cu^(2+)的吸附率可达到80.78%,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方程.胡敏素表面疏松多孔,有利于其通过物理吸附方式吸附Cu^(2+),同时,胡敏素表面的羟基、羧基和羰基等活性基团可以与Cu^(2+)发生配位络合作用,Na+、Ca^(2+)、Mg^(2+)等与Cu^(2+)发生离子交换作用,从而发生化学吸附.研究结果表明,胡敏素作为一种绿色、高效、廉价的吸附剂,可应用于Cu^(2+)污染废水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素 吸附 响应面优化 CU^2+ 吸附机理
原文传递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黑土胡敏素结构特征的影响-固态^(13)C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晋京 窦森 +3 位作者 朱平 高洪军 宋祥云 王立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23-2228,共6页
【目的】研究连作玉米农田长期施用有机肥(猪粪)对黑土胡敏素(HM)结构特征的影响,比较不同施肥量和施肥年限间的差异,为阐明HM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80年建立的国家黑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长期肥料试验为... 【目的】研究连作玉米农田长期施用有机肥(猪粪)对黑土胡敏素(HM)结构特征的影响,比较不同施肥量和施肥年限间的差异,为阐明HM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80年建立的国家黑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长期肥料试验为平台,采集定位12年和25年的3个试验处理(①不施肥CK;②施低量有机肥,施猪粪30t·hm-2·a-1;③施高量有机肥,施猪粪60t·hm-2·a-1)土样,在NaOH-Na4P2O7分离和HF-HCl脱灰处理的基础上,应用固态13C交叉极化魔角自旋核磁共振(13CCPMAS NMR)方法对HM进行结构表征。【结果】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后HM的有机碳含量增加,烷基C比例增加,烷氧C和芳香C比例下降,烷基C/烷氧C、脂族C/芳香C和疏水C/亲水C比值增加,上述规律性随有机肥施用量的提高和施用年限的延长表现得更加明显。不施肥处理随年限延长,HM的有机碳含量降低,而烷基C、烷氧C和芳香C比例以及烷基C/烷氧C、脂族C/芳香C和疏水C/亲水C比值均表现出与施肥处理相同的变化规律,但其变化幅度小于施肥处理。【结论】长期施用有机肥使土壤HM的结构向着烷基化和疏水性程度增加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土壤肥力的保持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素 黑土 长期施肥试验 有机肥 固态13C核磁共振
下载PDF
土壤有机质级份的红外和热重特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朱燕 李爱民 +1 位作者 李超 代静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8-292,共5页
用红外分析(FTIR)和热失重分析法对从三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黄泥土中提取出的FA,HA及用酸性二甲基亚砜(DMSO)和HF HCl两种方法提取胡敏素的元素组成及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胡敏素占腐殖质总碳的60—70%,FA和HA分别占10%和15%左右;... 用红外分析(FTIR)和热失重分析法对从三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黄泥土中提取出的FA,HA及用酸性二甲基亚砜(DMSO)和HF HCl两种方法提取胡敏素的元素组成及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胡敏素占腐殖质总碳的60—70%,FA和HA分别占10%和15%左右;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的DMSO humin,HF humin1,HF humin2在波数2930/1640处的吸收强度比分别为1.18—1.44,0.32—0.43,0.37—0.41;DMSO humin在78—86℃和264—282℃出现了主要的失重峰,HF humin1和HF humin2的主要失重峰在333—338℃和438—458℃之间,FA和HA的主要失重峰分别在300℃和359℃左右,说明用DMSO提取的胡敏素脂肪族类物质较多,缩合程度较低;而用HF HCl提取的则含较多的芳香族类物质,缩合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质级份 红外分析 热重特性 胡敏素
下载PDF
腐殖物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行为及环境学意义 被引量:17
17
作者 朱燕 代静玉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24-1230,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腐殖物质的研究进展,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腐殖物质的分离、纯化、元素组成和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重点讨论了腐殖物质的环境学意义,阐述了腐殖物质主要是胡敏素在吸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综述了近年来腐殖物质的研究进展,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腐殖物质的分离、纯化、元素组成和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重点讨论了腐殖物质的环境学意义,阐述了腐殖物质主要是胡敏素在吸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可溶性腐殖物质的增溶作用和不溶性腐殖物质———胡敏素的吸附固定作用;且对吸附/解吸的机理及一些模型的建立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研究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酸 富里酸 胡敏素 环境意义 土壤
原文传递
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对土壤腐殖物质组成及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赵世翔 于小玲 +4 位作者 李忠徽 杨艳 张霞 王旭东 张阿凤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69-782,共14页
添加生物质炭在增加土壤固碳的同时,对土壤腐殖物质组成及性质的影响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对土壤腐殖物质进行提取和分离,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土壤胡敏酸(HA)及富里酸(FA)的光学性质,研究了不同热解温度及施用量下生物质... 添加生物质炭在增加土壤固碳的同时,对土壤腐殖物质组成及性质的影响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对土壤腐殖物质进行提取和分离,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土壤胡敏酸(HA)及富里酸(FA)的光学性质,研究了不同热解温度及施用量下生物质炭对土壤腐殖物质组成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中的类腐殖酸(LHS)含量随热解温度升高逐渐降低,但其结构趋向复杂化.与对照相比,低温(≤400℃)制备的生物质炭在培养期间增加了土壤HA含量,并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培养360 d后,BC300和BC400处理平均分别增加了69.93%和48.75%,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FA含量在培养前期(240 d)也有所增加,但后期减少了土壤FA含量,培养360 d后,BC300和BC400处理平均分别减少了1.35%和5.19%,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高温(>400℃)制备的生物质炭在培养过程中主要降低了土壤HA和FA含量(仅在培养初期阶段引起土壤HA、FA含量的短时间增加),至培养结束时,BC500处理平均分别减少了34.38%和44.48%,BC600处理平均分别减少了42.84%和49.27%,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生物质炭输入显著增加了土壤胡敏素(Hu)的含量,其中以BC500处理的增加效应最大.生物质炭输入增加了土壤H/F比,提高了土壤Hu的相对含量,增加了土壤中相对稳定性碳的比例.高温制备(>400℃)的生物质炭培养结束时显著降低了土壤HA及FA的色调系数(Δlg K)和E4/E6值,使土壤腐殖物质的结构复杂化,而低温制备的则相反.从提升有机碳的稳定性考虑,在黄土高原塿土地区,在500℃条件下制备生物质炭,既能保证最大程度的增加土壤稳定性有机碳库,又提高了土壤腐殖化程度,从而提高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腐殖物质 富里酸 胡敏酸 胡敏素 色调系数
原文传递
胡敏素对Pb^(2+)吸附的响应面优化及机理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雅辉 邹雪刚 +4 位作者 舒冉君 黄军磊 吕文英 姚琨 刘国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14-1822,共9页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对胡敏素吸附去除水中Pb^(2+)的过程进行了优化,设定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值、温度和Pb^(2+)初始浓度5个影响因素,建立了吸附率与上述因素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确定了最优吸附条件,对吸附过程的...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对胡敏素吸附去除水中Pb^(2+)的过程进行了优化,设定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值、温度和Pb^(2+)初始浓度5个影响因素,建立了吸附率与上述因素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确定了最优吸附条件,对吸附过程的等温模型、热力学特性及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吸附剂用量、pH值、温度和Pb^(2+)初始浓度为显著因素.胡敏素对Pb^(2+)吸附的最优条件为:吸附时间85min、投加量1.2g/L、pH=4.7、温度44.5℃、Pb^(2+)初始浓度202mg/L.最优条件下,实测Pb^(2+)吸附率可达92.59%.胡敏素对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方程,最大吸附量为170.28mg/g;计算得知胡敏素吸附Pb^(2+)的热力学状态函数ΔG^0、ΔS^0和ΔH^0分别为-29.30^-24.21k J/mol、126.70J/(mol·K)和13.59k J/mol,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胡敏素表面的羰基、羟基、氨基和羧基等活性基团可以和Pb^(2+)发生配位络合作用,Ca、Na和Mg等离子与Pb^(2+)发生离子交换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胡敏素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绿色廉价吸附剂,可用于处理含Pb^(2+)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素 响应面优化 吸附机理 PB2+ 热力学
下载PDF
腐殖质与铀和超铀元素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兵 朱海军 +1 位作者 廖家莉 刘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89-1295,共7页
腐殖质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能与放射性核素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化学形态、迁移沉降、氧化还原行为等。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腐殖质与铀和超铀元素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 腐殖质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能与放射性核素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化学形态、迁移沉降、氧化还原行为等。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腐殖质与铀和超铀元素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质 腐殖酸 富里酸 胡敏素 超铀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